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匠的狂欢节》书评

出版日期:2015-6-30
ISBN:9787544754073
作者:[澳大利亚] 安德鲁·林赛
页数:385页

被面包释放的恶魔,恐惧与欲望的冲突(严杰夫)

17世纪末,尚未独立的北美大陆被夹裹到了英法战争之中。许多新英格兰北部的居民,在战火冲击下不得不往南迁徙。其中,很大一部分难民移居到马塞诸塞州一座名叫萨勒姆的小镇。不过,在大迁徙不久,这座宗教气氛浓郁的小镇却发生了一场离奇的事件。1692年,镇上牧师的女儿和侄女先后发生痉挛和抽搐,并像着魔一样不停地大声喊叫。对此,包括医生在内的多数人都认为,这两个小姑娘是被魔鬼附体了。而在镇子治安官的调查下,两位小姑娘指认了三个施法的人:一个黑人、一个乞丐,还有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妇人。在此后的严刑拷问下,三人中的黑人承认了“罪行”自认为巫师,并称会有更多的巫师来萨勒姆对付清教徒。就这样,围绕着萨勒姆小镇,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大规模的“猎巫行动”。在这场行动中,许多乞丐、穷人和社会底层人都遭到迫害,最终19个人在这场行动中,被当成“巫师”而被迫害致死。直到280多年后,心理学家林达·卡波雷尔才揭示,寄生在谷物上的麦角菌才是这桩案件的罪魁祸首:人在误食被麦角菌污染的粮食后,容易发生肌肉抽搐、呕吐,甚至出现幻觉.今天,人们再来回顾萨勒姆的“巫师事件”,或许更多的是带着猎奇的心态在观赏,但我们无法忽视,这桩历史悲剧的背后,其实是宗教与人心的恐惧和欲望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就是澳大利亚作家安德鲁·林赛在小说《面包匠的狂欢节》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林赛将故事放置在一座名叫巴切赖托的小镇上。如同萨勒姆一样,表面看去,巴切赖托也是座拥有浓郁信仰的小镇,牧师米莱托就是小镇的“精神导师”。但暗地里,小镇居民却各自拥有着不同的欲望:想要给上帝拍照的卢伊吉;拥有强烈表现欲的独腿舞者苉雅;畸形暗恋着苉雅的酒保阿马莱托;将口舌之欲和情欲奉为宗教的面包匠吉安尼;情欲膨胀的西娃娜;内心有着受虐倾向却又不断遭遇不幸的弗朗西斯卡;当然,小镇的牧师——米莱托也在这个名单之列,他试图用宗教对抗欲望,却在对抗中心理愈发扭曲……作为科班出身的戏剧编导,安德鲁很懂得怎样用文字,来为狂欢节的高潮一层层地进行铺垫。所以,在故事情节缓缓展开的过程中,安德鲁毫不吝啬地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这些小镇居民畸形、变态的内心。例如,安德鲁如此描写面包匠吉安尼对待自己的“面包礼拜”:“他坐在面包房里,看着面包缓缓膨胀起来。他内心深处的神迹与此有关,活在把面团发酵的世界里实在太奇妙了。这是他的安宁,是从面包匠之神那里找寻到的安宁。”安德鲁在书中,会反复不断地描写吉安尼制作面包的过程,这种过程揉进了面包匠充沛的个人情感和欲望。借着文字,安德鲁调动着我们的味觉、视觉和嗅觉,让我们得以与吉安尼“共处一室”,并感受到他的情感的收缩和扩张,并最终失控而制作出了让全镇居民都陷入癫狂的复活节面包。另一个例子是独腿舞者苉雅。林赛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苉雅断腿后的一场舞蹈演出。借着这场演出,我们可以看到,与吉安尼不同,苉雅不是依靠味觉和嗅觉来释放小镇居民的欲望,而是借助她颇具挑逗意味的舞蹈所展现出的视觉体验,来促使小镇居民不经意地外露出真正的内心。安德鲁写道,“所有人都掺和进来了,苉雅的舞蹈和观众发出的嗞嗞声同时达到了高潮,她一把捂住自己的臀部,猛地往上一蹿,所有人都在为她发疯地尖叫。”在刚刚读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感到人们内心被宗教压抑的欲望,如此猛烈地喷发出来,但当我们读到此后的狂欢节时却又发现,原来苉雅的“演出”不过是作者在最后的高潮前,安排的一次小型预演。林赛用一种潜伏的视角,暗中观察着这座“道貌岸然”的小镇,并为我们揭示了巴切赖托其实是如此一个欲望横流的“花花世界”。是的,我不愿使用“地狱”这个词,将小镇放到上帝的对立面。因为,巴切赖托不过是将我们真实的人世间,如舞台剧般浓缩到一隅小镇罢了。正如故事的结尾问道的那样,“怎样处理我们与生俱来的凶残和丑陋?我们能否承认它们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在问书中的人物,而是在问捧书细读的每一位读者。事实上,宗教与欲望间的对抗,贯穿在整个基督教的历史之中,其集中体现就是基督教对待女神崇拜的矛盾态度。因此,他才会在故事里不断提到阿芙洛狄忒这个意象。《旧约》时代的地中海各国,最盛行的宗教就是女神崇拜,阿芙洛狄忒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神像,树立在地中海东岸的古城以弗所旁的阿芙洛狄忒神庙,更是成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而女神崇拜仪式的最高潮,通常就是男女信众当众发生性交,这自然会被基督教看作是淫乱、渎神的行为。但作为后来者的基督教,想要在已存在女神崇拜的地区传播,就不得不对女神崇拜进行妥协和利用。基督教会的一些传教者,便将阿芙罗狄忒与圣母玛利亚融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变通”的确促进了传道的顺利进行,但基督教教义却又不允许信徒对圣母发生以往女神崇拜中的那种“渎神行为”,这就在基督教中埋下了一对矛盾:既要利用人的欲望,却又要拼命地克制欲望。这对矛盾最终带来的是,我们在基督教的历史中,反复看到欲望与宗教间进行着惨烈的战争。所以,安德鲁在《面包匠的狂欢节》中想要诘问的正是,真正的救赎,究竟是遏制我们内心的欲望,还是应该去直面这种欲望。对于这个问题,安德鲁并未给出答案,但我想,每个跟着他经历了巴切赖托的狂欢节的读者,一定都在心里有了自己的答案。

