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08639833
作者:傅真,毛铭基
页数:248页

我看见爱情的样子

还是今年6月在微博上看到铭基同学发的长微博,十年爱情见证,才是第一次了解到他们。后来去追看了老傅的博客,爱死这一对啦~老傅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姑娘,特立独行,有自己的想法,而铭基同学真真是如老傅说的“谦谦君子”。后来听他们俩参加广播节目的录音,没想到这么多年啦,铭基同学的普通话还是有待提高哈哈~~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归纳起来很简单,在旅途中相互喜欢的一对男女,后来终于表白,然后为了爱情,团聚在异国,还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继续相伴生活,后来,因为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好奇和探究之心,两个人一起间隔年,在南美洲,亚洲旅行,现在回国,而且准备从二人世界转向下一个阶段。故事就是这么简单,可能很多人的故事会比这个更加跌宕起伏,百转千回。大概身边的姐妹都是异国恋,我自己也有异国恋的经历,才被铭基同学和老傅在感情初期那些疯狂的见面,团聚深深感动。看到有的评论里说,他们俩应该都是富二代吧,不然怎么能说飞就飞,都不考虑经济能力呢。我只想说,爱情是疯狂的,如果在热恋的阶段,爱情中的双方都没有不顾一切见面的冲动的话,这样还是爱情吗,没有了疯狂,凡事都考虑现实,会不会是你根本就不够爱呢....至于钱,我并不觉得机票会花很多钱,而且当时铭基都有了工作,老傅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衡量一个人爱的深浅不是看钱的绝对价值,而是看相对比例,看他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多少,爱的动力足够大,就算是生活要紧缩一点,这些物质上的牺牲哪能和心里的满足相比呢?!后来英国的团聚真是让读者都觉得美满,童话故事一般,不过我倒是在想,如果当时铭基同学没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他说不定就会辞职,到英国去找工作,或者常常飞英国,等着老傅毕业了,一起在香港开始新生活。只要两个人是爱着的,克服异地,克服距离,总会有很多办法的,可是很多情况下,所谓的距离因素,归根到底都是不够爱,对于工作或者其他的东西看的重过爱人。英国八年的生活,他们俩像是郭靖黄蓉一般,走过了很多很多地方,还一起去西藏履行了5年之约,有时候想想,命运真是优待他们啊,在西藏结缘,得到神灵的庇护,然后团聚英伦,周游欧洲,生活如此幸福,虽然老傅博客里面N次抱怨投行生活的艰辛,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吧,没有这些郁闷辛苦,哪能体现出来假期休闲的珍贵~~他们的间隔年,“我们一无所有,却又仿佛拥有一切”,这个多么羡慕的状态,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两个人去看看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所拥有的,只有对方和整个未知的世界。这难道不是爱情的含义吗。很羡慕他们的爱情,能够遇到一个人完全理解自己,包容自己,不必为了对方做任何改变,这是多么难得的境界啊。两个人在一起,一起长大,一起面对生活,一起面对没看过的未知世界,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抵抗生活。老傅和铭基值得这样的生活!

如此真实

能读到这本书,说起来也许真有那种注定的感觉。在亚马逊买书的时候,金额够可以送一本书的了,不要白不要,所以,在可选区开始选择,最开始随便挑了一本泰格尔的诗集什么的。可是看了看在线阅读之后,觉得实在不怎么想要这本,便决定重新挑选了一本——白色的封面,“藏地”两个地的吸引(想要去西藏却一直没去的人,就知道这两个地的吸引力有多大了),以及那个附标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选择了,便相遇了……拿到书后,翻开来,便没停下来,直到结束。可是好的才刚开始呢,不是吗?!

时光与爱情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读大学时室友推荐,当时并没有去读。最近想来读起,其实更多的感触是回忆和怀旧。并不觉得旅行的“艳遇”有多么不可思议,只是缘分这种东西真是妙不可言。对于西藏的描写让我瞬间回忆起2012年6月我鼹鼠和的西藏之旅,也算是蜜月之旅。非常亲切的八朗学和第一晚到达住宿的坑爹的东措青旅。以及在八朗学餐馆里吃过的川菜和糌粑,神秘的玛吉阿米。让人头疼的高反,第一次把某人着实吓坏了。西藏是日光之城,超长时间的日照让人觉得时间多出了许多,生命也多出了许多。在大昭寺前,或是布达拉宫广场晒太阳发呆,有一种地老天荒的错觉。西藏最神奇的是所有的美景都藏在苍凉之中,羊湖的美是惊艳的,纳木错的美是壮阔的。川藏线的种种惊险与奇遇更是让我们记忆深刻。在短暂的时间里相遇与相爱,真好。经历酸甜苦辣,在得知相爱的时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付真和铭基是幸福的。即便在那时候还不确定未来是否可以在一起,但相爱已是无限美好。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冲到——想再次去西藏。知道川藏铁路在修,特别激动,可是知道要修18年,也很是失落呢。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再次一起去到那片让时光凝固的神奇土地,不是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西藏

看完《藏地白皮书》之后,不停在脑海中翻滚的几大事件就是,1、躺在羊湖边的草地上,谈着天,喝着小酒,仰望着繁星;2、谈一场轰轰烈烈,同时,又历久弥新的恋爱;3、每年扛上X小姐结伴旅行一次。第一次知道这本书实在2014年3月,和楠姐和小懒坐在后海的小酒吧里,我说我本来计划去西藏的,后来又实在很想去感受下台湾的人文,所以最后一拍板,就把机票给定了。楠姐听完后说,你知道有本书叫《藏地白皮书》吗,作者也是人大的哦,是说一个人大女生去和一个香港男生在西藏相遇相爱相知的故事,想想好像很符合你。当时听完虽然放在了心上,但是迟迟都没有去看。我想,如果当时看了这本书,后来的日本行俨然就会改成西藏了。诚然,在日本的一个月,兴许有让我更有资格站在西藏这片净土之下。天空之下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善良真诚的心意包裹着你,亦会扩撑你的心胸。身边很多好友已经开始担忧我,说你这么野,老跑来跑去,是想要就此孤独终老了嘛。OK,可见,大家心中,谈恋爱、结婚,就要先舍弃自由。所以,之前每每聊到这个话题,就会说,那就在路上找一个就行了嘛,那就能一起浪迹天涯了。红尘做伴,自要活得潇潇洒洒。临近毕业的时候基本是处于一直在路上的状态,非常感谢我在台湾和日本的hosts们,虽然是一个人旅行,但是丝毫不孤单。好些次,他们的美好与真诚都让我热泪盈眶。在内地,从小到达的教育,都会告诉你说,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陌生人。动荡的环境,已经让我们习惯性地把自己丢置在一个半封闭的状态。各种恶劣事件的播报,让我们小心翼翼,偶尔走在路上有个人突然走向你,都会让你抖几抖,但人家其实真的就只是想问个路而已。但是在台湾和日本,完全颠覆了这种模式。他们待人礼貌而友好,很温暖。夸张点来说,就是走到哪里,你都有在家的感觉。刚认识,旅客,不熟悉,等等这些标签都挂在你身上,但和他们相处起来没有任何的隔膜。怎么说呢,他们更多地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我们常常更多想的是自己。刚刚和X小姐聊到泰国游的事情,本质来说,这次是去学潜水的,兴许明年有时间会再去学冲浪。我喜欢蓝天,喜欢风,喜欢青山,喜欢无边的海际。噢!我想,我需要找一个能陪我到海边住一段时间的伴侣吧。可以就此定居,也可以是某个间隔年。在高雄的时候打工换宿了一段时间,真是有趣。你就像成了那个城市里的人,工作,然后闲暇的时间去放放风。在博二跑个小步,下午赏赏夕阳,阳台上吹吹风。这…就是生活啊。当时很难过的想,马上都要跟这一切说再见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马上就要开始工作,工作了就不会再有假期可以任性玩耍,旅行啊旅行,拜拜了。此刻看来,一旦上瘾,药就无法解。我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欢腾,故我在。铭基和傅真,不知道究竟能有多少人能像他们一样遇到彼此,而且还有足够的勇气走向对方。好吧,如果我遇到喜欢的,一定要鼓足勇气。Duck兄曾笑我我的胆小,喜欢一个人总是开不了口。他说,你本来对人就动机不纯不是想只做朋友,说出来最坏的大不了就是朋友都做不成,反正做朋友不是你真正想的,那又有什么损失了。嗯,我竟无力反驳。X小姐看完后,也想来段说走就走的旅行。OK,这个已经有了,我们计划明年中秋国庆去西藏。接下来的,就是还要段干柴遇上烈火的爱情。这样形容有点过火,哈哈,本意就是想说perfect match。于我而言,她就像是一朵白莲花,心灵洁净,对人友好,没见过她粗过脖子红过脸,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是,我又真心希望,并且祝福她,希望有一天,她能遇到一个人,让她能够坚定地、勇敢地跨阔高山鸿沟,走向幸福。(当然,这也是对自己的期许。)同时,希望那个人能够治愈她的选择困难症,可以不是A和B,但是能够清楚地自我认知。后话,写下这篇文章是在2015年2月11日,2天前,我刚推荐给X小姐。隔天我心爱的姑娘(X)告诉我,她终于答应了追求了他长达7,8年之长的男生在一起。朋友圈中异常欢喜。感谢这本书给了我们踏出一步的勇气,天马行空的底气。

因为稀少 所以珍惜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爱情日记,男主角与女主角相遇于西藏,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相守在一起。读整本书的过程,我一方面的矛盾来自于如电影般的情节,一方面是不断提醒自己,这是真实的故事,这是真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故事。相遇、相爱的形式有千千万万种,傅真和铭基的相爱无非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种,但他们的故事却感动了我,让我想要一遍又一遍地确认:这故事是真的吗?真的有这样美好的爱情吗?如果当初的相遇是真的,那么时过境迁,王子和公主相爱、结婚,他们的生活还能保持最初的热情?他们的感情还能经受生活琐碎的考验?找来傅真的博客,铭基的微薄,看到他俩人从相遇到现在的一些照片,感叹于铭基内敛的帅气,傅真的气质,这两人,真是般配。原来真的有爱情那么一回事。想到了三毛和荷西的故事,三毛当年甚至现在还那么受人喜爱,除了她真诚的心和很好的文笔,有一部分,也来自于她和荷西美好而坎坷的爱情故事吧。她和荷西的爱情,也美好得让人难以相信,并且无比羡慕。仿佛在现实中,我们重来不曾遇到过。这样爱情,稀少得如同西藏的美景,惹得无数人的向往、憧憬。祝福傅真和铭基,但愿人长久。

缘分,真的可以相信缘分吗?

