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空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533938109
作者:刘亮程
页数:440页

内容概要

刘亮程
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多年农机管理员,现任新疆作协副主席,被誉为“乡村哲学家”和“20世纪中国最后的散文家”,是继沈从文、汪曾祺之后,当代作品最经典,最常销的乡土文学作家。
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及长篇散文《虚土》,长篇小说《凿空》等。《鸟叫》《我改变的事物》《对一朵花微笑》《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作品入选内地和香港小学、中学、大学教材。
刘亮程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散文传统。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衰荣,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对日常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
——冯牧文学奖授奖词
这些年来,刘亮程醉心于新疆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慢慢地感受、慢慢地记录。他的写作姿态、讲述节奏,乃至关注的切入点,都呈现出独到之处。他写耳闻目睹的新疆风物、凡人轶事,也写自己的亲情、交游、内心触动,但他往往透过上述内容,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信仰层面,深入到风景和遗迹背后的地理历史背景。
——《中华读书报》2012十大好书评语
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林贤治(40后代表作家,著名学者)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
——李锐(50后代表作家,著名小说家)
刘亮程是一个善意到家的人,他对世界没有什么苛刻的要求,到处都充满了欢喜,他见什么都很欢喜,见什么都顺眼,哪怕是一只偷吃他麦穗的老鼠他也很顺眼,哪怕是一只吸了他血的蚊子,他也很顺眼,在他身上睡觉的虫子,他同样顺眼。这种顺眼正是源自他内心的善意。他以这种善意与世界相处。
——摩罗(60后代表作家,著名学者)
他站在村庄中心,目不斜视,缓缓写尽一切温暖的踏实的事物:人畜共处的村庄,柔软欢欣的日常生活细节,古老庄严的秩序,公平而优美的命运。一只手写出,一只手遮盖,像呵护火苗一样呵护一个一个的字眼,待它们渐渐站稳了才松开手,看着它们一个一个孤零零地站在无边无际的空旷世界里,一动也不敢动。
——李娟(70后代表作家)
我总是喜欢读一些和自己的生活比较贴近的文章,可是刘亮程的书是个例外。我是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农村最大的印象就是大片大片的田野以及田野上七零八落的牲口。可是刘亮程却将他居住的村庄写出了世外桃源的味道,甚至有点伊甸园的味道。
——郭敬明(80后代表作家)
《凿空》是一部描写中国式孤独的罕见作品……令人读时欣喜连连,掩卷又惆怅不已。在这死寂般村子的地下进行着热火朝天的挖凿活动,寻宝的农民在凿,油田工人在凿,考古专家在凿,盗墓贼在凿,矿工在凿,工程队在凿,管道工在凿,光缆工也在凿。人人为财富而凿,为极端功利目的而凿。但在他们中间却有一个“为凿而凿”的人,那就是农民张旺财,其动力来自人类“凿空”的本能,似乎只有不停地挖掘,才能平息心中难言的渴望……
——《亚洲周刊》2010年度十大长篇小说授奖词
所获奖项
2001年,《一个人的村庄》,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9年,《虚土》,天山文艺奖
2011年,《凿空》,《亚洲周刊》2010十大长篇小说
2011年,《凿空》,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3年,《在新疆》,《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

书籍目录


红色/1 出事/2 村子没腿了/4 驴叫/4
第一章
