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诗歌与诗论研究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811200409
作者:李鹏
页数:210页

内容概要

李鹏,男,江西于都人。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及清代诗歌与诗论,曾在《中国典籍与文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出版过专著《赵翼诗歌与诗论研究》,参与《续修四库全书提要》清代总集提要的撰写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中清人别集的提要撰写等。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并非特例的中年归隐
第一节 赵翼的中年归隐与乾隆朝“中年归隐”现象
第二节 归隐后的生计问题
第三节 身为乡绅的赵翼
第二章 赵翼与乾嘉诗坛
第一节 乾隆诗坛三大家考述
第二节 赵翼与乾嘉其他重要诗人交往考述
第三章 史学赵翼与文学赵翼
第一节 赵翼与乾嘉诗坛的“咏史热”(兼论清诗中的组诗现象)
第二节 做诗时的史学趣味
第三节 论诗时的史学趣味
第四节 “未必传闻皆伪史策真”
第四章 赵翼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壮游与风物
第二节 幸福满足感与歌功颂德
第三节 盛世隐忧与仁者情怀
第四节 投向域外的眼光
第五章 赵翼诗歌的特征:生命、性情与日常性写作
第一节 记事性与自传性
第二节 生活化体验中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第三节 即事悟理,议论纵横
第六章 书写诗歌史的企图
第一节 十卷本《瓯北诗话》的成书过程
第二节 查慎行的入选与赵翼的诗歌史观
第三节 赵翼对杂体诗的研究
第七章 赵翼的作家研究
第一节 知人论世与比较研究
第二节 接受史视野里的赵翼对作家的研究
第八章 赵翼诗论的核心:自成一家
第一节 “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
第二节 先声与同调
第九章 乾嘉学风、个人才性与赵翼诗论
第一节 在“性灵”与“肌理”之间
第二节 个人才性与论诗主张
第十章 赵翼诗歌及诗话的传播
第一节 赵翼诗歌及诗话在乾嘉及其以后的传播
第二节 性灵派与江户后期汉诗诗坛(以袁枚、赵翼诗歌及诗话在日本的传播为中心)
参考文献
附录一:赵翼年谱诗证
附录二:赵翼书信、序文辑录
附录三:赵翼诗歌和诗话“和刻本”序、题辞

作者简介

本书以赵翼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为研究对象。赵翼是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和学者,在诗歌方面,他和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在史学方面,他和王鸣盛、钱大昕同为乾嘉时期史学大家。本书以赵翼为个案,在分析其诗歌特点、诗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同时代其他人的诗歌与诗论,探讨了清诗尤其是清代中期诗歌的一些特点,体味清代诗人面对唐诗、宋诗这两个伟大传统的焦虑,感受他们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以及在文学史上获取一定地位的野心;同时,结合赵翼周围的一大批文人、学者,考察了乾嘉时期的诗坛风会、学术潮流,探讨乾嘉学风对当时文学以及士人人生选择的影响。


