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归来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300230202
作者:杨娜
页数:366页

内容概要

杨娜(网名“兰芷芳兮”),目前就职于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曾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主攻方向为文化研究。
自2006年起关注汉服运动,留英期间主创了“英伦汉风”汉服社,还曾连续两年担任 “汉服北京”社团负责人。2009年在中国文化部批准、由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执委会主办的“民族之花”评选活动中获得冠军,并以“汉族之花”名义着汉服参加了艺术节,这是汉服首次与55个少数民族服装同台亮相。自2009年起,专注于梳理汉服运动的发展历史与脉络,在网络上共发布三版《汉服运动大事记》。
自幼学习民乐和舞蹈,获得琵琶9级、古筝8级。中学期间担任北京市金帆艺术团主力队员。大学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此间,通过德语TestDaf考试,获得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证书,并在校外兼职T台模特。此后,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毕业后曾赴瑞典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触摸衣冠上国
第一节│昔日的衣冠之治
第二节│人间丹霞华彩衣
第三节│剃发易服之殇
第四节│民国时昙花一现
第二章│再现汉家衣裳
第一节│重塑文明史观
第二节│寻觅汉家衣裳
第三节│汉服运动元年
第四节│与子同袍偕行
第三章│服饰产业新篇
第一节│汉家儿女自制衣裳
第二节│兴起于电商平台
第三节│实体店与产业路
第四节│复原、复古与复活
第五节│中式礼服时尚
第六节│不要非遗要活着
第四章│重振礼乐之邦
第一节│华夏重在祭祀
第二节│再行冠笄之礼
第三节│学位服与毕业礼
第四节│婚礼安静典雅
第五节│立德正己之射礼
第五章│这是汉服运动
第一节│汉服网友聚会
第二节│三角区域的先行者
第三节│内陆区域的延续
第四节│新生代汉服运动
第六章│此生不与君绝
第一节│进阶中的新动力
第二节│一切可能的领域
第三节│汉服重归生活
第四节│十余载坚守与重聚
第七章│守护在互联网
第一节│网络平台的转变
第二节│多样化创新尝试
第三节│一切可能的自媒体
第四节│一人一衣是为依
第八章│华夏寻根之旅
第一节│祖先刻下华夏印
第二节│港台地区的中华情
第三节│异国他乡华夏情
第四节│衣冠一见是故乡
第九章│文化穿在身上
第一节│揭开尘封之美
第二节│守望传统节日
第三节│此曲能解人间意
第四节│暮色中的羽衣霓裳
第五节│文人之琴与集
第六节│汇合读经运动
第十章│华夏归来之路
第一节│许君一世长安
第二节│衣冠安处是华夏
第三节│立命于中华未来
特别鸣谢
后记│唯愿不诉离殇
附录1│汉服运动大事记
附录2│昔日人物的现状
附录3│2016年汉服认知度调查

作者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踏上复兴之路。在其中,汉服运动既是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又是最具韧性的实践者,而且以其最具宣示性的行动符码,创造了最具可读性的历史记录。本书作者杨娜是汉服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汉服归来》就是她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汉服运动的观察、记录与思考。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十几年来围绕汉服展开的思考、行动与纷争,看到在这背后隐藏的激情、理念、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冲突,看到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推陈出新的巨大潜力。期待这本书不仅是以往汉服历史的见证,还将推动汉服运动更上层楼。


