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史诗》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39970162
作者:[美]詹姆斯·米切纳
页数:1280页

繁荣史——夏威夷

如果在看这本书之前,你问我夏威夷是个怎样的地方,它是怎么发展至今的?我想我只能告诉你百度告诉我的答案:夏威夷——太平洋上的一颗明珠,由太平洋中部的132个岛屿组成,是美国唯一的群岛州。马克•吐温曾说:夏威夷是大洋中最美的岛屿,是停泊在海洋中最可爱的岛屿舰队。也正是对夏威夷这如梦如幻的壮丽所吸引,才以至于看到此书《夏威夷史诗》如饥似渴起来,幸而得到这本书,让我有机会拜读了解并解开夏威夷神秘的面纱。在拜读这本书之前一定得了解此书的作者——詹姆斯.米切纳。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经历,你才能放心大胆的在书中畅游,相信作者笔下一切神奇的事、神奇的人、神奇的文化传承。詹姆斯20岁之前就已经游历过三个州, 1947年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出版《南太平洋的故事》,获得了普利策奖。1949年,他定居夏威夷的火奴鲁鲁岛,10年之后,他的《夏威夷》成为畅销书。在读过《夏威夷史诗》便会知道火奴鲁鲁属于夏威夷,并且是颇为重要的一座岛,所以我深深的折服于作者笔下刻画的精神面貌。《夏威夷史诗》分上、两本,在我看来,这本书细致的描绘了夏威夷从开天辟地,历经火山爆发等各类自然现象后终于“凰涅”涅槃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居住的宝地,并随着各地人们的迁居,逐步发展成为美国唯一的群岛州的过程。但是就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书中的人物都是虚构,但是里面透出的人文精神确实如实存在。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确实感觉厚重,但事实上确实如此,作者开篇就一直描绘数亿年前在夏威夷还不叫夏威夷的时候的发展情况,利用运笔之能事尽情的诉说夏威夷那时的”苦难”,但是个人觉得太过冗杂,看的云里雾里,但是笔锋转至后来,一切又变得那么明朗——1200年前,57位夏威夷土著驾着一艘独木舟,跨越万里海域,来此避祸定居;1822年,“西提思”号载着11对传教士夫妇抵达夏威夷港口,在其后的100多年里,他们的子孙建立起庞大的家族并逐渐掌控了夏威夷群岛的政治 经济命脉;1865年,中国劳工从“迦太基人”号上下来,历尽艰辛,客家女人查玉珍所繁衍的姬氏家族成为夏威夷群岛上相继涌入的中国移民中最为庞大、令人无法轻视的一支;1902年,1850位日本劳工离船登岸,成为种植园经济中最牢靠的一环,酒川龟次郎一家凭借四个儿子在二战中的英勇表现,成功杀进群岛的政治生活;单单从时间脉络来看,夏威夷的发展似乎有迹可循,都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夏威夷一直在朝着先进的生活而努力,透露出了夏威夷人们的勇敢、开明、信仰,这些都是大家乃至整个民族应该学习的地方。在拜读的过程中总是感慨颇多、感动颇多,但是实在惭愧笔触淡薄,不能详尽的表达吾之所想吾之所感,不能向大家表露更多书中的点点滴滴,只是尽我所能的向大家推荐这本你值得一读的史书!

史诗,就是几滴水珠中折射的世界

读《夏威夷史诗(上)》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是一部历史小说,也是部地理小说。这是一部虚构的纪实作品。这本书讲述了夏威夷岛屿和人民的前世今生。几笔虚构的家族史,却真实地勾画出夏威夷复杂的血统和历史。这里面有旧神和新神的争斗。有基督教和夏威夷本土宗教的争斗。这些争夺,以真实的个体和他们的灵魂为载体。这里有以其坚定信仰而不肯屈服现实的宗教狂热分子,这里有信仰本土宗教转而皈依基督后来又回归旧神的夏威夷土著,这里有不堪宗教负荷最终逃向享乐和自由的现实生活的土著和传教士。宗教与生活,神灵与俗世,信仰与暴力,爱情与肉欲,精神与金钱,这些死对头们在这个桃花源般美丽的岛屿上冲撞,滋生了如火山般猛烈的冲突,但在间隙里,却也塑造出了一些结合体。不同的世界观,都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代言人,找到自己灵魂的影子。感谢读客出版社,感谢魔都图书馆,感谢打出了高评分的豆瓣读友,你们把这部写于我出生之前的作品送到我的手里,让我的双眼能够沐浴这部激情澎湃大气恢宏的作品。

厚重感人的历史故事

传教士、劳动力和探险家的足迹总是伴随着每一片新大陆的“发迹”史。我的偏见是传教士偏执、劳动力悲惨、探险家刺激(和/或短暂)的人生相较前两种人来说算是好的。这三类人在《夏威夷史诗》中都出现了,我被他们所有人感动、对每一种生命都充满了敬畏。在本书出现的所有“先驱”中,“五洲姨娘”玉珍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她是中国客家女人,嫁给外族人当小老婆,作为劳动力和丈夫一起到夏威夷种植园做苦工挣钱,他的丈夫得了麻风病遭到流放,玉珍没有抛弃他,而是跟他一起被隔离在麻风病人聚集的岛屿,她不但伴随丈夫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善良友好地帮助其他病人,最后她回到了夏威夷岛,凭自己的努力把五个儿子抚养成人,成为夏威夷有权有势的华人家族。中国人的身份自然是我对她格外喜欢的原因之一,玉珍所具备的特质虽然先入为主地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典型、一个cliché,但是从外国人的角度、(最最重要的)在一片完全“世外桃源”的土地上再去观察她,是全新一个体会,一切美好或丑恶都被放大、强调,变得格外动人。米切纳描写的中国人吃苦耐劳、心地纯朴、情深意重、迂腐顽固、头脑精明……细节处尽透着无奈和幽默,充满同情和喜爱。以玉珍的外号为例:玉珍有五个儿子,分别取名“亚洲”“欧洲”“美洲”“澳洲”“非洲”,寓意是华人统治五大洲;玉珍是小老婆,她所出的孩子按照中国传统不能称她为母亲,而是只能叫“姨娘”,她一辈子守着这个身份,被亲切地称为“五洲姨娘”。她是夏威夷开拓者之一,她的故事代表了无数个生命最偶然、最不可思议的际遇。《夏威夷史诗》让我对那个遥远的度假天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它是一整个世界的缩影。

