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楼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55000532
作者:年微漾
页数:167页

内容概要

年微漾,原名郑龙腾,1988年出生于福建仙游,毕业于福州大学。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突围诗群成员,软件工程师,原创音乐人,曾参与创办新越尔原创音乐工作室。自2006年创作诗歌始,先后有作品刊登于《诗刊》、《词刊》、《福建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草原》、《中国诗歌》、《天津诗人》、《凤凰生活周刊》、《躬耕》、《青年文学家》等刊物,并获首届张坚诗歌奖。现为莆田市城厢区作协副主席,供职于某机关。

书籍目录

序  言    风行水上的年微漾——序年微漾诗集《一号楼》/哈雷
第一辑 来自1#621的呐喊
一年后的莆田城,我的大国梦
夜色中的广场
讴歌
这座城市有浮云
南——兼寄屈原
波纹漾往何方
生存论
晚风如海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一件往事中的落雨声——致小电工志龙
红木雕
铁观音
水土流失的年代
五一二,天降雷雨
逆流而上——致未出生的陈年
不打伞的人跑向中年
白纸之薄——兼悼敏敏
黄昏的虞美人——兼怀李煜
云曦
雨人——致小簿
她回信有缘自会相见
霓光中溪水有永生——致陈上
意义
枇杷中有草字头的悲伤
夜雾中岁月如砧板——致祖母
听说你到过兴化湾
妈祖赋
海峡以西
海的恩惠
妈祖永在心中
雾中的梅峰寺
再见鹭岛,或海的文明史
本草纲目
大海是船舶的族谱
星空之证
脖子上带疤的女人
锦江晚眺
旱情蔓延在墙上的中国地图
我们为什么远行——致诗人本少爷、李智强
雨过天晴值得被纪念
影子的一生
南昌小记——兼致罗章
诗酒温州(组诗)
一场春醉
静谧之忆
我经过
上街镇的光年
板樟小巷(组诗)
盛夏:花丛里有蛇
第二辑 来自1#502的咏叹
冬雨之心
天上人间
我们的爱幅员辽阔——给妹妹
入冬
枇杷花
小公主
黄昏思龙坂村
海边的恋人
但愿人长久
寒冬时节忆妹妹
愿此生与你相拥
冬天降临在火车站广场
悲亦无声
倒叙的光阴
莫须有的回忆
幸福与安详
玫瑰之远
妈祖的孩子——致山
一只候鸟的死
爱言
一只鸟的神性
在福厦高速公路
送别
巨蟹座的孩子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闽侯,请今夜将我遗忘
致中国,我的母亲
感恩
小怜
火车站
年轻的妈妈们都在去幼儿园的路上
缙云的黄昏
西乡平原上的祖先
垂暮
生死书
喀秋莎
沉默着突围
秋分
入定•诸葛
当时明月在
仙游颂
黑暗中的钉子
白玉兰
在木兰溪沿岸
松花江上的雪
人道是年年赤壁水微漾
外国姑娘
福屿路•大王里小巷
再见,橘园洲
黄色野猫
雨中的鱼
圣洁的世界
雨和忧郁互不相融
我以为你住在露水里
谷雨时分
四月的新娘
我的悲伤大于等于整个夜晚
第三辑 来自1#316的歌唱
观音香
卧龙岗
一斛珠•梅妃谣
窗棂花
白塘秋月
姑苏见
等不到的冬天
蓝色诗集
再见,蒲公英
醉美人
茶亭公园
思蜜空间
锦衣卫
第一首歌
雨中诗
一克拉的信纸
锦江春色
南山松柏
祭酒岭
西岸涛声
附 录 朦胧细雨忆当年/本少爷
一起走未来的音乐之路/胥洋
后 记 关于离别的N种叙述/年微漾

作者简介

本书为个人现代诗集,共一百多首诗。作者按写诗时间,将诗歌倒叙排列,分为三辑,主要通过意马行空的想象,把生活中所见物象或人生里的情感体验艺术化。


 一号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风行水上的年微漾——序年微漾诗集《一号楼》□哈雷离开诗坛再次回归,写诗已经成了最安静的事。褒贬诗歌少了,关注新人也少了。诗歌于我已经不带有任何世俗的色彩和诱惑,她更像我心中雨后的一抹彩虹,美得短暂更美得珍贵。与诗歌多年断断续续的情缘,让我只想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它带给我的心灵的滋养。诗坛无乱如何纷杂,我总有种隐秘感觉——真正的诗人尤其是怀着诗歌理想的人不是目前尘嚣于诗坛风口浪尖上,而是藏在芸芸众生之中,他们是有待被发现的诗歌矿石。