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的后半生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100113814
作者:王湜华
页数:390页

内容概要

王湜华,字正甫,号音谷,江苏吴县人。1935年10月生于上海,1958年北京大学毕业。1995年退休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著《贞观胜慨》、《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帖木真元世祖忽必烈传奇》、《俞平伯的后半生》、《弓弦殉情:努尔哈赤后妃传奇》、《无冕之王:皇太极后妃传奇》、《红学才子俞平伯》、《李叔同的后半生:弘一法师》、《音谷谈往录》、《王伯祥传》等;校点整理古籍若干部;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红学类文章、论文十数篇。喜爱书法篆刻,亦善作旧体诗联等。

书籍目录

难以忘怀的1954年/1
“我们必须战斗”/10
写读《随笔》絮语/16
从《随笔》到《简论》/35
“交游零落似晨星”/45
喜得文孙/50
北京昆曲研习社/53
哀念郑振铎/58
烟卷笔墨/63
从《词选》到《词选释》/67
《寒涧诗存》/73
不可弥补/77
干校生活/82
干校诗怀/86
干校家书/92
感怀挚友/101
发还家珍 兴奋难抑/108
“鱼菽曾孙与,苍颜借酒红”/116
“今日阿谁孚众望”/120
地 震/124
“晚来非晚借灯明”/133
同在一地的“两地书”/136
重圆花烛/138
重印《古槐书屋词》/154
《学刊》创办前前后后/161
欣慰的1980年/165
《重圆花烛歌》题咏种种/170
感慨弥深,真切弥笃/183
相对苦笑/188
悼 亡/193
“拥衾寒暖不关情”/202
喜得曾孙/207
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纪念/213
《旧时月色》/217
《兰陵王》/225
“只有旧醅,却无新酿”/241
多背诵,少要框框/245
赴港讲学/248
港游花絮/259
讲学归来的点点滴滴/269
九十大寿/273
四世印汇/277
奖掖抄书/283
翰墨前缘/287
“千秋功罪,难于辞达”/291
《乐知儿语说〈红楼〉》/298
长留遗憾在人间/314
会永远活下去!/317
墓木已拱/319
永恒纪念/322
附录 俞平伯年谱/324
首版后记/374
再版后记/375

作者简介

作者记录了俞平伯大概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90年逝世前这段期间的经历。本书由王伯祥之子王湜华先生所写,王伯祥与俞平伯相识于抗日战争之上海,新中国成立后,王伯祥举家迁居北京后二人又成为同事,又因两家距离甚进而交往甚密。王湜华以长达数十年时间的交往所感讲述俞平伯的晚年生活,描绘传主的生活细节,如遭到不公正待遇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晚年后妻子过世后的悲痛以及后半生红楼梦研究的态度等。


