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乱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805879628
作者:尔雅
页数:228页

作者简介

《蝶乱》是关于诱惑与成长的小说,它包含了青春的喜悦与忧伤,期待与焦虑,裸露与悸动。《蝶乱》讲述了除了他一头的黑发,最初的时候,大家对他并没有很深的印象。他带着温和的微笑,与宿舍里的兄弟们握手,自我介绍,和大家一起到食堂打饭……


 蝶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当一个时代开始转型和迁延时,当人们的心理开始骚动与不安时,小说挺身而出,以艺术的形式纪录下时代的变化,带给人们思考和享受,留给后世反思和史料。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感应神经,是最先能够云未起而知雨意,树未动而感风凉的,正因为此,表现大学生的小说尤其长篇小说是比较少的,大学生多变、敏感,很难真实深刻地描写他们。不过,最近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蝶乱》是近年来难得的这方面的好小说,它的作者尔雅是甘肃省的一位青年作家。尔雅首先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擅长写作散文,出版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城市》。这部小说是他多年来心血的结晶,他将自己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积累都投入到这部小说里去了,他的诗才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语言的诗意到文本的诗意到故事的诗意到情节的诗意到氛围的诗意到别的什么诗意,都是比较到位的。小说有一种怀旧的暗淡的影子,和对快乐的东西迅速褪去的过程的感叹。总之,这是一部需要慢慢地阅读的小说,一部非常好读的小说,一部有意味的小说。曾经有位诗人说,写诗的秘诀就是喝酒、睡觉、谈恋爱。张哲说,颓废、堕落也是一种生活,而《蝶乱》写的即是大学生的而且是兼具诗人身份的大学生的颓废生活,小说有《上海宝贝》、《在路上》的痕迹,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就是描写一群都市颓废青年的放浪生活,和他们横跨美国大陆的探险经历。只是《蝶乱》还远没有写到《在路上》那样出格的地步,小说还是比较诗意的,虽然是暧昧的诗意。小说的场景大都在舞厅、酒吧、录像厅、昏暗的居室、夜晚的草坪等比较暧昧的地方,几乎很少出现在白天,即便是白天也总是暧昧的飘忽的不稳定的,让人浮想联翩的。人物也都是暧昧的不清晰的,感性化的,非理性的。这里有学生诗人寒子介,有时会写写色情小说,赚大批的稿费;作为老师的诗人老梅,活得的不如意,后来到别的城市去了。诗人、编辑尘埃,擅长勾引女性,还有家境贫寒的老旦,也和同乡的女孩同居,有据说放荡的漂亮女学生姬瑶,有流浪歌手庞白,有作为诗人的警察,有看门人老黑,有想入非非的哲学教师曹布亭和学生李娜,他们整天喝酒、看录像、唱乱七八糟的歌,甚至去舞厅找小姐,当然也写诗,但都是比较颓废的诗歌。众所周知,性观念的波动与变化总是在时代转型之际,如英国劳伦斯的《查太莱斯夫人的情人》,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美国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及凯路亚克的《在路上》,日本大江健三郎的《性的人》、《我们的时代》,中国贾平凹的《废都》等等,它们预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人的感情的一个大变化,从社会学意义上看这些小说也是很有价值的,它们开启了一代人的思维和感情,对时代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体到《蝶乱》,我觉得也有这个意义,这是我国近年涌现的表现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它对人物心理的挖掘很深刻很精辟,对大学生,尤其诗人艺术家群落的描写,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值得仔细阅读。对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艺术的嬗变、了解当下的精神的裂变等等都有非常的作用。