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机器革命》书评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08647211
作者:[美]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
页数:330页

不是书评是简介

某人说总结成几句话,他就不看书了。· 第一次机器革命是机器部分替代了我们的身体,第二次机器革命是机器将部分替代我们的头脑· 全球化时代是工作机会在全球重新分配,技术变革时代是工作机会在人机之间重新分配· 摩尔定律和指数增长使得技术进步的前景令人吃惊· 技术进步带来的大数据时代使得重组式创新源源不断· 技术进步带来的便捷沟通、信息获取、知识共享使得数十亿智慧大脑有机会参与创新· 技术变革将带来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和GDP无法衡量的免费产品和服务、更多的空闲时间及更加便捷的生活· 技术变革将带来收入的分化:在不同技能拥有者间、在资本与劳动力间及在超级明星与普通人间· 技术变革使得全球化变成了自动化路上的中途站,而收入分化和结构性失业是变革不乐观的可能性· 思维能力、大框架模式识别能力及复杂沟通能力是新机器时代人类的优势所在,另外厨师、园艺、修理工、护工等牵涉感觉运动的行业暂时安全但将迎来更严酷的竞争· 技术变革要求我们改革教育、鼓励创业、激发创新、重视人才、重构税收以最大化技术红利并消减收入分化· 机器革命将使我们从工作中解脱出来,转而更多地从发明和发现、创造和创建、爱友好和社群中获得深深的满足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珍视的价值是什么

技术革命的当下,我们如何面对(只能深刻简介,弗敢大肆评论)

最近几年,关于技术革命的说法有很多,“新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机器革命“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工业4.0”,而“第二次机器革命”的说法是第一次听说。各种说法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对这次技术革命的观察角度不一样罢了。Erik Brynjofsson和Andrew McAfee着眼于机器的变革,将此次技术革命视为人类头脑的替代(区别于人类身体的替代,不论蒸汽机还是电动机),打开了人类的创造之源(区别于能量之源)。纵观全书,其实两位作者的关注点已经超越了机器本身,而是上升至包含互联网技术的技术革命层面,这也应该是理解这本书的一个基础。(不仅仅写我等制造业屌丝面临的困局,也是描述互联网大咖们的创造与选择。)两位作者首先描述了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结论当然是紧密联系啦),而后介绍了很多新的先进的技术,比如GOOGLE无人汽车、大狗机器人、SIRI等,接着也是三个不为读者惊奇的技术革命三特征:指数增长,数字化进步,组合式创新,出点与落脚点也无非是摩尔定律,比特经济与互联网,通用目的技术和跨界创新。第二部分所描述的虽不是两位作者最想讲的,却是本书最应该细读的内容。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生产率必然是增加的,但是这种增加必须以商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架构变革这些填补式创新为必要条件。一个例子,电动机最早替代蒸汽机时,仅仅是动力源的原地的更新,这没有给工厂带来明显的变化,直到工厂的领导者更新换代,分解动力源(很多小电机),改变工厂的生产架构。书中还提到一个很惊心的结论,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每1美元投资,公司都需要在软件、培训和商业流程重新设计方面投入9美元。可能这就印证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吧”。GDP已经无法计算经济价值了,既然互联网上存在着难以计量的免费内容,这些没有为GDP增加数字,却实实在在地为经济带来了价值。还有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在书中用消费者付款意愿、休闲时间付出以及节省的时间的价值得到了解释。诸如知识产权、组织资本、UGC、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的未来。看似枯燥的阐释,其实就是想告诉读者,现今的经济标准已经落后了,需要更新了,可是也提不出什么太好的解决方案。之后是一个关系每个人的课题,即技术革命给每个个体的人,带来了什么。触目惊心的是,伴随着巨大整体经济红利的是个体经济红利的更大分化,也就是说,经济利益越发的积聚于少数人的身上,大多数人却越来越穷,包括中产阶级。平均收入是个美丽的谎言,中位数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红利的增长速度。资本份额越来越低于工资份额,有钱人越来越有钱。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相对优势带来绝对控制,只有第一名(或最前几名)的公司与明星才能占据绝大的市场。这主要缘于数字化评级与过滤、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与标准化的应用。书中也顺势提到了现今愈发普遍的认识,幂律分布已经取代了我们固有思维模式中的正态分布。接着是一个更火的话题,技术性失业。书中讨论半天,隐约的结论是否定技术性失业的说法,两位作者认为,技术变革会增加产品需求,进而促进生产增长,也带来劳动力的增长。虽然这一结论的推导过程漏洞百出,但技术革命并不会带来技术性失业越发得到舆论界的认可。读到这里,我头脑中的那个持续六年多的困惑依然未能解决。两位作者最想讲的是第三部分,他们为“技术革命时代,我们如何面对”提供了一些解答。比如大学教育必须改革,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大框架模式识别能力以及复杂沟通能力,而非“听说读写”这些老思维。在他们看来,这些能力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机器人无法替代人类的。我想,其实作者说这个话,心中也有大大的疑问的。超越人自身的层面,作者还给了政府一些建议,如加强新式K12教育、培养创业精神、搭接人才与雇主、推进基础研究与创新、引进人才改善基础措施、税收调节等。可能是“英雄惺惺相惜”,两位作者极力重视创业创新天才的力量,这是消极还是积极呢?既然是变革,伴随社会发展而来的必然是更大的风险,比如网络和社会结构的序列化,很容易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灾难,更别说网络与社会节点被恶意利用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Eric Brynjofsson和Andrew MacAfee先生并非职业的经济学家之缘故,两位作者很多时候把注意力投入在技术变革必然带来的经济制度与社会组织变革和演进之上。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想读到的内容。而最最最想得到解答的困惑,居然真正最后的最后得到了一些答案:技术变革不应该仅仅是替代人类,更应该增强和拓展人类的能力。威客众包与共享经济盛行,有没有固定工作,又如何呢?以本书的结尾来结尾,技术创造了可能性和潜力,但最终我们的未来将取决于我们所做的选择,也就是“技术不是命运,命运有我们自己塑造”。呃,暂且坚信。PS: 这本书翻译得不错。