这本书是闺蜜送我的“药”,用来医治我“心如止水”的“注孤生”习性,希望我能够相信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特别抗拒接触跟“爱情”相关的一切事情,不喜欢看秀恩爱,不看爱情电影(即使不小心看到了还是会不自觉地撇过头,夹杂着尴尬与不舒服),冷漠甚至可能有一点点敌视遇到的可能没有恶意真心想帮忙的年轻男士,朋友圈子里几乎清一色女生,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悠然自得,大多数时候都特别享受单身(除了被我妈长时间念叨后出现的来得快去得更快的几秒自责时间)。不知道是不是这就是传说中的“不相信爱情”,亦或是真是一种心理疾病。基于这样的习性,其实,拿到书的时候我真的很抗拒,真的只是看了个封面了解了大概故事后我整本书连翻都没有翻过就放在书桌上了,连着几天我天天看到它,但一点想翻开它的欲望都没有(真的对不起闺蜜,辜负了她的一番好意与心血)。今天晚上刚好在查好银行卡资料和上了一节mooc后有了时间,加上生理期有些疲惫,稍稍减少了对这本书的抗拒,我顺手翻开了这本书。前半本看得及其快,讲真和铭基的相遇相知,我看不下去,中间还一直在循环播放各种热血歌曲,看到真和铭基在一起的那一页,我放下书拿出手机给闺蜜发微信,主要吐槽了下自己看到此处对杰的各种同情,丝毫没有被真和铭基他们自己描述的“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打动,信息发出去后自己也觉得自己真的很奇葩,对于很多事情那么有活力有激情的自己怎么可以对“此情只应天上有”的爱情故事这样漠然,是不是自己的心真的生病了。跟闺蜜聊了半个多小时的天,重新拿起书时刚好翻到真和铭基的照片,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我好像有了些许触动。前半本书里有对真和铭基外表、气质的描述,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人都是人中龙凤的长相与气质,可是看到照片却完全不然,尤其是铭基,就是很普通很普通的粤语系男生的长相,跟我见过的很多男生相比,长相与气质都可能只算中下,但是因为他俩之间的爱与互相欣赏,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对方是自己见过的最最独一无二、最最好看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互相了解,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最美的对方。这样的注重内心的感情,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感情,因为够真实。也是从这一点触动开始,我比较认真地看完了剩下的后半本书,还把音乐换成了夜的钢琴曲,现在播放到了第十九乐章。后半本讲了真与铭基从恋爱初的各地穿梭、不断分别与相见,一直到平淡但真实的求婚,到低调但对两个人内心而言很重要的婚礼,到婚后的生活,时间空间一直在变,但始终不变的两个人的内心和对对方内心的了解。我终于能真诚地去感受他们的生活,也非常理解他们最后做出的gap year选择,我也经历过gap year,也很感谢自己在gap year对人生的思考,对学业对未来的规划,整理好自己,现在即将再出发,虽然一个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过一种全新的生活肯定会有困难,但是我也相信自己能勇敢地拼到最后一刻。我跑题了,刚刚跟同学聊了会儿交学费的事儿,回来一看好像读后感写不下去了,哈哈,那就到这里吧。顺便说一句,这位同学和她先生也是所谓的神仙眷侣,一路同行到即将跟我当接下来一年的同专业同学,很期待见到他们。最后,闺蜜的药还是有效果的,哈哈,起码在这个当下我平心静气了,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吧。

爱情最初的模样

一口气的读完了藏地白皮书,一个有如神话般的真实爱情故事。相识于西藏,定情于大理,辗转于深圳北京香港,最终成婚于伦敦。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黑白文字与彩色照片,总不禁去想,这真的是发生在现代的故事吗?现代人的爱情还能有如此般纯粹?现在的人,在爱的名义下,总是有着林林总总的条条框框,他或她必须英俊美丽,必须有稳定工作,最好有房子车子。总想着把对方变成自己需要的模样,一言不合就分开。爱情变得有价可询。旁人介绍一个人的时候,只会提及对方的收入、学历、家庭背景,而那个人性格是好是坏,体贴还是任性,没人关心。我们再也不能确定,我们爱上的究竟是对方的外在一切还是那个人的内心。谈爱情变得很奢侈,不如谈一平方价值多少钱。然而,原来还有一些人,能得到这样的奢侈品。就如书中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香港人,一个江西人,恰巧在西藏同游,然后爱上就爱上了。不管地域差异,不管生活背景,不理身份,不理未知的结果。也许是上天厚爱,感动于他们的疯狂,于是最后成其美事,成就世间又一段佳话。当然美好的故事下,不得不提,他们两人是有点任性的。非典时期出游,毅然为了找回自己放弃异国优渥的工作,游历拉美亚洲。这些的背后,都带着家人深深的担心。这是我这类人永远无法做到的。慈母手中线,我的背后始终有着一条隐形的线,让我做什么前都多掂量一番,不至于过度任性。也许能疯狂的人生让人羡慕,然而不疯狂的也未必就是不好。不需强求自己去模仿复制那样的生活,我们可经由他们的描述,透过他们的视角看到那个不一样的世界,如此也当经历了一回。然后便可放下书,继续经营好自己的小日子,继续去期待那份属于自己的纯粹爱情的到来。

爱情见证版

开始看着看着就笑得不行了,两人的心理活动穿插进行实在是有意思。两人都对对方抱有好感,由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会,最后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一方面是两人之前,表白心迹之前种种心理活动等等,实在是有趣,那时候并不是现在这般快捷直白。一方面是两人是契合对方的,在一起像是会发光。综合以上,花了一下午赖在床上看完了这本小书,实在是喜欢得紧。

