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制度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06072021
作者:汪丁丁

内容概要

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深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经济学博士。研究与教授: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出版《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的视角》等数十部书籍。曾在《读书》《财经》等重要媒体就“中国问题”“人生问题”不断发言,近年身体力行主持“跨学科教育”实验,知行合一,直面“教育问题”。长期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倡导批判性思维,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思想成长,与读者互动的搜狐博客被誉为网上的“柏拉图学园”。

书籍目录

序言 经济、知识、制度
第一篇 人际关系与社会制度
称呼的感受
浅谈友谊
关于正义问题
关于“嫉妒”或“妒忌”的讨论
制度是人际关系的总合
犯罪,价值观,流行病学
法律的基本问题是判断自身未来的演变方向
第二篇 文化创造与社会发展
关于文化创造
性、性关系与社会发展
性与美感人生
时间观念
第三篇 互联网问题
关于互联网社会的无名氏定理
影子对话
关于维护对话伦理的行为规范
关于互联网的若干问题
第四篇 自由问题与中国问题
中国社会变迁,中国问题与《财经》立场
简论王元化先生自由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第五篇 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
什么是“精英意识”
关于精英意识与社会正义的再探讨
为什么有了精英身份就容易丧失精英意识
继续探讨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的关系问题
丧失了道德基础是伪市场经济
第六篇 个体应该如何生活才可产生更多唯一性
关于中国的问题——《中国问题》序
什么是“跨学科教育”
发展的难题:回答《人与自然》丛书涉及的十大问题
罗蒂写给中国读者的文字:生活理性与健全的理性
世界公民与天下主义
竞争与合作的秩序——《超级合作者》序
关于竞争与合作(提出问题)
竞争与合作
互替与互补
自由与自律
从哲学到经济学
编后记
汪丁丁:找回灵魂的任务

作者简介

制度是人际关系的总和,本书基本观点是,权力、财富、情感是人和人交往的三个维度,所有的制度只不过是以这三个维度为核心的关系总合。本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秩序,而落脚点则是个体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才能产生“更多的唯一性”。因为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个体的唯一性。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复杂的社会秩序之下,个体如何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当今社会陷入深深的制度迷思:存在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有毒食品、公平缺失、道德缺失、幸福感缺失,等等,许多人都将其归结为,是制度决定一切,改变一个人两个人,无法改变一切。只有从根本上制度变革,才可以使一切变得更好。那什么是所谓的制度呢?如何理解它、认识它、改造它?如何扮演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呢?
对此,汪丁丁教授通过同积极思考的青年学子们的对话和讨论,对人与制度、人际关系、角色定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探讨。也许你没能去北大听课,但是你可以买来一套《青年对话录》来参与讨论与思考。读汪丁丁的书,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艰难前行,一开始你可能茫然无措,但最终你将适应这黑暗并发现其中的微光,在它的指引下一路向前。


