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解毒

出版社:天窗出版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9881777676
作者:陳雲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陳雲 筆名,本名不傳。香港專欄作家及文化與政治評論人,文章曾見於《明報》、《信報》、《蘋果日報》、《明報月刊》等,近見《信報》及《明報》。以黃老之道謀食,混跡江湖。
一九九五年於德國哥廷根大學獲文史學院哲學博士,專攻民俗學。
陳雲是客家人,香港土生,祖籍廣東寶安,幼居山村,長居城鎮,祖父輩在南洋落籍,走上不回歸之路。香港氣候不冷不熱,政局不民主不集權,社會不開放不封閉,好壞兼得,良莠不齊,淹留此地,亦樂事也。

书籍目录

序一 / 馬家輝
6
序二 / 林沛理
7
序三 / 羅耕
8
序四 / 蘇真真
9
自序 洋化赤化, 衰埋一堆
10
解毒. 文字學
程序
16
問責
26
救災
34
增值
42
持份
50
文癌
58
虛文
66
官腔
72
食字
79
正體
84
簡筆
92
粤字
102
文語
110
正音
118
通脹
128
馬經
136
勾結
144
A貨
152
網語
160
粗話
166
淫審
174
粉絲
182
達標
190
文字學. 解毒
共產中文「進軍」香港
198
香港人的文化天下
220
語文程度低落的深層原因
228
推廣普通話與南北文化融和
234
何必删去「敬啟者」與「謹上」 - 從語言學看中文公函「白話化」
238
識英文可以發達?
242
克服語文教育的「失敗經濟」
248

作者简介

「陳雲的書,他是出一本而我買一本,這本當然不會是例外。文筆犀利,思路清晰,把香港文化放進中國文化歷史以至國際氣候的大格局下拆解、檢視、批判、珍惜,硬手段,軟心腸,展現了知識分子的功力和氣蘊。坦白說句,陳雲,是一個令我又羡慕又妒忌的人。」馬家輝
什麼時候「驕傲」變成褒義詞?傳媒竟以「苦主」形容雷曼事件當事人?簡筆字的「發」字「發」字可以變成同一個字?本來好端端的四個字「禁喂野猴」,現在要用八個字「禁止餵飼野生猴子」;政府官員、文書都將「問責」、「增值」、「持份」、「超標」掛在口邊,幾多句官話其實唔系人話!
從英式中文至回歸後洋化赤化俗化語文大混雜,《中文解毒》為香港文癌語病解解毒。「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身為國際大都會的管治者、傳播人和教育者,負好責任,「認真識返幾句人話,寫返好啲中文先啦!」
摘自陳雲序:
『舊時香港官府重辭令,民間重口才,洋化俗化之餘,饒有本土特色。侵佔香港之初,港英謹慎言文,免傷中國人的文化自尊。一九六七年暴動之後,港府驚覺官民疏離,於是改弦易轍,轉變政策,引入一套新的公共語匯。民間則用快捷音譯或巧妙意譯,吸收巴士、T恤、冷氣、電腦、窩輪等新鮮事物,口頭也保存「有何貴幹」、「求之不得」、「唯你是問」等格式古語。
『回歸之後,由於大陸比香港更崇洋,本身也有共產用語,於是香港洋化加上大陸的洋化與赤化,變本加厲,大家衰埋一堆。香港民間也喪失語言自覺,同音錯亂(玩「食字」),懶音橫行,黐脷根粵語雄霸電台。政府亂用洋化詞,取代固有雅詞,如自我增值(進修)、邀請承投意向書(招標)與持份者(受影響人士)。洋化波及句法,污染中文,如說「我對這事有保留」(不敢苟同)、「不排除......(的可能性)」(難保、難免)。大陸用語南下香港,劣幣驅逐良幣,如領導(首長)、超標(過度)、達標(及格)、勢頭(趨勢)、高檔(貴格)、尖子(精英)等。
『當年國共混戰,南海陳公博口占打油詩:「國事丟那媽,心思亂如麻。」作者觀乎香港近年的言文,亦不得不歎曰:「文事丟那媽,筆下亂如麻。」』