五年 by傅真、毛铭基

真2008年5月6日,《藏地白皮书》首次出版发行。不过由于我们身在国外,并没有第一时间拿到样书。可是这个日期……我立刻扑到电脑前去查找当年的日记——果不其然,整整五年前,我和铭基同学就是在2003年5月6日这一天于拉萨分别的。我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日期,身上的汗毛都一根根竖了起来。如果真有雪域神灵的话,他是否正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五年之约已经到来?五年前的那一天,拉萨与以往的任何一天并没有什么不同。从大昭寺的屋顶望出去,这座城市安静而庄严,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于它似乎未有丝毫影响。僧人在忙着整理大殿佛堂,一位长发嬉皮士在不远处煞有介事地打坐,数十名快乐的藏民一边唱歌一边打阿嘎,我和铭基并肩坐在塑胶椅子上。当时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厘米,可是谁也没有勇气去触碰对方的指尖。我只能悄悄地看着他的侧脸,知道自己会永远记得他此刻的容颜。他忽然对我说,不如我们五年后再于此地聚首,故地重游。我点头说好,忍不住开始想象我们五年后的模样。2008年的我们身在何处,又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我们也许仍是单身,也许将带着伴侣出现在彼此面前。我们还会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可是能否找到一个可以拥抱的理由?也许我终于可以鼓足勇气向他提起03年春天旅途上的那场心动,也许只能沉默着不发一言让往事随风……我看到了这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五年前对着天空拍下照片的那个傍晚,暗自揣摩对方心思的那一瞬间,命运之神已经悄悄埋下伏笔。曾以为从此要各走各路的两个人,最终竟成为相依为命的伴侣。2008年12月,我和铭基从伦敦出发,一起奔赴当年在大昭寺屋顶订下的五年之约。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个矫情的举动,可是对我们来说,履行约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对于大昭寺,对于西藏,对于命运,我一直心存感激。更何况,我也想看看当年的那个自己。在《藏地白皮书》出版之前,我只把这本书当成是一个私人的纪念,从未想到它会收获如此多的关注。很多读者写来邮件告诉我和铭基他们的阅读感受,甚至和我们分享自己的爱情观和人生故事。感动之余我也觉得意外——又小又薄的一本书,字数不多,情节也不复杂,何德何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老实说,拿到书后我自己都从来没能完整地看过一遍——书中我的日记部分都已是多年前的文字了,少女口吻的文艺腔,每次翻看不到两页就脸上发烫羞愧难当,只能用“那时我才21岁嘛”和“无知者无畏”来宽慰自己,真是难为读者们要忍受这一切。不过我也早就知道,这本书的看点并非文笔;正如很多读者所说,《藏地白皮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由于在路上发生过太多无疾而终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真实故事无疑令人稍感慰藉。而且……是的,连我当年的文酸矫情和强装成熟的青涩也统统是真实的。这次回西藏,我们特地带了三本《藏地白皮书》,其中一本打算送给久闻大名却素未谋面的“薯伯伯”阿刚。香港人阿刚,不折不扣的旅行狂人,大学毕业后满世界乱跑,足足在路上走了七年。直到一年前,他终于结束了四海为家的生活,选择在拉萨安顿下来,还认认真真地开起了咖啡馆。我们既好奇阿刚也好奇他的“风转咖啡馆”,刚到拉萨的第二天就登门拜访。阿刚圆脸圆眼镜,面孔卡通趣致神似加菲猫。他穿一件藏族人的皮袍,头上戴着藏式毛皮衬里的帽子,脚下却趿拉着一双正常人在夏天才会穿的洞洞鞋。初见时阿刚尚有些羞涩矜持,架不住我和铭基天天往他店里跑,熟络之后开始肆无忌惮地释放他鬼马疯癫的真性情,与心底里也住着两个疯子的我们甚为投契(虽然他老是叫我“传真姐姐”,气得我频频在店里暴走……)。他那时也在写书,书名叫《风转西藏》,讲述在拉萨卖咖啡的生活。大家本就都是“骚”人,眼下因着写书的关系,竟也都忝在“墨客”之列了……把《藏地白皮书》送给阿刚之后,他随手放在咖啡馆里,却意料之外地受到很多藏族朋友的喜爱。当天晚上就被一个在西藏艾滋病防治基金会工作的藏族女生借走,三天后还回来,又被风转咖啡馆的员工借去看,之后又借给了一个在西藏歌舞团工作的藏族朋友……如此往复,最早收到书的阿刚本人反倒一直没有机会看。央宗是西藏大学护理系三年级学生,利用寒假在风转咖啡馆打工。我和央宗一见如故,她性格开朗言论无忌,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她一点也不忸怩地说“哎呀分手啦”,又说“四川阿坝州那边的男孩子特别好看”,眼神中流露几分憧憬。央宗非常喜欢《藏地白皮书》,刚看完就急着发表感想:“好像韩剧啊!”(呃……我和铭基同学面面相觑……)她可能看过不止一遍,对书里的情节了如指掌,我们每次进到风转,央宗总是提起书中各种细节——“你是江西人,他是香港人……”,“我也想看你们说的那个电影《心动》”,“玛吉阿米好玩吗?看了你们的书,我也打算去看看”……她还会时不时地催促我们:“你们再去一趟珠峰嘛!再去一趟日喀则嘛!那是你们五年前一起去过的地方啊,再去看看嘛!”(可是妹妹啊,冬天雪路难行……)因为央宗总问起《藏地白皮书》在哪儿有卖,说想买来给她的同学朋友们看,我们就索性多送了她一本。这本书很快又被另一位藏族女生小Y借走。第二天我们在店里遇见小Y,她嘴角挂着一丝无奈的笑:“我看了你们的书……看得我好郁闷啊……”我知道她的故事,因此完全能够理解她的心情。香港男生小M来西藏旅行,停留了三个多月,他和小Y在此期间相识相恋,可是小M在我们离开前几天也回去香港了。虽然他说过几个月会再回拉萨,但是这段感情注定将经受重重考验——距离、民族、文化……这些都比我和铭基当年所经历的更为严峻。佛经里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可是人在爱中,又有谁会害怕烧手之痛?我只希望那风小一点,再小一点,让有情人执炬而行,照见前方大道光明。还剩下一本《藏地白皮书》,我们自然是把它送去了玛吉阿米。五年前,我离开西藏的第二天,铭基独自走进我们曾一起去过的玛吉阿米,在留言簿上给我写了一封信。这些年来我一直苦苦“逼问”他这封神秘的信上究竟写了些什么,起初的两年他总是故作神秘说什么“你以后回去看就知道了”,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他自己也忘了自己究竟写了些什么……时间轻易地玩弄我们于股掌之间,一个人的好奇终于演变成两个人的好奇。我一直觉得留言簿是玛吉阿米的灵魂所在,却没想到多年不见,这灵魂变得如此“沉重”,简直是英文里说的“iron in the soul”——留言簿有厚厚的一大摞,搬起来死沉死沉的,而且根本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好好摆放,寻找起来非常费事。原本在想象中是很浪漫的一件事,实际的情形却变成我和铭基面对面地坐在桌子两端,把头埋在面前的一大堆留言簿里,不停地手挥目送,摇头叹气:“不是这本……也不是这本……”最悲催的是,经过我们的一番辛苦搜寻和整理,留言簿往前回溯到2004年,然后戛然而止。2004年以前的呢?!我们哀怨地叫来服务生泽朗贡布,他似乎见怪不怪:“留言簿实在太多啦,店里放不下,以前那些可能都收在仓库里了吧……”唉,往事遥不可追,锦书封恨重重……生活毕竟不是电影,我只好自我宽解说这也算是“缺憾之美”吧。信虽找不到了,书还是得送的。其实有点不好意思,还好当时店里没几个人。我和铭基好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地把《藏地白皮书》交给泽朗贡布,小声说:“这个是……我们写的书……放在这里留个纪念吧……”他接过书,脸上有三分疑惑两分茫然。我和铭基都属于那种很怕嘴上乱煽情的人,呆站了片刻也说不出什么来,赶紧落荒而逃。本以为这本书从此就在玛吉阿米的书架上安家落户了,谁知这并不是它的最终归宿。一年多以后,我在网友“望月者”的博客上看到以下这段话:“玛吉阿米的泽朗贡布看我总捧着本‘书’读,说要送我一本书。我问什么书,他说不知道,是在餐厅吃饭的两个年轻人送给他,说要留个纪念什么的。我说别人送你的书你转送给我恐怕不太好,贡布说,没什么不好的,书要读了才算是书,反正他也读不懂。话说到这份上,我也只好‘欣然笑纳’。没想到几天后贡布带来的,竟是一本《藏地白皮书》!我哈哈大笑,说这本书早就有啦,还写过一篇得到书中‘男主角’首肯的评论……”我差一点惊掉了下巴。网上初识望月者,缘自她在豆瓣上为《藏地白皮书》写下的一篇书评《你带来欢笑,我有幸得到》。书评写得十分细腻中肯,我和铭基都很欣赏。后来也在网上关注她其他文字,觉得文采飞扬的同时还有一种特别正的范儿,没有文酸气也不摆姿态,见识广博却非常可亲。现实中我们从未谋面,本以为缘分止于网络,没想到竟还有这样一段阴差阳错的书缘。之所以说“阴差阳错”,是因为那书原是送给玛吉阿米的,本希望它能在店里书架上占一小小角落留个小小纪念,可不知是我们表达能力太差还是泽朗贡布汉语水平有限,总之他会错了意,以为书是送给他的。我现在完全能够理解他当时错愕的心情——两个奇怪的陌生人莫名其妙地送了一本不知道讲什么的汉语书给我……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命运,很高兴它最终流转到我们喜欢的人手里。……铭基其实《藏地白皮书》的原型只是一本自己手工制作的小册子,在我们英国的婚礼上送给朋友们作为礼物。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忙着打印和装订,一直弄到四、五点钟才去睡觉……后来我把它上传到MSN Space的博客分享,并在和菜头博客的推荐下得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于2008年5月成书出版。可2008真是一个多事之年:奥巴马当选、南方雪灾、拉萨314事件、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毒奶粉、金融危机……在这一系列“劲爆”的大事件轰炸下,也因为我们长期在国外居住而没有特别为新书安排任何宣传活动,《藏地白皮书》的出版发行这件小事很快就被淹没掉(其实严格来说可能连一件“事儿”也算不上)。尽管无声无息地出版了,《藏地白皮书》却凭着口碑这样原始的方式传播了出去。在书出版前还有点担心我们的故事是不是太落俗套太单薄,等到书累积了很多读者反馈的时候我们才放下心头大石。虽然书已经出版了,但其实这个故事还没有真正结束——那个在大昭寺屋顶立下的五年之约。在《藏地白皮书》出版前后,不少人受到我们故事的启发而去到西藏,这些人包括素未谋面的读者,我们的好朋友,还有我的岳父和岳母。也许他们曾经打算带着这本小书在西藏寻找自己的幸福,又或者只是想跟随我们当年的足迹走走看看:八郎学、珠峰、白居寺、玛吉阿米、大昭寺……眼看2008年快要过去了,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成一个食言的人?2008年12月26日,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机场大巴下来,我们拖着箱子来到北京站的火车票预售点,买了两张第二天晚上从北京西站出发到拉萨的火车票。从5年前拉萨—大理—深圳—北京—香港—伦敦的曲折路线,到现在反过来直接走伦敦—北京—拉萨,当别人在印度洋或者加勒比海享受着阳光与海滩的假期时,我们选择了从一个很冷的地方来到另一个更冷的地方。我们的想法很单纯,仅仅是为了兑现5年前许下的一个承诺。我们两个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并没有因为确定的关系而减弱,反而变得更加坚定了。与送行的老王匆匆告别后,我们背着跟当年一样的行囊连跑带跳地登上了从北京开往拉萨的列车。数年前青藏铁路的建设推动了我的第一次进藏之旅,而现在这个曾经被我视为“洪水猛兽”的交通工具却真真实实地把我再次带到西藏。冬天进藏的游客非常稀少,经过格尔木站后我们那一节车厢就只剩下我们俩、一位藏族老奶奶和列车员。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车程和数顿方便面,列车最终驶进了簇新的拉萨火车站。终于回到拉萨,我们的5年之约兑现了。从上一次离开西藏时不确定的关系到现在已经共结连理,我们的心情也是从无奈转变成温馨。虽然这一次我们没有再次入住八郎学旅馆,但我们还是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前往这个我们相知相遇的地方。北京东路上的商店已经焕然一新:我曾经租过睡袋去珠峰的outlook café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一家的酒吧。从亚宾馆一路走过来,经过吉日旅馆,来到八郎学。我看见八郎学对面的一排楼都因为被火烧过而拆掉了,我们当年的“八郎学食堂”肥姐饭店也已经不复存在。在靠近街道的前排一楼,以前常常跟阿明他们一伙去聊天喝甜茶的昏暗小馆已经变成了杂货小店。最后我们在八郎学的大门前停下,这是我们五年前在西藏分别的地点——那个超长的拥抱发生的地方。在冬天这个几乎没有游客的旅游淡季,这里显得特别安静。告示板上贴着的已经是几个月以前的拼车信息。这里的变化极少,除了301房间下面的二楼扩建了一个小房间以外基本上没多大改变。从那道又窄又陡的楼梯照样可以爬到三楼的走廊,爬到那时候我们聚集聊天的地方。对面天台的咖啡座就是我和平客、阿明常常喝咖啡、晒太阳和聊天的地方。可惜的是当年在西藏认识的朋友现在已经各奔东西,只剩下我们两个在故地重游。五年间,我们结婚了,青藏铁路通车了,拉萨也在这一年成为了新闻焦点。最后,我们兑现了承诺回到拉萨。虽然这个城市也变得紧张起来,路上多了很多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军人。可是当我们走在八廊街,走进大昭寺,跟着那些虔诚的藏族人一起转经时,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回来了。在这里,空气是那么稀薄,天空是那么近,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注:《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中增补了2008年、2012年傅真与铭基重回西藏的故事。以上是他们共同写下的、收录书中的《五年》篇,摘录了部分文字。