 人与制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文/友竹汪丁丁说:当我们回答问题时,我们从常识出发。当我们解释事情时,我们不仅依靠常识而且依靠系统化的知识。读到《人与制度》中那些超出可迅速理解范围之内的内容时,对他上述所言深以为然。从小到大脑袋似乎被各类繁杂读物填充了,读书时有些老师爱开书单。有的老师出身哲学系,极推崇各位西方大哲:康德、黑格尔、怀特海……他开的书单自然少不了这些人的论著,一再要求我们系统去读。可当时哪里看得下去?一边抱怨着一边匆匆摘些跟课程讨论有关的内容,课也就算是结了。现在看到汪丁丁文里不断出现那些名字熟悉理论却一知半解的哲学家,唯有惭愧的份儿了。书贵在引发读者的思考。本书除给我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全理解的感受之外(丁丁老师喜欢在不同的学科间穿梭,文章中常提出一些思辩性的基本问题,这需要知识结构和层次不达标的读者继续探索),更大的收获当然是试着思考个体应该如何生活才可产生更多唯一性。有人可能要问了,本书不是讲人与制度吗?怎么跟创造“唯一性”扯上了?要解决这个疑问,需要我们去研究汪丁丁致力研究的中心问题——解决人类精神的“人生问题”和解决中国百年转型的“中国问题”。人既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生活于社会中的群体,这是人之为人的复杂性。但是,“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因此他的生活必须包含一些非他莫属的性质,否则就算是浪费了生命”。这段文字让人想起王小波,他也对把所有的人驯化成整齐划一的模式深恶痛绝。正如你知道的,中西古今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多次试图驯化人类思维的事,那些试图这么做和不反对成为被驯化对象的人们没成功,是我们的幸运。最为汪丁丁佩服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也奈特指出,一个群体最终能够达到何种文明水平,完全依赖于这群体里的人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包容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仍可维系他们之间的合作。“包容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仍可维系他们之间的合作”,这就引出了关于“自由”的讨论。“自由”虽然是个体诉求,却要求社会整体的宽容。因此,逃过了纳粹迫害的爱因斯坦指出:自由是整体性质。书中又提到,说到民主,其实不能不说自由。所谓民主,在演化论的视角下,就是原本由国王、贵族享有的自由逐渐扩散至大众。所以,自由发展到最后需要“等度”。“等度”意味着需要一套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抽象规则。这或有助于我们思考处于百年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中国问题”之深层原因和动态走向。本书认为,依照演化社会理论的基本结论,不存在“最优制度”。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批判性思考”,即对以往全部人文和社会思想进行反思。对读者而言,重要的不是读懂文稿,而是通过文稿提供的“心、物、社会”三者间关系的描述,感悟到一些与自己性命攸关的真实性。这就是汪丁丁所谓的“融入了人生感悟的知识”和“融入了知识的人生感悟”。熊十力说过,读书,应以全部生命相冲击,方能有所感受。以前不以为意,但现在于我来说,至少本书是需要以全部生命相冲击的。
  •     汪丁丁先生的书,初拿到感觉很单薄,看了目录感觉很浅显,但当真正阅读时却会有令人意外的享受。尽管只是一本选集,在文章篇目的安排上也有些“参差”感,但对于像我这第一次接触先生的书,第一次接触“青年对话录”企划的读者来讲,确实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毕竟我们读到太多文字,它们只在以感官的愉悦,却无暇于心灵的丰盈。少年的忧伤高贵“我把这本书献给读中学的孩子们,尤其献给深受失败教育之苦的孩子们,献给那些意识到生命宝贵却无法改变为他人生活的命运的孩子们。”(汪丁丁《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芥川龙之介曾说,少年时的忧伤是对整个世界的傲慢。高中的时候,作为社团前辈的我曾一厢情愿地拿这句话作为给新社员的入社考题让他们以此作为,结果收上来的要么是以“骄傲”为题的八百字议论文,要么就是有白衬衫和格子裙的纯爱小说……仔细想想也很正常,毕竟任何一句话都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某种解读才能成立。让单纯如水的高中生来解读这句话,也只能有这样的解释吧。但愿他们可以一生这样安宁。当然在这里拿出这句话,它的意义显然会有不同。我比较相信这里是更适合解读这句话的语境。“少年”象征着纯粹,至少在每个人的生命或许都会有这样一段不谙世事只关照自己心灵的幸福时光吧。但当这样的少年开始忧伤时,就意味着整个世界的模样在他眼中,渐渐地在改变吧。肩上的红蜻蜓,为什么会飞走呢?当少年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时,因失落而产生的感伤是不可避免的。更直接地说,一个世界的真实慢慢在他们的眼前展开时,原本的憧憬和美好便会大打折扣。他们会意识到“矛盾”的存在,这种矛盾在《人与制度》中被表述为“双重历史性”:个人与社会的无法避免的不协调——会随着个人发展愈加激烈的矛盾。