另外,小说的结构也很有特点,它借鉴了《史记》的技法,使用了以“人物”为架构的写作方式,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技巧把小说串起来。你可以从头阅读,也可以从任何一部分开始阅读,都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多少影响,给读者很多方便。加之小说采用了诗歌化、散文化的写作方式和叙事策略,及语言推进与表达。小说的语言非常诗意,大量使用比喻使得语言也有一种暧昧的味道,对于表达作者的企图非常贴合,而且语言湿润,新鲜,妩媚,多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的暧昧和恣意展示。这方面受当代西方小说如《尤里西斯》、《喧哗与骚动》、《洛丽塔》等的影响较大。如此一来,就使得小说文本很像一条小溪,随意流淌,任意东西,一会蜿蜒草甸,一会漫过花丛,没有目的,没有功利,率性而为,任情而行,并且,小说始终充满着一种迷梦似的的恍惚,阅读的时候好像走入别人或甚至是自己的梦里,真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至于小说人物取名的高超,人名的富有诗意,和大量使用性笑话,具有世情小说的味道,就不用多说了。
  •        欲望的时代没有证词   ——解读尔雅长篇小说《暧昧的证词》   刚杰·索木东  从来没有想到会在网上读完一个长篇,并且是读了好几遍。因为自己一直认为,读书确实是只能惟一跟纸张有关的一件事情,所以对网络始终缺乏一些耐心。  我自己的观点,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包含着主题、结构和情节等等多方面客观的因素,相对其他文学作品来说,解读它应该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可读完尔雅的这部长篇,却有了一种无法说清的感觉。正如作品中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欲望确实来临了的时代。之所以说是欲望来临了的时代,是因为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好应对它的心理准备时,它已经毫不客气地来临了,并且丝毫不在乎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作为一个时代,它的来临势必首先光顾大学校园。并不是其他的原因,而是因为生活在这里面的这个群体,有着与众不同的敏感。而作为一个时代,它终结时一定也会是在大学里面。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群体特殊的敏感。因为,就我们的教育体系而言,只有在这里,才能汇集那些不同出身、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一群敏感、激烈而善变的年轻人之后,却要求他们在同一种模式中改变和成长。这个残酷的过程,便会诞生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生活理念。可能是深刻的,也可能是肤浅的,但绝对是变了形的!所以它呈现给我们的,就只有那种美丽之外的丑陋,还有在丑陋中挣扎着的美丽了!  在这部长篇中,作者在处理作品结构时,用了纵横两条线。纵线就是整个小说都用了纪传体的写作方法。似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篇,似乎每一个故事,针对某一个主人公而言,都已经足够。但如果仅仅这样看,每一个单篇又都显得单纯、单薄而脆弱。譬如作者首先让甲乙出场,在这个明显带有纨绔气息的富家子身上,表现出的是正直、简单、直接、没有坏心眼的群体特点。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生存着,喜怒哀乐,都比较简单明了。作者之所以让他首先出场,一方面大概是一个客观的需要。因为这种人由于其出身的原因,在大学的开始阶段保证是首先找到位置、登上舞台的。但他的大学生活中,注定不会有大的变化,因为他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并不会因为进入大学有多大的改变。这也是作者不太爱在他身上着太多笔墨的原因之一吧!之所以让他以退学的形式提前退出作品,我自己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出自作者对生存的一种善意态度。因为让这种人提前退出大学,不会太大影响他生存意义上的前程。二是缘于作者自己的出身和人生理念。这种基本上不需要太多奋斗,也不具备太多曲折变化的人生,是作者所不喜欢的。  当然,还要再用一条横线来连接,才能体现作品的丰满和完整。