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答问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
ISBN:9787200047189
作者:赵朴初
页数:139页

章节摘录

  请读片断  问:佛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我前面说过,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ariarya-saccan,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rattyasamutpada)。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问:缘起是什么意思?  答:“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  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问:什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  答: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师生关系:有老师则有学生,有学生则有老师,无老师则不成其为学生,无学生则不成其为老师。这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问:什么是异时的互存关系?  答:如种子和芽的关系:因为过去先有了种子,所以今天才能有芽生;也因为今天有芽生,过去的种子才名叫种子,这是异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在这里,芽和种子的生与灭现象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  总之,无论其为同时或异时,一切现象(法)必然是在某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说是绝待(绝对)的存在。  问:异时的互存关系是否就是因果关系?  答:照佛教的说法,所谓互存关系,都是因果关系。从异时的互存关系来说,种子是因,芽是果。这是异时因果。从同时的互存关系来说,如以老师为主,则老师是因,学生是果;如以学生为主,则学生是因,老师是果。  这是同时因果。这当然是简单地举例,其实因果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  从这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同是这个因会产生另外的果。如某甲,从师生关系看,他是乙的老师;从父子关系看,他是丙的父亲;从夫妻关系看,他是丁的丈夫。以甲为因,则乙丙丁和其余一切都是果,由此而看出一因多果;以其余一切为因,则甲是果,由此而看出多因一果。实际上,没有绝待的因,也就没有绝待的果。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关系,与空间上无数的互相依存关系组织的无限的网。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教理教义高深含蓄,经典著作浩若烟海,能够如此深入浅出地将其概括成为“常识答问”,没有高深的功底难以做到。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内容概要

  赵朴初,安徽太湖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49年之前,一直在上海佛教界及慈善机构任职。抗战爆发后,曾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少年村村长,并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1949年之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版有《滴水集》、《片石集》、《赵朴初诗词曲手迹选》、《佛教常识答问》等。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第二章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
第三章僧伽和佛的弟子
第四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复兴
第五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演变
(一)佛教的传入和经典的翻译
(二)佛教各宗派的兴起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四)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五)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
插图目录
主题词笔画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

  《大家小书系列:佛教常识答问》对于佛教的源流、佛学的基本内容和态度都作了详细的表述,采用答问的形式,更附以二百余幅精美的彩色图片,把深邃的佛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作者简介

赵朴初先生生前曾任佛教协会的会长,他从四十多年前就开始写这样一部深入浅出的著作。本书对于佛教的源流、佛学的基本内容和态度都作了详细的表述,采用答问的形式,更附以二百余幅精美的彩色图片,把深邃的佛理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图书封面