但无法避免并不意味着无从解决。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不协调激发了摆脱或改造的欲望。”这其实是人性中“高贵”的真实表现,也正是它驱动了“文化的创造”。然而很遗憾,在大多数时候,这种高贵总会被湮没。是时候来谈一谈“道路问题”了,对于青年人来说,即使是“未选择的路”,也并不意味着“不可选”。知识分子的真性情在《称呼的感受》一篇中,汪丁丁先生说自己总被称为“丁丁”,“自己待人接物不够成熟,不够被称为‘老汪’之类的。”其实从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所言的“不成熟”。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汪丁丁先生与自己的自媒体上的读者之间的对话,讨论大多围绕学术课题展开,这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国内学者中实属罕见。他乐于走出象牙塔,乐于将自己的学识与青年人共享,这本身是不够“成熟”——“真性情”的体现吧。除此之外,这本选集里还有不少“真性情”的文字。比如在“互联网问题”部分,各篇次的“火药味”逐步上升,从对中国互联网管理不力利用不善表示忧心,再到最后对自己及整个网络上“无聊的消遣者”的强烈谴责——尽管我对那篇被放入选集的“声明”还是感觉有些“不够格”,含金量稍欠,但在这样的文字中,你会感到亲切和感染力。所以任何事物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互联网如此,日益深化的“自由”也是这样。制度与复杂的自由这本选集是以“制度”展开的。书中定义制度为“人际关系的总和”。这个定义要把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起约束作用的“条条框框”要更深入一些。制度并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恰恰是自由的保障。哈耶克曾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将“个人主义”理解为“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这种表述实质上明确了“自由的限定”,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曾被许诺过的“无限的自由”仅仅是谎言了。“自由”倘若成为“无限的权力”,势必会对他人的“自由”造成妨碍,从而让整个社会陷入一个难解的悖论之中。那么我们要怎样诠释自由呢?“社会之所以能够维系自身,不是因它的整体性对它有约束,而是因为它具有重要性的成员能够在社会交往中不断达成他们感受到的重要性共识。”这是汪丁丁先生在《法律基本问题是判断自身未来的演变方向》中的表述。类似的概念被爱因斯坦表述为“不断累积的人类道德基础”。这种建设有赖于社会“重要成员”,更在于一个社会的制度,究竟可否承载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相信它可以不断优化。正因如此,我们也理由相信,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自由的保障会终将让它在一个更合理的范围下,得到阐释。宁静与简单的幸福“主题幸福感的特征,甚至唯一可能的特征,是‘内心的平静’。”(亚当.斯密)从我自己看来,处在这个年纪的人往往对于“制度”是颇具恶感的。这就好像加筑在每个人身上的樊笼,充满恶意却又无法挣脱——仿佛能挣脱它便是一种幸福了。这就是为何福柯总会被年轻人迷恋,因为表象上他所表达的“一切制度皆监狱”刚好契合我们的抱怨,仿佛是给我们“不合理的抱怨”提供了理论支持。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们必须看到,福柯的表述里并没有认为这种“制度”会使自由和幸福从根本上被破坏。它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必要的。只要不被滥用,它总会起积极的作用。因而自由和反抗并不具有自然的联系。或者说幸福,也不必依赖于外在的改变。斯密所言的“内在的平静”其实是汪丁丁先生始终想要劝导年轻人具备的精神特质,是对帕斯卡尔的忧虑“人不知该如何安静地呆在在自己的房间”的解决方案。思考的理性是解决焦虑的良方。盲目的人生永远不会宁静,它总要随着外物不断改变。而在得到最终的幸福之前,我们也只能不断改变,但这种改变,是要寻找书中所谈的“生命的唯一性”。“你必须具有生命的激情,你必须有激情地生活,否则因缺乏创造,你的生活会有无数‘不可承受之轻’”。“寻找,意味着不重复别人的生活。”祝你好运。
  •     双重历史的偶然,可能造就一些特别难以摆脱的生存困境,让那些深陷其中且不能被规则的个体,要么疯狂,要么创造—即寻求关于生活的新的解释,也就是为不能协调的生活赋予传统以外的意义,后者,被定义为“文化的创造“,或我们创造文化,是为了不发疯同时不被驯化群体的一个平均数。时间的本质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力的独特的创造性,它向四面八方迸发着生活的可能,它根本不可能被单调和统一的计时制度概括为每天均匀地流淌着的24小时体验。所谓自由,恰好并且仅仅意味着生命自由创造的能力。遗憾的是,为了表达和为了语言的方便,我们必须接受一套协调计时制度,把原本在一切可能方向上迸发的生命,规范为单一方向的“时间“—牛顿时间。故而,康德被牛顿蒙蔽了,他无法看到,真实时间恰是由生命在一切可能方向上的迸发出来表达的—他只能被表达而不能被度量,他以为独立于牛顿的时间和空间之外,还有一个被”意志“的东西,后者是自由的,因为它存在于由物理规律决定了的时间和空间之外。