想要问你敢不敢

人生苦短,山高水长。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也愿意牵起我的手,跟我说:“路途遥远,我们一起走吧。” 曾经有这样一组照片深深打动了我,照片是一对男女在他们共同走过的国家和地方留下的一张张甜蜜合影。画面里,岁月变迁,背景转换,两个人的面容也从青涩渐渐变成熟。文字写道:“他们认识27年,恋爱11年,结婚8年,自助旅行10年,23个国家,十几万张照片,几十万文字。从大学生到小编辑再到自由摄影师,唯有梦想始终绽放微小的光芒。” 这是我在新浪微博上的第一条转发。在成千上万那么多的文字和照片里,这一条偶然闯进视线,却直触心底,让我忍不住点下鼠标。牵手、旅行,这不正是我一直向往的最浪漫的爱情。所以当我在豆瓣上无意看到《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的心一下就被勾住了,因为它同样也包含了“旅行”和“爱情”这两个关键词。我好奇的想知道,这个SARS时期发生于西藏的真实故事,有着怎样的动人情节?而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又是什么样的两个人?2003年,即将赴英国留学的21岁大四女生傅真和25岁的香港男生铭基,背着行囊不约而同来到西藏,在拉萨的八朗学旅馆,他们不期而遇……要说这样的开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在丽江、在阳朔、在鼓浪屿,在许多的旅行途中,一定也会有类似这样的相遇。只是,当相遇后的离别来临,有多少人会像傅真和铭基他们一样,选择将爱情进行到底?他和她来自不同的城市,他们都很年轻,对于生活还有很多种选择。如果换作其他大部分的人,我想,今天我们恐怕看不到手中这本书里的故事。现实里,太多旅途中的邂逅到最后都无疾而终,很多不过是因着寂寞临时充当几天床伴。爱情,似乎早就被人们遗忘和抛弃。有多少人愿意相信,眼前这个偶然在旅途中遇见的人,就是此生我要找寻的真爱;而分开后异地空间上的阻隔,又让多少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失去勇气。对于傅真和铭基来说,他们似乎反而要感谢分离。因为分离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于是在爱情的召唤下,这两个年轻人同时选择了勇敢,以执着简单的心,从大理到深圳再到北京到香港最后到英国伦敦,克服重重阻碍,最终走到一起。不要觉得这个开始于高原蓝天下的故事有多么传奇,也不要认为这两个最终收获爱情的人就比现实里的其他大多数幸运,其实他们只是因为信仰了爱情,并且愿意为了爱情竭尽努力。爱情的走向,不在于它有着怎样的开场。那些瞻前顾后心有杂念的人,即使给他们与十年前傅真和铭基一模一样的相遇,也不可能拥有一个最终圆满的结局。很多人说,现在爱情变了,变得世俗功利,变得脆弱不堪一击。其实爱情从来都没有变,它一如最初的模样,变的只是人心。如果你不相信它、不愿为之付出、轻易放弃,又怎能指望爱情自己开花结果,向你展现它最美的模样。爱真的需要勇气,去相信可以在一起。勇敢的去爱吧,“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爱情亦是如此。说实话,我是真的从心底羡慕甚至有一点嫉妒傅真,可以遇到铭基这么好的男子。在书的插页照片上,我看到了这个叫铭基的男人的照片,不高、不帅,用傅真的话说:“他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就找不着了”。可是,也正是这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的男人,却在爱情面前表现出很多人所没有的勇敢与魄力。他在写给傅真的明信片上说:“Trust me. We can be together,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road will be.”然后,他真的做到了。在书里,有很多个细节,让我看到了这个男人心中“如海水一样深沉宽广的爱意”。然后透过傅真文字的描述,我还了解到他身上其它一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他是个心地纯良而淡泊自持的人,看见美好的事物会默默欣赏,而且和我一样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没有大的野心,亦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点孩童般清新的眼光。”“铭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并不是简单如一杯白开水,而是把很多东西慢慢过滤掉之后剩下的那种澄净。他是彻头彻尾的自由派,绝不会为生活的小恩小惠所收买。”“在对待我的态度方面,他几乎是放任自由从不干涉,尊重我的一切隐私,也完全没有大男子主义作风,我觉得他有自己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他也是我遇见的第一个想去非洲做志愿者的人。不像一些人只是说说而已,铭基同学会真的去到具体的网站上查询,当得知人家不要土木工程师的时候,他的失望之情简直溢于言表。”在当下这个讲求成功追名逐利的世界,这样的男人实属难得。傅真遇到了,她爱他,他也值得她爱。真好。可是我要告诉你,比起傅真与铭基他们的爱情,这本书更加触动我的地方,却是在书的后半部分——他们结婚以后。2011年,这两个已经在伦敦有了不错工作,开始享受很多人都向往的周末购物逛公园看展览和朋友聚会一有假期就满世界飞来飞去旅行的中产阶级幸福生活的人,因为不愿在日复一日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乏味生活中迷失自我,而选择辞掉工作、再度出发,开始了他们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间隔年旅行。读到这里,我真的被这对爱人的勇气所折服了。如果说,之前他们飞越了大半个地球从相识相恋到结为连理是因为有爱情力量的驱动,那么现在放弃安逸稳定的生活而开始一段漂泊不定的旅程,则完全是源自于他们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很多人也渴望,却不敢。当年纪步入而立,当感情尘埃落定,对于很多人来说,拥有安稳舒心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现在,好工作那么难找,辞了高薪的工作去旅行,有谁敢为梦想付出这样“昂贵”的代价?可是傅真与铭基他们却真的出发了。这一次,他们不是在遥远的两端互相对望,而是站在同一起点,眼望同一方向,共同踏上人生另一段新的旅程。要说他俩还真的是心灵契合的两个人,不仅志趣相投,而且彼此懂得。都说相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的关键,傅真和铭基,正因为他们在人生的追求上态度一致,且同样充满热情、敢于尝试,所以在辞职旅行这么重要的人生决定上,才能一拍即合,并肩前行。“有一个理解我的人愿意与我一道去真实的世界旅行”,有这样的伴侣和知己,人生何其幸运。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共同经历了各种前所未有的人生体验。在这一段光阴中,他们越来越多的发现到对方身上的优点。在彼此相互的鼓励和引领下,两个人都不断的发掘自身挑战自我。他们的爱情,没有因为朝夕相处“粘”在一起而消磨损耗,相反经过甘苦与共的打磨,显现出更加动人的光彩。听说讲述他们16个月间隔年生活的新书即将出版。我期待着,那里面会有更加精彩的故事。

你相信爱情吗

故事发生的2003年我还是个没发育好的高中生而我在故事发生时女主人公那个年纪的时候也在被即将到来的异地困扰漂泊了一座城 恋爱失去了两回 身边朋友换了几轮 受困于异地直至今日在男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去大理之前他的形象和我印象里的港男无差在西藏一见钟情 克服异地 执子之手 听起来是多么俗套和好莱坞轻喜剧情但是难能可贵地让我看到爱情的力量和信仰爱情的幸福的臣民们和他之后一次次克服长途与她相聚的执着和坚持从香港坐地铁飞机火车大巴到大理表白为她庆生从香港每日往返深圳持续17天从普利茅斯每周末驱车往返伯明翰还出了车祸傅真在纽约短短半年一共飞去7次感染我的魄力和面对相聚和离别的巨大的承受力没有因为熟悉而松懈(不知道这是不是要归功于港人的勤奋。。。)能够改变一生的旅程其实早已计划好只是希望自己的存在 能让另一个人觉得每天回家就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

《藏地白皮书》生升华版

在《藏地白皮书》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好友见证的他们的爱情,以及五年以后他们再到西藏的感悟。看完这本书以后,好像去西藏游一圈,尤其希望邂逅如铭基和傅真般的爱情。没有期许,没有要求,自由平等,相互包容与信赖。简单而淳朴的默契的生活,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喧闹。一切竟如铭基的性格一般普通但格外的安静。这种感觉真真极好。

信者得爱

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该隐瞒的事总清晰 千言万语只能无语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喔 原来你也在这里——《原来你也在这里》在书店瞎逛的时候,一眼从一堆旅行指南书籍里发现了傅真和毛铭基的书,只剩下欢呼的惊喜。曾在网上搜索《查令十字街84号》的纷乱里拐进了傅真的博客,页面简洁可是文笔很好,生活里的小确辛被她描述的分外有趣,一直觉得这该是个对生活拥有无比热情的姑娘才能有的小幽默,于是一页一页的翻看她的博客,那个时候她跟铭基已开始了为期十六个月的间隔年, 天马行空与爱携手走天涯,酣畅淋漓。我以一个阅读者的角度看着他们行走的足迹,拍摄的异国风景,将爱情的童话进行的纯粹彻底。傅真的博客被我用少有的热情每天几页地一翻到底,看到了他们的藏地爱情故事,惊喜间发现已出书,初版却卖告罄,只剩抓耳挠腮的遗憾。这本“十年爱情见证版”除了他们的童话故事,更多了五年后傅真与铭基重回他们自己的“爱情圣地”,让时间见证爱情的神奇。就像和菜头在序言中写的这般,”两个年轻人进藏,恋爱了一把,克服两地分居问题,跑了整个地球两周半结婚了“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因这份简单纯粹的真,搅动了多数人内心里对爱情压抑许久的诚挚。可是,西藏并非拥有成就爱情的魔力,他们之所以拥有,只是因为信仰爱情。应当相信,较之于网络中五花八分的爱情败给现实的纠结之事,我们心中对爱的憧憬其实大过生活琐屑,只是有时不免低头,因这世间总是鱼与熊掌兼之难得,也因爱情的纯粹之美亦只见其纷纷毁灭,于是惊呼哀哉,痛心疾首之余唯有怀念。于我这样,初出茅庐的稚嫩之人,还在摸索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时候,却首先摘录出不想要的生活为之怎样。爱情与婚姻,在我看来是生活必需品,不曾与爱情比肩的婚姻,我嗤之以鼻,颇有些鱼与熊掌我必兼得的贪婪之气。世间安得两全法,人生的残酷之处就在于你坚定的信念未必能得到现实的成全。张爱玲在《爱》里写:”于千万人里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只想在我还有能力守护心中那份纯粹的真挚之时,让它完整并一直有期待就好。