深刻的寓言 但零散的结构和冗长无味的内容

逼着自己看完了《面包匠的狂欢节》,冗长且不知所云。最初看这本书是因为芝士上的推荐,情欲分量很足据说还很有深度,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很新的书。断断续续几乎读不下去,作者可能想通过塑造数个夸张但典型的人事,来完成这个荒诞小镇的侧写。但是实在内容琐碎且毫无吸引力,我控制不住自己要弃读的心情。今天把这本书读完,有一半的内容都是匆匆扫过,只是在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段落和章节才放慢速度,探索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最后的结局是在特殊的一天,因为面包匠神奇的面包,全镇人放肆的交媾,并且在这个过程洗涤了自己的灵魂。这应该是全书最震撼和设计最巧妙的情节了,然而可惜的在这之前我已经有两次看过这样的情节了。一次在电影《香水》中,因为主角用处女体香制作出来的终极香水,在偌大的行刑场上,本来满怀仇恨要亲眼见证他被处死的人争相向他臣服,并且在香水的魔力之下肆意交媾,一场狂欢之后全城人都对此闭口不提。一次是在电影《杀生》,主角钟爱捣怪闯祸,把催情剂倒入村里的井中,后果可想而知,又是一次烈日之下的全民狂欢。确实很荒诞,第一次看震撼,第二次觉得有趣,但三次就提不起什么兴趣了。提不起什么兴趣,是我对整本书的感觉。不过不得不提,译者很用心,全文翻译很流畅。本书的人性寓言味道很重,虽然加入了不少宗教元素,但在荒诞离奇的情节中,还是能透露出人性善恶,在世间的诱惑面前如何自处等等复杂的主题,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确实也能发人深省。本心、信仰、伦理等看似难以很重要的东西,界限在哪里,如何保持、如何加固,倒也是不朽的难题啊。

