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死

出版日期:2016-3-31
ISBN:9787532159809
作者:[法] 加缪
页数:150页

内容概要

加缪(1913-1960),法国著名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反与正》、《反叛者》和剧本《卡利古拉》、《误会》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自然的死
第二部 有意识的死

作者简介

加缪小说处女作中文简体版首次出版。
大师之作,出手不凡。
加缪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找到发端与答案。
《快乐的死》为加缪的小说处女作,完成于他二十四岁那年,但直至他去世后才出版。
在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之后,梅尔索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财富,过着财富与时间都有充分余裕的生活。然而,梅尔索仍然不幸福。
一个人如何才能快乐?为什么有了金钱,孤独却并不离开?
梅尔索的抉择和省思,也预告了加缪日后的其他小说和论述。


 快乐的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加缪写了《快乐的死》,故事并不复杂,以一宗谋杀案起首,梅尔索因而获得巨额财富,得以过着时间跟金钱都充裕的人生。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怎么感到幸福,于是他透过不同的尝试,企图找寻人生下一个快乐源泉。到底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书中说到,有钱才能快乐,要用钱去买时间让自己快乐。不过加缪强调的不是物欲的生活,而是一种孤独却又热切的生活,不是奢侈放纵,而是简朴内敛。金钱是达到快乐的手段,不是最后的目的。要拥有快乐是要去追求,而不是放弃。加缪好像想说,不要让自己放弃享受,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层面的,不是去过一种克制约束的生活,而是勇于追求能让自己快乐的一切事物。不是要假装流浪街头,没饭吃,也能快乐,而是承认要快乐,金钱是必须的。因为不敢去正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告诉自己那些不重要,不值得去争取,这样反而是种懦弱。小说里最让人感触良多的是,一位制桶匠住在一间脏乱不堪,臭气熏天的小房间,哭着躺在油腻和满是污垢的床上,奋力攀爬自己凄苦的人生,最后他连赖以为生的工作都没了。就是在目睹这样的生活后,梅尔索在隔天谋杀了萨格勒。他再也受不了贫困和绝望。梅尔索得到萨格勒的钱,他终于可以过着有钱有闲的生活,他要让自己快乐。其实,梅尔索就像是浮士德,已经把灵魂卖给了魔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法幸福。一开始,他不知道如何度过这突然多出来的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快乐。他随意的决定旅行的目的地,但到达之后,也只是把旧时的生活模式,搬到另一个地方,没有所谓新的开始。他过得很孤独,他没有能力去爱或被爱。他虽感受到了友谊,接受了大自然带给他的安慰,但心中的秘密最终还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直到死亡他才回归平静的世界。虽然《快乐的死》是加缪的处女作,不过依旧看得到那令人熟悉的加缪,和他对生命的热爱。加缪总是可以让读者停下来,思索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目,自省更多的问题。或许所谓的平等是每个人都应该被给予选择权,而不是只能在穷困的日子里,硬逼自己接受这就是生活,没有商量的余地,然后只能隐身在命运的背后,压抑心里对人生的愤慨。小说中一夕致富的手段,可能是主角对这个不公不义的世界的一种反扑,但没有道德良心所约束的财富,是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谁都知道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得到的绝不会是救赎。
