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的奥秘》书评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9-1
ISBN:9787111080787
作者:Charles Petzold
页数:280页

如此期待~

从来没有这么一本书让我如此期待。。在公司里看了一半的电子书,突然有股震撼的力量,多年来如此繁复扎乱的知识,在作者的手下显得如此轻巧。复杂的东西变得不再复杂,就像在迷宫里走了很长、很久,突然看到了出口,豁然开朗~~。大师就是大师,要想成为大师就要做到让不简单的东西变得简单。这在软件业也是一样的,能把软件做到简单就是相当的不简单。就像大自然一样,简单规律,才能运行的美好。。也许只有大师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吧,内功修炼不到位,是达不到那种水平的。。超喜欢这本书,立即买了纸质的。希望通过多读几篇,做到温故而知新~,慢慢溶解里面的知识,映入脑海。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当被问到为什么能取得成功,都会回答,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计算机的奥秘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有意思的书,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认识了计算机的原理,充满惊奇。他讲述了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电报码、门电路、计数器、存储器、指令、寻址等等,浅显易懂,引人入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计算机编码方面的基础的启蒙读物。

俺的神呀,怎么没早些看到这本书呀!

看到它时想起大学初学计算机时种种迷惘与无助,如果早些看到它何苦受那个罪呢,高手就是高手呀,知识真全面,还能娓娓道来,佩服!五星级!再吐槽下中国的教育,不忍心比较呀!

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

非常通俗易懂的一本好书,不需要什么预备知识,看完本书,基本上能对计算机的原理有一个较好的理解,我是在高中时读的这本书,从此就喜欢上了计算机,最后也走上了程序员的道路,也看过本书作者撰写的其它书籍,受益匪浅。

