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土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108030801
作者:俞孔坚
页数:409页

章节摘录

  寻找土地之神  《中国青年报》编者按-2005年1月29日,2004年景观设计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北京大学教授、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关于《印度洋海啸灾难启示》的报告,令与会代表震动。  1995年,俞孔坚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中,根据中国面临的严峻人地关系,提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回国后,他和北京大学的研究同伴一起,继续针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国土和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提出“反规划”途径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2002年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设计荣誉奖。  2004年10月13日,本刊发表了《五千年未有之破坏》,反映了他对人地关系和国土生态安全危机的忧虑,引起广泛反响。两个多月后,印度洋海啸灾难爆发,证明俞教授的忧患意识绝非杞人忧天。为此,本报再次约请俞教授贡献他的讲稿,希望因此能进一步唤起国人的危机意识。  引言:发生在“天堂”的灾难  不久前印度洋发生的海啸灾难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讨论涉及科学信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环境伦理及国际合作问题等。国内在这方面较为严肃的讨论尽管并不多,却庆幸看到一些科学家与环境保护人士关于对自然是否应该“敬畏”的争论,非常难得。我觉得应该更全面而深入地展开,这对唤起全民族的国土生态安全的危机意识、澄清人地关系的大是大非、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含义、推动建立和完善国土和城市生态安全系统,都是非常有益的。我是一个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规划师,而景观规划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宗旨,从某种意义上讲,该学科源于对土地上的自然过程特别是灾害过程与空问格局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所以,我今天也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讨论。  印度洋海啸灾难只是个引子,由此引起的思考基于以下的事实:这场灾难发生在一个高度文明时代的“天堂”里,曾经的美丽花园、豪华的酒店、繁华的街巷,瞬间成为废墟;夺走了近30万人的生命,其中不乏受现代科学知识武装的文明人群;相比之下,偏远岛屿上孑遗的史前部落却能在此大难中安然无恙;科学家检测到了地震的发生,科学知识也告诉此后必有海啸,却未能使陶醉的人群免于死难……当然,我更多的是想借题发挥,展开关于中国当下的人地关系问题特别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国土和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讨沦。  一、四点启示:国土生态安全、“超人”、科技及文化遗产  启示之一:国土生态安全为头等大事。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并没能摆脱自然灾难的威胁,它们随时都在身边发生,甚至可以在“天堂”里发生。这让我想到了华裔美国地理学家段义孚在上世纪70年代写的一本书《景观的恐怖》。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景观,实际上都潜伏着恐怖:我们欣赏森林,但森林是恐怖的潜伏地;我们欣赏沙滩,实际上沙滩也潜藏着恐怖;我们欣赏河流,河流也是恐怖的发源地;城市同样潜伏着恐怖。那么国土、城市和景观规划的源头和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回避和应对恐怖,明智地应对自然的灾难(当然还有来自人的恐怖)。避免和预防国土生态灾难是国家机器的最主要的功能。世界上的许多文明是在突然降临的自然灾难中消失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部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历史。特别是洪水灾害,史学家认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组织治理洪涝灾害的需要而发育形成的,而夏族首领大禹也恰恰是因为治水有功而被拥戴的。  国土生态安全,是继人口问题之后,当代中国未来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启示之二:“超人”意识和虚拟世界导致灾难临头。面对30万文明人群的尸体和史前部落的逃生奇迹,我们不禁要问:在应对自然灾难方面,人类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  1962年,景观规划师和生态规划先驱麦克哈格带领学生在美国东海岸研究海岸带的安全问题,探讨如何进行滨海地带的规划。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发现,许多富人正在争相建造美丽别墅的地带,恰恰是在下一轮海潮侵蚀中要被吞没的危险地带。他于是警告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们赶紧搬离此地,否则迟早有一天,他们将大难临头。