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与东北文化传统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16160024
作者:杨旸,杨朴
页数:311页

内容概要

杨旸,吉林省四平市人,黑龙江大学讲师,博士,在《社会科学战线》、《北方论丛》、《文化遗产》等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出版专著《二人转探源》(合著)、《二人转启示录》(合著)。
杨朴,吉林省辽源市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得者。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二人转与原始仪式
从“走三场”演化看二人转文化传统——二人转来源于远古仪式的一个形式考察
二人转的“走三场”
大秧歌的“双人场”
野人舞的二人转
野人舞的来源
丑旦角色来源
成双的丑旦
源于秧歌
配对形式
由“二神转”到二人转
萨满表演“二神转”的岩画证明
红山文化萨满表演的“二神转”
“二神转”原型转换的民间舞蹈形式
东北大秧歌“一副架”的二人转造型
东北大秧歌“一副架”转换为二人转
二神转范型
神圣范型
男女对转
神圣交媾
群舞状态
创世重演
根在红山文化“大传统”
红山文化的源头
“二神转”性爱仪式的神圣性
女神崇拜文化模式的象征符号
神话原型的变形与回归
“二神转”神话原型变为祭祀舞
大秧歌的基本造型就是“二人转”
二人转丑旦与大秧歌上、下装
萨满跳神跳进跳出的二人转转换
第二部分二人转与萨满跳神
二人转的萨满文化基因
成双配对的二人角色
二人转的“一副架”
原型性的姿势
狂欢精神
跳进跳出表演方法
“出神”与“附体”的艺术
叙述与模拟
娱神与娱人
神话意象
仪式性演出
鹰人萨满与“二神转”
二人转与“二神转”
“二神转”原型是萨满的表演
二人转与萨满跳神的原始戏剧
二人转的萨满跳神原型编码
丑旦模拟人物的“半进半不进”
萨满模仿神灵的“半进半不进”
神人同体萨满与“半进半不进”模仿
萨满跳进跳出的演剧方式
萨满的脱魂显灵与丑旦的原始意象
萨满的舞蹈模拟与丑旦的跳进跳出
萨满跳神的置换变形
萨满:喜剧精神的源头
二人转:萨满跳神的置换变形
“丑角”:喜剧精神的曲折表现
神圣的王国
第三部分二人转与东北神话故事
二人转结构原型
荚女与“英雄”
关女救“英雄”
被压抑欲望的想象满足
为什么以女性为主角?
满族神话的“女爱男”结构原型
原母神的象征”
爱神的象征
东北民间故事的“女爱男”变体
始母创生型
善良得荚女型
拒富爱贫型
荚女救难型
痴心相爱型
天婚型
原型是反复出现的意象
美神、爱神与生命之神的象征
只有一个故事在反复地讲述着
所有的故事都是原型的“变体”
荚神、爱神和生命之神
“人参姑娘”与“柳枝”与圣婚仪式中的女神
“女爱男”的东北民歌
一个“偷情”模式
“女爱男”结构原型
象征系统的转换形式
第四部分关于二人转传统的争论
重新认识传统二人转”
被“三改”的二人转不是传统二人转
重建二人转传统一
丑旦角色与彩扮演员及跳进跳出
彩扮演员是对丑旦角色的误解
跳进跳出的艺术秘密
体裁传统的形式与力量
二人转概念与二人转传统
二人转是一丑一旦表演的民间小戏
传统二人转理念的转变
一丑一旦变为一女一男两个彩扮演员
一丑一旦是二人转概念的核心內容
丑角是我们的另一个“我”
理解丑角的两个错误
丑角其实是我们的另一个“本我”
民间狂欢式的创造者
二人转性爱主题的文化功能
性爱主题是二人转最基本的形式意义
未满足愿望的替代性补偿
神奇和狂欢的盛典
放弃京平大戏模式回归二人转传统
京平模式:“大”思维的产物
戏拟化表演:二人转独特的演剧方式
拉场戏与小品:在二人转基础上的发展
二人转对山西莲花落是同化而不是综合
二人转明显体现着东北大秧歌的基本特征
二人转同化了山西莲花落
同化最终是原型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二人转与东北文化传统》试图回答与其他戏曲或曲艺形式相比,二人转为什么具有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因此,该书首先探讨 二人转与原始仪式关系问题;接着探讨二人转与萨满的关系,之后探讨二人转与东北神话的传统,最后探讨二人转文化传统争论。得出结论认为,二人转之所以产生 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首先是来自二人转的意象,是二人转因为连着这部东北文化史,才使二人转连着它的源头。也正因为连着它的源头,二人转才获得了无 穷的艺术魅力。


 二人转与东北文化传统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