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屋中的呐喊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5
ISBN:9787543440067
作者:李欧梵
页数:223页

内容概要

李欧梵,原籍河南太康,1939年生。台大外文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哈佛大学。2004年8月自哈佛大学退休,在香港中文大学任人文学科讲座教授。著作包括《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世纪末呓语》、《狐狸洞话语》等,小说有《范柳原忏悔录》和《东方猎手》两部

作者简介

《铁屋中的呐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回顾家庭和教育对鲁迅心理发展的影响,说明中国文学传统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中心,系统阐释鲁迅的文学创作,包括短篇小说、散文诗及杂文;第三部论述鲁迅最后的十年,集中研究他对文学和政治关系的看法。通过这三个部分,作者试图重新描述出鲁迅真实的心路历程,揭示出鲁迅内在的深刻悖论与矛盾。作者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鲁迅并非一位有体系的,甚至也不是前后一贯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的‘发展’也并非顺着一条从社会进化论到革命马克思主义决定论的路线。在我看来,他是一位高度‘思想化’(intellectualized)的作家,他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内心的鬼)转化为艺术的意义结构(structuresofmeaning),这种意义结构是决不能肤浅地仅仅理解为抽象的‘革命意图’的。鲁迅最终完成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使命,经历了许多的考验和错误,“他的心智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系列的以困惑、挫折、失败,以及一次又一次灵魂探索为标志的心理危机的过程”。书名中所使用的“铁屋”隐喻,是一个双重隐喻,既指中国社会和文化,是鲁迅所反抗的古老社会与传统的象征,也指鲁迅本人复杂的精神状态,那存在于其心底深处的绝望与期待。
这种充满矛盾与悖论的鲁迅形象,建立于作者细腻入微的文本分析。作者把鲁迅作品置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大背景之中来审视其作为艺术家的独创性,说明在前人积累的极其丰富的文学传统中进行创新的努力,才是鲁迅的“现代”和“伟大”之处,也才是鲁迅的现代性之所在。李欧梵认为鲁迅的文学创新及其深刻的“现代性”与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不可分割,甚至对西方文学、特别是短篇小说艺术技巧的借鉴也由此而触发。鲁迅创作的现代性与其说体现于象征、反讽、叙事等形式层面,不如说体现于这些形式层面所表达的主观的内心的精神活动。因此,李欧梵对鲁迅作品的文本分析、对鲁迅复杂精神世界的探寻其实是融为一体的。即以《野草》而论,以往论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其中的抑郁情绪,而李欧梵却认为《野草》是一次形式试验与心理剖析的完美结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通过对《野草》各篇相类形象的细读,李欧梵寻绎出文本背后的意蕴,以求重建作者叙述的寓意:诗人的内心自我正处于矛盾绝望之中,开始进行一种荒诞的对意义的求索。但他又意识到,在其长久求索的终点,并没有什么至高的目的,只有死亡与坟。当他在过去与未来的时间框架中寻求确定存在的意义时,发现“现在”也并无其他重大意义,只是一个不断的时间之流,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诗人的痛苦的情绪,可视为在希望和失望之间的不断的挣扎。当他到达最黑暗的底层时,他在每一极找到的都是虚空;就在这最虚无的时刻,他决定依靠着从身内看向身外,依靠着确定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而走出这绝境。
显然,这种在绝望中抗争中的形象,也就是鲁迅在小说散文中一直着力描写的那个清醒的孤独者的形象,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鲁迅自我形象与精神的写照。这个清醒者面对庸众,进行着无望的斗争,这种精神发展的最终点就是厌世或者说死亡,他的命运是注定了的。在绝望的境地中,与生存的无意义进行着殊死的抗战,这是一个多么具有悲剧性的情境。对于孤独者来说,空虚与充实、沉默与言说、生长与腐朽、生与死、明与暗、过去与未来、希望与失望,永远处于互相作用、互相补充和对照的永恒链环中:腐朽促进了生长,但生长又造成腐朽;死肯定了生,但生也走向了死;充实让位于空虚,但空虚也会变成充实。这种不可能逻辑地解决的悖论正隐喻了鲁迅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心理的绝境。李欧梵所揭示的鲁迅的矛盾与悖论,已越来越为后来汪晖、钱理群等人的鲁迅研究所印证,这一切都是由鲁迅的“中间物”意识所决定的。中间物意识体现出鲁迅一种深刻的内省精神或自我意识,意味着鲁迅对自己既反传统又处在传统之中,既追求光明又不属于光明的悲剧命运的洞察,标志着鲁迅对自己的孤独、寂寞、绝望、反抗、悲剧感等心理状态和现实际遇所达到的充分自觉。中间物意识更是一种自觉承担历史责任的自我要求,就是鲁迅所说的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人把自身投入了必然的历史进程,既然是“必然”或无可选择,那么即使是“绝望”也无碍于人坦然地走向未来(汪晖语)。《铁屋中的呐喊》及其后来者所重塑的鲁迅形象,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复杂而深刻的鲁迅,怀疑、否定、探索、创造、自我牺牲、矛盾痛苦,这一切才共同构成了鲁迅基本的历史文化品格和实践性品格的精神现象。


