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开讲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44359832
作者:戴建业
页数:308页

内容概要

作者介绍: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湖北民族学院“彩虹学者”,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客座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诚邀之重量级老子专家,曾出版著作多部。网易博客“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之首,华中师范大学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位,“爱思想”网站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目录
老子与《老子》1
老子告诉孔子说:“富人以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以言辞送人。我当然算不上富人,只是窃得学问的虚名,所以我还是用言辞为你送行吧。”
1老子:模糊的肖像2
2《老子》:争论与结论5
3道:天地之根与万物之本7
4自然:大道的本性与人生的境界11
5无为:治国之道与处世之方15
6悖论:弃智则智,大巧无巧20
7《老子开讲》:构思与特色 24
一 道与德27
瞬息万变的自然其实变中有“常”,眼花缭乱的现象背后也必定有“理”,左右自然和人类生成变化的“常理”就是所谓“道”。
1谈玄论道28
2万物之宗29
3天地之根31
4无状之状无物之象32
5惟道是从34
6反者道之动37
7道与物一与众39
8与大道同体与天地同流41
9有道则尊43
10上德不德45
二 自然与造作49
天地对于万物都一任其自然,从来不违背它们的本性,让鱼儿畅游于河中,让野兽奔驰于山上,让鸟儿翱翔于天空,为的是让它们能适其性任其情。
1道法自然50
2什么是自然?52
3“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54
4大道废有仁义56
5归于婴儿58
6知白守黑60
7因任自然61
8再说因任自然63
9自然之道65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67
三 无为与有为70
顺其正道而行,循其公理而为,因其本性而动,也即“辅助自然万物的生长发展”而不进行任何人为的干扰,因任自然而不用私欲,这一类“行为”就算是“无为”。1无为与有为的界限71
2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73
3天地不仁75
4善行者无迹善言者无言78
5为者败之执者失之80
6无为而无不为83
7无为之益86
8弃智去欲无为88
四 拙与巧90
知道自己无知,最好;无知却自以为知,最糟。正视骄狂这种毛病,就可能避免这种毛病。有“道”者之所以没有骄狂的毛病,就是因为他们对这种毛病从不掉以轻心,所以才不会患这种毛病。
1不尚贤91
2绝圣弃智93
3再说绝圣弃智95
4俗人昭昭我独昏昏97
5无名与有名99
6知人者智102
7自知者明104
8只缘身在此山中105
9大巧若拙106
10其出弥远其智弥少110
11“知不知”与“不知知”113
五 弱与强116
有能力却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叫别人佩服;认识了真理却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使自己出头;做了好事却不自我夸耀,反而更能显示你的功德;满腹才华却不恃才傲物,人家反而对你更加敬重。
1天下谁与子争先117
2甘于雌柔119
3柔弱胜刚强121
4自胜者强123
5再说自胜者强125
6强行者有志126
7强横者不得好死129
8见小曰明守柔曰强131
9德厚则全133
10居卑处下忍辱含垢135
六 静与动139
当我们的精神变得浮躁,当我们的思想已不澄明,当我们的心灵失去恬静,我们就非得下一番致虚守静的工夫不可。水静才能鉴物,人静才能明理。
1致虚返静141
2以静制动143
3以静养智145
4宁静致远146
5清静无为天下正147
6静胜躁148
7大器晚成149
8披褐怀玉153
七 进与退156
人们当然都喜欢“出人头地”“鹤立鸡群”,于是总有那么些老兄踮起脚尖想成为“长子”,这种行为与自然相悖,结果就必定事与愿违——想站得高反而站不牢便常摔倒;两步并一步常常想跑人前却落人后。
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157
2无私才能成其私160
3“无用”与“有用”161
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164
5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167
6大者宜为下高者应就低169
7图难于易为大于细171
8慎终如始173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74
10漫说“高下”与“先后”176
八 仕与隐179
许多人以为老子只谈退隐而不讲进取,只鼓励人们出世而反对人们入世。这是天大的误会。“身退”以“功成”为先决条件,没有积极进取的志向谈什么退隐林泉的幽情?
