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隐情》书评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15321844
作者:许石林

尚食:为故园招魂

邹金灿许石林先生是一个食家,自己也做菜,做得有声有色。但无论是品食还是做菜,都不会让他暖暖姝姝于此。《尚食志》副标题“舌尖上的文化”,因略显庸俗的缘故,不为他所许,但仍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他的野心。翻两页书就知道,他谈的不是美食,是故实,是文化。“文化”二字,仍显空洞。许先生所追求的,是“为故园招魂”。钱穆先生是许先生所钦佩之人,钱先生“一生为故国招魂”,许先生的“为故园招魂”,与钱先生有殊途同归之趣。书中种种关中风俗,琐细而不烦腻,他所谈的众多礼仪,是生长于南国的我所陌生的,但礼仪背后的精神,分明可见“亲亲之杀、尊贤之等”,与故国风仪接通血脉。所谓文化,须持之有故,因时损益,其指归是每个人的日常德行。《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许先生明白,与其坐而剧谈“文化”,不如起而诵说旧礼、躬行古风。书里所谈到的关中风俗,未必是读者所关心的内容,但因其承载古道,能让读者一窥民德之厚,他都不惮繁冗地列举起来。这种志趣,大抵坐实了某些人对许先生的“腹诽”:老顽固。他固执地坚守文化本位,口中出现的高频语句是“古人如何如何”。然而嬉笑怒骂的文字,未能掩盖他希踪先贤的野心: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严复语)。翻开钱穆先生晚年的著作,触目可见的都是钱老先生谆谆告诫后生须多寓目古书。其实人们对典籍的束阁不观,对本国故实之陌生,自民初就已蔚为大观。许先生不是友邦人士,不会为此莫名惊诧。不读典籍而丑诋中国传统文化,是许先生不能容忍的。他同样看不过眼的,是人在日常行止上的失礼——这跟阅读经典没有决然关系,他告诉我们,关中老妪未识一字,言行举止却在在得宜,令人如沐春风,因为她们能从长辈口耳相传的人物事迹中学到正心诚意。文明陵夷已百多年。于今学者,往往侈言建制,特别是微博时代,持一看似不可颠覆之普世真理,登高而呼,顷而令闻广誉施于身。如果说这个就是时代潮流,那么许先生是错过了。然而这个错过一点也不可惜。邃古之初,贤哲制礼作乐,播传六经,着眼点就是修己立人,这是一种最直接而深刻的用意。古人传经,特别强调 “圣人垂训”。许先生不传经,他传古人之精神,目光放在德行品格上,这看似破碎害道,实质深切而著明——通过他批评的、他所尊崇的,看官自然明白,古人傲立于天地间的精神,并未泯灭。两千多年的积淀,确非一百多年的颠覆所能尽泯。文明的重光,需要后圣君子的涌现。我们未来一两代人,所能做的就是耕耘礼仪土壤,以待后圣君子的出现。凡庸如我辈,所应、所能做的,不是侈言建制,不是崇洋媚外,也更非厚古薄今,而是保留这个国度的文明血脉。此所谓文明血脉,章太炎称为“国粹”,包含三个内容: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许石林先生书中所说的、书外所做的,就是存续种种优异的“人物事迹”。这位“老顽固”,以卑下自守,不矜不伐,于是常不自觉地做一些自己都觉得不甚高明之事,例如追看一部热门电视剧,然后写一本“损品”之书,指出剧中种种荒谬不经之处。但其事虽微,其旨却大,庄谐俱下的文字,潜藏着他对浅薄浮夸、率兽食人风气的痛心。作为关中人,许先生宗仰关学鼻祖张子。张子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今天已经没人能做到。许先生并不讳言自己也跟很多人一样,已不能克绍先贤箕裘,但他热切希望至少有人能“为往圣继绝学”。于是,他对读书得力的年轻人,从不吝惜揄扬之辞,尽管自己并非身处高位,也想办法多给对方展示机会,甚至帮忙找工作。关中之地远去,关学精神不绝。这位身材魁梧的关中大汉,有一颗赤诚的希贤希圣之心。如果说他有什么野心,那就是希望古道不绝、礼乐存续。

饮食文章自欣悦

求一得二。收到许石林这本《饮食的隐情》,是意外的惊喜。但自《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热播之后,饮食书“甚嚣尘上”,很快就让人有了“厌食症”。许石林这本饮食书能够免俗吗?答案是肯定的。老家西安渭南蒲城,读书中山大学,文化行走在深圳,但他发而为文,每每都是对故乡心领神会的追忆,对传承中华文化原典精神的人物的追寻。这里有杰出的大学者、大文化人,也有一如他自我认同的市井凡俗,特别是故旧亲朋,因此,他的文章虽然格调很高,却不是那种令人生厌的官样文章,也不是那种文艺腔很重的所谓“美文”。他的文章真正体现的是“修辞立其诚”的那句古训,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味、言之有趣,一句话,言必言之,言必信之。从许石林的文章中,我们更多的是感到,为文之难,并不主要在遣词造句,坚持一种立场之难,才是精神上必须要逾越的一座山峰。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言下之意是你一定要放弃立场,特别是某种故乡视角、故乡体验、故乡说法,更在弃之不及之列。很显然,这对许石林就是一种痛苦。不过,他不是一味哀叹的人,他更多的是用这种精粹的文化来修炼自己,影响别人。他的古琴艺术,他的吟诵艺术,我还没有直接感受,仅就他赠书用毛笔写下的行书款,春风袅娜,就让我看了心生喜悦。老实说,假如赠书给别人的话,我都不知道在扉页上应该写什么字,更遑论,字的美丑好坏了,我压根就不会写毛笔字。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礼崩乐坏,每一个时代也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克己复礼。现在看来,孔子的作为,不是至孔子时代结束了,就一切都不重要了。孔子树立的是一个典范,后面的一代代还是要有人站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因为能力、境界、胸襟、际遇,能够做出的成绩可能很卑微,颠沛流离与孔子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不放弃、肯作为,是一定要见诸行动的。许石林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大气的人,让人敬仰的人,写文章而让人敬仰,这其实很不容易。就连很多知名作家在欧风美雨的冲刷下都纷纷说,文章,小道也,不足挂齿,消遣罢了。文章是可以拿来消遣,但如果文章只有消遣一途,又何必拿文章消遣呢?更轻松的消遣有的是。说到小道,恰好看到徐大椿撰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医学源流论》中有一个说法,不妨抄录如下:“医,小道也,精义也,重任也,贱工也。”徐大椿说的是医,移之说文,未尝不可也。“而窃慨唐宋以来,无儒者为之振兴,视为下业,逡巡失传,至理已失,良法并亡,惄焉伤怀,恐自今以往,不复有生人之术。不揣庸妄,用敷厥言,倘有所补所全者,或不仅一人一世已乎?”这还是徐大椿的话,我觉得与许石林为文的境界约略类似,就继续一路抄下来了。文章沦落如斯,而不甘沦落,兀自振拔,可不敬乎,即使是写饮食文章。有人或许要问,许石林这本《饮食的隐情》谈论的是饮食,你读之再三,何以说的都是些山高水远的话。我说,这就对了,饮食之美,就美在山高水远,不能穷尽。况且,饮食之余,最宜山高水远,否则,口腹之乐顿失情趣矣。


 饮食的隐情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