阅读真的可以产生高潮

不得不说,《夏威夷史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当詹姆斯•米切纳以难以言赘的波澜壮阔开篇时,就注定这本书成为难以被逾越的经典。不知道在这里说算不算晚,《夏威夷史诗》这本书,请不要轻易尝试!我自诩是个看书挺快的人,也曾经一天看完三本书,但这本书却整整花掉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可能很多人甚至要看上两个月以上。然而责怪我的同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这真的是一场漫长漫长漫长,但高潮不断不断不断的阅读之旅。 分割线~~~~~~~~~~~~~~~~~~~~~~~~~~~~~~~~~~~~~~~~~~~~~语言《夏威夷史诗》一书的作者,如果读过米切纳作品的人,应该都知道,他的笔锋犀利,细腻,大气,磅礴。对群像描写的精妙,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夏威夷史诗》是一本厚达1200页的作品,100多万字的篇幅成为了这本书不能不说的阅读门槛,但若是我告诉你这本书是描写夏威夷群岛几千万年的历史,你可以想象,用最简单的数学算法得出的结论,每一页几乎都是几万年的历史。然而作者能把这几千万年的历史“缩减” 到“仅仅”1200多页,也算是展示了自己的功底。再说翻译,虽然不知道本书的译者郭雯老师何许人也,但我对全书中没有读不懂的句子,没有看不懂的词,表示十分钦佩。如果是和图书翻译有所接触的人都知道,挑战一本100余万字的小说,对一个翻译而言,是多么浩大的一个工程。(原文选摘)分割线~~~~~~~~~~~~~~~~~~~~~~~~~~~~~~~~在人类尚未在地球上崛起的数百万年前,这片巨大海洋的中间地带是一片空白,今天那些著名岛屿的所在之处,在当时只有滔天的洪水。当然,生命的原始形态有时会在海洋深处暗流涌动,但海洋中心的大多数地区仍只有月球和狂风掀起的滔天巨浪。暗无天日,漆黑一片,巨浪在空旷的海面上席卷而过,兀自凶猛、独自发威、孤独寂寞。然后,有一天,深海底构成海床的玄武岩上裂开了一道缝隙,自西北到东南长达两千英里,裂缝中汩汩流出一道炙热的白色熔岩。这股岩浆挣脱牢笼,触到冰冷沉重的水体后,霎时爆裂开来,向上喷涌,穿透了一万九千英尺深的海水对这股喷涌而出的熔岩施加的重压。向上、再向上。岩浆一路向上攀爬了四英里,那些颤动着的气泡终于在洋面破碎成白花花的一片。在那一刹那,一座新的岛屿即将形成。最终,它可能会成为大片虚无中一片极其微小的土地。那时,人类尚未诞生,没有人为之称奇叫绝。也许曾有某种奇异的、现已不复存在的飞行生物曾瞥见那股喷薄而出的岩浆,并俯冲下去一窥究竟。就这样,这座未来岛屿的根基从黑暗、巨浪和令人不安的一片虚无中孕育而来。差不多有四千万年,这段时间长到失去了意义。直到现在,水面上还没有浮现出任何东西,只有这片巨洋知道自己怀中正孕育着一座岛屿。差不多四千万年,从海床的巨大裂缝开始,少量的蒸汽渗透出来,前赴后继,聚少成多,逐渐堆积在海底。有时,在两次喷发之间,一千年、抑或是一万年的时间便这样静静流逝。而又有时,裂缝下累积起来的巨大压力以超乎想象的猛烈程度挣出缝隙,将大团熔岩蒸汽喷至洋面上方数英里的高处。由此掀起的巨浪一冲而起,绕过大半个地球,最后在一万两千英里外的远处粉身碎骨。这类熔岩爆发的威力之巨,语言难以形容,而洋底的岛屿则可能因此被向上抬高达一英尺。分割线~~~~~~~~~~~~~~~~~~~~~~~~~~~~~~~~结构和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作者米切纳的这本书,开篇是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为铺垫的。夏威夷,一个太平洋中心的小小岛屿,经过几千万年的造化,终成为鼎立于不可能之地的伊甸园。想想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土地,恐怕这是比夏威夷更久远的大陆。我记得有个数学公式,说我们每呼吸1次,就能呼吸到曾经的先哲们所呼吸过的氧气分子,我们每呼吸3次,就能感受到恐龙所呼吸过的氧气分子。我不知道这个论证是否是真实可靠的,到我想说的是,我们有幸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是因为地球这几千万、几亿年里无数偶然所得。米切纳以“动物世界”一般磅礴的文字作为本文的开篇,已经让我不停地停下,深呼吸,安抚心神,继续阅读。旁的插一句嘴,这本书不适合现代社会空泛的浅阅读,100余万字的行文不是花几分钟就能进入的。这本书的体量注定了它只能成为高阁之上的作品。但如果你把阅读作为一种享受,作为一种生活,无疑,这本书能带给你无数的“高潮”和“快感”。(原文选摘)分割线~~~~~~~~~~~~~~~~~~~~~~~~~~~~~~~~在这座岛屿的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天来临了。这天,一只鸟儿从西南方向的某个地方长途跋涉而来,它那身蓬乱的羽毛里黏着一颗树木的种子。它在一块岩石上歇脚,用嘴把种子拨到了地上。过了一段时间,一棵树就长了起来。又过了四万年,纯粹还是机缘巧合,岛上又长起了另一棵树。接下来的一百万年里,没有发生任何巧合。再后来的五百万年里,狂风不断吹袭,鸟儿来来去去,盘踞着蛇虫的、浸透了海水的木头漂流至此,于是,小岛上出现了森林,里面满是花朵、鸟类和昆虫。