 赵翼诗歌与诗论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该书为李鹏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提交答辩并通过的博士论文《赵翼诗歌与诗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李然2005年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乾隆三大家诗学比较》部分文字涉嫌抄袭该书部分文字,李鹏博士论文这部分2003年曾以《让当代成为经典——从〈瓯北诗话〉成书过程看赵翼的诗歌史观》发表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上。《乾隆三大家诗学比较》第47-48页:  从洪氏《更生斋集》的编年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于嘉庆六年,编在《九月十三日越来溪见燕》之后、《消寒第一会……为赋长句(时长至前一日)》之前,时间当在九月十三日和冬至之间。从洪亮吉的这三首题诗中我们可以得知,嘉庆六年的秋天,赵翼把所著诗话送给洪亮吉看的时候,还只有“唐宋金七家”,即第一首诗中所谓“七辈”,还没有论到元明,“自郐例元明”(意谓元、明诗歌不值得论述);另外在赵翼自己的写作计划中,诗话还并没有完成,他曾和洪亮吉讨论过将查慎行选入诗话,遭到后者强烈反对,即洪亮吉诗注所谓“君意欲以查初白配作八家,余固止之”。赵翼没有采纳洪亮吉的意见,但却因此调整了写作计划,将明代的高启、明末清初的吴伟业也一并列入。而对于他所心仪的清代诗人查慎行,他最终还是将其加入了十家之中。对于当时友朋的意见,赵翼的解释是:   ……  基于这样的观点,所以成书时既非洪亮吉所看见的“七家”,也非计划中的“八家”,而是“唐宋以来十家”。   按照赵翼本来的写作计划,他本来认为元明诗歌整体成就不高,根本不值得评价,所以他打算在唐、宋、金之后,直接加上清代的查慎行,即洪亮吉诗注中所说的:“君意欲以查初白配作八家”。在遭到友人的反对之后,他又经过思考,填上了明代的高启和明末清初的吴伟业。其实,就作家的诗歌创作所达到的高度来看,高启的诗很难和唐宋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等人相提并论;而就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而言,他恐怕连没有入选“十家”的黄庭坚也不如。所以赵翼选择自己的批评对象不是按照文学价值来衡量的,他想选出某一特定时代的代表人物,如果将由金入元的元好问看做是元代诗人的代表的话,那么加上高启和吴、查等人,就是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诗人代表都有了。这一有意为之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诗人的连续性,构成赵翼以各个时代的优秀诗人为“点”,将之串联起来之后,就体现出了一个大略的从唐代到清代的诗歌史。实际上这种从各个朝代选出优秀诗人加以评论的写作体例,体现出了赵翼一贯的诗歌史观,即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古人宁遂无余地,代有作者任取将。”①“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②他认为自然和社会生活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诗歌也就随之而不断发展,不能说好诗都被前人写尽了,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会和历史特点,也都会产生出不同于前代的优秀诗人。其实在赵翼看来,具体选择哪个当代的诗人似乎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推出当代的诗人。所以他在次韵回答洪亮吉的诗中,并没有正面回答查慎行能否踵继前贤的问题,而是提出了“爱古仍需不薄今”的论诗原则,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论诗态度。 李鹏博士论文《赵翼诗歌与诗论研究》相应部分如下:和《瓯北集》一样,《更生斋诗》也是严格编年的诗集,《沪渎消寒集》写于辛酉年(即嘉庆六年)。这首诗编在《九月十三日越来溪见燕》之后、《消寒第一会……为赋长句(时长至前一日)》之前,时间当在九月十三日和冬至之间。从洪亮吉的这三首题诗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在嘉庆六年的秋天,赵翼送给洪亮吉看的诗话只有“唐宋金七家”,并没有论到元明,即第一首诗中所谓“七辈”、“自郐例元明”(按:意谓元明诗歌不值得论述);二是在赵翼自己的写作计划中,诗话还并没有杀青,他曾和洪亮吉讨论过将查慎行选入诗话,遭到后者强烈反对,即洪亮吉诗注所谓“君意欲以查初白配作八家,余固止之”。赵翼没有采纳洪亮吉的意见,但却因此调整了写作计划,不是单单添上查慎行,而是将明代的高启、明末清初的吴伟业也一并列入。所以成书时既非洪亮吉所看见的“七家”,也非计划中的“八家”,而是“唐宋以来十家”。十卷本《瓯北诗话》的成书时间当在嘉庆六年(1801)冬天……按照赵翼最初的写作计划,由于元明诗歌整体成就不高,根本不值得评价,他打算直接在唐、宋、金之后接上清代的查慎行。在遭到友人反对后,他添上了明代的高启和明末清初的吴伟业。就其诗歌创作所达到的高度看,高启显然难以和唐、宋大家如李、杜、白、韩、苏等相比;就其在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恐怕连没有入选“十家”的黄庭坚也不如。所以,赵翼选择自己的批评对象不是按照文学价值来衡量的,他想挑出某一特定时代的代表人物。如果将由金入元的元好问看作元代的诗人代表的话,那么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诗人代表都有了。这一有意为之的历史时段(朝代)上的连续性,透露出赵翼想以各个朝代优秀诗人为“点”、串起来后粗线条地把握从唐代到当代的诗歌史。实际上,这种选出各朝代优秀诗人加以评论的写作体例体现了赵翼一贯的诗歌史观,即他在诗歌中表明过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卷28《论诗》)、“古人宁遂无余地,代有作者任取将”(卷35《连日翻阅前人诗,戏作效子才体》)、“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卷53《论诗》)。他认为诗歌是发展变化的,不能说好诗已经被前人写尽了,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会和历史的条件、特点,都会产生自己的优秀诗人。在上述撰写计划变更过程中,最有意味的事情是赵翼不顾洪亮吉的坚决劝阻,坚持己见,将当代的查慎行和前代的大诗人相提并论,附带着还将吴伟业也选入诗话中。洪亮吉题诗认为“初白差难踵后尘”,这代表了当时一般人的论调……但在赵翼看来,具体选择当代的哪个诗人并非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要推出当代的诗人,这就是他强调的论诗不可以“荣古虐今”(《瓯北诗话》卷10)。所以,他在奉答洪亮吉的题诗时,并没有回应查慎行能否继踵前贤的问题,而是提出“爱古仍须不薄今”的论诗原则,委婉却又坚决地表明了自己对此的态度。两相对比,李然的文字涉嫌抄袭,其手段或是直接抄袭,或是改换个别字眼,袭用主要观点却不加注释。我没有通读李然博士论文全文,因此不敢说其整篇文章都是这样抄袭拼凑而成,但仅从他对于李鹏研究成果如此使用的学术态度来看,不免对其论文是否系真正原创很表怀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