谢吾师

好书!看了canco兄的评论,也想胡言乱语一番。Charles Ptezold先生不用多介绍,我是在大二时在图书馆中找到他的《programming windows》的,书还是第二版,讲的是win95程序设计,可还是让我欲罢不能,行文风趣幽默,简洁明了,让人折服。后来有看到了这本《编码的奥秘》。记得侯捷先生在《深入浅出MFC》中曾引述一段关于技术作者的评论: “技术文件写作者(technical writer) 是一种被过份苛求而且没有受到应得尊敬的职业。 如果你把焦点再集中到商业杂志或专业书籍出版社在作业系统、 程式介面、 发展工具方面的技术文件作者, 你就会发现这份职业不但苛求、 没有受到应得的尊敬, 而且它还十分地奇特乖辟。 再没有什么其他领域会像技术文件作者一样要接受那大量的、 高水准的读者的考验, 而且还得和不断创新的技术拼命, 和短的不能再短的产品週期赛跑, 和粗劣不堪的产品说明、 令人发指的同意书保证书、 模糊的事实、 可怜而不可知的市场力量拔河的技术书籍写作领域。其实这是十分公平的! 技术文件作者在程式员这一领域的地位如此低落的理由之一是, 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至少 90% 的文章和书籍靠着剪刀和浆糊就做出来了, 简直像是挖泥机一样, 卖力地挖, 却挖出一堆烂泥巴。 有的在产品手册上乱砍几刀, 丝毫没有加上个人的看法; 或是一些半调子学徒为满足编辑策划者的大纲要求, 硬拼硬凑, 文章中充斥毫无意义的冗词赘言。 只有 10% 的文章以及书籍, 是浊世中的一股清流。 这些文章书籍的作者分为两个类型: 一种是流星型的人物, 出了一、 两本有意义的书, 如流星划过天际,闪亮! 然后. . . 没了, 徒留怀念; 另一种是一小族群的所谓超级巨星, 他们有稳定而质佳的好作品,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这种超级巨星的特征是什么? 他们通常都有数年的实际程式经验, 才不至于光说不练; 他们对于程式写作有一股近乎狂热的感情; 他们写他们所做的, 不写他们所听的; 他们能够很快认知并接受别人的观念; 他们心胸开阔、 博览群书、 通情达理, 特别擅长在散乱的断简残篇中理出逻辑结构, 并且擅长将此逻辑介绍给别人。 他们拥有的最后一个共同特质就是, 都有一支生花妙笔。”讲的实在是痛快之极。喜爱计算机的同学都明白,国内的专业书籍比起国外来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这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态度问题。一部分有技术功底的作者都往往会疲于应付出版而出些应景之作,更别提那些为凭职称而编的所谓教材了。就我可怜的大学经历来看,学校定的教材不能一概以垃圾形容,但确实可以看做学术型或是考试教材,老师上课念念,学生记记,考试背背,就是这么一个流程。学习c++时就是讲“死”语法,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要继续接受这种学习流程,当然,这种情况也不能说是全部,但我相信,挣扎于此的同志肯定不是少数。平心静气的说,大学学习肯定是要靠自己的,不能指望课上老师的随便侃侃。但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不是也有改一改的必要呢,我认为这种必要还很迫切。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原因多方面。我不怕人笑话,试着说说浅见。首先就是一个惯性问题,我们自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都养成了一种被人喂的学习模式,这种陋习根深蒂固,岂是一夕能改;另外就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内的电脑普及教育家们天天喊电脑的神奇功用,但我们周围真正认识到计算机作为工具价值所在的人寥寥无几,我放假回家给人装机,大部分家庭拿来就是娱乐,当然不是说娱乐不行,而是大多数人的“娱乐”太狭隘了,有好多人搬回家就是天天“联众”,我没有什么贬低的意思,只是有些可惜。家长如此,怎么能指望孩子们中能出现小小“计算机家”呢?这也怨不得谁,只是我们的认识过程还没有达到,只盼我们快快努力,提高社会整体的认知水平,那时信息观念和技术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社会知识,何愁信息化不成,何愁中国不会有自己的linux抑或microsoft。扯远了,但还有些牢骚话要说说。现有的大学计算机教育,确实是怪圈。大家都喊要注重动手,可都搞弄虚作假的一套。学生们受荼毒后,变成老师再荼毒后人,我就遇上过不会装机的计算机原理老师,不会组网的网络老师。我没有任何轻视的意思,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是无辜的受害者。唉,也许这就是前进过程中的阵痛吧。只能期望这痛能轻一些,短一些。说了半天,这本书还是一字未评呢。简单说说吧。Charles Ptezold先生并没有像我们的大部分国内教材一样,一上来就板着脸孔对我们教训:我这门课多重要,理论多深奥,学习要多认真............而是像一个给孩子讲故事的和善老头儿,把自己的经验化作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来告诉你,你没有什么学习的负担,而是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不自觉明白了,当然,你也要保有一点小孩子的天真和好奇。记得物理学家费恩曼先生就是这样,他认为自己无法向本科生讲明白的物理问题就代表自己尚未理解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Charles Ptezold先生向一个计算机的初学者讲明白原理方面的问题................好书就不多说了,你读了不会后悔。顺便推荐一下其它我读过的,有关计算机的基础好教材:C语言的科学和艺术——计算机科学丛书: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89136/汇编语言与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C++和Java: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05742/程序设计抽象思想:C语言描述: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91000 /新编信息技术导论: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18515/计算机病毒防范艺术: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64694/其它不多说了,上面啰啰嗦嗦一大堆,无非是“书很好,值得一读”,另外,感谢Charles Ptezold先生,他是我心中真正的老师。

啥是计算机?

Charles Ptezold真是个好人,在写了厚厚的programming windows 之后,不忘初学者对计算机的概念上的疑惑,写了这本有趣版本的数字电子电路,从打手电作为暗号开始,对编码这个计算机中的核心概念娓娓道来。用继电器搭了电报机,还带中继的!呵呵,尽管原理上很简单,但Charles Ptezold编的很耐心。最后以一个简单版的计算机作为结尾,外带几句图形界面什么的废话(个人认为没有那几句废话更好)。如果你是计算机初学者,而且是好奇其中的原理的那种,那么这本书适合你。不过我当时看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过数字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之类,照样看得津津有味。虽然没有更多的内容,但Charles Ptezold展现的很好。

