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导读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1996-09-01
ISBN:9787805235479
作者:屈守元
页数:456页

书籍目录

自序
导言
一、关于文选产生时代的文化氛围
1。建安以来“文学”观念的改变
2。总集的出现及其体例的完成
3。《文选》才是真正的总集,也是现存最早的总集
4。《文选》和当时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关系
二、《文选》的编辑
1。昭明太子萧统
2。“昭明太子十学士”和《文选》的编辑
3。关于《文选》编辑的谬说
4。《文选》成书前後萧梁皇室所编辑的一些类书、总集
三、《文选》学史略述
1。萧该《文选音》是研究《文选》的第一部著作
2。曹宪建立“《文选》学”,其著作及其影响
3。李善注——《文选》学的权威著作
4。李善同时的《文选》学家——许淹、魏模和公孙罗
5。《文选》学的庸俗化——五臣集注
6。唐开元、天宝间《文选》的注释、修续热潮——冯光震、萧嵩、陆善经等
7。《文选》给唐代诗文的影响
8。唐代《文选》学给边陲和域外的影响
9。宋代以後《文选》学的衰落
10。近世《文选》学的复兴及其展望
四、清儒《文选》学著述举要
1。文选音义
2。文选纪闻
3。文选理学权舆
4。文选理学权舆补
5。文选考异
6。文选李注补正
7。文选笔记
8。文选考异
9。选学胶言
10。文选集释
11。文选旁证
12。文选笺证
五、《文选》流传诸本述略
1。无注三十卷本
2。李善注六十卷本
3。五臣注三十卷本
4。六臣注六十卷本
5。集注一百二十卷本
六、怎样阅读《文选》
1。对《文选》的评价要正确
2。阅读《文选》一定要口到
3。不宜用庸俗的批点法读《文选》
4。读《文选》的程序
附录一、萧统《文选序》和李善《上文选注表》章句
附录二、《选学椎轮初集》台湾版序
导读
谢希逸《月赋》
祢正平《鹦鹉赋》
古诗十九首
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
谢玄晖《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应休琏《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赵景真《与嵇茂齐书》
陆士衡《豪士赋序》
刘孝标《广绝交论》
陆士衡《演连珠》(选前四)
陆佐公《新刻漏铭》
潘安仁《马汧督诔》
王简栖《头陀寺碑文》
谢惠连《祭古冢文》


