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2-1
ISBN:9787806781388
作者:黄宇和
页数:296 页页

作者简介

孙中山伦敦蒙难在他一生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他被公认为中国革命党领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以往记载的疏略和歧异,使事件真相常处在若明若昧之间,留下了不少疑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中外学者曾作过不少努力,其中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史扶邻的《孙逸仙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和罗家伦的《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而从用力之勤、资料搜罗之详备、考订之精审、新见之迭出来说,确实还没有一种书能同澳大利亚学者黄宇和院士所著的这本《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相比。


 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乐于解构所谓“历史真实”的概念。基于文献研究的历史学传统方法也开始遭受普遍质疑。不过,自己总坚持认为历史学研究仍应被视为实证研究。当然,至于研究方法本身则的确需要重新予以反省,继而扬弃更新之。此间道理就如同侦探破案手法的高低一般。而《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便可说是一名高明侦探的杰作,既揭开此前围绕在孙中山绑架事件上的种种迷雾,也彻底推翻了各类史实误读与政治神话。首先,作者黄宇和几乎将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所谓文献资料一网打尽力,其中既包括除英国外交部、苏格兰场的相关档案,也有各地中英文的相关新闻报告以及各色人等的事后回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类文本的详细对比,梳理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这就如同侦探在检阅、对比各类证词与证物,希望从中找出线索。其次,不同于大部分学者仅满足于纸本资料研究的习惯。作者黄宇和还如侦探般重新回到事发现场进行实地鉴证考察。在事发地─清朝使馆及周遭丈量距离,计算移动时间,甚至还调查各个位置的实际观察视角。事实上,也正由于他进行了此类事发地点的鉴证考察(或说“田野调查”)才能更准确地结合文献资料来进行事实重组。无论是对文献资料的抽丝剥茧,还是一丝不苟的田野调查,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研究者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件叙述逻辑。这就好比侦探需要识破证词、证据中的各类破绽,并依自己的推理来设计一条新的事件链。然而,那些蹩脚的侦探则场会落入陷阱,依照罪犯所设计的虚假线索来思考事件。对于史学研究者亦是同理。众所周知,任何形式的文献资料都有带有一套自身的形成逻辑。个人回忆、新闻报道自不待言,即便是档案文件也同样如此。其实,档案材料中所隐含的危险可能还更严重且不容易察觉。不少研究者都会为发现期待已久的档案而雀跃,但却忽视了档案背后所隐含权力关系与档案创造者的利益诉求(该方面研究值得参阅娜塔莉·戴維斯《档案中的虚构》的精彩论述)。于是,研究者也就沦为“档案转述者”。看似堆砌了一堆所谓“第一手资料”,实则被“罪犯”牵着鼻子走,离真相也就越来越远。黄宇和关于该事件的考察除了在事件重构层面的贡献之外,另一杰出之处便是为今日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方法论范本:如何在千头万绪的繁杂中寻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又如何打破资料中既有叙述框架,识破其形成逻辑,进而在证据基础上建立全新而严密的逻辑推演。治史如探案正在于此。