 铁屋中的呐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在我看,鲁迅的可贵,正在于他强烈的内省精神——敢于自视内心并解剖自我抉心自食的巨大勇气、对人性中阴郁与残忍的认识——人的存在的悲剧性认识,以及明知前面是无地却仍然不断走下去的荒谬英雄精神——自由意志与饱满丰盈的生命力量。可他永远是寂寞的··· ···矛盾的寂寞——悲哀与决绝的牺牲者、复仇者和荒谬英雄“待我成尘时,你将看见我的微笑!”那抉心自食而惨烈死去的孤魂,也许正是作者的自喻吧。他把自己的心掏出,为何?只为牺牲自我而唤醒尚未睡醒的庸众!作为独异的个人,他看到整个社会庸众的存在之麻木的悲哀,然而他更愿付出——“这是一种爱与恨、轻蔑与怜悯之间的紧张的矛盾,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牺牲:独异个人只能成为某种‘烈士’,对庸众实行‘复仇’——或是选择沉默,以无戏可看来复仇;或是选择战斗,在对庸众的无休止战斗中死去。无论战斗还是沉默,孤独者总要为那迫害它的庸众而死”(李欧梵语),可他却也正在这牺牲中寻得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可是多么矛盾的存在!这价值与意义的所在,却是寂寞与虚空,是寂寞无地中的战叫,他是一个牺牲者。可他同时完成他对庸众的复仇,正如在《复仇》中,他自己这类人都是爱者,然而与庸众却有一种友与仇、爱者与不爱者的矛盾,于是,借李欧梵先生语:“以死复仇,这是一种宗教式的受难与牺牲;以死示爱,在对爱欲的冷酷刻画中,便是内心的热情燃烧——既不拥抱,也不杀戮,却在石像似的外表里蕴藏有极致的热情——大欢喜,死亡的欢喜。”这为着庸众的牺牲的意义,不为庸众所理解,于是,独异个人便陷入了深深的寂寞与苦闷中了,他怀疑自己的作为是否有价值,但他除了去做,别无他择。总之,在我看来,这寂寞中,充满着矛盾与失落,空茫与孤独。在牺牲与复仇中间,是他深深的矛盾感、失落感,是欲唤醒庸众却觉无力将其从黑暗中拯救的矛盾;是为拯救庸众而牺牲自我却最终不为庸众理解反而被庸众观看来取乐,终至要以无戏可看而实现对庸众的复仇的矛盾。“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掮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面对着前面是“无地”,内心的自我仍然继续前进,正如西西弗斯,不过西西弗斯的意义在不断地“推”,他的意义在不断地“走”,人生就是过客而已,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像过客般不断走下去,自由意志,荒谬的英雄。矛盾心绪的交织,何时将非人的奴隶变成有意识的公民?然而,他也终于从个人的英雄走向了无产阶级的大众,可这路的能否实现他也不可知晓。他终于呐喊了,不管多绝望,也不忘寂寞中绝望地反抗。
  •     狐狸看鲁迅——我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据李欧梵先生的自述,“我从来不愿意作大学问或大师,如果(照某位西哲所说)想成大系统的人是刺猬,而只作旁敲侧击、灵活运用的人是狐狸的话,我可以坦承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狐狸!”在读了他的代表作《铁屋中的呐喊》第二遍之后,心中生出的只有惊叹。狐狸看鲁迅,或可说第三只眼来看,其意义不言自明。许多过去的知识如浮云一般遮蔽了我们认识鲁迅的双眼,鲁迅的有些东西在神话的过程中被扭曲和误解。现在我们要去了解鲁迅,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开辟第三只眼的方法与精神。本书名为《铁屋中的呐喊》,铁屋子的隐喻出自《呐喊·自序》,这个不用多说。而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又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就构成了“铁屋子”与“黑暗的闸门”两个著名的隐喻,而且如果我们把这两个隐喻转向内面作为鲁迅黑暗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结构,就更是悲剧的了。