年微漾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和年微漾认识不到一年时间,那时他还不是我省内诗界耳熟能详的诗人。在一次诗歌的采风活动中,他的一位年轻的诗友陈上,隆重地向我推荐了他。网络已经是现代社会最快捷的交换阅读的平台,一日在网上浏览新闻,忽然想起陈上的推荐,于是移步到年微漾的博客,读到了他刚贴出的一首新诗《倒叙的光阴》:使一场大雾重新起义,投奔谦逊的村庄被打碎的牡丹终会沿着瓷器的裂痕,找回春天我因为不熟悉这位年轻的诗人,但在网路上读完他新写的几首诗,诗性生动、意象鲜活,给我带来不同寻常的美感,心情是欣喜加欣慰。我惊异于这位年轻的诗人对诗歌竟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直觉:层出不穷的新颖的意象,语言的大胆跳跃和富于挑战的诗风,毫不掩饰地透出年轻的锐气和豪迈。在与他不多的见面中,还把他当做一个孩子,像可爱的外星人,大大的脑袋上,两块镜片后面扑闪着一双大大的永远充满好奇的眼睛。二十才出头的年微漾,还是清水一滩,在诗歌界更是一名小字辈,但是,他在诗歌中显露出的自觉的诗歌修正意识、对古典美的发扬和传承以及身为诗者对社会审美的担当都让我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前段时间他通过邮件发来他的诗集,望我能为他作序。他已被选入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最近一辑的“海峡桂冠诗人”丛书。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似乎也应该为这位小老乡诗人做点什么,于是就接受了他的请求——阅读他的诗歌给我带来的触动,对这样昭示诗歌光明未来的诗人,我的确也觉责无旁贷。夜深人静是阅读诗歌的最佳时段,我关掉所有通讯设备,点亮书桌上的灯——一份认真的文字会让人不自觉地正襟危坐,这是我对一位年轻诗人的期待,也许还怀着对福建乃至中国未来诗歌发展的期待。年微漾2006年才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从他发表的刊物和频率看得出他对诗歌的热爱还处于恋情的燃烧阶段,年轻真好啊!我更相信诗歌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只有不断的年轻的诗人加入,现代诗歌才有活力。一直以为,由他人坐以论道,我自握笔笑煮诗书,只管夜深了,掌灯请来缪斯指挥自己的指尖敲响键盘……这正是“80后”大部分诗人对待诗歌的写照吧。“出道”六年,没有问过他写诗多少,但看他博客上文的速度,想来少说也得有数百首了吧。这本诗集里,他按写诗时间将诗歌倒序排列,分为三辑,两年为一辑,第一辑为“来自1#621的呐喊”,第二辑为“来自1#502的咏叹”,第三辑为“来自1#316的歌唱”,这也是他诗歌成长的轨迹。每本诗集都是诗人献给自己生命的一个厚重的礼物,纪念逝去的时光,也留住了时光里或甜或苦的印记。年微漾酷爱音乐,他是从写歌词进入到诗歌这座殿堂的,可以想象2006年年仅十八岁的他,青春萌动,正是怀抱理想张开翅膀跃跃欲试之时,音乐作为可以吟唱的韵律诗歌,自是更容易占据一颗年轻的心灵。他这一辑的诗因了歌的形式,有着近些年为歌唱界推崇的台湾词作者方文山的风韵,却又比他更多了诗的特质——活脱脱的意象像一只只初试啼音的小鸟那般灵动,且看“醉美人 尤抱琵琶轻轻弹/落雨声 像思念欲罢不能/马蹄铁惊醒清晨 少年是过客不是归人”(《醉美人》),“星火朔望 罗城外马蹄声渐/酹酒的瓷碗 在窥探 谁家朝堂/我问刀枪 铁衣寒 君何向/倾一壶月光 灌醉江山”(《祭酒岭》)。读这样的诗句,不能不被带入品味宋词元曲的意境。他这时的诗,更像是古典意义上的词令,时而玲珑、时而骄纵,时而婉约、时而豪迈,刚刚起步的他,传承多过发扬、模仿多过创新。可对一个新人来说,已是站在一个不错的高度上了。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懂得将老祖宗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取为己用,做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出发的人,这样的诗人自是懂得高瞻远瞩的意义。