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文集(2学术卷)

出版社:上海文艺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32132706
作者:易中天著
页数:329页

章节摘录

  四 关于“确证感”  前面已经说过,人类要实现自我确证,就必须有一个对象;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确证,就必须有一个中介。但是,对象也好,中介也好,都只能为人的确证提供条件,即只能提供人的确证的可能性。至于人是否在这个对象或这个中介那里得到了确证,却仍然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人的确证本身,也是需要确证的。  那么,人又怎样才能确证自己得到了确证呢?显然,只能通过一种心理形式。因为人的确证是对人的证明,不是对物的证明,因此不能借助诸如数学公式和测量标准等外在客观手段,用数学或物理学的方法来进行;而对象也好,中介也好,都只是“物证”和“他证”,人的确证却归根结底是一种“自证”,即对自我的确证。因此,它必须能为每个人自己所意识到。如果一个人作为人已经得到了证明,他自己却不知道,这就等于没有被证明。这样一来,人的确证,就只能诉诸人的内心体验,即只能通过一种内心体验来确证自己得到了确证。事实上,正如人只有在感到自由时才自由,在感到幸福时才幸福,他也只有在感到自己被确证时才被确证。这就说明,人的确证,是要由确证感来证明的。  事实上,人的确证,也确实是由确证感来证明的。母亲疼爱婴儿,猎人炫耀猎物,小男孩因水面的圆圈而惊喜,艺术家因遇到了知音而激动,这些都是确证感。正是靠着它们,人确证了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而那些不能使人体验到确证感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  的确,人最早是在劳动中,在自己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确证感的。当一个原始人捕获了一头猎物或打制了一件工具时,他会像一只猫逮住了老鼠一样感到兴奋。但是,猫的兴奋也仅仅只是兴奋而已,它不会因此而爱上那只老鼠。然而人却会爱上那猎物和工具,比方说到处拿给人看,向人炫耀,或是用它们殉葬。显然,在这里,猎物和工具已被看作了人自我确证的对象;人在劳动中体验到的也不仅仅是兴奋,而是确证感。  于是,人从此就获得了一种心理能力,即通过确证感的体验,在一个属人的对象上确证自己的属人本质。可见,确证感,是人确证劳动的心理形式,也是人确证自己得到了确证的心理形式,是“确证的确证”。它对于人来说,无疑极为重要。因此,它不可能是某种特殊的、罕见的东西,而只可能是极为普遍、寻常,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体验的。这种心理能力也不可能是个别的,而应该是人人都有的。我认为,这种“人皆有之”并“无时不在”的心理能力、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心理体验,就是情感。  什么是情感?情感就是人在一个对象上体验到自我确证的心理过程。  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无非爱和恨。爱,显然是人的一种自我确证。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亲人、爱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无非因为这些对象或者使我们成其为人,或者证明了我们是人。事实上,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爱的情感的对象,都无不最能提供这种证明。如果这些对象不能提供这种证明,或不被看作是对自己的证明,那么,无论这些对象在理论上是多么地“应该”被爱,也仍不能被当作爱的对象。所以,尽管母爱常常被说成是人类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甚至被说成是人的一种“天性”,但在实际上,只有那些以生儿育女为女人天职、为女性自豪的人,才会真正有母爱,而那些对此持相反意见的女人,其对子女的态度,却可能会“禽兽不如”。  爱是人的自我确证,恨则在表面上是人的不能自我确证,因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的情感。那么,人会恨谁呢?一般的说,人们不会仇恨自然,或其他非人的对象,因为它们即便不能证明我们是人,至少也不会证明我们不是人。我们最恨的,是那些不把我们当人、不能证明我们是人,或使我们不成其为人的人。正因为他们不把我们当人或会使我们不成其为人,所以,我们也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地说他们“不是人”甚至“不是东西”。从理论上讲,仇人也是人。即便“不是人”,至少也是个什么“东西”。然而,当我们对某一个人恨之人骨时,就会说他“真不是个东西”。因为对于人来说,即便一个“东西”,也是应该能够证明人之为人的(比如劳动工具就是)。现在,那家伙作为人,却居然不能证明人之为人,当然也就连“东西”都不是了。  然而,一个人如果连“东西”都不是,应该说也就无足可恨。比方说,我们不会也不能去恨一只猫或一条狗,一块石头或一根木头,因为它们原本只不过是“东西”。那么,一个连“东西”都不是的东西,又有什么可恨呢?就因为他原本“不是东西”,而是人。是人而不能确证人是人,这才特别可恨。然而,也恰恰正是在恨中,人同样实现了他的自我确证:一方面,恨是一种只有人才有的心理能力,我恨了,说明我是人;另方面,如果我不是人,又何以能够判定对方“不是人”甚至“不是东西”?因此,恨也是人的自我确证。它曲折地又双重地确证着我们是人。

