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1505

出版日期:2015-10-6
ISBN:9787513319464
作者:张立宪 主编
页数:317页

书籍目录

1-3  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  那日松
4-67 彩色的昨天 阎 雷 摄影/杨 浪 释图
68-80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杨 杰
81-187 明星与素琴(上) 云从龙
188-204 浮生 任晓雯
205-264 暴雨将至 洪 韵
265-282 与霍洛维兹同台 内森•米尔斯坦
283-302 行星 王 巍
303-317 《罗兰之歌》与《杨家将》 刘 勃

作者简介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九篇文章,《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彩色的昨天》,《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明星与素琴(上)》,《浮生》,《暴雨将至》,《与霍洛维兹同台》,《行星》和《〈罗兰之歌〉与〈杨家将〉》。
《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是那日松为《昨天的中国》一书写的序,介绍“一位真正的人文地理摄影师”——法国摄影师阎雷(Yann Layma)。三十年来,阎雷几乎走遍中国,用相机记录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巨大变化。《彩色的昨天》展示了他在1985-1998年拍摄的三十多幅作品,杨浪为作品做了新的解读。
北京的五环像是一条无形的线,划开这个城市中的两个世界。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二楼出版机构发起的“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调查项目,将调查对象锁定在位于五环和六环之间的村庄,四十名参与者分别驻扎在四十个村庄里,观察农村的厕所、分帮派的野狗与大街上的小贩,最终积累了几百万字的文献资料。之后策展人崔灿灿策划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将调查结果做了视觉呈现;这篇《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是该田野调查项目的择要文字版。
《明星与素琴(上)》是两位年轻人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通信。贺明星成长于黑龙江明水县,他的父亲曾从事地下抗日工作并牺牲,他的家族在土改中被清算,而他本人积极要求入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规模庞大的“南下干部”中的一名,赶赴江西省星子县接收工作,从此定居江西。誓与贺明星“远到临终”的王素琴在和明星通信一年多以后,也作为南下干部家属来到了江西。特殊时期这些私人信件成为揭发材料,幸由笔者偶然发现并整理,成为记录那个时代的珍贵资料。
任晓雯的“浮生”系列,白描了多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素材来自当面采访和翻阅口述材料。作者用非虚构的手法,趋近人性的真实。
从1980年《吃豆人》(Pac-Man)第一次在关卡之间加入过场影片开始,游戏便走上了电影化的道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还原、剧情的引入使游戏内容大为丰富,但游戏体验更加真实的同时,也限制了游戏的可玩性和玩家自由度的发挥。洪韵在《暴雨将至》里记录了三十多年来游戏在向电影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苦与甘,梳理了电子游戏中过场影片的发展史。
《与霍洛维兹同台》摘译自美籍俄裔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的自传,记述了与钢琴家霍洛维兹作为崭露头角的古典音乐新锐,在苏联巡演的所见所闻。
曾在《读库1501》和《读库1503》发表《望星空》、《十二星座》的作者王巍,本次将视线聚焦到太阳系的《行星》之上。从与行星命名相关的神话传说,到星象占卜理论,再到现代科学中的行星特性,可以说,人们对天体运行奥秘的求索,贯穿了现代天文学建立的始终。
