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直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801039224
作者:韶宾
页数:30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孔丘虽然收了弟子三干,他认为中用的却只有七十二个,然而让他可以相信的又只有“由”(子路)一人。但是连这一位由,后来也因为和敌人战斗被击断了冠缨,但他不愧为孔丘的忠实门生,到这时候也还不忘记夫子“礼”的教训,说道: “君子死,冠不免”。由,一面系着冠缨,一面被敌人砍成了肉酱。 鲁迅先生读到“子路之死”时说: “子路先生确是勇士,但我觉得有点迂,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郑重,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 综上所述, “误人子弟”正是从孔丘开始的。 其学有用方为实学,学以致用方为真才。事实证明, “孔孟之道”武不能荡平天下,文不能治国安邦,不过是些之乎者也磕头作揖的“学问”罢了。借用韩非子的话作评语,可谓是“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 历史实践的检验最有说服力,大约同时期的鬼谷先生就不图功名利禄,远离尘世隐居深山,却因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的突出作为而名满天下。弟子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证明了《鬼谷子》一书,是一部思想神奇充满智慧,具有宝贵实用价值的不朽之作。 孔丘“周游列国”年逾花甲而一事无成,无奈回到鲁国老家,为谋生计在家创办了私学教书。至此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上应有的位置,也才因祸得福,靠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为死后成名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说孔丘无用有些绝对了。如果客观地评价,孔丘只是一位创办中国私塾的先驱,拔高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民间扫盲普及大众文化的教育家。仅此而已。这也是封建统治者认为的可用之处。 鲁迅先生说: “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更有甚者,现今有人试图把“孔孟之道”放大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实在是辱没了我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大中华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讲民主,就有“诸子百家”,三千年后的今天怎么只推崇一家之言了呢?不能说这是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孔丘到了晚年,才偶然看到了《周易》,如梦初醒,爱不释手。

前言

本书以王弼本及相关的校本为蓝本,根据《道德经》每个章节在思想、文理、层次、语意上的内在联系,做了重新的编排工作,意在把一些略显零乱的“画片”拼成一幅完美的“图画”。相信读者阅后,能够真正看懂《老子》一书的内容,了解老子的真实思想。为什么做这种重新编排工作?请看本书第一章《探解“道德经”的千古之谜》。为了保证文脉畅通,重新编排后的《道德经》仅对个别章节中的语句作了删减。即,原第六十三章的“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中的“报怨以德”句,明显是“溷入经文也”,故采信诸多学者“错入此章”的观点,予以删除。其它,则无妄动。学界多以《老子》为其书名。为了免于混淆于其它专著,本书取《道德经直解》为书名,以示区别。另外,本书《道德经》原文皆采用繁体汉字,因为古人使用的繁体汉字,每字有区别,每义便随之有区别,不能不察。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有近义词、同义词,但是绝无“百分百的等义词”。同一个汉字,其简繁体的各种写法,也各有所指,各有侧重。例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就用了“複”“復”“覆”等字,其含义不同,若用简体汉字往往难以区别,影响对一些词句的准确理解。特在此说明。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多年来随波逐流于世俗名利场,实感有些身心疲惫,逐渐产生“退隐”之意。但是,已经是普通人了,还能退隐何处?无非是从浮躁处退隐到沉静处。一旦沉静下来,就特别喜欢清静的感觉此时此刻才知道老子是多么幸福。业余无所事事,随便翻看了几本古籍经典。诸如《周易》《山海经》《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鬼谷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等等。看完这些书之后,虽然合书就忘,但起码在看的时候知道它们总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唯独对老子的《道德经》用了很长时间,对照各种版本看了若干遍,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尽管也参阅了古今名家的译注或评注,广泛地拜读了近现代专家学者们及宗教宗师研讨《道德经》的相关著作,仍无法答疑解惑,甚至越看越糊涂。为此,激起了好奇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深感“山穷水尽疑无路”无比郁闷之时,偶遇高人点拨才恍然大悟。欲学《道德经》必先走出其“迷宫”,才有可能进入“众妙之门”。鉴于研究《道德经》的思路不同以往,也没有可以借鉴或参照的资料,必须靠搜肠刮肚的原创,靠自己在没有前人走过的原野上趟出一条路来。所以,为了准确理解和把握老子的整体思想,保持全文前后一致,融会贯通,不得不重温古汉语语法,借助《上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和《古今汉语字典》等工具书,对老子古原文逐字逐句的斟酌释译,像拼图一样逐章拼接。为了拓展思路,加深对老子一些特定用语的理解,还参阅了《抱朴子》《周易参同契》《悟真篇》讲义《易筋经•洗髓经》《道家摄生秘法》《修道养生真诀》等古籍。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读,逐渐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以此,经多年潜心研究,终于破解了《道德经》的千古之谜,重现了“庐山真面目”,不禁窃喜。本人解读《道德经》的这种学习方法,应该说是异乎寻常的。古人费尽心思以这种巧妙方法,掩盖《道德经》的真实内容和思想,恰恰证明《道德经》具有无与伦比的宝贵价值。研习《道德经》必有所感悟,但有些可说,有些不可说,深恐误导了读者。故,起初只想按老子教诲,“知者不言”“善者不,辩”“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但想到老子“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损有余,以奉天下”的话,虽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的成本,仍不敢贪天功为己有。与同道者分享,方为正理。为弘扬老子的思想,特将入得玄门“走马观花”的初步领悟记录于此,编成本书,名之《直解》,成“一家之言”,探解《道德经》千古之惑,以正视听,以飨读者。走出“迷宫”,进入“妙门”,毕竟是千里之行刚刚起步,书中讲解不及圣人之万一。付梓本书的目的,希望为众人找到进入《道德经》殿堂的大门,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进得大门,能否修得正果,一切皆随天下人之悟性。在此向为此书付梓提供了帮助支持的亲人、同好、诤友及出版单位表示由衷的感谢!