1出仕:纵欲为盗还是利物爱民?180
2功成身退182
3再说功成身退184
4三说功成身退187
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189
6“替天行道”191
7自知而不自炫自爱而不自贵194
九 治与乱196
人们一旦怀疑法律、规章、禁令的“正当”性,他们就会逃避法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人们用心计机巧对付法律的过程中,人心会变得阴险,世风也会变得浇漓。
1不值得信任才不被信任197
2我有三宝200
3执大象天下往203
4以百姓之心为心204
5其政闷闷207
6治则不治不治则治209
7治大国若烹小鲜212
8以智治国国必遭殃214
9民不畏死215
10“盗贼本王臣”217
11社会理想218
十 战与和222
古人认为左为阳右为阴,阳主生育而阴主杀戮,所以风俗贵左而贱右,和平时期以左为上,打仗时以右为上,以示和为贵战为卑。不到万不得已,有“道”者谁愿诉诸战争来解决争端呢?
1物壮则老223
2参战必以哀情战胜而处丧礼226
3欲弱先强228
4欲废先兴229
5欲取先与231
6以奇用兵234
7再说以奇用兵235
8战争与贪欲237
9善战者不怒239
10两军对阵慈悲者胜241
十一 修身与养生243
道家以“治国”为“修身”的末事,体“道”者强调以修身养真为本而以其余事治国,主张崇本以息末或守母以存子,君主如能以修身为本,治国之末事则自在其中。
1形神相亲244
2来也潇洒去也潇洒246
3根深柢固长生久视248
4去奢存俭250
5无欲则刚强无私才博大252
6理想人格254
7不自大才能成其大256
8生命与名利259
9祸福相倚264
10修身养真267
11结怨与解怨269
附录:《老子》原文及注释272
后记308

作者简介

主编推荐:
古老智慧的现代转换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触。现代生活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心灵深处的感受和困扰一如千百年前。
这本书是作者戴建业先生的心血之作,也是戴先生最喜爱的作品,作者紧贴老子的《道德经》学习老子的智慧,并用这古老的智慧化解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难题、抚慰我们焦虑的情绪。戴先生行文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绝对让人拍案叫绝、手不释卷。可以说,这是近年难得一见的佳作,值得拥有。
内容介绍:
时代日新月异,人们仍旧为孤独、烦恼、焦虑、痛苦所困扰;时尚不断更新,人们依旧要去面对虚伪、做作、狡猾、阴险。因此我们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我们这个时代发言,与我们面对面对话,让他做我们时代的“心理医生”,治愈大家心灵的创伤,抚慰人们焦虑的情绪。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延伸,是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既是照着《老子》讲,更是接着《老子》讲。这本书应该能让古代的老子首肯,更能让今天的读者点头。


 老子开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如何诗意地栖居?——浅谈戴建业教授《老子开讲》“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经这样呼喊过。但面对现代化的浪潮,如何诗意、如何栖居却越发成为一个“现代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历史一刻也不曾迟疑地向前发展,为“物欲”所累的人们更加听不到心灵深处的声音,现代文明的冲击让我们迷失了精神的家园。究竟“何处是归程”?究竟该如何认清真实的自己并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思想的鼻祖老子已经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回答的正是“人从哪里来,该向何处去”的问题。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读懂《道德经》,便读懂了中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读懂《道德经》,便读懂了中国人的大智慧;读懂《道德经》,便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风潮中抱朴守真、逍遥自在,永不迷失真正的自己。一、《道德经》一书最好的注解宇宙从哪里来?人世在何处?天性何为?自然何谓?这便是中国最朴素的哲学意识,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对人类行而上的最早思考。尽管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极力强调“道”的“不可言说性”。但既已行诸文字,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读性和可阐释性就为我们读懂《道德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何为“道”?如何理解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之至柔”又指向何处?这些谜团无疑为我们解读老子思想设置了无限的障碍。但《老子开讲》一书正是打开这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就不怕进不了老子思想的正堂。但这本书写作的初衷并不是要用学术的眼光审视老子思想的智慧,而是要用机制、巧妙、灵动的语言去把握他“诗”与“思”的碰撞,将老子思想最奥妙最深邃的地方用现代的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先秦思想本就博大精深,难以体悟,《道德经》一书更是“玄之又玄”,究竟该如何把握和理解这五千言中所蕴含的智慧呢?