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书评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ISBN:9787500655718
作者:鲁迅
页数:400页

莫怪涓生变了心

鲁迅笔下,难能见到小儿女情长的笔触,读起来又尤觉细致贴切,让人遥想,他和许广平那段曾不容世俗的盛大情事,怕是也有着被日常所害,撕破脸皮的创伤。如涓生一般虚伪的温柔、冷漠的镇静、恶毒的冷嘲……作者本人,或也有过吧。文本以子君的逝,涓生的悲为主线。涓生子君,平音为主,字形比划上没有扬笔,起伏不大。明明是很好听的两个名字,读起来却透着股惨淡怆然。不激烈的,平淡的压抑。槐树和藤花的意象,在文中出现多次,预示涓生情感的基调。只有一次,是那槐树的新叶,紫白的藤花,出现在他与子君热恋而未同居的时期,和子君一起焕然出现,透着晴明崭新的亮堂。其余时候,便是那半枯的槐树,老的紫藤,如同叫涓生懊丧的,凋敝的理想,浊旧的生活。初见此文时,所感浅薄,兼抱着对子君的怜悯,气愤涓生之既无建设生活的能力,亦无对平庸生活的审美,明明是始乱终弃,却又诸多借口。现下倒不那么批判了。不过也是不能自已、寻常人罢了。涓生“喜新”,这一点,潜伏奔突在文中的方方面面。手记通篇,他不知提了多少次新的思想,新的活法,新的希望,新的出路,新的萌芽,新的这个,新的那个,新的一切。对于子君,涓生爱上的,便是她的“新”,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他对子君之失望失爱,也是因日常贫乏的生活中,在子君身上处处发现那“旧”的痕迹:被官太太“传染”的俗气,对前途的怯弱,失掉了勇气,识见变得浅薄,“功业”完全建立在吃饭中,不见瘦损,不机敏……等等。曾经,她是他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禁锢,实现自我价值的“相知”。会馆的破屋,充满他的语声,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他在谈,子君总是微笑点头,涓生是爱着这样的子君,因她悦纳了这些新的思想,至少他满足于这样的感想。雪莱半身像,子君不好意思看,低下了头,我猜,这半身像怕是有些裸露抑或单纯的男色之美吧。“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这便是有些伏笔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向世界发出的这番“呐喊”,如一道闪电劈向大地,震颤了涓生的灵魂。这番新女性的框架性发言,也许只是这稚气女子为爱情一时粗壮了胆气,偶一为之的豪言壮语,但却叫涓生对中国女性的未来,看到了辉煌的曙色。这宏大的主旨,让他刻奇的趣味充分的满足,他爱得且狂且喜。而子君对周遭冷眼的不屑,对守旧家族的叛离,更是他二人爱的最好催情剂。搬到吉兆胡同,开始同居的生活。在用金戒指和耳环卖来的钱,入了房屋的股份后,子君之“新”,也终于算是走到了终点,从此,她渐露小女儿形态,享受爱情回甘,努力操持家务,做个温柔的妻。我看她从来就没有真的思想解放,只是太爱太爱涓生,于情感上解放得比较充分,而涓生,对她果敢刚毅与大无畏的表现,赋予了追求自我价值、反抗礼教陋习、追求婚恋自由平等……等等“上纲上线”的过度解读。这才是二人最大的“真的隔膜”,从这个意义上,涓生的“变心”早已有了基础,子君本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在涓生眼中,变化快的是子君。在我读来,变化快的是涓生,随时随地,他在“嫌弃”。人情微妙处,文字精妙处,开始展现。“子君不爱花”,平淡的一句话,读来就有那么一股子不如意味儿。“她爱动物,怕是从官太太那里传染的罢”,养只会向人谄媚的趴儿狗,在涓生看来,是官太太之流的俗气做派。这条小狗,子君叫它阿随,他便不喜欢。这名字有点儿透露出子君“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古旧理想,而涓生所向往者,是头脑清醒,独立自由,不从属他人的娜拉,不是一个听话的娇美妻子,更不是无聊的家庭妇女。阿随的意象,隐喻子君的爱、顺、随,昭示一种令人压抑的束缚。而涓生是最怕束缚的,旧思想的束缚他要摆脱,局里的工作是他眼里的牢笼,他那需要构思的作工还不能受规定的吃饭的束缚,他总在说,自己还没有忘记翅子的扇动,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现在,变庸俗了的子君和她所建设的过于庸俗化生活,成了他最大的束缚。“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帖了,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但是这自然还只能怨我自己无力置一间书斋。然而又加以阿随,加以油鸡们。加以油鸡们又大起来了,更容易成为两家争吵的引线。”“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即使在坐中给看一点怒色,她总是不改变,仍然毫无感触似的大嚼起来。”……你们看,各种嫌弃。扔掉阿随,是这次朗读让我最有感触的段落之一。“终于是用包袱蒙着头,由我带到西郊去放掉了,还要追上来,便推在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并不很深”四个字,读时加上了着重号。这便是文学大家才会出现的“多余”,他可以说浅坑,可以不说,用“并不很深”四个字来形容这个坑,有那么一点“奢侈”,却又精准的传递出人物的一点性格和心理--此时的涓生,还是肯于担负并主动担负着虚伪的重担。推都推了,还要刻意的去强调“并不很深”,以显示自己的并不忍心,和对子君不理解的怨怪。对子君来说,阿随之退出他们的生活,是她所寄予的一种理想的破灭。没有“随”成,让她悲愤,失掉了一些信心和勇气。“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她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并不怎样瘦损……。”“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你们看,嫌弃到句句刻薄,虚伪的重担也担负不了,想将真实的重担卸下给她。他想让她自动觉悟,决然舍去,从暗示到明言:“我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阿随被推在那“不算很深”的坑里后,这时便是子君了,被涓生的话,“推入”万劫不复的深坑。她的死去,此刻已经是进行时。此刻以后,她所有的,只是无爱的虚空。路的尽头,只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涓生的伤逝,也应从此刻便开始。不必等到最后,才想到自己是读深了子君的“新”,读浅了子君的“爱”。而阿随竟归来了,像一个不死魂灵,肆意嘲弄涓生,和他那不知在哪的,新的生路~~~~~

只谈爱情

我认为《伤逝》的伟大之处在于,不论将这个故事置于何种时代背景,都能够给人启示,比如将近一百年之后的我。《伤逝》里的男女主人公仿佛鲜活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代,鲜活地存在在我们身边。而子君和涓生这两个人物身上,又映射了100年前或者100百年后的多少尘世间的红男绿女所经历的种种,仿佛是我们某个人,抑或是每个人。姑且让我单纯而任性地把五四的时代背景暂时隐去吧:忘记子君的思想是否是落后还是解放不彻底,忘记涓生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男子,忘记他们的经济地位是如何不平等……试图纯粹一些,来看待这两人的爱情与爱情的理解。爱情初始,萌芽,生长,是两个人各求所需的结果。作为涓生,需要一颗充满活力而蓬勃的灵魂来抚慰他的心灵,因为涓生百无聊赖的生命里不曾感受到过能带给他这炙热微妙感觉的冲击;而子君,需要一种方式来实现自我觉醒与自我意识的发掘,所以一旦找到出口便飞蛾扑火不计后果(这里感觉子君和妙妙是同一类人,我觉得她们的爱情其实不纯粹是为了爱而爱,而是为了找到自我才去爱。)所以,这样的爱情是各得其所的,由有一开始的共同兴趣与话题作为催化剂:“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气,谈男女平等,谈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由子君的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将这种关系短暂地维系成了一种坚如磐石的状态。开篇是多么振奋人心,多么神圣,多么令人遐想。这是属于意志与精神的爱情,子君用纯真热烈的爱燃烧自己,而涓生同样热情的回应:“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可惜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没多久,涓生便厌倦了。涓生说:“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这多么可悲,能否说是涓生的喜新厌旧或者说自私利己,能够把一个人的身体看遍已经颇具对女性的侮辱意味,进而看遍对方的灵魂,这样的涓生实在是卑鄙而无耻。在这场爱情关系之中,彼此只有电光火石的一瞬,却没有牢靠而稳固的基础,似乎预示着他们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毁灭。涓生的爱情,高度理想化,却不愿背负责任。只是自己自娱自乐的臆想,凭着一腔激情就以为找到了灵魂伴侣,以为就此可以和子君建造罗马,却在之后的日子里自己拆了城墙。自以为是的表现,虚伪漂浮的态度,让我觉得可鄙可笑。子君的爱情,勇敢无畏却缺乏主见。在爱情开始,是她的勇敢执着让男方接受了他,于是可以离开自己的家,如同“出走的娜拉”一样去找寻自己认为的幸福。然而男人说已经无爱之时,子君却早已没有了当时的果断,“我同时豫期着大的变故的到来,然而只有沉默。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没有一句指责,一句质问,就这样子君离开了涓生的家。我于心不忍,在我的眼中,子君可爱可怜,没有对这可鄙男子的任何指摘就匆匆逃开,实在令人觉得恶气没有出尽。这对男女的爱情,虽有开篇的各求所需与各得其所,虽有短暂相爱时的满足与安慰,却向来不是平等的,对等的。无论是彼此的付出,彼此对爱的理解。那涓生,表面上爱的是一个具有新鲜生命力的女子,实际上仍然爱的是他自己的欲望,满满的掌控欲望,他可以几乎不负责任;因为倦怠就抛弃爱他的女子;在抛弃完之后瞬即觉得心情轻松舒展;所谓的悔恨似乎也不是真正的忏悔……涓生和封建时期的遗老遗少,权威家长有什么差别?那把时代背景抛开,我只看到一个以自己的旨意为主的男人,荒谬地以为自己能够拜托内心的虚妄无聊,以为自己的生命可以重新获得生机,而事实上,他只是越发沉沦,越发利己而已。我看到很多人说子君后来一点一点变得庸俗了,在饭菜,油鸡,狗和家务之间庸庸碌碌、苟且度日,和那些阔太太一样,把她的狗起名“阿随”,似乎是暗示这子君变得随波逐流没有当时追求爱情、追求一种荡气回肠的爱情的执着了。所以她浅薄、世故,变得庸俗。这是她最终被抛弃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这一点,我很难认同。我认为你可以说子君的确在和君生在一起后有些丧失了自己的人格,有些太把自己作为涓生的附属品,进而难以返还到当时那个说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状态的自己,但我无法认为子君选择的生活就是随波逐流和庸俗的。这也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一个女人做饭喂鸡操劳家事,养着花花草草与狗儿派遣内心的各种琐屑情绪,错在何处?现代人难道不也是这样过的吗?爱情过后,还是需要生活的,我实在无法理解涓生沉溺于世俗生活就选择将其抛弃。反过来说,子君是变得过于世俗了,那难道是她一个人的错吗?我觉得涓生是有很大责任的,如果他能在他们同居后做出一些让子君保持追去与热情的行为,子君会渐渐让周身散发出庸碌气息吗?发现了问题了,但涓生却没有作出实际行动去挽救这些裂痕,而是在那里自怨自艾,或者不冷不热地说一句:“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这句话是真理,然而他却只说不做,和子君一起走向灭亡。子君对于自己的灭亡负有责任,但不是全责,涓生是彻底的合伙者,杀人同谋。可悲的是到最后我也没看出涓生的悔意,“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这是他冠冕堂皇的说辞罢,他害怕下地狱,不是为了子君,是为了怕自己收到惩罚。涓生其人,就是自私怯懦的,我主观性地对他没有好感,我认为他在最后的忏悔掺杂了无尽的谎言。还好最后一句他自己也承认了“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遗忘和说谎,说明涓生是无法获得救赎的。他会一直这样卑鄙下去,子君不是他的救赎,他却以同谋者的身份毁了子君。他选择遗忘和说谎,说不定会毁灭更多人。我对涓生绝望。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是一场纯粹的爱情悲剧,表现了没有基础的爱情、太过理想化的爱情,在面对逼仄的生活现实之时,怎样分崩离析的过程。我在这里没有太关注“时代背景”、“现代性”与“跨时代意义”等内容,因为个人更愿意将其注解为一个讲爱情的故事。(肤浅了,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的爱情,或许是一种启示,读完以后,只能期待每对男女都别在爱情里分不了轻重,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或重;别在爱情里失去了自我,抽身离开以后再也找不回曾经的自己;别失去了爱情,依旧无法成长。 后记: 读了《伤逝》以及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整理出了这样三个个观点。有种观点认为,《伤逝》和《娜拉出走之后》都体现了妇女解放的观点,表现了想要获得自由必须要使妇女拥有经济独立权才能和男子平等,(《娜拉出走之后》: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剧烈的战斗。)否则就会和子君一样,拥有悲剧性的结局了,因为子君在同居后是被涓生养着,丧失经济独立权后就失去了自由。所以《伤逝》是对只追求爱情的妇女就有强大启蒙意义和教育的。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子君和涓生的悲剧来源于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的失败,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当时不合理的制度以及黑暗势力的破坏与迫害。所以重点是批判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呼吁社会解放与斗争,只有社会斗争成功,才能实现个性解放和婚恋幸福。第三种观点侧重于两位主人公的爱情观不同,认为涓生的爱情观念偏向浪漫主义而子君倾向于实用主义,子君陷入了庸俗的泥潭不再追寻涓生喜爱的充满浪漫色彩的世界,而涓生则自私地认为子君埋身于炒米油盐的现实生活便是放弃了对于精神之爱的追求。爱情观不同在爱情里变成了各自的弱点,于是这段爱情还是以悲剧收场了。我认为,前一、二种观点具有特定的时代性,这样的观点有其特殊的意义,值得被我们采纳与探讨。但是,从局限性上来说,感觉没有将《伤逝》的文本上升到自身意义与价值上,因为“具有妇女解放观点”以及“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的失败”似乎还是更将着重点放在五四运动时期之上,没有跳出“作品的时代意义”的束缚。(不是说这种解读不对,只是个人觉得这样的解读不全面)而第三种观点,我认为已经有些跳出了只讲时代意义的束缚,而关注到了主人公个人观念的层面,和而我阅读完之后直接关注到男女主人个层面上有些类似。(可能这个角度也是不全面的)当然角度无所谓对与错,今天我是站在男女主公个人思想的层面来学习这篇文章,也许就不会太多涉及“时代背景与意义”的内容了,或许有些割裂开来看了。不过我想跟着自己读完的感觉走,必经阅读还是跟个体有相当联系的事情,每个人对《伤逝》的理解不会一样。(当然有一点很矛盾,既然涉及男女主公个人思想,那么必然还是会涉及到时代背景影响的,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不过总是有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共通的,亘古不变的。)

伤逝 读书笔记

伤 逝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胡,夜间回想,早只剩了一些断片了。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她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 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上。我的心渐被这些草稿填满了,常觉得难于呼吸。     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 我要离开吉兆胡同,在这里是异样的空虚和寂寞。我想,只要离开这里,子君便如还在我的身边。她虽是想在严威和冷眼中负着虚空的重担来走所谓人生的路,也已经不能。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 摘自百科: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新的生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爱情和自由,到底哪个更重要?王子娶了公主是童话的结局,但不是最后的许诺。“他们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中也远没那么轻描淡写的笃定。究竟这样的认可形式是一种冗余还是神圣。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已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涓生与子君的确是从昏睡的梦境中清醒了,然而觉醒仅仅是斗争的开始,他们醒后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这个目标似乎对他们也并不重要。现实主义作品的伟大之处便在于此——关注现俗,指明并试图解决其弊病。小说以男主人公涓生为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小说描写的是在中国北京1920年代,青年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故事,青年涓生与子君有着文学和制度变革的共同话题。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时代的青年们所热烈追求的生活理想,也是当时文学创作的热门题材。当时的这类作品,大多致力于描写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的斗争过程,并往往以自主婚姻的实现作为结局。但鲁迅的《伤逝》却以悲剧收场,而且不是一般的恋爱悲剧,而是自由恋爱成功之后的婚恋悲剧。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在相爱的过程中,尽管遇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阻挠,但他们无所畏惧,毫不退缩,子君的态度尤其坚决。面对父亲和叔父的反对,她坚定地表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正是靠这种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态度,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阻碍而结合,实现了婚姻自主的理想。但涓生和子君婚后的“安宁和幸福”并未维持多久,他们的爱情悲剧恰恰发生在恋爱成功,婚姻自主之后不久。首先来临的打击是涓生被解聘。失去职业后,他们的生计成了问题。虽然他们尝试用其他办法“来开一条新路”,但都没有走通。这使他们的爱情生活蒙上了阴影。加上结婚后,子君以为追求的目标达到了,便日渐沉浸在小家庭琐碎的生活中,不再去上进了,变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甚至有些庸俗的家庭主妇,甘愿做靠丈夫养活的附属品。实际上,子君尚未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停止了追求。软弱而自私的涓生在感受到婚后生活的平庸和生活的压迫时,只想着“救出自己”,并自欺欺人地把抛弃子君作为自己“向着新的生活跨出去”的第一步,结果是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并未真的跨入新的生活,整日在悔恨与悲哀中消磨着生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既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势力的破坏与迫害,也与他们本身的弱点——如软弱、自私、目光短浅和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等有关。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意义在于,它启示人们: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为社会解放而斗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同时它也揭露了一个事实:爱情需要“物化”,他是基于基本的生活的,没有生活基础(在这里体现为社会基础)的爱情势必会破灭。手记方式用诗一样的语言抒写了涓生的心境,寓批判于事实的缕述。有追忆中的内心独白与倾诉,也有回想里的细节点缀与刻画,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精湛的白描技法。小说的叙事、议论、写景都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小说大体上是按照会馆、吉照胡同、会馆这样回顾式结构进行描述的,在具体事件回顾中,作者没有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而是根裾主人公的情感,有详有略,跳越式的追述。首先,在叙述中抒情如:子君死后 ,涓生又回到会馆,回忆一年前与子君相恋时的情景,是用叙述的语言抒发他们相恋的情感:“在一年前,在寂静和空虚中并不是这样,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其次,也通过议论直抒胸臆小说结尾段表达了涓生追悔莫及的悔恨和悲哀的心情。再次,作者也借助景物描写抒情作者写道:一年前两人相恋时,子君就带着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式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紫白的藤花。一年后,依然是这样的破屋,这样的板床,这样的半枯的槐树和紫藤,但那时使我希望、欢欣、爱、生活的,却全都逝去了。作者写出了人去楼空的空虚与寂寞。人物分析子君和涓生都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有个性解放、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作者充分地肯定了子君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高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是子君反封建专制的战斗宣言。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作者也批评了子君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以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性格,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由于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她曾经背叛的旧家庭里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作者也写出了她纯朴善良的性格,她为了爱情,不计较涓生是个门第卑微的穷青年,当离开涓生的时候,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最后留恋,表现出子君纯朴和善良的品性。

我只是在说伤逝

我分明看到了我自己的爱情的影子。男主人公算是个有理想有思想的文艺青年,爱上了子君,一个本以为和他很相似,很骄傲思想又独自的女孩子,深深的为之着迷了。两人在一起了,谈天谈地谈理想,女孩子亦深深的爱着他。两人一起什么都不怕,为着爱为着生活向前冲,只是生活并不是简单的,当姑娘沉静着为着这个家忙里忙外,为着琐碎的事情操劳着最终失去先前思想的睿智,磨成平凡的主妇,同时也失去了男主的爱。男主依然不变他的理想,他的抱负,他的文艺,只是失去了知音,于是嫌弃了她,可是他为何意思不到,这姑娘是怎样因着爱,变成了另一个自己。这个男主是自私的,但是却是真实的,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感情,即使残酷。

爱过,然后不爱了,就这样!

其实爱情像所有感情一样,是一个时代的影射,人的生活受到当时代的局限,感情也如此。只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如何,大致就了解那时候的情感方式,反之亦然。如今,很多时候,做任何决定,都是自己的事情,与人无忧,最多把责任推给社会,人心浮躁,爱情也大抵如此的,太轻易的就可以爱上,然后也可以太轻易的,就发现不爱了,责任大概是可以有也可以无的东西,也许古往今来,人都是同样的脆弱,但是绢生起码在最后是悔恨的,内疚的,对于子君的死,也很自觉是有责任的。现在的人们是不会有这样的自觉的,如果真的是死了,还要庆幸当初没有一起,这样的脆弱经不起变故,将来会是包袱。其实爱情大概如此的,别寄予太大希望,人总要衣食无忧了,才会想要去追求虚无的精神享受,感情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人必先争取自由,其次才是其他东西。

当代的恋爱与婚姻:太不自由与太自由

在当下这个相亲盛行的时代,恋爱结婚的前提是各种条件的匹配,甚至认识几个月就能下定决心过一辈子,自由恋爱是不是又走向了非自由恋爱呢,所谓的门当户对越来越重要,两级分化极其严重、阶层固化越来越突出的当代社会更像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为了保全自己财产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不得不依赖各种条件相当的非自由恋爱,不过也的确是这样,就像鲁迅先生在《伤逝》中说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在物质基础和爱情面前,大多数人选择的都是前者吧,因为人们都知道,后者是虚渺的,短暂的,锦上添花的,到了一定年龄也是可有可无的吧,而前者是活着必备的,是面子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为了社会的我牺牲掉真正的我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况且这真正的我经历的真正的爱情又是没有任何保质期的,是没有人能承诺它不会变的,就算有人承诺也不应该被相信,想起《北京爱情故事》里杨幂演的角色说过的一句话,比起爱情来这些包包和鞋子能带给我更强烈的安全感。有人认为《伤逝》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为社会解放而斗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我却想说,在任何一个社会,婚恋的幸福都是短暂的,也许社会发展得越快,每次幸福的时间反而越短,因为在一个发达的社会中,人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化,面临的诱惑更多,抵挡诱惑需要的耐力也就越强,怕是很多人没有这种耐力吧。所以啊,子君告诉我们,婚姻和爱情永远不是女人的终点和目标,不要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很多时候它往往不是,也不要以为结婚了你老公就是你的了,所有权不等于拥有,在当下这个年代婚姻什么也代表不了,把期望放低,也许只有怀着随时会离婚的心境,看待很多事情才不会失望吧,人生啊,只要活着就是无穷尽的努力,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想让你老公出轨就一直吸引他呀,真能每天被自己的老婆勾引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吧。女人可以是男人的附属品,只是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也就只能是附属品了,就算是花瓶也要经常换不同的造型吧,何况你并不是。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谁能一直陪着你,没有的。大学的时候还在想有的老师为什么一直没有结婚,现在想想也许是看透了爱情和婚姻吧,王尔德说过,婚姻是想象战胜了理智,再婚是希望战胜了经验。当代社会的恋爱与婚姻,从社会角度说太不自由了,从维持时间上说,太自由了。

