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书评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50276307
作者:[美]埃姆·格里芬(Em Griffin)
页数:592页

领完上半年的五毛 是时候换一本《初识传播学》了

2016的上半年是媒体转型的蓬勃期,各路新闻从业者、作家、写手纷纷开办自己的品牌,抓热点、追新闻。似乎随随便便一件事就能分分钟刷屏社交圈,一些人在抱怨信息过度,而与此同时,网络“喷子”更是随处可见,不管五毛有没有领到手,反正喷了就是。从百度莆田系事件、颐和酒店女生遇袭,甚至明星结婚闹伴娘以及最近未果的雷洋遇害案,各类事件一发生,舆论已经习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媒体骂一遍再说事情真相。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媒介洪流中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朵白莲,所以,不论是一知半解的“五毛党”还是自许洞察世事的“白莲”,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美国埃姆•格里芬所著的《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专为没有任何基础的初学者所写,用32个通俗易懂的传播学理论讲述、解释了各种传播现象。从认识自我开始,用熟悉且强逻辑的方法,教你看待触手可及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触不可及的大众媒介环境。《初识传播学》作者埃姆•格里芬在传播学领域任职、授课长达40年,是美国芝加哥惠顿学院的荣休教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初识传播学》是畅销全美的经典教材,插图第7版在之前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热门事件深入浅出为读者讲解传播学理论,一扫纯理论的晦涩刻板。与国内传播学教材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从学派下手,而是从传播对象开始,先讲作为传播者与受众合体的自我,我与他人的关系(人际、组织、群体传播),再到影响无处不在的大众传播。此外,大量的漫画、有趣的实例与电影的佐证让全书读来轻松活泼,让生硬的理论知识融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又不乏耳目一新。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计算的,夫妻关系是否解体,朋友是否背叛,自己是否会改变志向,在决定之前都是可以计算的,并没有想像的复杂和感性。为什么“香奈儿”“GUCCI”成为一类产品的代名词?为什么伪球迷要爱德国队?举例来讲,“GUCCI”作为名词指向“包包”这个意思,但是商业利润追逐使该公司通过广告、公关、宣传等各种方式,试图使“GUCCI”与高贵、有品位等富于色彩的词联系起来,数不胜数的媒介构建从正面来讲刺激了消费,人们消费的不是包包本身,而是赋予它的品位,也就是说在消费这个符号的意义。而我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是符号与符号的互动。首先,从个人来讲,人类最大的共性就是自以为与众不同。与他人互动之前要先学会了解自我。自我分为作为生理的“主我”和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客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像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面镜子,这个人就有多少个“客我”。而这所有的“客我”组成了最终的“客我”,这就是“镜中我理论”。其实并不难理解,想想如果你从小到大所有朋友同时聚在一起,你是不是不知道该如何自处呢?“那些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爱过的人就是你自己现在的样子”正是“主我-客我理论”的完美写照。其次,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群体给我们压力也给我们动力。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也要考虑其所属群体的因素。甚至人与人之间有冲突时都会造成认知的不平衡。比如,你和你的朋友A关系很好,A认为另一位朋友B是一个非常会说话办事的人,但你认为B是个虚伪的人,这时你和A的认知就需要重新改变以达到平衡。1,说服A承认B是虚伪的人;2,你被说服;3,A和B关系决裂。这样你自己的认知才能平衡。——“认知平衡理论”最后,从媒体大环境角度用三个理论——议程设置、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说说我们每个人被碾压得多么普通。△议程设置:柏拉图《理想国》中曾有火焰囚徒比喻。背对着火焰的囚徒并不能观察自己,只能通过火焰将自己投射在墙上的影子来认识自己。但影子和自己本身有很大差距。就像新闻媒介给我们脑子投影的真相,也许这种“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并不完全相同。大众媒介不能控制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告诉人们应该想什么。△涵化理论: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有共识地发展。媒介为人们提供信息的同时输入价值观。媒介提供信息使社会真实变为符号真实,影响受众的主观真实,受众根据主观真实构建社会真实,使社会真实构建越来越符合媒介构建的符号真实,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说到底,涵化理论可以理解为长期的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当个人意见与所属群体或环境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立的恐惧”。于是逐渐转变方向与优势意见相一致。当个体处于劣势时,往往会选择趋利避害,使自己损伤程度达到最小。形成观念一边倒。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媒介通过媒介间议程设置,使多个媒体关注此事件,从而形成媒介议程。一段时间后,媒介议程影响了公众对事件议题的重要性排序。且在报道过程中,媒介发表自己意见,形成强大的意见环境,而受众在孤立恐惧的前提下,对事件发表意见前会先进行“准感官统计”,其实就是感觉,希望自己不是少数派。大众媒介的意见环境使受众认为媒介意见就是大多数人意见,于是此类人倾向于表达意见,而反对派倾向于沉默,进一步加深螺旋方向。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涵化过程,大多数受众会无感觉地受到媒介影响,改变自身态度和价值观。“唾沫星子淹死人”就是这么可怕吧。也许自己并没有感觉,就作了一次Mrs .Macbeth。以上内容是我简单运用《初识传播学》中提及的8个理论试图捋清人们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之间传播存在的关系和意义。对于全书只是冰山一角,其余24个理论以及作者埃姆•格里芬想传达的信息、意义、语言和思维并不能完全呈现。用书中之意,这也仅是我个人浓缩的符号,完美转述并不存在。想要客观认识,还请参照原书。尤其对于上半年活跃于网络的喷子和“五毛党”,是时候理性认识一下传播学了。

《初识传播学》:有话好好说的“游戏规则”

闺蜜是传播学博士,虽然世俗把女博士归类为男人、女人之外的物种,而她却和大多数优秀的职场白骨精一样,在985院校担任老师,30岁之前实现了儿女双全、家庭幸福。正因为她对生活、对工作的驾轻就熟,也是我们闺蜜圈的心灵按摩师,一遇到什么问题和她聊聊就豁然开朗。我总以为她的专业是研究媒体、社交软件、电视节目等等传媒现象背后的枯燥理论,直到我遇到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这本书,才了解到传播学远不仅仅是传媒现象的分析总结,更重要的是涵盖了人类交流的各种现象。正如我闺蜜所说的,工作、生活中80%的问题都产生于沟通与交流,如果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他人以及世界,就更懂得“有话好好说”,于是能更好的平衡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去阅读《初识传播学》这本畅销全美的经典教材,也是充满趣味的,这并非是一本单调阐述晦涩的传播学理论的课本,埃姆•格里芬借助很多日常生活交流来阐述传播学理论的现象,而且还通过很多耳熟能详的电影来生动演绎这些理论。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意义、语言、思维等对人际沟通的影响,通过《初始传播学》了解人际传播理论也对现实生活极有启发:和我那位女博士闺蜜一样,在职场中优秀的员工往往具备两大特点:对事专业、对人亲和。现代的商业社会已然形成高度的分工合作,对事专业体现在我们要对领导传达的指示、同事的建议、下属的反馈等冗杂的信息进行反馈和处理,从而在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中做出选择和排序。对人亲和则体现在情商上,能听出领导和同事的言外之意;面对不同的人还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因而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而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人喜欢用缘分二字,实际上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争取好感。所谓缘分并不是很玄妙的东西,就其本质是因为相处的契合了传播学的交流规则:在两个人接触的初期,相似的背景、共同的意见都会成为两人交往的加分项,而意见不合则会成为交往的减分项目,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人们在相处过程中,谈论彼此有关的事物,会增加交流的舒适度。从最初生硬的见面点头和试探性的微笑,双方了解增加后会产生一些表达温暖的信号,如长时间的眼神接触、身体距离的靠近以及愉悦的声调等等。了解传播学的理论,会让我们成为更受欢迎的人。在目录和书中都使用过这样一幅插图,任何一次表达都在我们大脑中进行着这样的传导机制。同样的事情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差别巨大,《初始传播学》让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沟通的方式比内容更加重要:从一位独眼、瘸腿的国王征画师画肖像,有的画师反映国王真实却丑陋面容而掉脑袋,有的画师画上双眼双腿,反而让国王觉得在嘲讽自己也掉了脑袋。终于,有一位聪明的画师作了一幅肖像令龙颜大悦——国王踏在石头上端起猎枪单眼瞄准,一副国王打猎雄姿的肖像,这位聪明的画师因而获得重赏。在职场中加薪、升职的机会常常需要我们主动争取,前面这个例子并不是教你耍诈,只是理解传播学的一些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沟通的“潜规则”,更加圆融自如的求生存。