  •      相信我,如果不是对作者加缪的欣赏与热爱,我的这篇书评是不会写这么多字的。 ——题记 这本书共8万字。(我一直喜欢这样10万字以内,7、8万字左右的中篇小说,省时间又读着不费劲。) 阅读建议:强烈建议看加缪《快乐的死》的时候与加缪的散文集子《反与正》一起看,某种程度上,这2本书互为解释。有了《反与正》的解释,你就会更能看懂《快乐的死》的意旨。或者就如加缪自己所说的那样,《反与正》是之后一切创作的源泉。也就是说。加缪之后的小说等著作一切解释的源泉都来自于《反与正》这5篇精致的散文中。死是悲伤的,而快乐是死的反面,所以《快乐的死》是散文《反与正》形象的解释。这也是加缪一贯的创作计划与风格。他之后的《局外人》是对《西西弗斯的神话》形象的解释。他的《鼠疫》是对《反抗者》形象的解释。他的《堕落》与《流放与王国》互为解释。他的遗著《第一个人》没写完,他计划的哲思散文创作规划也随风而逝。所以这样一来,《快乐的死》与《反与正》确实是一体两面的,因而放在一起阅读是明智的选择。 动:第一章 书中年轻的梅尔索“生活每天在咖啡味和柏油味之间来回摆荡,与他自身很疏离,他漠不关心,也远离了他陌生的心和真相。……用尽全身的力气和谨慎,去灭熄在自己内心燃烧的生命之火。”他失去了对生活的新鲜感与激情,而这两样正是快乐的源泉。如果梅尔索不及时地找到对生活的新鲜与激情的话,他唯一的结果就是死去。因为他“在这盏肮脏煤油灯和几块面包摆在一起的房间中,他(梅尔索)的一生都呈现在镜中的泛黄画面里。”他能一眼就望见自己生活的尽头,或者形而上的说是生命的形式,如果他不改变,梅尔索最终的形式就是在贫困与抑郁中走向死亡。 当自己的生命形式一贯如此的贫苦时,梅尔索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谋杀”,也就是书中第一章所描述的内容。他杀死的是一个残疾且富有的商人萨格勒斯。在杀死他后,梅尔索感到:“在空气如此奔放而天空如此富饶之下,似乎人唯一的任务就是要活着并且活得快乐。”这之后,他打了第三个喷嚏,这是加缪一贯暗藏玄机幽默的方式,在年轻的加缪笔下已经显现。因为在最后一章梅尔索的喷嚏再次袭来时,也就预示了梅尔索的死亡。 之后的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讲述梅尔索杀死萨格勒斯之前的经过以及一些哲学化的动机。这是第一部分“快乐的死”的五章内容。等到第二部的5章内容是讲述梅尔斯杀死萨格勒斯后获得钱财和宽裕的时间后对于自己仍然难以快乐的思考。可以说这一个形式完全是受到加缪一生都很崇拜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小说架构的影响。《罪与罚》的第一章就是穷困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高利贷老太婆阿廖娜和她刚好路过的无辜妹妹的犯罪过程。然后的第2章到第6章是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自己的心理挣扎。也就是说第一章写罪,后5章写罚。加缪这部《处女作》也是一样,第一章写梅尔索的犯罪过程,之后的9章写为什么犯罪以及犯罪过后的心理思考。 至于为什么是一次完美的谋杀?因为梅尔索谋杀的对象萨格勒斯如果是自杀也会显得合情合理,而所有人都认为萨格勒斯是死于自杀的。(但有一些细节还是不完美的比如萨格勒斯的遗嘱里钱是要捐给慈善机构的肯定是一大笔钱,而梅尔索只在作案现场留了一捆一百张,假设是1万法郎相当于6万人民币,这对于慈善来说太小了。所以是有纰漏的。)加缪在借梅尔索的女友马莎的口说:“(萨格勒斯瘦弱的身躯)用了好多的枕头才让他的躯体得以在棺木里固定。”记得美国导演伍迪艾伦也受《罪与罚》的影响拍了影片《赛末点》,这部片子里才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做“完美的谋杀”。而加缪重点在于后面的哲思化行文,所以对于谋杀是否是完美的布局就不那么重要了。 静:第一部分“快乐的死”的第2到5章。 之所以我把这4章认为是“静态的”,是因为它相比于第一章的杀人来说不那么紧张,基本讲述了梅尔索困顿的生活和自己纠结的意识。也是在这一部分里,“嘎吱声”开始刻入我的眼睛里。 年轻的加缪笔下的描述到处都是嘎吱声! 哪里的嘎吱声都一个样,就像哪里的生活都一个样。 这嘎吱声放大成了噪音,刺激了年轻的帕特里斯梅尔索,也刺激着年轻的作者加缪,更刺激了我。比如: “行李箱的嘎吱声和脚步声,他未环顾四周便逃跑了。”(P7页) “一阵阵尖锐的鸣笛声不绝于耳。”(P9) “几步路之外,听得到电车从温塞拉斯大道下来所发出的嘎吱声。”(P59) “隔天,(在宾馆里睡觉的)他被卖报小贩的吆喝声唤醒。”(P67) “院子的栅栏门发出嘎吱声。”(P111) “栅栏的嘎吱声和无数香烟填满了每一天,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P111) 加缪将电车、叫卖声、门与栅栏的嘎吱声放大。按道理这都是生活中细小的声音,加缪放大的目的是突出生活使主人公梅尔索烦躁异常。 第二章是梅尔索工作、饭馆、房间三点一线乏善可陈的生活。在这无聊的生活里,梅尔索刻意的展现着自己的年轻与活力,在加缪笔下善于的景物横移的匆匆略过里,从梅尔索眼睛的视角里一一浏览的东西一闪而过里,那份活力与年轻的生命即将被生活的废墟耗尽,而梅尔索不想如此受活着。以至于梅尔索常说:“又熬完一个星期天。” 枯燥的生活需要出现转机,加缪的叙述也通常需要一点激情的味道,而浪漫的法国人加缪会将这点生活中的绚彩赋予女人。后来使他成名的《局外人》是这样的,循着根迹应该是来自于这部加缪死后才发表的处女作《快乐的死》中。我想加缪之所以不想去出版这本书以及他不想再版他22岁时所写的第一部散文集《反与正》的原因就像加缪自己说的那样,他想为自己保留创走的源泉。如果我们足够细心,真的可以在加缪后来的创走中找到《反与正》和这部书稿《快乐的死》里一些主题与笔法,乃至总体风格的影子。 