子君死后我们该怎样

我的父亲曾经向我推荐过一篇小说,它的名字叫《伤逝》。这是他迄今为止向我推荐过的唯一一篇小说。“这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看看吧,看看你就懂了。”他不遗余力地往我充满幻想的脑袋里填充一种意识,那就是,吃饭的重要性。吃不饱肚子一切爱情浪漫和自由都是空谈。这是人生和世界的第一条定律,不遵守的人只能是撞得头破血流。然而那时候我还不能看懂这篇小说想要讲的。从表面上看,伤逝所讲的故事,如果往简单了说,是可以理解为一个爱情被现实击倒的过程。这里的现实,包含生存的因素——辛苦的赚钱养家会把爱情渐渐磨损掉,没有经济基础,爱情以及之后要考虑的婚姻问题都会难以承受。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层面连一些最庸俗的电视剧都会涉及到,又何必在此废话呢。昨天我又亲眼目睹了一个老女人对自己恋爱婚姻观念的宣扬和对年轻人自以为是的教导。那是在一个餐厅里,一群大学生被她请去吃饭,她在他们中间走来走去,然后大声讲话。从言语里可以听到,那些学生是属于比较“优秀”的。她一方面鼓励这些人继续努力,做别人的榜样,一方面要求他们不要在学习之余有什么杂念,做不该做的事情,尤其是——恋爱。“《伤逝》里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一个人不首先考虑生存的问题,不解决经济来源的问题,恋爱和婚姻就是空中楼阁。”“恋爱要是不以结婚为目的,就只能是玩玩,最后就只有造成伤害!”“不但要考虑自己生存的问题,还要考虑自己将来的孩子怎么生存!恋爱和婚姻是一种责任。”对此鄙视之余,我在想,《伤逝》究竟被上一代人做了怎样的误读?从我的父亲到这个老女人,他们的观念是一种极其奇特的构造,其中有红色年代革命观念的影响,也有他们自己人生经历对其精神的戕害,更是有中国传统文化遗毒包含其内。在此我摘抄一段这种可恶观点的代表性话语:“最后,子君没有工作,经济上毫无来源。而在那样的时代,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涓生也失去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失业的打击使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家庭经济来源的断绝,使轻松自如的心态也随之失去,他们没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经济的困顿让爱情失去了赖以依存的‘附丽’,就只能是走向灭亡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生理的需要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问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的追求?‘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感觉’,更何况爱情呢?在涓生和子君所生活的社会时代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然都有很深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逼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拮据,衣食问题、住房问题,不时撞击着他们爱情的幻梦,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在经济困顿上,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当涓生被局里开除了的时候,子君的第一反映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于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写写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还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其中还牵扯到马斯洛的理论。很多中国人是最善于把一些国外的或者是名人的理论的皮毛拿来当令箭,可怕的是更多的人都在相信这些言论。对马斯洛理论的误用,对《伤逝》的误读,这些层出不穷的可悲说法被写在教科书里,被无数的老师作为真理拿来灌输给学生。当国外的老师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却在用赤裸裸的现实主义来磨损他们的心灵。拜托,我是需要知道生存的重要性,但不需要您来教,到了一定时候社会自然会教给我。这种误读,我权且称之为生存至上主义。其典型特点是把生存因素的基础作用夸大为决定性作用,然后作为忽视人的心灵需求和蔑视人的权利的借口。可以说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践踏人的因素,以及中国实用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在此还可以说句题外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误传、误用和实用化,与中国的文化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考察《伤逝》的故事之前,我先想起了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娜拉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作为附庸的地位而愤然出走的,可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她自身生存能力的缺乏,她面临的结局又必然是悲剧的。这牵扯到几个问题:1.男权社会是何以构成的?女性为什么会不满?2.女性自身有没有能力去承担她们想要的自由?3.女性的自由是什么?鲁迅之所以关注娜拉出走的问题,说明他不光是关注女性如何自由的问题,他更关注的是,我们如何解读自由一词的含义,我们如何给女性,乃至给男性,给人类自身的存在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坐标。这是他思考的一个大背景,只有在这个足够辽阔的背景之下,对《伤逝》的解读才不会误入歧途。另一个大背景,是鲁迅坚持一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在《伤逝》中,鲁迅更为强调的绝不是涓生和子君的脆弱,而是环境的恶毒。小说中处处可见环境对两个人的排挤和打压。他们生存的困难,真的应该那么难吗?真的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建立自己的经济基础吗?无论如何,在那个时代,他们两个有学历有知识的人的结合,都是十分难得的了,不要说基本的谋生,过上很好的生活也是有可能的吧。然而环境却不是如此,这是为什么?难道两人都退回原处,就对了?那种生存至上主义的言论正是在颠倒这个因果关系,截取故事中的一个面,来进行庸俗的教育,这是极其愚昧的,也是对鲁迅的侮辱。所以我认为,对《伤逝》的解读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进行,但上述这两个大背景是需要重视的。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1.女性自由以及人类的自由。《伤逝》中的子君,一开始是被涓生富有感染力的召唤所感动,所激励,然而她自身对于未来的自由这个概念是模糊的。当她不得不开始把精力放在烧饭洗衣上面,她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自由。如果说,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她经济的不独立和精神的归附(子君对涓生是相当依赖的,从生活到精神的全面依赖),那么又该如何解决呢。解决了女性的经济权问题,女人进一步拥有了精神上的独立性,是不是娜拉就可以走向幸福了?首先,女人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真正独立的,OL的大量存在并不能证明女人拥有和男人相同的行动能力,而且女人的工作和育儿、安抚家庭责任也常常是冲突的。另外,女人在精神上对男人的依赖性更是绝对的,可以说女人和男人就是互为依赖和被依赖的存在。所以OL不见得就比全职主妇更自由。“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 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摘自《娜拉走后怎样》一个人自身的自由和别人的自由是一对矛盾,一种语境下的自由和另一种语境下的自由也是一对矛盾。涓生反对的是一种不自由,却陷入了另一种不自由,前者带来的可能只是痛苦和郁闷,后者却把他和他的女人毁灭了。自由说到底就是一种虚无,“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信念....到底也是一个虚空”。2.男性对女性自由的侵犯。涓生其实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严重错误的立场上,他并没有给子君以应有的尊重,他展示给子君以自由的未来,他用自己观念中的那个形象来塑造子君,然而现实让他一步步走向沮丧和绝望,因为他自己的梦想没有实现,子君几乎是必然性的辜负了他。这显然就是一场猫玩老鼠的游戏,在两人共同的自由反抗中,涓生的强势地位和他所痛恨的封建礼教一脉相承。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从这一点上来讲,涓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实现了自由,却与此同时侵犯了子君的自由,替子君选择了她的本质。在女性寻求自由的过程中,男性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这也是爱情中的权力之争,也是爱情深处的困惑:我爱的,究竟是一个幻梦,还是他(她)那个人?一个人不但在构建着一个虚幻的爱的对象,与此同时还在那个幻象中塑造一个虚幻的自己,这就是抵抗恐惧与焦虑的办法。其实那个人所爱的只是一个二者的拼凑体罢了,不同的结局取决于两者所占的比例大小。爱情的虚无,和自由的虚无是一致的。3.《伤逝》的要义。从我个人感情的角度来讲,对涓生和子君是深深同情的。我相信,鲁迅先生对涓生所面临的那个可怕的社会环境感同身受,所以才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其中有他的思考,也有他的愤怒。《伤逝》的悲剧,男女主人公自身的问题是次要的,那个吃人的环境,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们的爱情如果没有那样的环境,也未必会顺利美满,但总不至于走向毁灭。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反思在今天依然是非常必要的,人不能制止悲剧,但可以努力去减少。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这个悲剧归结为主人公缺乏谋生的能力。然而今天又看到新闻说,两个女大学生含泪抨击在课堂上表现出对政府不满的教授,这样的新闻,让我回想起今年春天被地震牵动的那股巨大而盲目的红色潮流,我只能再次沉默,为这个国家祈祷。那两个女大学生,想必就是成功教育的典范吧。

软弱的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反映在以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身上就是一种,充其量是一种姑且称之为软弱的力量。记得前一阵子有人传言和某县太爷关系不一般的一位妇人,别人遗憾她没念过书,不然更不知是什么人物。此妇人听了一笑,高论如下:“多亏我没念过书,要不和你们一样思前想后,犹豫不决,这样也就只能混个肚儿圆了。”山野村姑的话固然不是绝对的真理,但是古人“文弱书生”的描述确实把知识分子从骨子里刻画得淋漓尽致。穷酸迂腐也一直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虽然我们一直不肯面对,但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现实。不论是鲁迅、郁达夫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是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文人在驰骋于幻想世界的同时,必须思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社会地位。古往今来那些社会地位高的知识分子,有几个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而高呢?如若手里没有了权,兜里没有了钱,还不是潦倒如涓生,如孔乙己?反过来说,知识分子手里一有了所谓的权和钱,就不再是知识分子了,他们就换了一副“吏”的面孔,斜着眼看人了。虽然这样的人曾让他们那么不屑,这样的面孔曾让他们那么的厌恶,但是他们这时候心里可是舒服的很哪,好似把当初别人给自个儿的侮辱还给了那个人似的,也不管现在的自己在以前的自己眼中是什么样子了。剖析知识分子的内心,就是一个懦弱者的思维,愿意相信理想的虚无,不愿正视现实的残酷。逃避——如涓生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并非是灵魂的不爱,而是现实逼迫下的逃避。因失业他们必须节衣缩食,甚至不得不抛弃子君的那条小狗阿随,在肚子也混不饱而且不得不借口读书而在书局取暖的时候,涓生面前就是有一仙女,只要她也同样潦倒,就没有爱情可言。抱怨——如涓生所想“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够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的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可是分手后他的路又在哪里呢?无非是白眼和冷落,不过是一个人躺在会馆挨墙的床上悔恨和悲哀! 即使知道自己还活着,还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第一步还是要写下自己的“唱歌一样的哭声”,葬在遗忘中,“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跨出新生路的第一步。为什么是说谎?只有说谎来迎合吃人的社会,只有变为非知识分子,才能生存。才能有那么一点点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钱,高雅的说吧,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然不是钱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卖掉了《伤逝》里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爱情,能为千万个“涓生”买回一点点软弱的力量吗?

难于之难

我以前竟然给过1星,简直图样。这部小说立意非常好,很现实: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故事结构上,大家都没做错什么,又好像都有错。这就十分真实了,因为大多数时候,分手不就是这样吗?对我有什么帮助之处呢?首先,要警惕“盲目的爱”。要自省,事情永远都在起着变化,这大概是没办法的事了。其次,很多时候男人是不会理解为什么一个女人会在结婚之后变得“目光短浅”——沉溺于柴米油盐,赶鸡遛狗。尤其,在家里没有什么钱的时候,这就有如犯罪,那真是左看也不顺眼右看也不舒服了。除却“附丽”那句,另外一句印象深刻的就是:“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人人想要爱情,人人都只是一味自私。这就是了。于绝望中寻觅彼此忠实信任的爱侣,实在是太难。

《伤逝》 ——鲁迅写给未来爱情的一封信

《伤逝》讲的是涓生追思死去的子君而来到他们原来住的的地方,回忆起年前与她共同建立的小家庭里生活种种场景。子君因为深爱着涓生而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抛开所有的道德束缚义无反顾地与涓生在一起。可是,涓生渐渐发现子君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拥有轻盈脚步,总是面带微笑喜欢与自己一起谈天说地的子君。面对现实生活,子君日夜为家事而操劳,沉浸在自己的家庭中变得麻木,变得越来越喜欢与别人斤斤计较。而涓生却是一名理想主义者,追求一种精神沟通的柏拉图式爱情,同时他也是一名新青年,追求新的生活希望改变,在涓生眼里子君到底只是一个“还未摆脱旧思想束缚”的人。最后,讨厌虚伪的涓生把他自己的感情全盘托出以求者子君对自己的解放,然而子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后离开了涓生。学者们对《伤逝》存在不同的解读和争议,根据道德规则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对涓生和子君的评价也有很大分歧。有的人认为他们两个人都同属于资产阶级意识的俘虏,因而思想是落后的;有人认为虽然两人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涓生比子君进步因为他仍在斗争求进步;有人认为涓生是个利己主义者,表面进步,实际“卑鄙”,子君是他的牺牲品;还有人认为子君代表五四新女性,为新生活奋力抗争。但是,大家对小说的意义几乎还是达成了共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受“五四”时期的恋爱自由、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等现代思潮影响下的青年,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个性解放无法摆脱整个社会的解放。和对《伤逝》的解读一样,20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对鲁迅写作的目的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的小说通常以剖析社会问题、批评旧社会的陈腐,给以中国的国民性和中国社会的弊端深刻的诠释,如《狂人日记》大胆抨击“吃人”的旧社会制度,又如《阿Q正传》里借阿Q的形象反应那种不思进取、玩世不恭的国民心态。而《伤逝》却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小说,鲁迅也曾说过,文学作品广义地说是作者通过想象的自我表白。很有可能《伤逝》是根据鲁迅的私生活而来的,学者们就根据这一点,对鲁迅的写作目的有不同的猜测。在鲁迅研究的初期更多的学者认为鲁迅写《伤逝》的目的是给青年们敲响警钟,提醒他们追求恋爱自由个性解放的时候不要脱离实际。到了后来这种说法被打破,有人认为《伤逝》是根据鲁迅的真实经历来写的,但是鲁迅对这种猜测给予了否认。鲁迅的弟弟周作人认为《伤逝》是悼念兄弟关系的决裂,但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因为故事的的情节与现实情况有些出入。有的学者认为《伤逝》透露出了鲁迅从父母包办婚姻中受到的巨大伤痛,可是当时鲁迅与许安之间并没有爱情可言,鲁迅和许安的结合只是鲁迅遵照母亲的意思去做的,而且鲁迅和许安的交流颇少。反倒是鲁迅和许少平的爱情极有可能成为《伤逝》创作的元素。鲁迅和许广平是什么时候确定关系没有一个明确是的时间,但是有研究者认为许广平写的《风子是我的爱...》是一种宣布爱情胜利的象征,虽然没有这篇文章没有注明时间,但是研究发现这篇文章是写在《伤逝》之后的,也就是1926年10月21日之后的。在此之前许广平还写了一篇《同行者》,里面透露了她和鲁迅的关系发展中的许多细节,后来鲁迅写了一篇《孤独者》作为回应,专家认为如果《孤独者》是鲁迅对许广平爱情的第一次回应,那么《伤逝》也许就是对许广平的第二次回应。所以,《伤逝》里面的涓生就是未来的鲁迅,而子君就是未来的许广平,鲁迅是在预警他们之间的爱情的结局有可能像《伤逝》一样悲剧收场,要许广平对自己慎重考虑。许广平大概在读了《伤逝》之后向鲁迅表示,无论如何他都会爱着他,并且答应和他并肩作战,绝不会像子君一样沉醉在小家庭里面生活。可能就是这一点赢得了鲁迅的爱情认可,后来才有了《风子是我的爱...》这样的结局。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鲁迅是“五四”青年的精神领袖,但是在爱情方面鲁迅却是个弱者,对许广平的爱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并不是说鲁迅是一个只敢恨不敢爱的人,当时鲁迅还是要考虑一下当时自身的限制,对接受许广平的爱仍存在着顾虑。因为那时鲁迅已与许安结婚,虽然不是自愿的但还是一个有家室的人,考虑到许广平的感受接受对双方都不公平。而且当时鲁迅的身体欠佳,那时的鲁迅患有肺病,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负担。还有一个问题鲁迅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充裕,如果许广平和鲁迅在一起的话那么肯定会像《伤逝》里面那样过得如此清贫。而且鲁迅的目标是想做一名革命的战士,不愿意被儿女私情所动摇。《伤逝》可以看得出当时鲁迅是挣扎在爱情和利己主义里。一方面许广平点燃里他对爱情的渴望,另一方面鲁迅决心要成为一名“精神界之战士”,誓与社会抗争。所以《伤逝》跟像是一封写给爱人的信,跟对方说我渴望更你在一起,但是我们的爱情有可能会像涓生和子君那样不被允许,即使在一起我们也有可能最后分道扬镳,要许广平客观地看待他们之间的爱情。难得的是许广平作出了让步,因为许广平也想成为鲁迅这样的人。双方都能找到情投意合的人,这封给未来写的信在现在看来必定是多余的,但是其中的意义只有鲁迅和许广平当事人才懂得。鲁迅和许广平之间以文传情,何其浪漫,这是属于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浪漫,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两个人渡过了最美好的时光,也许就像《伤逝》里面写的一样,在某个晚上两个人会一起温习起这篇文章。————于2014年6月8日广东广州

黑色孤独与清风而过

孔庆东对鲁迅的《伤逝》立了一个副标题“黑色的孤独”。待读《伤逝》两遍过后,顿觉孔老师所谓“孤独”恰如其分。说《伤逝》是爱情小说,倒不如言其为失意文青的懵懂爱情。失意与爱情各占一般,孤独便紧夹在失意与子君死亡所营造的痛苦之中。 如孔庆东老师所言,《伤逝》若单从题材上说,并无灼人眼球的功力,这大概是鄙人晚生的缘故,一睁眼看尽对《伤逝》技巧粗制滥造的文本,不由在二十二岁初读此作时,并无惊喜之感。而越看《伤逝》,越使我想起几年前在图书馆看的一部老舍的小说《微神》。此小说如今读来,倒像是清风而过,尽其所言,乃悲剧爱情小说之典范。鲁迅在《伤逝》中,重于描写涓生与子君同居期间,平淡的两人生活,虽辛苦却也甜蜜,如文中所言,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小说前半部分以鲁迅的大手笔总结了一般恋人之间的温情与常态。而后半段则莫名其妙的以子君的死来再次铺垫小说基调,实在有让人不知所云之意。子君为何死去?不得而知,就是这般死去也得有个说法。 而如孪生兄弟的《微神》,同样也是写一个青年的爱情故事,倒是后面一部分来了一次人鬼情未了的谈心,短短一千字内,把故事的所有细节一一曝露,但知女主人公死后还指着“我”的心,说“我不住在这里;我住在这儿”时,小说情节到了高潮,感情开始充分泄露。看《微神》总体布局,以“我”在山坡上晒太阳到,心中茫然,只想起那双小绿拖鞋,象两片树叶在永生的树上作着春梦。宛若一股清风而过,悄无声息,似乎这个故事就如同一段不发定义的梦,似乎有尤其真实性,而且就爱情而言,本来就尤其朦胧的假象,《伤逝》的黑色基调反而让爱情变得举步维艰,无法体现爱情本质的一种悲伤后的甜蜜感。 虽然两部小说都深得阴阳两界,唯有爱能联系的期望。但作为小说家的老舍在写爱情小说上毕竟胜于杂文见长的鲁迅一筹。如我的题目所言,当今许多写爱情小说的写手们都以前者为优秀爱情小说的标准,沿用鲁迅的写作技巧,加之一个卑劣的故事,成就一部滥情的爱情故事。而后者之写作风格,极少人能模仿到位,毕竟无病呻吟者众多,而万事淡定者寥寥。 当然这也是鄙人个人见解,只是常听人论鲁迅之《伤逝》,而鲜有人说老舍之《微神》,就此把两篇大家的爱情小说一起并读,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女性的家庭劳动要得到认可!

或许个人比较肤浅喜欢看爱情的小说,鲁迅一直很伟大,但是伤逝是我最喜欢的了,只因为爱情吧。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并冲破阻碍在一起,但是之后却因隔膜分离,最终子君死去,涓生痛苦。个人觉得,很大错误归结于男方,他有文化,但是虚伪,卑怯懦弱,他明明知道子君在无爱的世界里活不下去,却依旧要打破子君的梦,只是因为他不爱了。尽管最后他为子君的死感到伤痛悔恨,但是那对子君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或许他们当初的结合就是一个错误,是的,他们虽然都是知识分子,却依旧有着深深的封建思想的烙印。没有考虑好柴米油盐的生活,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这是我的观点。其次,男人基本不认可女人在家里的劳动,他们一贯的认为 女人只要不出去工作,在家里待着就是自己在养老婆!不同意不同意!

小感《伤逝》女性独立与爱情更新

考试早已结束,但还觉得意犹未尽,不吐不快啊。学习也不是只为了考试,尤其是作品选课,是一种旅行,是一种体验。我不可能有很多种生活方式,但我可以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经历着不同的事,这也是一种学习。由此转及自己,如果我是她,我会怎么做 呢?不知不觉中我的精神已经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对我这种胆小的人来说不用怕受伤就可以品尝世间百态,于是我爱上神游了。 我的好奇心一直很强,喜欢“唯一”这个字眼。它很神秘,“唯一”背后会隐藏很多东西,我喜欢像一个考古者一样一点点挖掘它的隐秘。《伤逝》是鲁迅先生的唯一,唯一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但是这个唯一就足以引起我的兴趣了,一个以纸笔为武器的钢铁般的硬骨头巨人会在心底有怎样那一抹不为人知的温柔?一个以尖酸深刻著称的人笔下的爱情又会是什么样的?这一个个疑问使我早以按捺不住了。 我一直是个比较八卦的人,喜欢关注名人的生活,也期望了解他们成功的过程,追寻他们成功的脚步,相信细节决定成败,成功没有偶然,我的八卦个性指引我看鲁迅先生的传记。他在写伤逝的时候刚刚和许广平同居,我想作品里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也有他自己和许广平的影子吧,作家写作品是有感而发,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型应该是生活中的人和事。由此看来,可以从作品推知鲁迅先生的生活及内心对爱情的真正态度。 首先,我先站在女性的角度,来思考作品的内涵。鲁迅提出了女性独立的问题,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结合他的实际生活,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同居之后,就让许放弃了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照顾他的起居。这与作品中不同,作品中是子君自己没有工作,只好在家。但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就是把女人的生活圈子只限于家庭之内,接触的人只有丈夫和孩子,慢慢的女人的思维狭窄了,视野缩小了,跟不上男人的脚步了,于是悲惨命运的序幕拉开了。鲁迅先生以他深刻的眼光想必早已预料到了这点,所以他才提出了女性要真正经济独立的问题,这部作品是在完成很长时间后才发表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暗示,他想隐藏点什么,也许吧。但他也仍旧迷茫,因为他自己也在其中,要知道医生是治不好自己的病的,即使是鲁迅这样的神医。 女性独立至今还有时代价值,结合现在,女人应该有自己的工作或是事业,因为这是最可靠的,只要你努力就会有回报,并且让自身永远充满魅力,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像拥有一个宝藏,能时刻化腐朽为神奇。它能使女性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当美好都以逝去,也能给自己一个华丽的转身。 其次,爱情要时时更新。这是涓生的话,也是鲁迅先生的心声吧。和许生活在一起之后,也许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美好,爱情的海市蜃楼一碰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就会消散了吧。爱情转化成生活很容易,难的是继续保存在生活中,爱情变为亲情,是自然的事,爱情就像可乐,一入口就会有清爽的感觉,还会打嗝,那是对爱情滋味的回味;亲情则低调的多,它像绿茶,只有细细品,看似无味,时间长长了,才知道离不开这个味儿。亲情是必需品,而爱情是奢侈品,有爱了就应享受爱的芬芳;没有爱也过的踏实自然。爱情像一种特质香水,只要一点点足以使人们迷醉,他又及其不稳定,很容易挥发,即使是放在最密封的瓶子里。鲁迅先生也想保持爱情常新,但似乎这很难,许在回忆录中写过,鲁迅先生常常一个人做好长时间发呆,谁说什么也不理,而且话越来越少,不知他在想些什么。鲁迅先生是孤独的,他是很多人的敌人,他思想的深刻更使他看到问题的实质,但却不知怎么解决,他是无助的,也是“梦醒了无处可走”的一员,就连在家里他也是孤独的,没有人能达到他思维的深处,同他进行灵魂的对话,我可怜鲁迅先生。 爱情到底应该怎么更新哪?我不懂,连大师都没有弄明白,这是一个值得我继续思考的问题,也许时间和经历会告诉我答案。 总之,《伤逝》回味无穷,引导我思考,启发我完善