遗憾的是,他的警告没有被理会。果不其然,数月之后,强烈的海潮吞没了这些美丽的住宅。对照印度洋的海啸,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在重演着同样的悲剧,而其根源在于人类的无知加无畏。  麦克哈格于是说:“人们必须听景观规划师的,因为他告诉你在什么地方可以居住,在什么地方不能居住,这正是景观设计学和区域规划的真正含义。不要问我你家花园的事情,也不要问我你那区区花草或你那棵将要死去的树木,关于这些问题你尽可以马虎对待,我们(景观设计师)是要告诉你关于生存的问题,我们是来告诉你世界存在之道的,我们是来告诉你如何在自然面前明智地行动的。”  人们用不全面的科学知识来掩盖人类的无知,加上为追逐眼前利益而对已经积累的科学知识置若罔闻而表现出麻木,因为无知和麻木,所以无畏,因为无畏,便离灾难不远了。除无知可以使我们无畏外,坚硬的钢铁、水泥和有巨大力量的机械也可能为人类在自然力面前壮胆。美国有一部关于星球大战的电影,描绘人类在面对外星人时,是如何大规模出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来壮胆的,结果,这些装备在外星人的神秘武器下瞬间灰飞烟灭,倒是人间柔弱、优美的音乐,最终将外星人制伏。  我们通过机器强化和延伸了我们的四肢,通过电脑和信息存储及处理技术扩展了我们的大脑,努力使自己成为了“超人”,生活在一个越来越虚拟化的、高度抽象化的世界中。我们用对付500年一遇的灾难的水泥防洪堤和防波堤护卫着城市,以至于在海边或河边看不到水光,听不见波涛;我们渠化和管化大地上的水系,以至干不知道水竭水满,潮涨潮落;我们斩山没谷,“三通一平”,以至于忘记了地势之显卑。我们对真实的、完整意义上的自然过程和格局越来越陌生,不再有机会像动物和史前人那样,甚至不能像田里的农民那样,像海边的渔民那样,或是像山里的猎人那样,感受自然的呼吸,领会她的喜怒之表情。我们对大难来临前的种种预兆漠然置之。所以,现代人在应对自然灾难的能力方面退化了。间接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城市人的缺陷,但永远代替不了体验完整真实的自然存在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城市与自然系统共生,使现代城市人能获得自然的体验,感受自然的过程,重新找回真实的人,是正迈向城市化的中国面临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是塑造新的和谐人地关系的基础。  作为自然人,人类对大自然有天生的敬畏和热爱之心,敬畏是因为千百万年来大自然不断将灾难降临人身,并在其基因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热爱,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食物和庇护,并培育了人对天地的依赖和寄托。这种人类的天然之心正是萌生“神”与宗教的土壤,也是大地景观吉凶意识和审美意识的本源。如果我们过分依赖近现代科技赋予我们的“超人”能力,而将人类千百万年进化而来的自然人的能力抛弃,将“神”或敬畏之心埋葬,灾难必然降临。演绎哲学家们的话说:“超人”的诞生宣判了“神”的死亡,“神”死了,则人不得不死。承认人需要对自然力和超感性世界的敬畏,与我们信奉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超人”对“神”的敌视和杀戮,是因为“超人”缺乏自信;片面的、不完整的科学知识是“超人”陶醉的毒鸩之酒,当然也是聊以自恃的武器;人类期待用全面而完整的科学知识获得自信,并能用宽宏博爱之心,再塑友善助人之“神”。  启示之三:关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科学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价值,第一,科学技术是干什么的?第二,有了科学技术,还缺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必须首先认识到,人地关系的哲学不应该是斗争的哲学,而应该是“和合”的哲学;科学和技术更应该用于如何了解自然过程和格局,协调和适应自然过程,以便避免与自然力的冲突,而不是用于武装自己,使自己以“超人”自居并与自然过程相对抗。所有的灾难,实际上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的祖先通过经验积累,成功地避开了许多自然灾难而繁衍至今;当代科学技术给了人们回避自然灾害的更大能力。但是与史前和农业时代的聚落和社区相比,我们的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更多的是靠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和工程措施,而不是巧妙地采用回避和适应策略,对待洪水尤其如此。  ……

内容概要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次年创办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现为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出版著作十五部,论文二百多篇。五度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设计和规划奖,一项世界滨水设计最高奖,两次获得国际青年建筑师奖,并获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七次被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邀请作为年会的主旨演讲人。担任《城市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杂志主编,国际Landscape Architecture编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市、苏州市、中山市等政府专家顾问。

书籍目录

引言
城市篇
寻找土地之神