 汉服归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小时候对古装有一种情有独钟的喜爱,看了《汉服归来》这本书,我发现原来我一直有个汉服梦,只是无人引领无人告知,以前一直叫我们祖先穿的衣服为古装,说对也可,说不对也可,对的是,那些衣服是祖先、古人穿着的,不对的是,我们没有把它传承下来,如果传承下来,就不应该叫做古装。现在我知道了,那些我一直心心念念的服装,叫做汉服。  书中说,华夏族改名为汉,是在2000年前,也就是公元202年,刘邦称汉帝后。之后也把汉服做了一些规范。汉服的主要特征有: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所谓交领右衽即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左衽与之相反,这个规范直到民国时的长袍,现在新生儿的和尚服都是采用的右衽,不难发现,其实汉服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去传承。书中一句话说得很好:被保护起来的是非遗,活下去的才是文化。我们一直在关注周边国家申请非遗,一直在反馈这个明明是中国的,怎么变成韩国的、日本的了?是啊,为什么?因为中国人不好好传承,而他国传承了,自然就会让其他人认为是他国的非遗啊!中国人不要等到所有的东西都被贴上他国的标签后才来后悔!  这本书除了介绍汉服的来历,也介绍了消失的原因。4000年前,汉服在清朝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依然有一群爱服义士、爱国义士不愿意剃发,反抗37年后,汉服就此泯灭……也就是从那时起,长袍、旗袍、中山装逐步代替了汉服,随着时间的发展,长袍、旗袍也被时装代替,汉服就此被遗忘。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中国56个民族只有55个民族保留着自己的服饰至今,而汉族后人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装是什么,也随着汉服的泯灭,遗失了汉族的文化。  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痛心,一帮想复兴汉服的人在不懈努力,而大众不以为然就算了,而进行反击,除了言语上,还有身体上,书中提到一名女孩子穿着汉服和朋友在外面就餐,却被一些自己人逼着脱去衣服,而只剩T恤,如果不是好心人提供下装,她如何回家?明明她已经说了这是中国人自己的衣服,为什么还咄咄相逼??为什么中国人每次到关键时刻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其他人身上??为什么总是欺负自己人??除了这件穿汉服的事情,还有开日系车的事情??欺负自己人有什么用,证明你强大吗??这样只能证明目光短浅,只能证明中国文化的泯灭,只能让人看笑话。复兴最寒心的就是自己人的不理解!!  书中也介绍了一些汉文化,例如华夏成人礼。经常看到日韩有成人礼,其实好多文化都是由中国传递过去的,我们没有传承的东西,被别人传承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自己没有抚养,而被别人抚养了一样,无奈至极。话题扯远了,继续说华夏的成人礼,华夏成人礼二十而冠,男女有别,成人礼被分为冠礼和笄礼,男为冠礼,女为笄礼,其中的仪式都是很讲究的。复  兴汉服的人除了复兴汉服外,也将以前的文化、习俗、节日都有在慢慢的复兴,包括礼乐、射礼、祭礼、婚礼(古时称为昏礼,意为黄昏时分举办的仪式),还有刚刚说到的成人礼。除此以外,还复兴了汉时的舞蹈、乐器等等,我们古人曾留下一些痕迹,需要我们来传承,需要我们来发扬。华夏文化、文明既没有保存在日本,也不会传承在韩国,只能等我们自己来弘扬,而且要让临国看看,中国的文化我们自己传承,我们有自己的服装、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也让后人看看,外国的月亮也不是那么圆,中国的月亮才是真正的亮。  书中有较大篇幅记录了国内、海外的中国人复兴汉服的事情,最早通过论坛、网站,再后来通过QQ,现在通过微信、APP等等方式继续弘扬华夏服饰、文化。虽然过程艰难,不是因为占用场地被驱赶,就是因为不被理解而攻击,不是因为人走团散,就是因为孤立无援,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汉服、知道了汉文化,只要是炎黄子孙,只要华夏儿女,只要是中国人,都会选择发扬,传承,为了自己,也为了儿孙,更为了那些祖先拼死保护的文化遗产。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汉服,但在弘扬的路上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书中的那些人、那些海外留学的学子、华侨已经为我们铺好了一段路,接下来的路,我们要和他们并肩同行了,我准备好,你们呢?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本书虽然介绍了不少关于汉服的由来、遗失的原因,汉文化的一些习俗、文化,但不算是本学术性很强的书籍,这点希望大家知晓。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这是杨娜前辈打磨六年,一直以来记录汉服复兴成果的作品。总体上,这部作品还是不错了,记录了同袍们的辛苦付出和辛勤劳动。杨娜前辈的导师,同事也很认同。
  •     当代史的编纂工作就这样被社会学吃了。。
  •     作为汉服爱好者和汉服复兴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杨娜在这本书里,比较系统地梳理了汉服复兴运动的由来和十几年里发展的全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当中,围绕汉服产生的种种讨论、纷争与行动如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尽管这些梳理还相对粗浅,学理上有一定的欠缺,但仍然足以成为人们了解汉服复兴运动的良好参考读物。
  •     绝对的五星好评,杨娜姐很有心,内容很让人感动,作为汉服复兴者当中的一员,从这本书当中学到了很多,很详细的介绍了汉服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作者本身对未来的思考
  •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自衣冠,达于博远……
  •     想写的东西都塞进去了,但似乎并没有好好编排
  •     一部汉服运动发展史的全纪录……
  •     此书使我感觉汉服与我很近。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语言运用不够娴熟简练
  •     新同袍必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