传统与现代:自由恋爱的不自由

看了几遍鲁迅的《伤逝》,觉得老先生实在伟大。在五四时代,人人都对自由恋爱趋之若鹜,把其看做一种新时代新纪元的时尚风潮,唯有冷静的鲁迅,第一次以思想家的警醒与深刻,首先站出来反思自由恋爱的后果,以及种种悖论。在我们这个时代,自由恋爱早成为性爱的常识,似乎无可质疑的了。但有时想想现代的恋爱,也不免让人抽一身冷汗,顿觉牢骚满腹,于是发笔为文。自由恋爱一直作为人的解放的代名词备受称颂,传统婚姻也被视为对人性的压抑而受到诟病。时过境迁,在今天,恐怕很难说孰对孰错。自由婚姻,在任何时代任何语境,都不会带来非自由婚姻的稳定性。受命婚姻坚固的社会稳定性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婚姻所无法相比的,而自由婚姻由于把责任和秩序排除在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社会问题。传统固然会带来保守,但不可否认,自由,也同样会衍生放纵。所以,婚姻的传统与现代只是形式,恋爱中的人是决定的因素。只要有爱,就能持久,坐花轿或是坐奔驰过门,又有什么关系呢。当我们过分执著的追求自由的时候,实际上又陷入了一种新的不自由状态——自由对我们的压抑和奴役,就像是囚禁于自由的监狱中。只有秩序和责任才能产生真正的,人性化的,庄严的自由。而其他一切自由,只会沦为对自由的逃避。自由恋爱,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恋爱传统。对年轻人来说,传统似乎总是贬义的,一想到它,好像就必须起来反抗。若不反抗传统,仿佛就不能证明你多么的现代,多么的未来。反抗传统的人只是在宣示:你们没有希望了,该下台了,而我们,才是世界的真正主人。实际上,传统与现代之战,只是争夺话语权力的战争。这是一场对世界永无止境的长期角逐,欲望在前面开路,冠冕堂皇在后面唱歌。爱情的反传统亦可作如是观。但现代的年轻人又有了新的不可避免的绝望和困惑。自由恋爱已成为传统,为了掌握世界和证明自己,他们必须得反抗。恋爱在过去几千年一直是不自由的(事实也并非真的全然如此,只不过,我们的文学和思想史出于某种需要强化了这一点。为了消除白而把白说成黑是一种反抗策略,一切激进和革命均可如是而观),所以,才需要建立自由的恋爱传统。而今,自由已经实现了,新的恋爱秩序又在何方?返回旧传统吗?不可能,由于前人革命时太过突进,它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况且,咀嚼他人的残羹剩炙简直是自寻其辱。恋爱,要么是不自由的,要么是自由的,难道还有其他的吗?当然有,反抗者总会想方设法为自己找到道路和建立传统,除非他们不想进入世界。我们这个时代的恋爱传统是消费恋爱:快感第一,效率第一,放纵第一。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精神向度,没有任何哪怕一丁点严肃性的爱情,更不用说所谓的规范了。他们的规范即是打破一切规范。如果说,自由恋爱还带有个人实现的味道,追求的是自我的自主,具有一种可贵的革命气息;而消费恋爱则完完全全是个人对爱情的狂欢和游戏,是人性对最尊贵的内心秩序的毫无顾忌的冒险。受命婚姻→自由婚姻→消费婚姻,历史跋山涉水走到当下,好像一直在往下走。极具增大的离婚率和性放纵(同性恋,双性恋,多性恋,变态恋,受虐狂,虐待狂,恋童癖,卖淫,嫖娼,性行为孩童化,未婚先居,未婚先孕,离异父母,单亲家族,色情的产业化。所有这些在过去偷偷摸摸的地下进行的,都公开化,合法化,合理化了,并且,如雨后春花,还都上了规模,上了台阶),宣告一种旧家庭秩序的历史性终结。家庭,是否能再作为社会超稳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和平的持续下去,考虑到今天的现状,我是抱有疑问的。传统婚姻的践行者不会表达感情,不会制造情调,不会动不动就“我爱你”,但他们在一起却走到白头;而我们呢,懂得爱也需要渲染,表演,说出来,因此,我们习惯性的山盟海誓,然后又习惯性的走开,一切都是游戏。在性需求的境况下,传统的男人很笨的说:“我要你”,就这一句,女人知道,她可以放心的把自己交给他了;自由婚姻的实践者轻松的说:“我爱你”,这一句,女人知道,没必要当真,它只不过是做爱的策略;消费型男士毫不在意的说:“做爱吧”,女人也明白,这话只是他最基本的需要,除了这,什么也没有,他甚至都懒得虚伪一下。在某种意义上,我更愿意说,女人的地位和以前比较,不是进步了,而是倒退了。在看似平等和尊重的假象下,原先对女性的严肃责任被抽掉了,化解了,到了现代,女性越来越沦为男人的消费对象,甚至是大众的娱乐对象,直至成为一种商业手段和其他牟利的手段,一个性感的符号。女性的物性(肉体)被空前发扬,而其人性之美和神性之明无人问津。历史就是会开玩笑,越是看起来公正的社会,有可能正是最不公正的,因为,真正的公正是不需要言说和宣传的,而我们通常从教科书中了解的所谓的“黑暗的中世纪”,其实并不那么黑暗,反而具有多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我们只是根据利益的需要来命名,评价,而这未必是实践事实。同样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语境,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可是,真理跑去了哪里?在所有的历史行为与社会评价中,遵循的是利益和多数原则,真相是不重要的,除非权力和利益认为它重要。爱情,归根结底,也是一种权力。也许,惟一的真相就只是权力。爱情在我们以后还要走下去,但它该走向哪里呢?反过之后会不会来一个合,或者正,这是难说的。但无论如何,遵从内心的引领,过一种丰富而自足的精神生活,总不是一件错事。好在历史自有其命运,不要我们担忧,管好自己就行了。红尘何处真知己,人生无聊才读书http://blog.sina.com.cn/renshengwuliaocaidushu

爱情——《伤逝》——鲁迅

大一的论文写的就是伤逝,在鲁迅的文章里这是一篇少见的文章,带有鲁迅自己的感情经历。鲁迅终究没有和原配朱安在一起,将她留在了家乡,他选择的是许广平。《伤逝》里涓生是残忍的,明明知道是一段不会有完满结局的婚姻,但为了成就自己的私念,实现男人所谓的远大抱负,他选择了子君。而子君呢,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她的爱是无私的纯朴的,她用心爱着涓生,给了他所有。只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没有看透涓生,她的思维和认识有局限性。所以当她意识到婚姻走到尽头时,她只能放手,让涓生去追求他想要的世界,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因为那个年代离婚的女子是被众人所鄙夷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她最后只能是死亡。这是社会决定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和涓生有关。我不知道当涓生时隔很久以后回到他们曾经居住的小屋时他是怎样的感受。是否会有一点点内疚。大师写的爱情故事就是不一样,放到现在来看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比起韩剧和流行的爱情电影小说要深刻得多,也更有内涵。我很同情子君,从她身上,我更懂得了一个女人独立和坚强的重要性。女人除了爱情还应该有点别的,特别是能让你坚实的站在这片大地上的技能或者思想。要是把所有的情感和精力都投射到一个男人身上,那么她不会比子君幸福多少。“娜拉走后会怎样?”鲁迅说:“要么堕落要么回来”。可是我想说,时代变了,娜拉走后同样可以一个人生活,并且生活的很好,但前提是她必须学会独立和坚强,就像舒婷《致橡树》里写的那样。所以在追求爱情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

男性话语下的女性悲剧

  《伤逝》 的副题为“涓生的手记” ,从一开始就告诉读者:这篇以青年人的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中,由始至终都是涓生在以第一人称的“我”来叙述,而作为女主人公的子君,始终一言不发,处于失语状态。  字里行间, 处处都是表现着子君的挣扎与孤独,这样的挣扎与孤独因为暗藏在文章深处, 仿佛一束始终追随在身后的哀怨的灯光, 隐隐刺痛读者的内心深处,当然,这是在涓生掌控的话语权中带给我们的,原本当他以第二身份----文本内角色出现时, 他与子君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然而子君依然处于失声或边缘地位。 我们发现是涓生的叙述将她完全裹挟了, 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子君的话语权被涓生夺去,没有言说的空间。  这样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涓生夺取子君说话的机会?他能够完全代替子君说话发表心中的感想吗?如果是那样的话, 为什么会发生矛盾、口角以至于最后分手子君自杀呢?作者这样设置涓生在小说中的位置而采取第一人称, 应当是用心良苦的。  在当时,男子不仅是自由恋爱与结婚的实践和倡导者, 当自由恋爱结婚后夫妻间出了问题, 男人还是占有社会话语优势的,他们有资格也有权利对此种结果进行种种解释。 在这一方面, 女人显然处于被动局面。   子君话语的“被表达”,也是另一种立体地呈现——涓生自以为温柔的话语暴力。换句话说, 虽然子君勇敢地脱离了旧式家庭, 并且自以为找到了真爱, 勇敢地与所爱结合, 但是她始终没有摆脱男权的控制,只不过从父权转移到了夫权而已。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的这句话在文中多次被引用,而涓生引用子君这样的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这里, 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子君的勇敢,但另一方面涓生选择这样的话语也是有一层深意的,那就是一切都是子君的选择,子君的离家甚至死亡都不是由他促成的,而责任正在她自己。 而接下来小说的叙述更印证这种结论:他们两人结婚以后,她随即又跌入“丈夫的附庸” 的怪圈之中,沉湎于日常琐事中, 她对丈夫百依百顺,温柔体贴, 她把爱自己的丈夫, 搞好家庭内务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简言之, 她完全丧失了自己, 而把重心转移到了涓生身上。“她只看了我一眼,不开口,神色却似乎有点凄然”,“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 ”子君讲话的声音“在我听去只是浮浮的”。 以上这些,我们分明又体验到了一个正在起变化的子君,她已经没有出走时的勇敢和坚定,已经失去了自己理想的追求,没有了婚前的浪漫,开始流于日常化,流于庸俗化。  而作为小说的叙述者涓生呢?  他不仅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 还有来自子君的感情压力。在我看来,这双重的压力对涓生来说确实是一种负担,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负担作为一个男人来说, 完全没有理由推脱。但他并不甘心于这样的状态,也不愿意面对这样双重的重担。他“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在阅读室的日子里,他思考出了“特别的人生的要义”,那就是第一,便是生活。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奋斗者而开的活路”。在这样的压迫下,虽然叙述者涓生并未作出明确的表态,但事实告诉我们,他选择了“放弃”—— 为了让子君不与自己受苦,为了让子君活下去,他选择了与子君分手,让子君再次回到了她父亲的家门。  从“手记”中,我们知道子君的生命以悲剧结局,这原因或在子君个人,或在社会,但与涓生无关。 在涓生的忏悔中, 他悄悄的将责任卸载,卸载给了社会,也卸载给了“失语”的子君——在大胆走出父亲家门之后却又缩回了传统,成了一个传统女性,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读者对事件的了解和对人物的分析,资料来源处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部小说副题所告诉我们的———“涓生的手记”。 而实际上,子君矛盾的“存在”又“失语”的状态,使她无法站出来为自己申辩,可以说她被强迫地承担了这次失败爱情的责任。因为以涓生的视角来审视涓生本人的言行,本来就是缺乏客观和公正的。而另一方面,涓生即使有悔恨和罪过的意思,也因为潜意识里试图证明子君死的社会和自身原因有关,而不自觉的摆脱自己应负的责任。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子君的完全依附直接导致他们婚姻出现了裂痕, 加以经济的压迫, 涓生和子君这对初步觉醒起来的爱情,从轰轰烈烈充满生机的开始, 走向了凄凄惨惨的悲剧结局。 虽然《伤逝》字里行间透露出痛惜女性在当时社会的悲剧命运,但就文章中使用的男性主控话语和男主人公拥有的地位掌控来看, 这其实是一种 “男权社会和封建世俗的社会状态的表征” , 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想要为 “出走的娜拉” 找到出路是绝不可能的, 而这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在涓生的自白下喊出的 ‘绝望的反抗’ ” 。   当鲁迅深切的明白了在男性话语掌控的社会中女性是无法逃脱既定的悲剧命运的,就以男主人公的男性绝对话语的忏悔来颠覆男性中心的社会现实。  但直至今日, 诸多女性依旧是“失语者”的身份,男性话语权主导的社会中,即使倡导女性的独立,却无法摆脱心中传统的男性中心地位观念。在有意无意中,仍旧表现出了对女性独立排斥的一面。  因此,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还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不要屈从于心灵依附的惯性。 对于女性来说, 爱情不再等同于寻找归宿与依附, 自己才是自己的归宿。 不能“只是为了爱, 盲目的爱, 而将别的人生的意义全盘疏忽了” 没有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 女性摆脱不了对男性精神上的依附,永远走不出男性强权的怪圈。

矛盾中的伤逝

读罢伤逝,郁结之痛徘徊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郁结的原因缘于伤逝之中无所不在的矛盾。虽说是矛盾,然后双方并不能抗衡,因为如何偏向哪方,结局都是伤,都是逝。1.身体与灵魂身体与灵魂,哪个更重要?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这种题目已成为政治书上的经典之问。然而,这种问题的提出,真是符合鲁迅的评语“欠饿”的情况下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没有办法去突破自己的本质存在,无法与身体抗衡。身体与灵魂根本不能用哪个更重要来评判,人无论失了身体还是灵魂,生命都是没了意义的。身体与灵魂应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那么,涓生也只是个普通青年,尽管他所处的时代是那么不普通。他只是个世俗青年,虽然他的时代赋予他一个虚空的精神身份。他从子君的精神世界开始了恋爱,继而走进了她的物质生活,开始了同居,又从物质生活中厌倦了子君,离了她的精神生活。这种悲剧,既是个人人性的原因,也是社会时代的原因。2.真实与谎言什么是真实?不美好便是真实!皮鞋的高底,苍白的圆脸,瘦的臂膊,布条纹衫子,玄色的裙,这不是真实。满面的汗流,脑额上粘的短发,粗糙的双手以及毫无感触的大嚼,才是真实。什么是不真实?涓生爱的便是不真实。他爱的不是子君,而是一个定义,一个名词。子君只是恰好一个符合这个定义的名词罢了。真实还是谎言?其实无论涓生选择哪一个,都是无法避免的悲剧。将真实说与子君,涓生会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继续生活下去,涓生会说:现在忍受着这生活的压迫的苦痛,大半是为了她。到头来,依旧是伤,依旧是逝。3.虚空与重担涓生追求一个理想,然而现实的重担压迫着他,使理想成为了虚空。然而,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心头。涓生追求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他到底明白了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然,他也明白“生活的路还很多”,决不是多一个子君,多一个阿随便少一口饭的问题。我想,于涓生,他心中的那个“理想”,才是重担,而那会馆,那方桌,那油鸡,那阿随,那碗碟,那煤烟,一切成空。二零一三年

新的道路、新的生活如何创造

女主角的子君和男主角涓生之间的感情纠葛,从爱恋到同居到爱恋的终止到女主角走上死亡的道路,以至于男主认为是真实打败人的生命,而自己也灭有负担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女主。在女主爱男主之后,就在负担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而女主的命运已经决定真实死亡的人生,在无爱的人间中死亡。而这也给男主打击,在他决定走向的一条新的道路和新的生活的时候,将真实这一点埋葬在内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他的前导。在爱中要求被爱也是一种错,那可怕的爱情,应该是爱情不再是爱情的时候,其中一方的真实虽然顺应内心的心意,但是另一半却想要自己有虚伪的温存。一点细微的小事情不断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这也是在爱情解释破裂给人带来的悲伤。爱情与前途该如何选择,新的生活该如何创作。

伤逝也是一首凄美的歌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一篇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不过,它不只是歌颂了男女青年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还深刻的描写了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因此,《伤逝》成为鲁迅的启蒙主义小说所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峰。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一对年轻的恋人。他们受到“五四”新潮的影响,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曾经是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的勇敢的叛逆者。但是,家庭的建立,反而成了他们不幸的开端。社会的压力,经济的威逼,使他们的爱情很快就失去了光彩,终于以悲剧而告终。这篇小说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有时如涓涓细流,有时如倾盆大雨。就这一点来看,《伤逝》也可以说是一篇感情浓郁的散文诗。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感到,鲁迅不仅是以“理”启迪了读者,同时也以“情”感动了读者。人们终于从这情理交融的娓娓叙说中,获得了宝贵的思想认识和为之动容的艺术享受。

四月雪——读鲁迅《伤逝》

空的镜子。寂寞和虚无感兜头盖脸扑过来的时候,镜子里没有她。    或者爱情的真相便是如此,所谓爱情。短暂的欢愉,长久的空洞,在生活的磨砺之中逐渐地失去棱角,面目模糊——子君如此,涓生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如此——不同的,只是过程。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爱,可以指代我们所有的追求所有的理想。生活如此强大,阿随和小油鸡们的胃是如此强大,年少气盛的我们的那一点点勇气与毅力被吞噬得那么迅速那么干净。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们,死亡又新生,新生又死亡的过程之中,那破屋之内的希望,欢欣,爱,生活,却熬不过人生的一次冬季。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而单这生活二字,已如此嶙峋曲折。    是的!最初一霎那,苍白瘦弱如子君,亦能那样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那句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我是我自己的。只是我自己的。勇气,与骄傲。在周遭的威严与冷眼之中,她说出这样的话。享用我吧,现在,人生如此飘浮不定。 青春的血肉放在时代与社会的祭台上,作丰盛而疼痛的祀飨吗?不,如果注定要被杀戮,被享用,请让我自己选择那一个神台。我想它的名字应该叫“自我与自由”。    勇气,与骄傲。苍白瘦弱如子君,亦能彻底透彻坚强地选择自己的道路。——最初那一霎,以爱情的名义,义无返顾地选择这样一 条生活的道路。    只是,为何有了勇气却还是不够?    选择是困难的,选择之后的前进却是真刀真枪的战斗与战斗的疼痛。“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梦境的美妙与现实的残酷,如此真实而强大。无法抗拒。耽迷于梦境却无视或不愿正视现实的子君,苦苦求索解困之法却最终误入歧途的涓生,在生活的战斗中最终失败而遍体鳞伤,那无所附丽的爱终究完全地变作虚空。破屋依旧,床板依旧,半枯的槐树与紫藤依旧,……勇气与骄傲却去了哪?……所有真实的存在,瞬间幻作一切的虚空。    “生活就像一只洋葱,你一层一层地剥下去,总有一层会让你流泪。”桑德伯格话音仍未落下,而我们早已泪流满面。    爱情只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而横祸,却是必须在整个人堆里跌宕起伏。也许就在子君对着涓生喊出那一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时候,子君和涓生的爱情就已开始死亡,他们走入婚姻,走入更为深远却无力操控的生活。    “生活的路还很多,我也还没有忘却翅子的扇动”,涓生这样想。而真实早已失去,此刻只有虚空,身体早已被现实的钉子钉住,翅膀的扑动,只是原地的徒劳。如此辛酸。生活的路确然还有很多,但涓生早把子君当作是困境的唯一原因,以为只要摆脱了子君,就可摆脱困境,而最终导致子君死于无爱的人间,他又何尝因此能够开辟新路,再造新的生活?那新的生路,仿佛就在眼前蜿蜒,涓生必须跨进去,却不知道怎样跨出那第一步,因此这新的生路眼前也只是虚妄。悔恨和悲哀被埋藏被遗忘之前,这新的生路的第一步,还必须用遗忘和说谎作先导…… 子君的勇气是失却了。但涓生的,又何尝不是变了质呢。    或者,在社会的大根本没有发生彻底的变之前,任何渺小的个人,渺小的儿女情长,却必然将被生活的社会的大潮所吞噬。单个个体的勇气有可能战胜各自家庭的束缚压迫,却不可能与强大的大社会环境抗衡。各种打击纷至沓来,两个人藉由“亲合力”(歌德语)而结合在一起的弱小家庭,是无法再用苍白的“爱情”二字来抵挡的。    旧家庭,旧伦理固然是已经破败不堪,必须屏弃的,而个性解放、“爱情至上”之类的新道德,又有多少真实性?张爱玲有一篇探讨类似困惑的小说《五四遗事》,男女主人公以看似坚强神圣的对爱情的信仰,与家庭作战,与社会作战,与所有人作战,经过岁月的无情磨砺之后终于取得了(看似的)胜利,自由结合。然而结合之后是什么?是爱情的迅速消亡与厌弃的无尽增长。“用太多痛苦换来的幸福,它本身已经不是幸福,它甚至会变成一笔巨债,将承受者的脊梁压弯。”故事最后,在与现实作战的过程中心力交瘁头破血流的男女,竟选择了回归到最初他们极力反对厌弃的旧式伦理,在西湖岸边一夫三妻的遗老梦境中,“至少打牌不用另找搭子,凑起来就是一桌。“    何其相似!    从最初的反抗,到反抗的失败,到失败后的无奈甚至妥协,强大的现实就是如此一点一点地打磨着年轻人的勇气与棱角。到最后只剩一面空的镜子,无尽的空虚……    悟到底只是虚无。我们只是于虚无里寻些亮色——楚桥这样说。于无所有中看见有所有,于无妄之中看见希望,我们所追寻的那一点亮色,也许只是记忆中暮春时的那一点温暖,垂死的阿随挣扎着回到旧主人身边时鼻腔里那一点酸,初春的长夜里遗忘的决心与新的生路上唱歌一般的哭声。    也许写《伤逝》时期的鲁迅,本身也深深地陷入虚无感中了。在散文《求乞者》中,他决绝地说:“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这个时期亦恰巧是鲁迅与许少平的爱情最初开始的时候。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二十年之后,鲁迅终于体会到了女性的温暖和丰腴,然而,他对这爱情的后果,却充满了犹豫与疑虑。社会的险恶,眼光与头脑的清醒,内心无法克服的虚无感……这一切,让鲁迅对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疑虑与悲观。从某个角度来看,子君与涓生的悲剧可以看作是鲁迅这一心理的反映。也正因为如此,鲁迅才无法为涓生指明新的生路的具体方向,而是由他自己继续去悔恨与悲哀。    “当四月的天空突然下起雪霜,就会想起信仰,当个人的往事突然失去重量,就拥有坚强的力量”,对于过去,仅有悔恨和悲哀显然是不够的。而人生的花季被霜雪覆盖的时候,也许更需要坚定明确的信仰。纪念之外,忏悔之外,那新生的路即使仍不够清晰,却真切地存在在那里了,等着涓生们去走。    单有勇气是不够的,但有,总比没有好。唱歌似的哭声被风吹散之后,涓生也该上路了。身后的悲哀,前途的渺远,这一条光荣的荆棘路,通向未知的希望与光明。将去血肉模糊,将去寂寞无边,只希望,这一次,他不再回头。      2004.11.12

荆棘鸟的自由之歌

自由是什么?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为了“自由”,毅然离开了家,离开了父亲和叔父,同涓生开始了新生活。她渴望自由却又被这“自由”所束缚。她预期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还是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社会注定了他们所谓的新生活难逃居家小日子的窠臼。他们俩爱情的炽热温度,在一开始融化掉了那些琐碎不堪的小事带来的不适,一种所谓的“幸福”;可是,当涓生失了工作,当同隔壁官太太暗暗的矛盾开始激化,当涓生被那些琐事弄得不太耐烦开始逃避了以后,他们爱情的温度开始降低了。子君的“自由”在哪里?她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跳到了另一个更大的笼子里,而那个笼子,叫做“现实”。怀特海说:悲剧的本质不是悲剧,而是必然性,被无情世界律令支配的必然性。子君变得寡言了,一开始的那些豪言壮语哪儿去了?子君口中的自由,是在爱情中的自由。热恋中的涓生,关注子君的点点滴滴,屏气凝神,直到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才长舒一口气;热恋中的子君,能滔滔背诵涓生的言辞举止,然后幸福地重温旧课。现实中不可避免地琐碎和平庸的生活磨掉了他们一部分的感情,他们的自由,从一开始就注定以悲剧而告终。子君虚无的理想主义和涓生理想的虚无主义,让他们的爱情带上了枷锁,随着时间的推移,惨苦的现实让枷锁越来越沉重。旧的家庭可以摒弃,旧的观念可以让新思潮冲刷,他们以为自己获得了自由,但他们永远也走不出那个旧的社会。涓生回家了,子君不在了。像娜拉一样留下一声“砰”,然后走向自由了么?她去了。一切回归虚无。这条路,作者也无法指明,于是涓生只能陷入无尽的悔恨与悲哀。按弗洛伊德理论,恋爱是一种自恋的行为。涓生的爱情,是自私的,也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想让子君顺从不要违背,另一方面又希望她是另一个“娜拉”。一个顺从的娜拉,不可避免地会走上悲剧的道路:自由是一根能让她唱出动人歌曲的荆棘,但她又必须把它深深刺入自己的胸膛。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高歌着自由,她走向了死亡。爱情不是两个人之间简单的“亲和力”,是作为两个“社会人”在整个社会环境之下的行为。走不出那个时代,摆脱不了那个社会,即便是再“新”的爱情,也会从一种观念上的虚无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虚无。就像像荆棘鸟一样,为壮丽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在这一点上,鲁迅显然不是一个乐观者,他也无法指明一条出路。子君的死,是没有结局的结局。至于涓生,面前是另一条铺满了荆棘的路,结局是……

娜拉与一地鸡毛

娜拉出走后会怎样,这就是鲁迅给的回答。追求爱情与自由的时候,家庭与旧习俗旧道德被当作最大的阻碍,豪气又自觉神圣地与之对抗,以为胜了这些,一切都好了。当自由与爱情到手,才发觉,自由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妙,爱情也是,消磨在生活的一地鸡毛里。几个小油鸡,跟邻居女人的几次拌嘴,因没钱而挨的饿受的气。这些最终换来涓生的一句:我不爱你了。这句话太致命,子君所做的一切,背叛家庭,背叛世俗,都因为这句话而失去了意义,显得可笑与可悲。于是她死了。娜拉鼓起勇气离开了,易普生就写到她离开时惊天动地的关门声,这扇门出去,是天堂还是地狱,留给大家自己去经历。在鲁迅这,看来是地狱。涓生在子君死后,陷入后悔与反思,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以后还是得努力向前走,靠谎言。本来涓生与子君是互相坦诚的,所以他不爱了,就老老实实地讲不爱了,可没想到坦诚会杀人。其实爱情是个虚幻的东西,支撑两个人走下去的,是谎言与责任。显然涓生以为我们俩都是新青年,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好,就如子君最初说的,我是自己的,谁也不能阻拦我。可是当时社会没给这种新青年足够的生存空间,子君离开了家,却没走上独立的道路,转而依附涓生,在家做主妇。他们走在了时代的最前面,走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成了烈士,他们是的,还有他们的爱情。