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
城市性的再定义:作为生存艺术的城市设计
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规划的理性与权威之谬误
暴发户与极权意识下的“城市化妆”运动
重归人性与故事的地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论建筑与景观的特色
可持续景观
城市的生态与人文理想
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
田园篇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寻常景观的诗意
田的艺术
关于“风水”
附:谁来保护我们的家园——风水复活的背后
天府:生存的艺术与美学
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
警惕和防止“新农村”名义下的破坏性建设——关于保护和巩固和谐社会根基的两个建议
附: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
重建家园的精神空间
遗产篇
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有感
中国的自然保护亟待进行体制、规划方法和保护理念上的全面革新
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为《工业遗产》序
建立“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建议
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
善待圆明园遗址(9篇)
怀念周维权先生
代后记:土地与城市十年:求索心路与践行历程

编辑推荐

  《回到土地》共分三篇。城市篇是全书的最主要部分,11篇文章揭示和批判了中国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的种种误区,特别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各大城市的、荒诞不经的“城市化妆”运动,挥霍浪费无度、缺乏人文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大型公共建筑,目标单一、缺乏土地伦理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的城市规划建设及江河治理工程,等等。田园篇侧重乡土中国。这些文章警告,当我们已经毁掉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旧的乡土城镇之后,我们又将毁掉一个个更富有特色,充满生态与人文价值的广大乡村和田园。乡土景观平凡而真实,虽为下等文化且不曾被国家或地方政府所保护、所珍惜,却绵延数千年而生机勃勃,是“生存的艺术”,也是草根信仰之基础,是和谐社会之根基。遗产篇则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新伦理与新美学之下,认识和评价我们的遗产,旨在跳出传统的文物概念,跳出贵族文化的价值观来认识平民的、足下的文化。

作者简介

《回到土地》共分三篇。城市篇是全书的最主要部分,11篇文章揭示和批判了中国近二十年来城市建设的种种误区,特别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各大城市的、荒诞不经的“城市化妆”运动,挥霍浪费无度、缺乏人文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大型公共建筑,目标单一、缺乏土地伦理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的城市规划建设及江河治理工程,等等。田园篇侧重乡土中国。这些文章警告,当我们已经毁掉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旧的乡土城镇之后,我们又将毁掉一个个更富有特色,充满生态与人文价值的广大乡村和田园。乡土景观平凡而真实,虽为下等文化且不曾被国家或地方政府所保护、所珍惜,却绵延数千年而生机勃勃,是“生存的艺术”,也是草根信仰之基础,是和谐社会之根基。遗产篇则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新伦理与新美学之下,认识和评价我们的遗产,旨在跳出传统的文物概念,跳出贵族文化的价值观来认识平民的、足下的文化。

图书封面


 回到土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 沒有完全讀完, 因為有一些文章的論點頗重覆了。這也不能怪作者, 畢竟這是本文集, 把俞孔堅4-5年的一些文章、媒體訪問、講辭集結在一起, 不是一本有意識有系統的書藉, 是故情有可緣。- 作者就中國景觀設計的問題有獨到的見解, 即民族身份問題與與土地疏離的問題。這問題帶來的是公共建築、公共景觀破壞生態之餘, 又盲目的引進國外的元素或是從中國某些傳統元素中挪用, 而妄顧了是否合適於當地的問題。我唯一不是很喜的一點是, 作者將「小農意識」也當作是其中一個導致這問題的原因; 當作者一方面表示要向農村、農田學習的同時, 另一方面卻用這種非常以知識份子為中心的詞彙來扣農民帽子, 令人有點不舒服。- 作者提倡建築、景觀的「白話文化」, 即尋找一套既是有別於傳統的現代化模式、但又與傳統文化有有機的結合, 是我暫時看到最對胃口的描述中國現代化路徑的概念。此外, 作者亦強調「反規劃」(即先劃定要被保護、保育的區域, 再以符合生態、本地文化的方法規劃), 強調在地性, 強調與環境, 文化, 生活的結合等, 都是十分對胃口的。- 作者強調向農田學習, 向農耕文化學習, 也強調在城市要保護工業遺產。作者這些人文與自然關懷, 皆是難能可貴的。- 作者本身有一家景觀設計公司「土人設計」, 以落實他與團隊的理念。能實踐自己的想法自然令人羨慕, 但如何避免'倡議'與商業利益太過糾纏不清, 也要小心注意。