而这条横线就是一个人,一个在作品中出现次数仅次于表象上的主人公寒子介的、却惟一没有立传独立描写的人——姬瑶。这个美丽、妖冶的女子,在作品中的形象是模糊的。但却让所有的人在欲望来临的时代,寻找到了隶属于自己的证词!她是作家和诗人所谓的创作灵感的证词,她是势利小人钻营的证词;她是无耻者卑鄙的证词,她也是懦弱者得以坚强的证词!她是欲望时代来临时的证词,但她,却不是自己的证词!当所有的人通过她的身体,通过对她的遐想、猜测,寻找到了自己聊以自慰的一切时,她自己却是模糊的。没有人能够人性地想到她、分析她、理解她,所以她只能把最真的吻当着一切自以为是的人们,献给一个粗陋的默默无闻者老旦。但她依然是模糊的,也许,这就是作者创作的本意,他就是想用这样一个混乱和模糊,来揭示作品的主题。之所以将她的形象处理模糊,就是为了寻找证词,寻找关于人性的证词!正是她的前后贯穿,才营造出了整个作品那种复杂、暧昧、沉重、甚至带着一丝混乱的气氛。也许,这种混乱,也是作者在历时三年的长时间创作中无法掩盖的、一点写作技巧上的瑕疵吧。  在欲望来临了的这个时代,我们的大学校园更早更严重地感受到了那种手足无措而又必须身体力行的慌乱。这种慌乱来自心中,而且只有置身其中仔细思考过的人们才能确实体会得到。这当中当然不包括那些在大学里匆匆而过的、为了追求高学历终日与简单的书本和直接的知识打交道的人们。我并不是诋毁他们,他们始终是大学校园能够保持永久的纯粹魅力的精英力量!我只是认为,他们的简单而充实的追求,只能使他们在任何时代一样,在走过自己的大学生涯时,与任何时代有关的话题相去甚远。他们的简单和充实,之所以没有时代的特征,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时代真正地、深层次地思考。而恰恰是那些在表象上制造了纷乱,或者更确切说是被纷乱制造出的群体,才代表着时代的真正涵义。虽然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失败者!  在这个欲望来临了的、略现混乱的时代,所有原来坚持着自己生存方式和人生理想的人群,都脱下了道貌岸然的外衣,诚惶诚恐地迎接人性的骤然来临。在这部作品中,代表人物就是用所谓文学的纯粹来掩饰着内心空乏的写作者寒子介,就是不可一世的成名诗人尘埃,就是在钻营中迷失自我的势利小人郑智,就是在自卑中流浪心情的性无能者梅子,就是在平稳的现实生活中按捺不住心中卑劣想法的道貌岸然的曹布亭,就是用摇滚乐发泄着内心空虚的庞白,就是打着爱好什么的旗帜追寻自己虚荣心的漂亮的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们,甚至就是那些在和校园有瓜葛的在风尘中颠覆的烟花女子的代表菲蝶,甚至就是那些粗俗恶心的大学里的门房的代表黑子。这些人,都是被形象模糊的姬瑶,被她那对传说中鲜活的粉红色性感乳房所证明了的、在自我面前的无能为力者。这些人,都是在这个欲望的时代来临时,直面真正的人性时的手足无措者。他们都力图在身边的某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在他们认为反传统的、无法让自己的欲望真正发泄的人身上,找到足以让自己心灵平静的证词。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找到,因为他们始终都不明白,真正的欲望的时代来临了,人性其实并不需要证词!  一个关于纯粹的宣言结束了,一个真正的欲望时代来临了。在这个不能再用统一的模式定义的时代,将充分展示它多边的、真正关乎人性的使命!  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接踵而来。这个欲望时代的来临,对文学而言,也就宣告了直观描写纯粹的结束。在上个世纪末席卷全国的以陕派作家为代表的描写农村题材的小说,也应该走到了尽头。也许,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逐渐走出传统意识中的单纯的象牙塔,并且开始重视这片曾经被喻为净土的无限躁动的土地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在这里选择栖居地,究竟是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诚然,我们依旧不知道这样的创作能够走出多远。但已经有人开始这样做了,这无疑也是一种好兆头!至于这部作品能够走到多远,也就是读者的事了。  2002年11月13日兰州
