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3

出版社:何柏坤、洪玄发、汪根发、 王振忠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05出版)
ISBN:9787210059622

章节摘录

婺源自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建县以来,读书风气甚浓,“十家之村,不废诵读”,享有“书乡”之誉。且人才辈出,自唐宋至清出进士550余人,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83部选入《四库全书》。    婺源历代文风的鼎盛,带动了傩舞、徽剧、目连戏、木偶、茶歌小调、十番锣鼓、古建、三雕等民间艺术的茁壮成长。灯彩是婺源民间艺术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表现内容极其丰富:有板龙灯、板竹灯、香火龙、禾秆龙、滚龙、桂花灯、人物香灯、动物灯、抬阁、豆腐架、梅花灯、扛板灯、屏灯、塔灯、丛竹梅、壁刺灯、蓬灯、鲤鱼灯、枞树灯、狮灯、猴舞棍、画眉跳笼、铜锤灯、挑灯、仙鹤灯、牛耕田、走马灯、宫灯、沙灯、兰花灯、鼓角灯、桐子龙。赛马灯、花船、蚌壳、高跷、地戏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它们分布在全县乡镇和村落。逢年过节,从城镇到村庄,从街头到巷尾。处处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焰火冲天,神龙窜阵,龙虎斗,鱼跳龙门,狮子滚球.争奇斗艳.场面热闹.人们沉醉在一片欢乐之中。    一、婺源灯彩沿革    灯彩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据有关文献记载,自古以来,我国人民便有元宵节张灯结彩,舞狮耍龙的习俗。    灯节起源于西汉,道家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日(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又称灯节。龙灯盛行于唐宋,传承于明清,最初灯期定为元宵一夜灯,自唐以来,特别是宋以后,灯期有所延长,从正月初头开始直至十八圆灯结束。    婺源灯彩,由来已久,世代延续,祖辈相传。据赋春镇岩前村人说,岩前的人物香灯,是明代弘治九年(1497)村人戴铣在京城为官回乡省亲时,见村人迎桂花灯,便组织村民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浙源乡虹关村的桥竹灯(龙灯),曾经轰动上海滩。据詹庆德(上海卢湾区教育学院退休教师)说,清末期间,婺源虹关有很多人在上海开设墨铺,有一年村人詹方寰、詹大有墨号牵头,组织各墨厂参加,按虹关龙灯式样制作了一条龙灯,在上海迎了一次,轰动了上海民众,并获得上海知县赏赐红绸一匹。许村镇盘山花灯,在清末民初,村人放木排(木行生意)在苏州过年,制作了二十余种花灯,其中有单走马、双走马、果盒灯、吊盆、花鼓、花篮、鱼缸游鱼等,雕工精细,款式新颖,所有灯罩(又称灯架)上的灯须均用炒米(糯米饭晒干后,用沙加热在锅里炒,一般1筒米坯,通过爆炒,可膨胀至3~5筒,颗粒洁白松脆,大而透明,供外出作业人员做中餐食用)一粒一粒穿插成串,,悬挂在花灯和灯罩之上,夜晚灯火相映,十分显目,人称“珍珠灯”。此灯惊动了当时的府衙,并派军队护送进京,在京城迎了几夜,深受市民欢迎,获得抛彩红绸一担有余。此外,还有用竹丫、树枝、梅花、红藤等植物为制作材料的梅花灯、枞树灯、丛竹梅等,产生时间不详,可能年代更为远古。    