自己动手“做”计算机

今天的计算机能帮你完成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文档、视频、互联网等等,几乎你想得到的事情,都可以在这个机器上发生。 它的功能繁复多样,以至于你根本无法想象它的本质竟然只是一些处理简单加减法和存储0101信息位的数字电路。 为什么只是这些简单的东西,能够搭建成这样一个智慧的“生物”?《编码的奥秘》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今天计算机多样的功能,大多是依靠在它核心之上的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等等, 它们的本质,是在人类能感知的信息形式和另一种计算机能感知的形式之间转换。 人类能够理解键盘的26个字母,但计算机不能,于是乎便有了ASCII和UNICODE编码。 人类能看懂显示屏上的字符,但计算机不能,于是乎便有了显卡把要输出的字符编码串成排成列地打印在显示器上。 这里面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定制一种编码的方式,把现实中人类需要的信息编码成数字(二进制)序列,让计算机能够存储和识别,在这个基础上计算机再通过外部设备的硬件能力,用特定的方法(软件、编程)驱动硬件把数字序列还原成人类能理解的信息形式。 这就是计算机神奇所在了。上面所述过于笼统,但多少能构建一幅big picture。 这个机制背后有三个关键点——编码与逻辑、编码与计算机存储、计算机的模型。--------------------------------------------------------------------------------------------1 编码与逻辑计算机没有十根手指来数数,只有是非此即彼的二进制。 虽然二进制如此难以读懂,但人类的熟悉十进制也决非必然,无它,唯手熟尔。二进制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使用它? 这里就必须从莱布尼兹说起了。(记得我的马克思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计算机的老祖宗是莱布尼兹,当时自己还一片茫然,老师真是个博学的人啊)莱布尼兹是第一个认识到二进制记数法重要性的人,并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数的运算法则。当然,仅仅是二进制运算并不能做到什么,但接下来的布尔同学在它的基础上,第一次用二进制的数字体系把逻辑给表达了出来,也就是著名的集合论,实在是惊为天人。 也许许多读者都了解过集合论,而且和以前的我一样并没有感觉到里面有什么特别精妙的地方。 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逻辑学的基础,著名的三段论。 两千多年来,数学家们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苦苦思索,试图用数学符号和操作符来表现它。 而此前传统代数仅仅用于数数(数钱),并没有更多的作用,但自从布尔提出了集合论以后,逻辑能够用集合的形式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回忆一下集合论中的交、并、补和true & false),人们便能够用系统的数学表达式来进行逻辑思考。 当然做到了这一步,和计算机还相去甚远。我们还需要跨越一个巨大的鸿沟——把代数与机械联系在一起。 完成这个历史性任务的天才是香农。 他成功地把布尔代数中的true & false与电路中电压的有无联系在了一起。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搭建起全部的与、或、非门,于是我们第一次有了能够进行“思考”的机械!在这里不能不岔开话题,去提一下“继电器”这个东西。 继电器给普通人全部的印象就是它能够放大电信号,在长距离的通信中(比如电报)作用非凡。 但它在计算机领域的贡献却被后来的“晶体管”给全部掩盖了。 继电器是近代人类能够掌握的最重要的自动化工具。通过一个电磁铁和弹簧片,它能够对接两头的电路,替代中间手动的开关的繁琐,也意味着通过它我们能够把一片片电路搭建起来,建立更复杂的功能电路。 后来的“真空管”和“晶体管”也是起了同样的作用,只是它们体积更小、更省电和稳定而已。与非门之后我们可以构建起比较复杂的电路,如半加器、全加器,再接着是多位数的加减法电路。 搭配上可供输入的控制面板(一个个“上”、“下”的开关对应相应位置的0、1输入)和可供输出的一排排灯泡,我们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十分简陋的“计算器”而已,与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差距太远。 计算器与计算机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否重复和自动化。计算器只是计算机的一个子集。想象我要计算1+1=2,计算器可以胜任;但如果我要计算50次1+1=2,用计算器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再来我要把50次计算的和再加起来得出一个总和,计算器就无能为力了。 计算机首先要能够实现计算的重复和计算逻辑的设计。 学习编程的同学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对了!就是jump或者goto! 但首先我们要给计算器一种命令的方式(指令)——让它做加法、减法、存取、跳转等等。 这部分就留在第二部分“存储”来说吧!--------------------------------------------------------------------------------------------2 存储也许除了情感,计算机能储存人类记忆中其它的一切事物——文本、图片、视频等。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动化的原理。 自动化,最核心的东西是一个二进制的计数器,通过它的自增,我们能够实现自动化地按顺序遍历全部的指令。 那么只要指令按照我们想要的顺序与组织和编排(编程),计算机就会乖乖地为我们工作了。 计数器的实现,必须提及一个电路——“振荡器”。 具体的原理很简单,一个首尾相连的非门就可以完成。 它的重要性质是,它的输出会一直变化——从0到1,从1到0,循环往复。 你想到了什么?对了,二进制的数字,在自增的过程中最右一位就是这样0101地不断变化的,只是它们相应带动高位数字的增加。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通过振荡器完成了计数器的最右一位。 并且你还意识到了什么么?对了,就是我们每天说的CPU的频率!振荡器在一秒钟能完成多少次周期变化!我们接下来要构造计数器的高位部分了。 这里我们要拎出另一个杀手锏——“触发器”。这是一个稍微复杂的电路,它有两个输入,不能同时为1,但同时为0时的输出取决于上一次哪个输入为1。也就是说,在输入同为0时,这个电路的输出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可0可1。 这意味着什么?触发器有记忆的功能。 你使它输入全为0时,它能为你保存上一次是哪个输入是1。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构建边沿触发器,即一种只有当一个控制输入从0上升到1时,另一个输入的值才能够被储存到触发器中。 想象我们有一个边沿触发器,控制输入的一端接上一个振荡器,它不断发出0101序列,但只0上升为1的时候,触发器的输出才会被改变,这样触发器的输出就变成了周期加倍的一个振荡器——“分频器”。 再想象我们有的是一排的触发器,这样不断加倍的周期,不就是我们计数器自增的实现么!关于信息的存储,在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出“锁存器”, 再把锁存器编排成列,就形成了RAM随机访问存储器,就是我们最原始的内存了!--------------------------------------------------------------------------------------------3 计算机模型我们有了可以表达逻辑的电路,和可以存储的电路,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把它们协作起来的机制。 我想这个机制就是著名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里面有三个关键的概念。计算机内部应该使用二进制数,而非十进制数;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指令应该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并用程序计数器来寻址,但也应该允许条件转移。这种设计思想叫作存储程序概念。--------------------------------------------------------------------------------------------4 结语好吧,我已经不能说得更清楚了。 还有许多诸如图灵机、微处理器、总线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多媒体等等的内容,都在《编码的奥秘》这本通俗易懂的经典之作中,绝对是计算机领域的开眼之作,用绳命为你推荐!