 佛教常识答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我半路出家读语言学,所有人都推荐我读朱德熙先生的《语法问答》入门,好像谁都知道这本书,谁都知道这本书字数少。因为大家都知道,所以被称为经典,因为字数少篇幅短,被大家认为适合入门。我读啊读,也读不通。虽然我当初没接受过专业汉语语言学教育,但我也算是13岁就在全国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特长生。又接受了考研的洗礼,不至于连公认的入门书都读不懂啊?!当然,如果前面这两个逻辑都有问题,那就不是我的问题,是推荐的问题。这本常识答问就是这般的存在。书是好的,不能入门。这是大师苦心修为后的提纲挈领,相当于“偈”。没听说读佛光读偈的,那不是自欺欺人吗!我很久前买的这本书,看晕了就放那里凉一凉,这是一个好传统:)最近读了心经和金刚经,再回来读这本书,觉出它的好了。等我把十三经都读了,再回来精进吧。
  •     作者赵朴初曾任佛教协会的会长,权威性可以保证。条理清晰、朴实,不语怪力乱神。通篇问答体,将常见的佛学概念、教义、仪轨、历史一条串一条,都讲得很清楚。什么叫「南无阿弥陀佛」,「贪嗔痴」是什么,这些大家常见但可能未求甚解的基本概念,都可以从中得到了解。对于「对佛学」而非「宗教」感兴趣的初学者比较合适。但是佛学知识浩如烟海,当书里继续深入到十二缘起、五乘教法、三十七道品、什么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就很不好理解了。一方面是本身概念精微奥妙不易看懂,一方面小书篇幅十分有限,基本就囫囵吞枣一眼扫过了。
  •     是一本了解基础知识,入门的好书。但没有一字一句的逐一看完,因为例如书中那些关于佛教的起源和各种门派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我就大致的看了看,因为太多相似而又冗长的人名和地名,比较枯燥。所以索性就不细看了。刨除这些,书中还讲到了很多我们平时有所误解的关于佛教的知识,例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的“色”其实讲的是物质,而出家人不吃荤,中的“荤”其实是指蒜和葱等有刺激气味的食物,而不是我们理解的肉类食物,对于肉类食物,佛教中应该有另外的说法,可惜书中没有提到。书中还提到唐僧,这个词不是作为一个人的代称,而是应该作为唐代僧人的统称,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各宗各派都自己的清规律令,和而不同。云南等地区行的是小乘教法,而汉族普遍行的是大乘教法等。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学佛的人记忆力一定都很好……
  •     入门
  •     大学看的
  •     它有一种魔力,把你扯进去,你不再想出来。 迷人
  •     读的佛教协会出版社版本,佛教居士林购。前半部分质量高得多,后半部分平平。有些常识恰恰是反常识的,待做笔记。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槃,有漏皆苦,必定照耀我一生。自此书起,破除一切对佛教的不正确认识,心生敬意。
  •     简明扼要 正本清源
  •     2006-13
  •     不如先看看常识
  •     第二次翻,这样的境遇
  •     佛学入门四书之一 浅显易懂
  •     佛教101~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多读几遍…
  •     科普佛教起源,派系,原旨教义。
  •     确实是入门好书
  •     #2017年阅读#第9本:赵朴初大居士对于佛教的贡献众所皆知,这本大家小书解答了佛学爱好者、初入门者的不少疑惑。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     很扎实~后面中国佛教各派的很多概念都是一脸懵逼地读过去了。但是,还是对最基础的一些东西有所了解了,thanks!!应该来一句随喜赞叹!!
  •     配合这学年上的佛学概论课看,厘清很多概念。入门好书。
  •     一本小书真耐讀
  •     知道了太多的常识 却依然...
  •     算是对佛教有了个初步了解吧
  •      以前一直听说“空”我始终不明白,有解释说“眼前的万年后都会消失所以是空”,而我更加困惑“消失之前算不算存在过?” 看了这本书,赵先生解释了“缘起论”才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 而出现的果,是互存关系,视作现象就能理解空了。感恩。
  •     2016.12.14凌晨/PC/ 朴初原本就是居士,一方面确实是浩如烟海般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无法辩证看待佛教;就科普而言,较之牛津通识读本之《佛学概论》还是稍逊一筹;看书看出来一个二元论:十善之“无邪见”即不能否认因果,但这和“诸行无常”不就相悖了吗?
  •     学术类,一直觉得佛教具宽容之心,行善,普渡。溯源部分读着吃力,而天台宗一条倍感亲切,曾经去过的三千院便是天台宗。
  •     看到推介,发现自己在书店做兼职的时候读过。通俗的入门读物。
  •     浅显易懂,入门书
  •     如果要我選一本瞭解佛教入門書,一定推薦這本,而非印順的《成佛之道》…不過也理解爲什麽Katy推薦我印順,對於學佛多年的她來説,《成佛之道》當然是入門級的
  •     第一次PDF字太小和后半部分不清楚中途放弃 第二次看了结缘的摘录 第三次终于看完了 中国基本有寺庙就有赵朴初的题字 总体说的比较客观
  •     入门小书,挺好。
  •     简明、可靠。
  •     灵隐寺拿回来的书,很喜欢,该当背出来
  •     虽然入门,远非浅薄
  •     入门不错。
  •     希望明天能把这本书看完0128 半懂不懂,但已经完成了初步接触佛学的任务了。
  •     囫囵吞枣
  •     挺好的入门书籍,只是我看了也记住...
  •     在灵隐寺取了一册,青蓝色的封面,画了一位形似达摩的老僧,蛮好看。讲基本教义最好,能见其大。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从历史的情况来看,佛教最兴盛的时代,并不是僧众最众多的时代;相反的,僧徒太多的时代,往往是佛教衰坏的时代。
  •     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朴老真当代菩萨也!唯一些地方讲述不尽详细,惜朴老未能留下更多专著!
  •     简明扼要,一些基本的知识。但是我还是更喜欢佛主都说了些什么。
  •     大概要像以前选修过禅宗的同学一样,把好多概念背下才行,还是记不住各种「名解」,看得比较粗糙。
  •     名为常识,内容实丰,历史、宗派、教义、藏经无所不谈,三谛、三观、五教、六相、八宗、十玄颇解无识,赵朴初先生学养之厚,深为叹服,唯自迟钝,所得仍有限。
  •     有个中英对照版的,那个版本作为参考书其实会很不错。
  •     释迦牟尼根本就是个哲学家,没有法力,也不想建立什么教,更是反对崇拜偶像。涅槃只是去世的意思,舍利不过是骨灰。佛教的格调过高,属于精英才玩的高级精神需求,而平庸大众要的只是求神问仙、逃避失败的人生、希冀美丽的净土,所以佛教才在印度归于消灭,在中国流行的佛教也早就远离佛祖的初衷。
  •     适合初学者,为下个月的课程论文做功课。
  •     9h29min
  •     灵隐寺的赠阅本 纠正了我很多误解
  •     这本书的形式好,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     马克三部经: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
  •     非常中立客观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佛教,很系统的认知
  •     赵朴初老随手写写,够我琢磨大半天的。有些同情老人提到的年轻口译员,怎么对付这么些纷至沓来的玄奥术语?
  •     作为入门读物还是不错的,不足之处:由于是答问体,口头表述难免有错漏,有些概念前后矛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