婺源灯彩活动时间,遵循习俗,每逢春节、中秋都有抬龙迎灯的惯例。由于“文革”的一场浩劫,百花凋谢,婺源灯彩同样也毁于一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艺术逐步得到了恢复,民间灯彩获得了新生。1977年春节,婺源县文化馆多方集资在县城动员组织了四条龙灯(汽车队、茶厂、紫阳镇、供销社各一条)。县文化馆干部孙兆铎同志为汽车队的龙灯缚龙头,扎龙尾。当时,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赶往县城一睹为快,路远的甚至包车进城看灯,人山人海,群情激动,对龙灯赞不绝口,这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喜爱和支持,第二年县城龙灯扩展到了五条。此后,各乡镇村民自发斗(即“凑合”的意思)钱,单位主动赞助,这样一来,舞龙迎灯蔚然成风。詹天佑诞辰133周年暨科技成果洽谈会、朱熹诞辰865周年纪念活动、五一旅游黄金周、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婺源灯彩,包括抬阁、豆腐架、毕业灯、鲤鱼灯、桂花灯、香火龙等均是活动的重头戏。    二、婺源龙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国人心目中,龙能呼风唤雨,驱邪除害清洁太平,灯火含有人丁兴旺之意。因此,民间的舞狮耍龙,迎龙灯便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民族的兴旺和追求美满生活的良好愿望。    龙灯历史悠久,影响最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精华。龙灯的起源,民间有好多的神话故事。传说唐代,鬼谷子先生善阴阳八卦,经常为民众祈卜请雨。此事惊动了龙王敖广,于是有一天,龙王敖广便化装一老汉向鬼谷子问天事。鬼谷子说:某月某日,必有雨至,而且是城内三点,城外七点。龙王听后,非常惊妒,不以为然,拂袖而去。到了某月某日,天帝降旨令龙王布雨解除某地旱情,城内三点,城外七点。龙王一听万分震惊,但是又不能违抗旨意只好降雨。结果城内七点,城外三点。一时之间城内水灾成患,城外却五谷受旱。这事惊动了天帝,责怪龙王违反了天意,令魏征监斩龙王。于是龙王就请求唐王李世民保护,要求唐王在某日午时三刻看着魏征。唐王答应了龙王要求。到了这一天的午时三刻,唐王便邀魏征丞相一块下棋,魏征不小心将一颗棋子掉落地下,想躬身拾起,不想一弯腰就伏在桌子上昏睡了过去,一会儿汗流浃背。唐王以为魏征昏睡之后,一定会忘记了监斩龙王之事,于是十分高兴,便拿起扇子对魏征连扇三扇。突然,魏征大叫一声,起身对唐王连连叩首,并致谢道:“要不是皇上的三宝扇,我还难以监斩龙王呢!”李世民听说龙王被斩,大惊失色。当天晚上,唐王李世民梦中见龙王捧着血淋淋的龙首,站在唐王帐前大声呼喊:还我头来!唐王惊醒后立即下令:赶造龙身节节相连,恢复龙形。唐王自己一面催促,一面用扇子为制龙的民工逐汗。正月十三日,全龙制成在民问试游了三天三夜,然后将龙送上了天庭。所以民间说,如今的龙灯就是由昔日唐王造龙演化而成。婺源龙灯活动时间是正月十三,称“起灯节”。段莘庆源一带就有“梳梳头,插插簪,进庆源看十三”的民谣。十五为闹元宵,十八满灯,又称“圆灯”或“落灯”。有句民谣说:“过了十八,各人找生活。”也就是说:正月十八一过,表示春节活动结束了,各人要去忙自家的生计了。    婺源龙灯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板龙灯,二是香火龙,三是滚龙灯。P3-7