  •     俞孔坚的《回到土地》里提到了四种自然:天然的山水和森林称为第一自然,农业的田野和果园称为第二自然,园林称为第三自然,而后工业的、城市废弃地上的自然景观称为第四自然。第一自然美丽却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第三自然似乎贴着阶级的标签,普通人消费不起,华而不实;而第四自然虽然真实但欠美观。“唯有这第二自然的田,美且善,善且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俞孔坚语)都市农业,顾名思义,就是第二自然(田)在都市的延伸。这种模式可以从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游戏里得到很好的体现。细细思考下去,竟然可以的惊讶的发现,《植物大战僵尸》在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竟然是一款隐喻性、讽刺性很强的游戏。植物的隐喻一 理想的生活模式现代都市,尤其在中国,人们住在高楼大厦中,远远地离开土地,对最朴素的粮食怀着漠然的态度,与自然与土地的关系渐渐紧张。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来看,这种生活模式简直糟透了。植物大战僵尸就给现在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从前有个屋,屋前有亩田,田里还有条小水塘,塘里养着鱼。玩过游戏的都知道,要想成功地阻击僵尸的进攻,就必须统筹规划各种植物,由于时间的紧迫和僵尸的丧心病狂,我们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决定,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十分了解游戏中每种植物的特性,充分考虑他们之间相互配合的可能。在现实当中自然没有吃人脑袋的丧尸,人们可以更加耐心地在房屋周围布置心仪的植物,充分地了解他们,像《龙猫》里那个小姑娘一样,怀着惊喜的心情,看着他们发芽,成长,成熟。海子曾经精确地描述过这种理想的生活模式:“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在游戏里的场景中除去僵尸,它的意境倒是和这首诗很贴合。但是,要是以为,这种模式只是一味地模仿农村,回归农田就大错特错了。植物大战僵尸里就用整整一关来撇清了这种联想。细细思考一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游戏居然用屋顶上种植植物的那一关来隐喻生态建筑!虽然是狭义上的绿色建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一眼出来,这是在城市当中大型公共建筑喜欢用的一种手法:屋顶绿化。凭借着这一点,游戏里的生活模式也就摆脱了农村的烙印,被贴上了城市的标签。在城市中,这种模式,可以让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人与建筑和谐共生,而在游戏中,这种思想体就现在了人、植物与除草机(代表建筑)互相配合,阻击僵尸的游戏设定中。二 植物的作用《植物大战僵尸》用屋顶绿化的方式隐喻了生态建筑。毫无疑问,植物可以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但对于现在已建成的绝大多数建筑,植物在降低建筑能耗上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这些植物在建筑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只是观赏性的景观和建筑师标榜的理念而已。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观赏性的景观对应着归属与爱的需求,级别稍高,只有在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适当满足时,这种需要才会充分出现。这就意味着,人们对于这种观赏性景观的需要不是必须的,在公共场合,要是有人破坏,人们不一定会自发地去保护。由于这种需求关系的不稳定性,会大大影响观赏性景观的质量。例子很多,比如一旦居住小区里的物业换了几换或者干脆消失了之后,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就会急速下滑。这里《植物大战僵尸》又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降低景观的需求层次!游戏中的植物不光光是观赏性的,他们有很强的攻击力和防卫力。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植物,满足了主人安全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低等级需要,是人类本能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依赖这些能保护自身安全的东西,当有人来破坏的时候,人们会自发地反抗,这种长久而稳定的需求关系可以保证植物的质量。相比于观赏性的植物,游戏中更需要这种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的植物。也正是因为这样,游戏里我们才会去疯狂的戴夫那里买道具,不断研发新的植物。由此引申到第二自然(田)在城市的延伸----都市农业的概念上来。都市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性的景观,不仅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吃),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归属与爱的需要(观赏)。这有点类似与文丘里在《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中提到的“两者兼顾”。因为需求层次低两级,这种生产性的景观自然比纯观赏性的景观更有生命力,在都市中更加站的住脚。君不见湘江枯水期时沙滩上农田么,很明显它已经成为了长沙的一道奇特景观:尤其在油菜花开的时候,不仅有很多的踏青者,甚至还有拍婚纱照的情侣。