读懂传播学?这一本就够了

录取通知书应该陆陆续续的飞过来了。虽然记者编辑的名声一般,收入堪忧,但我相信,有许多通知书上写着:新闻、传媒、传播、媒体,诸如此类。这些专业,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传播学”。这个夏天,新闻传播的考研狗们,也正磨刀霍霍,对着传播学教程一干书等,度过一个漫漫暑假。为了表达一个落跑的传播学专业学长的关心爱护,是时候说出这本书了。那就是,美国学者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在信息社会里正确认知自我、他人及世界》,翻译展江。据说,这本书首次问世距今已20年有余,迄今已是第七版,是本三十六章、近600页的大部头。难得的是,读起来竟一点也不乏味,比起国内许多教材,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让人惊讶的是,即便涉及到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符号学这类,一些教材佶屈聱牙,装高深,凹词,本来看原著就一知半解,看完这些二手的解释,还不如不看,心太累。我知道,这就是我想要的。1、遥记当年,考上传播学研究生的时候,对这门学科有着深深的误解。本科学经济学,不管学的这样,明白与否,也是把凯恩斯亚当斯密挂在嘴边的,也是找数据做图表不亦乐乎的。虽然形式大于实质,糊弄多余认真,装x的成分多一点,但已经觉得是一个经济学人了,有了所谓的经济学思维。虽然最后考了个传播学研究生,做了经济学逃兵,可还是对这门学科抱有强烈的归属感。为什么呢?毕竟是现今社会之显学,书单里总是少不了基本经济学通识读物,罗辑思维里总是推崇经济学思维。所以,每当此时,想想自己也是读过微观、宏观,学过经济史、计量、货币,更是在穷极无聊时,翻过许小年、薛兆丰、张五常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不懂,可当面对经济学的庞杂体系、模型数据,内心崇拜得五体投地。反观传播学呢?那时候考研的参考教材是郭庆国的《传播学教程》,以及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专业课参考书。七零八落,不成系统。自己在市面上也找了找相关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内容鱼龙混杂,更重要的是,没什么名气丫。于是乎,脑子里除了拟态环境、沉默的螺旋、魔弹论什么的,实在想不起什么。感觉,这门学科像是一道菜,东北的乱炖,东西种类多,但价格低廉,还黏黏糊糊,腻腻歪歪。学渣就是学渣,竟然产生了一个错误念头,以为传播学内容寥寥,体系孱弱,实在可怜。不可否认,之于我,传播学给我打开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大门,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的交叉里,让我接触了那些闪光的思想。受益终生。但是之于“传播学”三个字,仍是不知所以,一头雾水。2况且,经济学拯救了我的就业啊。汉娜阿伦特时常翻翻,工作后也没怎么看过传播学的书了。直到偶然机会,让我读到这本《初始传播学:在信息社会里正确认知自我、他人及世界》,重塑了我对传播学的观感。这本教材据说是享誉全美的畅销经典。读下来果然酣畅淋漓,虽然老美的教材就是磨磨唧唧,有凑字数之嫌,让人抓不住重点,但是读起来身心舒畅,如沐春风。让你感觉枯燥的理论和现实世界以及自己的思考有所共鸣。特别像那本频繁登上各类书单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32种传播学理论组成了传播学的地图,惭愧的是,除了法兰克福学派、罗兰巴特、波兹曼等等,很多理论闻所未闻。作者按照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文化语境的逻辑来构建整本书,条理清晰,与常见的传播学分类方式大同小异,不必把本来就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模糊框架彻底打碎。3第一部分“给初学者搭建基础”读了两遍。说起来惭愧,虽是传播学硕士毕业,直至完成毕业论文,对传播学的认识仍然一知半解。总结起来,看了几本书,拼了几个文,凹了几个词,写了篇毕业论文,除此之外,一无所获。当然,这是后话。没有志向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与此毫无关联,知识扔了不少,就像是一张白纸。但一点也不影响阅读。作者的第一部分从理论的定义开始,解释了实证与阐释二者的差别,给出了乘数理论应该具备的特点,并自己绘制了传播学的一幅“导引地图”。之前对传播学的理解,基本建立在《传播学教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以及各类论文上,笔者眼里,传播学乱七八糟,就像是15块钱一斤的破书散乱地堆在地上。那时对实证研究和阐释研究的理解停留在背概念上。除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外,真的不知道什么阐释了。再加上读研时读的罗兰巴特、跨文化传播、后现代、大众文化什么的,就像是什锦沙拉,盖满了沙拉酱,芥末的,怎一个乱字了得。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虽然事实证明,我真的是选错专业了,当然不是传播学的错,自己的事儿。这也是后话,放下不谈。直至毕业,仍然在传播学地图的各个点里打转。甚至不能称作打转,而是跳水--看到一个点,挖个坑,跳下去,而不知道坑与坑之间什么关系。更令人尴尬的是,任时光飞逝,我想起从前,毕业五年后,这个传播学地图依然混乱。就拿书中关于阐释和实证的比对来做例子吧,其实不只是传播学的问题,这是所有学科都面临的问题。是哲学。读书的习惯在读研三年倒是养成了,阐释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的深层次联系,依然傻傻分不清楚。这本书的作者是这么比较的:首先是认知方式,实证主义者假设真理是绝对的,只有一个,独一无二,永恒且孤独。阐释学派的真理是相对的,是以传播为手段的社会建构。就是说,前者就像所有自然科学一样,以实验、观察,不偏不倚地揭示世界运行的奥秘。后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真理是被建构起来的,世界不能通过实验观察来简单在线,知识的呈现本身也有特定视角,所谓真理,是更多重的现实。然后是人类本性。提及人类本性,或是人之初性本善,或是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古往今来,谁也不敢说人类的本性是什么。人类到底是自己决定命运的英雄,或者是命运安排下的木偶,两个极端摇摆之下,每个人都有各自表达。传播学也一样。说到底,这还是人类自由意志能到达什么程度的问题,是兽性和人性对抗的问题。搞实验的,当然偏重于前者。再次,是最高价值。任何研究都有价值偏向,或者说是优先性。实证派毋庸置疑,把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偏向性的研究奉为圭臬。阐释学派则认为人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选择,这是区别于兽的关键之所在,所以,期待每一个学者能够在自身背景影响下,发展处自己的决断。毕竟,没有任何避风港能避开权力结构。最后,研究方法我们都知道了,一定是一个定量一个定性。更为可爱的是,这本书中,谈及每一个理论,作者总是用一个刻度表,衡量这个理论偏向于实证性抑或阐释性,尽管标准略显主观。只是一个小点,让大家看看作者的思路所在。4我不能不想也不用把书里的观点罗列开来,像发散的枝丫,条分缕析,简单明了。这毕竟不是图书推介,更不是读书笔记,就是一点想法而已。不过发个愿,之后一定做一个读书笔记。就这样。这书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对电影的痴迷。难怪,后来看作者简介,原来是个影迷中的影迷。每一章节,总会或多或少的提到几部电影。拿怪物史莱克、银翼杀手,以这些电影当做引子或例子,真是再好不过了,就是这些接地气的地方,让人感觉到,作者竭尽全力把晦涩的理论拉倒日常生活中来,不再是象牙塔里的敝帚自珍,而是理解日常生活的工具。真调皮当然还有美国教科书一贯的通俗浅显。我要再强调一遍,竟然连解释法兰克福学派、罗兰巴特这些主题时,仍能够联系生活,娓娓道来,不凹造型,实属难得。要知道,看欧洲学者的书是多么心塞,甚至美国凯尔纳,让我曾幼稚的以为《认识媒体文化》是本入门读物。面对这些大神,能做到不再进一步就不错了,能跳出来,用浅显语言表述,真心不容易。5记得当初学微观,老师的建议是熟读教材,能背则背之。此曰基础。遗憾的是,没能谨记老师教诲。老师说得对。回过头看来,记忆,框架性的记忆,对经典教材的框架性记忆,是多么必要。要是没有这个基础,知识就像一片散沙,找不到坐标,待时间长河冲刷后,消失殆尽。不知道这本书能否担得起这样的重担。毕竟之于经济学,推荐的书一大把,无论读尼克尔森曼昆还是平狄克,都绝无半点不妥。而传播学呢,或许因为这是个边缘的学科,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这样强推这本书,但并不能十分确定它在美国传播学圈子中的地位。毕竟我是土鳖。这本书按作者的想法,初识即first look,对于我,却是一种难得的review。离开这个学科这么远,这么久,以为不再记得什么。还好,翻翻这本书,其实一切都未走远,只不过自己意识不到罢了。