另外两辑,他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并深入到了诗歌技艺的核心部分——陌生化的语言,创新的物象与意象心像上的自然融合。在阅读这两辑诗歌时,我不时为他独特的想象所驻足,个性化的体验融于带着古典意蕴的诗句中,予人清新脱俗的美感,彰显了不凡的哲思。尤其是他对于动词的运用,新鲜且恰到好处。在《幸福与安详》这首诗里,“风”是会“蛰”人的,“月光”则是“趴”着的,而“幸福”容易“外泄”,“余生”也可能被“窃取”;而《黄昏思龙坂村》中,“在去溪边洗衣的路上/蛙声压倒了稻田,并借此抬高村庄”,这一“压”一“抬”,对比成趣,也将读者拉至现场,足见诗人心思的巧妙。对动词独特而准确的运用,可以增加歌诗的灵动,如同水遇上了风,平静的诗歌被拂动出涟漪,也令诗歌的跳跃感更加强烈。年微漾的诗歌物象和意象唯美轻巧,不似一些诗人的那么沉重拖沓,又不失质感,也就是苏轼所谓“风行水上”的感觉。不经意中,我发现年微漾特别倾慕“黄昏”,常人眼里这不过是一个名词,但在诗人眼中,它应该是个美轮美奂且带给他无限遐思的“时刻”,它既可是物,亦可是人;既是时光的身影,又是心情的遗落。在《生存论》,“夜把世界推倒了/将黄昏压个正着”;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两盏脱光牙齿的灯/咬不住稍纵即逝的黄昏”;在《水土流失的年代》,“黄昏成为落日/简短的演讲席。”……黄昏,一个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摆渡者,也许正是它具备的这一时间上的双重性,令诗人不自觉地赋予它各种美妙的联想,予以它不同的生命体验,而一个词语被诗人以如此众多的陌生诗语加以运用,无疑可以说明诗人拥有一双想象的翅膀。这本诗集名字被他称为《一号楼》,我带着好奇在诗歌里寻到这一号楼的出处:这座城市有浮云一号楼不是唯一的一号楼。百叶窗集体反光太阳像苍蝇撞击着玻璃这样略显冷峻、反叛的句子则在他的第一辑也就是2011-2012的“呐喊”中屡见不鲜。正是从这样诗句中,我看到了一个稚嫩生命的成长,看到了诗人以诗歌武装自己羸弱的臂膀,并期待以诗人的身份对社会负起担当。于是,年纪尚轻的诗人在诗歌中已不乏关注和思考社会和人性的题材。诗人在他的《夜色中的广场》轻声地呐喊着:允许我站在高处头发疯长当个盲从的香客允许我从此放下私心把云层赎给苍生,并等候雨水的找零在《红木雕》中诗人关注着那些弱势的生命群体:从低纬度国家娶回的新娘甚至还没打开潮湿的情欲。烛光中她有一张等待上色的脸那是酸梨木被掏空后,体内残存的春天在《黄昏的虞美人——兼怀李煜》中,诗人怀古伤今,洞悉到时光背后那把刺入心脏的利刃:四面没有楚歌却远比楚歌更悲怆。弹完后庭花我的国家是一抱琵琶,它腹内空空这一切,除因了诗人的怜悯和大爱,更因诗人在抬头赶路之时,也不忘借着诗句做着深刻的自省,在《晚风如海》中诗人说:感谢风原谅了我的罪愆让我长出翅膀有短暂的飞行,教会我顺从、叛逆、功过相抵我们可以看到,年微漾赋予诗歌如此坚硬的精神内核,是通过在古典文化精髓的传承基础上的诗歌语言来实施的,这在和他同龄段的“80后”的诗人中的确不多见。很多新新诗人,因为生活背景的不同,引致的文化积累和知识结构上的不同,最终令这些年轻人的写作与前人的诗歌模式或诗歌原则产生了极大的断层。另外,诗歌界变革、求新的引召也促使本就具有改革冲动的年轻人更愿意将写作变成完全个性化、个人化的概念写作,并以此作为写作的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我在阅读年微漾的诗歌时,欣喜地感到他很好地避免了上述诗歌在方向上的偏差。这说明在他的内心当中,他对诗歌的追求是舒缓而稳重的,并非将诗歌视为某种功利的载体或脱离生活生命本质的所谓“纯粹”的形而上的写作目标。谢有顺曾在评价我诗歌的文章《走向“综合”的诗》中写道,“一味地追求艺术的变道,艺术的常道却未能得到有效的守护,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来,诗人的书写与行为越来越具行为艺术的意味——我想,诗歌读者的衰微并非与此无关”,同时他又总结道,“只有变道没有常道的艺术世界,留存下来的艺术遗产定然很少,而艺术变革是一种积存,是在积存中变化。‘所过者化,所存者神’。积存与变化的关系,正是艺术的本质关系,诗歌也不例外。”我非常同意谢有顺的这个观点,这也的确是我个人在近些年来诗歌创作中的主张和坚持,并用我的写作去体验和感悟这样的写作方向带给我个人和读者的诗歌愉悦。