遇到好书是一种缘分

只能说编码的奥秘和我有缘,,,大学时代非常boring的期末考前临时抱佛脚时期,我遇到了这本书,,在15“ CRT上一发不可收拾的看完了整本,把我脑子里很多没连上的的电路都轻松的连了上去。如果你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兴趣,如果你厌恶各式各样boring充满说教和格式化的计算机教科书。你可以开始读这本书了,尽管it技术日新月异,但这本经典之作不会out of date,就像读故事书一样

可以重读的经典之作

个人感觉,好比天文学家介绍宇宙起源一样,该书作者通过对编码和编码应用的介绍和分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计算机科学的形成与演变、计算机系统内在的结构和运行——可以说很完美地呈现给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超爽的星际旅行。对于耐心不足的读者来说,第10、11章大概算是两个“难关”,别着急,这本书其实很好玩的!你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不要以为自己是在挖煤,再努把力,你就能看到钻石了。

~@2005.8

从第1章到第17章,Petzold手把手地教我们用电线、开关、灯泡和继电器装配出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有一个8位的算术逻辑单元,64k*8的随机存储器,遵循Von Neumannt结构,把代码和数据都放入存储器中。能实现加、减、进位、借位、跳转和条件转移的功能。(当然,只是在头脑中,因为,不管是100年前还是现在,用500万个继电器来建造一台机器都是荒唐的:)虽然跟实际的计算机相比,它笨重、粗糙、丑陋,但装配的过程使我们对它有了特殊的情感。在持续进展的喜悦中,我们将灵性注入到无生命的线圈、开关和灯泡里面,看着这些冷漠的东西一点点地在我们眼前生动起来,这感觉有如创造生命一般。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上,自动织布机有着奇特的作用,对于这两者的关系,第一位程序员August Ada Byron说:计算机编织的是代数模型,正如织布机编织的是花和叶一样。的确如她所说,计算机科学不仅有实用性,还具有创造性的美。学习计算机科学的过程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也应当是感受它独特的美的过程,但如果在学习之初就接触太多的概念和细节,反而会妨碍我们的理解。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才会欣赏到本书的独到之处,作者专注于讲述计算机发展史上创造性的环节,使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地发出疑问,又绝不会丧失探索的兴致。本书传授知识的方式,简明、流畅的语言风格令人难忘,能够在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时候读到它,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编码的奥秘》Charles Petzold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9月

看到四分之一, 很不错, 写得很易懂

要是当年教材写得这么好, 那就太好了..引用楼上的评论:写得晦涩难懂得的书不看。人生的时光宝贵,把时间浪费在研究难懂或错误的书籍上实在不值。爱因斯坦曾说过,用复杂的理论解释事实,成功的机会为零。书写得晦涩难懂,估计作者也没弄懂,这样读者更是觉得云山雾海的。我喜欢读通俗易懂的书。书中要有新的思想或新的技术,能给人带来智力上的乐趣。书要深入浅出地讲述,从历史到现在,挖掘技术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技术或理论。工程实用的书应该非常详细具体,让人很容易上手实践。这就是《编码的奥秘》吸引我的原因。我幸运得象个孩子,找到了这个庞大而有神秘的建筑物的秘密通道,找到了地基,在上面发现了脚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简单即完美

以前很讨厌数电、模电,看着一个个集成电路就发愁,读完此书后,发现我对集成电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想买来各种器件,然后自己组装计算机甚至是其他智能电路的冲动!从上大学到现在工作,还是第一次有这种冲动,如果你还没看这本书,那么就买来看吧!

来贴一下勘误

书没看完,来贴一下作者官网的勘误来自:http://www.charlespetzold.com/code/我跟中文的对照了一下,中文版有的错误我就贴出来-----------------------------------------------------------------------------------Page 146:Under the line that begins with "Step 1," the first number in the subtraction should be all 1's like this: 中文版:p10511111111 -10110000 ---------- 1001111 Thanks to Michael Broschat for reporting this error. Page 167:The Q-bar in the function table should be Q. The table should be identical to the one on 191, like this: 中文版:p120Inputs Output D Clk Q 0 1 0 1 1 1 X 0 Q Thanks to Jonathan Gold for reporting this error. Pages 167 and 191:Actually, the function tables on pages 167 and 191 should probably show both outputs: 中文版:p120Inputs Outputs D Clk Q Q-bar 0 1 0 1 1 1 1 0 X 0 Q Q-bar Page 171:Just below the center of the page, the sentence "The outputs of the second stage are inputs to the first stage." should read "The outputs of thefirststage are inputs to thesecondstage." Thanks to Jonathan Gold for reporting this error. 中文版:p124 Page 271:The two lines of code towards the bottom of the page that use MOV instructions should instead useMVIinstructions: 中文版:P196MVI A,27h MVI B,94h ADD A,B Page 279:In the first two lines of code, the MOV instructions should beMVIinstructions: 中文版:p202MVI A,25h MVI B,12h CALL Multiply Thanks to Erik Larismaa for reporting this error. Page 322:In the code examples, the CMP instruction should beCPI. The two ADD instructions should beADI. The AND instruction should beANI. That ANI instruction should actually be the first instruction of theNibbleToAsciisubroutine. Thanks to Erik Larismaa for reporting these errors.中文版:p233Page 331:In the code examples, the three MOV instructions should beMVI. Thanks to Erik Larismaa for reporting this error. 中文版:p239-------------------------------------------------------------------------中文的pdf我也做了对应的修改的,但我不知道往哪上传...