伤逝无法剥离时代来解读

鲁迅的文章大多应时代而作,主题总源于自己对社会的思考所得,我认为他写作这篇小说的初衷是批判不完善的思想革命。思想作用在人身上的效果是行为,涓生的行为若从旁人眼光看来则仅仅是历史上众多负心汉之典型,重点是他的心理活动揭示其自认在思想道德上占据高位,即使做出自私的辜负行为仍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彼时《傀儡之家》风靡,娜拉鼓动了一批妇女走出家庭,这个故事想说的是,这些人当中更多为效仿和自以为解脱的人,缺乏清醒思考及深刻认识,并且思想革命对社会的改变很小,社会环境仍不允许“娜拉”在中国的大量涌现,因此导致了她们最终的受害。五四作为中国的启蒙运动,它提取的西方启蒙思想实质上很片面,涓生就是一个追求所谓“自然权力”“天赋人权”而夸大自身感受的莽撞青年。历史课上讲道: 人之于丛林兽界,有所谓自然权力;人之于文明社会,还要讲社会权力。 真实成为自私的辩解,混淆二者,忽略了人在社会庇护下所拥有的自由得以实现的保障,在这里表现为牺牲子君的自由获取自身的自由。由此,对五四的反思应是仍不到位而非过激。

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初读《伤逝》,内心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却无所不在。那难过,是为子君的凄楚,为涓生的懦弱,还是为那段终成幻灭的爱情?再读《伤逝》,有了生活和经历作注脚,也未见得就读得透彻和清明。然而,却也在一停一顿间,悲欢交错里悟出些许关于爱情的道理。许多人将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归咎于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束缚和压迫。我却不以为然。因为爱情、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始终存在。只不过由于时代背景的迥异,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涓生与子君的故事里折射出的爱情观,无论过去过久,都值得我们深思与回味。“夜阑人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初恋时,涓生与子君每晚必做的“功课”就是“相对温习”。“我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由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这画面恬静美好,温暖动人。的确,回忆往事,在往事里寻求温暖和慰藉,不失为一桩美好的事情。重温,会深化情谊,润泽生活。然而,若生活必须依靠过去来填充,支撑,反而道出了当下之爱的稀薄无味。从会馆搬入吉兆胡同,涓生与子君开始要面对的不仅是儿女情长,更有柴米油盐,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曾经,为了爱,他们可以冲破封建的樊篱,不顾旁人的眼光走到一起,子君甚至与叔叔断了关系。可是,当爱触碰到冷冰冰的现实时,却经不起琐碎生活的打磨。一纸辞退的信,让“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涓生觉得痛心,他以为“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从先进女青到家庭主妇,身份的骤然转变,使得子君的心思被“油鸡们、阿随们、”占领……也许,有人会发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的叹息罢。可是,事实上好的爱情会在婚姻生活里渐渐化为亲情,这不是爱的幻灭,而是升华。但前提是,相爱的人懂得彼此谅解和宽容。可惜涓生不懂,他只是认定:子君变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正如一朵初生的花,须有阳光温暖,雨露滋润,才能继续生长,绽放。否则,爱之花终会被生活的风沙摧残,最终干涸而死。这样的道理,其实涓生和子君都懂,但一旦残酷现实凌驾于爱情之上,他们的心灵渐渐地被麻痹后,便忘记了爱也需要呵护和经营。遗忘,会引人走向冷漠和无情。而涓生失业,让整个家庭失去了最基本的物质支撑。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涓生,开始逃避困难和推卸责任。他孤身逃往通俗图书馆,躲避天寒,亦躲避子君的“坏神情”。“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必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思前想后,涓生把今时生活的窘迫,把所有的错归于子君,归于这盲目的爱,这是他的懦弱。然而,我们又必须承认,物质是人的第一需求。“有情可以饮水饱”也只是理想主义者天真烂漫的想法。爱情并不只是卿卿我我,你侬我侬。它应是奋斗的养料,激励我们为爱努力,亦不忘在爱的陪伴下探索更多的人生要义。唯有如此,爱才有可能长久、珍贵。婚后的子君渐渐丢失了原有的个性与独立。她误以为爱是一种交付,同时原本的耐心与安静也在琐碎的事务中消磨殆尽。此刻对爱情心灰意冷的涓生,再也不是一开始告白时、“相对温习”时的诚挚谨慎、爱意满腔的模样,他冷冷地控诉着:“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诚然,爱情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生命的托付,它更是一种相互扶持、彼此依靠。正如毕淑敏所言:“如果你把自己生存的命脉依附在别人身上,对你自己而言是一种不敬,对他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大的压迫了。”好的爱情,应该是让透过彼此更好地看清世界,而不是为了彼此失去了自我。所以,子君最终等来的只有涓生给予她的“真实”——不爱了,并死于“无爱的人间”。常言道:相爱容易相处难。圣经启示我们:“爱是恩慈,爱是恒久忍耐。”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我开始思索。耳际隐约飘来舒婷的那首诗:“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却道故人心易变

  《伤逝》中被时常拿来到处粘贴的一句便是“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而文中的涓生日日在想着要摆脱子君以便一个人宽松地过活的时也时常这样,“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先撇开涓生自身的人格缺陷,其中自私的,卑劣的,无耻的部分不说,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是从一开始便注定的。   爱情的生发点仿佛是在共同的心灵所向上,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气,谈男女平等,谈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并由子君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使涓生得到灵魂的共振。   然爱情的悲剧却在两人的幼稚中走向必然的灭亡——涓生理想的虚无主义,子君虚无的理想主义。   涓生与子君苦苦争夺的爱情果实——同居的开始方是他们幼稚的彰显之时,就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必然的毁灭的第一步开始。涓生是依照自己的一厢情愿来构建自己的生活的,包括生计,包括爱情,居高临下而软弱地在逼仄的生活中左冲右突。子君的勇敢和无畏却只因为爱,自我觉醒与自由追求也仅仅苑囿于爱情,一旦在一起便别无所求,终日奔忙在饭菜,油鸡和家务之间。涓生开始厌弃子君的日渐浅薄,甚至于自我抱怨,若“一个人,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因为她”,直至于“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涓生已经在心里全然无情地抛开了子君。   涓生子君的开始是在不完全了解对方的人格之前,便狂喜似的冲破所有不顾一切地走到一起,这是双方心理的幼稚;而只是以同居的方式激烈地抗击当时整个文化却未理智地分析过这份爱情的存在状态,则是双方的思想的幼稚。   这份爱情的开始与结束,实际完全在涓生一个人的意志之下。涓生请求子君同居,与他同品这爱情的果子,子君便不顾与家人的绝交,卖掉唯一的首饰决绝地跟他一起;涓生说出我不爱你的时候,子君甚至没有发出一声质问,只是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便毫无反抗地接受了这安排,当天便留下他们仅有的那么一点生活全副,离开这不再接纳她的地方。女方绝对从属于男方的意志与权利,在他们身上毫发毕现。他们幼稚的所在,便是自以为打破旧习气,自以为男女平等,自以为远离家庭专制,其实他们只是给摇摇欲坠危房涂上一层新的粉刷,然后便安居其中毫无知觉地接受最终的坍塌和毁灭。   然而子君倾尽所有的全盘托付于涓生也是一种深的不自觉的不负责任的方式。这样一种毫无遮拦的交付,于本无任何责任观念既承受不了生命之轻亦承担不了生活之重的涓生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纠缠。同时,子君毫不惋惜地搁下了自己,置自己无人能解决的内心于不顾。首先子君便不成其为自己,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忘却对自己负责的神圣责任,以致于一离开涓生便无法生存下去,以死亡作结。   任涓生一厢情愿的意志去左右整个爱情过程的发展趋势,任凭涓生轻率地决定整个爱情的走向,却从不指出或纠正这错误。就如对孩子放之任之的失职母亲,她放弃了最基本的权利,是更深的不负责任,以及埋下毁灭的导火索。涓生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然而他却与子君以着同样的方式,放纵着灭亡的发展。实是爱情中互不努力的两个人。爱情的作用是能通过一个人而达到对整个世界更深切的热爱,由于爱情而更加迅速而深刻地成长和完满自己,长成更具生命力的自己,并携对方一起体会生命无论浓淡的喜悦,无论形式的孤独和充盈,无论数量的一切生命滋味。而子君一离开涓生后便即刻走向死亡,不得不质疑子君是否投身于真的爱情过?她竭尽生命所追求的爱情,又是不是真的得到过,拥有过?   当然这整篇的文字是基于子君方面。然作者鲁迅先生或许只是想叙述一个吞噬真实充斥茫茫谎言和虚伪的社会,无意中却造就了一个畸形得恐怖的涓生。直至子君的死,涓生如是,“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在我所给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涓生善于将所有责任推卸,甚至不惮于虚无缥缈的一套冠冕堂皇的真理似的关于“真实与说谎”的说辞。无异于指着凶器说人是它杀的。涓生居然可以执着杀人的凶器还作悲哀状地在内心为子君送葬。最后一段的文字实可解读为,“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去一步,我要将这杀人的长刀深深地埋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偷偷地)前行,换了匕首,带上鞘,做我的前导……”   终篇都是两个幼稚不清醒的人,在轻率中一不小心便做了命运既定的殉葬品。价值只在做为标本,给予旁观者以情绪体验和经验储存,以作为自己的检视的工具。然而故事终究让人悲哀。PS.好吧,我承认我写这篇的时候很激愤。嫉恶如仇啊~~~

He just followed his dick and then masterbates with self-critisism

始乱终弃。大概他不是真的爱,因为臆想过子君的死,但还是告诉她他不爱她了,而听到子君的死后只是“惊得没有话”。他始终想的是他自己。

强悍的是生活

元宵夜,凌晨两点的城市,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让我烦乱。蒙上被子努力努力也睡不着,索性坐起身来,把窗子打开,点了一根烟,然后翻出书来看。又看一遍《伤逝》,并不太赞同那么多人把它看作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悲剧。也许那的确是另一个时代的故事,可是我以为,具体到个人身上的生活,其实是很相似的。爱情,理想,现实,矛盾……从来都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有不一样的表现而已。涓生与子君的时代,固然有封建的樊篱,我们的时代,一样有来自外界和自身的观念的约束和阻碍。有不一样的外界的力,却有一直延续的人性。我们内心的虚空,人性的软弱,自私,爱的脆弱,始终存在。我明白他们的悲剧,子君的停步不前是重要的原因。其实从一开始,子君就是失却了自我的女子,即使她说“我是我自己的……”,可是她的勇敢与自我觉醒,似乎只为爱情而生。当拥有了爱情之后,她就不是她自己的了,她属于涓生,属于家庭生活。这样说,仿佛子君挣脱了一层枷锁,却又主动地为自己套上了另一层枷锁。有点悲哀,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急急地跳出某个圈,却落进了另一个圈。想起xj说其实围城不知存在于婚姻中,那么是否生活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出出进进的想望与转动。我们唯一可以乐观的是:也许可以在不断跳跃与迁移中,选择相对广阔相对自由的那个圆圈。回到《伤逝》,我不知道是否同为女子的原因,让我更对涓生颇有微词。虽然他与子君走向了真实生活,为两人的小家庭努力过,可是在更大的生活的重压来到时,他却选择了逃避。并且他有堂皇的理由,已经不爱了,而累于琐碎生活的消沉的子君,恰好可以解释她的够不上爱。可是我依然不能原谅他的软弱与自私,虽然我也不认为他要为悲剧负责。他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可恰恰这生活是他不能承受的;他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他却并没有努力去更新与创造;他只是把已不再爱的事实留给了子君,仿佛甩包袱一般甩掉爱的负累,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毕竟一个人是轻松一些的。也许他的确轻松了,或者,是轻飘。子君接受不再被爱的事实,涓生得到失却爱的空虚。 也许我们都是弱者,生活才是强大的。这样想,是否可以让我们对那些失去的人或感情那么耿耿于怀。

《伤逝》

鲁迅用《伤逝》回答了“娜拉走后怎样了?”这样一个在当时讨论最多的关于妇女解放的问题。鲁迅曾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伤逝》的结局就是子君重返封建家庭后郁郁而终。子君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只是她美好的愿望而已!如果没有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彻底解放,只追求个性的解放,那也只能是以悲剧收场罢了!

~

子君是盲目的。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为爱涓生,所以也接受他的思想,之所以能说出“我是我自己的。。。。”这些看似进步、坚定的话,或许是处于对涓生的迎合,她没有强大的内心作为倚仗,所以才会那么轻易被生活磨蚀掉。但她没有错,因为即使面对生活的压迫,她也没有改变她的初衷,她对涓生的爱是始终如一的。爱情也是盲目的,每一段爱情都是一种潜在的毁灭。但是将他们两的爱情彻底引向毁灭的是涓生,子君遇到了错的人,悲剧是注定的。从一开始,就不坚定。才携子君走出公馆门就疑心自己遭到了鄙视的眼光,他一直强调子君变了 子君变了,这只是在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难道他没有变吗?他才是变化最大的吧,他连爱也没有了。讲课老师说,保证经济独立的基础上,还要确保独立的思想和精神。但这也只能让自己在离开对方以后也能生存,不会落的像子君那般死后都没有坟墓安葬。想要有完满一些的爱情,还是得遇到值得托付的人吧,毕竟是件相互的事情。

再读《伤逝》,有感现实爱情婚姻

高中时课本里读过《伤逝》,这几天再次读它,又有了新的感悟。《伤逝》是我最喜欢的鲁迅先生作品。亦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悲剧短篇小说。最喜欢他用哲理诗化的语言及蒙太奇手法,把故事写得异常凄切哀婉,情意悠长,使故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以作品中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的形式来写,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亦是一篇关于个人爱情生活的自叙传和忏悔录。作为鲁迅先生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它的悲剧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几方面:首先,《伤逝》的时代背景是传统的封建礼教与新进的民主思潮激烈冲突的五四时期。涓生和子君作为觉醒的知识分子热切追求自由的爱情,但是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毁灭了这个爱情的绿洲。千百年来深深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爱情自由,对于涓生和子君希望获得爱情婚姻上的自由,是当时那个社会所不容的。这是造成他们最后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虚空。负着虚空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其次, 是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涓生和子君,自身所缺乏的责任感和承担的勇气。以及对自由和爱情的盲目。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怎样的坚决,怎样的义无反顾?涓生“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在生活的琐碎中,爱情的激烈渐渐褪去,“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们该如何去面对平淡琐碎烦杂的婚姻生活这是涓生和子君面临的最大问题。“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为了爱他们没做到这点。再次,是涓生作为男人的虚伪狠心,没对自己所爱的人担起责任,这证明当时子君的叔伯反对他们在一起是对的。过来之人毕竟见多识广。“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作为男人得到不过三星期,己然开始厌倦。对爱没有适应和包容。明知离开他的爱,子君会死,却还是弃她而去,后来却假惺惺的悔恨。 “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她快意……。”这其实也是现实社会中许多不负责任的男人的嘴脸。我有位关系很好的同学小J,大慨五年前吧,一个春日的黄昏,我们坐在滨江公园的柳树下聊天,她接了个电话,然后她的表情骤然灵动起来,一双杏眼奕奕闪光,整个人真的就浴沐在春风里了。后来她向我坦白:她和一位比她大十几岁的政府官员Z叔相爱了。Z叔有老婆儿子孙子。与职位没关系,是两情相悦,等她儿子高中毕业,他们就要不顾一切地离婚然后在一起。我当时犹如看见月亮掉进长江那样吃惊!既然己经山盟海誓,我作为好友又能说什么呢?我认识Z叔,我想小J是爱他给她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并不是职务所滋生的物质依赖,而是——他是她眼中最出色的,她又是唯一配得上他的精神知己。说到底是一种,怎么说呢?是她对自己良好自我感觉的信心加固;是在迷恋他身上符合她需要的某种品质。我想爱情最终要伦为一种介质,他们爱的,始终只是他们自己。。。。。。前几天,己到成都去工作的J同学给我电话:过一天是一天。我问:怎么了?她说:没啥,许多事不能多想。我想可能是Z叔惹的祸。我仍然不知该说什么。只希望他们的爱经得起岁月的流年,在这里更是希望Z叔不是涓生,小J不是子君。首先在明年(小J儿子毕业)愿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万一Z叔弃不掉前妻儿孙,只希望小J忘掉一切,“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她的亲人和我们几个好友始终爱她,没有子君所受的烈日和冷眼。。。。。。我想我辈中人,是不是要刻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否则,不离婚也貌和神离。我们的儿女辈们,是不是也该好好读读《伤逝》,当爱情的火焰燃起时,是不是该想想,我们的爱有没有父母及亲人的祝福?面对慢慢人生:挫折、困难、疾病、软弱。。。。。。有没有携手战胜的勇气?本文来自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kq1

泛滥的理想爱情终究还是空

北京这些天很冷很冷。我踩着厚厚的嘎吱嘎吱的雪往回走,鼻尖很冷。起初太小,只觉得子君或者涓生,都奇奇怪怪,彷佛隔着纸的人物。直到昨天再次读起,却觉得彷佛被雷劈了一样。长到20岁以后的人,有谁还会同情涓生?我真怀疑书后面写评语的老爷爷也脑袋锈掉了。都说在绵长的痛苦中,女性的承受能力总是更强大一些,而男生更易在短暂和迅猛的痛苦之中产生惊人的力量。子君为了爱情离了家离了无忧的青春以及安稳的前途和涓生到小处落脚,不再读书,却不停地忙。男生的一句‘我爱你’可以换来多少东西啊。可是究竟还是留不住爱情。脑袋里不停地想,当涓生跑去图书馆的时候,子君一个人在没有炉子的小屋里是怎么度过冬天的呢。我只是觉得心里很痛,好像那就是很多女孩儿共同的命运。明明是星星样明亮沉静的女孩儿,为了桀骜而才华横溢的男孩儿,跑离家跑离亲戚朋友,坏了名声粗了双手忝了肚子乱了头发,不再读书不再写诗不再无忧的笑。到这个时候,那男孩子就要用一副陌生的眼光看她,责怪她不求上进,怨她耽误了自己,进而终将抛弃她的了。男孩子说有爱情就可以生活,他就是这样爱女孩子的。可是女孩子一边潮红着脸凄凉的笑,一边想着明天怎样让男孩子能吃饱穿暖,这是女孩子爱男孩子的样子。她再苦再怨都不会想过离开一个说会一辈子和她在一起的人,她也觉不会因为那个男孩子头发蓬乱一身菜味而停止爱他,或是因为他工作不济人前失意就贬低他。可是男孩子却会说:我的爱情没有了。我不爱你了。我们走吧。躲债的胖子一边在阁楼上打手枪一边急火火的写稿子,既不会影响人间喜剧的伟大,也不会影响胖子本身的伟大;可是张爱玲爱了一个薄情男人,却要被明的暗的轻笑。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好多少。默默安慰自己是新时代的女性,心里却盘算只要50岁的时候,老公还会抱着发福的自己说,“我好喜欢你”,就万福万福了。这时候就知道了叶芝的伟大。

女人,切莫依附他人

读完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后,内心是沉重的。俗话说,一部文学作品应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具体来看,《伤逝》一文中的子君可能就是当时大多女性的写照吧:渴望挣脱家庭,世俗的束缚,渴望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可到头来看,只是换了新的束缚对象罢了。如今的我,作为一名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可以站在高处激愤的评价男女主人公,但更多的也是为了以此作为对自己的告诫---女人,应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切莫成为他人的附属品。 文章的初始读来是幸福的,虽未介绍子君和涓生的相识,但字里行间体现出两人之间浓浓的爱意。涓生期待子君的到来,“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因为爱,所以我才会日夜思念,才会如此走马观花,才会从众多履声中听到你。因为爱,所以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话,只为和你在一起。可到头来才发现这爱是自私的。 子君和涓生同居了。曾经的山盟海誓仍旧敌不过锅碗瓢盆的现实。看似涓生失去工作是二人感情破灭的开端,其实这就好比火引,点燃了二人本就岌岌可危的关系。子君要照看家中的各种事宜,大大小小都要她操心,就如同成为了当今的家庭主妇,可爱情的悲就在于涓生讨厌这样的子君,他评价“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吃了筹钱,筹来吃饭,还要喂阿随,饲油鸡;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构思就常常为了这催促吃饭而打断。”涓生喜欢的是最初听他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时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的子君。自私的涓生自以为正直的告诉子君,我不爱你了,所以你可以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可这是对子君莫大的打击啊,以至最后的离开和逝世。 回顾子君的人生,自以为追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于是奉献再奉献,可等来的却是一句我不再爱你了,值吗?涓生说自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可我认为这句话更应说给子君。“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丢失了自己的生活,又从何得爱?一段好的感情应是二者共同努力,共同成长,而不是谁成为谁的附属品。 男女平等这一话题仍旧火热,可大多女性在结婚后就辞去工作,哪怕自己并不乐意,这时身边的人就会苦口婆心的劝你:老公挣钱就够了啊,你只需在家待着做做饭洗洗衣服就行了。别听!去做你喜欢的,婚姻并不代表你成了你另一半的附属,你仍旧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别丢弃自己的生活,别丢掉自己。以上。

读《伤逝》

新近重读了鲁迅的《伤逝》,看到了一条爱情之路,婚姻之路、生活之路,感触颇多。“孩子似的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然而我知道她已经允许我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爱情总是纯真热挚的,子君的爱犹为可贵,仰慕着涓生,不顾一切。这般的爱情,便像那烟火,纵使化作一地灰烬而悲痛,也不会因为燃烧而后悔。然而这份爱情,很快出现了一个问题。“我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由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这事我知道得很清楚,因为她爱我,是这样地热烈,这样地纯真。”过热的爱情成为了负担,就像情侣间每日问答任务:“你爱不爱我?爱我哪里?爱我几分?”很多人会反感这种负担,没有涓生的那份理解,从而因为相处太累而分手。一方爱得烈如朝阳,另一方却如青灯古台,阳光越烈,则烛光越淡。如今的过热爱情已经鲜有,但是爱情的热烈程度不同却是普遍的,因为爱情也没有绝对相等的。看似无关紧要的差别,往往成为诱因,在漫长的日常中不断滋生为隔膜。热烈成为淡泊的负担,淡泊成为热烈的猜疑。不仅爱的程度,爱的理解、爱的方式、爱的要求都会有差异的。因此,爱情需要反思、包容与理解。爱情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白这只是对方爱的程度上与自己不太一样,只爱的理解、方式和要求有点不同而已,至少并不是爱的消亡。生活中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更多的不是理解,而是忍受。出现了争议,为了生活和家庭,我忍了,妥协了,并不是去沟通理解争议的原因和本质。这种被动忍受,表面上像是为了生活和家庭,大义凛然地吃了亏,实际上是不愿主动经营爱情的行为。不处理掉争议,放任它成长为裂缝鸿沟,这和冷暴力是同样的效果。最终,夫妻经常吵架,无数陈年旧事成为永恒的争议话题,再想沟通理解已是无力回天。若说人生初见如三生约定阑珊处,执子之手乃三千弱水取一瓢,新婚燕尔便似金稻盈盈覆青堤。爱情之花终于修成正果,正是收获时节,如同到了童话的结局——“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找到了爱人,找到了家庭,开始二人生活,春暖花开,未来的幸福生活化作蝴蝶,从童话梦境飞入掌心。然而,子君和涓生的婚后生活成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注解。很快地,不过三星期。“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因为同居生活而熟悉,因为熟悉而消散了热情,产生了隔膜,这便是常说的“七年之痒”。涓生作了很好的解答,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爱情需要用心经营,然而涓生并没能做到这一点。婚姻数十年,能耐心经营的一生的如同圣人。人们在恋爱中刻意经营,预支未来几十年的热情,包装如月亮般温暖,引得众星追捧。一旦抱得美人归,便原型毕露。为了在热恋中爱你,我已透支了热情,婚姻便交给你了。恋爱的万般情调,只剩下对鲜花店老板娘的怀念。更有甚者,出外绅士翩翩,继续招星吞日;回家却摇身一变,扣脚捏鼻,呼喊昔日美人速速跪地服侍。将一切生活琐碎交给妻子,待对方终日劳累成为可恨的黄脸婆时,再嗤之以鼻喧称: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了爱情。恋爱如花,美丽张扬却易凋零。世人皆道荷花美,不见枯瓣葬淤泥。婚姻如树,坚毅拔于地,葱郁盈满天。然而却成了最平常的事,上不得画布,自然是不美的。领了证便是一生铁打的婚姻,不值得也不需要精心照料。于是,无数寒松弃于沙漠雪原而枯死,渐渐成了名为“坟墓”的风景。其实,婚姻是否是婚姻的坟墓,全看双方的经营。这要比恋爱付出的努力要多得多,婚姻不是爱情的休息室,而是短跑换长跑的交接杆。于积尘中更新,于琐碎中生长,于平淡中创造。最终子君和涓生,未能做到更新、生长、创造。生活的困苦,这样的操劳,让人不乐的装作勉强的笑容,那样一个无畏的子君变了色,识见似乎浅薄起来。终于,涓生找到了求生的道路: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通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对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于是,子君在无爱的人间死灭了!于是,涓生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常常地藏在心的创作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婚后的一步步变化,叫人悲伤不忍复读。从此,王子和公主化作了烟火须臾于人间死灭了,这便是童话与生活,终究子君与涓生并不是什么王子和公主。两人常说:总还得雇个女工。但是生活没有这般如意的事,涓生失去了工作,少了营生,日子越来越困难。生活是粗糙的手,是大口地嚼饭,是做成希肴的油鸡,是满身尘土半死的阿随。常有人指责现代人结婚重金钱,我却颇为理解。恋爱可以不顾一切,视爱情为全部;而结婚才是真正离开父母羽翼,独立走入生活,因此是必须考虑经济基础的。生活的主旋律从来不是幸福,而是每日需吃三口饭。这些道理都已是老生常谈,世人皆知,而且随着森林法则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发被人看重了而已。婚姻如此苦难,爱情何处安放?看一则成功的爱情和婚姻故事吧:三毛与荷西的撒哈拉故事。三毛与荷西之所以能够成功,源于一个词——理解。相识相知,以至共赴沙漠,二人都保持着高度的精神共鸣。三毛的那栋小屋成了沙漠中最美的房子,但是,容易被人忘记的是:“我住在镇外,坟场区”。全书积极乐观,充满惊喜奇妙,然而细微处不知藏有多少辛酸。异乡沙漠的生活不可谓不艰辛,三毛却能化困难为快乐,化沙漠为花园。“你留下来行不行?求求你,今天又没有电,我很寂寞。”我双手插在口袋里,顶着风向他哀求着。他将我用力抱了一下,就将我往家的方向推。我一面慢慢跑步回去,一面又回头去看,荷西也在远远的星空下向我挥手。这一段是我觉得全文最感动之处,生活艰苦却能相濡以沫。荷西,在星空下去加班,将三毛推回家中忍受着寂寞,看似伤情,却最温情。子君与涓生便是少这一份相濡以沫的温情,涓生只看到笑容的勉强,看不到勉强的笑容。涓生未能用力握住子君那双粗糙的手,自顾去找什么分离的希望。艰苦不可怕,可怕的是苦无所依。没有三毛与荷西这份琴瑟和鸣,是无法体会这种白头偕老的。赞曰:天上群仙分宫阙,人间伶仃聚白首。入山寻尸定情骨,出海摸鱼安家肉。涓生一失养家之责,又失相依之情,月光取暖,不亦悲夫!作为读者看客,即无子君之悲,亦无三毛之福。芸芸众生,芸芸众情,平平淡淡一辈子。偶尔听一段故事,添几分涟漪,纵使生活如猛虎,心中亦有玫瑰。

