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香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308109093
作者:严飞
页数:24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陈冠中说,1971年到1981年是他的文化开蒙时期。在那个时候,他没有文化偏食症,只会贪吃滥食,结果没有吃出人间真味道,也没有学好书本真功夫,却似乎是下意识地将文化作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道德方向,“批判的、鉴赏的、精英的、流行的都来”。与此同时,他的几位好友在湾仔某破楼的阁楼里开办文艺书店,盗印共产主义文集;又搞独立放映室,推介欧美精英们所谓的“坎普品位”影像;甚或积极投身各种反建制的运动中,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文化的四个方向,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但为何偏偏是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最最值得陈冠中回味和追忆,并将自己的启蒙经验引以为香港本土文化的启蒙,甚至将其视为形塑出今日香港价值观、自我认知和社会形态的黄金年代昵? 由陈冠中的记述可以知道,香港本土文化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的特殊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社会,大部分是由内地移居至此的难民和侨居者所组成,强烈的过客心态让他们普遍对这个“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欠缺任何亲切的归属感,在身份的认同上亦是模糊、零碎和不稳定的。然而伴随着香港社会与经济的逐步发展,特别是“六七”香港暴动之后,港英政府开始改变管治策略。

内容概要

严飞,江苏南京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曾任职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并担任《纵横周刊》香港文化研究员,亦为《凤凰周刊》、《明报》、《南方都市报》、《书城》、FT中文网等报刊媒体撰写文化评论、政论时评及书评。 以非本土香港人的身份和视角,评论香港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既有深刻的观察和批判,亦流露对香港的关切之情。有感香港的书店,有如文化沙漠中的绿洲,却更见珍贵,更值得坚持不懈的去寻求。

书籍目录

这座不读书的城
热爱读书的痛苦
读书的分量
也谈读书无用论
文化承担哪里去了
也要相信未来--回应梁文道一文的批评者
是谁杀死了小书店老板
再见,那些消失的小书店
《诚品好读》的今天,香港文化的明天
以书论书的叶辉叔叔
游离在香港之外的北岛们
麦兜响当当--守望香港,还是迎合内地
世间再无“孔少林”
退步中的香港风格
香港模式死了吗
英国让香港怀念?
香港是个大商场
悲情,天水围城
在“文化沙漠”里看到绿洲
这是谁的城市,--我城这三十五年
废墟中看见罗马
情欲想象与面包芳香
香港还有个读书人
不读书的城,读书的人
散文家也斯
二十一年林夕
中通外植詹德隆
一代香港人的成功和迷惘
香港故事的跨世代光谱
我们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香港故事不易说
“后香港”与“新新中国”
从整形日本看整形香港
路漫漫,所以要慢慢品
捐款减税的香港启示
香港的阿莱夫
书影书话
香港,成为我的香港
香港最后一个政治贵族
一卷鲜活的香港故事
华洋混杂的香港大老
甘尚武的世纪回忆
三年零八个月,往事并不如烟
在香港寻找迷失的家园
龙应台的三十六封家书
狐狸学者的倾城之恋
巴黎,何以为巴黎
陈之藩与胡适的故人旧事
天安门前的中国知识分子
在新野蛮时代寻找文明
梁启超,文化启蒙的舆论骄子
中国的道路和选择
中国崛起与新儒学--复兴的省思
中国打工妹,迟到的呼唤
解读华西村神话

编辑推荐

《我要的香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本书在内容上分三大部分。“这座不读书的城”围绕“读书”展开,描绘香港现今的读书文化与风气,着意记述了香港二楼书店经营的过去、现在及不容乐观的未来,间中夹杂了关于港产电影、本地建筑风格,以及回归后香港道路选择的诸般文章。第二部分“在‘文化沙漠’里看到绿洲”则多以介绍当代香港文化人及其著作要义为主。最后的“书影书话”是类似梁文道《弱水三千》的书评介绍,选列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思想、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并择要评述之。这是一本适合喜欢香港文化、香港风格;喜欢读书(尤其是人文类书籍)、喜欢逛书店(尤其是选书有个性,布置有特色,且充满人情味的小书店);或者想得到一些“好书推介”信息之人去阅读的书。