 俞平伯的后半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前尘如“梦”本书一开始就以“难以忘怀的1954年”一篇作为俞平伯后半生的开端,时年55岁。这年10月16日,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拉开序幕,起因是9月两个才开始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青年对俞平伯在《<红楼梦>简论》一文中论点的批评。10月起,俞平伯先后八次在批判《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的唯心论倾向会议上不断发言检讨。一时,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几乎成了反动的代名词,俞平伯最悲哀之一也是后半生中始终无法摆脱那个与胡适之间的“等号”。但若细看年谱,俞平伯在1954年年初便在报纸上连载《读<红楼梦>随笔》,共38则。正如其一生好友叶圣陶从未说过俞平伯行文中的“文夹白”不好,反倒在在都那么合适,可谓文白不可移易。其中,第三则说到的一个问题是“著者和书中人物的关系”,如此讲:“近年考证《红楼梦》的改从作者的生平家室等客观方面来研究,自比以前所谓‘红学’着实地多,无奈又犯了一点过于拘滞的毛病,我从前也犯过的。他们把假的贾府和真的曹氏并了家,把书中主角宝玉和作者合为一人;这样贾氏的世系等于曹氏的家谱,而《石头记》便等于雪芹的自传了。”一句“我从前也犯过的”,未批先觉,而欲加之罪,令人唏嘘!在第二则中,观点更是辩证有力,将《红楼梦》分成现实的、理想的、批判的三种成分,他写道:“虽虚,并非空中楼阁;虽实,亦不可认为本传年表。虽褒,他几时当真歌颂;虽贬,他何尝无情暴露。”1966年夏,发生什么众所周知。像俞平伯这样早在12年前就被批判的“反动派”自然不可免于抄家。其外孙韦柰所写《俞平伯的晚年生活》中有稍详细的描述,包括俞平伯夫人许宝驯被剃阴阳头,其母被穿上寿衣,俞平伯夫妇被强迫跪在地面,号哭状。随后是干校、地震……二十多年艰难岁月。俞平伯夫妇以豁达心境共同熬过,可惜许宝驯夫人于1982年2月先谢世,64载岁月,即使表面镇定,也早已欲哭无泪形同木立了。许宝钏夫人生病住院时,俞平伯就写了22封信给她,及至去世后,20首悼亡诗足表心迹。不忍卒读。关于丧事,俞平伯主张从简,骨灰安放在卧室内。想起巴金对萧姗。1977年,俞平伯早已酝酿的纪念结婚六十周年的长诗《重圆花烛歌》让人动容,长诗也算六十年来往事的某种形式的回忆。通过他内弟许宝骙《俞平伯先生<重圆花烛歌>跋》可以知道,在这类似传记的长诗中,未提一字《红楼梦》,包括他后来不愿意别人叫他“红学家”,以及临死前不久病中,用颤抖的手写了勉强能辨认的字。一纸写:“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另一纸写:“千秋功罪,难于辞达。”回首再看当年批判种种,于心何忍呢。另提到当年俞平伯写完《红楼梦辩》,交稿路上丢了稿子,被顾颉刚先生(或是朱自清先生)意外在收买旧货的鼓儿担上遇到,失而复得。另有一次,与顾颉刚、王伯祥、叶圣陶在苏州,又丢了稿子。两次失而复得,不得不说其中真有命运的安排,可若不这样安排,后半生也不至如此了。交游零落似晨星尽管因被批的缘故,许多人与之划清界限,人情淡薄。但细数俞平伯一生的好友,顾颉刚、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王伯祥等是一定在列的。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就是源于1921年与顾颉刚通信讨论的信稿而起,只是后来顾很少研究。《红楼梦辨》的序还是顾颉刚写的。1958年10月17日,郑振铎因飞机失事逝世,俞平伯哭一挽联:两杯清茗,列坐并长筳,会后分襟成永别;一角小园,同车曾暂赏,风前挥涕望重云。后又写一篇悼念郑振铎的文章《哀念郑振铎同志》。恰如文中所写:人生是这样的有缺陷。顾颉刚、叶圣陶、王伯祥都是苏州人,俞平伯因出生生长于苏州,也是半个苏州人,有了这层,关系也就很好。1959年春,俞与叶、王三人相约去苏州,而俞中途独自一人径返南京,虽误解恋家,实则是为独上鸡鸣寺追怀当年与朱共赴金陵秦淮的往事。后来叶圣陶有感而写《兰陵王》,也追怀朱自清,逐字逐句与俞平伯通信商讨,又是一佳话。俞平伯的挚友中,最情深意笃的是朱自清,我们最熟知的就是上学时老师说他们共游金陵,同题二文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惜英年早逝。其次便是叶圣陶了。俞与叶年老体迈,因此通信颇多。主要是沟通思想与交流创作,由于通信频率过高,他们自己戏称为打乒乓球,至于保存方法:俞平伯一律插回原信封,单放入一抽屉;叶则撕掉信封,将信笺展平,逐一贴入自制的本子中,可见其交谊不凡,又相互敬重。又有一事,1985年孙玉蓉行将编成《俞平伯旧体诗钞》,求叶圣陶作序,当时叶虽病卧床中,且看不见听不清,只好卧谈,别人做好速记,由孙媳妇读给他听,进行增删,这件事进行了八九天,可见这篇序文的珍贵。虽然他俩是气质不同的诗人,一者意尽于言,一者含蓄,但他俩彼此提意见都得讲清理由,因此彼此互补,友谊长久。长留遗憾俞平伯在赴港讲学归来,九十大寿之后,身体状况便急转直下。病中念念仍是红楼。此恨绵绵,无力回天。心中对红楼仍是“乐于多知”的吧,因此有《乐知儿语说<红楼>》,为晚年思想之聚汇。若问:“红学从何来?”答问:“从《红楼梦》里来。”当然,俞平伯虽因红楼闻名,其贡献远不止红楼研究。《清真词释》《唐宋词选释》等词学研究,甚至和夫人与昆曲的因缘,都值得敬仰。仅读后半生,太过不忍,愈觉模糊,为之黯然!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一把辛酸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