真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计算机系统

最早在MP4上看文字版的PDF转成的txt,看了前面一半,十分过瘾。想买,可是这本书几乎绝版了。于是到淘宝上买了复印版,加邮费也就20左右。现在发现新出的这本,把两三百页的小册子卖到五六十块……这本书非常浅显易懂,但范围很广。从编码到逻辑门电路到存储器,从操作系统到程序语言,这本十几年前的书主要讲的是手把手做一台几十年前的计算机,不过这种经典的书到现在也不会过时。几乎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人包括中小学生都能看懂大部分的内容。看这本书,完全可以当作小说来看。这应该是学习计算机入门的第一本书籍。国内的那些书,怎么比!个人觉得能写出鸿篇巨著或老妪能解的书的人都是牛人,而Charles Ptezold既能写出Windows程序设计等专业书籍,也能写出CODE这种入门书籍,真是非常强啊。前不久拜访他的主页,又出了关于Windows phone7开发书籍,不愧是非常牛的Windows作家

了解计算机智慧的一本书

推荐不论是newbie还是geek都来看看,大陆教育的失败在于只是知识的填充而无法发掘获得只是的智慧。那么这本书完全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讲解计算机,回答了像我这种newbie的一些“白痴”问题。对于那些喜欢系统了解事情的人来说,这本书是非常适合的。