 我要的香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到《我要的香港》这个书名,猜想这是一本愤青的书,这个人他看到现在的种种不足,慷慨激昂,痛陈利害,严厉指出应该改进之处和理想的境界。可是,真正看了,才发现不是。这个严飞,他温文尔雅,从名校学府走出来,走到香港,观察这个社会,写出一个读书人想要的香港。严飞从3个方面写他要的香港。第一部分是“这座不读书的城”描绘香港的读书风气,第二部分“在'文化沙漠'里看到绿洲”则做介绍当代香港文人和其主要著作,第三部分是“书影书话”。他写的想念的,居然就是那些人和那些书。当他被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对香港最大的留恋是什么?“书店。”每一次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那些越搬越高的二楼书店,是他笔下关注的对象,青文书屋的老板罗志华,他的故事令人唏嘘。他为我们描绘了还有那些与香港息息相关的写作者,叶辉、孔少林、也斯、林夕、李欧梵等。香港真是不读书的城吗?香港有那么多写作者和文化名人,如果以面积和人口来估量,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他的香港,与平常人所知道的所向往的香港是如此不同。他笔下的香港,给了在香港的人们一个重新欣赏它的角度,给了尚未去过香港的人多一个喜欢它的理由。香港不仅是购物之都,那里有比大陆便宜的名牌产品,那里有让我们放心的奶粉,还是一个产生了很多文化名人的地方,有更多让人留恋的事物。他不愿只做一个过客,他在香港不愿只是获取香港的资源享受香港的便利,他不愿只是浮在这座城市,他亲近这片土地,观察着他身处的这个城市这个社会,像当地人一样热爱它。他看到香港的变化,他思考香港人对大陆的反应,他向别人介绍他在香港看到的书和人。他写香港,这也给了年轻人一个启示。我们从家乡走出来,从大学毕业后走出来,很多人都走向了一个孩提时不熟悉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长沙……我们身处在这个自己选择停留的城市,难道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应该要认真观察自己所处的社会吗?它哪里吸引你?它哪里让你恋恋不舍?我们和这个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观察记录它的本身,也是在观察记录你的生命。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喜欢书,没理由。就读了
  •     写书的书,以后尽量少看,因为自己读书实在太少。 至于前面的香港部分,比较喜欢,简短到位~
  •     第一章前面看得很投入,很喜欢,到第一章后面有一篇分析香港经济模式,开始走神。。。然后回到天水围,感觉又回来。所以我想,学文学的是不是还是少掺和经济???不知道。越读越喜欢,连着收了多本香港的书,本土自省的,外人冷眼旁观的。一座城市的的感受,多半都是因为人吧。最后一章的最后几篇,读得有点要睡着
  •     从香港的一本书、一家店、一个码头,到后来的政治体制、经济评论;从香港这一城到整个中国,再加上对欧洲日本有关的文化文化建设对比,本书的视角不断的延伸至远处,视野也更加的开阔。作者在进行着本土化的努力。其实不止香港需要这样的努力。全书以华西村结束,它到底是“一个历史的过客”还是“一个永久的例外”,这是对华西村的疑问,也是对港民的拷问,更是对历史文化保存的自问。
  •     大陆普通学人如何体察香港文化尤其独立书店的命运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相识两年,长谈数次,完全是从专业角度认知作者。此书让我大感意外,读到太多类似困惑、焦虑与嗨点。向读书和写作都很勤奋而不肯屈服于学院规训的学友致敬——虽然不能免俗还得祝你博论顺利……
  •     中断了好久,又重新翻开。这本书是一个内地学者对香港的记录,而他所记录的竟是这个文化沙漠中所有关于书的故事。慢慢读下来,你会感觉到,你读书,人家也读书,怎么人家就能分析得那么细致入微,而你却只能一两句浅谈呢……原因很简单,差距二字。
  •     前半本很有趣。后半本略像给别人写的序的合集。香港是个很有趣的地方,DT加油吧。
  •     没看完 一般
  •     大部分讲书籍,作家,书店和读书现状,感慨文化沙漠。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印刷页面有的页面文字向左倾斜,有的页面文字向右倾斜,应该不是只有一本印成这样,仿佛是在迎合作者对读书和出版业的哀伤。
  •     作为一个与香港有过短暂交集的人,在文字中读出了一个“过客”对香港的复杂心理;一篇篇小文章本身就很类似《民报》副刊的文章风格,读起来轻松惬意,一个下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     与其说是我要的香港,不如说是香港书籍相关推荐。冲这点这本书值得一看。不喜欢作者讲林夕那段,太浅了,能明确感受出作者不怎么了解喜欢林夕。
  •     有一定的借鉴性,里面二楼书店的罗老板最后被书压死的事情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     好看,几次落泪。尤其是看至二楼书店罗老板死于书籍,死于文化之处,内心无比压抑
  •     本土意识,身份认同,过客心态,都是三地间炒过太多次的冷饭,但无论是前半部分参与式学者的忧患还是后半部分的书评,历史事件和人物叙述还是始终都吸引我
  •     很有收获,书店之于城市的意义,香港应该不是一个特例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