这座岛上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岛上的岩石在强大的外力下顺着灼热的通道自下而上,穿越了数英里深的海水。这些岩石被惊天动地地喷发出来,落在泥土表面。苔藓和地衣被暴风雨挟裹而来,疲惫不堪的鸟儿耷拉着翅膀蹒跚登岛,昆虫只能趁着被飓风夹带的机会来到这里。就连树种,也只有藏在某只四处游荡的鸟儿的黑漆漆的肚子里,或是碰巧黏在腿上的羽毛里才能成功抵达。整整一千年后,地球猛然一阵抖动,岩石滑落、山体崩塌,这座岛屿沉没到海面以下一千两百英尺的深处,封顶的冰帽不复存在。一切重归平静。火山不再喷发,熔岩不再涌出,没有新分解的泥土以补充流入海洋的那些。整整一百万年,狂风吹拂着山顶,海水不断腐蚀着山体的保护层。年复一年,这座岛屿衰败下去,体积越来越小,岛上的岩石斑驳脱落。它们曾经从海中拔地而起,现在,又逐渐跌落回去。它在一片无名的海洋中默默地存在了一千万年,又在一百万年中逐渐死亡,只留下一圈珊瑚礁,海鸟在上面栖息,巨大的海豹在变幻莫测的海洋中嬉戏玩耍。生与死循环往复,无休无止,大把大把地挥霍着美与力。海水涌上来,退下去,永无止息。夜幕结束之后,烈日当空,而葱翠的山谷和甘美的瀑布却已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一座珊瑚礁,在波澜壮阔、曾赋予小岛生命力的海面上留下一圈钙质的花环——一座由数百亿、千亿、万亿、亿兆微不足道的小珊瑚虫的尸骨构成的丰碑。分割线~~~~~~~~~~~~~~~~~~~~~~~~~~~~~~~~现在不禁想想,地球上的今天,不正是无数看似啼笑皆非的巧合所创作的么,如果不是瓦特碰巧看到了被蒸汽顶开的壶盖,如果不是牛顿碰巧被苹果砸中,如果不是发明药品中偶然发现副作用是“避孕”……人类的的世界简直难以想象。然而所有的巧合都是留给那些积累、准备、潜心研究的人们,这算是一种偶然之中的必然。而夏威夷之所以成为夏威夷,也是一种必然吧。夏威夷岛形成之后,公元4世纪左右,一群波拉波拉土著(我估计应该是靠近今天东南亚地区)在独木舟的时代,横跨了几千公里的大洋,从他们时代居住的岛屿迁徙到了夏威夷,而且这一住就是一千年。人类,从最早发现的非洲大陆,迁徙到了北非、西亚、东亚,然后跨过还没有分离出去的白令海峡,从阿拉斯加进入美洲;从东南亚进入了同样没有分离出去的大洋洲。人类从没有停下迁徙的脚步,这一点上,人之所以能够战胜动物,就是因为人类在不断的探索着未知的世界,知识的局限从来都不是阻碍人类前进的障碍,而是我们进步的助力,正如某个英国思想家所说,人类进步的动力就是对未知的求知欲。再之后,作为土著存在夏威夷原住民,在小小的群岛上生活了一千多年,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记录着自己的历史——口口相传,直到19世纪美国传教士为了把上帝的福音洒满整个地球。40多个人美国传教士坐上西提思号,从美国东海岸出发,越过合恩角,经过半年多的长途跋涉,抵达了这个太平洋正中的小岛。很多西方殖民地,或是接受西方文化的方式,似乎都是这样。虽然在我们的历史课本里,有无数传教士丑恶的侵占土地的描述,但我还是要说,他们是一群单纯的人,他们的世界里,上帝就是全部。在之后,信仰不那么坚定的传教士子女和船长,开始与土著通婚,或者内部配对,成就了20世纪夏威夷最有权势的人群——“豪类”。豪类大量种植甘蔗、凤梨等作物,由于劳工短缺而不得不从中国广东沿海以及日本甚至是菲律宾募集劳工。最后,华人、日本人、豪类和夏威夷土著成了了在岛上截然不同的四个群体。豪类掌控者金融的命脉,民主党的他们控制着夏威夷群岛上的司法、税收土地。华人作为19世纪末进入群岛的新人种,他们依靠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聪明头脑”,控制了岛屿上土地租赁、商业等领域。(不得不说,学好中文,走遍世界都不怕。及时非洲最偏远的地区,依旧生活着华人)日本人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是岛上最本分,最任劳任怨,也是最有责任心的一群劳工,但是随着二战开始,日本偷袭珍珠港作为开端,夏威夷岛上的日本人的生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当时认为日本人是天皇的内奸,把美国本土的日籍都投放到了集中营,而夏威夷岛上为了捍卫自己劳工的豪类以自己的尊严为担保,将那些出生于夏威夷岛,从小接受美国教育的日籍们送上了欧洲战场,作为美国人的部队。正是这次转变,在二战结束后,日本人成为了岛屿上的政治新生力量,他们宣扬共和,他们计划成立工会……最让人惋惜的是夏威夷土著,在这个岛屿上生活了一千多年的那群人。他们不善理财,不懂商业,不通政治,他们适合无忧无虑的生活,适合载歌载舞适合尤克里里适合演唱适合冲浪。美国人打破他们已经习惯了千百年的传统,改变了他们的信仰,占有了他们的土地……他们成为了群岛上最需要被保护的种群,成为了一种象征。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构成,决定了每个民族的命运。正像“爱尔兰没有蛇”一样,夏威夷土著千百年的传统,告诉他们生活中没有“天敌”。战争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几十个拿着长矛盾牌的人之间的“群架”。穷惯了的中国农民,在岛屿之上立足,最希望的就是累计财富。就像我们这个以财富作为信仰的民族——新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恭喜发财”——我们拥有巨额的财富,却无法被国外媒体以正常的眼光对待。