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原來如此!

出版日期:2015-3-26
ISBN:9789570845473
作者:李慧敏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出生於1970年代,是在李光耀治國模式下成長的一代。英國廣播公司(BBC)特約撰稿、自由寫作人、新加坡時事評論員。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畢業,曾從事教育工作,並曾在新傳媒、BBC等機構任職,對新加坡時事、區域政治等課題有廣泛的研究與涉獵。

书籍目录

序一 歷史總令人神傷 蔡志禮
序二 溫室嬌花還是鐵樹開花 陳劍
台灣版序 後李光耀時代的衝擊與挑戰
前言 不一樣的新加坡故事
第一部分
1. 呱呱落地
2. 牙牙學語
3. 華語、英語、Singlish
4. 十年樹木……
5. ……百年樹人
6. 組屋生活,組屋夢
7. 待嫁女兒心
8. 南洋大學
9. 精英崇拜
10. 排名幾乎墊底的新加坡媒體
11.  三餐溫飽 v.s. 言論自由
12. 龍應台和林寶音
13. 我們是這樣變得優雅的……
14. 宗教信仰的力量
15. 快要死了還怕被罰
16. 我也想移民
第二部分
17. 二○一一
18. 他們說,後李光耀時代開始了
19. 全國對話
20. 期待另一個李光耀?
後記 我們這一代新加坡人的心聲

作者简介

超越?羨慕?
在後李光耀時代,聽聽新加坡在地人的焦慮和付出的代價。
2014至2015年華人地區熱門話題書,書店讀者票選最愛讀的書之一
2015台北國際書展柯P唯一翻閱的書
第1本新加坡人寫給全球人讀的新加坡在地生活紀實和觀察
用最親切的文字、最全面的視野、最深刻的紀錄、最真實的告白
完全顛覆你的印象,給你所不知道的新加坡!
一翻開就停不下來,談論新加坡最好看的一本書!
用全新的角度,勾勒時代的輪廓,書寫時代的心聲
BBC特邀撰稿人、土生土長的70後新加坡人李慧敏,
從個人的成長經歷與生活感悟,思考李光耀的治國之道與政策。
提起新加坡,你會想到什麼?
可能是歌手林俊傑或孫燕姿,可能是乾淨整潔的市容,
也可能是口音怪怪的新加坡式英語和新加坡式華語,
又或者是這裡的「嚴刑峻法」:鞭刑、罰款、禁售口香糖之類的……
當然,更少不了名字響噹噹的、新加坡人人敬畏的李光耀先生。
作者李慧敏從一個普通新加坡人的角度,通過夾敘夾議的方式,書寫在李光耀時代的成長經歷,為大家呈現一個不一樣的「新加坡故事」──一個新加坡平民的新加坡故事。這個故事沒有血淚,卻包含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共20篇散文,第一部分記敘作者在光耀威權時代成長過程的種種,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起居大小事;第二部分則是對後李光耀時代的當前論述,聚焦在2011年大選的效應,以及接踵而來的種種變革。帶領讀者從全新的角度了解新加坡的建國歷程與發展模式,同時思考國家的政策與未來的走向,讀來興味盎然、發人深省。
本書特色
※ BBC特邀撰稿人、土生土長的70後新加坡人書寫的新加坡故事,小人物卻擁有大視角。
※ 讓世界4000萬華人和14億中國人瞭解新加坡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
※ 涉及李光耀時代新加坡民生與改革領域的許多實際問題,是理解「新加坡模式」得失的必讀書。
※ 全書風格輕鬆幽默,全新視角敘述,比李光耀個人傳記更親切易讀,比新加坡旅遊類圖書更富內涵。
名人推薦
如果不是飲著這裡的水長大、如果腳下的根不是緊緊擁抱這片土地、如果欠缺敏銳的觸覺和獨立思考能力,任誰也寫不出這樣真實反映島國人心的作品。如果你不習慣閱讀高度如此逼視雙眸的文字,閱讀時不妨戴上墨鏡。
──蔡志禮,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主任
書裡談論的課題是嚴肅而沉重的,慧敏卻能以輕快而幽默的筆調、反諷及嬉笑怒罵的方式,輕鬆地談論這些不小心就要悶死人的話題,點睛處留下咀嚼的空間,讓人讀來興味盎然、回味無窮。
