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讲国学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206058967
作者:林语堂
页数:269页

章节摘录

  孔子的堂奥——林语堂谈儒  孔子的堂奥  一、孔子那个人  如果现在来写关于儒家的哲学,由于在我之前已有数千位中国学者都已经写过这个课题,那么我就只能写出我自己对它的参悟以及我自己对它的评价和阐释。我并没有去接受什么,也就不会认为有什么是想当然;我喜欢将孔子和儒家那些早已被曲解的意见和信仰剥去。我的天性还是近乎道家的,这要多过因为信仰而造就的儒家。那些新儒家们已经开始透过佛教徒的眼来看那些孔子的教训,那么我为什么不能透过道家的眼来看那些孔子的教训?儒家和道家一向是被视作中国思想中的相互对立的两极:因为孔子是一个实证主义者,而老子却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对于孔子来说他最关切的是人,而老子最关切的却是宇宙的神秘和它的性质;孔子是把宇宙看成是人的一部分,而老子却认为人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但从近距离来看,问题仍然不是这般的简单和纯粹。我认为孔子对上帝及对上帝意旨的关心以及他对于宇宙的灵性性质的看法,已经通常地被儒家实证主义所蒙蔽。因为道家一直是有意在深入,而儒家的一切都是在表面上,至少在表面装作是这样。道家的思想家对于孔子和他教义的某些方面是比较欣赏的,并且帮助他避免单单注意显著的德行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想考察的是孔子在对待关于死亡、上帝、上帝的意旨,以及人的灵性等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上的态度。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他还是一个私生子。他的父亲是鲁国的三大名将之一,从下面的这个故事中,他父亲的勋业显赫可见一斑。有一次他的父亲率领鲁国的士兵去攻打一座城。可是当他的军队中已有了一半人进入了敌人的城门,而另外一半人还留在了外面的时候,敌人忽然间把城门放下。就在这时候,孔子的父亲,看出了敌人有诈,他就用了一只手将城门举起,然后让他的军队全都撤退。  孔子的父亲是在六十岁以后才娶了一个少女,也就是孔子的母亲,她是三个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儒家的清教徒曾经想尽了各种最好的方法来对历史上的记载进行解释,想要以此来说明孔子并非是私生子,但我认为这么做实在是大可不必。不是正常婚姻所生的子女往往是很聪慧的,这一点是自然的。就像一个法国贵妇所说的“一切孩子都是自然的”,但我认为私生子比别的其他的孩子更加地自然。这个意思是说,这样的孩子通常是遵循着男女互相吸引的自然律、并且有着热烈的罗曼史的结果。其他的记录似乎也对这个说法很支持,在大陆著名史家司马迁的记载中,孔子父亲死时,孔子年龄还很小,他的母亲不想告诉他父亲坟墓在哪里(或许是他的母亲想瞒着他)。而等到孔子的母亲去世后,孔子已经长大成人时,他才从一个乡下的老婆婆的口中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谁以及他父亲的坟墓所在地,这样他才得以把父母合葬在了一起。孔子被描写成了身高九尺六寸高,古代的尺长度是一指距,或者说是八英寸,那么用现在的尺来量孔子就是身高是六尺四寸。不管怎么换算,他也算是高的了,所以他的绰号就被叫做了“长人”。  童年时代,孔子一直在给季氏放牧牛羊,所以严格说来他只是一个牧童,他也曾经学着做过很多粗鄙的事。但由于他一直严于自修,他仍然得以成为了当时第一流的学者。在他五十岁的时候,他被任命为鲁国的中都宰,又被升迂为鲁司寇,后来又担当了摄行相事。在那里他原本有机会把他的社会和政治的学说都付诸实践的,但由于把握实权的鲁国贵族们对他感到失望而被罢免,就像是柏拉图遭到了西那库斯的暴君戴奥尼夏的罢免一样。到了后来他就自己主动辞了职,离开了他的祖国到外国(城邦)去周游,一并历时十四年之久。如同柏拉图一样,他原本再次从政,但又一次遭到了失败,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他自己的革命理想,并且他坚信只要一旦有了机会,他就知道怎样才能将它实现。但是这个失败的时期,同时也是孔子取得了最高成就的时期。他时常陷入到困境中,经常被人嘲笑和拒绝,还多次被逮捕和拦劫,但他却一直保持着温良恭俭谦让的态度,有一位伟大的儒者曾经指出了这一点就是他性格中最让人感动的一面。因为在这一时期,他展示出了他真正的力量。虽然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君情愿认真接待他或者授权柄给他,他手下的门徒们也大都感到心灰意冷、很是失望沮丧,但孔子却仍然一直乐天安命。当他被逮捕或被拘留时,他总是习惯于唱诗或者朗诵,而且还自我弹奏着一种乐器来伴奏。并且他还在继续研究历史。经过了很多年的游说奔走之后,他最终又回到他的祖国,而那时候他的几个门徒都已经在给政府干事。所以可以说他是以一个官吏老师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大老”的身份回乡,他于七十二岁的时候去世。