我为我们的辩解是,几千年,我们穷怕了。日本,一个信仰格外强大的民族,他们视“尊严”高过一切。他们会努力的往上爬,获得社会地位,以勤劳、认真、责任获得人民的拥戴。他们自己可以过得很苦,但却能够为了天皇统治下的日本本土更繁荣昌盛而捐出几年的积蓄。正像我作为一个留学生缩减到的,在国外,最抱团,也是最不团结的就是中国人,而人数不多,但是格外团结的,就是日本人。19世纪到20世纪的美国,随着商业、科技、社会制度的大幅变化,在小小的夏威夷,这种变化就显得更具有冲击力。1840年左右,美国人从岛屿上收获第一个信徒,到1950年二战结束,美国人在岛上的角色从“外来者”变成了“统治者”,美国的领主时代、爵士乐时代、金融危机、股票风潮横跨了几千公里的大洋,直接影响了夏威夷群岛(此时夏威夷并不是美国的国土)。于是这座岛屿就随着美国本土的抑扬顿挫而景气或危机。(原文选摘)分割线~~~~~~~~~~~~~~~~~~~~~~~~~~~~~~~~当那支小小的传教士队伍第一次踏上拉海纳的海滩时,艾伯纳将他们召集起来,他整了整衣冠,摘掉海狸皮帽,朝着山峰的方向仰起蜡黄的脸庞,口中祈祷:“你带我们穿过暴风雨,引导我们的双脚踏上异教徒的土地。你将意志降临在我们身上,将这些迷途的灵魂引至你的米仓。我们配不上这样的任务,然而我们祈求你时常给我们帮助。”东边的珊瑚礁上,浪头结结实实地砸下去,撞得粉身碎骨,发出轰鸣的响声朝岸边扑了过来,形成绵延起伏、泛着白沫的大浪头。就在此时,传教士们有生以来头一次观赏到了群岛的奇景之一。身材高大的男男女女好似天神一般,优雅地站在狭窄的木板上,靠着双脚的灵活移动和身体的重力,驾驭着脚下的木板冲上浪头顶端那高高的斜坡,冲到最后,他们敏捷地加速跃过浪头,简直让人们为他们捏一把汗。海浪在布满珊瑚的岸边消失后,游泳者和脚下的木板竟然也回到了海水中,仿佛它们本身就是夏威夷海的一部分似的。华人劳工们边往下爬,边朝故土投去了最后一瞥。一种无可抚慰的悲痛击中了他们。对于华人来说,最悲凉的莫过于背井离乡。有些人预感到自己再也看不到辽阔的华夏大地了。无论帝国待他们如何薄情,可究竟是故土。这圣洁的故乡,脚踏泥土大地,头顶神之居所,那连绵的平原,开春的稻谷地,壮美的群山,那野性难驯、凶猛狂暴的河流。这片故土教人热爱,教人留恋,在每一个狠心弃之远走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的小村庄,那里的祖宗祠堂等待着他衣锦还乡。最让夏威夷人义愤填膺的还是华人没有自己的女人,可是凭着一股圆滑劲儿,他们却能把夏威夷女人拐走,娶回家去给他们生孩子。尽管在这群岛上,从来没有过哪些孩子比得上这些华人小孩一样落落大方、天资聪慧、健壮活泼,可白人社会仍然怒不可遏,他们立法宣布这类婚姻有罪。有一条法律禁止华人娶夏威夷女人,除非加入基督教教会。华人男性学习《教义问答手册》的速度快得令人吃惊,华人中口口相传着那些重要问题的正确解答,因此华人们能使用七拼八凑的英语对答如流,而且毫无背诵痕迹。他们能够完整地阐述《尼西亚信经》,解释三位一体、圣处女生子,还有加尔文教派的宿命论。还有一个更加微妙的原因也使得夏威夷人默许了跟华人通婚的行为。他们眼见着华人和夏威夷人的混血儿长成何等优秀的人种。第一拨混血女孩长大时,那般花容月貌可把火奴鲁鲁人吓了一跳。微卷的黑发在橄榄色的肌肤间垂泻而下,明眸皓齿间稍显出一抹神秘。她们的身量比华人父亲高挑,比肥壮的夏威夷母亲纤细,她们既有华人的务实肯干,又兼具夏威夷人的任性骄纵。她们得天独厚,让群岛为之骄傲。来自美洲大陆和英格兰的文人墨客们无不对这些人间尤物津津乐道,一见之下就心生爱慕,念念不忘。若不是有他们见证,人们必定以为夏威夷岛上发生的所有浪漫故事都是人们异想天开想出来的。男孩们则在另一方面得天独厚。无论哪种技术,他们一学就会。在赌场上只需略施小计,生意场上也得心应手,政界更是他们风生水起的地方。华人为候选人拉票时展露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迷人魅力。他们天生一张巧嘴,本性又敦厚老实,公众们渐渐地对他们愈加尊敬。夏威夷族群本已一蹶不振,几近灭绝——1778年,人口还有四十万,到1878年则只剩四万四千万。东方人却突然为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夏威夷种族靠与华人通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以至于在后来的岁月中,群岛上人口增长最快的一支,便是这些与夏威夷种族沾亲带故的混血儿。跟父母告别的时刻到来了。龟次郎让他们放心,说自己绝不会做任何事情让他们丢脸,或者给日本蒙羞。严厉的父亲警告说:“别把冲绳姑娘或者贱民姑娘带回家来。”妈妈又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广岛的道德观,借以提醒龟次郎:“不管你走到哪里,龟次郎,记住你是日本人。要坚强,当个好日本人。永远也不要忘记,总有一天你会回到广岛,全日本最荣耀、最伟大的地方。你要带着荣誉回来,否则就不要回来。”接着,父亲把他领到一旁,静静地说:“荣耀。做日本人。要坚强。”詹德思和惠普尔公司应该庆贺,他们完成了输入一千八百五十名精壮的日本农夫来到甘蔗种植园的计划。今后如有需要,还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分批来到。可以说,日本人看上去是一群十分强壮的农夫。曾经使用过日本农民的鲁拿们一致同意,他们比那些中国农民更加出色,并即将取代后者。