数字化技术的darkside

花了一个小时翻阅此书,感到前面的内容比后面更有趣。作者对数字化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谈得不够。想想微信给我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吧:数字化技术让我们获取信息更方便、更快,但同时也似乎减少了人们对事物的专注,以及深入的情感交流。给我最大的启发:学会用指数分布和幂律分布来看处于正反馈循环的系统。

the second machine age 第二次机械革命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十分令人赞叹。虽然提出了过去的发展情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并没有预测到一个十分令人震惊的未来,或许因为看多了科幻小说的我觉得这样的改变是稀松平常了吧。有这么几点,值得重视。一是指数型增长,原书引用了 Albert A. Bartlett 的一句话,“人的最大缺点就是无法理解指数函数”,人类从有文明记载以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农业经济,自给自足且生产力的凝聚较弱;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有了一个增长点,其后人类的生产力按照指数增长,持续了很长时间。自计算机发明以来,计算能力、存储容量、网络速度的增长,都在摩尔定律的魔咒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即将迎来一个”奇点“,即将所有具有生产力的东西都通过网络互连起来,那时人类的生产力会更进一步。二是贫富差异,在书的第九章讲了一个这样的内容:自从1975年以后,美国公民收入的中位数比起平均数随着年份增长越来越小,意味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张千万和九个穷光蛋,品均成为十个张百万)。但是这样的贫富差距确是符合社会趋势的,因为不同的人,所拥有的技能的稀缺性不同。另外,学历对收入有很大影响:自80年代起,美国高中辍学生,高中毕业生和一些大学生的平均薪资水平就随着波动下降,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的薪资水平在上升。这说明了市场有对高技术含量工作的需求。但是无论学历多低,在社会上都会有”缝隙“来供人生存,譬如保姆和厨师这两个工种,就不太可能是机器人来代工,饭菜尽管可以让机器来烹饪,但人类厨师总是会更有创造性。三是对自己的定位,在未来机器大规模替代人类工作的情况下,怎样保持自己的工作不被机器所替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被机器所替代的岗位是一个”逆枣核“型,即技术含量特别少(如保姆)和技术含量特别多(如研发)之类的工作岗位大多属于人类之外,中等技术的工作很多都会被机器、自动化所替代。要怎样对自己怎样定位呢?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者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即不会被他人所替代,更不会被机器所替代;二者要保持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机器与人沟通的技能,在几十年内还暂时没有超过人的可能;三是要培养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机器很难培养出这样的功能,所谓书中提到“卓越的企业家才能”,更多的是指他们在遇到复杂困难的时候可以临危不惧,得出最好的结果。