  •     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几乎成为一个中国革命史上不容置疑的里程碑,对于孙中山先生本人而言,这一事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但作者黄宇和博士却能独辟蹊径,依托各种最原始的历史资料,在对比分析中挖掘出了伦敦蒙难事实的真相,以及其记述在历史中的演变。虽然此书只是对孙中山先生身上一个历史事件的考证,但作者对此并无恶意,只是原原本本展现一个革命神话如何塑造的过程,让我们看到历史事件本身是如何在不断的传述和回忆中被篡改,而后来人又是如何通过这种篡改给事件本身赋予了新的涵义。透过本书,读者不难体会“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名言的真正涵义。而革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神话的过程,我们接受了太多的这种神话而却把它们当作信史,反而去把真相当作了谎言。究竟当时如何,这需要我们从最原始的资料中去发现,通过剥离转述中的个人偏向来揭示,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也需要我们始终大胆的怀疑和小心的求证。
  •     摸黑孙中山君的结果只有二条:第一断绝华夏本土老百姓对台湾民主的期盼;第二多卖几本小书挣二个小钱花天酒地。第一是无知,第二是无耻。从跳梁小丑李敖开始,时有猎奇者、沽名钓誉者来炒百年前陶成章《孙文罪状》的冷饭,而且连抄袭都没有抓住重点。本书作者黄宇和虽然澄清了孙中山君"孙逸仙伦敦蒙难”确是被绑架,通过使馆英籍仆人传信,自己在香港求学的老师收到求救信,最后老师通过媒体曝光使孙中山获释。但并未意识到现在一股摸黑孙中山的乌云的真正目的。像大陆作者蒋顺兴在《孙中山伦敦蒙难的两个问题》声称孙中山是大摇大摆进入清使馆被扣留,通过使馆英籍仆人传信求救不成功 ,写下“乞其相宥”书对清政府妥协;而跳梁小丑李敖在其《孙中山研究》开篇就是描述伦敦蒙难“孙中山向清廷官员下跪”,从这二个只为卖纸的瘪三作者的自相矛盾文字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研究”的水平。本书作者黄宇和生活在国外,可能不知此时此地大陆老百姓的生活,但是一个研究历史的作者不能了解俄罗斯和台湾对大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吗,而现在少数无知的网友,正是读了张耀杰、李敖、蒋顺兴等人这样的所谓“历史著作”,就开始谩骂孙中山君重婚、骗奸幼女、编造伦敦蒙难、刺杀宋教仁、贪污捐款、嫖妓、阻碍中国民主进程、一手造成今日中国的制度、卖国求荣签订盟约、是孙大骗,只以猎奇、断章取义、捕风捉影为能事,完全不知孙中山君对于今天追求科学民主的政体的中国人的象征意义,不知华夏本土老百姓对台湾民主的期盼。孙中山君早已不是什么国父了,80、90后没有多少人记起他,60、70后更没有多少人了解他,虽然他有许多缺点,但在那个时代他比幼稚的理想主义者宋教仁、称帝的袁世凯、有勇无谋的黄兴以及“疯子”章太炎、蹈海的陈天华等人有更全面的思想深度、哲学体系和治国理念是任何一个有学术良知的历史学家在深入研究后都会感知的。当然,哗众取宠想多卖几本小书的“历史研究者”和别有用心者不在此列。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黄宇和先生的书,都是五星级的佳作,叙事的前几章有如19世纪末福尔摩斯探案集,给人身临伦敦其境的感觉,引用资料异常的详实,分析细致深入,几乎无懈可击,让人见到神话是怎么产生的,美中不足的是英文版和中文版最后两章完全不同,作者对甚为民族主义者和旁观者的孙中山的评价见不到了,很是可惜
  •     可以看到革命神话是如何炼成的
  •     造神是愚民政策开始
  •     书是好书就是实在太催眠……
  •     这细节
  •     得知此书书名之前竟不知孙中山伦敦蒙难这段公案……汗
  •     很不错
  •     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     黄院士的签名书,还是读了一下的,考证很严密
  •     意思不大。且不算最后莫名其妙地开骂……
  •     15/01/08
  •     出色的“历史侦探”著作。作者查阅海量文献和实地调查,还原孙中山伦敦蒙难和脱险的全程,和后来的史学史/传说史。揭示《伦敦蒙难记》是康德黎代笔;伦敦蒙难使孙中山暴得大名,并使他对逗留英国,接受政治经济影响,创设三民主义
  •     FO檔案,有馬格裏、孫中山、格爾等人的口述。康德黎醫生向警局報告之後英國政府就已經採取行動,而非受到輿論壓力。孫中山是受到誘拐進入使館的。《倫敦蒙難記》的作者是康德黎。陳少白、孫中山都有意無意的誇大歪曲事件,以其造神。倫敦媒體給予高度關注,孫中山暴得大名,成為其革命生涯的拐點。開發了大量當時英國的報紙以及檔案,在我看來前者意義更大。
  •     福尔摩斯探案式的史学著作。读来引人入胜,一天下来就把它读完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