他们忍耐,极其注重清洁,守法,不赌博,可以比懒惰的华人多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量,他们急着完成工作。日本人没有华人那种倾向,不会拉帮结伙。他们本来就是农耕民族,热爱种植园的工作,他们将待在田地里。近年来,那些心灵手巧的华人纷纷逃离甘蔗地的劳动,妄想垄断我们城市里的商业经营,这种阴谋诡计应该可望告一段落了。日本人以不喜欢经营商铺著称,但是J&W公司已经加以小心,只输入了强壮的农村男子。他们中间并没有狡猾的东京人不怀好意地潜伏其中。种植园主们还可以期待他们的营地面貌得到迅速改善,因为日本人热爱园艺,不久将会使他们的房屋看起来面貌一新。能够得到日本人,在两个方面特别幸运。首先,日本男人只会跟本族女人通婚,而不会跟任何其他种族的女人结婚。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预见到,上了年纪的东方老头娶走群岛上最出色的夏威夷年轻姑娘这种丑陋的场景将不再出现。其次,因为日本社会的封建制度,每个日本人对自己的主人都至死不渝,J&W这样的公司将会发现,他们的新劳动力可能是地球上最忠诚的一群。使用过日本农夫的鲁拿们说,日本人热爱权威,希望被告知如何做事情,受到直接而不过分的对待时,他们的反应十分迅速。如果工作没有达到标准,他们常常习惯于收到伤自尊心的评价。与他们的中国表兄弟不同,他们既不会憎恨真心实意的指责,也不会暗地里勾结起来反对管理者。一言以蔽之,未来的历史将会证明,夏威夷真正的繁荣,应当从输入这些强壮的农夫开始算起。一旦雇用期满,他们就会返回日本,口袋里装满诚实劳动换来的金币。他们会带着我们热情的祝福踏上归程。今天我们欢迎他们,我们幸运地找到了替代华人的人,华人已经变得很坏了。分割线~~~~~~~~~~~~~~~~~~~~~~~~~~~~~~~~另外,在“结构”上,米切纳的笔法依旧让人称道,只有那些完整看完全书的人,才能感受到他的起承转合,无数的伏笔和无数的隐喻。话说回来,其实整本书,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米尔纳对于迁徙和人种混居生活的一些评论,以这段评论推断我们国内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省会城市的“排外现象”,我觉得就是最有利的回应。正是夏威夷这样一个多国多民族混居而形成的独特文化,让这个群岛更有魅力,我们是否更应该反思我们自己……?(原文选摘)分割线~~~~~~~~~~~~~~~~~~~~~~~~~~~~~~~~假设在三个古老的西伯利亚兄弟中,其中一支选择往北,勇敢地渡过了日本海,最后将自己的基因保存在酒川茂雄的身体里;第二支顺着阿留申山脉朝着马萨诸塞州向北爬去,而他的子孙后代最后成了霍克斯沃斯・黑尔的印第安人祖先;第三支不如其他兄弟那么富于冒险精神,沿着大陆上已有的道路向南游荡,来到了中国腹地,并促成了客家人的形成,也就是说,成为姬香港的祖先。事实上,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代代更迭之后,兄弟之间的共同血脉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如果锌元素不知不觉地从土壤中消失,那么其他微量元素也一定会产生同样的情形,于是他推行了一项可能是整个农业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研究活动:“咱们得拿这片著名的夏威夷红土地当作一家银行。我们从中提取出数量庞大的元素,例如钙元素、硝酸盐化合物和铁元素,这些很容易得到补充。然而我们似乎也不断地从中提取少量的锌元素这类物质,却没能将其补充回去。从今天开始,我希望对从凤梨田里长出来的一切物质中的每一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如果我们从中吸收了一吨硝酸盐化合物,那么我们就得补充一吨回去。如果我们从土壤中吸收一百万分之一克的锌元素,我们也得把同样的数量补充回去。这块神奇的土壤就是我们的银行。咱们绝不能再透支这个账户了。”科学家研究了土壤中流失的化学成分,结果十分奇特:锌元素、钛元素、硼元素、钴元素和许许多多其他种类的化学元素,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然而它们一旦消失,凤梨苗便会枯萎死亡。广大的种植园里的土壤成分一夜之间重新恢复了平衡,拯救了整个夏威夷经济。霍克斯沃斯・黑尔曾拒绝向线虫投降,也拒绝向微量元素的流失低头,然而他却突然对夏威夷这片广袤的凤梨园产生了一种想法:没有人能立刻说出菲律宾人、韩国人,或者挪威人到底做出了多少贡献,但如果任何人从夏威夷偷偷拿走了社会上这些最微不足道的人群,也许人类社会的果实也会开始凋零枯萎。黑尔久久地站在他的田地边上,思考着这个新的想法,随后他便用全然不同的视角观察着菲律宾人和葡萄牙人。分割线~~~~~~~~~~~~~~~~~~~~~~~~~~~~~~~~在最后的最后,感谢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人,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阅读之旅,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收获了无数阅读的快感。《夏威夷史诗》虽然一定属于那些对阅读有自己追求的人,一定只属于少部分读者,但是这本书存在于读者中的价值,就在于它无与伦比的恢宏和壮阔。