──陳劍,文化歷史學者
慧敏(作者)這代人在李光耀先生威嚴的注視下長大,成年後開始反省新加坡走過的路。我鄭重推薦這位新加坡70後女記者的心路歷程。
──張力奮,《金融時報》中文網總編輯
我覺得慧敏(作者)是有著七十二般變化、揮舞著金箍棒的孫悟空。而李光耀先生,像是法力無邊、戰無不勝的如來佛。面對佛祖,孫悟空雖然敬重有加,行止有度,但並不卑躬屈漆,唯唯諾諾;偶爾還會直呼其名,數落其事。而悟空的敢愛敢恨,亦笑亦罵,才真能彰顯佛的寬厚與仁慈。
──呂元禮,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


 新加坡,原來如此!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学校图书馆的新加坡书籍区无意中翻到了这本书,之前在书店里也看到过她,便决定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尝试读一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十分独特的,它读起来很轻松,内容里并没有什么深奥的知识和复杂的言语。但是这些轻松的内容的背后,却可以读出新加坡社会多年来政策方向和与之带来的社会影响。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一个政治系的学生,大可以深究这些内容背后的实质政策与政府意图。而你若是想让这本书使你对新加坡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这是一本很有内涵的书,而不仅仅流于表面。本书由20篇小的章节构成,第一部分谈了很多内容,诸如新加坡的人种和语言,精英化的分流教育,租屋,人口政策,南洋大学,最为人诟病的言论自由,还有诸如宗教,移民等一系列事务。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的故事写出几十年来新加坡政府的各项政策与制度,以及她作为接受者的种种感受。第二部分主要谈政治,但也是以自己和几个朋友的故事来反映新加坡人对于其政治体制的看法。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和她的一些朋友有诸多不满,但她们大多数似乎仍就支持自己的国家,甚至支持PAP。这既是一种新加坡人自我的认可,但似乎也有几分无奈。这让我想起了亚洲政治课上老师给我放的一部纪录片,《星岛恋(To Singapore, with Love)》。这部纪录片里讲述了一批新加坡人,在几十年前由于反对PAP而被迫离开新加坡。很多人已经去世,在世的也时日无多,却仍旧无法返回新加坡,至今仍在马来西亚,泰国,英国等地。但这不影响他们对新加坡深深的热爱之情,他们都渴望能有一天回到新加坡,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仍旧成为新加坡人。其实本书作者亦是如此。她没有过多的描写自己的政治倾向,也没有在书中歌颂自己的国家。但是字里行间你可以看到,她作为一个新加坡人的自豪感以及她对新加坡的无限热爱。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政府的“抱怨”。也许她不是一个反对党的成员,甚至她可能是一个PAP的党员,但她仍就客观的,一方面为新加坡而自豪,同时也不断间接批评政府的种种政策。但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新加坡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本书的很多细节都十分有意思,也都可以让我们有诸多思考。例如作者和自己的几位朋友们的故事,由例如作者写和马来西亚朋友的故事。尽管不是很相同,但是这让我联想到了香港与大陆的关系。又例如本文开始作者写自己的小时候,祖屋里的各种各样的人和语言,但大家仍就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一起构建起了新加坡人这个概念,这都让我想起了香港。