如果那掮住闸门的巨人并没有被压死,他将必然为在“铁屋子”里不可避免的死亡而忍受痛苦。鲁迅曾一直执着于那个清醒的孤独者的形象。我认为这是现在去认识一个作为人的鲁迅的立足点,正是在这个注定要失败的清醒的孤独者的声音里看到了伟大。全书是根据李欧梵1987年出版的英文版著作翻译过来的,受传统鲁学研究的束缚比较少,因此从全书的第一部分就显得与众不同。第一部分标题为“一位作家的产生”,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回顾家庭和教育对鲁迅心理发展的影响,着重说明中国文学传统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则着重于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研究,包括其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诗《野草》和鲁迅杂文。其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其对《彷徨》与《野草》的分析,也许是作者太想把鲁迅从神坛上搬下来还原成普通的人所以对这两部鲁迅人生的黑暗时期的作品作了极为详尽的解析,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分为“独异个人”与“庸众”两大类,而且最后不无悲观的下结论说“庸众是最后的胜利者”。而对《野草》的解析更是将其本书的著书特色体现到了极致,作者注意到鲁迅写《野草》的时候正好翻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这本书在后来我也看过,它的一个核心观点即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产生的苦闷和懊恼乃是苦闷的根基,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而鲁迅在翻译时必定也更加深受书中讲的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书的第三部分名为“关于文学与革命”,进一步把鲁迅从我们以前所熟知的误解中还原出来,详尽的考察鲁迅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与左联以及革命阵营内部各人士的关系。之所以我要对这本书作这样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它是一本海外汉学的著作。对于现代文学,我们国内的资料数不胜数,但多为重复作业,真正能提出新的见解的为少,因此多读一些海外的汉学研究十分必要。在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很多国外的汉学成果以及其他可以相互参照的学派的研究,比如韩南《鲁迅小说的技巧》、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等书都值得一读。在本书的译者看来,本书吸收发展了夏济安学派和普实克学派这两个可以说对立的学派的成果。很遗憾无法找到这两派的著述来看,包括夏济安的《黑暗的闸门》。当然在这些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偏见与误解,需要在读的时候自己辨明。李欧梵写《铁屋中的呐喊》是为了还原真实的鲁迅,我写这篇文字同样是出于此点。鲁迅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意义远远不只是革命导师那么简单。这部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鲁迅精神的重新发现和阐释。相信会给有兴趣的读者以人生的影响。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多谢LZ~~~~~
  •     ……钱理群和林贤治关于鲁迅的书个人觉得都很值得读。
  •     止庵推荐
  •     要是都能这样做学术就好了
  •       狐狸看鲁迅
      