所以这第三章出现的女人是打字员马莎。梅尔索以能够驾驭如此美丽的女人为骄傲。而加缪也毫不留情的说马莎对于梅尔索也是没有爱的,只是依恋,只是令她虚荣,满足她好奇。所以这男女之间的爱情在年轻的加缪笔下就已经变得不足轻重。这在以后的《局外人》中默尔索那种惊人而动人的冷漠中表露无遗。加缪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爱情感,很大的一个因素与他自身年轻时的妻子西蒙娜有关。自此之后的加缪,对于爱情以及他的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来说都是秉持着一种爱情虚无观的。即使是他唯一一篇以女性视角切入的短篇小说《不贞的妻子》中的雅妮娜一直对于自己的爱情保持着是需要还是爱的怀疑态度。所以加缪描述梅尔索时说:“他深知不幸的是感情与欲望以相同的方式表达,于是他总在将对方拥入怀里之前就先想象分手。” 也就是在这一章里加缪说出了第二个刻入我眼睛里的句子:“表象,你好!” 这一下很显然,年轻的加缪肯定对叔本华、尼采一流的哲学家受影响颇深。而这个句子是出现在梅尔索向马莎在满载着乘客的电车上索吻后,马莎问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后梅尔索说出的句子。这句子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情景都是惊人的不吻合。这是一句加缪式的情话。这在以后《局外人》中默尔索对于他女友的无所谓结婚与否的态度中有成熟的展现。而事实上,梅尔索在后来对他未婚妻露希研也说过这样的爱情虚无观点:“你若介意的话,我可以承诺娶你。但我觉得似乎没有必要。” 所以,当马莎问梅尔索你爱我吗之时,年轻的加缪借着同样年轻梅尔索的之口这样解释了他的爱情观:“我们这个年纪,没有相爱这回事,只有互相顺眼而已。要到后来,又老又无力,才可能相爱。在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只是自以为相爱,仅此而已吧。” 因此梅尔索和马莎在加缪的笔下是若即若离的,是无所谓爱情与婚姻的,当然这一点在后来《局外人》中的默尔索身上展露无疑并达到巅峰,但现在还是初露锋芒。所以,加缪似乎认为只有情人方才是最牢靠或者说是最坦然的一种存在。而梅尔索在与马莎看电影时显然是吃醋了,因为电影院里一个俊俏的小伙子向马莎打招呼,而他正是马莎的一个情人。也就是在这之后,梅尔索通过马莎认识了萨格勒斯,因为他是马莎的第一个情人。更有趣的是,这个萨格勒斯也与梅尔索说着同样的话:“表象,来这里。”对于这两个“表象”先生的对话便是第四章的全部内容,而最令梅尔索震撼的是这个残疾人说话前会思考。所以第四章大部分的篇幅里都是萨格勒斯对于自己人生、残疾的生命以及如何快乐生活的思考。 梅尔索认为他行尸走肉,而萨格勒斯虽然无可奈何于命运的捉弄,但是他对生活却丝毫没有丧失希望的迹象,即使他上厕所都需要花钱请别人帮助他,这使得梅尔索很惊讶。于是萨格勒斯解释道:“男人说要评判自己,总是看自己是否懂得让身体的欲求和心智的要求两者取得平衡。”萨格勒斯的身体是残疾的,而梅尔索的身体是强健的。萨格勒斯的心智的开朗的,梅尔索是忧愁的。这就是身体与心智在两个都爱说“表象”的先生的对比。 而接下来即是萨格勒斯解释自己怎样平衡自己的?首先是自己的观念要对自己的本能释放。喜欢物质,喜欢女人,喜欢金钱。他说梅尔索既然身体健硕那唯一的课题就是活着并且快乐。所以最致命的问题是怎么快乐? 梅尔索对于朝九晚五的生活十分痛恨并向往自由的时间。萨格勒斯理解梅尔索并说自己当初忙的毫无特色,不要快乐,不要“反对”。所以,在25岁时候的萨格勒斯不惜使诈,不惜做任何事去赚钱,最终200万到手后遭遇了一场车祸而双腿残疾,在即将有线有闲的生活到来时戛然而止。所以萨格勒斯自己也痛苦过,他为自己写了一封没有标注日期的遗嘱,内容是将自己的财产捐给慈善机构。他为自己准备了一把枪。萨格勒斯准备这两样东西的原因是在自己抑郁崩溃的时候那抢抵着自己的太阳穴和凝视着遗嘱进行一次灵魂上的自我辩论,最终的结论每次都是:“即使像我现在这摸样,我仍怀有希望。” 这些细节梅尔索都看在眼里,萨格勒斯接着强调:“我深知多数有钱人对快乐一点概念都没有。但这不是问题所在。有钱,就是有时间。这就是我的论点。时间可以买的。凡事都能买。身为有钱人,或变成有钱人,就是在配得上快乐时,有时间可以快乐。” 这之后梅尔索彻底理解了萨格勒斯的话,似乎也找到了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并盘算着自己如何在一夜之间暴富赢得充裕的时间和金钱来使自己快乐。两个“表象”先生谈话的结尾很有意思,萨格勒斯说:“你该走了,小子,我得要尿尿了。” 其实萨格勒斯的话中心思想是:不择手段、有钱、有时间,然后就会快乐。梅尔索在谈话结束后一直在思考萨格勒斯的话。一个表象先生反复思考这另一个表象先生的话。就在自己思索的时候,公寓里的另一间房子里贫苦困顿的制桶匠卡铎纳正在哭泣。这便是第五章的内容。这个桶匠的房间恶心脏乱,他是一个穷人并且有着失意的爱情,他一直都在“费力地去攀爬肮脏又黑暗的漫长人生。”这个穷苦人的生活以及脏乱的周遭使梅尔索“闭上眼睛,感受着内心长久以来首度如海水般涨起的绝望。”想着自己在逆来顺受的生活里始终压抑着对人生的愤慨。