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旅游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2
ISBN:9787211046348
作者:沈祖祥 编
页数:457页

章节摘录

  宗教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  1.宗教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宗教的形成和发展与各种人文景观、文化现象、特殊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地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景观。这种景观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础。在旅游地,常常有宗教的相伴。在旅游中,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与人文胜景时,神秘的宗教氛围、瑰丽的宗教建筑,显然也是重要的观赏内容。  2.宗教促成旅游,旅游又直接推动宗教发展  佛教在中国起源于两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隋唐,而直接促进其发展的是南来北往的弘法之旅,既使佛教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又成为佛教文化与旅游文化最初结合的重要方式。  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后,佛教弟子广游名山,建造名刹,开辟了众多的佛教名胜,佛教“四大名山”以不同的景致出名,自成一绝,与“五岳”相比,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毫不逊色,而这正是由佛教文化所赋予的特殊性决定的。  道教崇尚自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大多分布在幽静奇特的名山上。道教修行需要远离尘世,避开喧哗,僻野山林正是理想的修行环境,于是道观进入山林,山林得到开发。  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虽然自然山水在其中的地位不高,以山或水出名的宗教景观较少,但作为一座城市的特色建筑,却是独具一格的。  3.宗教景观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要吸引广大的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不仅要有秀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要有各具千秋的宗教景观。  “天下名山僧占多”,宗教赋予自然山水各不相同的特殊意义。发展旅游事业离不开宗教资源,作为宗教醒目标志的宗教名山、名观、名寺、名窟、名宫、名殿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神秘感、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之一,如佛教“四大名山”的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道教“三十六洞天”的华山、青城山、天台山等,无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环境清幽、景色宜人、香烟缭绕、游人如织。  四  在一定的教义教规和相应的仪式与组织系统的作用下,宗教正逐渐演变为旅游客体中的一种。旅游学者开始积极探索宗教,虽然,这并不等同于宗教学研究者的工作,因为旅游学研究者的寻找,目的不在于探明宗教的意义和内涵,而主要在于从宗教旅游中得到历史与美学的享受,但一门新兴的学科——宗教旅游学却由此应运而生了。  宗教旅游是宗教与旅游的结合,要阐明宗教旅游的概念、内涵及学科性质,首先需要明确与宗教旅游相关的一些定义。  何谓宗教?作为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因而企求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①。宗教至少具备以下特征:教义、教规、仪式和组织系统、信神和社会实体。  何谓旅游?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各种现象的总和①。由该定义可知,至少需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构成旅游这种现象,它们分别是旅游主体、旅游媒介和旅游客体,其中旅游者的主体意志、精神活动是主线。  宗教旅游虽然离不开“宗教”与“旅游”这两个最基础的概念单元,但显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机的组合,国内外学界迄今未见有人就宗教旅游作出全面、专业的界定。  宗教旅游概念的界定,与宗教旅游的内涵有着最直接的联系。由宗教旅游的内涵出发,必须明确,宗教旅游不完全等同于宗教文化旅游,虽然宗教文化旅游占据宗教旅游的主要部分,但宗教文化旅游之外,还有其他宗教内容的旅游。宗教旅游较宗教文化旅游内涵外延更为广泛。我们对宗教旅游作如下的概念界定:  宗教旅游是以宗教景观、宗教生态环境、宗教活动以及宗教习俗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考察、参与、学习为主要目的,旨在了解宗教彼岸世界,体验宗教活动带来的神秘气氛的一种旅游活动。  宗教旅游主体也包括宗教信徒,但宗教信徒的宗教活动与宗教旅游有着明显的差别,非宗教信徒的宗教旅游并不以宗教朝圣参拜活动为主要目的,而宗教信徒的宗教旅游以参拜朝圣、宗教信仰为根本目的,信仰可以说是判断与区别宗教活动和宗教旅游、宗教徒宗教旅游和非宗教徒宗教旅游的严格界限和标志。因此,宗教旅游主体和主流是非宗教信徒进行的宗教旅游。宗教旅游属于专题旅游和主题旅游,是以宗教为特定对象和内容的一种特色旅游。  ……

前言

  后记  《中国宗教旅游》提供初稿的有:第一、四章由章怡芳编写,第二、六章由李萌编写,第三、七章由陆伟锋编写,第五、九章由乌姗姗编写,引言及第十章由沈祖祥编写,第十一章由邱扶东编写,第十二章由袁书琪编写,第十三章由郑耀星编写,严蓓俊同学参加了部分内容初稿的写作。全书由沈祖祥在初稿基础上重新修改、增删、统稿和定稿完成。由衷感谢福建人民出版社的何海勤编辑与叶翔先生、李瑞良先生,为本书出版所作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根据编辑的建议,将原先宗教基础知识部分有关旅游的内容全部析出,并进行充实完整,加重旅游景点介绍的分量。全书结构遂成现在这种三部分的布局。

内容概要

  沈祖祥,上海市崇明县人,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中国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营销学院副院长。主编有“大学旅游教材”和“21世纪旅游管理”系列丛书。学业以旅游文化研究见长,主编有《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文化概论》和《旅游宗教文化》。近年尤致力于旅游策划、旅游规划及旅游市场营销的实践应用演练,主持各类旅游规划及策划项目百余个。著有《旅游策划学》、《旅游心理学》及《会展策划》等教材;主编有《世界著名旅游策划实战案例》。

书籍目录

引言上编  宗教文化基础  第一章  宗教概述    第一节  宗教的概念    第二节  宗教的要素    第三节  宗教的类别    第四节  宗教的功能    第五节  宗教的历程  第二章  佛教    第一节  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佛教经典和教义    第三节  佛教诸神    第四节  佛教礼仪和节日    第五节  佛教艺术  第三章  道教    第一节  道教发展简史    第二节  道教的信仰及主要经典    第三节  道教的神仙传说    第四节  道教文化  第四章  基督教    第一节  基督教的背景和起源    第二节  基督教的发展和扩张    第三节  基督教的神学思想    第四节  基督教文化    第五节  基督教的节日和礼仪  第五章  伊斯兰教    第一节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第二节  伊斯兰教基本经典与教义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第四节  穆斯林的生活禁忌中编  宗教旅游名胜  第六章  佛教旅游名胜  第七章  道旅游名胜  第八章  基督教旅游名胜  第九章  伊斯兰教旅游名胜下编  宗教旅游资源  第十章  宗教旅游资源概述  第十一章  宗教旅游区划  第十二章  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第十三章  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参考引用书目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宗教旅游》主要内容包括:宗教文化基础宗教概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旅游名胜、佛教旅游名胜、道教旅游名胜、基督教旅游名胜、宗教旅游资源、宗教旅游资源概述、宗教旅游区别、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图书封面


 中国宗教旅游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