首先,此书将老子思想浓缩成了十对相互制衡、又相互转化的反义词:自然与造作、无为与有为、拙与巧、弱与强、静与动、进与退、仕与隐、治与乱、战与和、修身与养生,并以道和德这对相互依赖的关键词统领全书,在统摄《道德经》全文思想的基础上,逐层分析五千言中思辨的智慧和处世哲学,发人深省。宇宙是如何生成的?自然有什么法则?社会国家又该如何运作?这一切的道理最终都将回归到这个“玄之又玄”的“道”上。正如《老子开讲》一书所说,“‘道’是自然变化的规律,也是社会生活的法则。”“‘道’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实体,而‘道’本质特性又是‘自然’。”所以老子一书总是绕不开这两个话题,理解了“道”为何物,也就理解了“自然”所指,也就明白了该如何“无为”。尽管老子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道德经》一书的智慧并非不可捉摸,《老子开讲》一书便是对此最好的注解!二、对现实深切的关怀人们往往会问: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何处?文学对人类究竟有什么影响?就像诗歌一样,它是皇冠,但不是远在天边不可触摸的星辰,诗歌应该走下神坛,让大地上的人们听到它的呼吸,感知到它的存在和意义。我想,人文学科的意义大概也是如此吧!我们的职责就在于让人类认清自己,认清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本真的状态,承认世界的虚伪、黑暗以及那不可挣脱的苦难。但山的那头就是蓝天,越过黑夜便是黎明,人文学科如果仅仅变成了远离人间、远离凡俗的“怪物”,它也便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老子开讲》一书就是要把老子从神坛上解放出来,让他以一个慈祥老者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娓娓道来这世间逃不开的规律和法则。几年前在《老子:自然人生》一书的结尾,戴教授曾这样感慨:“世事虽然沧海桑田,时代虽然日新月异,但人们依旧为孤独、烦恼、焦虑、痛苦所困扰;衣着虽然更新,发型虽然总在变换,但人们依旧要去面对虚伪、做作、狡猾和阴险。”老子精神之伟大就在于“他从不回避人生的苦难,敢于正视社会的不公,能够直探人类心灵的深处,论及的是人类必须永远面对的‘母题’。”所以他的思想在千载之下的社会仍能找到映照,为我们提供生存的借鉴和指导。《老子开讲》一书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既生动形象地用老子智慧装点、关怀了我们现世的人生,又极尽可能地再现了老子思想最深刻最伟大之处。全书语言精练又不失幽默,风趣而发人深思,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戴老师在《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戴建业自选集》一书的序中还曾这样写到:“今年暑假实在憋得慌,我在家连续写了两三个月社会评论和文化随笔,平均每天写一篇几千字的杂文,最敏捷的一天写了一万多字,从早上的六点多写到晚上两点多,有两次我写着写着眼泪流出来了。”老先生正是以一个人文学科研究者的身份,敏感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感慨这“大道沦丧”的社会,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流下无比痛心的泪水。我们的先哲早已把人生在世的种种智慧告诉我们,可我们依然被种种无意义的“贪痴欲念”羁绊,无法活出潇洒的人生。为了保存并弘扬我们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也为了给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代人提供一剂及时救弊的汤药,《老子开讲》一书诞生了!读完《老子开讲》,你一定会卸下灵魂的枷锁,随着那飘飞、灵动的文字畅然遨游在“无何有之乡”,吸日月之精华,揽山间之明月,与大道化而为一。这便是《老子开讲》最神奇与最精妙之处。三、洒脱的人生至境在先秦那个极度纷争的年代,士人阶层普遍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个体精神独立的冲突,面对历史使命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他们纷纷转向对人生存在价值的思考。作为道家思想的先祖,老子思想的深邃正在于他通过思考揭示了自然宇宙和人世间的种种道理,为我们描摹了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生至境。在老子那里,没有自然与人的完全对立,没有“有”和“无”的完全分离,所有的一切都融汇在了一处,便是自然与人的完全统一,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也。只有顺应自然,顺应天道,才能得见事物本来的面目,才能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感知世间最奥妙、最深邃的美。面对生死,同样要有洒脱的境界和情怀。《老子开讲》一书曾这样写到:“深知生有常理则不厚其生,明白死属自然则不惧其死”,放下了执念,也便放下了无须有的束缚和牵绊。执着于欲念会陷入欲念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执着于功名会被功名所累而不能活得自在,只有卸下人生的枷锁,才能以“人生之至柔”攻克“人生之至坚”,活出人生的厚度和深度。戴先生一生磊落光明,活得潇洒,活得自在,不汲汲于富贵,不执着于声名,连续几年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先生正是吸取了这种“无为”的人生哲学才最终到达“无不为”的人生境界,他年近六旬,却依然无比潇洒地行走在这个世上,方退方进,方拙方巧,方愚方智。“当我们的精神变得浮躁,当我们的思想已不澄明,当我们的心灵失去恬静,我们就非得下一番致虚守静的功夫不可。水静才能鉴物,人静才能明理。”如果你还想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如果你一生只想读一本关于老子的书,就听‘老子开讲’吧!”