然后结合萨格勒斯的“忠告”,梅尔索终于“爆发”了,所以策划谋杀了萨格勒斯,卷走了他的钱,去往布拉格去过自己有钱有闲“快乐”的生活去了。 至于第一部分的“快乐的死”是梅尔索认为萨格勒斯那行尸走肉的生命的死应该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动:第二部分“有意识的死”的第1章到第4章 这“有意识”说的是梅尔索在夺得了萨格勒斯的钱财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去享受有钱人的快乐时的思考,但这思考最终的结局是快乐的最终死亡。 这“动”的原因是跟我们生活中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不论是用什么手段,暴富后的第一件事我想当然是去世界旅行。所以这第二部分的第一章就讲了这梅尔索一个人慌乱的旅行。也就是在这一次旅行中,“嘎吱声”重现,也就预示着梅尔索在获得金钱和时间后本来应该是快乐的生活似乎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了。 梅尔索去的是布拉格。加缪年轻时候也去过,这一段旅行,作者加缪记录到了他22岁时写的《反与正》的一篇《灵魂之死》(标题取自杜小真译本,因为我不喜欢丁世中译本的《伤心之旅》的标题,另外我觉得杜小真译本的《反与正》语言与意旨的到位程度要比丁世中版本的好。)的散文里。两篇的主旨就是一个人在陌生的布拉格毫无所依的状态以及对人生流逝感和疏离感的叩问。这一章简直就是那篇散文《灵魂之死》的翻版! 所以梅尔索“在异城的宾馆里,他感觉到自己远离一切,甚至远离了发烧,如此清晰地体验到养尊处优人生本质的荒谬和可悲,于是在他面前浮现出一个羞惭而不可告人的面目,那是一种自鬼祟可疑中萌生出来的自由的面目。在他四周,尽是松弛垂软的时光,时间像水底淤泥般汨汨作响。” 所以在这个异城里他是孤单的,周遭是荒凉的。他的周围是悲惨粘稠的世界。因此他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泪水”,他感到人生在膨胀着。他独自走入夜幕中,寻找一家便宜的餐馆。于是在他寻找的过程里,第三个刻入我眼睛的事物便是“老妇人正贩卖醋腌小黄瓜的味道”。加缪加大了描写这种醋酸味道对梅尔索不适的句子里透露出了梅尔索对生活的焦虑与敏感。而这小黄瓜的味道与自己焦躁的情绪连接起来形成了梅尔索在布拉格这整个旅行的主题。 他不去买梳子只是为了有种缺失感好对生活有一丝讶异的惊喜,他浏览了很多饭店最终还是选择了之前几次去过的肮脏的小餐馆只为了一丝熟悉感。晚上的河边有一个孤独的旅人在散步,他“意识到一种毫无热情且爱情已经无法融入其中的孤寂。”他停下脚步“哽咽地想象着迟迟不涌现的泪水。此时只要有个朋友或一双敞开的臂膀就够了。但泪水在他潜入这个毫无温情的世界前打住了。”所以,在第二章里梅尔索离开了这个陌生的城市去了德国的布雷斯劳。然后在一家咖啡厅写信给梅尔索为数不多的朋友三个女大学生并在信中说:“我一面旅行一面赢取自己的人生。我以苦涩的心情见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只缺真正的阳光。”写完后在舞厅认识舞女海伦,并以全世界最标准的方式做了爱。之后的几天收到了回信邀请他去阿尔及尔和她们一起住。在漫长的去往阿尔及尔的火车上,梅尔索如是想着:“女人的爱,他期盼已久。他却并不适合爱。这辈子以来,从港口的办公室、他的房间和睡梦、他的餐馆和情人,他一直苦苦寻觅一种幸福,而在内心深处,他其实认定这种幸福是不可能的,就像世上所有人一样。” 梅尔索有意识地想要快乐,所以精心策划谋杀后以为能够幸福,但他日夜想着在他最糟糕的时候与情人马莎在一起的日子。她的美惊艳了他孤寂荒凉的时光,于是加缪借梅尔索的口说出了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一如经常可见的,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终究与最糟糕的部分结合而密不可分。” 接着的第二部分第三章是梅尔索在那三个女大学生朋友家中快乐的时光。他们住的房子被戏称为“眺望世界之屋”。我觉得这里加缪是想用一个小圈子来窥见大世界。在放松的日子里梅尔索也不忘调侃生活:“日子最终最会接上日子……世界永远只说一件事,它让人有兴趣,随后又令人倦腻;但总有那么一刻,它因为絮絮叨叨而终于获胜,也因锲而不舍而获得报酬。” 这三个女大学生一个叫凯特琳,喜欢在大自然面前赤裸;一个叫萝丝,喜欢猫;另一个叫克莱尔,喜欢猫和吃东西。加缪描写这4个人在这个“世界之屋”里说:“每个人都对表象微笑,并假装臣服于其下。”“表象”这个词再一次以令人讶异地时刻出现在一个漫不经心描写的句子中。这三个在梅尔索情人马莎嘴里的小笨妞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看法也是南辕北辙。凯特琳说一旦爱上最急着做的事情是做爱。而萝丝说经验不能证明婚姻会扼杀爱情,所以她也认同结婚。这一点跟来访“世界之屋”做客的女人爱莉安一致,爱莉安说自己一旦爱上就会结婚。这场讨论说白了是在讨论什么事情可以使自己快乐,但梅尔索说:“爱情并不是快乐的唯一途径。”但恰恰是在这里,梅尔索认识后来的妻子露希研。 因为露希研拘谨沉默的样子吸引了梅尔索,梅尔索想将这女人神圣性的一面变得知性,像猫一样激情四射。