普罗米修斯

“她常常在夜里依着他的凉凉的背,抚摸他。然后良久,他会转身把她纳入怀里,她依着他。”——伊能静《索多玛城》很多书是不能在太年轻的时候读的,像鲁迅的《伤逝》。读了不见得懂,只觉晦涩生僻,进而认为“周先生净卖弄些怪辞,浪得虚名”。反正我十几岁的时候是这样无知地想的。大雨下了三日,不见停。我就窝在床上读了三天的书,也没有停。包括《伤逝》。子君和涓生为着爱,不顾世俗——出逃,私奔,同居了。好景并不长。热情褪却后,两个年轻人在生活的琐碎,艰辛和困窘里,心,渐行渐远隔阂也越来越深。涓生说不爱了。子君突兀地随父亲回家去了。没过多久,子君死了。我塞着耳机,单曲播放Steelheart的《she's gone》献给子君。子君苦,涓生又何尝不是。爱,这个字,太沉重了。不说罢,不说罢,说了也是错。它根本变不成话,变不成字。跟性一样,它很隐蔽,很神圣,不能展示,也不需要展示。是两个人的事情。任何表白任何描述也不及千万分之一,证明不了爱。史铁生说过一句话:人可能舍弃一切,却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而爱,就像是一场伟大的友谊。比如《光荣》里有唱到的:当你为了我 把手掌拍痛 我该拿什么 回报你情有独钟感谢你给我的光荣 我要对你深深的鞠躬 因为付出的努力 有人能懂 感谢你给我的光荣 这个少年曾经多普通 是你让我把梦做到最颠峰茫茫人海,天地之间,竟有一个人如此了解和明白你,而你也愿意去倾听以及诉说。多么让人惊喜。不管什么样的爱情,都应该是相谈甚欢的。一个愿说,一个愿听另一个也愿说,另一个也愿听。有一天,事情发生了变化。你觉得她不是开始那个人了,她则认为你冷漠了。其实是我们都忘了像开始那样侃侃而谈,无话不说,即使沉默,也互相懂得。伊能静的《索多玛城》还说:“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城堡,独立个体,即使城门敞开,但城墙都还在。”我一极好的女朋友曾经向我抱怨没有人理解她,末了加一句“你不明白....”是,我不明白。但平心而论,你又真的了解谁?你又真的明白谁?每个人都一样。所以何必自寻烦恼,在这样一个实在没什么意义,也不可能改变的问题上纠缠,不能自拔。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和明白自己,然后坚持那个了解和明白的自己。就够了。而爱也是友谊,再深刻也逃不出这个圈套。每个人都得有本事走出迷信爱情的桎梏。李亚鹏之前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觉得对:婚姻问题是涵盖方方面面的,一个人一生中所有的修养、道德、智慧与学问都会在婚姻中被检验。先前看董路的博客更新,也有一句:爱除了是一份情感之外,还是一种技能。感触很杂,但都是《伤逝》而生。用《普罗米修斯》作题,是希望每个爱着的人都相互感恩,相互体谅,相互付出,相互妥协,相互爱。不故弄玄虚,不戏耍感情。看,普罗米修斯。

爱是要有所附丽的

多少年来,人们自诩亲情、友情、爱情为人的一生中三大最重要的情感,缺一不可。亲情与生俱来,一辈子从始至终;友情如钻石般耀眼,这一路都熠熠生辉;而爱情如同甘霖,心里的种子久逢甘霖,便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的情感都依附于不同的载体而存在,生命是一切最大的载体。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我想过,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了,我将只是枯萎了。”一民国才女在爱情面前姿态低微到将只是枯萎了,张爱玲的爱带着最后的无奈与一辈子无法治愈的伤离开,爱令人痴迷也如同利剑般刺痛人心。三毛有言:“你的心就是我的海角天涯,我不能去得更远。我们此生共赴天涯海角,不是游走半个地球,而是人间相伴。”她的爱低调深沉,每一段活在她生命里最耀眼的记忆都挥洒在撒哈拉沙漠上,爱令人脆弱也令人坚强。而鲁迅说:“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涓生爱子君,他爱着那个敢于自由恋爱了的子君,爱着那个他见不到就会百无聊赖的她,而传统婚姻的诟病最终压抑的爱情的初衷,爱令人彷徨也因环境阻碍了自由。其实,无非就是想说爱情的不同形式给每一个沉浸其中过的人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鲁迅先生说爱是要有所附丽的,那么张爱玲的爱情附丽于她举世无双的才情,三毛的爱情附丽于她与荷西的年华,而《伤逝》中的爱情附丽于平凡的生命。他们冲破封建礼教,遵从内心,自由恋爱并最终走到了一起。可想这样的 举止在当时即便不是整个社会也在各自的家庭中或多或少产生了轩然大波,比如,文中的子君她的叔子不再认她为侄女,而一些朋友也与涓生绝交。虽然敢于冲破一些束缚固然使爱情升温,但爱情就怕建立在过多的物质基础之上,他们的爱情最后走向了死亡,连同子君的生命一起。而生命不再,谈何爱情?不过,过往云烟罢了。生命是爱的基础,是爱的载体,而爱是生命的升华、意义,推进生命前进的力量。倘若生命都不在,我们口口声声道着的爱情模样还有何意义可言? 爱情的作用通过一个人而达到对整个世界更深切的热爱,由于爱情而更加迅速而深刻地成长和完满自己,长成更具生命力的自己,并携对方一起体会生命无论浓淡的喜悦,无论形式的孤独和充盈,无论数量的一切生命滋味。所以,涓生和子君都没有完满自己,而是在过多的物质纠纷中失去了爱情最初的本质。为了爱,在一起,也为了爱失去生命,先生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还有很多,值得反复斟酌细细研读。人这一生定是会在某个时刻遇到正确的人,相识、相知到相爱,但重要的是爱是有所附丽的存在着的。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梦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如;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咀嚼了两遍,才略有领悟的一段文字。或许是因为放在了书的开场白,或许是周一晚的梦境太痴狂,又或是这居然是鲁迅的文字...鲁迅,现在我爱称他为周树人。鲁迅只属于那遥遥不再的初高中生涯,他只是那出卷老师狂爱的鲁迅先生。而周树人,现在正在身旁。《秋叶 两地书》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周树人的题记但我却偏爱另一称呼一个呐喊者的爱情。《伤逝》只为周树人的唯一一篇爱情小说,我很好奇那个课本中的鲁迅先生究竟会写出怎样的爱情小说。星期六发现的《伤逝》,星期一买到了《秋叶 两地书》如果说这是命中注定那周树人,你没让我失望。怎样去评价《伤逝》我没那资格,毕竟那是鲁迅先生。痴狂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爱情。或许这才是呐喊者心中的爱情。“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终究无论是鲁迅先生又或是周树人,也只是平凡中的平凡人。

生活,爱才有所附丽。

大学的时候看的,没有浪漫的爱情,有着生活对爱情的消磨。冷峻的笔下,真实的世界。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爱才有所附丽。爱到最初,很多风花雪月,海誓山盟,但是能跟你走到最后的,是一个可以跟你相濡以沫,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

女孩们的人生导师(原创)

从《伤逝》到《青春之歌》,从《创造》到《大浴女》,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在男性的指引下走向那条看似美好却没有方向的道路。当虚无的理想在空气中弥漫时,女性们都把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全部的生活希望投入到这种看似美好、可触可摸的理想花园,却不知这美丽的花园背后隐藏的是无尽的不确定和难以言说的危险。可是,从子君到林道静,从娴娴到苏绮纹,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萧红,都没能走出这种被男性导师乱伦的窠臼,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女性自身的弱势地位自古以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劣势,女性一直处于对男性的服从和崇拜的地位,导致女性对自己自身的性别难以进行正确的认知甚至畏惧认知这种劣势性别的心理,并且在长期的淑女教育中形成了极端“闺秀风格”的隐忍与大度。在这种氛围中成长成熟的女性具有“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同时内心也拥有着对外部世界难以言说的好奇。这种好奇驱使她们对外部世界进行一种自觉的窥探,而这种窥探有时是明显的有时是隐晦的。但不论是明显还是隐晦都不能从根本上抹去女性想让自己融入生活,进而成为生活重心的愿望。这种愿望是埋在底下的火种,一旦大地有裂缝这火便会喷薄迸发,不可收拾。对历史、对传统的反叛可能是女性们最为直接的对自己的认知方式。她们追求自由的爱情,甚至在根本还不知道爱情是什么的时候,她们便天真的认为爱情就是反叛、出走、自由。长期的压抑使她们突然得到一种全新的自由的观念的时候有些眩晕,而这种眩晕是导致她们失去理智、漠视传统的罪魁祸首,她们在追随自己内心的同时并没有想到前路的危险和“护花使者”的不靠谱。男性的心理定势在千百年的时间流淌中“仁义礼智信”已经深深的融入男性的骨髓,他们信奉英雄、崇尚强者。在面对女性的时候他们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觉地导引感。在他们看来,就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但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男性们无不希望把有潜力成为新女性的女人们改造成为自己心目中那真真切切的新女性,并以此来满足自己内心那种潜在的被肯定的欲望。当发现可能成为新女性的饱读诗书并接受过新式教育、接受新思想的闺中小姐时,他们内心潜在的导师情结便会被不自觉的激发出来。不论是涓生还是余永泽,他们都想用自己多情的手拯救那濒临崩溃的灵魂,他们都想用自己的渊博引导这处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的子君、林道静们走出历史的牢笼,走进他们的理想家园。殊不知,这宛若空中楼阁般华丽的理想家园更如空中楼阁般摇摇欲坠。当新女性们在眩晕中华丽转身时等待她们的也许并不是那看似美好的未来。拉着她们的手试图将她们引向美好明天的人生导师们甚至也仅仅是初涉世俗、人世未知的孩子。这些自诩为女孩们的人生导师的男性们在什么也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迎接到了自己最大的胜利,紧接着却进入了深深的惶恐不安继而是混乱和怀疑的心理状态之中。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闺秀小姐们在自己的“孜孜劝导”之下走出了封建的家庭并且与他们进行了身体与心灵的高度熟悉和交换。当这一切发生后,他们才猛然发现,其实这些以往的心目中的女人也不过只是肉体凡胎,与正常人并无二异。甚至这些闺阁小姐们有着一些不同于普通女孩的特殊的爱好,像喜欢小动物的子君,在涓生看来这不过是“沾染了官太太们的习气”。于是,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看似坚贞的爱情在被慢慢瓦解。真正的导师我们总是在说涓生是子君的第一任人生导师… … 余永泽是林道静的第一任人生导师……XX(男性)是XX(女性)的第一任人生导师。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认同了男性导师不可撼动的地位。殊不知,女性的第一任导师不是男性而是前辈的女性啊!前辈女性总是在用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左右后辈女性的成长,同时也在将自己从前人那里继承来的人生观源源不断的灌输给后辈的女性,就这样,这种隐忍和大度的性格成为就是女性不可规避的关键词。也正是因为这样,“女性们就在这种无数的自我牺牲中养成了自我牺牲的习惯惰性”。如:《呼兰河传》中小团员媳妇的悲剧中,所有出谋划策的人都是那些现在的婆婆曾经的媳妇啊,她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规定小团员媳妇的成长道路和成长方向,这时的她们早已忘了自己作为媳妇时受尽的苦难与艰辛,她们早已将这一切看成是那样的理所当然,而这种可怕的“理所当然”却真真的酿成了小团圆媳妇实实在在的悲剧。我们假设小团圆媳妇在这种厄运中幸存下来,当她从媳妇变成婆婆时,她是否还会记得自己做媳妇时的苦难而不再让这种悲剧继续轮回下去呢?答案是模糊的,因为历史不能假设,我们都不能去完满的预测未来,但是《萧萧》在成为了母亲后却又走入了那童养媳的可怕轮回。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必然吧,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框框里生存,谁也不要想在这规规矩矩的世界里逃出升天。当轨迹一定时,如果没有“上帝之手”推他一把,我想谁都不能够走出窠臼,更不要想跟随一个自己还很稚嫩的人生导师去寻找所谓的锦绣年华。

爱,是一种讽刺

第一眼看到小说《伤逝》是在一个多星期之前,当时在亚马逊给自己买的KPW2刚刚到手,随意逛了逛书城,在一堆公版图书当中偶然瞥到的一个名字。凭心说,倘是仅从小说的题目来讲,这的确不是一个能够让我产生读一读的欲望的一本书——显然嘛,必定又是一个难脱窠臼的爱情题材的小说。只是当我看到作者的名字的时候,我惊呆了......真的是惊!呆!了!当时差点把新买的KWP2从手里甩出去。鲁迅,周树人,他居然写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吗?是吧......不是吧......不过想想也不足为奇,我真的很少读鲁迅,也只是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上不走心的学过那么几篇。所以当我看到《伤逝》是鲁迅的作品时,便一口气的读完了。读完之后心情挺沉重的。感觉这篇文章比先前学过的鲁迅的其他文章要容易明白的多,又或者说我根本没有读懂。鲁迅的白话文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因为觉得自己没资格。想想如果当初他老人家没有用白话文写作,说不定现在我写的这篇文章还用“之乎者也”呢......至于小说的故事情节方面,放在那个时代也还算有新意。总的来说,讲述的是一对男女由当初的自由欢爱逐步走向社会深渊的故事。只是现今模仿的太多,已然泛滥了。但整部小说的社会意义要远大于它的故事性。小说是以故事主人公之一涓生写下的内心独白为载体,用一种倒序的回忆,把涓生即“我”与心爱的姑娘子君之间的感情路线描摹出来。全文开篇一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为全文蒙上了一层黯淡的色彩,奠定了全文略显悲哀的感情基调。同时,这句话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读者的好奇心,开篇已然引人入胜。整个故事讲述的是在那个封建思想笼罩之下的社会里,“我”与子君自由相爱了。子君是一个特别的姑娘,她因爱而勇敢,敢于挑战封建枷锁。因为与“我”相爱,她与叔父决裂,甘于忍受世人的白眼。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几句话“震动了我的灵魂”。子君让“我”意识到“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我”因为与子君自由恋爱,住在了一起,在那个年代是有伤风化的。因此,搬了许多居处,最后甚至是丢了工作。从此“我”与子君的生活变得拮据起来,“我”为此终日苦恼,而子君却不以为然。渐渐地,“我”为生计与子君之间产生了隔阂,进而觉得不爱了,甚至想到了子君的死。子君当然也察觉了。当“我”对子君坦白地说不爱她以后,子君随父离去,后来不知缘由的死了......“我”尽管为此陷入悲伤,但又要面对现实生活,所以决定忘了子君,好好活下去......小说读完,结尾处涓生写到“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使整个小说的悲哀腔调大为升华。让人颇感无奈与讽刺——当一个人——我,为了生存,要将内心真实的情感掩盖在痛苦里,只能选择遗忘,并说着谎言苟活。文中反反复复的出现过很多次的一对反义词“真实”与“虚空”,并在二者之间进行反复的穿插对比,起初感觉作者的逻辑很混乱,明明是现实存在的场景,他偏偏要说是“虚空”,而明明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作者又说它“真实”。细细琢磨才发觉这也许正是作者有意为之,通过这种“虚”与“实”的含混不清,体现出封建社会的虚伪。在那个指鹿为马的年代,人人都不敢做自己,除了子君。但是子君是因爱而勇敢,而涓生却被现实打败了,退缩了。当爱情消逝的时候,在那个社会,人生往往分化成了两条路,一条如子君那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另一条则如涓生那样做一个虚伪的人,掩藏内心的真实情感来苟活于世。大部分人选择了后者,但无论选择什么,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作者抓住人性当中最为淳朴至真的爱情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涓生与子君之间悲哀的爱情命运,刻画出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束缚,摧残,及扭曲。文中讽刺意味的点非常多,比如那个叫做《自由日报》的报社,却因为涓生与子君的自由恋爱而辞退了涓生的工作。但这些都不及全文最后——涓生为了活下去,放弃真爱,选择遗忘,选择做一个虚伪的人无疑是对那个社会最大的讽刺。爱,是一种讽刺......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鲁迅这篇文章在某些角度又与当今社会莫名的契合了。2015年1月15日 21:23:31

《伤逝》手记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然而从某一时刻的我,以一颗完整的心全然地陷入到爱情之中以后;从我,执著地抱定须追寻世间纯正的美的信念以后;观察世事,体味人情的眼光便转了向。我不以题头的这首诗歌为然,尽管自由曾经在我心中是多么的高贵和可爱。在傍晚的那个熟悉的五楼窗口,烟灰没有一丝份量,随风散尽,我在那时再读了一遍鲁迅先生的《伤逝》。 我深深喜爱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原来我心头闪过一个念头:止庵的生平颇多符合“消逝中”的情氛,但是对于编一出剧来说,他的生平还详待细细体味。在此不谈。而对于鲁迅,这份喜爱已经早已忘记因何而起。他的书虽未全读,最喜爱的是《野草》,和这篇《伤逝》。 鲁迅先生是在自己身上挖洞的人,或者说,这个洞先生自己早已用“坟”作尽了意象。在这个幽深的筑于血肉上的洞中,掩藏着无尽的关于生的伤痛。将世事的苦味能在自己的味蕾中读尽,对尘世赠以辛辣尖刻的笔墨;将人生中无论关乎爱情,前路,抑或自我的苦痛都揽于自己一身——这个洞,延伸出了他矮小的身体的边界。而在我看来,装着苦痛的洞的本身,是爱的象征。 无论是生命,还是自由,还是整个的宇宙,在爱的面前,都是无力而黯淡的。 每个人读《伤逝》都生不不同的感受。我在网上找了很多有关《伤逝》的评论来读。我在这里所有的述说,是自己的瞬间的念想以及这篇文字对于我不会改变的存念。小说的第一句话读来就很摄人,也就是从这一句话起,我感觉涓生就是鲁迅自己。为爱情的逝去而伤怀,作自我的讨伐自我的悔恨。我以为鲁迅正像戏剧中的“间离”,在写作中有一个潜在的物外的自己把涓生的故事附加到自己的“存在”的身上。他冷静地调着凄凉的笔墨,述说子君对涓生的爱情,述说那爱情的纯粹和那颗心的易碎。述说涓生在艰难生计前的渐渐无力,述说他对子君的渐渐烦倦。(他要的前路,是不是和他要的爱情一样都因现实的灰暗而闪烁着理想的光泽呢?)述说子君明白爱人渐行渐远后的无助(“无助”在美学范畴里,好像即不带质感,又无可氤氲缭绕的氛围,好像一个被岁月榨干了汁血的老妇,即便脸上有泪水也只似两粒干瘪的贴在面皮子上的豆粒。认识到自我孤零零的“存在”本身的无助感,其实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但是在爱情中,它的意味便丰富了太多。)述说涓生对子君残酷的铁了心的告白“我已经不爱你了。”述说子君的离去,子君的死。(除了死,还能怎么办?子君该怎么办?即便是一个世纪后的现在,在无可救药的爱情面前,我该怎么办?)述说涓生的悔恨和摆在面前前路的悲哀。 周作人曾经以为,《伤逝》虽写男女感情,但实在是对兄弟之间情绝分路的哀吊和伤怀。大半个世纪过去,这个说法没有人再认同。在额看来,兄弟之爱抑或男女之爱,均是超出尘世一切的,也正是鲁迅所有文字背后掩藏的真相。 曾经在大二的时候,我选修了某老师的美学课。在平庸而冷漠的我的大学中,我深以为这个老师的课,是一个例外。当我坐在那个教室的时候,每每都有“别求新声于异邦”之感。是他颠覆了惯常思维中看待事物的方式:没有所谓的标准,唯有纯正的美学眼光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而这个世界背后最超越一切的东西,就是爱。这些话是很难真正入心,除了当你真正开始体会爱的那个时刻。也是在他的课上,我又在他的口中重新倾听了一遍那些我喜爱的作家们:鲁迅,海子,曹雪芹,史铁生…… 伟大的爱情。我一直执着坚信自己的所爱。当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来临,她就好像是一个杯子,在那颗时刻装满了水,从此就再也装不进其他的了。 爱与死之中,可能爱是更冷酷的,正如1969年时的法斯宾德,拍摄的那部电影的名字《爱比死更冷酷》,可能是因为爱是生的追寻,而活着,是比死去更残酷,更痛苦的事情。 《伤逝》1981年搬上银幕。因为小说本身“事件”不多,所以我觉得有很大的改编空间。子君这个女人,十分抓住我的心,我十分想将她的那种无助和在爱时普通女子的幸福表现出来。小说本身有很好的气氛,鲁迅先生简单的文笔就烘托出摄人的情景。这出戏全然只留子君和涓生两个演员,其他人物均用旁白。(?)这部戏,可以给舞美和表演极大的空间。暂写到这里。

不同的盲目的爱

原谅到现在年纪才读了伤逝,也幸运正好这个年纪正读得懂伤逝。这是鲁迅唯一一篇爱情小说,不禁挨次读了三遍,第三次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嚼过来的,感觉那么有味道。最喜欢豆瓣评论的一句:涓生是理想的虚无主义,子君是虚无的理想主义。顺便看了孔庆东几年前的百家讲坛点评语。虽说是“多歧为贵”,我犹想略微地“不取苟同”。涓生与子君,一男一女读名字都是平声调,和所有词语都奠定了此文的淡烟流水的基调。提两个最简单的问题,涓生什么时候不爱子君的?子君对涓生还有那些旧时爱情吗?涓生为了新状态最后竟说出:因为,因为我不爱你了。从一开始,他主动和她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又在同居后忐忑不安地表白,最后搬进新居,到这时候,涓生的爱情算是到了最高点。渐渐地,他感觉她逐渐陷入家庭琐事中,不那么幽静、没那么体贴了。窃以为涓生不断地向子君暗示,要求她明白和接受自己的生活态度,是他的一种自私。在他半失业的状态下,他越来越发现自己当初是一种盲目的爱情,明白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哈姆雷特里有一句话最好“the passion ending,the purpose lose”。子君不顾众人眼光,无畏地嫁去后,时常还很傻地去温习表白的场面,又很单纯地假装笑着对待涓生。发现涓生不一样了,她又尝试着谈起在会馆相识的美好。她怎么尽是活在旧时爱情回忆里!更错的是,她那样假装一人谈笑风生地去挽回,为何又突然自己陷入沉默。沉默不仅是别离的康桥,更是让人明白爱情已经终结。当涓生终于说不爱他了,她的死寂的沉默,感觉说明了她还是爱着他的,但她不是当初无畏的爱了,是俯首的、不知所措的爱。男人的盲目的爱是最初的冲动无畏的瞬时爱情,而子君,女人的盲目的爱,在一切淡去后不知所措的追逐。鲁迅笔下的爱情故事写的真好,和那句名句“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伤逝》的爱情

最近觉得很喜欢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伤逝》,或许看到自己的某些影子在里面,或许是某些心态在涓生的身上,难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还是命运?“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为了求生,而舍弃了可贵的爱情,总以为一个人的 生活是容易的。只为了爱,而将其他都放弃,是为了什么,离开的后果只有一种---绝境,当意识到时,人去楼空,香消玉殒啦!为了一己之欲,毁人之一生,自私、卑鄙的涓生。男人只为失去的而后悔,女人只为得不到的后悔。为什么总是在失去后才有悔恨和悲哀,以至于更加的寂静和空虚。纵使得到了,又应该这样地去面对,好好维持这种热恋状态以及怎么维持这种状态,或许是应该认真思考的,应该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支持和忍受。人未走,虽寂寞和空虚,却还有期待。人已去,愈寂寞和空虚,却连期待的机会都没有了。真的,一定要珍惜眼前人!“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 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我的悔恨和悲哀不仅是自己,还有更多关心过我,喜欢过我的人,我无法回报他们,我悔恨终生,感谢你们!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 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他们的悲剧是当时整个时代的悲哀,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涓生绝对不如子君勇敢和热烈,但他比子君更能经受失业的打击,比子君看到更广的人生意义。为什么他们的爱情慢慢变淡,最终走向失败。现代的我们也一样,“同居”的时代的到来,怎么呵护自己的爱情?爱情是否需要理性?完成了婚姻以后,爱情如何发展?