在湘江边的农田这种生产性的景观中,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听取蛙声一片”的野趣,真正意义上的回到土地而不是永久的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而不知。同时,长沙城里,最常见的街道景观是樟树。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其实不管一年四季,只要一到刮风天,地面会铺上满满一层樟树老叶,这样的城市景观未免重复与单调。由于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长沙也许不适宜种植类似梧桐的落叶乔木,但是试想,如果在城市当中添加生产性景观的农田,农作物根据各自不同的周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形态,那么在城市中就会形成欧阳修笔下的那种美妙的景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三 可持续的景观和《愤怒的小鸟》类似,《植物大战僵尸》也是通过武装各种植物,安排他们互相配合来完成阻挡僵尸的任务。当我们布局完成时,屋前整个花园里种满了植物,花园就像一部自动运行的机器,通过光合作用自发摄取能量,当僵尸来临的时候自行发射各自的炮弹。这时候我们只需要不时优化一下植物们的结构,收取一下金币银币就行了,不需要很频繁的操作。很明显,《植物大战僵尸》里存在着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这套系统包括4个组成,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在游戏中都可以找到一一的对应。游戏中的非生物环境是花园和水塘,也包括了设定的各种不同的天气;生产者是向日葵和蘑菇这一类生产阳光,能够直接输出能源植物和菌类;豌豆射手,火爆辣椒等一些有武力输出的植物是消费者,而僵尸可以看成是系统的分解者。这样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有自我延续的能力,所以在游戏中,如果把这个系统顺利地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就只需要进行极少的操作,安逸地等待植物把僵尸消灭就行了。在这里,《植物大战僵尸》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城市景观中,应该尽可能提高植物的多样性,最好让景观自己拥有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即追求一种可持续的景观。都市景观可以算是都市生态系统的载体,要使都市的生态有自我延续和自我恢复的能力,都市景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由复杂动植物和微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和复杂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及循环过程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比只有单一物种和简单的生态过程构成的系统更有持续性。”(俞孔坚语)不过,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都市景观中,占绝大部分的只是好看的观赏性植物,生态结构过于简单,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作用不大。这里又要举湘江边的农田为例。湘江的枯水季节,水位下降,裸露出一大片滩涂。这片河滩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耕种。而且江水离农田很近,灌溉十分方便。往往在这个时候,有很多喜欢钓鱼的市民拿着鱼竿,带着凳子,在田边岸边一钓就是一个下午,听着蛙声吹着江风,就算钓不到鱼也能放松身心。等到水位上涨,农人们也都已经把植物收割了,江水再次覆盖土壤,经过流动江水的冲刷,土壤完成了自我更新,又变得肥沃起来,等待来年江水退去再次被耕种。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人们根据自然规律播种与收获,土壤也随着水位的起落自我更新,形成了一套完美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另外,由于湘江堤坝远高于江水退掉后的农田,人在堤坝上处在一种舒服的俯视视角,所以在湘江风光带上游玩散步的人们是很愿意趴在栏杆上看农人在田间劳动的。再加上农田景观特有的肌理,亲切的颜色,往往能勾起人们的乡土情怀,这在城市当中非常的宝贵。所以,我认为湘江边的农田是景观都市农业的神作,这不是由建筑师或者规划师设计出来的,而是人与大自然合力开发的。我甚至怀疑,这种生活模式曾经延续了千年,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还存在在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夹缝中,保住了土地在城市中最后的尊严。僵尸的隐喻《植物大战僵尸》中僵尸的隐喻实在是太明显,其实都不能算是隐喻了。一群僵尸,头戴着铁桶,手拿着梯子,有的甚至还驾驶着重型机械(冰车),发出阴森的吼声,浩浩荡荡朝着房子进发,让人不产生联想都难:这群僵尸怎么这么像强拆队?由此,我想,《植物大战僵尸》已经完全摆脱了休闲益智的游戏属性,一步就跨入了批判现实、讽刺现实的伟大作品行列。继续往下引申,游戏中合力对抗僵尸的人、土地和植物象征着一套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象征着人与土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僵尸则代表着城市化、现代化以及拜金主义对以往的土地结构,对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传统文化的侵蚀。而人类怎么反击呢?游戏中的植物们似乎也给了我们一种答案----用都市农业来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游戏中我们成功击退了僵尸,而在现实中呢?