      ——我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
      
      
      
      据李欧梵先生的自述,“我从来不愿意作大学问或大师,如果(照某位西哲所说)想成大系统的人是刺猬,而只作旁敲侧击、灵活运用的人是狐狸的话,我可以坦承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狐狸!”在读了他的代表作《铁屋中的呐喊》第二遍之后,心中生出的只有惊叹。
      
      狐狸看鲁迅,或可说第三只眼来看,其意义不言自明。许多过去的知识如浮云一般遮蔽了我们认识鲁迅的双眼,鲁迅的有些东西在神话的过程中被扭曲和误解。现在我们要去了解鲁迅,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开辟第三只眼的方法与精神。
      
      本书名为《铁屋中的呐喊》,铁屋子的隐喻出自《呐喊·自序》,这个不用多说。而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又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就构成了“铁屋子”与“黑暗的闸门”两个著名的隐喻,而且如果我们把这两个隐喻转向内面作为鲁迅黑暗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结构,就更是悲剧的了。如果那掮住闸门的巨人并没有被压死,他将必然为在“铁屋子”里不可避免的死亡而忍受痛苦。鲁迅曾一直执着于那个清醒的孤独者的形象。我认为这是现在去认识一个作为人的鲁迅的立足点,正是在这个注定要失败的清醒的孤独者的声音里看到了伟大。
      
      全书是根据李欧梵1987年出版的英文版著作翻译过来的,受传统鲁学研究的束缚比较少,因此从全书的第一部分就显得与众不同。第一部分标题为“一位作家的产生”,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回顾家庭和教育对鲁迅心理发展的影响,着重说明中国文学传统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则着重于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研究,包括其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散文诗《野草》和鲁迅杂文。其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其对《彷徨》与《野草》的分析,也许是作者太想把鲁迅从神坛上搬下来还原成普通的人所以对这两部鲁迅人生的黑暗时期的作品作了极为详尽的解析,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分为“独异个人”与“庸众”两大类,而且最后不无悲观的下结论说“庸众是最后的胜利者”。而对《野草》的解析更是将其本书的著书特色体现到了极致,作者注意到鲁迅写《野草》的时候正好翻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这本书在后来我也看过,它的一个核心观点即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产生的苦闷和懊恼乃是苦闷的根基,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而鲁迅在翻译时必定也更加深受书中讲的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书的第三部分名为“关于文学与革命”,进一步把鲁迅从我们以前所熟知的误解中还原出来,详尽的考察鲁迅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与左联以及革命阵营内部各人士的关系。
      
      之所以我要对这本书作这样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它是一本海外汉学的著作。对于现代文学,我们国内的资料数不胜数,但多为重复作业,真正能提出新的见解的为少,因此多读一些海外的汉学研究十分必要。在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很多国外的汉学成果以及其他可以相互参照的学派的研究,比如韩南《鲁迅小说的技巧》、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等书都值得一读。在本书的译者看来,本书吸收发展了夏济安学派和普实克学派这两个可以说对立的学派的成果。很遗憾无法找到这两派的著述来看,包括夏济安的《黑暗的闸门》。当然在这些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偏见与误解,需要在读的时候自己辨明。
      
      李欧梵写《铁屋中的呐喊》是为了还原真实的鲁迅,我写这篇文字同样是出于此点。鲁迅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意义远远不只是革命导师那么简单。这部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鲁迅精神的重新发现和阐释。相信会给有兴趣的读者以人生的影响。
      