名人推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

内容概要

作者姓宋,字韶宾,法号缘斋主人、易翁山人。祖籍山东莱阳,1953年12月生于广东韶关。作者顺时势变迁,“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先后从事过工、农、兵、学、商之职。1999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法学硕士学位。个人兴趣爱好广泛,尤对中国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怎奈其天性愚钝多学少成,耳顺之年略有所得,故,效法“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兴人已愈多”,特将所做《道德经直解》奉献于读者。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探解《道德经》的千古之谜 第二章 老子其人及老子列传中的相关问题 第三章 新编《老子•道德经》 第四章 《老子•道德经》直解 附录一 原通行本《道德经》全文 附录二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乙本《道德经》 附录三 《黄帝•阴符经》序 附录四 《黄帝•阴符经》 后 语

编辑推荐

《道德经直解》共计14万余字,竭力跳出纯学术研究的范畴,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尤其适宜广大人民群众阅读,是一部宣传中国古老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道德经直解》内容简介:自战国以来,解老子、注译《道德经》的著作之多,已近千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产生了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观点基本都是围绕着《道德经》的版本、句读、字词展开的,而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大多是一种“断章取义”式的理解甚至是猜测,更未形成广泛的统一认识。
近现代的学者们笼统地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哲学著作。此外,也未能对老子著作完整的思想内容给出确切的答案。两千五百年来,究竟《道德经》是一部有着什么具体功用的著作,一直都是个谜。
本书作者带着这个问题,认真研究了多个版本的《道德经》,拜读了古今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参阅了大量的古籍经典。经过多年的苦读研究,终于发现了《道德经》的奥秘,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将《道德经》以不同于以往的面目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读者若按照作者的思路再读《道德经》,就会获得截然不同的感受,从而完整地理解老子的真意。长期以来,有关传抄造成书中错讹的争论,也将随之烟消云散。
作者解读《道德经》的方法、视角是独特的,应当说对其内容找不到第二种更为直接、更为合理的解读,因此其正确性也是无可置疑的。本书别开生面,为老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做出了新贡献。
本书共计14万余字,竭力跳出纯学术研究的范畴,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尤其适宜广大人民群众阅读,是一部宣传中国古老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


 道德经直解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讲得很详细,通俗易懂,并对《道德经》作了考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