 中文解毒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此书的副标题是“从混账文字到通顺中文”,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教人们如何写出清晰可读,符合国人阅读习惯的文字。书中,陈云鞭笞了洋化和赤化的中文,前者的典型代表是以英文文法来写中文句子,譬如表达“需要文学馆”这一句子,却写成“香港需要一个文学馆”,英文的不定冠词a怎么甩也甩不掉。后者的代表则是无故言重,譬如所谓“强烈谴责”和“高度赞扬”,“谴责”一词本义语气甚重,加上“强烈”之后反而削弱了词汇的表达能力。封底的文字首句,陈云就作出质问“什么时候‘骄傲’变成褒义词?”骄傲一词,本是贬义,今天却被当做“自豪”,殊不知还可以使用“荣誉”、“光荣”等词。在书中,陈云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时下不合法度的“伪冒中文”。对于人们用英文文法写中文句子,以及用中文句式写英文句子的现象,他称此为“东不成,西不就”。究其原因,就在于脑袋僵化,思维堵塞,要解此毒,需得“语理清晰,思路通达”。先生之言,确是一语中的。但细看之下,鄙人却发现作者犯了双重标准,对一众美言一概收下,却不考量其含混和暧昧之意。譬如,马家辉对其的赞言“文笔犀利,思路清晰,把香港文化放进中国文化历史以至国际气候的大格局下拆解、检视、批判、珍惜,硬手段,软心肠,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功力和气韵。”所谓“文笔犀利,思路清晰”因指向明确,因此无需作说明,其意义也甚是清晰。但所谓“把香港文化放进中国文化历史以至国际气候的大格局下拆解、检视、批判、珍惜,硬手段”,却是语意暧昧,何为“国际气候的大格局”?所谓把香港文化“拆解”,又是一奇怪言论,分析而已,何须拆解?“把香港文化”一句后接“拆解、检视、批判”等词本也无大碍,但再接一个“珍惜”,就显得不伦不类了。中文何曾有所谓“把......珍惜”的说法?这显然是英文构句的被动语态,强加于中文句子罢了。再举一例,罗耕写道:陈云的批判就是要拨乱反正,教大家认识何谓中文。读陈云文章,得到的不单是知识,而是学养;从陈云身上,领略的不只是道理,而是人格。从语意上看,罗耕无非是想拍马屁,称赞陈云才华超众,品格高尚,本是递进的关系,却错用了转折关系词。“而是”当用“更是”,这样才能恰当地表达进一步的拍马屁。然则,苏真真的的溢美之词更是用词不当,先生却对此视而不见,也实在叫人费解。“陈云的作品,狠狠地充实了我们这些无知的最后一代香港人的语文内涵,为我们注入了一支强而有力的文化补充剂。”所谓“狠狠地”,当属无故言重,空有花架子,却无实意。“我们这些无知的最后一代”更是怪调,自知无知便可,何须牵连大众?“最后一代”也即“遗民”,但又不便明说,只好硬憋个“最后一代”。“为...注入...强而有力的...补充剂”陈云在书中花费诸多笔墨来批判此等程式中文,却又默许苏真真的推荐词,这又是怪事。上述三例,其实也并非大问题,凡人皆喜欢听美言,这也是情理之中。然则,此书蓄意复古,却是得提防和注意的。遍览全书,之乎者也之言甚多,以今日文化传播角度来看,甚是累赘和迂腐。陈云所称的纯正中文,特指唐文,也即所谓正统中文。日常白话不能入文,更莫说市井之言了,凡事需“乎、焉,哉、也”一番,方可称之为中文。洋化及赤化中文自是毒物,然而,语言复古也不见得就是良方,剂量过了头只怕是为祸人间了,所谓过犹不及,便是此理。上述种种,并非要贬斥陈云,事实上,笔者对其作品的评价甚高,就笔者所见,《中文解读》和《执正中文》当属佳作。只是,厚古薄今也实属不必,适当疏导便可。
  •     如果不是这个“大陆外的学者,大陆人恐怕很难发现中文语言的毛病,,正所谓旁观者清,香港同为汉文化圈,但幸在说不同的中文,甚至用的是不同的中文,又同英文世界近,比较之下,容易发现大陆变异的中文毛病,如此系统地总结出来,不知陈云用了多少时间。作为大陆人看了深感赞同,并且一身冷汗,语言竟可以腐化,垃圾化成这样,不看不知道,还吓一跳,可以肯定,当代白话文的变异,与特珠的意识形态,和单一的言论环境直接相关,其实,何止词汇,现代中文的表达很有问题 ,写文章说话甚至思维,都有一种深深的思维定势和官调。一些固定的句式,往往脱口而出。脱笔而出。完全是词不达意,。…。…。…。…好的语言应该是简洁,并口由心生,我笔写我口。
  •     文字、文言、文化,浩浩荡荡几千年,字形、字体、语音、语意有几曾有过一成不变的道理?本书说是解毒,不如说是卖弄学识兼有怀旧。怀念那个知道“回”字有4种写法就能自豪的古代。有兴趣的不妨当文言或者“老话”来了解,多个谈资。要是信以为真,立志追随本书的立意,崇古抑今,未免有些错位。语言为工具,与锤子镰刀无异,若是把工具当大神膜拜,强赋所谓精神文化,未免搞笑。诸君自重。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刀刀见血噶好书!中文解毒解毒共产中文!
  •     一本旧书掉在地上,尘土飞扬
  •     此书为专栏文字集结作。他认同文化价值的凝聚力,但不承认国家,因为这是党国;批驳大量内地的语句、文字实例,有些我们已经习惯的表达,用他认为适宜的方式说出,感到过于简洁,反而“词不达意”,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是弱智;但是另一方面,过于简洁是否有约束力?合乎表达的语句会不会连生命力也没有?同时,也有些略偏激的说法,自然不可能在内地出版