  •     我读《鲁迅》的状况就是读得死慢死慢。读完一章睡一觉。读评论文章读得很兴奋,怎么解读得那么好。但是回过头看那些原著又不行了。还有,尽管学术用语很多,但是内心依然有兴奋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无知所以好奇,我对理论一直有这种奇怪的感觉。
  •     还是很好的一本书,我记得作者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周星驰一起探讨电影,据说他对于周星驰的电影很有研究的。
  •     早上来大致看了一下,这篇其实写得不错。一来,比较准确的把握了鲁迅精英主义的一面,这和你在中学时接触的被纳入革命话语体系的鲁迅不同,随着你自己阅读的增多,或许你会越来越站在鲁迅反大众的这一面。所以,这篇文章能够理解鲁迅的这一矛盾,有进步;二来,很显然你读完这本书之后,自然而然受到原作者的语言风格的影响。所以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显得“成熟”了许多。这是好事,一开始写评论文章是很容易受影响的,自己也要主动学习学者准确、深刻的表述。但也不能满足于模仿学习,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当然也不着急,慢慢来。
    缺点是什么呢?
    比较晦涩,鲁迅有晦涩的地方,你又是初读李欧梵这种海外学者且被翻译过来的书,所以你写的评论也晦涩,尤其是表达比较晦涩,其实你的论点和看法并不难懂。所以,晦涩不一定代表深刻,也可能代表你理解的不透彻。不过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慢慢来吧。
  •     解读鲁迅避不开的经典评论
  •     (上学期)
  •     写出来与构想的差得太远,没有写出想写的内容。。。。。
  •     恩,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去深究这个究竟是谁提的。
    钱璐群和林贤治对于鲁迅的研究都是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的,他们对鲁迅都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对于一个同样很喜欢鲁迅的读者而言,钱理群和林贤治的书很能引起共鸣。我也读过他们的一些。
    其他的一些研究者比如汪晖在这方面也有相似性,但是汪晖是个新左派有些观点还是不敢苟同。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在我看,鲁迅的可贵,正在于他强烈的内省精神——敢于自视内心并解剖自我抉心自食的巨大勇气、对人性中阴郁与残忍的认识——人的存在的悲剧性认识,以及明知前面是无地却仍然不断走下去的荒谬英雄精神——自由意志与饱满丰盈的生命力量。可他永远是寂寞的··· ···
      
       矛盾的寂寞——悲哀与决绝的牺牲者、复仇者和荒谬英雄
      
       “待我成尘时,你将看见我的微笑!”那抉心自食而惨烈死去的孤魂,也许正是作者的自喻吧。他把自己的心掏出,为何?只为牺牲自我而唤醒尚未睡醒的庸众!作为独异的个人,他看到整个社会庸众的存在之麻木的悲哀,然而他更愿付出——“这是一种爱与恨、轻蔑与怜悯之间的紧张的矛盾,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牺牲:独异个人只能成为某种‘烈士’,对庸众实行‘复仇’——或是选择沉默,以无戏可看来复仇;或是选择战斗,在对庸众的无休止战斗中死去。无论战斗还是沉默,孤独者总要为那迫害它的庸众而死”(李欧梵语),可他却也正在这牺牲中寻得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可是多么矛盾的存在!这价值与意义的所在,却是寂寞与虚空,是寂寞无地中的战叫,他是一个牺牲者。可他同时完成他对庸众的复仇,正如在《复仇》中,他自己这类人都是爱者,然而与庸众却有一种友与仇、爱者与不爱者的矛盾,于是,借李欧梵先生语:“以死复仇,这是一种宗教式的受难与牺牲;以死示爱,在对爱欲的冷酷刻画中,便是内心的热情燃烧——既不拥抱,也不杀戮,却在石像似的外表里蕴藏有极致的热情——大欢喜,死亡的欢喜。”这为着庸众的牺牲的意义,不为庸众所理解,于是,独异个人便陷入了深深的寂寞与苦闷中了,他怀疑自己的作为是否有价值,但他除了去做,别无他择。
      
      总之,在我看来,这寂寞中,充满着矛盾与失落,空茫与孤独。在牺牲与复仇中间,是他深深的矛盾感、失落感,是欲唤醒庸众却觉无力将其从黑暗中拯救的矛盾;是为拯救庸众而牺牲自我却最终不为庸众理解反而被庸众观看来取乐,终至要以无戏可看而实现对庸众的复仇的矛盾。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掮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面对着前面是“无地”,内心的自我仍然继续前进,正如西西弗斯,不过西西弗斯的意义在不断地“推”,他的意义在不断地“走”,人生就是过客而已,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像过客般不断走下去,自由意志,荒谬的英雄。
      