也许只有女性才能拯救这个世界

“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她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换换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页117)当我看到这句话(页117)的时候,我在想子君的勇气是否只是来自于她对涓生所向其灌输的男女平等、自由、打破封建专制等观念(页114)粗浅无知的了解因而笃定的坚定信仰呢?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还是也有这样的根源:女性在作为被忽视的社会角色,相对男性她们的潜意识里更少地受到了社会所灌输的那种的男女尊卑、礼制等观念的渗透,或者说她们并非这套体制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使得她们当有机会摒弃这套体制的时候,她们会做出比男性更为彻底更为果断的举动,正如,我要评注的这段话中子君表现的镇定坦然,而所谓的启蒙者涓生却显得虚伪瑟缩,如同鼠辈。(页117)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一句话的前一句大家都是烂熟于胸,但是我觉得后一句更有价值。男性在经历了母系氏族之后,一直掌握了对政府、国家、军队、文化、思想、法律、宗教等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控制权,几乎所有的有关制度都是男性所创制的,所以历史这个英文单词才是“history”(his story),男性总是沉浸于创造了历史、控制了世界的自我陶醉之中,可是在我看来我们男性自以为自己创造了制度控制了世界,实际上我们自己也被自己所创造的制度所控制。我们所创造的制度,比如说政府,我们所希望的是它能代表我们的权益,替我们办事,但是纵观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行政权在无限的扩张,政客和其背后的支持者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财富都远远在其他人之上。如果说资源和财富的集中是由于正当公平的方式,我们就应当支持,因为这样的意识能增强我们社会的竞争意识,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进步。但是恰恰相反,这样的集中大部分不是基于此,而是因为某些群体掌握了政府的权力,进而更易以合法或者非合法(因为法律也被这制度控制)的方式似滚雪球般的堆积聚集。而制度并非全由人控制,那怕政治权利的最高掌权者们,照样会在各种争斗中跌足下马,更何况我们地位渺小的一介平民呢?但是即使我们知道这样的体制缺乏安全感,缺乏使社会前进的动力,男性还是不愿努力从根本去探索去改变,甚至内心都不去真正相信这些,而是在原有的危墙上粉刷油漆,让它看起来明亮美丽。文中的涓生就是这样,虽然高谈平等(页115),子君要求平摊房租却刺痛了他的神经(页117)。而女性则不同,她们有着和男性不同的思维模式,并且这种思维模式在历史上一直被压制、被忽视,没有被付诸实践,我想这里面肯定蕴涵有能拯救这个世界的希望。也许你会认为,前面我所说的都是我一厢情愿的胡言乱语,没有佐证,鲁迅先生当时不可能有这么激进的女性主义的思想。的确,我也不认为鲁迅先生的本意是如同我所谈到的让女性视角拯救世界,但是我想先生至少是看到了我们传统制度的腐朽(页115,借子君之口控诉“胞叔和父亲”),同时也感受到西方的启蒙思想也并非一剂良药,可以马上药到病除,反倒是服用不当让这个民族的人民受难更深(P131,子君之死和老师的解读)。于是先生试图寻找一条能够突破原有界限的道路,当作为男性的鲁迅看到所以这些制度、思想都没办法挽救当时的中国,当穷尽所有男性的目光都看不到这个国家出路的时候,试图从女性眼光中探寻光明就显得较为顺理成章了。而且看看先生为我们的女主角起的名字“子君”(页113),倒过来就是君子,难道这是一个随意而取的名?把它解释成鲁迅先生骐骥天下的女性站起来像君子一样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不是更具意义么,既然阿Q的名字有着那么多的斟酌,子君又怎么会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符号?而文中的涓生不过是一个彻底的陪衬,虽然他占尽了绝大篇幅,但是这些都是先生在极力勾画一个卑鄙无耻的所谓的改革启蒙意识的男性角色(页129、页130),总是空谈平等、自由(页114),心底却无法接受新制度(页117),亦不能解决不了社会实际的矛盾。但是我反感许多左派将这一现象解读为启蒙的悖论,因为涓生并非所有启蒙者的代表,只不过是伪启蒙者罢了。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想法,佐证不足,相对于传统的解读毫无说服力,但是还是写出来了,权当为自己提供一个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而已。

最美好的记忆,都会浪费。

我把鲁迅的《伤逝》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重温涓生的无奈与唏嘘。我记起初中的时候一首流行歌曲,由叶倩文主唱,与小说同名的《伤逝》。那时听这首歌,我仅仅是觉得其旋律优美。作曲人郭伟亮写出了凄美,荡气回肠的音符,而林夕则用实而不华的词藻,将此曲点缀成一首广为传唱的金曲。但是,我现在觉得,即使那个时候我再怎么喜欢这首歌,也只不过是很肤浅的喜爱。我没读过《伤逝》,我对男女之情并不了解,我涉世未深。一切都只不过是青涩的认知,表面的反射。“该齣影片,映于一九几几,当天跟你,天都不理。欢欢喜喜,没有预备别离,只想永远好天气。”                      ——叶倩文《伤逝》涓生与子君在吉兆胡同安了一个家。虽然这个容身之所是他们看了二十多处,好容易才找到的,但当初的热血无畏并不让他们把困难、流言蜚语放在眼里。他们有过很多快乐的时光。文中提到涓生领略到了“爱情需要更新”这样的道理,足见他们那时是多么的幸福和安逸。要只是担心受怕,畏首畏尾,他,又如何能发出这样的感慨?看了涓生写“表白”那段,我感觉心里最软的地方被触碰了一下。他害羞、真挚、可爱。面对喜欢的异性,男生总会表现很不自然,不知所措,无话可说。涓生曾为表白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从表示的态度到排列的先后,他都认真细致地研究过一番。即便如此,他最后也逃不过临场发挥失误的命运,慌乱之中,别无办法之下便含泪下跪,真爱表露无遗。而子君这个女人很冷静,即使自己也深爱着涓生,但也希望感受一下这种无修饰的爱。涓生越慌,子君越喜。男人与女人在情感上的差别,鲁迅表现得恰到好处,让我尤感佩服。“谁还害怕,暧昧关系?但人言是否这样可畏?怕只怕再拥抱未着迷,最美好的记忆都会浪费。”                      ——叶倩文《伤逝》  “雪花膏”好似是涓生被解雇以及后来发生一切的始作俑者。不过涓生也没有任何招架的能力。跟那些人斗,纯属鸡蛋碰石头。他与子君曾幻想过寄望《自由之友》重获新生,但努力总得不到回应。人言可畏,子君算是感受到了这份力量。“没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从她给涓生的这份冷淡中,我能看到,她心中原本坚实的堡垒,已经被残酷的现实,击至体无完肤,摇摇欲坠。境况越来越差,涓生对子君的爱意也日渐消磨。最后,我看到他对子君说出“我不爱你!”这句话虽不忍心,但却真心。如果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还谈什么爱与勇敢?他们周围仿佛有无数双眼镜在窥视,有无数张嘴巴在闲言。鲁迅用灰暗的笔调勾画两人已经变味的感情,这与前面实际上很短暂的小幸福相比,一切都是何等的现实。最后,子君死了。她与涓生的那些过去,温暖的幸福的,或者是心酸的可怜的,都浪费了。无人知晓她是怎样死的,是病死的,或是自杀死的?我想她是被压死的,又或者如《狂人日记》里所叙,被“吃”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看来也只不过是人们常挂嘴边的一种奢望。那些最美好的记忆,不会消失,但,也没什么用途。                     2010年4月1日

爱是要有所附丽的

犹豫纠结的男人总会寻找并培养出一个大无畏的女人,从她们身上吸取勇气,用她们的灿烂青春抵挡荒凉人生的寂寞。鲁迅的《伤逝》在不同阶段读,总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每次读,都觉得没读透,没有真正理解他老人家所传达的意思。大学时候读,就只记住一句话“爱是要有所附丽的”,奉为圣言默默记诵于心。因为自己实在是一个唯心的爱情至上者,所以用这句话警惕自己,一定不能够为了爱情,失掉了生活能力。在大学毕业的第四个年头的现在,生活中所积累的怨气太重,已经将我曾经拥有的浪漫爱情念头冲击的支离破碎,再读《伤逝》,格外的反感于涓生的虚伪懦弱。在这场爱情中,子君始终是坦荡的,涓生始终是吞吞吐吐、一再试探子君底线的,这种探头探脑的算计中,我疑惑,涓生爱过子君吗?《伤逝》对于涓生与子君如何开始这场情感没有一笔的描述。只写了,两人谈了半年的时候,涓生对子君“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完全了解的了”。这段文字特别有深意,反复强调我的“坦诚”,最后又不放心地再加上一句“她也完全了解的了。”这是在试探了子君半年,确认了子君对自己的感情之后,涓生对自己的一次免责声明。半年之久,子君是什么样的人,他已经非常明白,但是真要确定这段关系了,涓生开始犹豫纠结,他要子君给他一个承诺,要子君勇敢地抛弃她的家庭,和他在一起,并且不管以后发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混蛋,都不要怪罪他,因为我之前都是给你说好了的。当然,我也给了你退出的机会,现在你也可以退出的。这是多么不公平的爱情条约啊,但是这个条约只能给子君这样的女人来提。所以会提这种条约的男人一定会找到并慢慢培养出子君这样的女人,以她们的灿烂青春来抵挡自己内心的荒凉寂寞,来暖暖自己的冰凉人生。果然,子君昂然地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果然,涓生的反应是“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并在子君真正地走出旧的家庭,与他走入租来的小屋之后,他才单膝跪地,开始放心地向子君表白,至于诉说了什么,却无从得知了。正如无从得知子君如何爱上的涓生,也无从得知涓生对子君的第一次表白求爱。这两段,作者一直语焉不详,模糊带过。子君爱上涓生,走出家门;子君靠着这次单膝跪地的深情诉说,确定在这个小屋的意义。可悲的是,这两段对子君最重要的时光,涓生甚至连回忆都不敢回忆,甚至觉得可鄙可笑。在惨淡经营的日子里,当子君独自品味他向她单膝跪地深情表白的每一句每一字的时候,涓生就觉得可鄙可笑,子君让他重复当日说的情话,他总也记不起只言片语,他唯一能记得的是可笑地跪了下去这个画面。跟单膝跪地紧接着的是“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他劝告自己,也向子君邀宠,“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他决定改变自己,跟随子君,同时也希望子君改变自己,跟随自己。最终是希望子君继续改变自己,跟随他。后来,便是渐渐地厌倦了,发现子君不如先前幽静了,不如先前体贴了。到最后,由于生活所迫,吃掉了子君饲养的油鸡,扔掉了子君的宠物狗阿随,再自己逃到图书馆寻求温暖,将子君扔在冷而寂寞的小屋中。男女之间的隔膜是一条鸿沟,涓生将子君所热爱的活物,油鸡、宠物狗吃掉扔掉,却不理解子君为什么而现出凄惨的脸色。涓生的感情这么理智,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子君已经可以为这场爱情赴汤蹈火了,他却在想着怎么全身而退。结束的时候,也就放弃了,还为自己找那么多的冠冕堂皇的遮掩。“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不过是始乱终弃罢了,还是别忏悔了,显得你多真诚似的。

童话的破灭

《伤逝》是鲁迅先生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文,他改变了我对爱情的看法。反抗家庭反抗压力的自由恋爱是年少时的我很向往,总是认为两人的爱情可以改变一切,爱情可以让相爱的两个人永远在一起,生活可以像童话一样的美,而读了《伤逝》的我才知道童话是故事,虽然爱情可以是很美的,但生活不是故事,现实就像一把刀,慢慢地削去那些曾经的美好的东西,如果不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那么那些美丽的美好的东西总会深到心底最深处去,偶尔来出来回味,然后它们在你心中淡去,最终变成尘封的回忆,。王子和公主的爱情很美,但他们结婚以后呢?

爱的预防针

这是出悲剧。不是自由爱情的悲剧,也不是社会压迫的悲剧,是消磨,是最自由的不自由,是自以为是的孤独的代价,是爱情和生活的挽歌。用鲁迅自己的话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那么,他在那个青年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五四时代,把爱情、自由、婚姻整个在生活里毁灭了,只留了悲戚的涓生的背影,还要继续匍匐下去。但这并非全然是时代的症结,换作今时今日,涓生换作别的什么生,仍旧是个爱情寓言,噢,也许应该称作生活寓言。涓生是要沉寂了么,我们看看鲁迅给他最后的描摹是怎样的。“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窘迫的日子将他的感情消磨殆尽,也折磨他的意志,在那个年代,即便是有志青年思想逐步开化,也未必真能做到自由坦荡。他们急需挣脱社会观念的枷锁,却因为根深蒂固的影响而带上了自出生后就隐隐作祟的懦弱气质和虚弱的意志。核心是重生了的,但形式仍旧不能完全摆脱原形。很多评论说子君如何有了自主思想却终究还是选择回归 那个保守禁锢“没有墓碑的坟墓”的家庭,其实说到底,涓生也不过如此,只是换了个形式而已。他是先进的,无疑在那个年代,他也是可悲的,因为他只在日日为生活所累中寻找着解放自己的借口,或者是一只狗,油鸡们,或者是女人的一个表情,或者是气候,然后终于释放自己抛掉压力,结果换来的还是虚无和这次是货真价实的孤独了。这便是旧时思想孵化出的懦弱无能,当然你也可以说懦弱无能的男人古往今来比比皆是,不过作为思想进步的新青年知识分子,这份懦弱的意志力也与时代不谋而合。所以说了这么多,为的只是说明,虽然作者给了涓生的前路一点点黯淡的光,却还是要抱着悲观的态度的,毕竟这份固有的不自主和依赖,终究要毁了涓生的爱情,以及生活。一定有人要辩驳,说这一切,最要紧的不是涓生懦弱的劣根性,归根结底是鲁迅那句名言,“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又是面包和爱情旷日持久的对峙。的确,这里面是有悖论的,因为再强硬的人,再坚固的感情,也经不起生活洪流的冲刷。更何况,那个时代终归文弱的知识青年们刚形成的激进但脆弱的自由婚姻。所以大抵这样说比较恰当,贫瘠的日子凄凉的环境还有涓生薄弱的意志最终一起击垮了他和子君那争夺过来的爱情与自由。或者对于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来说,要承认爱情被生活被贫困所击垮是很难启齿的,毕竟这是与权力与观念与封建斗争来的结果。那么就只能说些有的没的了,比如她不再看书不再思考只把自己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琐碎中,倘若子君真的换了幅景象,积极进取在原先的道路上,想必涓生又要自觉另一番压力了。这么一说,鲁迅在男女问题上绝对是先知级别的,这样的光景放在现在的婚姻生活中,必然也能找到无数范本。有爱情孤独,没爱情更孤独,没自由的时候争取自由,有了自由反而更不自由。怪只怪他们根本把斗争起点当成是幸福的终点,没有了承担自由的准备与勇气,在现实面前变得如此不堪一击。鲁迅自己点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涓生追求自由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梦醒了,幻灭了,做梦时被梦困住,醒来仍旧羁绊在梦里,悲剧的人生不过如此罢。但涓生其实是懂爱情的,他对子君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同样的,对于婚姻这更是良方。然而他不懂的如何经营,又或者他只在乎理想中的爱情关系,却无法面对感情在日日柴米油盐中粗糙起来。所以说,理想主义害死人,老婆一边助你奋斗一边带给你惊喜,一边日日佳肴相伴家中纤尘不染。其实田螺姑娘只是个神话故事尔。被这么一番批判好像把涓生说成了个感情与婚姻的叛徒,一个失去了之后才知道珍惜的懦夫。说到底,他也是个受害者,身处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即便有识之士也不免人云亦云,忘了或者说找不到自己的初衷自己的位置,迷茫,孤独,负担,这些都真实存在。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不知道要什么更想要做点什么。我更愿意相信鲁迅写的是个纯粹的爱情故事,里面有他的影射有他的担忧和彷徨,这在时代中丝丝入扣,却又无关,关乎的是生活,是现实,那么,就像老生常谈的,爱情里没有对错,爱了不是错,不爱了只能为爱的离席而惋惜。如果一定要说,就请为爱的大无畏,打上一剂预防针!

论爱情的转型

提起笔来,却不知该如何下笔,心里是多么欢喜这篇《伤逝》,仿佛有说不尽道不明的悲凉,掺杂着绝望与新生,让人思绪万千,然而却是那么剪不断、理还乱……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在我看来是那么不堪一击。然而又绝不是这样的。在会馆的破屋里,这爱是富有生气的、进步的、含着期待的,尽管仍是在这充斥着寂静和空虚的世界里,也使涓生保存着一丝生的气息,保存着对未来新的生路的开辟的信心。而这爱的基石便是涓生与子君共有的进步思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谈家庭专制,谈打破就习惯,谈男女平等……即是在这破屋里,在这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的映衬下,新思想显得这样独特。那时的子君,眼里还有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然而这光泽仅是建立在这无忧的时代,倘使他们走了自己的路,为生计打拼起来,没有了支柱,有的只是柴米油盐的琐事,这光泽便也黯淡了,只是偶尔呐喊似的射出零星的光彩。幸而涓生是高兴的,因着这眼光和这句话,知道中国的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得无法可施,以为是可以看见争着获取权利的女性多起来的日子到来的。然而这一切都被生活的压迫逐步定型。这是在他们同居到吉兆胡同后的事。这时的爱情已经变得苍白、现实、而带着难以自控的虚伪的面具。对理想生活的期待和现实生活情况的落差给涓生造成了难以言说的无奈感。一方面想与爱人一同为新思想的传播出力,为争取权利而做事;一方面为生计操劳,筹钱吃饭,吃了筹钱。他已经难以将爱情与生计统一起来,当时子君又陷在传统妇女思想的泥沼里,成了他的无意的“绊脚石”,他只得将这苦埋于沉默、埋于无声的理解。如果爱还存在,只是这无言的沉默、默默的忍受毁了这情意,使它扭曲、变形,直至最后迫不得已的消然。“她只看了我一眼,不开口,神色似乎有点凄然;我也只好不开口。”这句是何等的悲凉。子君爱涓生,只是这爱包含着隐忍,不言说,包含了深刻在骨子里的从德。涓生也爱着子君,只是这爱伴随了拘谨与怯懦,以使本身就存在的不平等拉开了更大的距离。涓生读不懂子君的爱情,子君也不能企及涓生的思想。倘使他们仍像先前那样放怀而亲密的交谈,结局可能不同。然而生活就是真实,梦想只存在于虚幻。也许涓生是懂的,因这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忽略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正是建立在这现实的基础上,从而打碎了他们浪漫的梦。小说中很多情节是在涓生的视角中结束的。无论是涓生被局子辞退时,看到子君“在昏暗的灯光下,又很见得凄然”;吃掉油鸡后,发觉“只有子君很颓唐,似乎常觉得凄苦和无聊,我想,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啊!”,以及后来的“子君有怒色,在早晨”,涓生便“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认为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也不过是空虚。然而我想是他理解错了。涓生是一个被五四新思想启蒙了的青年,子君不过是一个半梦半醒中的角色。她像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行走在新旧思想交锋的阵营里,随时可能随着一方势力的增大而倾倒过去。那不敢看雪莱画像的羞怯;被涓生表达爱意时脸色的青白和眼里射出的悲喜……在路上同行时的大无畏,坦然如入无人之境的勇气;同居时要求加入股份的意识……但我想她到底还是勇敢的,为了和涓生在一起,与叔子断绝关系,毅然离开。即便是后来的凄然神色、“怯懦”的行为,也是因为她所感到的逐渐黯然了的涓生的爱情。她的勇敢和无畏全是因为爱。然而她还是独自离开了,走向那“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承受着父亲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也许她本来是可以被启蒙的,因着对未来的幻想,对新生活的憧憬而有了勇气。然而梦想还是被现实的残忍所撕裂,生计的重担迫使子君重拾一个传统的妇女要担负起的一切:买菜、做饭、喂油鸡……痛苦的是这工作得不到涓生的理解,甚至被误解为是没有了进取的意识。可子君如此,涓生又是如何的呢?涓生即是勇敢的吗?在我看来不尽然。先是与子君同走在路上时遇到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他全身瑟缩,只得即刻提起骄傲和反抗来支持;以及口口声声说着“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而这生活这路竟遗忘了子君,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你更可以毫无牵挂的做事……”这样的话来;在子君走后“心底有些轻松,舒展了,想到旅费,并且嘘了一口气。”;卸下了虚伪的重担,却将真实的重担给了子君;祈求饶恕自己……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毫无意义,于一个已逝之人。小说以讲述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为线索,探讨了妇女的解放、梦想与现实、封建势力与新思想的火花等深刻的问题,特别是将爱情上升到生活的高度,同时提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数的死于无爱的人们的情状,“死于无爱的人们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 涓生在双十节前一天被辞退,仿佛也暗示了鲁迅对民国政府成立的不抱希望。民国成立,是一个真实,但这真实也不过是虚空,仍不能改变中国之现状。小说或多或少寄托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绝望,对大局的反抗,对未来希望渺茫的无奈。然而正如钱钟书先生说过,有些事是失望也是希望。即是掀起了一股新的势力与思潮,便就有了改善的希望。