“腾”/9 宝贝/11 土里的人/12 洞/14 房子/16 诵经/18
第二章
相好/20 地下驴叫/23 地被捣疼了/25
驴的身体是一座桥/25 大巴扎/27 木头的声音/27 粮食巷/28
清真寺/29 “西气东输”/29 卡瓦(葫芦)/30
第三章
公路的声音/33 水泥块里的钢筋/35 挖出好东西/36 倾听/37
有人也在挖洞/39
第四章
铁匠铺/40 柏油路/41 坎土曼工程/44
拖拉机把铁匠铺救活了/46 车祸/48 原油/49 车斗/49
凿空0910.indd 1 13-9-11 上午10:40
第五章
亚生村长/52 黄母狗/54 要发生事情了/55 美容院/58
石油井架/58
第六章
坎土曼/62 女主人/64 铁锨是坎土曼变的/66 等活/66
坎土曼是铁锨变的/67 磨损的铁锨/69
龟兹佛窟是坎土曼挖出来的/71 佛像/73
第七章
艾疆/76 驴怎么想/78 一个活法/80 嫁接/81
第八章
通气口/86 咳嗽/88 哭声传进洞里/89 路/90
第九章
库半/92 起风/93 解放牌汽车/93 狗叫/95 阴森/96
夜晚的味道/97 一只羊占两个人位子/99 比肚子更饿的地方/100
第十章
玉素甫/102 打架/103 一疙瘩铜钱/105 生土的味道/107
第十一章
狗知道/109 村庄的气味都不一样/110 铁勺铲锅底的声音/111
轰隆隆/113 出大事/114
凿空0910.indd 2 13-9-11 上午10:40
第十二章
地下村子/116 向导/118 工程队/120 坎土曼老板/121
一个人的洞/123 艾布/125 黑汉/126
第十三章
挖掘声/128 王兰兰/129 洞那头/131 种子/132 房子/133
头顶的驴车/135 土里的走路声/136
第十四章
漆黑/138 空洞的睡眠/141 等树叶飘落/141 巷子/143
夜晚/144
第十五章
白杨树梢的哗哗声/148 库房/149 集体保管种子/150
副村长/151 致富/152 一窝老鼠/154 会挖洞了/157
第十六章
墓位/159 麻扎是最安全的地方/161 六百年历史/163 家族/166
第十七章
毛驴协会/167 午饭/169 驴头数/171 驴档案/172 黑母驴/173
阿赫姆说驴/175 鸡师傅古丽莎/176 狗师傅艾布/177
羊师傅是阿不拉江/177 驴师傅阿赫姆/178 驴睡觉吗/178
驴干的活/179
第十八章
老鼠药/181 听懂驴叫/183 灭鼠/184 外来老鼠/185
浩浩荡荡/186 老鼠上吊/187
第十九章
铁/190 铁匠铺造的农机具/192 拖拉机的秘密/193 铁驴车/195
一堆烂铁响/197 铁东西多起来/198
第二十章
五保户埃希提/201 坎土曼的声音/203 割礼/205
头里的打铁声/207 危险的事/208 艾布/210 黑汉/212
第二十一章
十三代铁匠/214 印记/215 变形/216 命/220 兵器/223
坎土曼的挖痕/224 各说各/226 钉驴掌/227 坎土曼是啥/228
第二十二章
调查队来了/230 地窖/231 中午饭/233 漏洞/235 艾布的洞/236
驴不怕警车/237 隐瞒/238 阿訇的话/240 “就这样吧”/241
第二十三章
拉着心的那头驴乏了/244 错误/246 失踪/248 土里的脚步/249
适应黑/252 钥匙/253 一个人的洞/254
第二十四章
老村长额什丁/257 脚印/259 狗和驴都知道/261 一茬子人/262
狗认得谁是村长/264 驴开会/265 嘴严/267 驴是人骑的/268
第二十五章
棉花开了/270 洗头房/271 文化广场/274 石油井架/277
开挖/281
第二十六章
大驴头/283 文件/285 三轮摩托/287 铁牲口/288
村庄的一半是驴的/290 驴和拖拉机/291 羊和拖拉机/293
狗和拖拉机/295 人和拖拉机/298
第二十七章
驴教授来信/300 坏话/302 驴报告/303 驴中间的人师傅/305
祖先用过的毛驴/306
第二十八章
驴车路/309 万驴齐鸣/310 这辈子没见过的事/312
驴疯了/314 驴在叫啥/314 完蛋了/316 调查/319 保密文件/321
第二十九章
枪声/324 追驴/326 天光/328 逃脱/330 黄胡子/331
凿空0910.indd 5 13-9-11 上午10:40
第三十章
张旺才的洞/334 铁锨和坎土曼/335 探子/338 坎土曼学/340
第三十一章
玉素甫的洞/342 埋掉的村庄/343 春天照旧来了/345
坎土曼的活又来了/346 谣言/349
第三十二章
定数/352 大号坎土曼/353 驴自己跑来钉掌/354 叮叮/354
第三十三章
说给驴听/358 驴政策/359 红头文件/359