一把开通关系之门的钥匙

这是大学阶段的传播学专业教材,我很担心它枯燥和呆板,这是我对教材的刻板印象,然而并不是。这本教材有砖头的厚度,但你不要怕,它真的只是纸老虎。与它初识,来个友好的拥抱,它真的就便薄了。我说的拥抱是认识,500多页的文字,你看穿了它,才会发现它一点也不高冷,反而是平易近人,姿态谦和,当你没有顾虑的走进它,才会被它感染,为它心动。好吧,我承认我表达的有点肉麻了。其实只是想说,这本书是一本享誉全美的畅销经典教材,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传播学的精髓,学习到了这些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你完全可以游刃有余的在信息社会中国认识到人际关系、个人和群体、乃至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复杂关系。毕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关系是本质的体现,它既是社会人的必备,也是适应传播的根本所在。在这本书之前,我有这样的戒备:传播学听着玄乎,似乎与我无干,倒不如心理学来得实际。可是读了进去才发现,传播学和心理学是有姻亲关系的,比如其中的镜我理论、比如建构主义、比如立场理论。这么来判断,这本书是我们当下的信息社会里的利器,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认知自我、他人和世界,这三个元素是我们生而为人所离不开的东西。一、 理论先行请不在看到理论二字时就潜逃,这是我上学时候最烦心的背诵要点。但无可否定的是,理论就是我们要建筑漂亮房子的那一座地基,没有了它的支撑,房子的建设都是不成立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对理论少点偏见,多点谅解。可能作者的读者意识太强了,他料到懒惰的我们会对理论嗤之以鼻,于是便花了大量的篇幅为我们详解了理论的渊源,以致于后来的理论大家也专设章节来谈,可以说这本书本身就是理论的合集。但值得肯定的是,书中的文字风格还是偏可爱加严肃的,虽然在理论面前,我们如同圣旨领受般,不可马虎,但作者将这31种传播学理论涉及了各种不同的语境,甚至还有电影镜头的摄入,引得我在阅读的时候,总有放下去看电影的冲动。不过理论和影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你不知道鸟为何物,即使看到了鸟,你还以为是块石头呢。所以循序渐进还是必要的。作者也特意到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我来看,还是比较不枯燥的,因为在读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作者在诚意款款的与你对话,尽管最后的旗帜者总是他来掌控,但不可否认,这种写作风格可以征服大家对枯燥的厌恶,进而肯定这是一本趣味性和可读性明显的专业教材。二、 漫画辅助还有什么能比图画更鲜明表达意旨的呢?何况是趣味十足或者耐人考究的漫画版。它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那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纯理论。漫画多用来解释理论现象或者来举例延伸。我个人比较喜欢作者的细心,他所选的每幅图不只是图画的传达,还有文字叙述,这样可以让我们明确它的作用,而不是不明就里,一笑而过。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都可以简化或凝练成漫画人物来生动的比喻。比如在第11章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中,作者提到了关系的维持,以一幅男女相处模式的图来展现,文字是:他们真是天生一对,那女孩超级难伺候,但男孩却能应付一切!这说明什么呢?作者想要用这幅漫画来说明关系维持的重要性,并进而举出维持长期关系的满意度的五种可操作行为,他们是你积极、开放、信任、网络化、共同的任务。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心理学的痕迹,我甚至想说,传播学就是一种社会性心理学。三、 思考追加每一个理论都有旁批注明,每一个重点词汇作者都加注了黑体显示,它可以让我们在允许的情况下跳读和偷懒,毕竟一个字一个字的扫下去,很考验人的耐心,尤其是长期书墙这么厚,有一种很难见到光的挫伤感。但读到中间,会慢慢发现作者的叙述是有主次轻重的,只要你理论理解了,就可以冲到后面去看思考追加,如果你可以流利的打出你心中的答案,你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向前走了。但如果你连名词是什么概念都没有理解,那就只能灰溜溜的跑到理论部分,再去补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式。我想去我上高中的时候,总是以为自己做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了,再去做题的时候,却总是碰壁。这就是掌握不扎实的结果,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习惯于为自己美化和开脱。这是痹症,得治。举个例子,比如在第25章符号学中,作者提到了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组合,是不是听起来太抽象,但生动的例子可以解救你的惊讶。在摔跤选手的动作中,你可能会对比较胖且反应迟钝的摔跤手有意见,你会觉得他更懦弱或者更残暴。那么他的身体意象就是能指,是感官的物理形式体现,而你所附着的符号意义就是所指,比如邪恶。解释到这里,我想考考小伙伴的智商,请你在最快的时间里回答出珠宝的所指和能指吧。答对了说明你很聪明,聪明如我,是在看完解释之后才明白的。写到这里,我所提到的理论屈指可数,但你可能会从中嗅到了趣味,因为你会在其中大开眼界,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噢,原来是这样啊!哇,好神奇的现象呢!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买来一本读一读,我打算继续精读,以发现渺小的我在伟大的世界中的更多关系的秘密。想想看,当别人懵懂不知、自以为是的时候,你却如孙悟空般洞穿一切且认知到真实的自我、他人和世界。你会拥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它会帮你映射出人生的种种可能,并及时给你最有效的答案。