也就是在他生命历程中最后的四五年里,他动手做了最了不起的工作,投入到对古代的作品的编辑中,同时记下了他对历史的研究,这些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后来这些书被留传了下来,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儒家的五经。  新儒学的清教徒们老是试图把孔子刻画成一个拘谨于小节和细节、无限尊严的圣人。他们把他搞成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和一个无比完美的圣人。实际上孔子却是他那个时代的撒母耳?约翰生博士,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受人尊敬。依照《论语》上的记载,他一度做过几件很另类的事,这些事足以让那些正统的批评家无比骇异。所以那些正统家大声惊呼:“作为一个圣人,孔子肯定是不会做这种事情,之所以有这些经文的出现,当然是后世窜入的。大哉孔子!”在这里我只需提及一个在《论语》中记载的事例,我们就能看出孔子对那帮奸佞小人和伪善者的反感就和耶稣反感法利赛人一样。一天有一个这样的人来向孔子求访。孔子就对仆人说,他不想见这样的人,吩咐仆人告诉那位来访者他不在。尔后又为了表示他对那个叫孺悲的人的极度厌恶,他就做了件很是无礼的事情。在那个来访者还停在他家门口的时候,他就故意拿起他的弦乐器开始唱歌,故意“使之闻之”,以此来表示对他的极度藐视。孔子曾多次说过:“乡原,德之贼也。”“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有一次他把当时的从政者描写成“斗筲之人”,还有一次他竟然动真格地拿了一根杖去打一个他很不喜欢的人的胫,而且把他叫做“贼”。这就是孔子的礼貌标准。  孔子的坚强就像石头,精力旺盛不竭,可以忍受极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他把自己说成是“发偾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内心善感并且多情。《孔子家语》上记载说:“孔子适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脱骖以赠之。子贡日:‘于所识之丧,不能有所赠,赠于旧馆,不已多乎?’孔子日:‘吾向入哭之,遇一哀而出涕,吾恶夫涕,而无以将之。小子行焉。一从中便可以看到他对他心爱的弟子的温柔和友善。他有一本书叫做《春秋》,成为了当时衡裁统治者们的标准尺,统治者对此都很害怕。他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当时在统治阶级的圈子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因为孔子在书中对篡位者做了极为严厉的批判和裁决。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当单个人同他的时代无法协调时,孔子便表示出了一种顽强不屈以及对自己的可笑和可怜的处境保持幽默感的混合性格。在他们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被某一小城的官吏拘留,以至于断粮数天,他们也因此而陷入了实际上的饥饿,这样的日子经过了好多天之后,他的很多跟随者都饿得起不来了,但孔子依然继续弹奏弦乐不辍。  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  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当然也明白弟子们心中多有愤恨不平之感,于是他就先把子路召了进来。  (子)日:“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  子路愠,作色而对日:“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  子日:“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  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  子贡日:“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  子日:“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弓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  颜回日:“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叹日:“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孔子好像不容易和女人相处,他把自己的妻子也给休了。还有一次他说过一句大大贬低、抑制女人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而且在别的方面,孔子并非是一个好伺候的人。他的妻子发现他有很多奇怪的癖好:对于衣服的袖子,他喜欢右边的袖子要比左边的袖子短一些,这样以便于工作,他还坚持睡衣的长度一定要比他的身体的一半长。他对食物也十分挑剔,这让他的妻子感到很为难。《论语·乡党》篇中对孔子的习惯有很详细具体的描述,据说孔子既不吃这个又不吃那个。我估计每一顿饭都一定会让孔太太大费脑筋。比如说素菜可能做得不够多,肉又切得可能没有那么方方正正。对于这一类的事情如果她有足够的时间,她倒可以注意改正。但他又坚持只喝自己家酿的酒,干肉也只吃自己家制的。

