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史 (平装)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5
ISBN:9787532058280
作者:吕思勉
页数:844 页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农工商业
第二章 财产
第三章 钱币
附录一 二十五史�记
论金银之用
附录二 二十五史�记
续论金银之用
第四章 饮食
第五章 衣服
第六章 宫室
第七章 婚姻
第八章 宗族
第九章 国体
第十章 政体
附录一 三皇五帝考
附录二 广疑古篇
第十一章 户籍
附录一 论中国户口册籍之法
第十二章 赋役
第十三章 征榨
第十四章 官制
第十五章 选举
第十六章 兵制
第十七章 刑法

作者简介

中国制度史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之一。全书把我们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分成十七个题目,自古到今,作了概括而系统的论述。
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必须具僃各種重要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系统知识,束则就不可能比较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更不可能作系统的探讨和研究。过去的许多通史,往往对这方面注意不够,不能使读者系统地了解这种得要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源流和变化。过去一些断代史,往往着重于一代典章制度的论述,而未能同上一代和下一代连贯起来论述。本书主要论述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把社会经济部分,分成农工商业、财产、钱币、饮食、衣服、宫室、婚姻和宗教等八个题目;政治部分又分成国体、政体、户籍、赋役、征榷、官制、选举、兵制、刑法等九个题目。这样分成十七个题目,作概括而系统的论述,很便于读者了解各种重要制度的源流和变化。


 中国制度史 (平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吕思勉行文古雅,很是厉害,光读古文的功夫我就很吃力。吕思勉先生本书说是和中国社会史是重复的,没有看过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那两本书。总是觉得这才是大家。设想吕思勉先生再搞古代背景创作,肯定才华盖世。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真实多谢提醒
  •     是啊,而且是損己利人的好事啊。注意到我有本二手書轉讓嗎?
  •     卓越可以撤销下单的商品。
  •     内行看热闹,
    你的看法确实独特,不知像你这样的有几?
  •     可以买下你的二手,然后手录其余,在这个本子上完善一哈。
  •     太遠了啊。你要是在長江三角洲,我就登門了。
    我還是太懶了。
  •     呵呵。价格相差不大,还是买上古的本子比较好。:)
    至於我的二手。。。慢慢想办法处理吧
  •     我是说,手录的意义在于——知道去拉萨磕长头的藏民吗?
  •     感谢
  •     多谢楼主提醒哦!
  •     原来如此,还在犹豫要不要马上买那本社会史.LZ做了件好事:)
  •     这个本子的版式实在是愚不可及,堪称中国出版史上一大怪胎。
  •     噢。
    有意購買請豆郵。
  •       這本書作為呂思勉先生的名著是不必多說了,但版本多有沿革,不能不留意一下。
      
      此書原名《中國社會史》,由呂先生當年的課堂講義而來,成稿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曾以多種書名刊行。並曾以制度小史的形式,分別出版了部分內容。
      建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再出版時遭到大量刪節,“階級”一章被全部刪除。被刪除部分散見於華東師大出版的《呂著中國近代史》及《呂思勉遺文集》中。
      
      這個刪節問題,從上海教育最初的版本到這個世紀文庫版,都是存在的。我親自比較過,應無疑義。不光是“階級”整章被刪,其他刪節所在多有。比如翻開最後一頁,結尾部分實際是原書某段中間的句子,足足少了幾千字。
      
      好在去年末,陸續整理出版呂著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中國社會史》,恢復了刪節,並以繁體橫排形式刊佈。所以我建議有需要這本書的朋友去購買上海古籍版,不要再買這個本子。一個是上面所說的刪節問題;另外上古的本子是單行夾註的,符合中國傳統的閱讀習慣,看起來很方便。
  •     谢谢提醒。
    PS:刚才操作失误,误点了一个警告,不知道会不会有事,对不起哈。
  •       初识吕思勉先生是因为他那本《经子解题》,那是本学习古籍再好不过的入门读物了。我国古籍自魏、晋以来大体形成经、史、子、集四大部;史部、集部的发端,其实皆可溯源到经及子部,学好经、子,史、集自可迎刃而解。吕先生的这部书,讲的就是如何去读经部、子部之书。除诸经、诸子逐部细论,在这部书中吕先生还有两篇综论文章,即《论读经之法》及《论读子之法》。细读之后,令后生小子获益匪浅。
      