在比较政治学的课程里,我就很喜欢拿香港与新加坡来比较,一方面它们似乎有很多相同点,港口城市,经济中心,面积也相仿。但它们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一个是特别行政区,一个是国家。一个奉行自由主义,一个奉行威权主义:一个是李家城,一个李家坡等等。总之,这本书几乎适合所有想了解新加坡的人去阅读。它既不是一本类似于李光耀风格的带有一点学术和政治意味的著作,也不是仅仅流于表面的旅游类书籍。但是书中一笔带过的一些地方,例如乌敏岛,的确亦是不错的旅游景点。该岛一般多是新加坡本土人才会去,岛上游客不多,却可以体验到最原始的新加坡风味,可以体验到一大群猴子朝你大叫扔石头,也可以看到野生的野猪,蜥蜴到处纵横。感谢我在国大的小伙伴带我们去了这个有意思的地方~所以即使是想单纯的旅游,观察书中提到的一些细节,你仍旧会有几分收获。所以,只要你对新加坡有多多少少的兴趣的话,不妨去阅读此书。介于是第一次在豆瓣写书评,不知道是否有什么规矩,如有任何错误恳请包涵~
  •     我們很多人當然都希望政府辦事高效,要是它能以最快速度把社會上的諸多問題一一解決,我們就稱讚它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整個社會也隨之趨向和諧了。假設有個政府辦事比全世界的其他政府都要高效,而且達到了極致的程度,那是個什么樣的政府?毋庸置疑,那必定是個獨裁政府。因為獨裁政府事事不必商量,對某個項目開紅燈還是綠燈它一個說了算,節省了討論的時間又能省下不少開銷,效率自然就比民主政府高出許多了。在大部分西方學者和媒體眼中,新加坡政府正是這樣一個保姆式的政府,他們視新加坡為一座「有死刑的迪士尼樂園」。如此,你還憧憬一個高效的政府嗎?在中國,我們能閱讀到的新加坡人寫新加坡的書並不多,李光耀資政的著作佔有很大的比例,他藉此向全世界宣傳他經營的國家的形象,也三番四次講自己學中文有多刻苦,自己身體狀況如何。僅從李一人的視角俯瞰,有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小細節未必看得清,未免顯得不夠接地氣,但由於新加坡的出版物管制十分嚴格,敢言、公正又認真地寫新加坡的平民作者實為鳳毛麟角。李慧敏,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自由作家和時事評論員,是與新加坡共同成長的一代,她見證了李光耀威權時代成長的整個過程。李慧敏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回國後在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攻讀碩士,畢業後當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特約撰稿人,中英文雙語功底十分深厚。今年三月,就在李光耀逝世後四天,台灣聯經出版了她的著作《新加坡,原來如此!——一個成長在李光耀時代的公民真心告白》。其實此書的簡體版早在去年秋天就已經面世了,也就是北京時代華文書局的《成長在李光耀時代》。從網絡報紙上了解到,聯經出版此書是有一段故事的。今年二月,李慧敏赴台參加台北國際書展發表這本新書,吸引了市長柯文哲翻閱,市長閱後覺得很棒於是便敦促聯經簽下版權,並撂下台北八年內要超越新加坡的傻話。李慧敏聽後直言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高經濟成長是媒體與人民全面配合、放棄言論自由換來的,指出「要就要全套,不能只想要效率政府」。什麼叫「放棄言論自由」?李慧敏在書中說了一個故事。以前就遇過一位大叔,他是一個明哲保身、性格怯懦得讓人無法忍受的老男人。當他看到一些喜愛挑戰權威的莽撞青年,總會不以為然,認為這些人是沒有經歷過風浪、不知死活的初生之犢。後來聽朋友提起,原來在多年前,這位大叔曾在組屋樓下咖啡店看到街坊高聲批評政府,於是也湊了過去,還表現得同仇敵愾。過沒幾天,他就被叫去問話了。