  •     这本书的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正如张光直先生所说的,我们在人文社科中所共同关注的两个方向除了神话研究外,另一个便是城市研究了。正是由于城市研究的学科整合性质,此书就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文化史与后现代批判等元素在内。更令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把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本书重新带到我们眼前,令人不禁感慨到经典的魅力之余,也深深感到中国城市规划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是理论与技术层面的,而是一种人文关怀。当其他先行一步的城市在现代化发展中作出大胆尝试而饱尝失败时,我们很多内地大城市却没吸取他人的教训,只看到人家风光一面,却没从扎根于这片土地的人民出发,不难想象,最后的成品沦为纯粹的政府行为,大而无当。(一)大学城——“围城”之痛作者俞孔坚把广州小谷围上的大学城当做靶心来批判,全书中凡是出现大学城的图片无一不是作为反面教材,图片旁边的图释还把这种现象扩大到中国建筑规划乱象的本质,颇有杀鸡儆猴的味道。但是,讽刺的是我作为一个广州人竟有“心与我戚戚焉”感受。在小谷围上,城内的人想出去,实属困难;城外的人要进入大学城也不那么容易。在《美国大城市死与生》中,雅各布斯曾就城区多样性的偏见做出反驳,认为“城市不同用途之间的互相融合不会陷入混乱。相反,它代表了一种高度发展的秩序。”街区的同质性越强,对于人流的疏导与聚集效应就会相对困难很多。当十个大学作为同一性质的大型社区进驻到一个荒岛上时,颇有一种营造“乌托邦”的味道,就如同托马斯•莫尔在其著作中对于岛上的规划与社会组织巨细无遗的交代,小谷围上的规划同样也是细致的,但是每逢寒暑假时期,尤其是临近春节,大学生就变成一片死城——整个偌大的岛上鲜见人影,到了晚上更是人影憧憧。多样性的缺失在大学城规划上一开始就沦为这项工程的败笔,虽然城内不缺乏杂货店、超市,也不缺乏其他一些娱乐设施,但是在一个半封闭的岛上同时进驻十个同质性如此大的社区,未免令人觉得更像一场城市规划实验,或是一场赌博。可能很多人认为大学的特殊性不可以将其与普通居民社区混为一谈,这话是没错的。原本全日制寄宿学生就是同质性很强的一个群体,但是内在的差异如果放大到十万人乃至以上,那么其中的微细差别就相当可观了。在大学城里不少同学不辞辛苦骑着单车绕过半个城去另一头的城中村消费、饮食,弃中心区的设施不用,这是为何?我也曾经在中大珠海校区住过两年,那里同样是处于半封闭状态,如果要大量购置,也必须出城或到临近的村里。为何要舍近求远呢?原因很简单,缺乏多样性就意味着缺乏选择。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曾把前工业社会形容为“机械的团结”,把工业化社会比喻为“有机的团结”。社会分工的多样化自然会带来各种互补效应。而在大学城中与其他社区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整个岛上的居民只有消费,没有工作与产出。十多万的社区居民必须全部依靠外来的供给。如果是在古代,大学城被外来入侵围城,不消一周必定全部崩溃。既然大学城对于外界的供应与负担如此巨大,为何政府还要将其设置在一个荒岛之上,处于半封闭状态呢?简单地说,城市在涂尔干和韦伯的理论中就如同一个有机体,大学城只是这个城市中的一个器官或一个组织罢了。我们当然不会奢望大学城可以自给自足——难道我们把肝脏从人体割除,还会指望它会产生逆向分化吗?但是大学城的定位也不应是一个卫星城。由于其特殊的人群与整合分工的原因,它又不具备半生产能力的次级城市组团。因此大学城俨然就成为这个城市中的一个异类了——不但只耗费有机体养分、没有产出;远离中心,却又没有充足的养料输送路线。对于这个城市的功能分工组团来说,大学城更像是一个多余的器官,它既无法完全整合入其中,也没法为城市中心的消费带来充足畅旺利益。于是乎,到了特殊时节,人去楼空,衰退景象如果潮起潮落,重复上演。(二)珠江新城的城市“纪念碑”广州的新中轴线野心颇大,不仅汇聚了上世纪留下的中信广场、六运会的主场地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城广场及正佳广场,还有一群珠江新城上的新贵——广州大剧院、省博物馆、市图书馆、东西二塔、海心沙和对岸的新观光塔。中轴两旁,这一群代表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纪念碑”性质的建筑群,却可能预示着广州人文价值的一种衰微。CBD(Central Business Disrtict)的建设规划在国外四五十年前就开始兴盛了,如巴黎的新区就是以一座钢铁状的“凯旋门”作为地标的,周围同样围着一群现代商厦。但欧洲和美国以此而展开的争议也未曾休止。CBD的利用率的空乏与多样性的缺失再次印证了雅各布斯的预言。每当城市华灯初上时,CBD的商厦群人去楼空,死气沉沉。