爱情啊,追逐啊,宿命啊都在西藏

看完这本书总感觉西藏在对我我:来吧,来吧,爱情啊、灵魂啊、宿命啊、追逐啊、自由啊就在西藏啊。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体验书中说得景象,尤其是大昭寺的填空,放佛是浪漫的开始。一朋友昨天中午拿来这本书对我说“送你一本书,是讲年轻的人爱情故事的”,一看标题“藏地白皮书”完全没兴趣和不懂。于是中午趁着下班吃中午饭的间隙随手翻看一下,谁知竟爱不释手。其实,并不是书里文字有多么回味无穷,也不是故事有多么荡气回肠百转千回,而是你会觉得那种爱情的温柔你仿佛可以触摸到。就像那半杯泡面是我亲眼看着它变凉一样,就像那天早上铭基乘着阳光回头是对着笑的是我一样……爱情,是多么美妙的东西;西藏,是多么神奇的领地。

那时,时光绵软悠长,艳遇还能修成正果

把时钟拨回到五六七八年前,那时你我大多都还在上大学,黄毛丫头还没有变成白富美,暗恋的学长也不叫高富帅。就在大学毕业那一年的夏天,你的一个室友在西藏晃荡了四十多天,带着一身风尘仆仆和满脸的高原红回来了,与之相伴的还有脸上盛开的小菊花。于是你们都知道,这个姑娘恋爱了。一个工作了几年的香港男人,在西藏旅行途中邂逅了一个尚未出校门的萌妹子,于是他们携手同游,策马奔腾,相约看尽人世繁华。这在我们旁观者的眼里完全就是一个赤裸裸的老男人勾引纯情少女的烂俗约炮故事嘛。但是,请听我讲完。接下来的一年里,男人与女孩的恋情小火苗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速蔓延,大有燎原之势,他们去昆明、去大理、去北京、去香港,在小城里晃荡,在大都市漫游,只为能够在时间的夹缝里换取一点耳鬓厮磨的空挡。然后,她去英国留学,他也申请调到了英国。就在他们相识一周年的那天,这两个人居然结婚了。那一年,女孩22岁,男孩26岁。这场看似不靠谱的恋情并没有以婚礼画上句点,如今,他们已结婚十多年,日子平淡却并不乏味,像一朵在角落自在开落的花一样,上班赚钱,看书旅行,伦敦、纽约、南美、东南亚,如今,他们暂时在青岛定居,写出了一本又一本书,其中一部以二人真实的爱情经历为主题,叫《藏地白皮书》。出版发行于2008年,几年间,在青旅的书架上、在咖啡馆的搁板上,甚至在不少人的口中,这本书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而其中都要加上一句醒目的像传销一样的推荐语:文艺青年必备爱情圣经。“文艺青年”和“爱情圣经”这两个世间俗的不能再俗的词汇组合在一起,让我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一种本能的厌恶让我对此敬而远之。文艺青年?你才文艺青年,你全家都文艺青年!爱情圣经?狗屁!你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腰封和推荐语真的会毁掉一部书,就像余秋雨给阿兰德伯顿的《旅行的艺术》写序一样,我真怀疑,出版社负责营销的编辑是高级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当十多年后的今天,这本书被一版再版,最终被我用两个消失的时间翻完后,坦白说,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烂,甚至有一丢丢的感动。我感动的不是一场在现在看来两分钟就能搞定的约炮故事能修成正果,而是这其中的小心动、小心思、小忐忑、不确定,欲语还休、舞会猜测,眼神里生长着情感,分别中无尽的思念,而这才是一场正常的恋爱本来的模样。这本书以日记体写成,那时的老傅还是个21岁的小姑娘,清秀高傲、不可一世,字里行间有文青的顾影自怜、自说自话,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小矫情和酸,但并不妨碍内心的真诚与坦率。两个人的日记,互相对比着看,未捅破窗户纸前暧昧不明的小心思,会让人感叹,这就是两个孩子嘛,这就是我们中学时候的情感啊,这就是我们走进成人世界后早已遗忘的初恋心情啊。而可贵的是,老傅和铭基在漫长的岁月里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有着透明灵魂和赤子之心的人。就像一个发现了糖果罐的小孩,热情地招呼着同伴,而恰巧他也喜欢,于是他们围着糖果罐唱歌、跳舞,饿了就剥一颗糖,每打开一颗前,都对它的味道充满好奇,有时甜,有时苦,有时涩,有时酸。但幸运的是,他们始终不曾厌倦彼此,始终在探索世界的路上充满好奇心,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起成长,并且,没有尽头。看这本书前,我不喜欢西藏。看完这本书,我还是不喜欢西藏。但我喜欢的是,那时,岁月绵软悠长,人们不急不慌,一场艳遇也能修成正果。

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一个恰当的“你”

2009年,我托北京的朋友帮我买了《藏地白皮书》第一版,当时卓越当当都没有卖,淘宝上虽然能找到,却担心是盗版而不敢买。这是当时我所能预见的一个美好的故事,说什么都得支持正版。一个礼拜后,书快递到了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装便阅读了起来,这是一场真实的爱情,不是读小说,却胜似读小说。傅真和铭基在西藏相遇,在大理相爱,又曲折离奇的在英国结婚,结婚时,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文字,2008年成书。我长期看傅真写的博客,只知道他们的之后,却不知道他们的之前,于是,我买下了“之前”,翻了一遍又一遍,沉浸其中。羡慕?当然有!羡慕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独立的人格,羡慕他们的惺惺相惜,羡慕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并不是所有人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这样一个恰当的“你”。2012年,我到了西藏,独自坐在大昭寺二层的平台上,望着眼前的屋顶,静静的品读“宗教的色彩”,抬头看看天空,突然想起了傅真和铭基在大昭寺的片段,当时的他们真的就像是仓央嘉措的诗那样:“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今年,《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发行,作为老读者,我早早在卓越上预定了此书。时隔五年再来温习这样一段美妙的故事,依然为之心动,只是,时隔五年,书中已增添了不少新的故事,而读者的心态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总有些执念,会让你坚信生活可以继续精彩美好。