复活节面包与青岛大虾的集体狂欢

以翻译卡佛小说出名的译者小二,今年六月出了一本新的译作《面包匠的狂欢节》,这部长篇小说的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安德鲁.林赛。小二说:“林赛花费了十年时间完成他的这部处女作,我断断续续翻译这本书的时间也超过了十年。”看来这本书的写和译,都不是容易的事,而作为读者的我,读这本书虽然没用上十年,读完它也断断续续地用了一两个月。我一开始读这书就没特别感觉是自己的菜,国庆假期带着它去了拉萨,在海拔3700米的圣地,却一页也没有读。最终在国庆黄金周结束后,一边在网上和众人争论青岛大虾事件,一边完成了对《面包匠的狂欢节》这本书的阅读。多箩西.休伊特这样评价此书:“关于人类状态骇人听闻、精妙绝伦的寓言。阅读这本书,为它惊叹,并对它致以谢意。”这正是我想说的话呀,尤其是遭遇和书中复活节面包极为相似的对青岛大虾的集体狂欢之后。先简单说下青岛大虾事件。国庆黄金周期间,从四川到青岛旅游的范先生一家三口,在海边一家海鲜烧烤店吃了一餐饭,其中有一份虾,本来以为是38元一份,结果被店主要求按38元一只付账,后来双方闹到派出所,最后调解为所有餐费800元。再后来在家乡及各路媒体的帮助下,最终退回了范先生600多元,实付156元。但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从此名扬全国,各种段子层出不穷,全国人民集体狂欢,对这起消费纠纷事件进行了各种富有想象力的解读。其实,我真心觉得青岛大虾事件是经济学行为,一份虾收了1520元,以每只38元计算,总共40只,你真的认为在国庆黄金周在寸土寸金海边烧烤店可以38元吃40只蒜蓉虾吗?不符合常识的消费行为肯定暗藏陷阱,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而已。菜单上妥妥地写着海鲜按个论价,这家人居然敢吃40只虾20只蚝,花蛤已经开恩没按个论了。在网络信息时代,出行前不看大众点评造成信息不对称,也是经济学行为哦,幸好不是国营大店欺客从而上升到对国企及体制的控诉,说到底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沟通,不是要自由吗?开店有定价的自由吧?淘宝上那些店家在价格上玩数字游戏的也不少吧?公权力及媒体不介入才是常识。自古以来,买的不如卖的精就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当然卖家精的过分超越一般人眼里的道德底线就不太好了。黄金周,就应该什么都比平常贵,人工成本还是日常的三倍呢,不贵的只有免费的高速公路,这一不符合经济学常识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就是高速大堵车,你要用比平常多很多的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甚至会发生应急道被占造成车祸受伤者死亡的惨剧。吐槽完青岛大虾,再回到《面包匠的狂欢节》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小镇巴切赖托,就像中国人民有黄金周一样,这里有被当作地方特色写进旅游指南的面包匠的狂欢节,在复活节那天,面包匠要烤出美味的复活节十字面包。让面包匠吉安尼发狂的是,他怎么也烤不出这种十字面包,为此每年都要承受一次难以忍受的羞辱。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形形色色,人们在伦理和堕落的对抗中日夜挣扎,终于在复活节和愚人节相遇的那一天,借助吉安尼神奇的复活节面包,释放了内心的恶魔,在肆意交欢中,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清洗。这一天,是吉安尼50岁的生日,他的被牧师艾米莱伤害过的女儿弗朗西斯卡勇敢 地揭露了牧师的罪恶。小二在译后记中说:作者通过戏讽常人眼中最为神圣的宗教而展现人性中的丑恶,但展现并不意味着就能粗暴地从道德的角度去批判它,甚至毁灭它。暴露丑恶同样可以洗净灵魂的污垢,因为当你反观处在文明巅峰与尽头的当代,展示荒诞也许才是最有效的治愈方式。这话说得太好了,青岛大虾事件正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荒诞,在众人眼里它意味着山东花费亿元多年打造的“好客山东欢迎您”招牌的倒塌,也给山东人厚道的集体形象抹了黑。其实,厚道和好客都是纯粹的道德标准,以道德标准来要求商业行为很可怕,若碰上吃霸王餐的人也得好客吗?一个买卖人,没人买才是最大的经营风险,而不是卖贵了被各种舆论绑架,最后罚款关门了事。在书中,作恶的艾米莱最终还是死了。书中这样描写:“也许艾米莱的遗物箱向我们提出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怜悯之心,这个世界还会有希望吗?一个人可以随便谈论自由、责任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些概念似乎过于裸露,而我们的内心却荆棘丛生。”因为“弗朗西斯卡祭献式的存在把慈悲施加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所以她成了圣弗朗西斯卡。而青岛大虾神一般地走红也引发了大众的集体狂欢,各种寓言式解读层出不穷,有山东人为此而自省,有外地人因此而逃离,只有无辜的青岛大虾,像弗朗西斯卡一样成为了黄金周这一狂欢节的殉道者。有时候,生活比小说更加充满了荒诞的戏剧色彩。