      矛盾心绪的交织,何时将非人的奴隶变成有意识的公民?然而,他也终于从个人的英雄走向了无产阶级的大众,可这路的能否实现他也不可知晓。
      
      他终于呐喊了,不管多绝望,也不忘寂寞中绝望地反抗。
  •     深层透视
  •     写的什么垃圾。中国人一扯起心理学来,就象大仙儿上身一样,胡诌叭咧,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人权理念的中国人,一操起“科学”,十个人有九个会变成神棍,还有一个是傻逼文艺青年。
  •     2009-12-25 10:27:54 波泊佛
    刚刚看过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个人以为,他也在努力还原鲁迅的心路历程,那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著作。
    王晓明是不错的,顺便推荐一下林贤治和王宏志
  •     没去围观李欧梵老师,就看本书补偿下吧。
  •     第一次真正細緻地了解魯迅作品===有時間還得重讀,李對魯迅的解讀跳脫出了中國大陸過去那套僵化的理論,將魯迅還原為了一個作家,一個充滿矛盾的人,李的文筆很好,書寫學術論文擁有這樣的文筆確實能增色不少。
  •     研究做得比较全。
  •     1987年首版。再看1988年首版的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
  •     前面分析短篇小说、散文诗和常被忽略的杂文部分不错,和革命的恩怨部分没有细看,最后一篇讲鲁迅与现代艺术绝非闲谈,它正好可以说明鲁迅自身的复杂性和他的应对策略,其实这些国外学者不就是常常胜在视野开阔么
  •     “之所以我要对这本书作这样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它是一本海外汉学的著作。对于现代文学,我们国内的资料数不胜数,但多为重复作业,真正能提出新的见解的为少,因此多读一些海外的汉学研究十分必要。”——此言甚是!
    刚刚看过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个人以为,他也在努力还原鲁迅的心路历程,那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著作。
    读罢LZ的评论文字,看来这本《铁屋中的呐喊》是非读不可啦!谢过~~
  •     话说国内的东西看多了,人都会变愤青了
  •     比较快的时间翻完,大体了解轮廓而已。
  •     我先睡觉了,明天细细看。
    先不要急着否定或批判自己,你觉得还有什么没有写出,就试着写出来。
  •     很专业的文艺学评论,但叙事的客观性反而让此书少了些感染力
  •     在评论里埋汰作者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您自己写啊!
  •        新版语文教材中剔除鲁迅的文章,有赞有弹。弹者过于激动了,讨厌他只是一种逆反。赞者又未免高兴得太晚,真的先生在延安以来的造神运动中早就“滚蛋”了。而这本《铁屋中的呐喊》意在还原真的先生,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尽管他自己非常谦虚并自我节制,他的有些东西却在神化的过程中被扭曲和误解了,有必要重新加以阐释。”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本书首先考察了鲁迅从童年到成为作家期间的生活。小时候对通俗小说和传奇的涉猎,对神话和传说的兴趣,促成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和小说创作,暗示了他“抗传统”的思想倾向。它们之于鲁迅,不是道听途说的街谈巷语,而是时代情绪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祖父和父亲的科场失意,加重了鲁迅的心理负担,促进了他的“早期意识的发展”,后来投影到他的作品中。父亲的病和死,更直接联系到东渡日本学医的经历,才有了幻灯片事件的发生,从精神上而非身体上拯救同胞成了鲁迅一生的追求,创作的种子已经埋下,严肃的创作观念已经确立。
       文学作品的分析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与五四时期的大多数小说的稚嫩不同,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便表现出了成熟的特质:多样化的小说形式,生动的人物形象,高度的反讽效果,深刻的象征意义。单就寓意方面来说,鲁迅的小说中往往存在“独异个人”和“庸众”的并置这一原型形态。独异个人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庸众如华老栓,祥林嫂,孔乙己,鲁镇的人等。这一形态实际上是他在早期的学术论文中强调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在创作领域的延伸。
       散文诗《野草》涵义隐晦,却是鲁迅内心世界的直接呈现。在“冰与火”“空虚和充实”“沉默和开口”“希望和失望”等等这些对立的形象和观念中,我们看到了先生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那是源自私人和公众之间的难以调和,“独异个人”和“庸众”的对立又何止于创作中呢?