唯有相信,方能到达——《藏地白皮书》编辑手记

有些人,有些书,自身是带有能量的。(一)我知道《藏地白皮书》并不算早。2011年春天,一个好朋友送给我一本小书,那本书当时在各大图书网站和书店都已经买不到了,她在淘宝网买下,给我的时候特别用心地包了封皮。书里是她曾经跟我提起过的一个爱情故事,她说女主角的博客写得非常好。翻开《藏地白皮书》,是在收到书有一段时间之后了吧。那段日子,刚换了新的工作,结束掉一段拖沓痛苦的恋情,搬家换房子,真正意义上开始一个人生活。尽管上班聚会生活照常,但内心却总平静不下来。上一段感情里受的伤,比自己以为的还要深。我开始对爱情不信任,对主动付出产生了某种恐惧。是在一天晚上的睡前阅读时间,我翻开了《藏地白皮书》,很快着了迷,一口气读到午夜两点多,直至读完。很难描述读完这个故事后内心的感动与震颤。书中是一篇篇男女主人公交错写成的日记,并没有多么复杂的情节,但是一字一句却格外真实动人。那些恋爱里特有的心动、猜测、试探、喜悦与失落,如此细微又贴切,一下下敲进心里。 尤其,当我看到后记里傅真写的那段话:“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的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经一度也认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这句话在那一瞬间疗愈了我。在我一度对爱情失望透顶的时候,它们让我再次相信爱的存在,与爱的能量。(二)与傅真、铭基第一次见面,是在2012年的秋天,我们约在三里屯的老书虫。他们俩刚刚结束长达16个月的间隔年回国,在北京短暂停留。而我作为向他们约稿的出版社编辑,带着那本包了封皮的《藏地白皮书》,以及一堆我们部门出过的旅行书去了那家书吧,心中既忐忑又有些激动。在读过《藏地白皮书》之后,我关注了傅真的博客——“最好金龟换酒”,不可否认,这绝对是个富有才气并且有趣的姑娘。生活琐事在她的笔下也能变得勃勃生机,让人读来兴致盎然,而这也是他俩仅仅凭借一本小书和一个博客就能在圈子里享有不小知名度的原因吧。在博客上,我看到他们不断更新着间隔年的文字和照片,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微博上私信铭基,表明约新书的想法。很快收到他的答复,他说已有多家出版社表明过此意向,他们会在结束间隔年后选定几家一一面谈。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聊天经历。他俩温文尔雅,看来真是十分般配,傅真比照片里更有气质。他们性格随和,没有什么功利心,聊了很多合作之外的东西。听说我十一假期要去越南,又给出许多建议。更让我感动的是,铭基偷偷去付了咖啡的钱。真是一点都没有辜负我此前在心中勾勒出的关于他们的“神仙眷侣”的形象。再往后,便是邮件上的往来。在十月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他们确切的答复,决定把《藏地白皮书》的再版与间隔年的游记,一起签给我。这于我真是一份莫大的信任和鼓励。(三)2008年版的《藏地白皮书》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开本,不厚,封面素净,友雅做的装帧设计。当年被傅真和铭基当作婚礼上的礼物,打印装帧成册子送给朋友。后来放到网上,被和菜头发现并推荐,又被一编辑看见得以出版成书。但因为各种原因,只印刷过一版一万册;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它竟然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就这么传播开去,变成了一个暗号。对,它特别像个暗号。如果聊天的时候正好得知你也读过《藏地白皮书》,你也看“最好金龟换酒”的博客,便顿生一种“同路人”般惺惺相惜的好感。它也常常作为心水推荐,只告诉给特别好的朋友。这次的再版,离故事发生的2003年已过去了整整十年。十年,为这个故事沉淀出时光感。傅真和铭基续写了2008年与2012年重回西藏的故事,一次是为了奔赴曾经立下的“五年之约”,一次则是将西藏作为间隔年旅行的最后一站。西藏一定是他们的福祉之地,每次回去(用傅真的话说,去西藏有种“回娘家”的感觉)都会收获一番新的人生感悟,启发他们踏上新的“征程”。没有做成图文书,而是在书的后半部分增加了一些彩插,是希望能够完整地好好地呈现整个故事。书中新增的30多张照片,选取时也费了一番心思。最后一个部分的彩插里,特意将2003、2008、2012年三个时间段、同一地点、不同人物的照片安排为一组,比如,他们在大昭寺楼顶自拍下的那组照片,以及那一刻头顶的天空,大昭寺广场的人群、玛吉阿米的座椅……时光飞逝,也许改变了容颜,改变了街道,改变了建筑,但总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比如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信徒的虔诚,比如人世间那些默契坚守的爱情……最后确定并呈现的这版封面,是调改过几版后的结果(编辑们一定都知道,定不下封面是一本书永远的心头痛啊)。初看到那几个红色的线条和桃心,便让我有种小小的“惊艳”感,也曾担心不知道这故事的人第一眼看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我觉得,它就跟“藏地白皮书”的书名一样,是需要读过了反刍一下才更能回味出其中的韵味来的。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也许不会一下子畅销,但书里有种不过时的情感,它可以跨越时空、地域,感染到不同年代的读者们。这便是一本书能具备的可贵的经典性,也是一本书的能量所在吧。(四)6月7日是让人激动的一天。《藏地白皮书》在京东和亚马逊刚刚到货。然后,在这一天之内,这本书在亚马逊的排名从1000多,进到400多,到200多,再到100多,进入前50,再到35名,然后傍晚的时候断货了(哭啊!作为编辑知道的,最怕的就是断货了!!)。而京东网,则在下午的时候已经卖断货。这也许与作者在微博发布的新书到货消息有关,我看到很多个读者纷纷转发、评论,回复说“浪漫到不真实的一个爱情故事”“让我羡慕嫉妒恨的一对情侣”“追看了你们5年的博客”……,然后接着便是“果断买”“已入手”……或者@朋友,说“你一定要看”“这就是我说过的那个故事”……这么高的一致好评,这么迅疾的行动,这么不顾一切的推荐,我作为一个旁观的人都觉得感动不已,难怪@毛铭基 晚上发了一条微博说“我和老傅何德何能啊,真要跪谢大家了。”我无法推算网站的销量是否都来自于作者微博的影响力(铭基的微博粉丝不到3万,这在微博大号遍行的如今确实算不上什么),或者这书本身就有一种能量和磁场,能吸引到那些喜欢它的人过来?但不管如何,我都特别高兴。因为一本我喜爱和有幸策划的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这个月底,傅真和铭基会在北京举行分享会。他们都不是高调的人,只是有太多读者希望想要当面聊聊天。所以,趁着新书出版,他们想借此感谢一直默默支持的读者。(五)我特别喜欢《藏地白皮书》的后记,他们彼此写自己眼中的对方。傅真用“谦谦君子”形容铭基,她这么说,“他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就找不着了,可是那一束温柔的光,刚好就是我最想要的。就像大热天里人人都躲在空调房间,这时我走出门去,遇见一阵穿堂风,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偶遇和惊喜,所以有无限感激。”而铭基这样评价傅真,“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这样的爱情也许只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不妨碍我们读读这个故事,去相信它的存在,然后在内心保有美好的愿望,坚定地去追寻理想的爱情。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藏地白皮书”。

嫩草嫩草,我是老牛(下)

亲爱的宝宝:(一)昨晚失眠,滚来滚去心里更是发慌。我就想你,想你也不是办法,越想心里越堵。恨不得连夜飞车到你们宿舍窗子底下,呱呱呱地召唤你。手机还有IPAD的壁纸密码,都经由你设定,连收到短信的青蛙叫,也好像你在喊我快去查看。时间不多久,你就渗透到了细枝末节。记得高中学物理,老师煞有介事都说所有原子都作无序运动,高温吸收能量加速运动,常温也在运动,只是不易觉察,理论上来说,两块铁并排叠在一起,只要时间足够久,他们都会彼此入嵌。由于爱情的加温,两个冰冷孤独的世界,也会变得彼此映照,我中有你。我就这样一点一点嗅寻你在我的世界留下的印迹,床上的褶皱,沙发绒毛中隐约的乳臭味(哈,你这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还有尝试穿袜子睡一会儿觉。但袜子又很快被蹬掉。你说不穿袜子在房间走,就害怕,怕什么,不知道,反正就是怕。我试图去理解少年的偏执,少年不知何时养成的小癖性。也许到底也理解不了,像傅真和毛铭基,他们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淘气,话唠,一个理性,温顺。在他们两个人的通信中,却毫无抱怨,句句都是“那么和我不一样的人,真可爱呀”。真心相爱的人,不会是两个磕磕碰碰的容器,而是两件可变形的积木,光两个人,就能搭配组装一个美丽新世界。没想过把你改造成怎么个样子,那就去理解你,让你做最擅长的事。你脑子好使,那你就多动动脑子,做我的维基百科;我幽默搞笑,那就在你做饭时负责逗趣,至少你做饭时还有个好心情。就这样,我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又把13年版的《藏地白皮书》看到了193页。(二)傅真和毛铭基的十年恋情在160页标注了未完待续。他们结婚了,在伦敦的一个小教堂,没把婚礼弄得多隆重,只是在几个亲近的好友见证下,毛铭基给傅真戴上了戒指。他们没有刻意把某一天弄得轰轰烈烈,对于两个恋人来说,看起来有多好是给别人看的面儿上的事,不重要,两个人在一起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意思一点,才重要。我们在一起吃的第一顿饭,我就在饭桌上夸夸其谈,现在想来心里有点羞羞。我几乎不是那种浮夸的家伙,一惯也不会在什么聚会上打开话匣,顶多面带僵硬微笑尽礼数,对你却有说不完的话。我想跟你分享变成大叔之后的人生见解,想告诉你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什么人的避之犹恐不及。我前所未有的大大咧咧,仿佛一丁点红酒都弄醉了我,恨不得把30年的故事轻重不分全讲一遍。不过王府井的那家金牛角王的装潢简直糟透了,灯光颜色和窗外的天色掺和在一起显得情绪不明,而几颗令人走神的水泥蛋又突兀得令人掉胃口。至于嚼在嘴里的牛排,连我这种对牛肉烹煮品质要求不高的人也要忍不住心里暗骂几句。至于服务生,除了很积极地喊结账,倒是连基本的引导和关切都不会。幸好你坐在我的对面微笑,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也是惟一美好的事。你怪我吗,糟糕的食物。我希望那顿午餐,只记得表情语言动作,其他的统统忘掉。以后我们看见金牛角王就绕开走吧。(三)如果每一天都过得饱满自在,时间永远会溜得更快。因为快,心里更是急得不得了,不是想让上天提前剧透结局如何,结局怎么样我才顾不上,只心急现在此刻,心急一秒钟不能过成两三秒,这种紧迫感让我把“细水长流”这个词忘得一干二净。见了你第一天,又想见你第二天,见了你第二天,又想见你第三天,我变得贪婪极了。通常我可没胆子向别人发起什么邀约,这几天我却吃了熊心豹子胆,更令人心花怒放的是你竟然没有拒绝。每天我都醉醺醺地走在这个世界,心里乐颠颠的。亲爱的宝宝,你能耐可真大呀,让一个成年那么久的大叔陷入爱情可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呀。就像一颗莲子在湖底埋了三四年,大家看惯了荷塘残败,突然接下来的一两年,就开出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这满目湖光荷影迎风呵呵然,你又是什么心情呢?(四)我们相见的第一眼,你知道吗,我就醉了,我把充电器放在你手掌心,就灰溜溜地逃出酒店大堂。我怕你看到一个大叔羞红脸的样子——一个羞红脸的大叔,“这像什么话呀。”我像第一次被恋爱击中一样,仓皇夺门而出,走出门却一点方向感也没有。我沿着东二环的灰黄马路一阵暴走。烈日的暴晒也不疼,东二环的纷纷扬尘也不嫌脏,我走过树荫下等客的摩的司机,我穿过高架桥的桥洞,我看见一条废弃的铁轨,铁轨边的树木不情不愿地歪在两边,即视画面一点文艺风范都没有。然而我心里却没办法凝集出一股意念去思考任何事情,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狂跳,走啊走,走在空白之中,走在山川,走在荒原。连见过你后要开的那个会,我也是看着手机发愣,明知你正给手机充电,我又作了不用来任何信息的交待。还是拿起手机看了又看。我们一起相拥醒来的第一个早晨,我跟你说了那个梦。我梦见我们盖着毛毯躺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街道旁,一起从毛毯中探出头来,看见饭店后的山上盖着厚厚的雪,到处都是雪,停在一边的小轿车顶上也盖着雪。饭店里走出的女服务生穿着鲜红的制服,怜惜地递了毛毯给我们。这个梦我说到这里就打了止,你笑着说应该要有个好心肠的贵族给我们开一间上好的客房才是。但梦里的你却婉拒了服务生,“谢谢,爱情已让我们足够温暖。”梦里我很开心,又责怪你。(五)半夜看《藏地白皮书》泪流不止,在床上我把傅真和毛铭基在婚礼上的誓辞认真地念了三遍,这里也想抄给你:“I do solemnly declare that I know not of any lawful impediment why I,Ming Kei,may not be joined in matrimony to Zhen.”“I call upon these persons here present to witness that I,MING KEI,do take thee,Zhen,to be my lawful wedded wife,I give you this ring as a symbol of our marriage,as a token of my love and commitment to you.”有空你也看看这本书。爱你。周末见。大成蜀黍上2014年9月2日