《夏威夷史诗》:一眼千万年,依旧秋冬春夏

读一本书,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或许类似的疑问,人们也会抛向一次次远航的老水手。也许每一次扬起风帆,水手只能看到同样的蔚蓝,所以他很难告诉你这样的探索究竟隐喻了怎样的奥义——可这就是他完成生命的全部,当你看过海的蓝有多宽广,每次洗礼都会让人趋向荣光。《夏威夷史诗》是一部分量很重的作品。作为知名的历史小说家,詹姆斯•米切纳在他的祖国美国享有盛誉,而国内的读者或许也并不陌生——他的这本《夏威夷史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以《夏威夷》的名字在国内得到引进并出版。本书共分为两卷六部,以近百万字的篇幅,书写了夏威夷群岛上近千年的壮阔波澜。很大程度上说,与本书及其作者身份相对应的“历史书写”,其实一个不易驾驭的领域。作为书写的主体,历史小说家遭遇的限制和“期待”显然要比普通的书写者大很多。他们的书写需要基于已然既定并被熟知的史实,却还要寻到作为创作者必然要突破的缝隙,去重构一个“全新的未知”,来实现独一无二的表达。其中的技巧——或者更确切地概括为写实与细节重组之间的“分寸”,其实是很难把握的。但其中更大的难处,在于如何实现从过去到未来的延续——一段历史必然是连绵不断,但作者究竟要以怎样的努力,才能完成对一片土地上早已逝去记忆与荣耀的复刻呢?抛除作品开篇的“自极远极深处而来”讲述的是夏威夷群岛气势磅礴的形成,其余五部,詹姆斯•米切纳都在以传统小说家的方式“讲故事”,这无疑是艰难且颇具野心的——一方面,故事需要细节。对于曾在这片岛屿上生活的夏威夷人、白人、华人和日本人,关于他们生活的一切细节,都需要作者用真实且有魅力的笔触来填充;但另一方面,如果这样的书写得以实现,那么这遥远的群岛的喜悦与光荣,将会被永远流传和铭记。我宁可相信米切纳的“虚构叙事”是“真实的”,是因为在他的故事里,无论来自哪里的角色,都拥有自己的渴望与信念。任何与人和土地有关的故事,作为拓荒者出现在这宽广舞台上的人类,总梦想着可以藉由着自己的力量予取予求。生而为人的局限和执念总是一个故事归向并不愉快结局的症结,却也让波折和反复丛生,把幻想埋藏在每一个转角。人们喜欢这样的故事,不只是因为故事里的主角们心无所依的彷徨让阅读者自己看起来并不孤单,还在于喧嚣之余,在他人的故事里,总会有足够的时间抚平创伤与骄躁,演绎释然存在的可能。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是极为出色的,但比起对角色们“共性”的表达,他更深刻的努力,还在于对人性的差异的考察。正如作者所言,在夏威夷岛上共处的不同人种,“可能生于共同的祖先,‘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分道扬镳后的差异”。夏威夷人热爱自由,白人渴望征服,华人热衷于积累财富,而日本人则忠实于信仰——无论是实在的统治还是某种偶像。将不同种族间的性格特质熔于一炉,分配给生动的数十个虚构角色,再将他们摆在夏威夷这样一个舞台上,从而完成一部恢弘而盛大的史诗,作者的野心可见一斑。不同性情的彼此碰撞让故事充满魅力,可是显然,这并不是他所渴望实现的表达的全部意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在作品每一部的名字的选择上,选择了统一的“自……而来”的句式,或许暗示了作者在作品中期待表达的,有关人类自身的思索。也许一切早已注定。每个人生命的独一无二,成全了纷繁复杂的“地球故事”的偶发与必然。在夏威夷的故事里,原本宁静安逸的群岛自从被登陆,似乎便要被“无所不能”的人类主宰。人们伐木捕鱼,建屋架桥,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且随着一批批“远方来客”的到来而争夺所谓的“权力和财富”。故事总是精彩的,可一个人,即使在与同类的争夺中取得再多的胜利,也逃不脱时间的枷锁——更悲哀的,就连自己人们也无法把握。你可以鄙弃你的故土生而荒芜,可无论世界有多大,你的眼底收纳了多么广阔的景色,你的性情与向往,却还藏在最初的时光里,藏在久久不会湮没的记忆岛屿上。无论你在何时选择拥抱它,它都是同样的一成不变,深邃而隐秘。像夏威夷人一样,很多民族仍留存着由后代继承先辈名字的习俗。在现代人看来,这似乎代表着某种短浅的对“永生”的无稽渴求。可一个家族,一个民族,全体人类的故事,也确实在生生不息。作品里,当好心的女伴问及曾经的国王“克罗罗”的后代凯利,被夺去了土地、财富和权力的夏威夷人是否一无所有时,凯利坚定地否认了这样的“事实”,其实是因为这些在夏威夷展开全新生活并不断攫取利益的“移民”,在自己的生命里,早已烙下了无法消弭的“夏威夷”印记——曾被“鄙夷”的差异,随着时光的走走停停,已然写进了新的生灵的记忆里。或许因为如此,有关人类的故事,也总无关掠夺与失去、失败与胜利——那掠夺的,终究也失掉了同样多。胜者无所得。因而对于读者而言,詹姆斯•米切纳以一部有点厚的小说的分量,写出了一片土地上曾生动上演的故事,也写尽了他眼中人类与世界的模样。或许人类总在空想着,一眼望穿千万年,可这世界年年月月兜兜转转,依旧是秋冬春夏。美好而短暂,容不得执念与私心。