狂欢生活手记

当初小二老师拿着这本书来社里表达翻译出版此书的愿望时,大家着实是吓了一跳。一部探讨人类欲望的荒诞情色剧,对于文艺青年们清淡的胃口,无疑是种考验。然而菜谱上也不能总是秋葵莲藕银耳羹,浓油赤酱的硬菜也得有一点,于是,我便勉为其难地成为了这盘红烧肉的厨子。我想安德鲁•林赛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一定是抱有深思熟虑的酒神精神,虽然故事的发展与转向带有很强烈的即兴性,但是其中对于既有宗教形式以及传统道德规约的彻底颠覆,以及肆意发泄的情绪,无不符合尼采对于酒神精神的诠释。小镇巴切赖托既是力比多支配的自由世界,又是林赛的痰盂,可以畅快地往里面吐唾沫,狠狠地讥嘲人类内心藏匿的污垢。作者林赛曾在在著名的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学习形体戏剧,并参加了乐寇的“动作研究实验室”,探索雕塑、建筑、音乐与形体之间的联系。 《面包匠的狂欢节》夸张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强烈的视觉感,和作者的艺术渊源不无关联。将口舌之欲和情欲奉为宗教的面包匠吉安尼,表现欲失控爆棚的独腿芭蕾舞演员苉雅,企图用宗教对抗自身欲望却横生畸行的变态牧师艾米莱,以及被情欲控制却不自知的西娃娜和阿马莱托……小镇上的人就是人类欲望的各色面孔,昭示着人最本源的生命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在不加束缚的情况下衍生出的生存状态。如何在封面上表现出这样的声色犬马,如何让读者领会本书的要义,便成了编辑加工这本书的核心之一。在巴切赖托阴郁疯狂的世界里转悠了几天后,我不知怎么突然想起去年在上海国际童书展看到的一幅画儿,画的是好多诡异的蝴蝶,蝴蝶的翅膀,身体有猫有人。黑白的版画儿,仿佛另一个时空的留影,飞到这儿已经过去了几百年。这幅貌似儿童画在一大堆其他货真价实的儿童画中大声聒噪,仿佛要冲破面具显露自己真实的身份。我用手机拍下了这幅画儿。我联系了这位插画家,隐隐感觉她会和这本书有些关联,却没想到,拉拉同学成为了《面包匠》这本书的福祉。拉拉说,我喜欢耶罗尼米斯•博斯,他是我的老师。我不认识博斯,不过当林赛发来他的中文版序时,我知道找对了人。林赛说:“有人猜测说,像耶罗尼米斯•博斯这批欧洲画家之所以创作出极具创意与幻想感的作品,可能是食用了含有天然致幻物的黑麦面包,从而激发了艺术灵感。因此,当画家们吃完午餐或晚饭回到自己的工作室里,整个地狱就在画布上面铺展开来……”半个月后,拉拉在画布上给我铺展出了巴切赖托的地狱。书中的各种倒错,各种性象征,各种畸残,都被巧妙地视觉化,画中所有的的意象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原型。林赛在看到这幅画儿后大为惊叹,说每次看都会发现上次没有发现的机关。这幅画展现的是一个狂欢的地狱。巴赫金是这样解释狂欢节的:“在狂欢节中所有的人都是参加者, 人们不是观看狂欢节, 而是生活在其中, 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 因为按其观念它是全民的。在狂欢节进行期间, 对于所有的人来说, 除了狂欢节的生活以外没有其他生活。人们无从离开狂欢节, 因为它没有空间界限。”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虽然最后的高潮事件发生在巴切赖托的中心广场,但事实上整个巴切赖托就是狂欢的广场,符合狂欢广场所有的生活逻辑。巴切赖托没有阶层等级,在人类原始需求的层面上达成平等,并以一次次荒诞的事件完成了狂欢的仪式性,如卢伊吉为上帝照相,苉雅的公演,阿马莱托的鹅毛求爱,当然,最后的广场交媾更是登峰造极的仪式,随后全体镇民推倒旧教堂的行动可视为旧宗教的脱冕,而弗朗西斯化身黑圣母与乳房形教堂的建立无疑是为新宗教加冕,象征着人对于生命本源的认可,从旧宗教虚伪压抑的束缚中彻底解脱,从此遵从内心,直面内心的黑暗。艾米莱的死和弗朗西斯卡的永生是狂欢式二重性最好的例证,生与死,祝福与诅咒,肉体与灵魂,这些不可割裂的二律背反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在狂欢节的宇宙中轮回,曝光人性复杂而不可预知的肌理。这本书我一共读了三遍,真的,我都读懂了,确实是一部难得的深刻神作,作者的实验精神让我肃然起敬,林赛用这本嬉笑荒诞的作品证明了自己是一名严肃的艺术家。不过请原谅我脆弱的神经,我在文案上写“挑战承受力极限的情色剧”基本是纯真相,只不过这“极限”是以我的胃口为标准的,我怀疑,这也是林赛设的局,是他希望看到的效果,正如他所说:“或许只有承认我们最阴暗的本质,才是不再蒙羞的唯一途径”,他逼迫我直面了我们这个生物群体最倒胃口的本质。不过显然拉拉和译者小二老师是更合格的肉食动物,小二老师用他的译笔,拉拉用她的画笔精准地再现了这盘肉所有的香气,鲜味,色泽和不可言传的肥美。大家体会一下通感。