  •     我相信,对于每一位上过大学或者正在大学读书的朋友而言,这本名为《蝶乱》的小说或许会引起你们足够的兴趣。这其间还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惊奇。因为显然,在《蝶乱》所记述的生活里,既不像我们所遭遇的那样丰富动人,也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纯洁美好。他们甚至显得滑稽、无聊、下贱、丑陋。但是,若从内心推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是诚实的人;我也无意于在这些方面肆意渲染。我是想说:《蝶乱》里的堕落并不是结果,而是某种起缘,这些看似混乱的个体其实是从堕落出发,最终到达成长的。或许,在我们的人生境况里,差不多每一个人,生来并非完善,他在某一个成长的时期内,必定出现过“堕落”的欲望:正是这些部分,为他的成长和发现,皈依和良心,提供了滋养。它看上去仿佛是悖论,但是事实如此。我想,能够承载这生命中的轻柔与沉重的,大学是最合适不过的。以我的个体生活而言,的确如此。我出身贫苦,父母基本上是文盲,小时候感受到肉体的饥饿和精神的贫穷;幸运的是,我在大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个人生活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热爱我们的大学生活。十年前,当我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写过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因为它的华丽和唯美倾向,被一位广州的书商所喜爱,差一点就要出版;现在看来,它显然不够成熟,它偏重于猎奇和抒情,并没有很好地深入叙述的核心。但是,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良好的语言练习,也使我的内心滋生了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蝶乱》的起由。《蝶乱》本身,写作的过程持续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在这个写作显得奢侈、随便和动机可疑的时代,三年的时间无疑稍显漫长;在这期间,我的一些散文、随笔和一小部分诗歌,在我们的文学小圈子里流传、散发,被阅读和评论,也为我赢取了一定的荣誉和虚荣心。我秘密地写作《蝶乱》,写作过程仿佛肉体的燃烧。由于我是一个缺乏才分的作家,所以我视写作为庄严和寂寞的事件;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速度上的缓慢表明我有不纯洁的写作动机,我被另外一些更值得争取和喜欢的事情所占有,我比别的写作者懒散、虚伪。但是,不管如何,我写完了这部名为《蝶乱》的小说,我感受到写作带来的痛苦和宿命。简单介绍一下《蝶乱》。在这部小说里,我写到了一群人。他们生活在大学里,或者,他们至少在一个时期内与大学产生关系。他们的成分比较复杂,差不多可以构成一个小型的被浓缩的社会。大学本身则可以看作是一方被我们利用的舞台。没有舞台的演出将会令观众感觉到难堪;在一定程度上,朴素或者华贵的舞台不必非要关乎剧情;我的用意就是如此。如果还需要其他的理由,那么不妨说,他们相对于大学之外的群体,更适合演出。我小说里的这群人,曾经整齐有序地生活于自我的磁场和梦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经读书,写作,或者参加诗歌聚会。换言之,他们的大部分,是那种热爱自由精神和纯洁品格的人。但是很显然,我无意于为一个大学的诗歌爱好者做评传或者记录。他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并不是诗人。他们的行止,有些地方可能不及诗人那么好,有些地方则可能不比诗人那样坏。如果需要分类,他们大体的类别为:讲授语言和诗歌的老师,鄙视肉体的人文学者,艺术家,诗歌爱好者,诗人,时尚小报的副刊编辑,警察,妓女,酒鬼,偷窥者,意淫症患者,耽于虚构的文学青年,等等。当然,这种分类缺乏严密性。比如一个热爱诗歌的学生,同时又是一个酗酒的人,一个偷窥女生洗澡和偷取女生内衣的人。我用比较多的笔墨写到他们各自的生活场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有些时候显得虚妄、变态、卑鄙、下贱。就好像我事等候做了周密的调查,要挖掘他们的隐私一样。但是在事实上,他们已经拥有的部分不是我要叙述的主要部分,虽然看上去我写到他们各自的生活比较多。我是想描述,如果有另外的一个事件产生,他们还能保留自己的那一部分有多少。或者说,他们的哪些部分将会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事件指的是小说里出现的一个女人。她是这群人的诱惑者,成长的目击者,堕落的理由,飞升的力量,邪恶或者纯洁的想像,虚伪的生活,暗夜的歌唱,心灵的舞蹈。他们后来的生活都开始与她有关。他们感觉到她的气味,听到她说话的言辞,看见她歌唱和喝酒的样子。