驴叫声里谈买卖/360 驴脾气/361 驴为坎土曼操心/361
驴喜欢歪东西/363 驴不叫天会塌下来/363
一种叫等的生活/364 硬骨头/365 荒谬/366 掉下去/368
第三十四章
张旺才/370 头顶上的家/372 测量/373 挨打/374 抓获/376
那些年/377 挖一个洞走回来/378 通了/381
第三十五章
回家/382 古兰经/385 声音/386 爆爆米花/389 凿空/391
声音的故事/396

张金/399 耳朵/402
我喜欢写被我视若平常的事物/407

作者简介

《凿空》(长篇小说)
《凿空》是刘亮程长篇小说处女作,荣获《亚洲周刊》2010年度十大长篇小说奖,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强力入围作品。全书以魔幻现实的笔法描写了一个古老村庄里一系列看似荒诞又真实的故事。在迅速崛起的现代城市和石油井架的包围下,大规模的工业挖掘和村民们的地下挖掘,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即将被彻底凿空的村庄。
刘亮程亲自修订后,为精装珍藏版《凿空》写道——
《凿空》写一个聋子耳朵里的声音世界。书中那个孤独的倾听者,耳朵闭住,眼睛张开,清醒地看着这个曾经听到的世界。这是一场梦魇。在我早年的许多梦里,我被魇住,嘴大张,喊不出来。《凿空》里那个聋子把魇住的声音都喊出来了。一个地方的真实声音,也许在别人看来就是荒诞的梦。


 凿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 ——李娟《冬牧场》翻开这本书,无法辨认却透着熟悉的气味在纸面上氤氲开来,似乎是乡村泥土的气息。如果说《一个人的村庄》是一个人扛着铁锨进城的故事,那《凿空》是一大群人骑着驴车扛着坎土曼进不了城的故事。在新疆一个原始的地方阿不旦村,阿不旦村人和动物们,和谐有爱的生活在一起。那个村庄,是一个乌托邦,好似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那个村庄又是一个反乌托邦,实际上一切又是无意义,你会发现那些人的逻辑是完全错误的。当“西气东输工程”被村民们默认为挖石油管沟的“坎土曼工程”,整个村庄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大多数人都急于从自己的洞壳中解放出来,希望扛着坎土曼进入一个更大的洞。无所知所以无所惧的阿不旦村人,并不是制度的第二个受害者了,他们对世界的联系,存在看不见的盲点与挖不到的死角。之前县上推荐致富种植的果树苗,棉花等经济作物,并未问过他们同不同意。真正富起来的少数人并不是阿不旦村人,最后他们还是弹回原形,如旧只要种够吃的粮食。每个人都以如此窘迫的姿态,忙着生。阿不旦村人心底里想过县城人的日子,但不能背弃原有的村庄生活,这就是阿不旦村的悲伤而严肃的现实。他们不是生活在慢慢被毁坏的村庄,而是生活在一直错乱的世界。只有坎土曼的阿不旦村人有一种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不争,也有属于他们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地洞,逃避的时候就躲进去,有的人躲的时间长,有的人躲的时间短。有的人似乎一直没有出来。张旺才和玉素一直都在挖洞。同样,那个地洞也是他们的欲望之洞,更是他们的寂寞之洞。汉人张旺才,在村外的河岸挖地洞,包工头玉素甫在院子挖地洞,他们都花了二十余年。只有挖洞,才有归属感。因为拥有的东西已经那么少,却并不怎么期待拥抱世界的未来,反而更害怕失去卑微渺小的存在。在地洞里,是他们一生中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这种感觉太强烈了,就像是胡大的气息,一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那是上天赐予的光明意义。行走在黑暗的人,黑暗也是一种光明。卡夫卡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少年张旺才,有过大冲水的流离,心底深处有种想回陆地的归属感。玉素甫在不能建楼的时候,就已经埋在地下了,现在只是一个躯壳。挖洞的两个人,都在寻找与土地的联系。一个是想回到村里,一个是想挖到麻扎。他们在地洞里,才似乎清楚什么是活着。 “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坎土曼和驴都是文献和历史的见证。王加在阿不旦村发现坎土曼文化,铁匠在打造坎土曼,也在记录阿不旦村人的生活。但是铁匠师傅哈迪的身上,打了十三代的铁,下一代儿子哈逊只会电焊切割。坎土曼,也许会消失。《世界毛驴生活状况调查》的裴教授在阿不旦村发现驴文化,但是冰冷的机械与体制,在迅速破坏人驴社会。驴,也许会消失。艺术也是一种悲剧性的东西。地洞的部分寓意,是对乡村与城市的一种映射,也投射一些过于顽固的观念。《凿空》在无声的世界成为聋人张金听见的一个有声音的故事。生命原是要不断地挖掘。所有的声音都是汇聚于那个地洞里,那是大地上留下的缺口。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永恒的空虚,你会听见回声,那是大地回到了最初的往事。