      吕先生特别谈及经、子与我国文学的关系,他说:“后世文学,根源皆在古书。同一熟诵,诵后世书,固不如诵古书之有益。而欲精研文学,则数十百篇熟诵之文字,固亦决不能无也。”“读诸子者,固不为研习文辞。然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留心文学者,于此加以钻研,固胜徒读集部之书者甚远。……近人研文学者,多徒知读集,实为舍本而求末,故用力多而成功少……”。吕先生进而提出了一个学习文学的参照样本:庄严典重之文字应求之于《书》,《檀弓》则为记事文之极,风韵独绝,《文王世子》文最流畅,《礼运》、《礼器》文最古雅,《学记》、《乐记》文最深纯,《祭义》文最清丽;儒家之文最为中和纯粹,莫如于《小戴礼》中求之,道家《管》、《老》一派文最古质,《庄子》文最诙诡,法家文最严肃,名家之文长于剖析,纵横家文最警快,而明于利害,《吕览》文较质实,《淮南》尤纵横驰骋,意无不尽,“……诸子之文,可谓‘个性’最显著者,欲治文学者,诚不可不加之意也。”
      
      说来惭愧,小子按图索骥,找来吕先生举例的文章,细细读罢,却并不能体会吕先生所言的种种美妙之处,看来我辈非但文字不过关,就鉴赏能力而言,亦有不小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看来是很难弥补了。
      
      手头还有一部吕先生所著《中国制度史》,令小子爱不释手,这书将中国古代制度的方方面面分为十七个题目,分别作概括而系统的论述。读罢这部书,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的源流和变迁,就不至于一无所知了。小子有一些关于古代货币方面的疑问,于是先读了此书的第三章“钱币”,该章除正文外,尚有附录“二十五史札记”“论金银之用”“续论金银之用”等,令小子大开眼界而欣喜若狂,虽然该文并没有解决小子的疑问,但还是获益良多,至少小子知道了我国古代自元朝以后才实行银本位,日常经济活动所支付的还是铜制货币;至于“金”,从来就不曾用于日常流通,而只是富贾豪门的宝藏手段,因此并不是一种货币。
      
      了解了历代货币制度,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唐代的府兵去戍所大都要带上不少“绢匹”,那是因为唐代是以绢为货币的,府兵虽有国家薪饷,唯恐不敷用度,故而自己再带些“绢匹”,以备不时之需。府兵除了自备兵器马匹等军需外,还要自筹一定数额的零花钱,这说明唐代的府兵家境普遍是不错的,不象宋代那样,国家为了安置过多的穷人,只好以征兵的方式招集养活起来,防止他们流为盗贼,以致冗兵太多,给国家财政造成难以为继的负担。在唐代(主要是盛唐),穷人是没有资格当兵的。
      
      宋朝养兵极多,养到最后都成了老弱残兵,上不了阵,只好当做仆役来使唤,种种不堪加诸其身,因此逃兵亦多。朝廷于是给这些上不了阵的“厢军”统统面上刺花,称为“配军”,《水浒》中的宋江、武松等人犯了法,发配军中服役,面上也是刺了花的,所以被骂为“贼配军”。宋朝兵虽多,有战斗力的,只是京畿的禁军而已,所以金兵打来,京城一旦陷落,精锐尽失,地方上也就无力抵抗了。这又牵扯到一朝一代的财政制度,唐朝是藏富于民,所以安史之乱,长安失守,各地方还能各自为政,组织有效抵抗,睢阳被围之初尚有谷六万斛,可支一岁,张巡、许远才能坚守。宋朝也许是鉴于唐朝藩镇之祸,矫枉过正,不许地方囤积财富,全年收入的绝大部分解往汴京。汴京一破,历代积蓄尽归金人,北宋朝廷倒成了为人作嫁。地方政府无钱无物,两手握空拳,岂能与金人周旋?故而金人铁蹄,席卷黄河以北,如入无人之境……
  •     谢谢先生,买了上海古籍的。当年各位先生的治学态度,让现在翻译常凯申的历史教授,不知该汗颜成什么样
  •     哦?那倒真要看看的,谢谢内行看热闹的提醒。:)
  •     全本
  •     建议比较一下世纪文库本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老版的版式,也许你也会哑然失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