  •     大 约两千五百年前,道家圣人老子见周之衰,意欲绝尘而去。在路过函谷关时,幸亏关令尹喜“死死纠缠不放”,才使得他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千古奇书。此书虽短短五千言,然而其精神之博大,思想之恢宏,却令后世之人望尘莫及。自庄子申述、韩非解喻以至后世诸贤的章句、注笺无不在对此书进行着“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式的梳理与研究。然而,时运交移,情理代变,如何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体现出经典的现代性,并且能使之为世人所接受,却是一个关系到经典能否持续的大问题。窃以为,在当下要关注老子及其《道德经》,不可不留意戴建业先生所著的《老子开讲》一书(海南出版社2015年4月版,以下简称《开讲》)。因为从与世推移的角度讲,这正是一部既具有现代性特征又容易为世人所消受的经典演绎。著者曾说:“世事虽然沧海桑田,时代虽然日新月异,但人们依旧为孤独、烦恼、焦虑、痛苦所困扰;衣着虽然不断更新,发型虽然总在变换,但人们依旧要去面对虚伪、做作、狡猾和阴险。”老子之所以伟大而又精深,就在于他从不回避人生的苦难,他敢于正视社会的不公,他能够直探人类心灵的深处,他所论及的乃是人类永远必须面对的“母题”。由于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烦恼,每个时代各有不同的痛苦和焦虑,所以著者特地“恭请”老子这位伟大的智者出山,来做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理医生”,让他来治愈大家心灵上的创伤,让他来抚慰人们情绪上的焦虑。但是要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请出这位伟大的智者,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谈何容易?在《开讲》的开篇,戴先生引西哲的话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重视而又人人不读的名著。”并且谢天谢地地表示,这种观点对于当下的中国并不适用。看到戴先生如此诙谐幽默的谈论,我就已经意识到他肯定找到了结撰一部让大家既重视又喜欢读的“老子”读本的写作方式。果然,戴先生在经过一番苦心孤诣的探赜索隐、提要钩玄之后,很顺利地将这部恢宏有容的思想文本以“以一统众”的方式给擘划了出来。在“总纲”(即导论)中,他先依据史料刻画出老子模糊的肖像,然后围绕历年来对《老子》著者和成书年代的论争,寻绎出最终的结论;然后捻出“道”作为《老子》一书的中心论旨,指明“道”乃天地之根和万物之本;然后捻出“自然”作为大道的本性,同时指出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落实到具体的层面);然后捻出“无为”作为“回归自然”的药引,并指出它乃是统治者最好的治国之道和世俗人最好的处世之方;最后以“悖论”的逻辑再次为我们验证老子是一位“崇尚自然诅咒智巧的先驱”,而《老子》更是人类智慧的宝库。当然,《老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道家和道教的经典,研究者要谈论它,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对作为“众妙之门”的“玄之又玄”的“道”的释读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要说自己的讲解多么精妙,恐怕难以令人信服。不过,戴先生凭借本身所具有的深厚哲学修养和较强的辨思能力通过第一章的论说便打消了我们的顾虑。因为在该书的第一章中,他就深入浅出地诠明了这一问题。他首先指出“道”是《老子》中的核心范畴,然后以形上形下之变申明了“道”的不可言说性,并对比中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指出西方哲学直到康德才明了“自然之物”不是人类理性认识的对象。不过,康德也还只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辨识这一命题,而老子的“道论”却具有本体论的深度。“道”虽不是世间万物中的一种,但它却内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天地因“道”而生,万物因“道”以成,那么,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就应该无不惟“道”是从。这也就从本质上挑明了所谓“以一统众”的“一”,其实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由于“道”本身极具抽象性,所以论者为了讲解清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笔墨来将这一问题层层展开。不过,鉴于推理和思辨的难度,我们似已无法再强求论者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所应具有的精彩度。可即便如此,我们也还是在论述中不时地看到论者采择大量的诗词、俗语、箴言以及故事等文学体式入文,并结合当代人的习俗、心理、思维方式等进行有效分析。所有这一切手段的运用,其目的无非就是在让古代的老子首肯的同时也让今天的读者为本书“点头”。