地基上的脚印-读《编码的奥秘》有感

屈指算来,这几年看过不少计算机书籍,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原理,读书带来的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乐趣开始减少,于是自然形成了看书的几个原则。写得晦涩难懂得的书不看。人生的时光宝贵,把时间浪费在研究难懂或错误的书籍上实在不值。爱因斯坦曾说过,用复杂的理论解释事实,成功的机会为零。书写得晦涩难懂,估计作者也没弄懂,这样读者更是觉得云山雾海的。我喜欢读通俗易懂的书。书中要有新的思想或新的技术,能给人带来智力上的乐趣。书要深入浅出地讲述,从历史到现在,挖掘技术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技术或理论。工程实用的书应该非常详细具体,让人很容易上手实践。这就是《编码的奥秘》吸引我的原因。我幸运得象个孩子,找到了这个庞大而有神秘的建筑物的秘密通道,找到了地基,在上面发现了脚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你是否想知道计算机如何工作和运行的?你是否想了解计算机是如何一步一步创造出来的?你是否想了解计算机知识的来龙去脉?你是否想了解计算机的历史?你是否想制造出一台自己的计算机?你是否想知道硬件与软件的区别?你是否想知道电报机、电的原理?你是否想创造自己的编程语言?你是否想知道你买的电脑中说明书上说的主频、内存、显示器象素、显存的概念和意义?你是否想知道我们常用的十进制的由来?你是否一直迷惑于二进制的理解?你是否想知道那些赫赫有名的IT公司的历史和发展?你是否想探询那些天才是如何思考和发明的?你是否想象科学家一样思考?本书将一一为你揭开谜底。本书的内容涉及数理逻辑、布尔代数、组合数学、集合、物理、化学和电子学等等知识。作者用简单、通俗易懂、流畅的词汇清楚地解释了如此多而且深奥的知识!在作者的笔下,原来学问是可以这么迷人的。一年前曾在书店翻过本书,看到本书写手电筒的原理和逻辑电路,就不以为意,谁知现在才知道犯了大错。最近总找到一本讲述计算机基本理论的书,于是在网上看了本书的前三章,没想到,一看就着迷了,立马买了一本。本书解决了困惑我多年的一些难题,以前迷惑、一知半解的理论一下子迎刃而解,读书的过程中,不时惊叹,“原来如此”,念念有词,坐立不安,强忍要仰天长啸的冲动,真是感觉漫卷诗书喜欲狂,实在是痛快淋漓,如同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似的。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计算机书籍,这是我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书。本书使我开始真正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理解软件和硬件的区别。通过本书,我终于可以把原来学习的计算机知识用一根主线串联起来,那些知识一一浮现在我以前。以前硬啃《设计模式》,学习《C++程序设计语言》,远没有本书带给我的知识的提高和智力的乐趣。如果说,《设计模式》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设计领域的书籍,那么我认为,本书是未来二十年最重要的计算机入门和揭密书。本书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各种原理,在解释完一个问题后,又提出下一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然后给出详细和清楚的解答,如此循环,读者很轻松地进入作者的思路,跟着作者一起探询计算机的奥秘。这种思考方式也许比单个知识点更加重要,它能培养人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方法论。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加大读硕士期间,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过了,就转旁听老师的课。有一次,赫舒拉发在课后问张五常:“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张五常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终于他发现自己也能象老师一样思考问题,认识到什么是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不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提出一个好问题。一般人没有这样的机遇能碰上那样好的老师,但通过读好书,跟着作者的思路思考,可以弥补这一点。另外,书中还有很多简明清晰的图解,能很好的帮助读者理解那些深奥的理论。本书还介绍了如贝尔实验室、施乐实验室等鼎鼎有名的实验室,以及如IBM、Microsoft、Apple等公司的起源和发展。