人类又开始思考了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同时压抑着真正的自己。在一个特定的刺激下真实的自我被激发出来,但由于自己压抑得太久,已经无法区分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那个才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否定从前的自己很痛苦,但建立一个新的自己更痛苦。看完这本书以后感觉自己以后在生活里,碰到一个敢于真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人,值得尊敬,反而那些处事圆滑毫无破绽的人却需要提防。

深刻的荒谬

断断续续看完《面包匠的狂欢节》,有点被震撼了。译者小二文笔华丽流畅,自然不俗。这种写法和内容是我一直没有接触过的,可说是填补了阅读上的空白。故事看似荒诞,却符合人性逻辑,同时又造就了一种疏离感,让你无法轻松。其实我们都是裸体的猴子,有了语言更加可怕。可忍不住想有没有必要那么深刻?

救赎是遏制欲望,还是直面欲望?

文/严杰夫17世纪末,尚未独立的北美大陆被夹裹到了英法战争之中。许多新英格兰北部的居民,在战火冲击下不得不往南迁徙。其中,很大一部分难民移居到马塞诸塞州一座名叫萨勒姆的小镇。不过,在大迁徙不久,这座宗教气氛浓郁的小镇却发生了一场离奇的事件。1692年,镇上牧师的女儿和侄女先后发生痉挛和抽搐,并像着魔一样不停地大声喊叫。对此,包括医生在内的多数人都认为,这两个小姑娘是被魔鬼附体了。而在镇子治安官的调查下,两位小姑娘指认了三个施法的人:一个黑人、一个乞丐,还有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妇人。在此后的严刑拷问下,三人中的黑人承认了“罪行”自认为巫师,并称会有更多的巫师来萨勒姆对付清教徒。就这样,围绕着萨勒姆小镇,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场大规模的“猎巫行动”。在这场行动中,许多乞丐、穷人和社会底层人都遭到迫害,最终19个人在这场行动中,被当成“巫师”而被迫害致死。直到280多年后,心理学家林达·卡波雷尔才揭示,寄生在谷物上的麦角菌才是这桩案件的罪魁祸首:人在误食被麦角菌污染的粮食后,容易发生肌肉抽搐、呕吐,甚至出现幻觉。今天,人们再来回顾萨勒姆的“巫师事件”,或许更多的是带着猎奇的心态在观赏,但我们无法忽视,这桩历史悲剧的背后,其实是宗教与人心的恐惧和欲望间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就是澳大利亚作家安德鲁·林赛在小说《面包匠的狂欢节》中想要表达的主题。林赛将故事放置在一座名叫巴切赖托的小镇上。如同萨勒姆一样,表面看去,巴切赖托也是座拥有浓郁信仰的小镇,牧师米莱托就是小镇的“精神导师”。但暗地里,小镇居民却各自拥有着不同的欲望:想要给上帝拍照的卢伊吉;拥有强烈表现欲的独腿舞者苉雅;畸形暗恋着苉雅的酒保阿马莱托;将口舌之欲和情欲奉为宗教的面包匠吉安尼;情欲膨胀的西娃娜;内心有着受虐倾向却又不断遭遇不幸的弗朗西斯卡;当然,小镇的牧师——米莱托也在这个名单之列,他试图用宗教对抗欲望,却在对抗中心理愈发扭曲……作为科班出身的戏剧编导,安德鲁很懂得怎样用文字,来为狂欢节的高潮一层层地进行铺垫。所以,在故事情节缓缓展开的过程中,安德鲁毫不吝啬地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这些小镇居民畸形、变态的内心。