也许有些人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诗歌艺术不应该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但我想说的是,这并非是形式的内限,方向和定位是一种大的诗歌原则,而它的确立并不能妨碍我们在它的指引中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去反映各自对社会、生命、生活的认知和体悟。基于这样一种审美标杆,年微漾的作品在“80后”甚至“90后”诗人的作品当中都具有其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而这种风格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他在诗歌语言中展现了对“积存与变化”两者关系的把握,我不敢说,这种把握已经十分精准,也或许很难或没必要对其设定一个准确度,但这种诗歌特质令他的诗歌脱颖而出。以目前他诗歌写作的水平,若他能保持当下良好的写作心态,加强每首诗歌在体现或表述的某种核心思想的语言凝聚力,年微漾必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诗人。在后现代主义诗风盛行的当下,以背弃传统为己任的诗人们仿佛又进入了另一个“陷阱”——所谓的个人化陌生化写作更趋向于晦涩难懂、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丧失艺术应有的自然、纯粹、真诚的品质。所有的写作都是个人化的,诗歌更重要的是气质型写作,是有着血性和温度的,更是天才的创作。而年微漾却在古典和现代之间寻求新的汇通与交融,在后现代的圈套中“突围”出来,找到了一条创作的正道,所以我以为他是未来中国最具期待的诗人之一。年微漾在他的诗集的开篇道出自己的诗观:诗情在大爱,诗美在大境;诗雄在大天下,诗厚在大悲悯。用“爱、境、天下、悲悯”,道出他心中追求诗歌之“情、美、雄、厚”的要义,而四个“大”字足见其雄心。以诗言志,方得以让诗人安身立命。年微漾,在一个待放的年龄,已然为自己的身体刺上了纯粹诗人的烙印。——收录于《纯粹心境》(哈雷著、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刊于《福建文学》2013年第5期(哈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出生福建周宁,插队于闽东高寒山区,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起在《福建文学》编辑部担任小说和报告文学编辑,后创办《东南快报》并担任社长。现任《海峡诗人》杂志社主编,《生活·创造》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     以深厚的积累做文学的沃土——浅读年微漾诗集《一号楼》□周凌瀚年微漾高中毕业离开莆田的那段日子里,我们之间的联系一度如拗断的莲藕;偶有在QQ上照面,也难有促膝长谈的机会。2009年,我去了湖南求学,高压后的放纵使我几乎把一切都抛在了脑后,游山玩水和谈情说爱成了生活的正文,更把我的笔头也彻底荒废了,完全没了学文人的样子。前年暑假,他突然告诉我自己回来了,我甚至还难以在脑海中想象出他的样子:五年未见,这位小时候带我做尽“坏事”的家伙现在是怎样了?重聚首,年微漾鼓励我多写东西,又把我带进了“城”这个奇妙的文学社团。在众多文友的感染下,我渐渐恢复了笔耕。惭愧的是因为书读得不多,写的东西艰涩难读,没有什么内容可言。而今他竟要我给他的诗集《一号楼》写评论,这实在是出了个大难题。我很难像其他读者那样用一个精彩的比喻或是从诗歌理论的层面感受其中特别的奥妙,我能做的只有像一个初中生一样写一篇读后感。读他的诗,我感触最深的是其深厚的文学积淀给他的诗作所提供的营养沃土。自高中起,年微漾就会到我家里找书看,《飞鸟集》、《花季雨季》、《烟》、《古文观止》、《战争与和平》……涉猎极广,阅读量极大。而我那时还处在抱着《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对千奇百怪的世界较感兴趣。一次,年微漾将他的一篇作文给我父亲看,看得他是两眼发亮,并说我要是能有这水平他便是万般满足了。