这些公司和实验室可不是计划或规划出来的,而是自发演化(这里非要借用一下哈耶克的理论不可)而来,正如书中所写的“幸运的是,它的要求非常含糊,可以包含所有的事,聪明的人可以在此做他感兴趣的任何事”。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下,几十个天才的头脑在碰撞,异想天开的思想在交流,终于产生如此多不可思议的发明。可想而知,如果这些天才需要用论文来评职称,那些创造和发明是否会产生。作者Charles Petzold可是鼎鼎大名,从事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写作长达15年之久,是Windows编程领域的圣经《Programming Windows》的作者,该书影响了一代编程人员,只要你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该书都是必读之书。读完本书,我觉得自己也可以给别人讲解计算机的原理和应用,以前自己一知半解,模摸糊糊,所以在给别人讲时总解释不清楚,现在就清晰多了。女友是文科出身,对计算机原理一窍不通,我试着给她解释,她很快就能理解那些简单的理论。对于网上争论众多的如“语言之争”、“数学在编程中是否重要之争”、“通用CPU”、“自己的操作系统”、“软件产业的未来”等等,读完本书后,将会有自己的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而不致于迷失期间,我们从自己出发,努力提高自己,中国的信息产业自然会发展。另外,本书的翻译非常通畅,我在阅读时完全没有感觉到硬译的痕迹。作者的书如同房龙的书一样,有着梦幻般的气质,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和原理,经作者的描述,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使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向作者致敬,感谢译者辛勤的翻译,感谢出版社引进如此好的书籍。我希望成为本书的吹鼓手,向所有计算机从业者推荐此书,向所有的理科学生、所有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人强烈推荐本书。将来我将向我的子女推荐本书,引导他们进入迷人的信息技术领域。如果你是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IT人员,那么本书最最适合你。因为本书就是专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所写,里面有你梦寐以求的知识。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专业人员,那么本书将给你锦上添花,使你对计算机知识有通盘的理解。只要你想了解计算机的知识,本书将是你决不后悔的选择。今天,我怀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大家能够根据本书的制造出自己的计算机;我梦想有一天,本书不仅成为计算机专业的教科书,也成为其他专业的参考书;我梦想有一天,根据本书能出版一套配套的实验书,指导读者实践,自己动手组装计算机;我梦想有一天,中学老师能够用本书给学生讲述计算机的奥秘;我梦想有一天,政府官员能够阅读本书,了解信息技术的常识和基本原理;我梦想有一天,记者能够阅读本书,写出更专业性的报道;我梦想有一天,中国的科技实力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 朝闻道,夕死无憾。我终于明白了。请原谅我用了如此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那是因为我太喜欢这本书了。后记:最近读了《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然后又重读了《编码的奥秘》一遍,感觉又有很大的收获。个人觉得,两书结合起来看,将更有裨益。

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吧

本来计划的是一个星期左右看完的,结果看得太兴奋了,花一个晚上加一个小时看完了。如果说计算机系统要素讲怎么制造车模的,那么这本书实际上是在讲怎么样真正的来造一台老爷车。还是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过这本书基本上只讲了硬件,还没找到类似这样的一本好的软件书。

轻松入门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书里,我似乎从未读完过300页以上16开的(或600页以上32开的),尽管我买的此类厚书不在少数。幸运的是,最好的书一般都在这个限制以内。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我学到了不少名词。逻辑门电路:或门、与门、反相器组合逻辑电路:电平触发的D型触发器,边沿触发的D型触发器,计数器,累加器。。。手工汇编。。。在几年之前,我无意识地把这本书当做了嵌入式系统的入门教材。罪魁祸首啊。