例如,安德鲁如此描写面包匠吉安尼对待自己的“面包礼拜”:“他坐在面包房里,看着面包缓缓膨胀起来。他内心深处的神迹与此有关,活在把面团发酵的世界里实在太奇妙了。这是他的安宁,是从面包匠之神那里找寻到的安宁。”安德鲁在书中,会反复不断地描写吉安尼制作面包的过程,这种过程揉进了面包匠充沛的个人情感和欲望。借着文字,安德鲁调动着我们的味觉、视觉和嗅觉,让我们得以与吉安尼“共处一室”,并感受到他的情感的收缩和扩张,并最终失控而制作出了让全镇居民都陷入癫狂的复活节面包。另一个例子是独腿舞者苉雅。林赛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苉雅断腿后的一场舞蹈演出。借着这场演出,我们可以看到,与吉安尼不同,苉雅不是依靠味觉和嗅觉来释放小镇居民的欲望,而是借助她颇具挑逗意味的舞蹈所展现出的视觉体验,来促使小镇居民不经意地外露出真正的内心。安德鲁写道,“所有人都掺和进来了,苉雅的舞蹈和观众发出的嗞嗞声同时达到了高潮,她一把捂住自己的臀部,猛地往上一蹿,所有人都在为她发疯地尖叫。”在刚刚读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感到人们内心被宗教压抑的欲望,如此猛烈地喷发出来,但当我们读到此后的狂欢节时却又发现,原来苉雅的“演出”不过是作者在最后的高潮前,安排的一次小型预演。林赛用一种潜伏的视角,暗中观察着这座“道貌岸然”的小镇,并为我们揭示了巴切赖托其实是如此一个欲望横流的“花花世界”。是的,我不愿使用“地狱”这个词,将小镇放到上帝的对立面。因为,巴切赖托不过是将我们真实的人世间,如舞台剧般浓缩到一隅小镇罢了。正如故事的结尾问道的那样,“怎样处理我们与生俱来的凶残和丑陋?我们能否承认它们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在问书中的人物,而是在问捧书细读的每一位读者。事实上,宗教与欲望间的对抗,贯穿在整个基督教的历史之中,其集中体现就是基督教对待女神崇拜的矛盾态度。因此,他才会在故事里不断提到阿芙洛狄忒这个意象。旧约时代的地中海各国,最盛行的宗教就是女神崇拜,阿芙洛狄忒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神像,树立在地中海东岸的古城以弗所旁的阿芙洛狄忒神庙,更是成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而女神崇拜仪式的最高潮,通常就是男女信众当众发生性交,这自然会被基督教看作是淫乱、渎神的行为。但作为后来者的基督教,想要在已存在女神崇拜的地区传播,就不得不对女神崇拜进行妥协和利用。基督教会的一些传教者,便将阿芙罗狄忒与圣母玛利亚融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变通”的确促进了传道的顺利进行,但基督教教义却又不允许信徒对圣母发生以往女神崇拜中的那种“渎神行为”,这就在基督教中埋下了一对矛盾:既要利用人的欲望,却又要拼命地克制欲望。这对矛盾最终带来的是,我们在基督教的历史中,反复看到欲望与宗教间进行着惨烈的战争。所以,安德鲁在《面包匠的狂欢节》中想要诘问的正是,真正的救赎,究竟是遏制我们内心的欲望,还是应该去直面这种欲望。对于这个问题,安德鲁并未给出答案,但我想,每个跟着他经历了巴切赖托的狂欢节的读者,一定都在心里有了自己的答案。


 面包匠的狂欢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