传播学告诉你,网恋成功的要素

前段时间,跟闺蜜说自己好像对网上认识的某个男生有好感,也仅仅是好感,没到喜欢的程度。她瞬间发来满屏的“不要网恋啊!”让我啼笑皆非。感谢她关心我的同时,也在思考,网恋是不是真的那么不靠谱,那些网恋的人是怎么确定和发展关系的?恰好最近在看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全书介绍了32种传播学理论。在第11章,作者以电影《电子情书》为例,辅以现实例子和科学实验,讲述了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内容,它跟网恋密切相关。平常我们会觉得网恋不靠谱,是因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关系太脆弱;文字聊天感受不到更多的信息,难以建立对对方的完整印象。后者专业的说法是社会临场理论,即认为CMC使其使用者无法感受参与互动的真实个体。说到这,让我们先了解一个对分析网恋至关重要的传播学理论:【CMC理论: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沟通;被滤掉大多数非语言线索的基于文本的信息沟通。】简单来说,CMC理论就是在网上进行纯文字的聊天,不包括语音、视频等形式。刚说到的社会临场理论则是指网络的纯文字聊天中,两个人不能切实感受到对方,没有握手,没有面对面观察。其实按CMC理论来分析的网恋,条件可是比现在要“苛刻”,毕竟现在大家常常因为忙而用语音聊天,而CMC理论是指纯文字。那么,条件如此“苛刻”的情况下,网络上两个陌生人是如何变得密不可分的呢?1、对时间有耐心,交流时间要充分现实中,确定恋爱关系前,我们尚且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对方。毕竟充分的了解是在一起的基础,只有足够了解,才能产生足够的信任。网恋的信息交流速度自然比不上当面交流,即便是语音聊天,也是比不上的,所以更需要充足的时间来了解彼此。【传播学教授约瑟夫·沃尔瑟经过研究发现,在同样的时长中,人们面对面说出的信息时人们通过CMC所表达的4倍。】【CMC的两大特征:语言线索和延长的时间。只要时间足够充分,CMC式的关系就不会比那些在非语言线索助益下建立的关系更脆弱易碎。】有心开展一段网恋,就不能吝啬时间。毕竟日久见人心,在线聊天的时间长了,信息交流足够充分了,才能足够了解对方的三观、爱好等基本情况,知道双方是否真的适合。虽然网恋了解阶段要花的时间比现实要长,但是关系的牢固程度也不会比现实差。我一个正在网恋的朋友,确定关系之前,每天都在qq上聊得热火朝天。在一起后也还是每天在线聊天,而且主要是文字交流。也有打电话,只不过异地的他们手机卡运营商不一样,长途话费贵加上比较忙,因此每天打电话的时间比在线聊天时间要短得多。当然,这是后话。CMC理论是指在线文字交流,不过他们的相处方式也体现了这点,延长在线文字交流时间,充分了解彼此,巩固恋爱关系,直白地说也是为了增加女生的安全感。想要成功的网恋,就要对时间有耐心。2、注意给对方发信息以及回复信息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看信息的时候注意对方发信息的时间。《初识传播学》中提到,“时间是唯一一个在CMC中没有被过滤掉的非语言线索,接收者会注意一天中邮件发送的时间,并就前后信息在时间上的差距给出评价”。书中还引用了约瑟夫对时间学的具体研究发现:【在新建立的关系或商务语境中,一条即时回复意味着敬重和喜欢。但另一方面,“给某人延迟的回复表明更亲密的关系才可包容的接受和喜欢;关系十分融洽的同伴不需要十分迅速地回复对方。”】网恋追求阶段可能秒回是最好的方法,说明你喜欢对方在乎对方。但关系稳定下来之后,还是慢慢回归原来的生活状态比较好。毕竟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两个人如果真的喜欢对方信任彼此,就不会太过纠结是否秒回,彼此牵挂同时也应该给对方足够的时间自由。我作为女生,也喜欢对方秒回,但要是每次他都能秒回的话,我就要怀疑他是不是不学无术吊儿郎当时时刻刻都在玩手机了。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有空时秒回,学习工作时别玩手机,忙着看到信息时,可以先说一声,等忙完再聊。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每个女生都不一样,这就要看男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心诚恳,言辞才会诚恳网恋主要是文字的交流,有些觉得网恋不靠谱的人觉得,干巴巴的文字无法充分传达感情。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初识传播学》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SIP理论的核心假设是CMC使用者运用单一的语言媒介达成的人际关系的沟通程度,与面对面时通过多种渠道所表达的情感并无差异。沃尔瑟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个观点......任何细微的情感差别只来自于共谋学生的意图。】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内心是真的想要表达善意与亲密,你的言辞就会传达出这种情感。而当你漫不经心或者不耐烦时,文字也是会表达出来的,对方是会感受到的,敏感细心的女生甚至能对在乎的人发来信息的每一个标点符号做阅读理解。所以,平常大大咧咧不太注重聊天言辞的男生,网恋的时候就要细心一点了。那么,哪些语言行为能够表达善意呢?【正如你的预想,自我暴露、赞扬、对亲密情感的明确陈述都排在有效亲密沟通列表的顶端。它们也是降低不确定性以建立印象和通过社会渗透形成亲密关系的核心策略。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隐晦的分歧、变换的主题以及在提出反对的同时给出赞美都能与善意建立联系。】正如前面所说,了解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基础,互相交流信息才能促进了解。所以聊天过程中,主动告诉对方关于自己的信息,比如兴趣爱好等,是善意与喜欢的表现,这些也是开启话题的方式。而赞扬对方、尽量避免或者说无声地化解你们之间的分歧,可以让聊天变得舒服。何必每个分歧都必须争个输赢呢,这是在跟喜欢的人聊天啊,又不是参加辩论赛。4、关系稳定时再交换照片虽然在线聊天是以文字为主,但是好像现在不少男生,聊天才聊几句,就开始问对方要照片,或者主动给对方发自己的照片。然后,“见光死”这个词就产生了。到底什么时候发照片最合适,《初识传播学》中这一段话也许可以给你一点启示:【沃尔瑟发现,“时间站在CMC使用者的一边,使他们仅仅通过文字交流就能比那些使用更多宽带的家伙获得更加的人际结果”。言外之意足够清晰。假如你正发展线上关系,要抵制彼此想要交换照片的诱惑和压力。】我自己也觉得,文字交流其实更自如,比语音都要自如,你可以斟酌之后,再敲下文字,甚至在敲字的时候,发现措辞不当之处还可以删改,避免一时冲动。至于照片,如果关系还不稳定,为了避免马上“见光死”,还是先不要交换照片。《初识传播学》中用电影《电子情书》为例解释超人际视觉理论就说明了网恋中容貌的影响:【超人际视角:CMC建立的人际关系要比现实中建立的更加亲密的观点。】【超人际视角理论认为即使她并不这么漂亮,经过一段时间选择性的自我暴露,对乔而言,那也不会产生任何区别。】喜欢一个人到一定程度,对容颜的要求会相应降低,而且情人眼里出西施。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毕竟现实跟电影是有距离的,理论也不是百分百完善的。所以总的来说,用传播学CMC等相关理论分析的话,网恋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时间、内心表达和照片。现实中也有不少例子证明,网恋并非那么不靠谱。而且它也有不少好处,比如双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交流,为了自证预言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埃姆·格里芬在书中的表述更加严谨和清晰。不过,若真的想从恋爱走到婚姻,网恋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其实只要是对的时间对的人,哪里遇到不重要,重要的是互相喜欢,能在一起,走到最后。