在香港,整个城市的核心精英文化价值更是全部寄予在中环、湾仔维港沿岸的一排排现代纪念碑性建筑上。它们代表的是城市中人们向往的名誉及财富的追求。但是在湾仔、中环,我们在街道上从来就很少看到人群(除非是旅行团),街上行人疏落,反倒是穿梭于商厦的空中走廊的职工倒是脚步匆匆。每当夜幕降临,湾仔维港的华灯璀璨竟仿若海市蜃楼——楼内的职工早已离去大半,为何大半栋楼的灯光还要照常开着?香港的光污染严重向来就如同其经济的繁华一般,住在维多利亚海对岸的九龙、油尖旺的酒店住客随时有可能被灯光弄得睡不了觉。每当华灯初上,每周的“幻彩咏香江”表演中,当九龙沿岸的人群望向对岸的湾仔、中环,美丽的霓虹如此绚烂,但却没多少人质疑对面楼内没有人气的空虚、街道的疏落。整个幻象的背后竟是如此的“暗淡”。如果此时你徘徊行走于高楼下的街道与马路,你一定会行色匆匆、不敢久留。这全都是商业区CBD的多样性与临街商店的缺失所带来的景象。反观维港对岸的九龙和尖沙咀,人游如鲫、摩肩接踵,数条步行街上好不热闹。一水之隔,竟有如此大相其趣的场景,不免令人问道:究竟哪一种可以代表真正的当地市民心中的“香港”,哪一种可以代表香港的价值取向。中环的文化价值代表的只是少数的香港精英文化,他们的冷漠与空虚似乎印证这种价值取向中成长,注定只有少数人得以成功。在CBD内工作也并不代表着个人的成功,其实大多数也只是替人打工的白领罢了。维港对岸才是他们真正的家、真正的归属,人气代表着一种归属感。现在港大任教的龙应台曾在其“香港笔记”中就这种少数人的中环价值提出批评,认为这一种价值取向无法反映、无法代表更广泛港人的真实生活及诉求。同样的,广州的珠江新城似乎是朝着香港或者其他发达国际性都会的脚步而规划的。问题在于,当被效仿者都已经在后现代的理论批评中饱受争议时,我们是否仍要把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沦为“千城一面”?留居于香港的龙应台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也要为这片土地而鸣不平,那么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居民是否也要让一些宝贵的土地沦为“别的城”?在香港的中环湾仔就只是少数精英所占据的土地,其中的建筑与设施只是为精英分子与成群外来旅客而设的。现在的珠江新城也只是别人的城一般,来到这片土地的人数主要是白领商务精英和外来游客。这片区域的设置多少有点曲高和寡。广州的城市气质向来都是注重务实,精打细算,这一点上可能会和上海形成对比。“里子”的功夫欠缺,这是内地众多大城市规划向来为人诟病最多的。而在内地大城市的重大规划中,民意的集体缺失更是司空见惯。回归所规划的土地,是为了让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城市的未来发展,而非建造一群突兀的城市“纪念碑”。当然,在珠江新城的规划中大型公共建筑相当多,达到了“扎堆”的密度。但富于个性的大型新建筑扎堆却很可能会彼此显得多少有点不协调,最坏的结果是各自拆台。周围缺乏旧建筑的陪衬,也使其陷入《大城市死与生》所说的陷阱。原有中轴线并为沦为配角,我们沿着它可以看到人气的畅旺和更富广州气质的和谐,而在新的中轴线,由于刚刚诞生,人气的缺乏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不希望新中轴和珠江新城CBD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霸权”,垄断着这座城市的精英文化与功利的价值取向。如果真不幸言中,那么这些建筑群不仅是纪念碑了,也是这座城市原来市井文化的墓碑了!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就是老余的一贯风格 内容一般跟以前的重复太多
  •     。
  •     终于读了本书。。
  •     北大就是北大
  •     让我怀念小时候乡里的生活
  •     我分不了类。俞教授的批判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将中国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与建设类比成古代治水的工程,在堵塞与疏导之间,他选择后者。本书部分有社会学与文化研究内容,尤其是都市空间的象征符号的批判。http://www.turenscape.com/ykj/lunzhu/index.asp
  •     反思类的著作一旦反思过了头就有点愤,单本书作者把握得很好。
  •     俞老师真的超棒,思想超前、思路清晰。看《回到土地》与看前一本专业相关的书《城·惑》的感觉真不一样:前者是饶有兴趣,后者是枯燥无聊;前者不仅有专业知识,还能学到人生哲学;后者只有学术性,略显乏味。
  •     我没读完,我只想给它二星。