穿越时空的爱恋

“是上帝移动棋手,后者移动棋子,在上帝的身后,又是什么设下这尘土,时间,睡梦与痛苦的布局?”子君和涓生的爱情在现代社会看来也不乏其例,经济和婚姻之间不能说经济是婚姻的必然前提,虽然在商品经济社会越来越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很有现实体现性,被众口传颂,正因为如此,误导了很多年轻的人们,在情况达到一定限度时会互相转换,设想子君和涓生如果没有基本生活的忧患,婚姻一定会幸福持久吗,自由恋爱既然是以自由开始,如果缺乏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由自由结束,他们开始在破旧的屋里谈男女平等,谈打破旧习惯,谈文学作品,是涓生赢取芳心的论调,即可看作是求爱前普遍的一种给女性许诺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得到了子君的仰慕与坚定,“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笑的是,当涓生想要开辟自己生的道路,摆脱子君时,所作的也是一番类似涉及文学作品的谈话,谈自由,谈扬诺拉的果决。涓生看似明理,面对现实时却依然是文人的自私和懦弱暴露无疑。排除特定的个人性格因素,悲剧的造成更多的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留下的人的思想和社会环境的现实性,局限性。在此强调一下,悲剧并非是个贬义词,人自身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种荒谬,伟大的悲剧。涓生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需要,从开始的向子君描述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到觉得子君不能够理解他,当生活变得琐碎沉闷时,他经常想的是摆脱牵绊,外面也许有更广阔的天空,但他没有考虑过作为冲破重重阻碍和他在一起的子君的处境,女性没有权利独立生存的社会环境,无法取得经济自由以及抵御重重舆论压力的条件,中国社会中舆论压力一直都倾向于女性,从过去到现在,女性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及道德上的问责远远大于男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失去唯一的依附,要么在严威和冷眼中度日,要么走上绝路。失去了子君的涓生的人生也没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样毫无牵挂迎来新的生活,反而独自担负更重的虚空与负疚,两个人在一起是生活上互相照顾和抵御虚无,但又会带来新的阻碍和烦恼,这正如站在墙内的人盼望外面的广阔与自由,而站在墙外的人又不断寻找,为进不了墙内而痛苦。只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人必须生活,爱才有所附丽,反过来说,这也是涓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对爱的疏忽吧,没有爱情,可以生活,没有生活,爱消失在这无爱的人间。犹如花朵,有谁知道你在某个时刻诞生?阳光里的气味馥郁芬芳,香消玉殒后,痕迹何处可觅?谁早已否认它的存在。涓生因为他自己认定的真实,结果害死了子君,真实是多么的残酷,文中反复强调,子君的勇敢和无畏被世间的残酷,涓生所给与的残酷无情击垮。其实涓生也被这把双刃剑刺伤。我要向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充满深意,覆盖面广泛的最后一段,不论是由于爱情的失败,还是其他因素的诱因,我们都带上了面具,封闭了内心,活着,在时间中迎来命运的审判。真实,残酷而可贵,因稀少而更令人向往。所谓的爱情终究是自私的,这无可指责,就像人始终无法摆脱主观意志去看待问题一样,在两性中,关键是强弱的对比,占主导权的一方才会让依赖的一方失去所有,即使并非所愿,无可奈何的博弈中,强的一方最后也只能背负起罪过继续走在凄凉的人生路上,这样看来,并无胜利的一方。背后的背后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始终摆脱不掉的生之重,人性的缺陷及生活对此的反戈一击。除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作为战士的一面,这是鲁迅文章里所包含的另一面,凄凉氤氲之感却也能在其它类型中体会到。我脑子里经常浮现出鲁迅先生在很多文章里都出现过的话,周围竖起了无数的高墙,可悲的厚壁障......那些由思维模式和世俗偏见筑成的高墙无处不在,在任何时代一些高墙在坍塌,一些又在不断重复建立,发生过的事实在轮回,我们还是继续在其中走人生之路。

悲剧的罪魁祸首

读《伤逝》最使人悲怒之处就在于:涓生在生活之中“求生活”,在路途之中求“出路”。然前路是浑暗曲险只一条,那么对“新的生路”的无名的、意外的、新的期待,又怎么不是虚空。从“虚空”到虚空,恐怕不能有新生,却一定失了同路的子君了。涓生的畏缩、自私甚至是他的幼稚,都在以他为叙事视点的文本中得以全现,而充当了“失语者”的子君的陨落又放大了两人爱情结局之悲。这其中,涓生的变心是重重一击,然而又可以说,两人的爱情悲剧从最初之初就是注定了的,这种必定的命运又显出社会的可怖。“五四”以来,觉醒的新青年有三个显著的类型:高级知识分子,知识女性和“女性”(传统女性)。涓生属头一种,他们受到西方进步思潮的直接影响,视爱情为阵地,结爱人为战友;知识女性,在这里指的是受过教育,有自我意识,怀自由追求的女性群体,她们受知识分子指引,由进步思潮感化,但仍免脱不去落后环境与自身根底的束缚;而“女性”,(这一属名实为任性取之),则涵括社会的大多数,她们深处封建传统礼俗之中,是困境中等待被解救的弱者,也自然成为“被创造”的首选。所谓“越是无路可走越能无畏直前”,“女性”觉醒的力量是最惊人的,她们一步步走向光明,新生为知识女性,但强光晃眼,眼睛适应了之后,所见的又是另一层困境了。《伤逝》中,涓生属高级知识分子,而子君正是受了涓生指引的知识女性,绝不能划为与之同等的高级知识分子。(事实上,新时期鲜少有可视作高级知识分子的知识女性,而知识女性多由“女性”觉醒而来。)涓生、子君的悲剧正是从两人不同的归属开始酝酿。吸引涓生、子君走向一起的,是浪漫的爱情。对于高级知识分子的涓生而言,爱情是他能攻克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阵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当子君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这句话来时,于涓生而言,这是子君完全觉醒的标志,标志了涓生对其指引,甚至是对其创造的成功。所以搬到吉兆胡同以后,涓生眼里的子君应该是更无谓,更坚决,就如同自己一样。两人既是彼此的爱人,更是彼此的战友。然而事实之中令涓生痛心的子君的“沉沦”又确是必然。其中的缘由就在于,爱情不是子君落实斗争、补充力量的阵地,爱情就是子君的力量本身。子君,这个获得新生的传统女性,她的斗争是选择爱情而冲出封建枷锁,她的无畏与决绝来源于抛弃原有生活的彻底。也正是因为盲目的爱,因为代价之重,所以子君视涓生为患难的伴侣,绝非战友;她所求的是生存与生活,绝非斗争。两人之间因着归属(身份)的不同而生了隔膜,这固有的隔膜又随着两人的相处转化成不容忽视的矛盾。矛盾的双方往往又各自是矛盾的:附在子君身上的矛盾有关生活与爱情,物质生活的狼狈和艰难大大挤压了时间,抽空了心气,这对两人爱情的打击是致命性的,相处与沟通变得短暂而不能尽心。然而生存又是爱情立足的前提,弃去生活基础后的爱情只会浮空风散。所以在子君的眼里,唯一能抓住的是回忆。通过反复回忆不存在矛盾的恋爱之初,来留住心存希望的最后一点底气。而涓生面临的,却是生活与“求生”的矛盾。涓生的为争取新生活、新秩序、新世界而斗争的理想,受着物质生活环境的严重束缚。为着理想的奋斗,涓生能“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是“容易生活”的,但归根到底是不坚定,做不到坚定。“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涓生的领悟,于自己是一种对不可解的矛盾的让步。也正是困于理想与生活矛盾之中的涓生,对子君、对爱情失了望。因为爱情本是涓生自以为能补充力量、 助以坚定决心的一种信仰,一种武器,然而当浪漫的爱情力量转而成为家庭实体,便反而只能消极地“捶着自己的衣角”。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涓生于是选择了抛弃,也就是他眼中的逃离与解脱。而矛盾中的子君同时失去了生活与爱情,被选择了消亡。无论是涓生的抛弃,还是子君的为爱无畏,都是盲目的,幼稚的,都可以归为盲目的理想主义。而这正是领着两人一步步走向悲剧的那块黑布。然而遮人眼目的黑布不会凭空飞来,黑布只是缩影,可怖社会的缩影。这里引来一个话外题:为什么是爱情,从恋爱到婚姻,成为了新时期新青年普遍的主要战场与主要阵地?自然,婚恋本是封建礼围困最深的方面,自由恋爱又是新青年最为亲近也最迫切要争取的权利。但一定还有一点,爱情是浪漫的,浪漫的最接近于理想,而理想主义是新青年最易吸收,也唯独只能接近地到的。正如《伤逝》中可以读到的,社会困境之深险到了可怖的地步,新青年是孤立无援的,爱情是他们最可能为之斗争,最可能拿得到的,而婚恋所带来的结合,又是他们眼中由个成群,充足勇气的武器。他们似乎只能理想化地首先在爱情这个战场开战,只能将爱情视作关键阵地。然而,即使如此,现实环境的冷酷依旧让他们的斗争走向虚空。于是他们逃脱出来,重新寻找“新的出路”,而“新的出路”恐怕又只是新的虚空。涓生的“抛弃与遗忘”值得怜悯。写于2015年12月2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作业

独立和成熟对于婚姻多重要!!

  《伤逝》鲁迅  文学史解读:  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结婚为题材的小说,涓生手记的形式书写  著名评论:“人必“生活就像一只洋葱,你一层一层地剥下去,总有一层会让你流泪。  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读后感:女性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和独立的人格  这部小说可以看做是现实版本的离婚男子心路历程来看,当然作者的本意是要大部分的罪责归给社会,和传统的封建礼教,但是在如今传统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已经不那么明显的时候,仍然有着很多类似的爱情的悲剧,为什么?从一个男子的角度,你说他不爱么?不是的,他激动过,觉得自己热爱过,觉得自己付出过,觉得自己为这份爱情付出了很多,但正是这样的情感,过于理想化了感情的本来面貌,不急于生活的谈感情不是空洞的理想主义是什么?他原先的所有都成为日后对比的线索,越对比,还越心惊,越发觉得自己受了苦,越发觉得自己不值得,甚至到最后用一句我不爱你了这样一句话来结束自己前后对比的痛苦。  女孩子必须独立,一旦产生依附,失去了奋斗和追求新事物的动力,那么是无论如何也难敌平庸的侵蚀的,埋葬在生活琐屑之中,眼界也只限于邻里的纷争,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价值,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在心里有了付出巨大这一先入为主的观念,那么越会希望在婚姻当中索取,而不相互体谅的索取恰恰是引起感情变化的原子弹,当然经济独立也不是救命稻草,最重要的仍然是精神的独立,在小说中显然没有,因为受到压迫,所以一点那有一些新的观点的产生,便毫不犹豫地飞蛾扑火,奔着一个目标去,没有科学地考虑过未来,其实没有全面观察深入分析以后决定的未来,基本上就没有未来,不是因为美好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去追求,更要想到那条路上所可能遇到的一切的挑战你不是有着足够的能力和心理准备去应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长时间的修炼。成熟,有多重要,体察人生有多么重要,感悟力有多么重要,空虚的理想主义有多么可怕,没有经验而冲动 做出的决定由多可怕,从这部小说里可以体会。

悲剧的原因

涓生仿佛就坐在我们的面前,将故事低语道来,无法抑制的沉痛深入其间。他每次复杂心情的变化,每段强烈而又深沉的情感,都让人倍感压抑与伤怀。本来只是一个有着黑色结局的爱情故事,鲁迅却用他登峰造极的才华与技法,带我们穿越时空,仿佛让我们切身体验了那个阴暗、禁锢、惨烈的年代。是的,其间新文化运动在轰轰烈烈进行着,无数要求个性解放的人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但历史证明,每个时代的剧烈变革,都是一个充满着反复与曲折,流血与牺牲的过程。两千多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帝制,一大批权势强大的维护者,最为重要的是,深入每个老百姓骨髓的封建意识形态,——黑暗势力如此强大,哪怕宣告它末日的时代已经来临。光明之前是终极的黑暗,剥开这层深不可测的黑暗的是大无畏的勇者。涓生与子君是这个时代的勇者。“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的这句话震动了涓生的灵魂,也震动了两千年来中国女性“天经地义”恪守的道德伦理体系,对于那个年代的她们,不要说将这样的话直直说出口,就是脑中也不该停留片刻这样的想法。话语的力量不在于声音的强弱,而在于它所彰示的意义,仅仅是一颗落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却让一池的水都为之潋滟激荡。她的彻底与坚强,势必导致她同整个封建家族的决裂:她专制的家人不再理会她,他的叔子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大义灭亲已是人性的一种极致,更何况她之前除了亲人无所依傍,即使是站在这样一个家庭伦理与生存境况的悬崖边上,她依然走得义无反顾,那是对涓生炽烈的爱的驱使,也是对自由与真理的执着追求。涓生作为那个时代思想进步的青年,尖锐的触角也导致他“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但他在同子君交往的过程中扮演的,先是一个传递光与热的教导者,他同她“谈家庭专制,谈打破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如同抽丝剥茧般地将她脑中未脱尽的旧思想一一清除,接着他又成为一位勇于将思想付诸实践的行动者,他是子君的转路人,将她从旧路中引出来,毅然地转到一条无人踏过的新路上。一路上所预想的泥泞荆棘,豺狼虎豹自不用谈,但对于探路者,最沉痛的打击实际上是最后落个“此路不通”的下场。他与她却并未考虑如此深远,似乎那时也认为完全不必要,只要两个人拥有真正的爱情,其间便可以充满无数的可能性,可以不用理会任何传统的束缚与世俗的偏见,在自己构建起的爱情王国里,用精神的阳光与雨露自我呵护着。——“那是怎样的宁静而幸福的夜啊”!涓生与子君在形式上逃离了封建家族体系,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勇者,但也是这个时代最薄弱无助的幼苗,任再强大的精神,任再猛烈的呐喊,任再汹涌的情感,始终抵不过现实的轻轻一击。真谛在最后才得以领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可惜已经太迟。原本同样是反抗者与革命者角色的两人,到了重新组建的家庭后,便要开始寻找自己新的角色了。可是,也不过像当时世上最庸常的一对夫妻一样,男的开始在外忙活生计,女的开始在内忙活家务,仿佛在理想的王国里畅游了一番之后,又回到了现实中既定的轨道上。于是柴米油盐取代了风花雪月,于是鸡毛蒜皮取代了甜言蜜语,于是现实的疲惫渐渐铺展开来,什么“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倒底还是一个空虚”。涓生凭着一腔激情构建的家庭,也在他的激情被现实磨灭的过程中渐渐坍塌。以至于他不再以原先合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家庭了,这个家庭在他眼中已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了,“现在忍受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如果说这种想法出现,使得这个家庭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那么,涓生的那一句的“我不再爱你了”,则宣告了这个象征着个性解放的家庭的彻底瓦解。最后真的是又都回去了,子君只能又回到她之前逃离出来的那个家,当初是那么地义无反顾,而如今却又是那么地无可奈何。一颗让整个湖面潋滟激荡的小石子,最终不过是沉入湖中,而湖面平静依旧。石子最终的命运却让人黯然深伤:子君的离去是个人命运的悲剧,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弄潮者的悲剧。从整体上审视这段爱情吧。和子君比起来,涓生是这段感情的主动者,但不过是个有着空想主义的狂热分子,当激情被现实点完后,竟然可以毫不负责地就将子君抛弃;和涓生比起来,子君实际上一开始扮演的就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先是被动地离开家庭,后来被动地离开她的爱人,直到最后被动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么看,其实他们所谓的构建起的个人家庭,不过是一个有着新颖形式,但本质却没有任何建设的美丽空壳。社会这个大背景容不得它,现实的残酷摧残它,包括个人沙滩式的信仰也没法给它任何保证。可以说在暂时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它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恰恰是它的灭亡,成就了后来千千万万的永生:涓生与子君仍然是这个时代敢于尝试剥开黑暗的大无畏的勇者。2005.10.8

感谢它经过

我很喜欢鲁迅的伤逝,细细读了好几次,在不同的时期。昨日当朋友问及是否有兴致一起周末游玩,我摇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多人聚会以及和不熟悉的人见面完全提不起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我宁可一个人呆着,做什么都可以。然后朋友说你不要那么自闭,看到这个词语我真的笑了,我只是不喜欢仅此而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想象中要虚假和功利,很难达到信任的地步,如果是这样还不如随意走走,听陌生人的故事。前不久有一个说是某时报的记者电话采访我,问了很多问题,她听到说写作其实只对个人发生的时候,显然很惊讶。我不相信一个人整天置身繁华和忙碌的人际关系,还能写出直指人心的文字,你要的是一个人在屋子里哪儿也不去不停地写,也许看着窗外,第一个和阳光说喜欢。涓生道,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我和子君说起这,她也领会地点点头。使她明白了我的作工不能受规定的吃饭的束缚。她明白之后,大约很不高兴罢,可是没有说。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其实因为爱你可以放弃很多东西,比如在深夜写作的习惯。 他微笑地对我说亲爱的,我等你写完再睡。我说不用真的不用乖你明天还要上班。他就傻傻地坐在那里,我睡不着的,然后试探性地问了一句白天也可以写啊。我如此不舍,却又心有矛盾。因为在白天,我真的不喜欢那种喧闹,无论是外界或者网络。我有些不开心地对你说,真的很久没有接着写小说不如从前努力,不可能一有空都陪着你。你笑着抚摸我的头发想做什么你就做,我也只是想你能早点睡。我表情冷淡,可心也难过,我想我需要写更多,无论是自发的写作又或是逼迫自己的。昨天看到电视里许巍站在舞台上,唱着时光,那一年,会发现曾经感动你的歌曲依旧提醒着要努力自己的梦,电吉他的华丽渲染地很到位。伤逝的文字很温婉,但让人充盈忧伤。涓生说: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虽然因为骄傲,向来不与世交来往,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然而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便是放掉阿随,也何尝不如此。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连续一天看了很多集我猜,从早期的到前两年,很佩服吴宗宪把这个节目做了十年之久,想他也是一步一步熬过来吧。节目的栏目在之前和现在有过很多不同和尝试,人的面容改变却是越趋成熟,心态依旧年轻。我希望我身边的人也能努力而勤奋地去做事,即使是与众不同的尝试,又或者这个梦想遥不可及,但却持之以恒。停留的只能遗忘,纵然爱里有不舍,涓生告别他的爱终坚决而绝情,可我想他的内心自然是折腾了很久才下的决定,他失去爱以为会宛若新生,只是后悔和痛楚也只能埋在心中随风逝去。很多时候,我们自私的某个决定就足以在彼此的心上划出一道伤痕。也许因为我和文中的他一样靠笔过活,所以感同身受。可从一个女子的角度,是不免会同情子君的。她抛弃一切,照料他的生活,最后却因涓生的一句结束而默然离开,带着无奈地离开人间。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不被爱的人,辩解亦是无力。圣经里说爱是恩慈,爱是恒久忍耐,可现实里无论过去现在或是将来,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确实,爱情也需要物质做基础。当涓生感觉子君成为累赘,他想的更多的只是减轻自己身上的压力,没有交流没有妥协只有已经下好的决定,让他的女人全部承担。很悲哀而无力,从激情到平淡,过去的爱情现在也在上演。努力为你改变,却变不了预留的伏笔。爱里的遗憾,慢慢伤逝,只能感谢它经过。

碎碎念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其实并不是谁变了,也并非谁不爱了,而是一开始他们爱上的,就只是自己脑海中对这个人的想象吧;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都没有爱过对方,他们最爱的是自己。正如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子君的理想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是小女人为了喜欢的人与家庭和封建礼仪所做的抗争,所以当她如愿以偿,对自我松懈,“囿于厨房与爱”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涓子的理想,是为事业,其中包含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控诉。不同的是,在他的理想里,自始至终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当出现隔阂时,他想到的不是去包容和解决问题,而是把子君当作实现梦想的阻碍和负担。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也就一看便知了。相比涓子,子君到底还是格局太小了。友人曾说过,两个人相爱是因为有被吸引的点,不爱了是因为对方身上吸引你的点消失了。人和人之间靠的本就是认同与吸引,而不是以道德名义进行的绑架式自我感动。当横跨在他们之间的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好感在平淡的生活中消磨殆尽,当涓子发现了子君的不那么完美的一面,他选择了说出实话。诚然,这是自私的,不顾他人感受的,但你并不能说这是错误的。而这些话却间接导致了子君的死,这是他始料未及的,最后的忏悔也并不是因为爱,而是愧疚和不甘吧。

冷峻之美——读《伤逝》

更年轻时候读伤逝,仅知是爱情故事,读不懂,只觉压抑。近日重新拾起来读。大胆写下自己的分析,即有误读,先生在天之灵必谅。    -----------------------------------------    冷峻之美——读《伤逝》    伤逝写爱情,也写人性和世态,更多写勇气与怯懦、真实与谎言、爱与欺瞒、希翼与虚妄,乃至生命与死亡,以冷峻之笔描摹状写。     一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扑面而来,是真实的愧悔和假设的真实。这悔恨一波三折,在文中盘旋、复奏,贯穿回忆、现实和渺茫新希望。    涓生所悔恨的究竟是什么呢?是打破了子君本已残破的守望,置于“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之境。  出于怯懦、涓生必须鼓足勇气,“用了十分的决心,加上这几句话:‘……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这是“不该虚伪”的直言么?因为感情已逝,徒留无益;而且因为于子君更“好得多”。不是涓生自己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可以“有蔚蓝的天,下是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明的闹市,黑暗的夜……”;而是为了子君。  鼓足勇气说出的“真实”,号称“不虚伪”的伪善。    然而,涓生真是伪君子么?伤逝,又一个负心故事而已?涓生的愧悔真实而强烈,难称虚伪。  “我不应该将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如果真实可以宝贵,这在子君就不该是一个沉重的空虚。谎语当然也是一个空虚,然而临末,至多也不过这样地沉重。”  真实沉重还是谎言沉重?真实宝贵还是谎言宝贵?于涓生,说出真实是一个解脱,他本以为对子君也是如此;谎言不堪承受,不能将自己蜷缩于谎言之后,抵御现实严厉的袭击,在爱情之外,还有生活,还要求生。于子君,在谎言中继续被欺瞒与自欺,就是慢的死,只是仍带着守望;而真实加速死亡,孤独地、严威和冷眼中地死亡。  在伤逝中,其实看不到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子君死后涓生感到的重重空虚并不是轻的虚无;子君所赖以消磨生命的“与小官太太斗”、“伺巴儿狗、我和油鸡”,也是滞重的,;即使“安宁和幸福”也“是要凝固的”。文中所有的寂静和虚空都沉甸甸,压得人无法喘息。这样的气氛,逼得涓生说出真实,寄望于分开求生。  涓生悔恨,“我为什么偏不忍耐几天”,忍耐几天之后呢?再几天之后呢?没有人回答我们这个假设。    也许,涓生后悔的是同居的选择本身,这出于爱情和勇气、真实、希翼和自己的生命的选择,各自经过抗争,与家人(子君的)和朋友(涓生的)绝交,从各自熟悉的、寓身其中的生命进程,移植到安静、隔绝的斗室。“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果然如此,涓生又一次欺人和自欺,不只是现实压得人面目可憎,言语无味,爱就是盲目的,软弱无力的,必须附丽于真实之上。这才是最赤裸裸、冷峻的真实。也是全篇中唯一的轻——爱情之轻。    (待续,本文曾在天涯·闲闲书话版,以其他id发表)