想要友好人际,你离不开传播学

最近阅读了埃姆·格里芬教授编写的《初识传播学》一书,和大家分享一下书中的人际传播知识。一、人际信息意义协调管理理论共同体纽带共同体纽带沟通塑造了人们自身,并建立了彼此的关系。沟通方式常常比人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更重要。(核磁共振扫描显示,人际关系的压力对脑部造成的影响就如同用拳头锤击胃部一样。)如何调解对话冲突?1、情节、关系、认同、文化a.情节:调解员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应当表述出“他认为他正在做什么”这样的解释。b.关系:冲突双方的关系决定如何解读语言行为。c.认同:自我认同是在持续的自我沟通中形成的。d.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少采用同一种方式阐释信息。2、对话的蛇状流动:不存在任何孤立的语言行为空间,对话中的一切都与其他事物相关联。建构主义随机应变的沟通在感知他人时,认知复杂的人,相对该结构发展不成熟的人而言,有明显的沟通优势。沟通者能够预见不同个体对该信息的反应,并相应地调整他(她)的沟通方法。假设你刚刚经历了分手,你觉得哪个安慰更贴心?a.“你不应该为失去一个男朋友如此沮丧。毕竟,天涯何处无芳草。”b.“天呐,我很遗憾你们分手了。但是,我想这样的事情总会发生。分手似乎是人们关系的一部分。”c.“我知道那一定很难受。我知道你现在十分痛苦、愤怒。没关系,我知道你真得投入这段感情,你们交往了那么长时间,你本来期待事情会有所不同。无论何时,只要你想找人聊聊,我都会在你身边。”试图缓解他人正经历的悲伤时,复杂的社交支持信息往往比不得当的支持行为带来更多安慰。复杂的社会环境会对较为较为复杂的思考和沟通方式有所刺激。在莫测高深的成人谈话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会沟通。二、关系发展社会渗透理论坦诚的自我暴露,可以使人们更加亲近。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电影《电子情书》在线沟通有时比双方同时在场的沟通关系更加亲密。因为,相对于自发的同步交谈,在非同步互动中,人们更审慎地计划、构思和编辑自己的评论。三、关系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子?其至少要有4个特征:喜欢、信任、责任和相互控制。在662位已婚或恋爱男女中的调查显示,以下5种行为有助于维持长期关系的满意度:电影《我爱贝克汉姆》充分体现了存在于家庭、友谊、爱情中的冲突。电影《我爱贝克汉姆》冲突的时刻也是对话的时刻。贝克汉姆绕过一排防守队员、将任意球抽射入门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在任何年轻女孩身上都能发掘出这种力量。你找到了目标,知道你想要到达哪里,但你必须调整转身,变通规则,才能最终达成你的目的。这本《初识传播学》共有31个专门的理论章节,每个理论以10-15页的篇幅集中介绍。四个主干部分相互独立,便于拆解,大量的电影书籍和插画引人入胜。如果感兴趣,不妨读一读哦。

我们是如何被影响的?

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被各种信息所影响,有主动的有被动的,不管怎么,他们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说:每年双11,是不是原本没有必须要买的东西,也会在当天零点守着购物车秒杀,然后开始晒快递拆箱照片。比如说:工作内容枯燥,工作时间长,薪水一般,没人认可工作成果,但若是依旧选择继续待在这个工作岗位,常常自己给出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是:我必须在这里工作,因为我爱这份工作。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看完埃姆.格里芬的《初识传播学——在信息社会里正确认知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第14-16章中关于影响力的三个理论,就会找到答案1、社会判断理论——改变可以改变的社会判断理论是与当前态度相比较,从而实现对某种观点的感知和评价。该理论认为我们听到一条信息时,潜意识中对信息的分类在接受信息的瞬间就会发生,或接受,或拒绝,或中立。根据我们的自我投入和对信息的对比或同化,我们的态度据此被影响和发生变化。举个例子:传统观点认为,8小时睡眠可保证身体机能的最佳运转。针对睡眠这个主题,对大学生群体做了一个实验:这批大学生读了一篇该领域专家撰写的文章,宣传事实上年轻人不需要那么多的睡眠。大学生收到的信息几乎完全一样,仅有一个关键点不同。有些大学生被告知需要8小时睡眠,有些是说需要7小时,还有些说是仅需要6小时,时间依次递减。最后一组学生读到的文章称人类根本不需要睡眠。最后实验结果反馈:当建议的睡眠时间越短,越多的大学生会出现动摇。直到专家建议的理想睡眠时间低至3小时及以下,学生们开始认为这条信息是无稽之谈。我们可以发现:3小时之后是学生们的拒绝区域;4-8小时是学生们的接受或者中立区域。随着专家信息的输入,学生的态度开始动摇、接受。我们可以总结出:高可信度的传播者能拓展接收者的接受区间。因此,日常我们想要说服或者影响他人的态度时:我们要先判断对方对哪些观点是持拒绝态度的,哪些是持接受态度的,哪些是持中立态度的。我们尽可能的先做出判断,并通过沟通或者请出有影响力的人物,来改变对方的观点。改变可以改变的人,改变他们可能改变的中立观点。2、详述可能性模型——如何改变他人:中心路线&边缘路线先普及三个概念:1)信息详述:一个人在以说服为目的的沟通中仔细思考与议题相关论据的程度2)中心路线:信息的详述;与审查信息内容有关的认知过程3)边缘路线: 基于不相关的线索而非主动思考问题的接受或者拒绝信息的心理捷径举个例子:比如:农夫山泉的茶π广告邀请了BIGBANG代言,你因为喜欢BIGBANG,BIGBANG代言了茶π,所以你会喜欢上茶π。这个就是边缘路线。比如:你是投资方,你看到某项目的介绍,并且一步步验证其项目的市场规模、盈利模式、用户增长趋势及预估价值,在相关数据分析和资料分析后,决定投资某项目。这个就是中心路线。如何影响他人:采用中心路线钱,你需要先评估你的目标听众有全神贯注评价你的提议的可能性,并且他们看上去也有能力详述信息。那么你在说服他们时就必须准备好能够支持你提议的事实和数据。采用该方式,信息内容将比传播者的个人特征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且其最后的效果是持久稳定的。采用边缘路线:如果你的目标听众既不愿意也没能力考虑你的提议细节,那么采用边缘路线更佳。此时,你的个人特质、你的内容包装而非内容传递策略更易成功。不过,这种方式的效果没有前一种持久。这也是为什么品牌商会请明星代言,或者因有爆料某明星不好行为而取消代言合作。使用边缘路线时,6种激发程序化反应的线索,可以帮我们有效导航到适合的方案:1)互换——“你欠我的”2)一致性——“我们总是那样做”3)社会认同——“每一个人都在这样做”4)喜欢——“爱我就支持我”5)权威——“就因为我这样说了”6)稀有——“赶在他们消失之前,动作快点”有木有发现,日常的营销,我们基本采用边缘路线;面对特定项目或者专业人士或者特殊环境中,我们才采用中心化路线。3、认知不协调理论——明知有错怎么办?最直接的例子:吸烟有害健康;我吸烟。我们先来看下:认知不协调过程模型态度/行为不一致——不协调被创造——态度转变——不协调减少我们是协调这种差异的?1)选择性接受部分信息,或者说选择性屏蔽部分信息。人们回避因与现存观念不相容而引起的认知不协调的信息的倾向。比如:烟民不会特意寻找、关注吸烟有害健康行为的信息2)我们会因为某一恰到好处的诱因,而主动消除对立行为的主张。比如:1美元/20美元实验。说白了就是日常撒谎的实验。实验对象都在做一份无聊且重复的枯燥工作,实验工作人员对一部分人说:外面有一个备选人员,如果你们能表现出对任务的足够热情去说服他,可以得到1美元。对另一部分人说的是可以得到20美元(当时的20美元比现在的100美元还值钱)。最后:为了1美元而撒慌的人,最后坦承他后来认为工作是有趣的(觉得自己不会为了一美元而撒谎);而为了20美元而撒慌的人最后坦承工作十分枯燥。总结:当您给出最小的合理化假设(1美元),人们的态度转变了,且后续因为行为和认知的不协调,主动协调这种差异,主动改变原有态度,以减少这种不协调就好像:当你的工作内容枯燥,工作时间长,薪水一般,没人认可你的工作成果,但是你仍选择了继续待在该工作岗位时,你会不自觉协调这种认知差异,给自己一个理由,比如:我必须在这里工作,因为我爱这份工作。类似这样的态度转变。不管是主动影响别人或是被别人影响,知道为什么,可能会让我们找到捷径或者避开陷阱。

如何让你的演讲有说服力?