前言

  辜鸿铭替我将缆绳解开,把我推进了犹疑的海洋。或许如果没有辜鸿铭的话,我也要回到中国的思想主流中去.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具有钻研精神的中国人,会满足于长久以来对中国自身一知半解的了解和认识,要认知本国的历史遗产的声音是一种渴求,这种渴求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在中国的语言中有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它们却能强有力地将人们的思想方式改变。思维方式、概念、意象以及每句话的音调,这些在英语与中国话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当说英语时,人们思考的方式是英国式的;而当说中国话时,思考的方式就免不了是中国式的。假如我在同一个早上写两篇题目和见解都一样的文章,一篇是用英文写的,一篇是用中文写的,但是这两篇文章就会自动显示出差别,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不一样的意象、引述以及联想,思想的潮流会自动地进入到不同的途径中。人并非是由于思考而说话,而是因为需要说话,因为需要安排字句而思考,思想只不过是用来解释话语罢了。当我们在使用另一种不同语言时,这个概念的本身也就披上了不一样的服饰和肤色,因为伴着那些字眼会出现不同的音色和不同的联想。故此,我研究中文时开始使用中国式的思考,而正因为这样让我对某些真理和意象有了本能的了解和接受,处在中文和英文两种有着很大不同的语言文字中间思考很是有些奇怪。我的英文在嘲笑中文单音宇,笑它们是光滑而闪闪发光的圆石;然而我的中文虽然承认英文思想具备比较大的明定性和准确性,但是仍然嘲笑它们是可疑并且抽象的杂碎。

内容概要

  林语堂,原名和乐、玉堂,笔名毛驴、宰千、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林语堂从小受西方文化教育,早年曾留学美国、德国。他学兼中西,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致力于对中西文化进行探索性建构,不断向西方翻译或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为中国文化融人世界文化建设作出了重火贡献。

书籍目录

孔子的堂奥——林语堂谈儒孔子的堂奥一、孔子那个人二、沉默的革命三、子思:内在的道德律四、孟子:求其放心五、以家庭为社会单位六、统治阶级林语堂讲《中庸》林语堂讲《大学》林语堂讲《论语》一、夫子自述·旁人描写二、孔子的感情与艺术生活三、谈话的风格四、霸气五、急智与智慧六、人道精神与仁七、以人度人八、中庸为理想九、论为政十、论教育、礼与诗道山的高峰——林语堂道山的高峰一、老子二、庄子林语堂讲《老子》道之德第一章 论常道第二章 相对论第三章 无为而治第四章 道之德第五章 天地第六章 谷神第七章 无私第八章 水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第十章 抱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第十二章 感官第十三章 荣辱道之体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第十六章 知常道第十七章 太 上第十八章 道 废第十九章 知所属第二十章 天与我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力量之源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第二十七章 袭 明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第三十章  戒用兵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第三十三章 自 知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第三十八章 堕 落第三十九章 全 道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生活的准则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第四十三章 至 柔第四十四章 知 足第四十五章 清 正第四十六章 走 马第四十七章 求 知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第四十九章 民 心第五十章  养 生第五十一章 玄 德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第五十三章 盗 夸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政治论第五十七章 治 术第五十八章 政 闷第五十九章 如 啬第六十章  治大国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第六十三章 难 易第六十四章 终 始第六十五章 大 顺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第六十七章 三 宝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第六十九章 掩 饰第七十章  不我知第七十一章 病第七十二章 论罚(一)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箴言第七十六章 强 弱第七十七章 张 弓第七十八章 莫柔于水第七十九章 平 治第八十章  理想国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澄清佛教的迷雾——林语堂释佛澄清佛教的迷雾一、禅二、罪与生