设计走入黄金时代

“设计走入黄金时代”——这是3月9日出版的《第一财经周刊》的封面故事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互联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趋势。自从我读了《第二次机器革命》,我就一直在思考到底有什么工作是人类不会被机器所取代, 并且能始终与技术一同发展?(至少从短期来看,十年?)——我感性而粗浅的认识得出的答案正是设计——“设计”恰好能够将人类原始的生命力与数字化技术巧妙结合起来,且能够生成毫无违和感的产品。毕竟,没有什么设计会被评价为违和,看看现代艺术里的那些奇葩就知道了。《第二次机器革命》之所以能够在阐析社会发展宏观趋势的同时,葆有较好的可读性,从内容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它谈论到了与每个人相关的就业问题。作者先是在第二章用“莫拉维克悖论”做了个引子,提到这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领域有别于传统假设的重要发现”,认为由于高层次的推理几乎不需要计算,但低层次的感觉运动技能则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当新一代的智能设备出现的时候,股票分析师、石油工程师和假释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机会将最有可能被机器代替。但园艺师、接待员以及厨师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丝毫不用为自己的工作机会操心。相比较于程序式、数字化的劳动,人类还有一项难以被替代的优势,那就是人可以“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比如说,机器只有正常机器、故障机器之分,但人却有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二逼青年之分。不按理出牌的创新力、创造性将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特质和避免被机器人灭亡的重要机制。换句话说,计算机在给它们设定好的框架之内极其擅长模式识别、程序推进,但在框架之外却表现拙劣。因此,“奇葩”很快就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褒义词。可是,要注意,园艺师、接待员以及厨师也不能囿于自给自足的小圈子,“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个强手如林、同质严重的时代,恐怕有效性又将大打折扣。当吃喝拉撒(比如”滴滴拉屎APP“)都在智能终端的屏幕上发出高分辨率的呼喊时,设计师几乎能插手任何行业。《连线》杂志认为,设计再一次得到了复兴,2014年设计领域因为结合了技术、财富,被称为”硅谷现代时”(The Era of Silicon Modern)。评论指出,即便是在一贯由工程师文化主导的硅谷,设计正在称为一种新的流行语言。当人们一天大部分时光、大部分行为都离不开屏幕时,界面设计正成为吸引用户的首要关键。随着开源程度的提高,技术显示独特性的时代已经处于末端。毕竟,找到用户的本质需求、新需求,然后设计师会”幻想“出一堆功能和界面,然后?管他呢?——技术只是紧跟其后、总会实现的环节。就好像宝丽莱相机的发明者埃德温-兰德曾经说过的一样:”设计首先从你想要的东西开始,然后一步一步克服技术障碍。“设计之所以超出其他手艺,备受关注和推崇,是因为设计不仅在增添价值,更在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从2003年到2013年,标准普尔指数公司中以设计为中心的公司业绩增长了近3倍。这几年红得发紫的应用产品,从照片滤镜到旅游指南,都体现了设计的重要价值,Instagram、Pinterest、Tumblr、Airbnb……都是由设计师创办或主导的。我必须要强调这里所说的”设计“都是广义的,正如创意是无边界的一样,设计也并非一个界限分明的职业。在这个时代,设计虽然更火,但更难了。并非视觉上好看的就是好的设计,设计更多地向交互、功能倾斜。英国设计公司Pealfisher 说:“一个有视野的,而不仅仅是视觉上好看的设计才是最有力量的。它挑战现状,并最终带来正向改变。未来能改变世界的设计会是那些能冲破当今社会的种种噪音,用清澈和本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创意。”如何平衡好用户的需求和本能的兴趣,将成为每个设计师以及有志于踏入设计的学子都要考虑和面临的难题。你以为学会了工具就可以成为设计师?NO,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编程基础、营销学恐怕都是得涉猎并实践的知识体系。当然,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联姻将是最完美的搭配,让他们一起改变世界吧。PS:弧形瓶100岁啦!它早已不单单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代表,而更是设计史上的一代经典。


 第二次机器革命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