01《我有一个梦想》是20世纪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它由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成为林肯纪念堂永久的回音。马丁.路德金在5分钟内,达到了他演说的两个目地:一是要求黑人非敌对、非暴力的手段进行斗争,二是邀请白人一起寻求平等、自由。事实上,这篇演说词成功运用了公共修辞里的传播学理论。它成功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两种逻辑形式——省略三段论和案例。这个理论可以提炼为:大前提:人人生而平等小前提:我是一个人结论:我与他人平等02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闲逛时被某一件商品所吸引,正犹豫是否下手购买,老板提议买这件商品还可以送小礼品,你觉得特别划算,立刻买单。这其实运用了修辞学理论“排练”原则。老板为某一特定目地而“猎取”论据——可以送小礼品。此时,说服过程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阐明主题,另一部分则要证实它。回到《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先设立一个主题“美国是一片充满机会的领土”,接着声称“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今天大家来这儿集会就是明证”。这时,演讲动机主题建立了因果联系。03习大大在中法建交50周年,致辞提到“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机遇、和平、进步,并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世界都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初识传播学》一书中,谈到了亚里士多德对演讲风格的论述,好的演讲词大多与比喻有关。他认为“每个人都愿意轻松学习”,“比喻最能达成学习的效果”,并且有助于理解和促进审美。习大大演说中的比喻有历史感,也有画面感,将中国比喻为醒来的“睡狮”,也传达了中国已经崛起,实力大增,发展进入重要阶段,需要与更多的国家合作共赢。04公共修辞是传播学里很重要的一个篇章,熟练运用修辞学,能赢得听众的情感共鸣,也大大增强了说服力。为此,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很早就对修辞做了系统研究,将修辞学划分为5个领域:1.创造——发现令人信服的论据2.组织——组织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3.风格——选择恰当的语言4.演讲——语调和姿态达到一致5.记忆——内容的掌握和练习马丁.路德金、习大大的演说词都成功运用了修辞学,“按听众的意愿去讲述”,用简洁、明了、有力的句子去说服听众。这种修辞的艺术,让事物呈现出更好的面貌,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让演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充分展现了演说者的勇气、自信、富有担当的坦率。这种艺术如泉喷涌,流向每一位听众的心田。

想要好好说话,你也该懂点传播学

“在信息时代里,最值钱的东西是表达力和理解力。你能够多准确的表达自己,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还在上大学时候我记在本子上的一句话,我甚至还记得讲课的老师讲过,“你说了,别人是否愿意听,是否听得懂,能听懂多少,这个看似短暂的过程,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前几天在看美国作家埃姆·格里芬的《初始传播学》,书中给传播学下了个很简单易懂的定义:传播是建立和阐释可激发回应信息的关系过程。如果信息未能激发任何人之上,情感上或行为上的反应,它就不能称之为传播。试想一下下面的例子:你有多少次试图劝说男友/老公/父亲戒烟?你有多少次因为朋友的推荐而买了你原本不喜欢的衣服/书/包包?你对“呵呵”两个字有什么感觉,你的长辈对此又有什么感觉?建立信息,传达信息,信息解读与处理,是传播学最有价值的部分。但传播学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对信息的研究,它还包括心理学,社会文化学,修辞学等等内容。《初始传播学》中提供的大致内容板块如下,正是因为其理论内容的五花八门,不管是在日常沟通,公众演讲,销售宣传和企业决策中,我们都能找到传播学的影子。1. 伯杰的不确定性递减理论“胡歌代言啊,买买买” & “明明看到广告并不动心的,一看到身边朋友在用,立刻就好想要”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背书效应”,当你推荐东西给朋友或是接受对方的推荐,影响对方购买决策的就不仅仅只是产品本身,更包含了你与对方的“关系”,你们彼此越信任,接受对方推荐的可能性就越高,彼此越疏远,对待产品的客观性则越强。在很多的情况下,你对广告代言明星的熟悉度也会影响到你的购买欲望。虽然你与胡歌素不相识,可他代言的广告,仅仅是对偶像的支持吗?你在不知不觉中,其实早已中了传播学的招儿。《初始传播学》一书中,提到的“不确定性递减理论”可以解释这一心理现象,简而言之,就是当你对一个人越熟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越多,自我暴露,相似性以及共享网络的增加会减少彼此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促进信息的互换。在背书效应中,产品正是利用了你与朋友,你与偶像间的“不确定性递减”,将产品本身的特性和“关系”融为一体,将你对朋友及偶像的信任和认知转嫁到对产品的认可上,从而达到“说服你买”的目的。这个理论对你有什么用?想安利之前先套近乎,越多的暴露自己的信息越好,提高对方对你的信任度。尽可能多的减少不确定性,才能让对方更愿意听你说话。我也只能帮你到这儿了。2. 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明知道抽烟是不好的,为什么就不听劝呢?” & “说服孩子先写作业再看电视简直比登天都难”明明自己讲的是正确的东西,为什么对方还一直坚持己见甚至反驳你呢?90年代的时候,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老烟民分成两组,一组播放因吸烟而致癌的图片,焦黄的牙齿,发黑的肺叶,以及垂死的病人来给烟民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另一组则播放普通的宣传片,不同年龄段,不同国家的人都手持戒烟标语宣传戒烟。你猜哪一组的效果会更好?心理学家们惊讶的发现,当烟民们看完第一组的宣传片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掏出一根烟,先抽上压压惊。反倒是没有受到刺激的第二组表现了更强的戒烟欲望。这就是《初识传播学》中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实际呈现:1. 人会本能的规避跟自己现有认知冲突的观点2. 当某一行为符合最小合理化,人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迎合公共习惯。看到这里,你知道想要说服别人做TA不喜欢做的事情要怎么办了吗?不要制造直接的冲突,将自己的观点包装的温和一点,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改变对方,而不是通过单纯的说教和威胁来强迫对方就范。人并不是一定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但一旦当他现有的认知和你想要灌输的观点产生直接冲突,不管你有多正确,也说服不了别人。不要硬推,只能软广。3. 费希尔的叙事范式常常看到同样在写作的朋友们感叹,身边人的故事都快被我们写光了,同学朋友前男女友表弟表妹发小同事,闺蜜的姐姐堂哥的干妹姨妈的女儿同学的男友...为什么所有人都会需要讲故事?为什么有人讲的故事让你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下去,而另一些不是呢?英国统计学家费希尔提出的理论是:人际沟通的一切形式几乎都是叙事,听众用理想的标准来判断故事,即:前后是否一致,听起来是否真实。传播并不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能进行到什么程度,则与听话者接受的意愿和可接收的程度密切相关。而故事无疑则是最节省认知能力的形式。通过故事包装的观点会更容易激发认同感,而认同感则直接决定了对方是否愿意因为你的话做出行动或因此产生共鸣,从而从心理上接受你的观点。想要吸引女神的目光,在茶余饭后的聊天中赚足眼球,除了摆出干巴巴的一堆信息之外,或许你可以尝试,去构建一个轻巧有趣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4. 传播的效果与什么有关?《初始传播学》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32个与传播相关的理论,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一一举例。但这32个来自不同领域的理论只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一件事,那就是:传播的效果到底与什么有关?人为什么需要信息的传播,又是通过哪些因素完成信息的传播?通过上图不难发现,虽然传播的媒介要靠语言,但真正赋予传播以意义的,还是人对于传播事件的解释。你传递的信息是否可信,与接受者的相关度有多大,与他们的预期是否有差异,能否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并衍生分享,是否能为对方理清问题,并用其可接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传播的形式是口头还是书面,是独白还是对话。你传递的信息是否有歧义,对方能否理解你采用的意象或者修辞。无论是日常聊天还是公共演讲,了解一些传播学的基本原理都有助于我们构建更好的信息桥梁。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传播,就是我说的清,你也听得懂。

