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和他的大时代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45908597
作者:滕复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滕复,浙江绍兴籍人氏,1952年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及1991年曾先后当选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会理事和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于1996年2月至1997年11月期间,受美国体斯敦大学亚美研究中心的邀请赴美国,任休斯敦大学访问教授。
著有《浙江文化史》《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马一浮思想研究》《马一浮新儒学学案》《马一浮新儒学论著辑要》等著作,译著有《严复与西方》《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东方宗教与哲学》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马一浮早年生平
第一节 大师之死
第二节 马一浮的家世及其早年的生活
第三节 求学西方 寻求真理
第三章 躲进书斋 潜心治学
第一节 隐居佛寺 读书文澜阁
第二节 总西方学林 著《儒林典要》
第三节 不会做官与“经不可废”
第四章 “以有生命之年专研六艺”
第一节 志焚笔砚 隐迹西湖
第二节 专研六艺 契心儒学
第五章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应聘浙江大学国学讲座
第一节 避难桐庐开化 应聘浙大讲座
第二节 泰和宜山会语 立横渠四句教
第三节 倡求是求真之旨 作浙江大学校歌
第六章 主持复性书院
第一节 安坐濠上草堂 开讲群经大义
第二节 鬻字刻书 为儒家存留种子
第七章 马一浮六艺论的基本思想
第一节 六艺统摄一切学术
第二节 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在于一理之赅摄
第三节 六艺统摄于一心
第四节 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必归于六艺
第八章 马一浮六艺论与儒学的学术本质
第一节 关于学术的本质和目的
第二节关于儒家哲学的特点
第三节儒学为本,“观其会通”——关于中西哲学比较
第四节 六艺论之现代意义
第九章 六艺论与儒学走向世界的学说
第一节 梁漱溟的儒学复兴为世界文化说
第二节 牟、张、唐、徐的《宣言》中的思想
第三节 梁漱溟、马一浮与《宣言》思想之异同
第十章 梁、熊、马“三圣”与儒学价值的重建
第一节 儒学价值重建的提出
第二节儒学价值的重建与现代新儒家三圣
第十一章 马一浮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理气一元论
第二节 知能合一论
第三节 默然不说 其声如雷
——马一浮论义理名相 实理玄言
第十二章 易简之理 调停之说 以佛证儒 以儒融佛
——关于马一浮思想之特点
第一节 马一浮思想的特点——易简之理与立人极
第二节 以儒融佛和调停之说
第三节不分古今 不分汉宋 不分朱陆
第十四章 结语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马一浮先生一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思想,对马一浮的儒学思想作了客观实而又系统完整的论述。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他的全部的情感、思想、哲学和信念的书。全书共十二章。他是现代中国唯一纯粹的儒家学者,周恩来称他为“现代中国的理学家”,梁漱溟更是以“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盖棺论之。
一切道术皆统摄于六艺,而六艺实统摄于一心,即是一心之全体大用也。
——马一浮
人类只有真正体悟了儒家的平易之心,仁爱之旨,才能够有资格走出地球,进入更广袤的世界。而如果儒家的文明价值是永恒的,那么马一浮其人、其人格、其学问、其思想也必将是不朽的。
——滕复


 马一浮和他的大时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儒家作为先秦诸子中的一家,虽称显学,但在当时并无十分尊崇的地位。孔孟周游列国货卖儒学,往往不受待见,至秦国一统后,儒生更受暴虐。直到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从此在思想界才获得统治性地位。这一局面维持两千余年,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又在“打倒孔家店”的喧嚣声中逐渐式微。近来国学的修习又成风气,传统文化重被提倡,而儒学作为国学的部分,作为传统的主流也被重新祭起。在此背景下,马一浮作为一代大儒也被关注,近期有关马一浮的著作多有出版,滕复所著《马一浮和他的大时代》就是其中之一。滕复在本书中对马一浮的生平及思想有一个全面的梳理。滕复与马一浮同为浙江绍兴人,他对马一浮身上彻头彻尾的绍兴气质有更为切身的体会。滕复在泛览传记资料之外,还怀着致敬乡贤的态度,追寻马一浮生活的遗迹。在叙述生平的部分,滕复提供了很多马一浮的生活细节和心路历程,并且引用相关文献予以佐证,使我们对马一浮的经历有一个比较深入扎实的了解。这对进一步理解马一浮人生路向以及学术旨趣的取舍变化作出铺垫。滕复对马一浮学术成就方面的研究起步很早,曾编撰过《马一浮学案》等资料。在本书中,滕复对马一浮的儒学思想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纵向上,将他的学说放入整个儒学发展的体系来考察;横向上,又与同时代的儒学大师,如梁漱溟、熊十力等做比较。这样的研究方法,既能厘定马一浮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也能认清他在儒学研究中不同于旁人的特质。读完此书,我觉得马一浮在为人为学方面,有太多的不合时宜。马一浮早期的家庭遭际以及自身境况造成的悲观心理,对于他的人生路向有所影响。他虽然也有留学国外,涉猎西学的经历,但是并没有使他成为民主与科学的斗士,反倒隐居避世,悠游典籍,意欲为往圣继绝学。他既执拗于一点儿自尊,拒绝浙大校长竺可桢入校讲学的邀请,又在柴米不继的时候,不惜颜面复又申请教席。在抗战救亡迫在眉睫的大乱之世,他又开立山场,大谈心性,试图为万世开太平,这就像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他主持复性书院,既要政府给书院经济上的支持,又要求不能丝毫干预书院的事务,显得不通俗务。在书院宣讲内容也纯为经术义理,脱离实际,并且完全不顾学生的谋生之道,复性书院的山长地位终于还是难以为继。但时间翻转到现世的背景下,中华已暂无亡国灭种的危机,但旧的传统与新的观念遭遇,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另一位儒学大师钱穆对现世有这样的描述:“要把我们自己的一套现前享福的旧人生观,和西方的权力崇拜向外寻求的新人生观相结合,流弊所见,便形成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了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的景象。”面对这样的景象,日益消解的传统价值又被重视,儒家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再被提及,这也是新儒学发展的一个背景。这个时候,了解一代儒学大师马一浮以及他的学说,才正当其时。他为往圣继绝学的举动在此时才更突显出为万世开太平的意义。只是历史之轮滚滚向前,曾作为历史负累的传统儒学如何为时代助力,使其不重新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     这本书十分全面的分析讲述了马一浮其人、其思想、其影响(现代人对他知之甚少只是因为他的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基本上都在隐居,影响主要在现代儒学学派)。作者探本溯源,将马一浮早中清末秀才、留学美日、学术思想由探求西方救国之道转变为致力于中国传统学术、直至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思想转变进行了十分精到的分析,同时,将影响马一浮甚深的老庄、佛学等诸多术语进行了详解,对宋明理学也有精辟的描述。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看书名,以为会是一本很好的人物传记。读过之后发现,应该叫做马一浮和他的大思想,前面还读得下去,到后面基本提不起劲,可能比较适合专业人士。
  •     这就叫贱。别人给他好脸,他就高调装逼;非要打他的脸,他才低声乞求。还是共产党狠啊。蒋介石请他们坐下来吃饭,他们不吃,还骂街;共产党让他们吃屎,而且是跪着,还打耳光,他们乖乖吃屎一句话不敢骂。
  •     只翻了前六章,权作了解马一浮生平了,作者主观的东西偏多
  •     此书作者太应付读者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