 《文选》导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据说:屈先生的选学是真选学!作者前有《昭明文选杂述及选讲》一书,体例、选文相似。不同在于《杂述》用文言,《导读》的导言部分改用白话,且更加详细。选文篇目,《选讲》有而《导读》无的:江文通《恨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曹子建《七哀诗》、曹子建《赠白马王彪》、谢灵运《过始宁墅》、《乐府》三首、班婕妤《怨歌行》、屈平《九歌山鬼》、傅季友《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导读》有而《选讲》无的:谢希逸《月赋》、《古诗十九首》、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陆士衡《演连珠》、陆佐公《新刻漏铭》、王简栖《头陀寺碑文》、谢惠连《祭古冢文》。其余相同。选文“以短小精美者为主”,一般不收通俗选本竞相选录之作。作者认为《文选》学其主流为《文选李善注》之学,而论其派别,又有文选李注之文献学、小学、文论学三端,作者所侧重尤在文献学。因此,注释侧重以诸本相校及检对李善注引文,兼采清人考证,精核非常。作者认为尤本出于李善注本,非从六臣本摘出【?】,胡刻本所用尤本非善本(402),有变易尤本不加说明处(195),又有尤本不误而胡刻本翻刻致误者(194)等等。作者师从向宗鲁先生,与骆鸿凯师法家法似有不同,以此颇致讥于骆书。如谓:“骆鸿凯《文选学》,欲上系汪韩之书,则颇伤冗杂,窜入评点,非《选》学之正途。”(121)然而《文选学》书中于明清以时文之法评点《文选》者,亦痛加贬斥,评骘一门所取李申耆、谭复堂等人评语,屈先生书中亦曾采摭,持论或有不公。读法一节谓“阅读《文选》一定要口到”(148),与黄季刚先生尤重诵读同。【黄焯:“回想四十年前,先从父尝取《选》文抗声朗诵,焯窃聆听其音节抗队抑扬之势,以为可由此得古人文之声响,而其妙有愈于讲说者。”】附录一萧统《文选序》、李善《上文选注表》章句,《杂述》未录,而谓“讲读《文选》,应首及萧统《文选序》,寻绎李注,必先看李善《上<文选注>表》”。两者均有高步瀛注释,前者见《文选李注义疏》,后者见《唐宋文举要》乙编,于此即可见作者效法高氏之意。
  •     作者自言,导言部分取则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选读部分效法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导言部分,论《文选》与刘、钟二子关系,持二者合同说,举例则是《文心雕龙•诠赋》所列“辞赋之英杰”十家,《文选》录其九;《诗品序》所举“五言之警策”二十二目,《文选》亦太半囊括。我觉得这问题比较无聊,三部大书,言同言异,都能找到理据。老一辈的学者一般持合同说,以黄侃、骆鸿凯为代表。准此以观,能够将刘、钟之书与昭明之选,多所会通,也免去明清辞章学的许多弊病。新时期的学者,尤其是日本人,比较愿意立异。例如清水凯夫,我很不喜欢这人。他们不想写文章,只想发现矛盾,力反前人,塑造独立的思想家,出产学术成果。论文选编辑,仅据古抄本一条旁注,断言《选序》为刘孝绰代作,极为牵强。论《文选》学史,颇觉尊李善而贬五臣太甚,至言李注一出,文选学就应该是李注的文献学,小学和文论学。五臣疏通文义,善于审辞气,何可不及一语?李注“释事忘义”之讥,骆鸿凯已证其非,然而萧选文章之用心,又岂是“李注文论”所能该备?宋以後《文选》学,材料几乎没有超越《文选理学权舆》和骆鸿凯《文选》,但有考辨和分析,极宜取法。论清儒选学著作,要言不烦,我读过的也很少,不做评论。论文选版本,关于古抄无注三十卷本,叙述源流最详,是独家材料。其实此本并非海内孤本,傅增湘曾两次取与胡刻本校勘,藏国家图书馆(见傅刚文章)。黄侃亲见此本,而《文选平点》未能全部采录,高步瀛用此书,作者怀疑也是托人代校,未睹全帙。新出的文选版本,固已不限于此,主要是唐代的诸抄本,和韩国的奎章阁本等等。自不能苛求作者。论读选之法,不能用庸俗的批点法读《选》,力辟明清浓圈密点之书,所言极是。附录《选序》和《上选注表》章句,前者前有高、骆二家笺注(见《文选学》、《李注义疏》及《南北朝文举要》),後者则为创例。选读部分,比较能体现“步驱齐梁”的意旨,选文不选大赋,录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和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体现南朝骈文特色。比较有分量的两篇是刘孝标《广绝交论》和王简栖的《头陀寺碑文》。前者典故特多,且关乎梁代史事,跟《文选》的编辑密切相关。後者广引内典,三藏十二部如瓶泻水,後人饾饤拾取,不及万一。注释之法,其他诸篇,全部为李注查找出处,即所谓李注文献学。碑文则引李注引文多已散失,故以通行内典,更换李注。功力深厚,小子不得厝言。但我觉得缺憾是,不能疏释文义,过分纠缠李注,已偏离对本文的品读。另外,评价和逸闻也偶有采录。黄侃说,有《文选》学,有《文选》注学。今舍注学而就选学,庶免叠床架屋之病(《学记续编》)。这本导读,虽然偏重善注,犹能明体例,慎择取,矩彠不失。今之选学,文章用心略而不讲,专专以讨求东邻孤本为事,斯愈下矣。汉世谣谚,“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文选》本为习文而设,若翫诵《文选》不能课虚责有,叩寂求音,则与汉季之俗儒,竟何以异?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选读部分,其实就是就是教你如何作校勘,这样在阅读中也可以得到很多的乐趣。因为作者自己说了胡克家所据本是好中之差,现在这么多善本,难道你还要那么读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