这一本书,刷新我的阅读习惯

这三年来,一共读了171本书,写了165篇文章。越来越多的人,对我的职业和爱好感兴趣,其实在读书与写作这条路上,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颗好奇心,每一次阅读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怀着期待与欣赏走进一本书。拿到《初识传播学》这本书,我是有一丝惊恐不安的,没有一点传播学基础的我,该如何面对这一本570页的大部头呢?我想到了一种最笨的方法,按章节来,一章一章的看,遇到不懂的术语到网上查阅资料,并用&做好标记、记住页码,方便重读的时候检索。这样读了一个星期,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阅读策略,于是换了一种阅读方式:从故事性强、图表多的章节读起,再读晦涩难懂的章节,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01先梳理流派,再深入阅读在学校教育规范下,学习是一种必须,是一种要求,它是那么的天经地义,甚至让人有点厌烦。可是,学习是有乐趣的,阅读也是有乐趣的。这种乐趣在于你了解了一种新的观点,这种观点对你以后的生活有用么?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我好像天生带着知识的饥渴,寻找知识像寻找美食一样,乐此不疲。“决定性瞬间”是摄影里的一个术语,而读一本书的“决定性瞬间”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你本身的动机。动机是驱使我们思考、感觉、行动的需求和欲望。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收益与互动的成本。(第9章)2.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获得归属感。(第9章)3.广川与古伦的群体决策的功能视角理论指出,群体要达成一致目标,必须分析问题、设定目标、识别可替代性、评估结果。(第17章)4.失声群理论宣称,男性控制语言规则的制定,从而迫使女性在公共领悟保持沉默。(第20章)5.表现主义理论提供两种去除负面的情绪的方法:一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二是归咎于他人,借由牺牲完成自我拯救。(第22章)02传播学告诉大家传播理论不是一棵棵孤立的树,每一种理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汇集在一起,牵引着你更多的思考,读下一本书,也许你会再读十本书。修辞当你沉醉在小群体传播中,仔细琢磨历史伟人的演讲。你会惊叹想象力的伟大,群体想象与修辞批判结合,构成了修辞视野下的想象主题分析理论。现象学个性与关系获得改善的三个条件:一是你要言行一致。伪装不真实的自己,只会破坏你在对方心中的好感。二是你要接纳与尊重他人。用积极的态度,正面的思考,去感染对方。三是你要有同理心。去掉心中的价值观,不带任何偏见走进另一个人的世界。符号操控你应该从人们的传统、观念、习惯、态度出发,那是他们环境因素的起点。你应该牢记:一个真正的组织……必须植根于人们自己的经验。自我暴露在关系发展的初期,自我暴露是相互的。自愿的分享个人经历、偏好、态度、价值观,搭起沟通的信任桥梁。随着交往的深入,吐露太多太快,内心会自发地产生抵抗。良好关系的维持第一,愉悦有礼貌的谈话,避免批评对方。第二,自我暴露,坦率地讨论。第三,确定双方关系的对话。第四,与各自的朋友一起欢度时光。第五,一起处理日常事务。传播=内容+关系任何沟通都含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内容指语言层面,关系是指信息如何被诠释。传播符号学大众传播的信息不再是信息,而是被想象的主题。传媒现实具有政治性。回应大众传媒符号不是不是自然的语言,而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精心制造的。跨文化传播荷兰学者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总结了4个跨文化传播的指标:第一,权利距离。(美国人——小;日本人中等)第二,男子气概,指金钱、成功等社会元素,由男性思维鉴定定位。(美国人——高;日本人——非常高)第三,避免不确定性。(美国人——低;日本人——非常高)第四,个人主义。(美国人——非常高,日本人——低)03读完我想到了什么当年的爷爷一看到电视里的毛泽东语录,就条件反射地背出来,年龄太小的我,总是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原来,这就是几十年传播累积下来的效果。如今,身边月薪2000的朋友,不惜吃方便面,也要买个最新款的iphone,这背后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一切皆是传播,人际间的沟通,企业的决策,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都影响着每个人。当我细细回味那些案例,我们会更加理解自己,也更加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种种现状。

《初识传播学》里也讲了议程设置,不过是用水门事件这一丑闻和历界美国总统做例子讲的。[转发武大新闻传播]WTF?!先是脱欧后是台湾差点统一,你还不知道这其中的媒体作用?!