致抗争

1941年12月7日,第一架日本轰炸机划过珍珠港的天空。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夏威夷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都不会想到这场不义之战不仅仅带来了战争的一切恶果,竟也带来了一个他们无法预测的未来。在这些人中,唯有九十四岁的查玉珍看到了通往未来的朦胧入口,使得姬氏会从此掌握夏威夷的大片土地使用权;更为重要的是,从1865年迦太基号载着华人登上夏威夷起,近八十年的社会固有结构得以改变。从此华人被豪类承认、接受、并入了上层。三四代人倾其生命想要改变的、却在其面前只能凸显自己力量如何渺小的秩序,竟被战争带来的机遇打破,是怎样的令人唏嘘。是的,这就是机遇的力量。作者詹姆斯·米切纳先生在襁褓中被亲生父母抛弃的一刻,也应该是这样的机遇。唯有如此,他才能在养父母的关怀下快乐成长,唯有如此,他才得以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他这样说道:“我是美国教育制度的产物,我是一个非常穷的孩子,没有任何前途。但是我的篮球打得好,在班上学习成绩很出色,我们的国家(美国)注意并发现了我这样的孩子,给我奖学金。我读书都是花别人的钱,这是美国教育的胜利,他们发现了我,支持我,让我受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这样的亲身经历,汇集成本书中对全民教育制度的大量描述:从1822年传教士家族历尽了生死考验终于抵达夏威夷所带来的宗教启蒙开始,一直到后来的上层学校普纳荷。执着于对立关系的读者无疑对此有着自己的判别——无论是有着严重种族隔离的教育制度雏形还是传教士是否真正的以一种掠夺的姿态将夏威夷控至掌中——然而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是,历史的对与错都不能改变我们从心底产生的对历史对先祖的景仰。我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又为何会觉得历史和人类如此的伟大呢?原因似乎将归于在这场余音绕梁的史诗之旅中一个关于任何人物和事件的共通之处,其实在全书的开篇作者米切纳先生便已经说明了:“数千万年前……有一处景观令其他地方黯然失色……后人称之为太平洋。狂风在阴沉的洋面上来回抽打……岩石最终累积下来,探出了洋面。一座岛屿……这股巨浪,以地动山摇之势尖声呼啸着,汹涌扑向这一小堆岩石……在接下来的一万年中,再也看不见任何岛屿,然而在那汹涌的波涛之下,那座巨大的山尖静静的潜伏着,时刻预备着死灰复燃,预备着从一万九千英尺的海床拔地而起。”是抗争!在那遥远的一千多年前,波拉波拉岛的塔马图阿国王抗争着哈瓦克岛的火神奥罗,进而促成了先民远抵夏威夷,引导人民从非人性的人牲祭祀转向了半人性的半人牲祭祀;在那之后,他的弟弟特罗罗和奴隶又抗争着塔马图阿国王半人性的半人牲祭祀,直到艾伯纳・黑尔带来更为人性的加尔文主义。如果艾伯纳・黑尔能跳出历史的束缚,如后人一样纵观前人历史,他一定会明白信奉上帝于信奉蛮荒之力除了释放了更多的人性之外并没什么不同,无非是换了一个对象而已。也正因他无法跳出历史的束缚,他便不可能知道,加尔文主义的胜利并不是因为一个他笃信的上帝,而是因为传教士们的无私奉献所带来的对人性的释放,上帝此时只是作为一个信仰媒介。但加尔文主义相对后来的新教派又是压抑人性的——只有用艾伯纳的妻子杰露莎・黑尔那无奈压抑却又充满信仰和希望的一生以及休利特本不应死去的无辜妻子才能诠释清楚——以致作为传教士一员的医生惠普尔也以脱离教会的形势反抗。于是在艾伯纳・黑尔去世之后,新教派战胜了加尔文主义,为人类带来进一步的人性释放。如上所述,人类的抗争来源于那极远极深之处,不仅仅是想要得到一己之利,更是对人性释放的天然渴望,于是这抗争还要继续下去,对上帝的信仰也注定渐渐消弱、淡化。华人的宗族观而非豪类或日本民族观因能够打破种族隔阂而代表着更为人性的理念,它静静的等待、潜伏,终在珍珠港战争之时爆发出来无穷的力量。随着战争的灭亡,种族主义也注定走向穷途末路。夏威夷终于走向民族融合的神圣时刻。这个神圣时刻的意义可以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表述:「三个古老的西伯利亚兄弟中,其中一支选择往北,勇敢地渡过了日本海,最后将自己的基因保存在酒川茂雄的身体里;第二支顺着阿留申山脉朝着马萨诸塞州向北爬去,而他的子孙后代最后成了霍克斯沃斯・黑尔的印第安人祖先;第三支不如其他兄弟那么富于冒险精神,沿着大陆上已有的道路向南游荡,来到了中国腹地,并促成了客家人的形成,也就是说,成为姬香港的祖先。事实上,四海之内皆兄弟,然而代代更迭之后,兄弟之间的共同血脉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差异」。可是难道对夏威夷本土民族而言,曾经由他们自己统治的纯正血脉时代难道不是更值得怀念的吗?那质朴的时代难道不是更加令人怀念吗?对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最好答案,莫过于凯利・卡纳克阿所说的:「这是每一个夏威夷人都知道的、高墙内的花园,因为他自己的心里也有一座这样的花园。这里是不会遭到侵扰的地方」。懂得精神比血脉纯正更加重要,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因为精神,我们不同,而不是因为我们到底是卡纳克阿、黑尔、霍克斯沃斯、惠普尔、詹德斯、休利特、酒川、还是姬家人;因为精神,人类才走上了共同的道路,连同他们的信仰,从自然到基督,从民族到融合。霍克斯沃斯・黑尔在耶鲁顿悟的时刻,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看着一代过去一代又来,而每一代的前一代都难言错与对。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世代间传承的生命的抗争,从诞生到死亡,那为了爱和善的伟大抗争。抗争将一个时代的错与对与下一个世代的错与对还有将来的世代的错与对连接起来,成为令人掩面而泣又慨叹唏嘘的人类史。他看到的是这样伟大和悲壮的人类诗章。为这样的诗章划上堪称完美的句号的,一定是最后来到夏威夷的传教士奎格利的后人埃利诺・汉德森。她在一年一度的传教士纪念仪式中,聆听着夏威夷人纪念1822年到来的那些伟大先辈,连时光都仿佛飞回到了那即使回翻书页也回不去的曾经。那时候玛拉玛学习着英语,用夏威夷的口音喊着马库阿・黑力,克罗罗在海上心不在焉的拒绝放弃女神佩丽,妮奥拉妮如女神般徜徉在拉海纳的港湾。沿着这样的回忆再向前,克罗罗和玛拉玛看到的是他们的祖先从波拉波拉岛而来,只靠着一叶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孤舟,来到七目星座之下。没有任何语言能描述这样引人泪下的壮举。在这样的壮举前,不得不说,从人类抗争精神的角度,任何世代都无法超越前人,更不能仅仅靠着赞叹一番来表达祭奠。唯有亲自参与这抗争,才能表达最崇高的敬意。终有一天,当下的世代也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后世也会如当下的世代歌颂前人一样歌颂当下世代的抗争精神,还会以同样的精神抗争他们的世代。无论这样的精神是从洒满阳光的环礁湖而来、从贫瘠的农场而来,从忍饥挨饿的村庄而来、还是从瀬户内海而来,追根溯源,都是从那极远极深处而来,来自于那在风火雷电中顽强拼搏以求一息生存的自然之力,于是最终一定会回到那磅礴的自然之力中去,并因此力生生不息。F2015年2月10日,辽宁