       与小说、散文相比,鲁迅在杂文方面的创新更明显。就内容来看,从《新青年》时期的随感录开始,有涉及国民性问题的,更多的是立足五四立场的文化批判;转向左后的杂文则是局限于狭窄的社会事务的范围的匕首和投枪。就艺术技巧来看,前期的杂文运用了“隐喻方式”,形象暗合复杂层次的意义,甚至是《野草》式的隐喻世界。后期杂文以讽刺为特色,有些不免流于冷嘲。
       最后一部分集中研究了鲁迅对文学和政治关系的看法。这一点是判定他是人还是神的关键。作者认为,鲁迅的看法并非前后一贯的。最初对政治持否定态度,认为文学和政治势不两立,文学和革命更是无关的。后来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激进青年对他的批评促使其看并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开始承认有革命文学,立场左转。这样的变化不只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学的影响,更是“深刻的正直的道德感”的被迫偏向。 而且“从总体看鲁迅一生的事业,文学显然占据主要地位,政治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在浩如烟海的鲁迅研究著作中,本书给人以新鲜感。材料新,全面吸收了海外汉学特别是其师夏济安和普实克的研究成果。角度新,例如从鲁迅旧居的几幅木刻画入手研究鲁迅对外国学说的吸收。结论新,不为成说所囿。行文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
       相信这本书可以给先生以安慰,也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     没有想好就不着急组织成文章,可以把一些想法先记下来。等日后当材料用。
    确实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才写文章。但平时不妨多积累。
  •     川大图书馆读得,对迅哥儿还是那样迷恋~
  •     关于鲁迅的书太多了,这本书既没有你拿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来分析鲁迅,也没有流于泛泛之谈,值得一读。
  •     开启
  •     还是不急着写,理解还不算到位,再读鲁迅的作品,还需体味。
  •     如果(照某位西哲所说)想成大系统的人是刺猬,而只作旁敲侧击、灵活运用的人是狐狸的话,我可以坦承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狐狸!”
    我来装下学问……这个比喻是以赛亚·伯林提出的……参见余英时谈钱锺书的一篇文章。钱锺书就是一只超级大狐狸。
  •     翠绿,肉红,辉煌,焦油,孤独,大桥,一颗枣树,那个时代的铁和肉吧,老毛用了怎样的人民呢,共同葬身在一片还未彰显烈性的杂草中,孤独么,至少焚烧过了
  •     李欧梵果然是一代名家,此书作为鲁迅导读甚好。
  •     藏人文社2010年版。
  •     八百年前买的
  •     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不乏灼见。
  •     引用可以,但一定要放在引号里,并注明出处、页码。从一开始就要养成好习惯。
  •     李欧梵真是个有趣的学者,可惜我生君已老。
  •     李欧梵写这本书,想写一个与常见的颂歌相去甚远的鲁迅,还原一个被神化的鲁迅,然而我看了这本书仍觉得鲁迅像神一样的存在。除了否定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思想家和革命家,李欧梵对鲁迅的文学成就仍不吝溢美之词,天才、无人能及、无人媲美,可见鲁迅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     嗯,其实有一些地方我是把李欧梵的话直接拿过来了,他有些话太精辟了,我觉得太让我产生共鸣了,但再用自己的话来写就感觉自己绕绕绕才把想说的绕出来,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一定要再写一次。
  •     适合你的作者就是文字间总会给你启发读来投入
  •     好书
  •     当年他正似懂非懂地念存在主义 抬头碰上鲁迅
  •     翻得很快,没有太新鲜的感觉。
  •     有过同样的经历,为老师没给很高的分而斤斤计较过。但是确实我用了太讨巧的方法。如今看到你写的老师,倒也深有感触。
  •     写的很深刻很有自己理解的鲁迅作品分析
  •     体系不错
  •     铁屋的比喻让我觉得好恐怖..
  •     是有点这方面的感受。举个例子说,以前写一个作业是写三鹿奶粉事件中政府媒体与民众的关系,本来我是不喜欢骂政府的,但写着写着总觉得政府做的真不是个东西
  •     没读懂
  •     认真,也提供了一些新视域。尽管在关键的立场和做法方面均存疑虑,却仍然是一部有用的“教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