我们今天就从这两件热点事件中看一看,媒体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不论你是不是对于欧洲政治关心,这些天你一定听到了一个词——“脱欧”————英国合格公民一人一票决定英国是否继续作为成员国留在欧盟。英国民众成功的用自己手中的选票将自己脱离了欧盟。本以为脱欧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毕竟英国首相卡梅伦不满意投票结果辞职了。然鹅,呆萌的英国民众让这件大事的后续变得让人哭笑不得——比如脱欧成功之后,大家关心的第一件事情是去Google,什么是欧盟。据Google Search数据显示,英国脱欧公投后,英国网民在Google上搜索最热的五个问题,分别是:翻译一下就是——1、退欧意味着什么?2、什么是欧盟?3、欧盟有哪些成员国?4、退欧后会发生什么?5、欧盟有多少个成员国?不少英国民众一觉醒来发现真的玩儿脱了,纷纷表示后悔了…后悔了…后悔了…这么大的事情…突然就后悔了…这位叫Mandy Suthi的大姐接受ITV采访时说:“看到真的脱了,我就后悔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投‘留下’。特别是卡梅伦辞职,震惊到我,我也没想到过后果这么严重,希望能有再投一次的机会。”一位叫Susan的大姐接受LBC电台节目时打进电话说:“我现在很不高兴,骗子,全是骗子,说好我们给欧盟的钱可以给我们自己国民医疗用的,我现在没有感受到这些福利啊,感觉被骗了,想重新投票。”感觉主持人一脸懵逼。这个叫Ryan Williams的19岁小哥接受Metro采访时说:“好可怕啊,我只是觉得‘改变’很有意思,但英镑跌了我就后悔了,我本来就不知道投哪个好,我朋友投了‘留’,那我想着要跟他不一样,就投了‘离开’。”这位叫Adam的小哥接受BBC一个节目访谈时说:“讲真,我有点shock到,没想到我们真的脱了,我以为我们肯定留的,所以我就投了‘离开’,没想到自己的票这么重要啊…现在很方。”还有很多在网上说自己后悔的:I think I kinda regret my vote. I had no real reason to pick what I did!!我觉得我有点儿后悔了。我没道理这样投啊!!------Tom WalkerI personally voted leave believing these lies and I regret it more than anything. I feel genuinely robbed of my vote.我听了那些鬼话投了离开,现在不能更后悔。真心觉得是被硬生生抢了选票。——KhembeReally, really want to know the % of leave voters who regret it today, and those who thought it was a protest vote that wouldn’t ever happen.真的真的很想知道,投离开的小伙伴,有多少人今天后悔了。有多少人以为只是抗议抗议,不会真脱。——Abi Wilkinson不少投“离开”的人表示,他们以为只是跟欧盟抗议抗议,耍了小脾气,显示一下自己的牛逼…而且大部分都觉得最后肯定脱不成,觉得自己的一票没那么重要。然后一觉醒来,突然发现世界都变了,事情闹大了,于是开始方了…也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无语和指责:Many people who voted leave saw this as a protest vote. And it wasn't, I'm afraid. It was a decision vote.很多投票脱欧的人以为只是抗议抗议,但恐怕不是这样。这是决定性的投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How can you possibly treat such an important vote so flippantly as to regret it just hours later?怎么可以这么轻率地对待如此重要的投票?投完几个小时就后悔?— Kate McCannPeople who voted to leave, and now “regret it” because they “didn’t think it would happen”, should have their rights to ever vote revoked...投票脱欧,现在又“后悔”,因为之前觉得“不会发生这种事”的人,以后应该被取消投票资格……— Owen DaviesDon’t come to me with ‘I regret my vote’. You’re a grown human being that treated democracy like a game - live with your consequences.别再说什么“我后悔了”。你是个成年人,拿民主当儿戏,自作自受吧。— Jamal现在的确有些人要求“重新再投票”,可是这么重要的投票,你们这么随便不好吧???我要是卡梅伦,我也辞职…听说就因为这事儿,英国人还造了个新词:Regrexit = regret + exit我后悔了…抛开“这很英国”的不靠谱英国民众……我们谈谈到底什么是脱欧。脱欧关乎很多历史、政治和经济问题,朋友圈流传很广的通俗解释,就是起初几个大佬(英法德意)建了个微信群,没事发发红包,互惠互利,后来进群的小弟越来越多,只抢不发,大佬不高兴了,现在这世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于是有个叫英国的大佬就退群了,估计后面还有跟着退的,最后只剩几个不发红包的啦!有专家认为从短期来看脱欧对英国是有利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个决定很有可能是种短视的行为,它降低英国的国际地位,将不利于全球经济的长远发展。比起英国脱欧的政治原因、党派纷争、历史渊源等,相信很多人更想知道,这次英国脱欧,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最直接的就是脱欧对英镑与人民币间汇率和国人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影响。据此前高盛和汇丰估算,英国脱欧或致英镑10%-20%的贬值。这也就意味着,国人想去英国旅游、“剁手”、深造、投资等,都更为划算。此外,对于留学生或准留学生来说,由于到英国留学的欧盟国家学生数量或将因此受到损失,脱欧意味着申学校的南都或将比以往降低,但留学后想要申请欧盟其他国家的申根签证,恐怕就不会那么顺利了。下面我们说说台湾差点统一的事儿——台湾海军7月1日发生“误射”导弹事件。1日上午8点左右,台海军金江舰在高雄左营港进行甲级装备操演时,“误射”一枚“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导弹在澎湖海域击中一艘渔船致1死3伤。台防务部门之后称,发生“误射”的原因是人为操作疏失。但由于导弹发射流程复杂,要想发射实弹并不容易,从目前到情况来看,这一事件存在诸多疑点。另据@中国台湾网 消息,针对台军雄三导弹“误射”事件,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受访表示,两岸现无“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导弹“误射”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台方必须要有负责任的说法。至于是否有收到陆委会的通报?张志军表示,目前没收到任何信息;现在重要的是,台湾当局要如何严肃认真对待,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及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问题。台湾军方表示,对于不幸身亡的船长及受伤的船员,表达十二万(分)的歉意,并要求台湾海军司令部及相关单位全力做好慰问家属及协助后续相关事宜。通俗一点说就是——在7月1日这样一个阳光明媚早晨,党的95岁生日的大好日子。驻守在台湾左营军港的一艘台湾战舰(其实是导弹艇),突然在8:10am发出了一声巨响,一颗巨大的导弹就这样向着大陆飞了过去....!!!▲台媒示意图这是一颗啥导弹呢?台湾绿营媒体“苹X日报”吹嘘说,这颗名叫“雄三”的导弹(为什么不叫胸大、熊二、光头强???),是台湾军方对付大陆的“秘密武器”,是一颗射程有300公里的“航母杀手”,最远可以达到大陆的福建!——不过在大陆眼里,这种导弹也就是“呵呵哒”的水平。但别看牛皮吹得这么大,在最初得知导弹发出的消息后,包括“苹X日报”、“自X时报”等一干台湾毒媒都吓坏了。比如“自X时报”就报道了一名居住在台湾军港边上大叔,说他一大早在看到军舰突然发射了一颗大导弹后,连忙叫醒妻子,担心地表示“要开战了!”更可怕的是,台媒宣称:其实大陆雷达的侦测范围早已覆盖全台湾,所以在“雄三”射出的一瞬间,台军发现大陆那边雷达动向异常,都已经准备反击了...甚至连隔壁的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香港媒体都在有意吓唬台湾人,不断强调今天是大陆那边的“党庆”,暗示台湾此举就是“挑衅”...…不过,这颗承载着全台湾命运的导弹并没有飞出台媒之前宣称的300公里射程,而是飞行了约100公里落到了澎湖外海。 但是,这也让台湾的军政界吓得都快尿裤子了。 而且这种情绪,从今天中午当台湾军方反复刻意强调这是“误射”,导弹并没有射过“海峡中线”,以及“总参谋长”亲自带队调查就可见一斑。据“中时电子报”,绿营有“立委”则用“担忧与惊恐”形容了她这场“劫后余生”的心情...连前面提到的那位住在军港边的大叔,在得知这只是误射后,也长舒了一口气,但仍然悻悻地表示这事太敏感了,如果真的过了中线,射到大陆那边,后果不堪设想...!但讽刺的是,别看之前全台湾都吓坏了。如今在得知这只是误射,又没有射过“海峡中线”后,平时最喜欢和咱大陆较劲的绿营政客们,又立刻换了一副高傲的嘴脸。比如前面那位一度宣称自己极度“担忧和惊恐”的绿营女“立委”陈亭妃宣称:如果“雄三”被大陆捞走,对于台湾的防卫也将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这样一颗熊三导弹的“误发”,大陆的群众与媒体不同于紧张的台湾群众与媒体,而是群众保持着一颗吃瓜群众的调侃心态,称“差一点就统一台湾了”,“从此以后7月1日不仅是党的生日,更是统一台湾的纪念日”。而媒体态度严谨,深挖这一“误会”。看样子,在统一台湾这件事上,我们是认真的!从这两件热点事件中,反映除了新闻媒体的什么作用呢?有哪些新闻传播学考研的热点知识可能被考察呢?首先,大家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议程设置"了。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脱欧这件事儿上,媒体大量的报道脱欧后呆萌的英国人民,脱欧后对于中国人民买买买和出国留学的影响,受众的注意力就不再会放在脱欧带来的政治影响上了。台湾误射导弹这件事,当媒体以轻松愉快的口吻关注的是台湾当局的”吓破胆“,那么大家也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当大陆媒体转而深入思考,这次”误射“的深层意味时,比如为什么能够误射?发射导弹又不是按个按钮就行的轻松事儿;为什么方向是大陆?是不是为了检验他们的导弹质量和能力呢?那么,受众的态度自然也就严肃了起来。其次,就是媒体与舆论的关系。第一、反映并代表舆论(1)公开表达对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媒介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提升到“公众代言人”位置。(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的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优势舆论主体的影子。第二、引发舆论(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有意见的指导——特定的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物的重要信息的了解来自于媒体。(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程往往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这是媒体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手段之一。第三、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化的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经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的意见。新闻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倾向,或直接通过评论,表达观点,引导舆论。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