  •     一家之言,但是观点比较新颖。毕竟在国内景观设计方面是开先河之作。景观设计,小到一个社区,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国家,都是需要的。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身边的土地,树木,河流,池沼,这些与人性的塑造都是相通的。若论不足,这书就是犯了国内出书的通病-把一些各处的文章编纂成书,整体性不强。
  •     本书涵盖的内容实在很广,感谢作者,让我知道景观学竟然可以包含如此多的领域,对人乃至全球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无奈和挣扎,或许也能体现很多“中国特色”,他很有想法,也很有勇气。
  •     这本书是俞孔坚老师的论文集,里面有很多部分我觉得比好多专业书说的更为详细,我觉得看完以后还是在其中能学到很多东西的,俞老师的一些基本观点,野草是美的,脚下的土地是生活的基本,是人类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考北大景观可以多看一看,细细品味一下
  •     虽然提出了批评,但解决方案不够给力
  •     基本同意作者的每个观点,今日中国需要反规划的理念,需要重建对土地和自然的敬畏,需要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需要更新遗产保护观念。。。以及敬佩作者回国来实现理想和改变社会的选择,这条路太难。不过难逃文集通病,重复性内容较多。
  •     因论文集子的缘故,有很多重复的观点,其中对土地的见解很有启发
  •     没有评价,我每次看书脊,都看出“回到上地” 其实我从来没有读过。耶
  •     折服
  •     有关生态国土安全的尊重土地尊重历史的生存艺术,“诗意的存在”。阐释其“反规划”的景观设计理念。“中国”而“现代”的建筑景观设计特点是需要条件的,书中也有阐述。值得一看。
  •     极具人文关怀的一本中国设计师都应该读读的书。
  •     民主的理想与目前的现实,依然禁锢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残余思想。近代的启蒙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第一次读如此有社会担当和人文关怀的设计师写的书
  •     尊重足下之美
  •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生存的艺术
  •     论文集子= =
  •     理念不错,文笔一般
  •     景观设计学理论读物
  •     閱讀起因是交通規劃對街道格局與交往空間營造缺失的關注 絕大多數交通規劃及交通工程師太理性與結果導向的engineering色彩 霍華德與柯布後繼 俞老先生對人地空間與地緣精神的反思 對於規劃者足有啟發性 然而主觀應當重視 也值得警惕——關於空間與美學精神的討論中夾帶過多階級區分與意識形態色彩 坦白說我以為應當是社科學者禁忌
  •     依然很批判,本书分三个方面:城市、田园和遗产,是作者以前思想的补充和详解。看完之后尤其赞叹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阐述了很多东西,最让我感动的是其中体现出来的责任感……
  •     总感觉有些伪
  •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俞孔坚老师充满了偏见。是的,大家都在说他的作品是抄袭的云云。但他的思想之深邃彻底的改变了我对他的认识,在中国经济爆炸、发展过快的今天,确实层出不穷着各种社会问题。我赞同俞孔坚老师的观念:不要为“大国崛起”而欢呼,不要被复古之风、国学热的迷幻所陶醉,要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继承下去,继续高举科学民主大旗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
  •     其实城市篇就已经把东西讲完了,后面很多东西是重复的
  •     读了3/5 觉得很棒 但是后面因为是讲座的缘故内容重复
  •     几个思想来会说。作者有够自恋倒是真的,其实他是个诗人!
  •     看到大学城被作为靶子狠狠的批判,竟有一种“于我戚戚焉”之感
  •     集结了俞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
  •     俞孔坚“天地-人-神”理念诠释之作,代表中国景观设计学科走向世界。
  •     有生于无和道法自然
  •     读俞孔坚和李迪华的思想这一本就够了,态度鲜明,但也有点犬儒主义。
  •     文章之间有重复的地方。不过总体上非常有启发
  •     我不知道为什么所有周围的长者都在抵制俞孔坚,仅就书的内容来说,中国的景观设计,态度重于方法。文字朴素但有吸引力。
  •     打算拿土地女神吃多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