编辑推荐

  孔子,就如同亚里士多德一样,他把自己的赌注都放在了人性上,并且觉得接受自然的人性要比改变它强得多。要想实现一个好的社会设想,依靠的不是要改变它的生产系统,而是要依靠改造人自己本身。  ——林语堂谈儒  老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将孔子学说和常识所留下的空虚赋予了充实。就心灵和才智看,老子要比孔子有深度。如果中国只出现了一个孔子,而没有出现老子作为他灵性上的对手,那么我将对中国的思想感到惭愧;这就如同我对雅典在产生了一个亚里士多德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柏拉图而感到欣慰一样。  ——林语堂论道  我一向很喜欢庄子,对他我们可以多用些时间。这是由于他的迷人风格与深奥的思想。他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散文作家,这一点是无疑的;同时,按照我的评价,他也是中国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和最具深度的哲学家。  ——林语堂论道

作者简介

《林语堂讲国学》选取林语堂先生著作中有关国学经典与佛学著作作为主体,以林语堂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华夏遗产中的菁华。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他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滤清,根据个人的独特视角和西方现代理念,构建了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个性的新型国学。

图书封面


 林语堂讲国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下面一篇摘自《林语堂讲国学》的谈儒篇,主要是阐述儒家对家庭的看法。心理学上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的单位,它是能够愉快胜任的。甚至在半宗教的意义上说它也是能让人满意的。这是因为没有谁可以孤独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而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解决人类灵魂的孤独问题。而人类灵魂的孤独,正是所有的宗教,以及所有的俱乐部、社会、教会、国家等组织需要存在的理由。杨朱教导人“为我”或者说是自我主义,而墨翟教人“兼爱”,这时候,孟子开始向他们两个人挑战,他说人类的爱有它天然的“差等”或者说侧重点,而且如果爱要做到真诚,它就必须以敬与爱的自然联系为基础。所以儒家主张,如果人必须要生活在一个社会的单位中,学习行为上的好模式,家庭就是最好的和最自然的单位,因为它这个单位是合乎生物的天性的。自然,家庭生活的基础是生物学上的。就像孔子所说的,家庭是建立在男女的基本关系上的——用其他的话说,也就是建立在性上的。性,不管男人对女人的爱或者女人对男人的爱,它都是很美妙的东西。这一点是我的看法,因为当一个人刚出生时,他依赖的是他的父母,但当他到了十多岁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个体感,而这种个体感又让他觉得自足。二十二三岁的男孩则会觉得他和同样大的女孩子基本上完全不相同,反过来对于女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然后到了成熟期,这些男男女女就会突然间感到自己的不完整而且感到寂寞,于是他们就开始互相追求,而这不过是一个灵魂在找寻另一个异性的灵魂罢了。到了结了婚以后,男人就在女人身上完成他的自我,而女人同时也在男人身上完成她的自我。然后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事情: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各自的意志;虽然他们生理上的差别非常大,但却能在让人愉快的婚姻中相互弥补然后成为完全的一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性关系。在幸福的婚姻中,会产生一种人格的融合。通过两个意志的融合,因为各自有了一个自己,同时也因为可以互相弥补,于是这两个就融为了一体而且十分完美。他们相互弥补对方的缺点,这就像是人长了一个不一样的头或者是一双不一样的眼睛,一个人不能看到,另外一个人就能看到,这种互相弥补的过程每天都在进行着,不论是在趣味和好恶上,还是在改变思想的方向以及开辟感情和想象的新前线上,他们相互间的想法的相同的地方要多于不同的地方。所以对于一个结了婚的人来说,就像是在他的灵魂中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有了一种外加的心能,让他对危险更加敏感,也就更能从生命的恩赐和愉快中获得收益。因为男人和女人的想法不一样,而两性思想交换的全部价值也正在这里。男人要求女人的是她女性的完整,而女人要求男人的也是他男性的完整。这在很多老年夫妇的身上能够看到完全融合和完全的相属感。而在女人身上,甚至是在少女的身上,能比在男人身上,感到更多的这种相属感以及“爱”的密切相关;这就表示女人是更直接的,因此她们也就更能把握到性的所有意义。这样一来,人就能够在忧愁的时候得到安慰,成功的时候与别人一同分享快乐。