所以梅尔索在这段恋爱里是体验到快乐的。回到“世界之屋”时,克莱尔有一个重要的句子是对梅尔索讲的:“日子好的时候要信任人生,这样能逼它也好好地响应。”然后加缪继续强调了一句话“世界永远只说一件事”。他接着叙述:“夜空上,从星星到星的耐心真相中衍生出一种自由,让我们得以从自己和从他人释放开来,一如那从死亡到死亡的耐心真相一样。”这句话很难理解。我的理解是星星与死亡都是恒常的事物,对于这一如既往不变的规律,而我们人是短暂感性的动物,在如此恐怖的耐心的事情中,唯一可以抵抗的就是快乐且保守秘密的青春的年轻人们。无疑,梅尔索正是这年轻中的一员。 在第4章是梅尔索离开阿尔及尔的世界之屋,来到了离蒂帕萨废墟不远处的什努亚区的依山傍海的地方买一栋小屋。事实上加缪本人在成名后也是这么做的。他确实是在一处偏远的小镇子买了一栋屋子。加缪喜欢安然的生活,不喜欢吵闹,这也就是为什么嘎吱声在年轻的梅尔索感觉中是那么的刺耳尖锐的原因之一。 而这个蒂帕萨在加缪23岁写的散文集子《婚礼集》中的第一篇叫《蒂帕萨的婚礼》。而这场在蒂帕萨举行的婚礼是形而上的,是春天与蒂帕萨的古迹的婚姻。在春天的蒂帕萨里,加缪明白了什么是所谓的荣誉:“无限爱恋的权利。在人世间只有一种爱情。紧紧搂抱一个女人,这也是留得由天界下凡入海的那种异趣。”(《反与正、婚礼集、夏》(丁世中、王殿忠译本P65))这句话透露出了加缪的爱情观:无限爱恋但不是对唯一的女人。所以在梅尔索这里,他的情人马莎和他的妻子露希研都问过他:“你爱我吗?”我想这应该是女人经常会问男人的问题,这表现了女人惯常的安全感的缺失。而梅尔索的回答充满了加缪一贯漠然而形而上的回答。他回答马莎是只有等到我们又老又无力时才可能相爱。这使得马莎很悲伤。而当露希研说出你不爱我时,梅尔索的解释是:“相信我,没有所谓的痛彻心扉,没有千古悔恨,没有深刻回忆。凡事都会被遗忘,哪怕是伟大的爱情。这是人生中既令人难过又兴奋的部分。只有一种看待事情的方式,它偶尔会浮现。所以人生中若曾有过伟大的爱情,有过心痛的一往情深,仍是好事一桩。在我们被没来由的绝望给压得喘不过来气时,这至少能充当一种慰藉。”这便是梅尔索或者说是加缪那种若有若无的爱情观,甚至是亲情观,甚至是一切的价值观。在这样动人的漠然的延续中,才有了后来《局外人》惊人的开篇。 在海边买下了房子后梅尔索决定回到原来住的地方去看看。他再一次遇到了旧情人马莎。之前梅尔索给她的分手信令她失落但是快乐,快乐的原因是她认为分手之前的梅尔索是不快乐的。在马莎落寞而严肃的言语中,梅尔索第一次觉得自己误会了马莎,他觉得亏欠她很多。因为他一直像那个萨格勒斯一样用“表象”的态度对待马莎,而马莎却以平常心对待着梅尔索。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当失去后我们一瞬间顿悟到了真理的灵感吧。然后梅尔索在告别马莎时再一次说道:“再见了,表象。”所以,至此,我才理解到马莎=表象。也就意味着这美丽的躯体满足了男人骄傲的心的表象。一直以来,马莎的形象只是梅尔索和萨格勒斯心中的那个马莎,真正的马莎是什么样子我们看不到。但加缪在描写这最后一次告别中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马莎是什么样子。某种意义上,梅尔索告别的是他意识里的马莎,而留下的或许是他在这短暂而漫长的有钱有闲时光里体悟到的真实,这真实是依然我仍然不快乐。 在回到什努亚后,梅尔索结识了球友断臂佩雷兹,更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与他三观出奇一致的医生贝尔纳,并且是这个镇子上受人尊敬的人。他与贝尔纳一起逢迎着镇长并用各自的影响力保住了镇长的官位。在人来人往中梅尔索和贝尔纳医生都察觉到彼此是不快乐的。在贝尔纳听诊虚弱的梅尔索后,他们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而这次谈话呼应着当初那两个“表象”先生的谈话,而这一次谈话也让梅尔索确信自己的快乐始终没有到来。 贝尔纳说梅尔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理想主义者是没有爱的人的。而在散文《灵魂之死》里的结尾,加缪调侃了理想主义者打圆场的和事老的功力。但梅尔索心中的理想主义者不是没有爱的人。贝尔纳反驳说如果理想主义者有爱的人,那世界上只有依靠这巨大绝望或者巨大希望活着的人,或者两者都依靠着。但加缪早就在22岁时的散文《生之爱》中点明理想主义者生活的宗旨:“没有对生活的绝望就不会有对生活的爱。”所以即使贝尔纳医生鄙视沉思与贪财的人,梅尔索也无动于衷。因为他从意识到快乐,希望快乐到征服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虽然这道路是他以天真的心谋杀了萨格勒斯后深刻和欲望的悸动。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贝尔纳医生在行文中那种若即若离的形象在今后加缪最为知名与销量最大的著作《鼠疫》里形成了里厄医生的形象。那结尾处在全城欢呼战胜鼠疫的游行中只有里厄医生面容憔悴而不无担心地告诫着人们鼠疫并没有消失的惊人的结尾。 还有一处在这一章中加缪关于快乐的获取的叙述饶有趣味:“如果想要在人生中增添快乐,是需要一种最低限度的无知。