可是他發現,那些跟她一起高談闊論的老先生們卻平安無事,照樣繼續在咖啡店裡大聲謾罵,因此懷疑他們是臥底。經過這件事之後,原本性格就有些膽小怕事的他,就變得更加神經質了。至於誰是便衣員警,也流傳了一些說法。據說,在高等學府或一些機構裡,政府會部署一些情報人員。這些人可能是學生,也可能是我們的同事。他們混在群體裡觀察大家,並經常向政府彙報情況。《新加坡,原來如此!——一個成長在李光耀時代的公民真心告白》頁141政府監控並不罕見也不可怕,世界上民主憲政制度最完善的美國不也發生「棱鏡事件」嗎?可怕在於你身邊的人突然變成了審查員,你有一天無故被抓了不是因為執法機關查到你作奸犯科了,而是出於親人朋友的舉報。這種「人鬥人」的文化,想想也覺得背後一涼。在這樣的社會文化之下,你在一張人際關係網中和身邊的各位互相牽制,你們之間的信任完全建基於國家利益,只要彼此都忠於有司,那麼彼此都安全;如果你有天說了不合適的話,難保身邊某個熟悉的人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大義凜然,大義滅親,親手賜你一段上書「正義」的三尺白綾。新加坡在言論自由方面是否到了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地步?李慧敏在書中說道,現在政府雖然對言論的管理依舊嚴格,但早年卻在一個公園裡開闢了「演說者角落」,專門讓人在此地議政和示威消氣,還特地立了一個上書「演講者角落」的牌子,一點也沒有偷偷摸摸的表現。然而出人意表的是,那些平常在私下對政府指指點點的人卻沒有出現,公園裡辦過最大的活動也不過是同性戀和跨性別團體的盛會,活動中還呈現出和樂融融的溫馨場面。為何?李慧敏解釋說,如今「理性」的新加坡人相信衝突只會造成破壞,他們再也不會相信示威能帶來正面的結果了,各位都是精打細算的「聰明人」,生活也沒糟糕到當義勇軍對抗執政者的地步,還不至於一無所有,由於自己的政治傾向和理念而搞得傾家蕩產,然後整個社會制度因為你太無足輕重泛不起一絲漣漪,這樣做真不值。這就是對台北書展上那句「放棄言論自由」最好的詮釋。此時有司可以站出來義正辭嚴地說,「自由」已經給過了,不是沒有,是你們「放棄」而已。可憐又可恨,因為長期削足適履,那雙腳已經不習慣正經地去穿一回正常的鞋子了。小的時候經常聽到大人們私底下議論李光耀,尤其坐上德士(計程車)的時候,司機總愛大發議論,評論國事、批評政府。講到激動時,還一手握著方向盤,另一隻手在空中揮動著,像在發表演說。除了德士司機,我們組屋樓下的咖啡店也成了評論國家大事的場所。我們往往會看到退休老人聚集在此處,點了杯咖啡或奶茶,然後針對李光耀講的話或者推行的政策用方言高談闊論。光聽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說,不知情者會認為新加坡人敢怒敢言。不過翻開報章,打開電視或收音機,呈現出來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在媒體上,我們看不到阿伯的慷慨陳詞,也看不到激動的情緒,看到更多的是總理和部長的演講,以及大家對政府的讚美。看起來,自己似乎身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只有德士和咖啡店才是一般民眾可談論政府的空間。原來,在語言上,大家都是巨人;但在行為上,人人卻搖身一變,都成了侏儒。《新加坡,原來如此!——一個成長在李光耀時代的公民真心告白》頁139談到「言論」,不得不談談「語言」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新加坡罷黜百家獨尊英語,那麼新加坡人的英語水平如何?看來並不很好。李慧敏指出,在公共場所裡我們隨處都能聽到新加坡的洋涇浜英語(Singlish),由於受華人或馬來人的說話思維和習慣影響,或者英文詞彙量不足,有時候會出現讓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費解的詞,比如會出現「啦」「咧」「啊」等,有時候也會出現文法錯亂,鬧出笑話。·Why you lai (like) that?翻譯:你為什麼這樣?說明:說話的人懶得把like完整發音,所以念成lai。