但是在这种连部分融合也不能产生的地方,以及当两个人中的一个对这种融合感到厌倦时,或者倾向于想要强制性地让别人服从他(或她)的意志,或压根就没有值得融合的东西能够提供的时候,就不免会有不和谐的冲突发生。但是那种人类灵魂的孤独,以及需要在异性的补足中找到成功的规律仍旧在起着作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无所逃”。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这种使自己免于不完全的需要,会改取其他的形态。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男性和女性的完整的意义。读了一些流行的有关婚姻的书籍后,人就有可能认为恋爱的肉体满足就是整个性的满足。而这正是西方思想的危险之处,他们把生活切分成一个个分离的片段,只关注其中的一片,而无法做到在本质不可见及的无限中测量到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比如要把母爱孤立,就把它在乳腺的荷尔蒙上钉住,甚至还要用试验来证明它。)家庭的体制是人在成长并且学习人生的第一课,并且是要在一生中继续实用的社会团体。家庭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如果一个女人变成了寡妇,家庭就能够照顾她;如果一个孩子做了孤儿,家庭就会将他抚养成人;如果一个男人失去了工作,家庭就会给他提供食物和居所;而且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一个人年迈的时候,他能够在家庭中欣慰地享受一种悠闲的并且能受到尊敬的生活,而不必去担忧什么经济上的匮乏。故此儒家高度标榜孝道的重要性。我不知道为什么孝道在英文里被译得如此累赘,事实上孝的意思就是要做一个好儿子或者好女儿罢了。儒家提供了生存的动机,但并不是让人成为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好人,而是情愿用具体的名词让人成为好儿子、好兄弟、好叔伯,以及好祖父。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最初生活时的身份是一个孩子,故此在家里做一个好儿子是十分重要的,人的习性的形成也是在童年期,所以他对待他的同伴的态度也大都是在这时候建立起来的。他或者会成为叛逆的及不体恤别人、缺乏好的社交礼仪的人;或者已经学会关怀别人和尊敬爱戴那些值得尊敬爱戴的人。在儒家的理论中,一个好儿子自然会成为一个好公民,这是因为秩序和对规律感的服从,责任感及效忠感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养成了。这些在家里的习性和态度一般会延伸到社会,所以一再在儒家哲学中被重复和强调。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自孟子)。简单地说,孝道就是好家教。小时候有了好家教,在社交中就能有好礼仪;而习性和习俗的形成,侧重于某些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是构成儒家社会哲学经纬贯穿始终的三条线。由此想到的:关于家庭的成因,以及男女从组建家庭中的所得,教我认清了一个道理,即是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是有一定盲目性的,可如果将这种向往延伸为对家庭的渴望,一切才走上正轨。何谓朴素的价值观,想来就是如此了,何以这种朴素的价值观能够解决现实中贫富差距大,道德败坏等等问题呢,看到上面的讲述,就能明白很多了。之前总想,如果我有孩子,一定充分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现在想来是错了。要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本身就是对自己责任的逃避。身为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家教应该是最基本的责任。说到家庭体制,就不得不提到现世中的一个名词“养老保险”,这确实是好事,毕竟,随着丁克一族渐渐流行,“养老保险”是很有意义的。但这在另一个方面讲,却也使家庭该负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古时的“父母在,不远行”也早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可以实现劳动资源的全球化;从追求自由的角度,这可以使人们从家庭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但这也同样使得我们离这些朴素的价值观越来越远,真不敢想象,未来,我们的社会将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我们后代的好家教,又将获得怎样的定义。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看过南怀瑾的书就没必要再看这本了。
  •     大部分笔墨都在儒/道上,关于佛仅有数页,儒道的基本学说和经典作品的都有解读,可以作为入门学习的参考,另外,林语堂作为学贯中西的学者,书中时常出现中国的圣人同西方先哲思想上的类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