《罗兰之歌》是欧洲中世纪“纪功歌”的代表作,《杨家将》为中国北宋时期的英雄传奇作品,两者讲的都是奸佞卖国,忠良遇难,最后沉冤得雪的故事,时间接近,情节相似,刘勃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读库1505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研究抑或观察一个社会的变迁,除了关注当时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的心理脉络,更重要的是要摄取民间乃至市井百姓的心理切片。可惜的是,前者大都通过各种途径或多或少保留了下来,而市井百姓对于世相人文的态度,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整体性淹没。”社会学科班出身的云从龙,身为媒体从业者,近年来立足江西南昌,致力于现当代民间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关注普通人物视野中的历史真相,成绩斐然。从《未亡人和她的三城记》(载《读库1203》),到《4928-1》(载《读库1303》),再到《明星与素琴》,犹如从溪流到江河再到海洋,日趋开阔。阅毕《明星与素琴》,相对于云从龙笔下的人物与故事,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对第一手材料的重视与梳理,辅以相关史料的拼图补白式写作的架构,既有细节也有背后大图像的呈现,转场戏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平实与克制的行文。校读此文后不久,父亲因脑出血住院,所幸并无大碍。这让我的生活慢了下来。在博爱县人民医院照顾父亲之余,不值夜时,我在家翻看他今年的记事台历,以及四十多年前在云南开远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进修的笔记。可以看出,父亲发病是有预兆的,之前几天,台历记事栏里的笔迹已如锯齿。其上记载了我们每次回家与电话问候的信息,次数之少,让我汗颜。中学时代,我就留意到父亲在台历上记事的习惯,当年还从中抄录了不少话。转引几句:“人言固然可畏,但更可畏的是自己的豆腐心,而不是别人的刀子嘴。”“单位里,属猪的吃了不干活,属狗的吃了还咬人,属牛的干了还挨鞭子。”“患难知己,友谊才开始。”年岁渐长,如今看来,每一句话背后,或许都曾有惊心动魄的经历。那时我也翻过父亲的进修笔记,由于对医学不感兴趣,部分生活日记又多记录我出生之前的事,就放下了。似乎是云从龙给了我另一只眼,再看这些笔记,医学内容之外,父亲的入党申请书、大字报、1980年建房五间各项投资款额等,读来颇有意味,在文字里重新发现了父亲。随后,就某些话题,比如为何他最终没有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与父亲做了初步交流。清代学者阮元曾经说过,对于读书人来说,若每人负责三十里,重视研究各自的乡邦文献,便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史学的网络。也许有一天,我会向你讲述一位赤脚医生的故事。转引几段话:1985年,对边境作战的持续宣传中,一批新时期的英模涌现。在需要英雄的时候,又有英雄出现了。孩子的衣裳是大人的选择,这种基于“军人崇拜”的童装风习在欧洲很少见,所以阎雷照片中不止一次注意到它。军装的童装化,背景是对军旅生活、对战争乃至对暴力的崇尚;在中国,它的底层基因是“革命党文化”,它的表层体现是各种时尚文化中的“英雄情结”。塑造和平时期的艺术形象越来越吃力并且明显缺乏魅力的时候,杜撰战争年代的军队英雄是最保险也是最讨巧的。人们最喜欢穿军装的时候是由此前推十几年的“文革”时期,其实“满城尽穿绿军装”不能算是什么好兆头。(阎雷摄影、杨浪释图《彩色的昨天》)“其实这种调查改变不了什么现实,但是有可能改变思考问题的方法,带来审美和伦理上的改变。”另一个发起人葛磊说。一篇名为《求求艺术,放了社会学吧》的文章在圈里传播。这位有社会学背景的作者认为:这样的浅层调查既无法提供艺术语言上的创新和超越,亦无法在人类关怀和思想深度上对社会学有更多贡献。艺术家对此的回应是,不同于社会学家的理性调查,艺术家只提供感性认识,而感知往往比文本信息更具有真实性。他们坦承,无论艺术家的调查多么精准,也只能还原出五六环的局部数据。只有四十个调查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时候,象征性意义才会浮现,才能成为公共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杨杰《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浮生”系列,两千字文,拟写四十篇。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素材来自当面采访和翻阅口述材料。