没有这种无知的人,只好自己多努力获取吧。”关于“无知”这个词,加缪在《鼠疫》里这样解释过:“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人有无知和更无知的区别,这就叫道德或不道德,最令人厌恶的不道德是愚昧无知。无知的人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因而自认为有权杀人。杀人凶手的心灵是盲目的,而没有远见卓识就不会有真正的善和高尚的爱。”(《鼠疫》P97刘芳译本) 所以最低限度的无知可以增加快乐。而这最低限度的无知就是愚昧,愚昧就是更无知。所以这《鼠疫》中的这句话映证了梅尔索的无知。梅尔索认为谋杀萨格勒斯是为自己获取快乐的途径。这是一种盲目的天真。而加缪也在后来也给梅尔索的艰难探索有个解释:之所以梅尔索得不到真正的爱是因为自己那种天真无知的快乐。 静:第二部分第五章(最后一章) 在这一章中梅尔索的胸膜炎数度发作,只能卧床。而就在这孤独的病痛里,梅尔索开始了静静地沉思。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觉得漠然无感。在持续的自我放逐里无力感与日俱增。他深感到自己经历的一切并不是自己最终想要的:他对快乐的追逐是萨格勒斯认为的;他在“眺望世界之屋”短暂温馨的时光是三个年轻漂亮女大学生的生活,不是他的;他这本人生的书一直都是别人所写出来的。在独自一人的深夜中面对凄冷的世界,梅尔索的泪水中含着快乐的元素,“人一生的希望与绝望都掺杂交织在其中”。 在虚弱当中的梅尔索被贝尔纳医生告诫:“你的心脏无力,如果再昏厥一次,你可能醒不过来了。”露希研过来看梅尔索,他在望着她的脸庞微笑。在死在他妻子怀里之前,梅尔索的脑子里终于理解了萨格勒斯为什么要苟活着的原因。因为“害怕死亡就是害怕活着。对于死亡的恐惧,说明了人对于活着有着无尽的依恋。” 梅尔索认为自己不虚此行。虽然这快乐是短暂的,时间不能长久,死亡已经要莅临。就像梅尔索为凯特琳解释快乐时说:“错就错在人们误以为快乐是有条件的。但唯一重要的只是追求快乐的意志,一种永远放在心上的强烈意识。……我在意的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快乐。唯有当快乐与和它相反的事务呈激烈的对立冲突时,我才能够尝到快乐的滋味。……你一定听过那句话:'假如人生必须重来',那么,我仍会照原来相同的方式度过……”如果人生重来,梅尔索依然会选择杀死萨格勒斯。这便是快乐意志使然。所以历史上虽然有那么多的巧合与偶然,如果让历史重来,这些巧合与偶然不会消失,甚至可能会更多。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偶然的。对于一切稍纵即逝的虚无感是恒常的。 “他感到自己呼吸变得微弱……他毫无抽搐的微笑着……他成了众石子间的一颗石子,在内心的喜悦中,回归静止世界的真相。”所以,梅尔索的死完完全全是一种仪式化的死亡,有意识的,在于梅尔索坚持不去照胸部的X光中得以显现。这一点就像鲁迅先生明知道自己重病缠身依然熬着夜写着文章。亲朋好友劝他去苏联治病,他拒绝了。某种意义上,鲁迅把自己的生命与死亡看成了偶然的惊喜,他不愿意去以强制的方式延缓自己的寿命。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这就是有意识的死亡。 梅尔索有意识的死亡如果说还是安静的,那么后来《局外人》中默尔索的死亡是振聋发聩的。他用最后的强硬的死亡反抗了书中那个荒诞的世界与荒诞的审判。这一点可以在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只要低头认错就能生还但最终走向了死亡并吼出了惊人的“自由”之声。梅尔索、鲁迅、默尔索、华莱士等等,现实中与理想中的人物,在生命选择上伟大的人格都是一样的,他们会把死亡看成是仪式,就像庄子面对妻子的死与自己的死亡时那出奇的镇定,因为这是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命的升华。 尾声: 在我与一些朋友的交谈中,他们最多的疑问是这些: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到底该执着些什么? 人生中我们究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放弃了很多,但也并没有快乐很多。那快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正如年轻的加缪笔下年轻的梅尔索思考的都一样,因为我们都是在24岁左右这个年龄,我们的思考通常会面临形而上的窘境。所以快乐在加缪的解释下是这样的:“一如经常可见的,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终究与最糟糕的部分结合而密不可分。”也就像一个朋友写信给我说“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会面临挣扎,有些决定做的多了会让你慢慢改变,然后再渐渐习惯当初糟糕或者未免正确的决定。”确实,我们终究会变成自己讨厌的那个模样,但也终究会习惯这个讨厌的模样,因为我们变不回去了。 朋友的一句话解释了梅尔索纠结的人生。