前言

婺源山水的灵韵和先人的智慧勤劳是不一般的。    建县于唐开元的婺源,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千多年来,以“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坚韧和“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的气度,从重重叠叠的大山,从曲曲折折的驿道,走出了500多位进士、2000多名仕宦乃至“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辉煌,也走出了名震江南、富甲天下的徽商劲旅——婺商。    俊杰荟萃带来的文化繁盛是必然的。    走向天南地北的婺源先人,带回婺源大山中的,不只是功成名就的物质财富,还有涤荡心胸的文明之风——这来自中原、来自东南、来自西北的文化春风,与吴越之地的山野清风交相融汇,催开了一处文化的桃源。鳞次栉比、画栋雕梁的村落如雪梨花在碧水青山间次第绽放,犷野的傩舞、华美的徽剧在青石铺就的深巷中袅袅回荡。    今天的婺源人,接受了祖先丰厚的馈赠。    数字有时是枯燥的,有时却跃动着生命的丰满。听一组数字吧:面积2947平方公里、36万人口的婺源县,今天拥有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有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古民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13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婺源是继闽南之后文化部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呵护传承好先人的文化馈赠,是当代婺源人的责任,文化行政部门责无旁贷。基于这一使命感,婺源县文广局聘请对婺源文化饱含深挚感情并颇有研究的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县内文化界人士,启动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成果汇编出版工作,首轮选取了婺源徽剧、三雕、歙砚、傩舞、灯彩、抬阁、豆腐架、茶艺、祠堂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课题。此次保护性研究工作,既展示了婺源文化拥有的浓厚徽文化背景,更凸显出地域文化个性特征;既注重史料的运用,又强调实地调查和口碑资料的采集;既重视资料的收集,更重视分析研究。其宗旨就是将各研究课题放在徽州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其源流、成因、发展演变,并为项目传承提供翔实资料。同时,基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的需要,在研究成果汇编中,除了突出学术性,也兼顾了可读性,表述力求生动、通俗。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宝贵记忆,是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这套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汇编的出版,只是婺源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漫漫征途的一个驿站,前方的路很长,也一定很美。

后记

在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之前,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正式施行的日子,婺源县文化部门提出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编辑出版一套“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丛书,全面准确地反映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与保护成果,得到了婺源文化人士的积极响应。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婺源重视申遗与保护并举的措施,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还体现了编写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情怀。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婺源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婺源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06年开始公布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婺源有婺源徽剧、婺源傩舞、婺源三雕、婺源歙砚雕刻技艺等4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婺源茶艺等11项和婺源菜制作技艺等21项列入省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选取婺源徽剧等9项编写成书,无论对编写者还是传承者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然而,由于一些项目历史脉络的模糊与轨迹的重合,一些技艺性项目对技术层面的专业要求很高,而编者学识有限,因此,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竭诚欢迎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丛书在编写中,参考和引用了相关著作的相关成果,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唯愿本丛书的出版,能对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婺源非遗”的传播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编者    2012年8月9日

内容概要

王振忠,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史、社会史、徽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迄今出版著作十数种,主要包括《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1996)、《乡土中国·徽州》(2000)、《中国历史人文地理》(2001,副主编)、《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2002)、《水岚村纪事:1949年》(2006)、《(新发现的徽商小说)我之小史》《2008)、《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2009)、《新安江》(2010)、《日出而作》(2010)、《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社会史研究》(2011)等。另与法国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合作主编有“徽州传统社会丛书”(2011-)。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婺源灯彩  一、婺源灯彩沿革  二、婺源龙灯  三、婺源香灯  四、婺源撑灯  五、婺源杠灯  六、婺源动物灯  七、婺源迎灯舞龙习俗  八、婺源灯会    九、婺源灯彩传承  第二篇  婺源抬阁  一、婺源抬阁概述  二、婺源抬阁源流  三、婺源抬阁分布  四、甲路抬阁特征  五、甲路抬阁剧目及代表作  六、甲路抬阁的服装、道具  七、甲路抬阁小演员挑选标准  八、甲路抬阁技艺  九、婺源抬阁价值  参考文献第三篇  婺源豆腐架  一、婺源豆腐架概述  二、婺源豆腐架源流  三、婺源豆腐架典型作品  四、婺源豆腐架文化现泵  五、婺源豆腐架价值  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王振忠主编的《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3)》既注重史料的运用,又强调实地调查和口碑资料的采集;既重视资料的收集,更重视分析研究。其宗旨就是将各研究课题放在徽州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其源流、成因、发展演变,并为项目传承提供翔实资料。同时,基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的需要,在研究成果汇编中,除了突出学术性,也兼顾了可读性,表述力求生动、通俗。


 活着的记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3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