“浮生”不是非虚构,也不是小说。不存在完全非虚构的写作。所有语言都是主观的,经过遴选和组织的,被情感、记忆、自我维护的本能所洗刷的。事实一经说出,即被窄化和扭曲。在不同叙述人口中,在各个记录者笔下,呈现不同面目。基于这种认识,“浮生”的写作,在历史细节上,是以还原的方式——即所谓“非虚构”,来趋近真实。在人性细节上,则不过多依赖当事人表述。人性是幽深的,摇曳不定的,难于概括的。我更愿借重体察与怜悯,去捕捉其间微妙。体察源于自己,怜悯及于他人。由此而生的想象力,往往更趋近人性的真实。(任晓雯《浮生》)没有人能够完全知晓他们是谁,或是什么。你所拥有的记忆和你被赋予的角色都是你必须负担下去的重担。它们是否是真实的,并不重要,也从来就不是问题所在。这世上并无绝对的真实。他们称为真实的大多数事物其实是虚构的。你认为你看到了某物,只因你的大脑是如此告知你的。我们可以告诉人们——去相信那些我们信任的东西,那些我们认为值得为之奋斗的重要事物。你所做出的选择究竟是正确或错误并不会决定未来的走向,重要的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去相信它。生命不仅仅在于将你的基因传递下去。我们可以留传给后世的远比DNA要多得多。通过言语、音乐、文学以及电影……我们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愤怒、快乐以及忧伤……这些才是我将要传递下去的东西。我是为了这些东西而生活的。我们需要将这个火炬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后代透过它的光芒阅读我们混沌而悲伤的历史。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有着太多的魔法可以完成这件任务。也许有一天人类这一种族会终结,新的种族会统治这座星球。地球未必会永久存在下去,但我们仍有责任留下我们曾经生活过的痕迹。缔造未来与保护过往历久弥新,在本质上是一件相同的事。(以上三段:洪韵《暴雨将至》,《潜龙谍影2:自由之子》第二主角固蛇的台词)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开篇最好,有几篇草草翻过。
  •     这本喜欢的不多,洪爷的一贯不失水准,天文的那篇也不错
  •     第一篇摄影集很喜欢,后面的有些无趣,get不到要的点
  •     印象最深的文章《明星与素琴》,通过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折射出解放出去干部南下的大时代,大时代里面的小爱情,讲的是个人命运,也讲的是家国变迁。
  •     彩色的昨天和与霍洛维兹同台
  •     读库15年较喜欢的一期
  •     在1503、04、05中个人认为可读性最高的一本,也许是选题较适合我的口味吧。水准可以说稳定,第一篇最佳,《六环》和星座篇一个有立意另一个有兴趣,其他平平。关于明星与素琴的故事心里始终有个疑问,为什么要讲述他们的故事?不知看了下期能不能知其所以然。近期看书越发懒惰,不能这样啊。
  •     纪实文字,生活沉淀在文字里,闪现出不一样的光彩。春末的雨天,坐在书店临街的大玻璃窗边,翻着书,看看雨,看看雨中行人,便觉这个世界到处都在不动声色地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故事,不过,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只在人的内心中翻卷出它的惊涛骇浪
  •     这一期的读库偏向于猎奇和科普。除了任晓雯老师的《浮生》和开头的照片外,其他的真的是可以略过。
  •     其中 明星与素琴 文字写作手法很独特 头一次见这样的构造 稀奇得很~
  •     明星和素琴
  •     写游戏的那篇不错,很有意思
  •     罗兰之歌,游戏电影化
  •     阎雷的那本彩色的昨天躺在购物车好久,看了这篇文章也觉得足够了于是删了。15年绝对是洪韵年..(; ̄ェ ̄)
  •     这期扔扔看看看了好久……最喜欢法国摄影师,其次浮生。其他的无感。
  •     这一期是page-turner,停不下来。除了《浮生》无感,其他都很喜欢。《彩色的昨天》,一位法国摄影师带我们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杨浪的释文同样精彩;《六环比五环多一环》,一个社会调查项目,无数北京城的临时居民,既进不了城,也回不了家,折射了无数中国人的身影…
  •     丛助理说认识主编。北京文化