美丽的爱情~有着神奇的魔力

豆瓣偶然看到这本书,感觉书名很熟悉,看了评论之后便心潮澎拜的去买了老傅的整套书。这本书,是两个人零散的日记,在这里面我们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曾经有过暧昧情愫的日子,我们不敢直接去问对方,只是靠一点点的细节去推测对方的想法,也不知道这些话能够向谁说,唯有日记,是倾诉也是秘密。一个人的独角戏,还未开始,已经耗尽心力,内心挣扎着上演了无数个版本的剧情和结局。无疑,老傅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她喜欢的人刚刚好也同一时间喜欢着她。更幸运的是,他们可以克服地域的重重困难,走到了一起。或许是他们爱的太虔诚,太认真,上天也会帮他们一把。书中好几个情节,让我泪流满面,这份真诚这份执着让我感动良久,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找到合拍的另一半,一起看过天下的美景。

你破碎也许正因为,你脆弱。

这是一个浪漫圆满的爱情故事,发生于非典时期的西藏,傅真和毛铭基。江西人和香港人,八朗学旅馆,大昭寺的天空,珠峰下的泡面…他们因西藏结缘,相遇相识相知相爱,我觉得这是一个温暖且激励人心的爱情故事,它带给我勇气,它让我相信爱,相信爱人的能力,相信命运和缘分,让我相信这世上会有那么一个人的存在,只为了我。我觉得他有自己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看完这本书,我也好想去西藏。

入手了,第一次写书评

去年在同事的推荐下,偶然看到了老傅的博客,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看完了她在博客上所有的文字和图片,发自内心的喜欢她的文字,钦佩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爱情历程,并由衷的欣赏和佩服这对凡间的神奇侠侣的敢说敢做,说走就走。然后看到了《藏地白皮书》的介绍,网上只有未完整版,书店更是早已下架,到处寻觅,无果。只能略带遗憾的,继续关注老傅的博客和老毛的微博,关注他们的Gap year。没想到,今年居然又再版了,及时的根据老毛的微博,在亚马逊第一批销售中,抢到了一本(隔了几天就涨价+售罄了,祝贺他们)。拿到实体书,翻开页面,看着真挚的文字,感慨万千。以行动继续支持他们,期待老傅的新书

何其幸运才能遇见你

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它真实的发生过,它发生在两个最平凡的人的身上,更是让他们对彼此文字记载的质朴与真实深深的感动了。年轻的爱因为简单和执着更有一种力量。和菜头说,之所以他们能够彼此找到,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还信仰爱情。

只有被爱,幸运会有,幸福未必!

难得昨天去书店坐了一下午,不经心拿了这本《藏地白皮书》,被书序给打动了,点了杯咖啡,慢慢读完!因为我大学学的是电影方面的东西,所以对小说以及故事的描述,都有种夸大以及想象的水分!但是看了这个故事,我努力的告诉自己,这真的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男女主角都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不远,就在一个国度里生活着!回想自己,好像很长世界都没有被感动过了,尤其是这样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没有父母的反对,那个刚进八朗学,看到的第一个男生,想不到就是相伴一生的人。一个尚未毕业的女文艺青年,一个香港上班的IT男,一个21岁,一个26岁,岁月静好,便是幸福。其实内心是羡慕傅真的,找到了一段这么单纯的爱情;我也看了铭基的照片,如果是我,在人群中,我也不会注意到的一个人,但是缘分就是有这种魔力,见到时,就是幸福!两个人之间的地心引力,为了见上一面,再辛苦的路途也不算什么了!回忆自己的爱情,似乎也能找到这种感受。我和他是校友,在一场招聘会上相遇,最后相识、相恋;后来我跟朋友诉说我们的爱情故事的时候,我都会说:没有找到工作,竟然找到了一个男朋友,其实内心是幸福的!大四的时候,我去苏州实习,他去了武汉实习;因为是双休,但是也只有两天的时间,(他是个对工作很有原则的人,现在我们毕业也整整一年了,他从来没有请过假,这点我是非常佩服他!)就是只有两天的时间,因为晚上没有高铁了,他只能先买普通火车到合肥,凌晨再从合肥转火车到苏州,整整一个晚上的路程,如果平时坐高铁,也就3-4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在他心里,可以见到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傅真说得我很认同,被爱和爱,缺一不可,如果只是被爱,可以说幸福,但是幸福未必!他是北方人,为了我,留在了南方;后来经过他的努力,也稳定在了合肥;我辞去了苏州的工作,现在在合肥,虽然职场很不如意,但是我们在一起,这就够了。可能我们的爱情没有像铭基和傅真那般完美,我们会有争吵,会有拌嘴,我们也有困难,因为长辈无法接受他是北方人,所以至今我们仍面临很多问题。在一起,已经快两年了,各自都有成长,也去过很多地方;我想我已经习惯身边有这个人了,已经习惯偶尔的争吵;朋友说的对,就算我们再争吵到什么程度,应该都不会分手了;是的,已经习惯,享受彼此在的温度,只要两个人坚持,相信彼此,努力,都会有结果;再送上书里面的一句话:握紧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放开双手,你便拥有了整个世界!共勉!

此中有“真”意

几年前读过前一版,读完还曾感慨:我去过了阳朔西街,去过了大理古镇,去过了丽江古城,去过了凤凰。。。难道非得去西藏?八廊学旅馆? 也许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偶然构成,但是偶然只是开始,偶然之后的选择,努力和包容才能书写美好的过程和完美的结局。就像傅真书中所说:这最美的,其实才刚刚开始。。。以前总觉得在一起的两个人,要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要能聊得来。其实聊得来分为网络中和生活中,有些人网络上侃侃而谈,谈灵魂契合,谈看书谈旅行,生活中却一副世俗模样。朋友说:生活中那有两个过日子的人天天聊书聊电影,彼此不讨厌对方的兴趣就好了,像傅真说铭记不喜欢看书,但她能在他的照片中感动。

那一丁点的勇气

十点了,本来不打算开电脑,但是看到最后铭基说“亲爱的读者朋友,我衷心地希望《藏地白皮书》可以给予你在生命中的节点做出选择的勇气,哪怕只是一丁点儿也好。当我们在生命的大海上航行,有时可能就只差那一点点的勇气便能转动舵柄,改变航向,就像当年的我选择回到大理一样”我却忽然忍不住落下泪来。是的,只是那一点点的勇气,让两个人的人生从此有所不同。看到铭基在微博里面说好多人觉得他们勇敢,但是他们自己却没有觉得。但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勇敢,这种勇敢不是说你敢跟一个手拿尖刀抢劫的人拼命,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真实的感情,敢于面对未知,敢于去追求,追求那种未知。当初到大理,铭基需要跨越多少障碍呢,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让任何不够相信和不够勇敢的人止步不前。没有假期,家人不理解,距离遥远,前路未知,航班取消……要有多相信多勇敢才能这样一路坚持,为了能在她耳边说一句“生日快乐”看十年后他们各自写下的那些点点滴滴,真心觉得他们值得最好最幸福的生活。十年的时间,感觉他们都成为了更好的人,生活的种种让他们更能与自己诚实相处,但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仍然保留心里的那点美好和那点勇气。

我们仍要相信一些东西,比如爱情。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完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想要记录下此刻的感受。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我们好像变得不再容易相信了。对那些俗套的爱情故事嗤之以鼻,不再相信那些誓言,不再那么容易相信一个人,甚至不再相信爱情。可是只是几个小时,一本书,两个人十年的故事,却让我又对爱情充满相信,而且是更加笃定的相信。虽说所谓的宿命论者在过马路时还是会左右看,但是我还是相信宿命,相信每个人都有安排好的命运。我们会遇到什么人,会遭遇些什么,其实上天早已替你安排。但并不是说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我想正如傅真在书里所说,在面对命运的不可抗,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需要你想要改变的勇气和相信。书里让我最感叹的一个桥段是,真带着铭基回到她的老家,铭基竟然告诉她他来过这里,是七年前还在大学参加一个调研活动来到这里,而接待他们的负责人竟然还是真的爸爸。也许铭基就在街头碰见过当年还是高中生的真,而当时擦肩而过的两人,我想谁也想不到七年后两人已成为了彼此执手走余生的那个人。别说他们两人,连看书的我都觉得真的匪夷所思,又默默的感叹原来这就是命运吧。相遇的人总会相遇。也慢慢的越来越相信那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他们的故事让我又想起前几天看过的电影《甜蜜蜜》。剧中的两人最后在纽约的街头相见,无言,只是相视一笑。然后镜头又转到多年前一列到站的火车,人潮涌动,而两人竟是曾经头挨着头背身而坐,然后随着人群,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多年后,再见到你,该如何面对?以沉默,以眼泪。”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太多人,很多人只是擦肩而过,很多人会与你一起走过一段时光,也会有人一直到最后都还在你身边。我想这取决于缘分,与那冥冥之中的命运。缘分二字,缺一不可。与其说电影《甜蜜蜜》里的李翘和黎小军是有缘无分,我更喜欢这个现实中的铭基和真的爱情故事。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我觉得有时候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是打动人心。也是真的羡慕他们。两个人能够相爱已很难得,而他们不仅相爱,而且互相懂得与了解对方。我觉得懂得有时候比爱一个人更加难。都是很幸运的人。但也充满勇气,在人生的岔路口勇于选择自己想要的,并为之付出努力。我想这也是他们如今如此幸福的原因吧。都说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虽然概率甚微,但我还是相信会有那么一个人。神会安排好一切,你要等。而我会一直怀揣相信与勇气,等着你。