大家写小书

很难想象一个人能把那么枯燥、艰深的计算机基本原理写的如此通俗易懂。不知不觉间你已经掌握了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对计算机的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对汇编等编程语言有了初步认识。作为一个微软资深工程师花大功夫去写一本入门教程真的很难得。

如果你是电类专业的学生

如果你是电类专业的学生,比如计算机、电子等等,并且已经毕业,那么在这本书应该不会看到太多新鲜的内容了。总体而言,内容就是huffman编码+电路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体系结构+汇编语言+上古时期的各种八卦,额外涉及一点点的模拟电路。并且上面几个方面讲的都不是很深。对于导论课或者非相关专业人士而言,可以会有助于你了解一些计算机运行的机理,不过可能会花上很多时间来理解其中讲的东西。对于具有相关背景的人,即使认真看,两天应该也可以看完了。另外,由于这本书原书是2000年写成,拜摩尔定律所赐,就是那个256MB内存的年代,后面几章当时比较新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已经比较古老了

是本好书,不过貌似不是很适合目前的我

是本好书,虽然我才看到第14张,,里面牵涉到了数电,模电,数理逻辑的知识,我是做信息系统的,目前正忙着开发,觉得目前看这本书不是很合适,所以就停下来了,,,,推荐给所有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看看,,,上数电,模电课的时候就不会打瞌睡了

很想有时间重温

看的时候还是大一,毕业后的这几年一直想好好的再看看,却总是一再耽搁。的确是一本好书,更像是一本科普,对于计算机,电子或者数学专业的童鞋们用来入门或者提高专业兴趣还是很不错的。刚开始读到本书的时候,当时心想国外怎么就写得出这么好的书,而国内的书就……哎,大家都懂的。

从硬件到软件的桥梁

纵贯计算机结构的必读书首先,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理论根据然后,如何用电路表示01,如何用电路进行And Or Xor然后,存储器然后,编码最后,操作系统

教材的思路全错了

大二的数电模电对我来说是不堪回首的记忆,虽然考试也拿到了85,但是转过身几乎没有任何痕迹。印象里仅有死记硬背电路图后一遍遍在老师的严厉注视下,战战兢兢的连电路,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连,即使得到结果,也毫无编程时的兴奋之感,只有长出一口气的解脱。啃了一半算法导论,愉快的读了几本算法和数据机构的书,也读了大半c++ primer当时的我来说,我不觉得我的计算机智商有任何的问题,但是我完全无法理解什么D触发器,什么R-t,什么反馈。。。。。。我当时只能绝望的觉得大概我的硬件智商不行吧,只要不是软件实在无书可读的时候,看见硬件的书便退避三舍。指导前天开始看这本书,用了两个下午6个小时左右,看到第十五章,我觉得触发器,加法器,连加器,什么边沿触发再也不是记忆中的死记硬背的痛苦,而是充满了跳跃和生动。我不关心这个东西的输出是正五还是负五,还是什么五亿伏,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灯泡的亮暗,至少请讲清楚为什么这个情况下要打开开关才亮,那个情况下要打开开关关灭。 充斥书本的是ms专业的各种电路图,然后便是计算,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非要从二极管开始呢,从继电器不是更清楚吗。你们不需要讲到多高深的知识,请把最基本的讲清楚就可以了。像我这样二十多岁的人觉得写别人看不懂自己的文章很nb还可以理解的话,编教材的那个年龄的就不适合干这种事情了。真的,你们不需要试图讲到现代科技,把布尔和莫尔斯的东西讲清楚了,理解现代的东西很轻松的,因为数学基础决定了这些。PS:这本书真的不可以错过,尤其看了一遍又一遍书还是模模糊糊死记硬背的同学,那不是你的责任我总觉得和计算机有关的学习都是轻松愉快,它既有着数学的逻辑,又不试图做到纯数学那样的完美和苛刻;另外还有着数学没有的丰富的实践。如果一本书让人觉得痛苦无比而没有任何思考的快感的时候,还是扔了它吧。


 编码的奥秘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