波澜壮阔的传奇,虚构历史中的雄浑号角

波澜壮阔的传奇,虚构历史中的雄浑号角文/泊南人类作为宇宙众多生物的一种,单纯作为个体而言,不如狮子老虎鲨鱼凶猛,也不如鲸大象那样庞大,但是他有了文明,有了历史,却可以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最终会有人类的史诗。他将历史和未来对接,在现在进行时中优雅而又舒适地活着。他不必茹毛饮血,不必赤身裸体,不必寒风苦雨。拿破仑说:智才能开路。有了智慧的人类,终于成为终生的领导者。一座岛屿的形成需要千千万万年的时间,人类的进化也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的考验。当一座岛屿与世隔绝,它的千秋万载也无人知晓。一旦有了人类的足迹,从人类登上岛屿的那一刻起,它便被历史记录了下来。在历史的常长河中,它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也可能是波澜壮阔的,就像夏威夷群岛。《夏威夷史诗》的作者詹姆斯•米切纳(James A. Michener,1907~1997)是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小说教父,被誉为“20世纪历史的编年者”。他的历史小说,通过一两个普通人的命运,将国家、民族甚至整个星球的历史娓娓道来,总是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奇闻异事,又曲折动人、直抵心灵,让读者在沉浸于人物命运的同时,亦浸淫在整个人类的历史当中。作者眼中的夏威夷群岛开始是寂静无声的,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地壳的运动,形成又覆灭,覆灭又形成。它的经历似乎是专门为了人类而改写,历经磨难,从冰川世纪到温暖适宜的绝佳环境,终成鸟语花香。它的鸟语花香是也许是为了人类而生,因为当它发展成人类适宜居住的地方的时候,终于有人类的足迹,而此时,夏威夷的繁荣才刚刚开始。凡是所有与人类有关的爱,暴力,性以及罪恶,都将在这里上演,这将是精缩版的地球故事。从最初的夏威夷群岛上世世代代生活的本土人,到后来白人、华人,日本人,菲律宾人,他们各自的生活,以及他们各自扎根灵魂中的思想的释放, 自由,征服,精明,尊严,屈从,形形色色的文化背景,以众多民族特性融入各自所代表的文化形态,他们是虚构的,也是真实的,他们在这座小小的岛屿上创造了文明,同时也深深被烙上夏威夷特有的烙印,正如罗马征服了希腊,却被希腊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所瓦解。以客家为代表的姬姓华人,流淌着华夏祖先的血液,靠着自身优越的积累财富的传统,成为这座岛屿的经济如土地租赁、商业等领域的领头人。可能是几千年的传统,也可能源于根深蒂固地对钱财的喜爱,总之,他们不会放弃每一个积累财富的机会。“有些人预感到自己再也看不到辽阔的华夏大地了。无论帝国待他们如何薄情,可究竟是故土。这圣洁的故乡,脚踏泥土大地,头顶神之居所,那连绵的平原,开春的稻谷地,壮美的群山,那野性难驯、凶猛狂暴的河流。这片故土教人热爱,教人留恋,在每一个狠心弃之远走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的小村庄,那里的祖宗祠堂等待着他衣锦还乡。 ”从原文看,这衣锦还乡,姬姓人怕是已经做到了吧。作为最团结的日本人,这是一个及其能忍的民族,在夏威夷岛屿中,他们是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一个典型代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在所有的日本人的骨髓里,在所有日本人的骨子里血液里一直存在着,并且生生不息。【妈妈又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广岛的道德观,借以提醒龟次郎:“不管你走到哪里,龟次郎,记住你是日本人。要坚强,当个好日本人。永远也不要忘记,总有一天你会回到广岛,全日本最荣耀、最伟大的地方。你要带着荣誉回来,否则就不要回来。”接着,父亲把他领到一旁,静静地说:“荣耀。做日本人。要坚强。”】所以酒川贵次郎凭借四个儿子在二战中英勇表现,成功转身,从底层爬上高层,入围群岛的政治生活。白人的阴谋论以及统治,夏威夷人本身的热爱自由注定他们无法与外来的入侵者匹敌,沦为被统治者,但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夏威夷群岛的入侵者,无论是身体里,精神里,还是记忆里,多少都会被“夏威夷化”。也可以说,新产生的民族,已经继承了夏威夷的各种潜在的品质,并带着各自特有的民族特性,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这一部厚重、磅礴、大气的小说,是虚构世界中的夏威夷的成长史,也是现实世界的夏威夷史诗,作者詹姆斯•米切纳以恢弘而又细致的文笔给我们展现了夏威夷群岛世代传承的精神与文化,是夏威夷群岛的传奇史,也是真实世界曾经上演的历史。


 夏威夷史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