告别了“玄之又玄”的“道”,《开讲》便进入了全书的精华部分,亦即为“一”所统的“众”的部分,主要涵盖自然与造作、无为与有为、拙与巧、弱与强、静与动、进与退、仕与隐、治与乱、战与和、修身与养性等论题。其实,读者从这些标题便可以察觉出著者是深契《老子》之旨的,因为矛盾统一的辩证法在这些章节中凸显无疑。在精华部分,论者主要是依据《老子》智慧,针对时代弊病开出各种“药方”,体现出了著者从老子的诗意玄想到现实关怀的有效对接。比如“自然与造作”部分指出,“自然”乃是指人们的天然本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真状态。然而现代文明越发达,人却变得越造作越诈伪。中国人常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话到嘴边留三分”,这些所谓对人生“有益”的“经验”总结,其实是将人的真思想、真性情扫落殆尽。为此,戴先生毫不客气地指出,“会做人”在今天的真实涵义就是会敷衍会欺骗,就是待人能八面玲珑,在任何人面前都能巧舌如簧,在任何场合都能随机应变,这简直就是比变色龙还精明不知多少倍的“人精”。因此,他借鉴老子“复归于婴儿”的智慧,呼唤现代人全都回归到“赤子之心”的婴儿状态:“假如我们都能像赤子一样地真诚,人们的理解和沟通将多么容易!猜忌、冷漠、暗算和讹诈就找不到市场。假如我们都能像赤子一样直率,那么虚伪和造作就会为此感到脸红。”在书中,像这样精彩的论述比比皆是,在此不烦赘述。由于这些章节所讲述的内容都与实在的人生有关,所以其中所列举的一个个具体实例、一个个古代故事,以及一场场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次次精辟的实证分析,都会让你如获至宝,在轻松和愉悦中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至理,时代的病症也因此会慢慢得到治愈。最后还不得不提及《开讲》的行文方式。著者说,《老子》五千言不仅是“思”与“诗”的“对话”,更是“诗”与“思”的“同一”——它是深刻的“思”,也是优美的“诗”。其思辩是那样地经虚涉旷,其文笔又是这般地灵动飘逸,无论哪个民族都会为有老子这样伟大的哲人而骄傲和自豪。因此,为了要大致“对得起老子”,著述者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了以随笔的形式来阐释这位伟大的智者以及他的作品。故而这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其实都是一篇既有深度又有文采的学术随笔,而且语言生动、机智,兼具优美。即此之故,如果我们要在当下品读老子,怎么可以错过《开讲》这样的作品?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用白话的形式解读老子,以老子的原文结合作者自己深厚的积累所形成的理解。老子一书的思想是很深邃的,而该书老子现代版由浅入深地解释了它的哲学思想、现实意义,对一个需要了解老子的人来说是必要的。读这本书的感觉是与作者聊天的感觉,由他娓娓道来,他对老子的理解。
  •     有幸在华中师大进修的时候聆听戴建业老师精彩的授课,戴老师是我此生到现在为止遇到的唯一一个每节课下课时学生会集体为他鼓掌的老师,唯一一个错过了他一句话都让我后悔得不行的老师,唯一一个让我疯狂地想去买他的书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戴建业老师讲的陶渊明。那种带着挚爱与了悟的传授,不是宣讲,而是谐鸣,道也,进乎技矣。 窃以为《老子开讲》是一部超越了《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的书,可读性也更强,在学术探讨之外融入了万千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字里行间,睿智迭出,掩卷之后,余思袅袅。敬佩戴老师的学识更敬佩他的才华,以及他对人生的通透感悟。期待新版《澄明之境》的推出,也期待戴老师分享给我们更多精彩的文字。
  •     老子曾向孔子临别赠言:“富贵人家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辞送人。我不算富贵,只有学问的虚名,所以我还是用言辞为你送行吧!”这本书也是老子向现在的我们的赠言,值得好好一读。
  •     跟《老子》可以这么愉快的玩耍,真的好神奇!
  •     《老子开讲》虽然是阐释老子的思想,但它是用随笔的形式写成的,好多年前,我曾在《美文》和《中华散文》杂志上读过部分章节,当时觉得美极了,所以这次一看它就买了,回家读后感到物有所值。书中十几章,一百多篇随笔组成,差不多篇篇都是优美的散文。
  •     这本书很棒,有很多独具一格的思想在里面
  •     过去觉得《老子》中“大道废,有仁义”十分费解,《老子开讲》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它讲得十分透彻:“有人违法才少不了警察,处处是纠纷才离不开律师,世逢纷扰才颂贤尊圣,官吏腐败才称道包公,人患疾病后才会找医生,真性破坏后才讲仁义。”
  •     很喜欢戴老师,但很遗憾这本书不对我胃口。
  •     《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过去一直读不懂说的是什么意思,查找了不少这方面的书,还是觉得没人讲清楚,《老子开讲》第一章第一小节《谈玄论道》阐释又明白又深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