  •     算了算了,不见不知不烦。解毒是不可能了,但求平时注意少再吸毒。
  •     词汇量太低的问题还是要靠这些:增加优质阅读量,深度阅读,思维清晰,多用实义词,慎用虚义词
  •     我一边读这个一边背的考研政治。。
  •     不觉得莱丝啊
  •     此时读“贫道”这本毒辣的书很相宜。香港之行想的最多问题大概就是language and colonialism,也有幸聆听了Professor Wong就相关问题的精彩讲解,虽落脚点有所不同,但矛盾核心却是一致的。
  •     虽然收录的是旧文章。但确实,中国文字种子还是在台湾和香港。无论后天补读多少书,儿时学习的那种变种中文在身上是永远挥之不去的,这是语言思维的不可逆。多少叹息。
  •     不能全信,得考证
  •     陈先生的笔真锋利,相较之下我的中文才到小学生水准。他写粤语俗话又特别生猛活泼:)
  •     港人文章的凝练, 近半年来才见识到. 此书的确指出不少混账中文, 但政治色彩颇浓, 作为“北人”之一, 实在立场不同, 话不投机.
  •     其實作為從小受教育不嚴謹的內地人來說,對於用詞用語的嚴謹上沒有多大感觸,卻對文化差異和為什麼現在香港人很討厭內地人有了些許了解
  •     学现汉的时候怕对课程产生反面情绪只看了很少页就停了 现在学完现汉 在军事理论课上看到停不下来 犀利 精彩 另外也是我第一次看竖版 刚看时很累 整本读下来现在看竖版已经完全没有问题XD又开辟了一条通畅大道~
  •     话题和知识性都好,其中的文化冲突纵然不习惯也值得忍受。三地分隔已久,各自习以为常,隔阂之大,不互相比照根本无法察觉。唯一遗憾的是采用报摘的形式,时间上又前后交错,体系相对杂乱。【荐】
  •     看本書,初時是“原來如此”的醍醐灌頂,接著是對照現實後的惶恐,最後是無能力改變現狀的歎息——清醒是錯嗎?難得糊塗?
  •     手续费---->行贿 投诉---->伸冤
  •     越往后读,感觉重复论调越多。应该是发在各种报刊上的合集,所以难免有重复。得到了一种新角度。
  •     點止中文咁簡單.
  •     語言會影響人思考,中文本來有很多優點,但是近幾十年有很多卻被丟棄了。這本書是難得的一個提醒。
  •     學中文的都應該一看的書,可與語言學,現代漢語等科目融會貫通,以往不覺之紕漏,不曾在意之錯誤,可茅塞頓開,筆下文字皆得益。作者功底深厚,文風犀利,談文字談政治,雖某些觀點過於偏執,不敢苟同,孰是孰非難以判別,然看下亦無所弊。
  •     我不會中文
  •     哎,哎,哎。颠覆掉原有的话语体系是相当智慧的政治决策。但也只是政治决策而已。
  •     某些香港人自己英文不通中文不達,又不敢去怪罪洋人,就會逼逼「要怪就怪你哋班中国人喇」
  •     :H12/185-10
  •     有言过其实之嫌,也有真切中肯之处。
  •     看到天命一节已发现作者是个脑残 纯粹为骂而骂 批评政治正确的不规则动词还算说得过去 以死文言为雅正 新词为粗鄙 没读过索绪尔吗
  •     如沐春风
  •     喜歡,說真話,懂文字的人。
  •     好看
  •     哈哈哈哈哈哈看完粤字复正一章就知道是怎样的垃圾了,也亏得逻辑上扭的过来,真是不容易啊
  •     自己就是个二百五
  •     香港人不可小看。。
  •     奇书也~大开眼界
  •     关心语言便是抵抗摧毁语言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由于意识形态思想家与实在脱离了关系,发展出来的各种象征不是用来表达实在,而是用来表达脱离实在的异化状态,意识形态便摧毁了语言
  •     早發覺人人皆中毒很深,洋化赤化,果真暴力不堪。絕對清腸換眼之作。力薦。
  •     从实例一一批评gc官方用词,嬉笑怒骂着实引人深思,不过信或不信也完全看读者口味了。
  •      - 9/23/2013
  •     左绝不该是一种摆姿,伪装公道的说风凉话的人,一边儿雌伏一边儿自大。
  •     西文、dang 八股流毒之弊~亟待解毒(中文回炉吧),第一次看港版书,小不习惯~后来使用了知乎文言文版,笑抽了~
  •     至今还记得看书时的震撼
  •     受教
  •     你永遠無法想想一個prescriptivist+chauvinist的腦洞有多大~
  •     藉中文談政治,但夾雜地域偏見,頗為含混。加之語言文字功底不佳,稍顯民科,誠一雞肋。不過,作為一個社會語言學案例,或不無其用。
  •     post mark
  •     以前没标记,好吧呀
  •     看了一九八四后读的。语言本身自带的暗示性思维是如何被当做政治工具广泛用于社会中的。语言成就思维,也禁锢思维。就是粤语梗难破。
  •     反洗脑之必备佳品
  •     還好有香港,香港也快沒了!
  •     情绪语言过重啊,但才华亦在其内。算是扫盲之小册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