朋友说:“我们一辈子都是在用自己已经有的东西去换我们想要的却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梅尔索自己认为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糟糕的自己与美丽的表象马莎在一起的时光。后来不择手段获得钱财和时间后,梅尔索写了分手信给马莎,将自己穷困苦闷的生活抛在脑后旅行去了。但是在旅行中他并不快乐,死于郁郁寡欢之中。 快乐的本质就是快乐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但是发现是需要契机与时间的,我们执着于自己想要的人生,执着于寻找快乐。其实我们的疑问和梅尔索的寻找,用一句诗词就可以概括:“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唯有当快乐和它相反的事物呈激烈的对立冲突时,我才能够尝到快乐的滋味”这种状态类似于加缪日后在《西西弗神话》中所提到的荒诞本质,同时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困境——梅尔索所陷入的巨大荒诞。梅尔索的悲剧在于陷入逼仄的窘境却依然不放弃对希望追求。而默尔索则是明知杀人的后果将悲剧的发生推向肯定。加缪在《快乐的死》中所展现的理想主义式的热情。与《局外人》中所表现的默尔索的边缘以及冷漠迥然相别。但无论是梅尔索或是默尔索,在彻底滑向悲剧时都表现出对死亡的接受。默尔索在死刑前夜的思辩充斥了绝望般的幻灭与惆怅,梅尔索则意识到生与死的同质。相较于默尔索的冷漠,梅尔索那理想主义者的挣扎与求索在生命的尽头探求到快乐的本质。他清醒地死,严肃且有尊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2
  •     我能说些什么呢 ...看完后看到一个朋友发来她登记结婚证 我说没有那么开心但是你开心就好 这天还是她生日 生日快乐
  •     在我们这个年纪,没有相爱这回事,只有互相顺眼而已。要到后来,又老又无力了,才可能相爱。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只是自以为相爱,仅此而已吧。
  •     依旧看不懂。不过除情节以外的描写依然如散文般优美。比《局外人》有更多抒情,依稀有其随笔集的影子。
  •     不太喜欢加缪的小说,读完之后很难有再拿起的欲望。这本小说处女座,我觉得是比《局外人》要好的。总觉得加缪是一个冷静理性到骨子里的男人,可是在这本小说中读出了年轻时不一样的加缪。那些自我探索,挣扎,孤独。这本小说的语言真是直接继承了他处女作的优点。语言优美,足够冷静,已经十足加缪了
  •     男主角还是典型的加缪式“局外人”
  •     24岁加缪的处女座,真的吓到我了。看完觉得脑子好乱,甚至不敢深想“快乐”,会陷入追逐的荒芜。
  •     很可爱
  •     略晦涩,同时也悠长细腻
  •     要不冲着我喜欢加缪,就这翻译,我给你一星
  •     读得很快很粗 为了逃避去的书店 心里乱糟糟 外面在下雨很冷又饿 可惜还是没有体会到主动的追求快乐的意志 我不要快乐 但钱很重要
  •     相较于默尔索的冷漠,梅尔索那理想主义者的挣扎与求索在生命的尽头探求到快乐的本质。他清醒地死,严肃且有尊严。
  •     看完加缪的几部代表作在回头读这本书,是青涩的。这个时候的加缪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他的哲学观点,开启旅程。
  •     短时间内打通我所有脉络。
  •     还是局外人更成熟震撼
  •     局外人的想法可以看到,但是由于是早期作品,可能读起来太晦涩,感觉每个故事都可以展开,篇幅太短,读起来困难。读三遍不一定可以读懂。
  •     「唯一重要的,只是追求快樂地意志,一種永遠放在心上的強烈意識。其餘的,女人、藝術作品,或者世俗的功名,都只是藉口。那是等著我們去織繡的空白繡布。」
  •     加缪笔下有最细致迷人的风景,读着文字就感受到周遭的气息。这样热情而冷静、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理想主义者。后来,我们都成了众石子间的一颗石子。
  •     加缪的这部小说,既然作为他的处女作,与后边的作品有着相似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景物,仿佛外在于人世,故事中的人与物像是隔离开的,一边是人的生存与他的问题,另外一边是冷漠与毫不关己。或许当文明发展到后期,高度成熟的体系就会把人挡在物的外边, 哪怕在森林里,也已经有修好的道路等待着你。
  •     如果把梅尔索的一生放在我身上,我认为那样是悲剧的。快乐在寻找的时候就一击失去了,有些东西不需要寻找。美的东西是应该去发现的,当你在寻找的时候,说明它离你有距离。
  •     “理想主义者的相反,往往是没有爱的人。”
  •     文字描写很细腻,上半部分更佳。
  •     正儿八经的调情文字,略显幼稚却心水荡漾
  •     他想要尽量减少自己在世上的面积,并沉睡到一切耗尽为止