没有柴米油盐,乌托邦只是乌托邦

前天晚上在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上看完了鲁迅老先生写的这本《伤逝》。小说很短,留给我们自己去推敲和思考的东西却很多很多…以至于我用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情开始敲打文字。也许当你看完这短篇小说之后再一同探讨鲁迅的笔触深意会大有不同。故事很简单,世界上这样的悲剧大有所在。上世纪20年代,一对思想一致,为摒弃旧代观念的年轻人为了理想中的乌托邦奋力生活在一起。由女方子君铿锵有力的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与涓生开始了旧时代长父辈反对声下的同居生活。子君断绝了亲人联络,涓生摒弃了老友陪伴。看似热血动容的爱情举动,长期生活的经济问题却带来了厌倦,距离,不解,甚至是最后的生死分离。可就连最后的生死之距也道不出两心的距离。这故事的的确确是悲凉的。也许以鲁迅的一贯笔法和文学目的,是以小人物的故事将大环境下的社会险恶在我们面前展露无遗。的确,20年代封建思想以及生活窘迫让每个人都麻木不仁,社会的残酷让许多理想主义只能是理想,在那个无米之炊的时代,没有多少个人能不为五斗米折腰,没有谁能在没办法填饱肚子的情况下还吟诗作赋,谈论雪莱和后现代主义。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涓生与子君这样为对方似乎已经赴汤蹈火的爱情的结合无疑是悲剧,而他们当初新兴的同居生活便是踏上悲剧收场的第一步。一切都似乎很美好,子君苍白脸颊吐出有力的一句“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为了爱情的确是不惜飞蛾扑火,甚至把仅有的金戒指贩卖了补贴与涓生的生计。涓生在外谋生,子君从同居开始就失去了自己,或者她从来就没有真正拥有独立的自己。他们因为对文学的共鸣走在一起,从前一起谈论雪莱泰戈尔,讲男女平等,可是她以为抓住了爱情就安于屋檐,自己囿于柴米油盐中,为油鸡、家狗阿随的胃辗转,失去了所有该谈论的文学该思考的思考,她将自己完全托付于爱情,全然依赖于这原本就不成熟的爱情港湾。以至于最后涓生心里竟生起这样的措辞: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再看涓生,他心中的自私与不负责在整篇小说中展露无疑。起初为了爱—这盲目的爱,向子君提出同居的想法,后来在爱情生厌中声讨子君囿于柴米油盐不再浪漫,最后为了自身的逃脱不顾子君而说出了分离的想法,最后还是说出了我不再爱你这一句。他是最后导致子君离开胡同后自杀的刽子手。可他最后的独白竟是,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 我似乎又看到了悲剧的延伸…鲁迅文学上对这个社会以及人性的揭露永远都是锐利的,不仅仅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记得看这部书的书评时有网友留言说,这便是我的爱情。很难想象这么铁骨铮铮的鲁迅竟会伤逝这样的爱情故事。可也许也正是作者本身人生的部分映射。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身边的你我他经历过乌托邦式的爱情,而乌托邦最终也是由悲剧结尾。只是过程不同而已。 说简单一点,就是有饭吃,你才有力气去谈论精神世界,尤其是这看似圣神的爱情。鲁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性总有弱点,总有难看的缺陷。在岌岌可危的经济基础上,一切以精神为向导的东西都会被击溃。无非是感觉变了,他不浪漫了,她不美了,我们不再有话题聊了。所以,爱情固然浪漫,心中怦然心动的缘故而疯狂一次固然值得庆贺。可是阻力越大,可以说是越不成熟的反抗过后的结果往往是不真实,不成功的。爱很美,但总要回归到不太好看的日常生活中,在材米油盐中的成熟才是永恒。不然就像极了涓生说出口的话: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Yumi日子里的念想推荐书籍,烹饪,电影,摄影

《伤逝》——读书札记

本来是语文作业,却写得很来感觉。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说自七八年前起便常常拜读,然而深刻则深刻矣,于我却极少有过直抵心灵的震撼和共鸣。第一次读《伤逝》,是在一个阴郁的午后,读完心情无比沉重。作为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婚姻和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伤逝》带给了我无尽的思考。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究竟缘何而起?首先是客观的因素: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的重压。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从一开始便未收到鲜花和掌声,他们在“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的严威和冷眼中踽踽独行。不被祝福的生活是艰难的,而涓生和子君又都只是太过平凡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为幸福而抗争的力量太过绵薄了。何况婚姻本身,何其平淡琐屑。家务的内容是柴米油盐,家务的代价是操劳,家务的结果是粗糙的双手,而家务是属于子君的,是渐渐没有功夫谈天、读书、散步的子君,是渐渐被涓生视为累赘却浑然不觉的子君,淹没在琐屑的家务和平淡的婚姻中的,是爱情。涓生想,“人总该有一个独立的家庭”,涓生想,“没有一间书斋,人是不能安心做事的”,涓生想,“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好吧,至少有那么小小的一部,可以归咎于生活吧,毕竟在“生活”二字面前,谁都不容易。其次,如果非说不可,那么子君也是这场悲剧的缔造者。看完《伤逝》,我深深地怜惜着这个为爱不顾一切的女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涓生曾以为,这思想在子君的脑里彻底、透澈、坚强,然而终于,他明白“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那么子君又错在哪了呢?我想是天真吧,天真地相信着于涓生在同居后一两个月便不再剩有任何片段的爱情誓言;天真地以大无畏的姿态直面他人的轻蔑和讥笑,在探索和猥亵的眼光里“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天真地将全力倾注到饭菜中,为了丈夫的温饱日夜操劳;天真地奔向然后守着简陋的小小的家,不惜与旧家庭彻底决裂。子君是勇敢的,只是这勇敢过于天真,她的勇敢是因为爱,更是因为相信被爱,她将她的一生完全地依附于涓生,依附于涓生灌输于她的虚无缥缈的新思想,依附于这“真实——无爱的人间”。最后,是涓生,我忍下我满腔的愤懑也无法不将唾弃之词加诸他的身上。自私,虚伪,无能,懦弱,自以为是,不负责任,恬不知耻,是我对这个男人的全部解读。从涓生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最最单纯的始乱终弃的故事,而他在一切过后的忏悔也仅仅让他的形象显得更加卑劣。他对子君的爱,在子君允许的那一刻就停止了,所有的盲目的激情和冲动,在占有之后荡然无存,至于爱情,我敢说,涓生没有付出过真正的爱情。“其实,我一个人,是很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我在苦恼中常常想,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的新的生路的人……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我自知引用过多,但涓生的这字字句句,于我已是不堪入目,更何况于子君,可以想见将是如刀割的痛楚。一个男人,如果连女人纯真热烈的爱都负担不起,还有什么资格理直气壮地谈论“翅子的震动”;如果“翅子的震动”只是为了一个人“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那还谈何人生的要义,又如何能够不枉此生;涓生以为说真实需要勇气,而虚伪则是懦弱,然而当他所说的真实成为屠杀一个深切地爱着他的女人的刽子手时,他已经成了天底下最懦弱的人;他自比战士,自怜因子君捶着他的衣角而难于战斗,他殊不知男人最起码的担当就是要有坚实的臂膀让女人依靠,用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承担起两个人以及一个家庭的重量;为了避免一同灭亡,他牺牲了子君而保全了自己,却还高声呼喊:“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进去,因为我还活着”,他殊不知自己就算死一百次,也无法将子君的命偿还。是涓生杀了子君,是他,只有他。长歌当哭,所有的责怪在子君的死面前都已苍白无力,何况于我看来,即便是死,子君也无法摆脱涓生虚伪的爱的枷锁,她依然要在“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里”,在严威和冷眼中,负重走着死后的路。呜呼,痛哉!

未忘却翅子的扇动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21日,正是先生与其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相识相恋之后。我有理由猜想,子君的原型就是许广平,而涓生的原型是许广平的初恋李小辉。唯一不同的是,年轻有才华的许广平走了出来,而子君以及更多的五四青年在追求婚姻自由后,对自由后的前路却依然迷惘。《伤逝》,伤心逝去的不仅仅为死去的子君,也为忘却翅子扇动的涓生自己。在我眼里,“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的涓生,是一个无法真正拜托旧思想的战士。“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刘和珍是真的战士。也让我想起巴金先生写的《做一个战士》,“一个年轻的朋友写信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 另一个朋友问我:‘怎样对付生活?’我仍旧答道,‘做一个战士。’”而“热烈而纯真”的子君是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的那批受“官太太”传染的仅仅单纯地追求婚姻自由却没有独立思想不宽容大度经不起奚落挫折的女性代表。 寂静和空虚,在寻找自我的路途和阶段中,始终存在。涓生的才华,吸引着热烈纯真的子君。子君的出现给了涓生期待,也暂时逃出了寂静和空虚。“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一个寂静,空虚希望有人倾听的知识青年终于找到一个好的听众,稚气的好奇的。子君因为爱,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时候,涓生以为自己找到了红颜知己。一场看似自由地高尚地爱情由此产生了,但正是悲剧的开始。男女结合的前后区别在于:一个人生活变成两个人生活。男人是从未得到到得到,女人是从无家到有家。从子君爱动物,和小官太太暗斗,涓生失业后子君的怯弱,再到生活所迫杀鸡埋狗,他们曾经以为的了解“却真的隔膜”了。隔膜的出现后,涓生对子君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可惜,子君的见识领悟不到这点。林语堂先生的《悠闲生活的崇尚》写得好:“他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显然,子君是没有简朴生活的爱好,一切只是因为纯真的爱。纯真幼稚的子君当初决然脱离家庭专制,无爱之后,只能在严威和冷眼下走人生的路。最后,子君成了“死于无爱的人们”的代表。而曾经骄傲的涓生,失业后请托和书信无音讯,经受熟人总编辑“世交”嘴脸,到听得子君的死讯,涓生已经忘却翅子的扇动了。文中写到:“那时使我希望,欢欣,爱,生活的,却全都逝去了,只有一个虚空,我用真实去换来的虚空存在。”这就是社会斗争的代价。子君的死,让涓生心灰意冷。真实,让涓生退却了。到而今的年代,子君也只会是一个悲剧。忘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都会是一个悲剧。大多数的涓生会妥协会退却,正如过去一样,但总有人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前路很困很难…

无关的牵扯

听说过《伤逝》是鲁迅唯一的爱情题材作品,以为是徐志摩那样的东西,没想到鲁迅那铁面脸大叔还有这么张爱玲的一面。“柴米油盐”是扼杀甜蜜爱情的一把利器,生活贫穷的为那一分一厘的水电撕破脸,锦衣玉食的又何尝不会为了几句不合拍的话而刻薄起来呢?很多这样的点让美好的爱情瞬间崩坏,一时间想不起来要怎么去一一例证,只觉得每天最平易近人的生活日常也是那么尖锐的事啊~鲁迅的这段爱情故事开始的和所有理想主义爱情一样,摆脱世俗,轰轰烈烈,然后一点点被烧饭、鸡、狗,邻居一些极不关乎爱情却是生存必经的东西所侵蚀。想到一个人生活的周末是:买菜、洗菜、烧菜、洗碗,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扫地、拖地、收拾工具这样的事情,已经是极度厌恶了,要是两个人生活,这种厌恶会成倍增长吧。子君天天生活在这种琐碎的事情里,完全扔掉了书本里的浪漫和哲思,咬啮性的小烦恼+对越来越失去温度的爱情的猜疑已经是濒临奔溃的边缘,还有任性的高级知识分子满口道义的要面对真实的自己。结束这一切,换人重演一遍;还是结束这一切,彻底的生命?她选择了后者,与其说是她选了后者不如说是鲁迅选了后者,让伤痛更刻骨铭心的一种方式。像选择失忆的闰土一样给对方带去反复折磨的回忆杀。不过,无法治愈的伤逝和更要坚强成熟的决心好像更配呢~二十几岁人生的这一阶段隐约嗅到鲁迅所有抨击麻木不仁中国人的文章常常带有这条讯息,伤痛、讽刺、鞭笞、决心与力量,曾经那些被过度解析也好,读不懂也好的鲁迅的课文又历历在目了~

恩,有用~

鲁迅的作品,多数是很难读懂的,但是这本书却很好理解。其中有鲁迅自己独到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人有大彻大悟的感觉~曾经,被一段感情困扰的时候,听朋友说了其中的一句话,大意是除了爱情,找一个能够有意义的活下去的东西…………当时真的让我豁然开朗,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的美妙,大家还是一睹为快吧~

爱情·面包·人·鲁迅 ——从《伤逝》来看鲁迅

《伤逝》这个鲁迅笔下唯一的爱情故事,简单到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但其字里行间的真实直直地叩击着每个人的心。鲁迅将自己融入涓生,写着涓生、子君间爱情的现实,他们的爱情败给了自己,败给了面包, 更败给了现实。涓生和子君的悲剧是鲁迅对自我人生道路的一种模拟,他不确定自己即将到来的现实;更是现实的他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清醒的认知,在众人皆醉中独醒的孤独。一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这句话是真理,涓生只说不做,子君不说不做,两人一同走向了灭亡。涓生、子君爱情的最初是他们追求自由的一种实现,更是两人各取所需的结果。涓生需要子君活力而蓬勃的灵魂抚慰自己的心灵,逃离空虚和寂寞;子君需要一个人来解放自己,觉醒自己,飞蛾扑火般地扑向所谓的幸福。他们之间有爱,但他们爱的并不纯粹,爱中夹杂着对自我和自由的追求。他们“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他们有种相似的灵魂,在他们看来如此。涓生爱着子君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新兴之曙光”,这样的子君满足了他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禁锢、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的呐喊,与家庭的决绝,成了他们爱情最好的催化剂。会不由自主地猜想,这样的恋爱动机是否契合了鲁迅的爱情?他的婚姻无爱,背负着孝道;他的妻子老旧,与他毫无共同语言。他不是圣人,也会累,也会不满。他的不满在年复一年中日益深切,随着对民族社会的失望,那种不满渐渐转化为内心满满的虚无。对原本的牺牲愈发无谓,愈发不在乎,愈发想要反叛地叫嚣。多年苦行僧似的禁欲生活,在遇着花儿一般年纪的许广平的时候,原本“待死”的爱情也开始勃发。她的年轻,她的才华,她对新事物的满腔热情……都让他赞叹、惭愧,却又沉醉其中;最重要的她理解鲁迅,爱上了鲁迅。原本独自舔舐伤口的鲁迅有了一个相拥取暖的依靠,在爱情中,他似乎获得了解放。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古人心易变。在涓生眼中,变化快的是子君。他在“嫌弃”,从原本“说不出的狂喜”到“似乎也较为怯弱”,再到“实在变得很怯弱”……他的嫌弃在一天天地加深,子君不爱花的不如意儿;爱动物的官太太作风;煮饭、做菜终日的满面汗流;操心家务日渐粗糙的手;打断他构思的毫无感触的大嚼……不过三星期,涓生就已“读懂”了子君的身体,子君的灵魂,他曾经在子君身上看到的“辉煌的曙光”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因为新的追求和选择走到一块的人,又怎会没有丝毫的差异?涓生的爱情,高度理想化,以为只要有着相同的追求就可以建造二人的罗马;子君的爱情,勇敢无畏却又缺乏主见,她如同娜拉般勇敢地出走寻求自己的幸福。但自由不是爱,激情不是爱,因一时追求、一时激情碰撞出的爱情只会一步步走向毁灭。不愿背负责任的涓生,甘于庸俗的子君,互相一点点地拆卸着当初构建起的城墙。世间万物总在变化,爱情也一样。早已过了“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年纪”,对于和许广平的爱情,鲁迅有着更多的顾虑和矛盾——相差太多的年纪,双方本身的性格缺陷,旧式婚姻的沉重包袱,世人眼中师生恋的道德大忌,文化名人的名誉顾忌……当种种现实摆在自己面前时,该如何应对?他们的爱情又是否能承受得住?涓生、子君爱情变质的种种细节,是否就是自己爱情的先兆?当疑虑渐深,悲观也就渐浓,心中的“鬼气”也就愈发蒸腾。他,似乎已无法摆脱涓生、子君式的悲剧了!二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那破屋之内的希望、欢欣、爱、生活,却熬不过人生的一次冬季。只简单的生活二字,就已如此嶙峋曲折。爱情被最简单的现实击倒,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却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两个人的生活,男人是从未得到得到,女人是从无家到有家,一切都在变化。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都未真正独立生活过,离了家的二人,一个花掉了大半的筹来的款子,一个卖掉了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搬进吉兆胡同的新家,初始的生活是那么的亲密而放松,妙不可言。但当子君由一个女人变为类似妻子的角色,变化也就显著起来:为着家庭而精精算计,为了家庭甘流于庸俗,为了家庭失去原本的勇气变得怯弱。“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我们……”子君的声音浮浮的,带着种凄然、怯弱。丢了稳定的工作,断绝了家庭经济来源,吃饭成了“川流不息”的事业。而后瘦得可怜的阿随,颜色愈发凄惨的子君,冰冰冷冷的家,为了生活所迫杀鸡埋狗,为了逃避生活躲进通俗图书馆……原以为契合的爱情在一日一日的家长里短中沉默,原以为的互相了解渐生隔膜,原以为爱情中的轻松自如也随之失去,经济的困顿让爱情失去了赖以依存的“附丽”。爱情输给了面包,输给了现实,这种残酷的透彻,更是鲁迅的亲身体会。幼时祖父的囹圄之灾,父亲的病逝,亲戚市民的冷眼相投……家庭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已失去了孩童任性的权利,他得像一个成年人一般,进入社会,饱尝人情的冷暖。独自咽下的打击与伤害,不会消失,一颗偏于感受人生阴暗、妥协于现实的种子就这样在他的心中埋下。从少年时代就吃够了贫穷的苦头,所以他知道面包的重要,知道有时候要妥协于现实。和一般知识分子洁身自好的标准不大相同,“五四”后,众多那一代的启蒙知识分子都选择了离职官场,他依旧在教育部,从袁世凯称帝到曹锟贿选,从未脱离。别人的指摘让他更清楚地看清了自己,面对黑暗,他其实并不能无所畏惧,就单单为了生计,他也得勉强自己去做官。就算是与许广平的爱情,也难免不与面包挂钩。厦门大学四百元的薪水是他离京南下的原因之一;与许广平约定的两年之约,既是为了做一点工作,也是为了积一点钱;他缠身许久的肺病更需要钱……面对日常生活地巨大销蚀,他们自以为美好的爱情还会美丽、长久吗?他骨子里有着读书人的自尊、优越、自信,但现实却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妥协于生计,无能为力于政府所制造的惨案。作为一个文人,几行字对于政府、生活,又算得了什么?在他眼中,说话和弄笔的成了不中用的人,无论你说话如何有理,文字如何动人,都是空的。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笼罩着他,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引爆了他的阴郁心绪,他的字里行间浸润着他的悲哀、怀疑。三《伤逝》,难道只是简单的爱情至上、生存至上?可能吗?鲁迅所要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中最无法忽略的是故事中的人——人的平等。故事的副题为“涓生的手记”,故事的一开始,涓生就在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由始至终。子君一语未发,被剥夺了话语权,始终处于失语的状态,她的形象完全是由涓生叙述、创造。与涓生思想追求相投的子君;勇敢无畏、大声宣告的子君;脱离家族、坚守爱情的子君;计较生活、甘于庸俗、怯弱的子君;失去爱、以死亡作结的子君……这份爱情的开始与结束,实际完全在涓生一人意志的控制下。无从得知子君如何爱上了涓生;无从得知涓生对子君的第一次表白求爱;在涓生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的时候,子君甚至连一声质问都未发出,只是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毫无反抗地接受了这安排,留下了他们仅有的那么一点生活装备,离开了这不再接纳她的地方。女方绝对从属于男方的意志与权力,在他们身上纤毫毕现。子君始终摆脱不了男权的控制,她自以为是的爱情,不过是由父权转移到夫权罢了。“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从头至尾,我都未看到涓生的悔意。他们二人世界的爱情悲剧,子君固然有错,但他也逃脱不了。子君是“死于无爱的人们”的代表,无爱过后,为了免于毁灭,却用真实毁灭了一个人。涓生寻觅子君是因为他的悔恨,他向子君忏悔也仅仅是为了使自己心安,仅此而已。他害怕下地狱,害怕受到惩罚,说得通俗一点,他只为了他自己,他也不过是一个自私怯弱的人罢了。他的忏悔中掺杂了无尽的谎言,他将责任悄悄卸给了社会,卸给了“失语”的子君。他以同谋者的身份毁了子君,他选择了遗忘和说谎做前导,朝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只可惜,此路不通。有了一个妻子,但失去一个恋人,一个同志。因为明白、了解男权社会下男性的无法容忍、女性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所以干脆以男性话语权的忏悔来颠覆男性中心的社会现实,痛惜女性在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不自由。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有着高出同侪的深刻与透彻。不似于他们流于表面的对女性的“懂得”,鲁迅的“懂得”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同情与关怀,是在涓生自白下的“绝望的反抗”。他的《伤逝》是献给受启蒙思潮鼓动,却又无法超越传统女性宿命的年轻女性的最好的礼物。从《娜拉走后怎样》到《伤逝》,他欣赏“娜拉”似的独立与勇敢,同情被钉在家务劳动中由新到旧的子君,鲁迅就像那个众人皆醉时代里的独醒者,用他自身惯有的深刻、透彻,提笔给限于理想化、新思潮化的女性来了一次大降温。社会的本质没有变化,传统依旧伫立,封建仍然残存于人们内心,那这延续千年的男权主义又是那么容易被改变吗?无论你的言行怎么自由,精神思想怎么自由,对于五四时的新兴女性,自由都只会是一条不归路。小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就如他的绰号——猫头鹰——一般,在黑夜里站在枝头的最高处注视着世间的一切,寻找国人最想遮掩的品行加以示众、鞭笞。“残酷”应该是他最像猫头鹰的地方!他的文字极好不潇洒浪漫,但严谨准确(他本是学理,学理的人写文章就是如此),他文锋犀利到残酷,如手术刀一样利落精确。你不了解涓生,但是从他的话语中,可以逐渐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仿佛他俩是你隔壁的邻居,你见证了他们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听到他们的小鸡和房东太太的鸡们混在一起喳喳叫,看到他们的“阿随”栖息和孱弱地喘气,后来被主人用黑布一蒙头,推进一个不很深的土坑……他的小说真实悲切到残酷,就像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着国人的神经,让人感到鲜血淋漓的痛苦;他将我们不敢正视的自己、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腐肉撕扯着呈现于我们眼前,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逃避。《伤逝》如此,《祝福》如此,《风波》如此……他的小说真实地映照了那个时代,打动了一些并非底层、并非不幸的人;打动了那些如小说人物一样的人,他们也许看不到小说,也许不识字,但因为与小说有一些同感而被折服。他的残酷,是因为无法学着虚伪矫饰,他在乎的是将人生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人看。深知要想将真实的人生面目展示给人看的困难,深知说真话的结果可能是狼狈地挨打,深知过于的残酷定会让人接受不了……但那又怎样?他所谓的生存,不是苟活,而是真实!     

纠缠如毒蛇 执着如怨鬼,从《伤逝》读鲁迅的爱情观

“纠缠如毒蛇 执着如怨鬼”看到鲁迅先生对爱情这十字箴言后,第一个联想到的是裘千尺,李莫愁……杨丽娟毒蛇怨鬼是恶毒了些,然而再读读,又是一幅义无反顾的感人画面,此时联想的就是可爱的林黛玉,赵敏了今天重读了鲁迅《伤逝》。所谓重读,也近似于第一次读,同一篇文章隔上若干年再度见解总会大大不同。鲁迅的文章中学时候大家都要背诵的,随便想想脑海里一大把,真正的勇士,闰土的项圈,茴字的四种写法,福建野生的芦荟,书桌上刻上早字,人血馒头,友邦人士莫名惊诧……《伤逝》讲的是爱情,(刚才看一书评又说是对周作人的“悼弟诗”),这并未在中学课本里出现的文章却有个类似以上所列的名句: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但觉得这不是文章重点,傍晚的时间反复的把这文章看了若干遍,每次读,总有好像读到过又好像没读到的地方,好烦,最恨这类“散文似的人”。刚开始,觉得子君有点许广平的形象在内,鲁迅从他们的同居生活中感到对爱情的疑惑,相处久了,发觉最早爱的那个坚毅果敢有见解的女人沾上了柴米油盐的琐碎,显得不那么smart了。后来再看看第一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所以又觉得这是在忏悔的,是在同居久了,爱情渐淡的时候对于爱情和生活的矛盾的思考。事实上很多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那么鲁迅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呢?首先考虑鲁迅对女性的态度。鲁迅作品中的祥林嫂啊,豆腐西施啊都是很悲苦的,他对那时期的女性是同情的,比如他对原配的态度。然而读《我之贞烈观》后,总体感觉鲁迅对女性是同情且尊重的。通常对子君这个形象的解释是知识女性丧失了家庭中的money权利,所以没法彻底实现妇女解放革命等等,说是也是表达的对旧时代知识女性的同情。然而在下觉得此言差矣,这是教科书式的理解。 个人觉得《伤逝》里对子君不是同情,是愧疚。不是讽刺知识女性,而是讽刺某些怯懦的男性知识分子。鲁迅先生说到家里的那女人“独自负着空虚的重担”,而自己却“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剧情是男主角畅想在追求理想抱负的精神世界里,把照料生活的负担给了女人,而男主角又挣不到钱,很失意,转脸看看家里为了他变成黄脸婆的女人,就更爱不起来了。而女人最后回娘家了,心里想说我辛辛苦苦为了你才变成这样,青春美貌才华都渐渐没了,你不仅不能养家,连我养的鸡都吃了,狗也扔了,还看不起我,不爱我,我图什么?回了娘家后越想越不值,就死了。《伤逝》的意思是,你爱当年朝气蓬勃的她,也该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去爱如今这个年华老去的她。既然作为男人你可以单膝下跪的去求她和你同居,那么请你有承受生活压力和变故的能力。没有钱可以努力赚,但男人生活的窘迫,还冷淡一直陪着他受苦的女人,就很恶劣。最后女人觉得爱都没了,我跟你过干嘛,就走了,此男还摆出一副释然又惆怅的样子。后来这女人死了,男主角惭悔。我只能对男主角说,她还不是你害死的?身为男人你真卑劣!


 伤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