前言

  邓晓芒(一)现代的人类学家和艺术学家们,在谈论人类文化和艺术现象时,少有不追溯到遥远的史前艺术的。这种“遥远”,不仅指年代的久远,而且是指文明的陌生。现代的印第安人、布须曼人和波利尼西亚人带给今天的研究者们的,是与考古发现一样的远古时代的回声,它使人们陷入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要去探讨史前艺术和文化的奥秘。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是因资料的贫乏,现代则是因方法的陈旧——这一奥秘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  易中天先生的《艺术人类学》,在当今国内外众多的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首次表明,史前艺术的奥秘并不只是包藏在那早已不留痕迹地消失了的史前人类的一闪念中,也不只是封闭在那重见天日而沉默不语的石斧、陶罐和洞穴壁画中,而且还沉睡在我们自己心里,它就是人们自己的奥秘、一般艺术的奥秘,即“人”的奥秘。对史前艺术的陌生感,无非是对我们自己的潜伏着的、已被遗忘了的本质力量的陌生感而已。  这样,本书在大量引证已由现代人类学家们发现和整理过的考古学、人种学材料时,便有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实证研究的前提,即对艺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作者提出,为了避免“被那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眩惑了我们的目光,以至于只能在自己的著作中留下一片散发着荒蛮气息的光怪陆离”,本书的任务是“实现艺术本质的人类学还原”。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比起实证的田野考察来更为艰难的任务,也常常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当今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大趋势,是纷纷转向实证材料的介绍和收集,“形上研究”早已被视为过时和“迂腐”。这股实证之风在本世纪从西方刮来,与中国传统的文献考据之学一拍即合。  ……我与中天已有近二十年的交情。记得当年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楼,他是中文系的,我是哲学系的,但在美学这一共同领域中我们互相启发,相得益彰。后来又合写《走出美学的迷惘》一书,并以此为教材合开“中西比较美学”课,一时间轰轰烈烈,在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中很是弄了一阵子潮头。  如今命运使我们天各一方,美学热也早已“降温”。但中天兄对美学一直锲而不舍,功力日见其深。这部《艺术人类学》充分表明,他已将国内的艺术起源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即现象学和哲学人类学的层次。这是他在目前美学界理论兴趣日益消沉的现状下为美学所做出的一个令人惊叹的成果。  本书写作于80年代末,199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4年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第二版时,增写了“结论与补充”一章,并约请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导师邓晓芒教授撰写了学术性前言,以期对本书的学术观点进行一番清理和反思。本次收入文集,未作修改。  值此文集出版之际,谨向上海文艺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赵南荣先生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首播即获热评。

书籍目录

序:人的确证需要产生艺术 邓晓芒导论 人类学与艺术本质的还原上编 发生机制 第一章 走出自然界 第二章 人的确证。 第三章 图腾原则 第四章 原始冲动 第五章 实践思维 第六章 理性精神 第七章 神话模式下编  原始形态 第八章 工艺 第九章 建筑 第十章 雕塑 第十一章 人体装饰 第十二章 舞蹈 第十三章 戏剧 第十四章 绘画 第十五章 音乐 第十六章 诗歌结论与补充:再论“艺术本质确证说”初版后记文集第二卷后记

编辑推荐

  此次首发的《易中天文集》第一、二卷分别是文学卷《高高的树上》和学术卷《艺术人类学》。《易中天文集2:学术卷》为学术卷《艺术人类学》。《易中天文集2:学术卷》在大量引证已由现代人类学家们发现和整理过的考古学、人种学材料时,便有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实证研究的前提,即对艺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作者提出,为了避免“被那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眩惑了我们的目光,以至于只能在自己的著作中留下一片散发着荒蛮气息的光怪陆离”,《易中天文集2:学术卷》的任务是“实现艺术本质的人类学还原”。

作者简介

《易中天文集2:学术卷》主要内容:易中天先生的《艺术人类学》,在当今国内外众多的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首次表明,史前艺术的奥秘并不只是包藏在那早已不留痕迹地消失了的史前人类的一闪念中,也不只是封闭在那重见天日而沉默不语的石斧、陶罐和洞穴壁画中,而且还沉睡在我们自己心里,它就是人们自己的奥秘、一般艺术的奥秘,即“人”的奥秘。对史前艺术的陌生感,无非是对我们自己的潜伏着的、已被遗忘了的本质力量的陌生感而已。

图书封面


 易中天文集(2学术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你对艺术和“我”模糊的话,如果你啃得下去学术论文,易老前辈的文集2绝对让人醍醐灌顶。艺术起源,人类学,蛮荒时代,孩提时代,这一切,都有微妙的关系。我不知道如何总结,只是微微明白了,原来人从一出生就是个悲剧,一个不得不进行“自我确证”的悲剧,正如无法拒绝的死亡一样,向死而生,向“我”而活。易前辈的才气横秋,不仅仅是百家讲坛上的三国风云。相较而言,我更喜欢这本有些让人抓狂的学术卷。坦白自己进入看的时候,是一种魔术般的着迷,累了退出来就会想着自己暗恋的一人,然后再回头沉浸,进进出出。做梦的时候,还会梦见上古祖先在森林火堆边进行着严肃的巫术,还有血腥的杀人。也许,这本书揭示的历史过于悠远,但却在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祖先曾经的记忆吧我喜欢这本书,让我对艺术有了新的理解,并渲染开出更多的疑问。好书当如此吧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一直关注易老师的作品,觉着很有学者风度
  •     好吧,原来不是图书馆只有2啊,是本来就只有2 啊,易咸森,你真suai~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