或许,他们洞察到她的也就这么多:我在小说里始终把她描述成一个不确定的形象,更像一则寓言,或者一个象征。连我自己都不明白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令人感到奇怪的,确定的部分:欲望上升,果实产生。如果从文体的角度来看,我的小说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些大学里的男人遇见一个女人,之后他们被女人引诱或者女人引诱了他们。类似的故事可能在我们的读物里比比皆是,但是,如果我们的故事无关诱惑,我们还能写一些什么呢?诱惑差不多是我们宿命的主题。诱惑即成长。我小的时候,曾经有很长一个时期,我被一种东西所吸引,它的诱惑力之强大,足以让我放弃更多的对于生命本身的渴望。——说起来很可笑,这种吸引我的东西居然就是那些摆在乡村供销社柜台里的水果糖。我曾经无数次地梦想:如果在某一天,我可以吃到足够多的糖,那么,死也甘心啊!我在这种渴望里度过了我肮脏、破败的童年,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再也不需要这种梦想:我已经长大了。在这个故事里,水果糖就是诱惑,但是它并没有与我们的肉体产生关系。也就是说,我并没有通过拥有无数的糖果来满足欲望,不是不能够,而是,水果糖的诱惑不是水果糖本身。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借主人公渡边之口,表达了一种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忧伤。渡边的朋友木月死了,渡边必须要面对与木月的女友直子之间的那种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但是,渡边与直子之间,却产生了沉重的障碍。渡边说,“自从木月死后,我青春的一部分机能便丧失了。”丧失实际上就是成长,成长必须以丧失“机能”作为代价。马步升在读完小说后写道:“在文学史上似乎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即在每一重大社会转型时期,旧的社会秩序的震荡必然会引发原有社会道德秩序的颠覆,而首先遭到轰毁的无一例外则是原有的性秩序。欲望的洪流虽然卑琐,然而在高贵的事物面前却更显威力,它以启动人们的原始动力入手,轰毁个体道德堤坝,既而冲击群体道德概念,最后完成个体主张对群体法则的反判和颠覆。……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蝶乱》中的一群人,他们的成长是以堕落为代价的,而堕落的同时也是成长过程的完成,以堕落的极端方式摆脱限制个人成长的因素,其后果或许是新人的诞生。”北京的林白则注意到小说中的语言元素和文化意味。她说:“《蝶乱》中肉欲的气息、混乱的关系、感官的反应,这一切混杂在诗歌的浓汤里,比同类题材的作品更具文化深度”。当然,另外一些朋友则认为小说有色情的成分,而且在事实上,我似乎也乐意给他们制造同样的印像:在这部小说里,所有的人物无一例外都受到肉体的诱惑,他们的欲望裸露在夜晚和白昼里;而且他们的成长也正有赖于这些肉欲的本身——这些人看起来古怪、淫荡、不可理喻,但是在事实上,他们又是多么诚实和真实啊!结果,这些因素构成了某种暧昧的想像和期待。我个人则认为,它是一部严肃小说。纳博科夫在谈到《洛丽塔》的时候说:“在现代,色情一词意味着平庸、商业主义和某些严格的叙述规则。猥亵必须与陈词滥调搭配,因为每一种美学欣赏要为简单的性刺激所代替,就要求一些习惯用词来直接作用于读者。”显然,如果以此作为标准,《蝶乱》不是色情读本。当然,这些部分也可能有赖于读者的判断。关于虚构与生活的关系,我想说,我比较主张文学的虚构。诚然,虚构需要我们的想像力。我们注意到:想像力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迅速地流失。这是令人心痛的事。我无意于表明我拥有多么好的想像力,但是我至少做到了完全的虚构。她们与我的生活或许有关,但是,我敢肯定,没有人会说,我的小说里写到的某某,就是某某。虽然他们看起来好像是真实的,好像就是我们时代里的某一类人。关于小说的语言,我认为它应当是小说本身的重要元素。我一直试图在汹涌的言辞之后,寻找它被遮挡起来的部分。叙述一个事件本身,相对容易;难的是叙述的语言。我要说的,就这么多。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文字朦胧暧昧,很值得玩味。
  •     爱情,女人与性,但这些都是表象。其实它是写人性与成长的。
  •     一群人,在谈论诗与性、
  •     最后两页是泄洪口,爱我,可不可以告诉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