  •     无声——嘶吼在耳边 《凿空》在心里  当你步入一个城市,感受最深刻的,也许不是满目繁华的街道,高楼耸立入云间——那样的狂热与耀眼是属于燃烧着的自我的,偌大的城市是一个巨大的蚁穴,人们穿梭着搬运知识、财富与青春,仿佛看似是有目的的队伍,却最终不过是行经在耗竭路上的一只小小的工蚁而已;而你闭上眼睛,听见的是生活——市井叫卖与讨价还价、附耳低声的八卦密语、轻松而愉悦的提醒路人的喇叭甚至是每天早上规律的倒垃圾的滴滴的声音,他们是慢节奏的,或许有些无趣,却真实而温热着。那外表热烈的躯壳是行将被毁灭的某种物质载体,而穿透过灵魂的声音却时刻叮咛在我们的往昔与今朝,仿佛是在嘲笑我们的肤浅与麻木。  而那呼啸着嘶吼过我们耳旁的来自历史和远方的风啊,却渐渐的没有了声音。在乡村,那曾经如此敏感、如此鲜活的世界,已经不经意间改变了这许多,当你回首的时候,似乎只余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在乡村的历史里,也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阿不旦村的声音还残留在尚未被带走的温暖里。它有驴车吱吱呀呀来去的自由与快乐,坎土曼破入土壤的有力与直爽,铁匠铺敲打铁锤的叮咚与大巧似拙……人们生活在这里,却又不甘心在这黄沙行将漫过的城市上游走,它无法承载那样多的欲望,就他们渐进演变了的内心,一步步变化着,当回首的时候,再也不复原来的模样。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选择了挖掘地洞,这地洞是阿不旦的习惯,也是阿不旦唯一的希望,他们在地底下挖掘一座城市,是一座承载了他们梦想的城市——这个城市是祖灵们留下的金银,他们可以将它们变卖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这个城市是影子们曾经为之流血的信仰,他们的生活中不断消亡的影响能够在这里被唤回;这个城市是他们各自的秘密,人们秘而不宣,似乎是在守护自己最后的一点点希望……而有一天,地洞变成了灾祸,他们的梦也破碎了,正如这边远的村落里,曾经的安宁被打破。  石油管道带走了地下的黑色黄金,却没有给坎土曼们带来工作;摩托侵占着驴车的生存空间,而万驴齐鸣的哀嚎却没能改变屠宰的命运;当人们挖掘地洞发现了一座城,却成为了他们的梦靥;而地洞下的另一座城市,也没有加速它的变革:一点一滴的,他们被遗忘,冷落,渐渐失声。  与其说是失声,不如说外界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他们也就不愿意再用力去呼号了。  这是坎土曼和阿不旦村的失落,却也是千千万万有个性有幸福试图保有自我而生存的村落的失落。他们的无声,悲鸣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而建筑在外表上的属于一座城一个村的形象的改变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人们更应该闭上眼睛去找找他们声音里面的情绪。而地下的空洞就如同人们声音中的空缺,让我们心中有一种隐隐的难过。  “他们回来时村庄不见了,世代生活的地方变成一个无敌大坑,他们围着坑边喊,喊声掉下去,他们哭,哭声掉下去,月亮和太阳掉下去……直到他们把所有坑填平,所有洞堵住,用一代一代人的命。”  “到那个时候,站在他们身边的还是不是毛驴子?抗在他们肩头的还是不是坎土曼?”  到那个时候,他们还是他们自己么?  又或者,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他们呢?  因为你听,从来就没有那样的声音来过。  By 林怿  2013-11-10 22:52:21  写于御庭园