当然,与此相关的,是灵魂问题和上帝问题。来自于《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经典的阐述,很是喜欢。《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作者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深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经济学博士。研究与教授: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出版《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的视角》等数十部书籍。曾在《读书》《财经》等重要媒体就“中国问题”“人生问题”不断发言,近年身体力行主持“跨学科教育”实验,知行合一,直面“教育问题”。长期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倡导批判性思维,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思想成长,与读者互动的搜狐博客被誉为网上的“柏拉图学园”。 制度是人际关系的总和,本书基本观点是,权力、财富、情感是人和人交往的三个维度,所有的制度只不过是以这三个维度为核心的关系总合。本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秩序,而落脚点则是个体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才能产生“更多的唯一性”。因为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个体的唯一性。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复杂的社会秩序之下,个体如何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一般读者这样评价:“但很多地方的意思都很深,要仔细想一想才能理解一二。汪丁丁先生始终保持清明的智识,诚恳的态度,在此知识即权力的时代,令人敬佩。丁丁老师在书中所言,人生乃一求解的过程,虽然注定没有答案,但求解之中人生意义也呈现出来。或者,这也是丁丁老师所喜欢的安兰德的英雄主义的态度。”但是对于学习社会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本书是一本良好的研究著述。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值得研究生仔细阅读。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1.不算入门书籍,阅读需谨慎 2.但是还是不错的,讲到了中国现今教育问题。 3.和网友的讨论也是亮点
  •     :无
  •     知识分子不仅存有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道德勇气和表达意识。
  •     还是看得有些吃力,哲学,生物学基础和数学经济基础过于薄弱,不好不好。我境界还不够,修为不够,丁丁的书还看不下去。1,自由是整体的自由2,竞争与合作相对应存在3.感受——表达——概念4,精英意识:有所感,有所为
  •     阅读丁丁的思想是吃力的,但同时也发人深省。感谢丁丁。
  •     有点深度
  •     这是一本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唤醒灵魂的思想类书籍。如书中写到“在历史终结的地方,总有生命;当生命试图超越生命时,总有思想。如同麦田里吹过的风,转瞬即逝。但那毕竟是清晰的,带着泥土的生命气息的,打动了我们灵魂的瞬间”。
  •     丁丁老師寫得太深了。沒有過度,看得有點累。
  •     能洞悉且能清晰表达!
  •     汪丁丁老师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里最具思想性的学者之一,即使是这样一本小小的随笔集,字里行间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和智慧的光芒,这种思辨性配上丁丁与网友的讨论实录,更加显得营养丰富。虽然不乏专业名词和术语,但本书重点探讨的,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秩序下,个体如何实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这种讨论是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既有学术性,又具备普适意义。
  •     好多名词哲学的,生物学的,心理学的,看的不太懂唉
  •     真不知道是什么变了。后来读丁丁的书,再也没有十年前读《走向边缘》时的醍醐灌顶、拨云见日的感觉了。包括这本书也是这样,读起来别别扭扭、磕磕绊绊,观点无生气,文笔很无趣,体例还杂乱,读不下去了。仔细想想,丁丁变化不会太多,变的主要是自己啊,需要好好反思。
  •     有微信号每天能看一篇类似的文章就好了
  •     浏览了评论,对生命的冲撞尤为清晰。
  •     当代思想家汪丁丁与青年学子的思想对话,“柏拉图学园”的当代再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