那是篇考场作文,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是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章中满是他对出题意图的特殊理解和真知灼见。那时他是我们崇拜的孩子王,如今我再次读到他的诗歌,又发现之前所忽视的细腻的笔触、至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他曾说在大学生涯中,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翻遍图书馆,而他几乎真的就做到了!因此,他的文学素养不仅在作品中体现为美丽的语言和独特的想象,更有超乎常人的观点态度。走进一号楼,我不得不赞叹他的想象力:“长满青苔的石头会很痒”、“黄昏死于一次性失血过多”,我一年看过多少次日落黄昏,欣赏过多少火烧云霞,有哪一次脑海里闪过如此诗意的文字?就算是写,也从未能打破语文课程为我框定的架构,显得中规中矩,毫无亮点。或许是儿时顽皮捣蛋的性格,他的诗也是追求突破,不愿拘泥;或许是谙熟文学的技巧,他胸有成竹,才敢大胆做改变。年微漾又是个念旧的人,以家乡为题材的作品不少,如《莆田赋》、《妈祖赋》、《仙游颂》、《白塘秋月》等。谈及故乡,他又总是不惜以最美的词汇来赞颂——回廊幽深 杨柳岸剪水几分顾盼流转 那伊人清唱戏文烟雨小城 萍踪江南却相逢湖中摇晃 万家灯火碧螺春宁静的水乡,远处传来戏子的清唱,掌一壶清茶,在水上静静欣赏这万家灯火,想必这便是他最喜欢的情景。这种喜爱,大概也是在阅读中受自古流传的怀乡之情感染所致。如今,我和年微漾能频繁见面了,他经常赠我一些书籍诗刊,鼓励我多读多写,而我暂为求职之事所累,无心去做这些事情,有时会让他觉得很遗憾。但我深知阅读积累的重要,年微漾也将是我文学道路上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2013年6月27日于莆田
  •     远方的远,爱人的爱——写在年微漾诗集《一号楼》后□王崇森一次和年微漾喝到烂醉,跌坐在马路边上。他颤抖地掏出包烟,在凌晨时分路灯熄灭的寂静小镇,不加询问地就递给我一支。晚风吹来,夜凉如水,尽管那时我已戒烟多时,但听着他用微醺的语气与我谈说起相遇和离别——世间多少漫长的事,在回忆里都短不过一瞬——于是我默默地跟他要了打火机,虽然我也已经为抽烟另找了个拙劣的理由。当然在他诗集即将付梓之际,我也想起了他跟我说过的字词架构的拆解与重组。这是一个很奇妙的旅程,以至于我的思绪曾一度跟不上他说话时的平缓的语速。后来我与他谈及此事,他总是一脸平静地告诉我,这些对于一首诗来说都是毫末,一个不懂得博爱和悲悯的写诗者不能称之为诗人。我就是个俗人,偶尔也附庸风雅读几句诗,但觉他说得在理。有幸能认识他,受他熏陶获益良多。也曾询问过他读什么书听什么歌。后来得知大到名著小到通俗他均有涉猎,还诚挚地推荐我去看那本至今也记不住作者名的《看不见的城市》,并告诉我他看完后的感受。不像众多名家长篇大论,他只说:“看完后有一股想直奔西藏的冲动。”后来我读完此书,深以为然。至于音乐,他则提到了周杰伦和陈绮贞,并说夜不能寐时听陈绮贞,会有一种悲不能禁的感觉。但这里我不想多谈,因为在此之后,陈绮贞也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信仰。他还说过有八个字是他此生所求。问他,却又跟我卖了好久的关子。那时我正沉浸在他写的《芦花谣》的故事里。我惊讶于世间居然能有这样的笔触写出如此的故事,遗憾我不是评论员,只能连赞三个“好”字。只是我也困惑,问过他:“如果有一个悲伤的故事,你是愿意做故事里的人,还是讲故事的人?”他似乎没有答案,却又给了我另一个答案:“你知道我此生所求吗?不过八个字:‘远方的远,爱人的爱。’”如今,在他出书的时候我却没有什么好送给他的,思来想去,只好把他曾经告诉过我的那八个字还送——远方的远,爱人的爱。——2013年5月4日凌晨于江西崇义,刊于《莆田晚报》2013年6月28日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在线阅读
  •     前面的部分很有意思,后边的没太认真读,有的地方读的很尴尬,没有引起共鸣,作者年龄并不大啊。看作者是软件工程师,同行给个友情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