  •     时代变迁在镜头下是最最直观的,在一个国外的摄影师镜头下又是最客观,三十年沧海桑田,原来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是那个样子,脑子里的印象模糊了,通过这些作品又重新回溯了点滴。另外,我为什么连对焦都不会? 《明星与素琴》,时代背景下的异地爱情,确实只能试着理解,也觉得可以羡慕一下,但作品中把时代对人的影响刻画太深,有些忘了他们也是人,也是有小情小愫的男女生,也是会为了恋爱成功耍一些小心机。游戏的那篇没有看完,毕竟我是游戏白痴,而且这些主机游戏我又根本没有接触过,还是不费脑子了。太阳系的天文科普很有趣,学到了一点。
  •     明星与素琴越看越入迷 上个月就看了条目刚出来。。。
  •     休憩15th,明星与素琴好,略嫌长,六环好,略嫌短,浮生质量中平,略嫌散,米尔斯坦回忆录则不知道想表达什么,这类东西能往里放那能进来的真太多了,大概是读库缺稿,读完这本,改版前的每一本就都读过了,略略神伤,反复摩挲了封面一番
  •     喜欢阎雷关于八九十年代的摄影集还有关于行星的知识。
  •     在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立体的,前几篇很喜欢。
  •     16书96,读库1505。1、阎雷的摄影集《昨天的中国》俺去年看过,这篇是否选自那书,记不清了。释图不错,很多细节不释俺看不出来。但有的图解释有点过度了,俺想法国人阎雷拍的时候是想不出或根本没想过今日之中国。2、明星与素琴心(上),很耐读,大江大河小虾米。3、浮生,若梦。4、罗兰之歌与杨家将,中西比较,时异情同。
  •     有几篇文章挺好读。例如刘勃的《<罗兰之歌>与<杨家将>》。
  •     法国摄影师和六环这两篇觉得还可以。其他几篇都不是特别喜欢。
  •     这本没什么觉得印象深刻的
  •     6.15 罗兰和杨家将。说到统治者的自信,没有哪个国家能和中国相比了。本期市井气过了一些
  •     #t# 这期刘勃写的杨家将与罗兰之歌,不如上期他写陆机,刘勃还是写古史随笔好了。
  •     《浮生》:体察源于自己,怜悯及于他人
  •     《明星与素琴》印象很深,通过明星和素情的爱情故事,反映中共干部南下的一段历史,从小人物的个人命运折射家国变迁。《一个法国摄影师在中国》也很不错。
  •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     自己比较喜欢任晓雯的《浮生》、洪韵的《暴雨将至》、王巍的《行星》
  •     静读2816-58#七八十年代我国百姓的生活照片真令人动容
  •     通过来自一线的人和事,蛮有意思。。。
  •     已扔。现在,不想知道真相了。
  •     喜欢阎雷的摄影和浮生一文
  •     “也许你我终将行踪不明,但你该知道我曾为你动情。”喜欢这句。
  •     乏味可陈,居然会去推荐暴雨将至,这篇讲电影在游戏中如何融入的文章。
  •     1.阎雷3;六环4简直是写展览的范本,太上心;明星与素琴4不得不说篇幅实在太长,好在不累赘,读起来也很有意思,没有特别多余的部分,不过下部就不用看了,甜完就该虐了;浮生5文章不长,跟明星与素琴相反,两千字写完一辈子,更引人入胜;暴雨将至5虽然有些内容我实在看不懂,因为我对第九艺术基本一窍不通,暴雨的操控太难了,文章很好,可能因为我不太了解游戏行业,觉得开头引题的事件不是很有分量;传记3也是看不懂,作者的朋友应该都很厉害,但是除了三四个名字听说过,别的我都不认识;行星3太浅太短,该说的都没说就完了;罗兰之歌5很不错的比较文学文章,是我喜欢的风格。就酱,新年第一刷。
  •     暴雨将至,明星与素琴,浮生 最喜欢这三篇
  •     喜欢明星与素琴!
  •     喜欢《浮生》《明星与素琴》,以私人生活史的方式反映时代与人性。《彩色的昨天》展示了法国摄影师三十年来对中国的记录,忍不住想问,中国的摄影师呢
  •     最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拖拖拉拉读完了...相对喜欢六环和浮生,讲钢琴家那篇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俄罗斯人名字的复杂...
  •     最喜欢任晓雯的《浮生》系列
  •     封闭期间读完
  •     唯有浮生一文合我口味,比较喜欢看文革时期的作品
  •     《浮生》
  •     浮生很棒! 明星与素琴也很棒
  •     喜欢这种比较中立客观的视角,把事情摊在你面前,其中滋味读者自行感受~
  •     任晓雯的文真是打开新视野,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北京的六环,荒凉与期望,光鲜与丑陋,就那么赤裸裸摊开在同一片土地上。洪韵和刘勃的系列专稿几乎成了《读库》系列的标配,每次读完都会获得一些新知识。唯一不喜欢的是俄罗斯音乐家那篇,翻译晦涩,背景也不了解,草草就读过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