  •     原来从第一本书起,加缪写风景、环境、天气的方式,就是这样的细致入微,又带着完完全全的漠不关心。
  •     要不计代价追求快乐,抵抗这个以愚蠢和暴力将我们包围的世界。加缪的小说处女作,实在惊人。
  •     并不打算买,还是显得有些稚嫩了。
  •     整本书的感觉像是一层乌云笼罩着,让人窒息、悲伤……
  •     彼时加缪已经是一个年轻的思考者。从叙事情感等等方面看,《局外人》昭示着他的进步
  •     年轻的“局外人”
  •     翻译毁书。。
  •     友人赠予的《加缪手记》里反复提到此书,便买来一读。我是不敢说我这个黄毛丫头居然同二十岁出头的加缪有着相仿思索的。但他的作品,的确馈赠我一处可以回去的地方。
  •     前两天翻记事本翻到我在二十三岁时写的一个愿望 得以窥伺当时对于生活的理想 整理完顺便写了几条当下二十四岁的状态 巧的是前几天随机买的这本书也是加缪二十四岁时写的,一直觉着心中有个模糊的问句,说不出个具体却又迫切渴望一个回答:“他好想栽进这泥泞,想从这一片泥水中钻进地里,再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身上覆满泥土,在海绵和黑炭般的天空前敞开双臂,仿佛面对的是绝望而华丽的人生象征,在最令人反感的东西里宣示自己对世界的支持,声明自己与人生并肩同盟,即使人生是无情和污秽的。”
  •     难得遇到如此中意的书,从外至内,浅橘色的封面隽细的英文字体,厚薄适宜,适合随身携带,出门喝咖啡,旅途中,独处的时候看都很适宜!简直外出旅行,居家必备。太喜欢了,满满一本做满了标记,还想要抄下来,把它牢牢地印在我的心里。
  •     想起以前问:为什么我总是不开心。他告诉我说:“因为阈值太高了,导致一般的愉悦体验对我来说都太低了”
  •     就算记住了所有日出的轨迹 河水的流向 栏杆的锈迹 石头的温度,即使享受眺望世界的自在,也留恋身旁人的体温,仍然要不停的离开,只做一个局外人。
  •     处女作,可能也是加缪最好的作品,之后的作品都是对快乐的死的补充
  •     前半
  •     感谢人生容许他继续燃烧
  •     【2016.12.9一天】(8万字,149页)加缪的散文化小说笔法在24岁的处女作中便已定型,虽现身说法处较多略显枯燥,却不掩其文笔优雅绵长。加缪描写人对世界的感知时极擅调动五官,声色味形此起彼伏,建构物质世界立体可感,简笔描摹,要言不烦。荒凉、绝望、黯淡、孤独这些关键词反复出现来诉说主旨,感情的渗入未使作品达到《局外人》无动于衷的零度叙述境界。加缪终生念兹在兹的阿尔及尔初次展现,大海与阳光遮蔽死亡的阴暗。孤独无着的梅尔索颇似默尔索的雏形,漠然对待世界(或许二人名字相同只是译法不同?)。枪杀萨格勒斯充满了形而上的死亡哲学味道,而梅尔索独处时则充溢着叙述者的哲学追问。“要不计代价的追求爱了,抵抗这个以愚蠢和暴力将我们包围的世界。”小说结束于梅尔索的死亡,每个人都将在死亡中获得巨大的平静与安宁。
  •     毕竟帅哥也是会有拙作的嘛,何况才24岁,还是可以了。
  •     从处女作就能看出,加缪离文学比哲学更近。3.5星。
  •     渴望快乐,却看不清快乐是什么。为了追寻自以为的快乐,梅尔索从一段困境逃离到另一段困境。当他终于寻得所求,目睹了完整且纯粹的快乐的诞生,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对从未曾参与到自己人生的恐惧,想明白这一点后梅尔索最终才能在喜悦中凝视死亡。 由于年轻,对于世界和人生有太多的迷惘,急于寻求答案而陷入痛苦的思考。快乐地活着和死去,有趣。感谢让24岁的我遇到了24岁的加缪。
  •     表象,你好。
  •     “双手回到他膝盖上,安分下来,手心呈杯状,它们让梅尔索看到自己人生的脸孔,这人生回归漠然,任何想取走的人皆可取之。” 对人生的意义探讨太高深,还要再看几遍。但是像这样的句子,冷静贴切地描写出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的空虚,不得不产生共鸣。
  •     很睿智,24岁,好睿智。读得有点急,很想再看一遍。
  •     加缪处女作,由此可见加缪很早就已经戳穿生活华丽的表象,追求自身最终回归到自身。这本书里他说快乐是一种漫长的耐心,人的一生都应该要有追求快乐的意志,放弃这种意志便是放弃作为人的本能。加缪最大限度地把人还原到可能的两种情境里,一种是萨格勒斯的死,他一生的悔憾在于不曾参与自己的人生,梅尔索杀死他并与他亲近,获得了另外一种可能的生活,他远走他乡,结果发现这是徒劳的,因为无论他乡或是故乡都是一种表象,他不想被这种表象的孤独所陷害,回到熟悉的人群里,有意识地死去。
  •     快乐,怎么才能快乐?梅尔索在发问,加缪给了答案,但是梅尔索快乐了吗?
  •     中二上班族的最大梦想,杀土豪,得巨产,周游列国,泡小妞,海边别墅里呆到死
  •     死亡的两种形式:恩赐谋杀和自我泯灭。借由美丽异性的外延而感知世界,虚荣,偶遇断腿富豪,交易,迷失布拉格,回到故乡那三个女大学生的阳台,和只存在于当下的爱人结婚,远去,与独臂渔夫撑船,从印度来的医生是自己的反面……存在主义的《罪与罚》,还没到《局外人》般抽离,但细节已皆为诗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