  •     即将失去的美丽《凿空》 新疆出作家,其中最让我喜欢的是刘亮程和李娟,那是好几年前,读到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那是好久好久没有读过的味道。读了以后,你才会知道不是所有的小说、所有的散文都是文学,不是所有可以出书的都可以成为作家。尤其是在一个谁都可以出书的年代,当你读了真正的文学,才知道那真的需要天才。刘亮程的作品不多,后来出版的几本书都写得没有那么精彩了,不过刘亮程的《凿空》再一次震撼了我,比上一次更强烈。很少有小说能够让我读两次,《凿空》就是这样的小说。这是刘亮程唯一的长篇小说,老实说刘亮程并不擅长写长篇,他的文章散文化严重,缺少情节,但是虽然没有完整的情节,仅仅靠那种散文化的描写就可以抓住你的心灵。《凿空》其实可以当作一部散文集,里面的情节完全可以忽略。阿不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种神奇是刘亮程发现的,并写出来的,在他没写之前,好像所有村庄所有农民的理想和未来都是放弃种地,离开土地才有希望。可是刘亮程发现了原来土地,原来村庄,原来农民,原来坎土曼(农具)和驴子都是有生命的,都那么神奇。阿不旦有驴师傅,就是最擅长养驴并最懂得驴的人,还有狗师傅,有羊师傅,有鸡师傅,还有拖拉机师傅,坎土曼师傅,在那里很多东西都是有思维的,有生命的。那是一个和我们的文明不同的生活方式,日升日落,他们在辛勤的生活。生命真的只有一个方向吗?生活真的只有一个目标吗?难道拿着坎土曼,骑着驴的阿不旦人就一定要被历史所淘汰吗?是不是只有失去了,我们才会想起新疆本土文化的美丽?前几天在图书城看到一首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生死以外,都是闲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够理解某些人去做和我们不一样的闲事呢?可是李娟的书中描写了新疆哈萨克人的生活,我们也觉得充满了魅力,可是哈萨克们却仍然向往那种定居的生活,他们反问汉人,难道我们哈萨克吃的苦还不够多吗?是啊,我们只看到了这种文化美丽的一面,可是我们问一问自己,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你能接受没有网络,没有电脑的日子吗?如果你接受不了,那么为什么要让阿不旦的农民保留这种文化,作为盆景,让我们来欣赏呢?这样做公平吗?无论阿不旦的未来是什么样的,那都是阿不旦人自己的选择,不过刘亮程的《凿空》却为我们留下了阿不旦的文明,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本来有很多很多条路,我们只是走了其中的一条,是否正确,也许还很难说。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我遇见过最会描写声音的作家。
  •     大年三十晚上看完的。很有魅力的小说。
  •     很不错的书,只是和我看的他第一本书有些地方相似
  •     看似荒诞,却有其必然。真心好看。
  •     就像站在南山俯瞰家乡这一片“荒原”
  •     突然格外想去留意声音,留意地下,还有跟不上变化的无所适从的内心。
  •     断断续续地读完。看后记的时候他说,知识如果不是让人变的世故,就会让人智慧。 我们的死亡从出生已经开始。
  •     16春季学期~声音绘出的村庄
  •     唉这么前现代
  •     土里生,土里长,土里繁殖,土里掩埋。一个村庄的文明史,一部心灵的炸裂志。散文化的语言可能会影响故事的紧凑性,但也正是这种诗意的描述和想象才铸就了小说的独特魅力。以小说的方式讲述的还是散文所表达的主题,他的农村带着某种凄凉而美丽的乌托邦色彩,生存镜照出每一种生物本根本源处的血脉交融。
  •     很多東西關於緣份,所以才會去關注某一個地方的文學作品,讀完李娟的冬牧場,在這個女子潑辣活力的文字裡遇見鑿空是一種轉折,那是一個窮鄉僻壤,本來也並不都是刁民,他們是一群和毛驢相互扶持生活的村民,本來簡單貧窮和快樂,而生活漸漸改變,被鑿空的也恐怕不僅僅是地下。
  •     文笔 在中文阅读中直叫我想到阿城 浑然天成到再不敢有一丝雕琢 而和农人生活节奏一般的行文叙述却又让人总能惊奇地发现书页间的璞玉 同时《凿空》又魔幻地很小心 不像南美大陆 而是土生土长自然天成
  •     一生中的雪
  •     入选我的年度阅读十佳。
  •     刘亮程唯一长篇小说,矛盾文学奖入围作品,一个散文之外新疆世界!
  •     “他站在村庄中心,目不斜视,缓缓写尽一切温暖的踏实的事物:人畜共处的村庄,柔软欢欣的日常生活细节,古老庄严的秩序,公平而优美的命运。”
  •     应当力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