·What he talking ah? Icatch no ball!翻譯:他在說什麼啊?我完全聽不懂!說明:Catch no ball是直接從福建話「抓不到球」翻譯過來,表示沒有抓到要點。·Want go makan?翻譯:要去吃飯嗎?說明:Makan的意思是吃,是馬來語。·Ask so much for what? Sokaypoh!翻譯:問那麼多做什麼?多管閒事!說明:Kaypoh是「雞婆」的福建話發音。Singlish對新加坡人來說,已經成了很親切的溝通語言,甚至已經開始成為我們身份的代表,但是這也成了新的矛盾體。有些人是因為懶惰而使用Singlish,畢竟說話時不必照顧文法,腦子裡出現什麼詞彙就信手拈來加在句子裡,但他們在正式場合還是能以正式的英語溝通。有些人則真的是因為沒把英文掌握好,所以只會說Singlish,而他們踏出國門後,就沒有人聽得懂他們說的話了。再加上語言與思維緊密相連,因為中英文詞彙量不足,使得他們無法很好地表達更深層次的思想,也因此讓人覺得講Singlish的人都是膚淺的一群。《新加坡,原來如此!——一個成長在李光耀時代的公民真心告白》頁49李光耀一方面大力推廣英語和華語,但許多年輕人這兩種語言都沒學好,另一方面他又致力於消滅方言,旨在讓全國用約定好的語言說話,不料在兩三代新加坡人之間造成溝通障礙,經過「消毒」的語言土壤培養出來的年輕人再也無法與祖父母講話,老人家跟小孩子講故事的畫面也不復出現。讓人不解的是,電台和電視台禁播方言,可是卻允許日語、泰語等我們完全聽不懂的他國語言在空中出現,可見在政府眼裡,方言的殺傷力強過外來語言的侵襲。忘了是一九八三年還是八四年的某一天,我們守在電視機旁等著熟悉的港劇播出。那天,港劇按時登場,只見周潤發和鄭裕玲字正腔圓講著流利的華語,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記得那時我更專注看著他們總是對不上嘴型。隔天,仍然看見媽媽和鄰居們在走廊上談論著前一晚的電視劇,但他們更多時候不是在討論劇情,而是在抱怨電視劇配音之後變得多不自然。配音港劇播了幾集後,參加「走廊會議」的鄰居越來越少,大家也接受鄭裕玲講華語的不可逆轉的命運。《新加坡,原來如此!——一個成長在李光耀時代的公民真心告白》頁35說到這,或許有人說可以理解李光耀的良苦用心,一個國家把語言統一了才有利於現在和未來的發展嘛。可是問題來了,政府如此重視語言統一,人民行動黨候選人在群眾大會上演講的時候,既不說英語也不說華語而使用方言,他們用方言高聲演講大抵是出於拉近與選民的距離、博取親切感的目的。在公眾場合如此高調使用方言,讓李慧敏覺得仿佛新加坡人又被帶回久遠的歷史去了。真是諷刺。  個人詞評、書評微信公眾號:chun-fung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比起《幹嘛羨慕新加坡》,我認為這本更適合當入門了解新加坡的書,寫得比那本好上好幾倍。但當然,這兩本是不同角度,一本是從外人浮光掠影式、對照式的角度去看新加坡;一本是以本地人的角度去寫,以靈活輕快好讀的敘事手法描繪了新加坡的光影、人心、制度、血淚、政治等面,寫得更有血肉更為清楚。或許可以說,這兩本書可互為參照,都當作入門。但如果要我推薦,我更推薦這本,不管是書的品質上,還是價格上都是如此。
  •     这样一本书都能戳中新加坡当局的G点,感觉那边要不是经济好的话估计比大陆还乱
  •     是自由还是繁荣稳定 真是左右为难
  •     不妨一閱。
  •     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讲 这本书拿不到高分 因为作者并没有清晰的argument 很多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可是如果只是想要从insider的角度了解新加坡 她很成功
  •     之前看过新加坡有关的书籍都是李光耀自己写的,从一个国家的管理者角度出发描写新加坡。这次看的是新加坡的一个记者写的,对政府政策颇有微词,这本书说的新加坡更真实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