My my love

我想,我又一次被震撼了。在上门牙和下嘴唇亲密接触之后,利用一天的时间,酣畅淋漓的读完了这本书。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会是偶像剧,而有的人的生活是家庭伦理剧,或者裹脚布版的纪录片?于是,别人的经历总是会让我羡慕不已。爱情很难遇上,很难遇上恰到好处的爱情。太难了。对于有些人容易的事,其实对于更多的人是难于徒步上青天的。一段好的爱情,是在适当的时候开出一朵花来,在恰当的时候被人采摘。这两个人的恰到好处不言自明是爱情的精华。那种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小情愫对于现在的我是嫉妒不已。因为真的眉头和心头都有了归宿,而我的呢,艰难的咽了口口水,不说了罢。低到尘埃里,然后在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喜欢是没有规划的,而要喜欢怎样的,要在什么时候喜欢,这个时候不能不应该去喜欢,这些都不是真的喜欢,因为当他出现,突如其来的感觉会毫无违和感把你逼上绝路,只能喜欢。于是那个长长的拥抱,于是那个两个人的自拍,于是头轻轻重重的打在他的肩上,于是极力想证明自己,羞涩爱慕的情愫,深深浅浅全部打在心上。他喜欢我吗?她不喜欢我?他不愿和我说话?她还有他?感情真的是说不清的,长长短短的暧昧会把人逼疯。无端的猜测却动人心弦。所以说就是爱,不说就爱的不够。怎么办,喜欢却不能在一起,怎么办,我爱你你却不知道,怎么办,我就是愿意和不爱我的你在一起,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有人说了,爱情不过是生活的调味品,多了不好,不能全部,但是不可不有。其实爱一个人以后,爱情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全部都是爱情带来的,全部都是爱情的延伸。所有的枝枝丫丫,都是在说明爱一个对的人会让你变的丰富且美好。爱人多美好,如果让我选择,我也宁愿选择爱人,而不要被爱。看他们这些年的变化,真貌似从原来那个锋利的年轻人,变成现在这个如诗如画般的女子,其实是铭基的功劳,因为他俩的个性不断中和,不断摩擦出新的他和她,更好的他和她。因为他们,我选择等待,静心等待吧,世界那么大,总会有个不妥协的人等待着同样不妥协的自己,并且,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相依。祝你们幸福啊,真和铭基,愿你们认真呵护爱情。

爱的哲学

读完这本书有一些日子了,本来觉得一本半天就足够看完的小书没什么太多值得写的,但是在读完之后的日子里,在每一个低迷的黄昏里,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傅真与铭基在西藏度过的欢快和忧伤的日子,他们喝啤酒夜聊的夜晚,最后一天一起坐在寺庙的长凳上,揣测着对方的心思,拍下天空的模样。这些细小的温暖悄悄地种进了我的心里,给了我好多热闹和欢喜。里面没有特别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更没有什么令人醍醐灌顶的哲学,有的只是淡淡的叙述,年少的热情勇敢和美好的爱情,如果非要说里面有什么哲学的话,那就是这本书教会了我一些关于爱的哲学。看到傅真主动向铭基表示自己的好感,主动给铭基发第一条短信时,在爱情里一向被动的我有点诧异,更多的是佩服,而看到他们不断追逐对方的脚步,飞往一个又一个有对方在的城市甚至国度时,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她说:“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的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经一度也认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电影《卧虎藏龙》里,大侠李慕白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我想,在爱情里,也许我从未爱过,只是在爱自己。一直信奉被爱才更幸福的爱情观,在电影《朱尔与吉姆》女主角凯萨琳身上找到了自己疯狂的影子,一旦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时,就开始制造点什么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午夜看完戏,当两个男人争论得稍微激烈而没有以凯萨琳为中心时,她纵身跳下了塞纳河,当他们紧接着跳下去把她救起来后,“三个人坐着马车回去,凯萨琳微笑得像个胜利的将军”。每个女人都有着内心的脆弱和被爱的渴望,但不能任性地把这种渴望抒发地淋漓尽致,把别人的爱当成理所当然。想起今天才在微博上看到方柏林老师说的一句话:“其实大家都是人,在人格上、生活的经营能力上是平等的,都有能力让对方开心,也都有能力让对方痛苦不堪,老期望别人把安全感和幸福装盘子里送来不可以的。”邦妮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现在很多人把自己的爱攥在手心里,伸出去是一个拳头,既无法接受别人的爱,也不能交出自己的爱。是的,我们渴望爱,对爱的渴望会不断膨胀膨胀,然后在某一时刻爆发,愤怒、迷茫、不解,却不知道,原来是害怕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害怕自己付出的爱比对方要多一点点。握紧拳头,不仅什么也没有,还会伤害他人,不如腾开双手,真诚以待。傅真在书里写道:“如果有人能够理解你,那么即便与你待在房间里,也会如同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旅行。”想起张爱玲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只有与懂得你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感受到内心的幸福和灵魂的自由,与懂你的人在一起,即使是呆在狭小的房间里,你也会如同在宽阔的世界里畅游般,如鱼得水。人海茫茫,能寻一个懂你的人太不易也太幸福。两个人共结连理,不仅是为了一起抵抗人生的平庸和乏味,更是为了一起抵抗人生的残酷。现在,我慢慢懂得爱是给予,不是急于索取,爱是相互取暖,不是只顾自身冷暖,爱是相互拥抱,无止无终。青浅玛2013.7.8

有些人,有些书,自身是带有能量的。

  有些人,有些书,自身是带有能量的。      (一)   我知道《藏地白皮书》并不算早。2011年春天,一个好朋友送给我一本小书,那本书当时在各大图书网站和书店都已经买不到了,她在淘宝网买下,给我的时候特别用心地包了封皮。   书里是她曾经跟我提起过的一个爱情故事,她说女主角的博客写得非常好。   翻开《藏地白皮书》,是在收到书有一段时间之后了吧。那段日子,刚换了新的工作,结束掉一段拖沓痛苦的恋情,搬家换房子,真正意义上开始一个人生活。尽管上班聚会生活照常,但内心却总平静不下来。上一段感情里受的伤,比自己以为的还要深。我开始对爱情不信任,对主动付出产生了某种恐惧。   是在一天晚上的睡前阅读时间,我翻开了《藏地白皮书》,很快着了迷,一口气读到午夜两点多,直至读完。   很难描述读完这个故事后内心的感动与震颤。书中是一篇篇男女主人公交错写成的日记,并没有多么复杂的情节,但是一字一句却格外真实动人。那些恋爱里特有的心动、猜测、试探、喜悦与失落,如此细微又贴切,一下下敲进心里。   尤其,当我看到后记里傅真写的那段话:   “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的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经一度也认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   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这句话在那一瞬间疗愈了我。在我一度对爱情失望透顶的时候,它们让我再次相信爱的存在,与爱的能量。      (二)   与傅真、铭基第一次见面,是在2012年的秋天,我们约在三里屯的老书虫。他们俩刚刚结束长达16个月的间隔年回国,在北京短暂停留。而我作为向他们约稿的出版社编辑,带着那本包了封皮的《藏地白皮书》,以及一堆我们部门出过的旅行书去了那家书吧,心中既忐忑又有些激动。   在读过《藏地白皮书》之后,我关注了傅真的博客——“最好金龟换酒”,不可否认,这绝对是个富有才气并且有趣的姑娘。生活琐事在她的笔下也能变得勃勃生机,让人读来兴致盎然,而这也是他俩仅仅凭借一本小书和一个博客就能在圈子里享有不小知名度的原因吧。   在博客上,我看到他们不断更新着间隔年的文字和照片,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微博上私信铭基,表明约新书的想法。很快收到他的答复,他说已有多家出版社表明过此意向,他们会在结束间隔年后选定几家一一面谈。   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聊天经历。他俩温文尔雅,看来真是十分般配,傅真比照片里更有气质。他们性格随和,没有什么功利心,聊了很多合作之外的东西。听说我十一假期要去越南,又给出许多建议。更让我感动的是,铭基偷偷去付了咖啡的钱。   真是一点都没有辜负我此前在心中勾勒出的关于他们的“神仙眷侣”的形象。   再往后,便是邮件上的往来。在十月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他们确切的答复,决定把《藏地白皮书》的再版与间隔年的游记,一起签给我。这于我真是一份莫大的信任和鼓励。      (三)   2008年版的《藏地白皮书》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开本,不厚,封面素净,友雅做的装帧设计。当年被傅真和铭基当作婚礼上的礼物,打印装帧成册子送给朋友。后来放到网上,被和菜头发现并推荐,又被一编辑看见得以出版成书。但因为各种原因,只印刷过一版一万册;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它竟然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就这么传播开去,变成了一个暗号。   对,它特别像个暗号。如果聊天的时候正好得知你也读过《藏地白皮书》,你也看“最好金龟换酒”的博客,便顿生一种“同路人”般惺惺相惜的好感。它也常常作为心水推荐,只告诉给特别好的朋友。   这次的再版,离故事发生的2003年已过去了整整十年。十年,为这个故事沉淀出时光感。傅真和铭基续写了2008年与2012年重回西藏的故事,一次是为了奔赴曾经立下的“五年之约”,一次则是将西藏作为间隔年旅行的最后一站。西藏一定是他们的福祉之地,每次回去(用傅真的话说,去西藏有种“回娘家”的感觉)都会收获一番新的人生感悟,启发他们踏上新的“征程”。   没有做成图文书,而是在书的后半部分增加了一些彩插,是希望能够完整地好好地呈现整个故事。书中新增的30多张照片,选取时也费了一番心思。最后一个部分的彩插里,特意将2003、2008、2012年三个时间段、同一地点、不同人物的照片安排为一组,比如,他们在大昭寺楼顶自拍下的那组照片,以及那一刻头顶的天空,大昭寺广场的人群、玛吉阿米的座椅……时光飞逝,也许改变了容颜,改变了街道,改变了建筑,但总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比如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信徒的虔诚,比如人世间那些默契坚守的爱情……   最后确定并呈现的这版封面,是调改过几版后的结果(编辑们一定都知道,定不下封面是一本书永远的心头痛啊)。初看到那几个红色的线条和桃心,便让我有种小小的“惊艳”感,也曾担心不知道这故事的人第一眼看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我觉得,它就跟“藏地白皮书”的书名一样,是需要读过了反刍一下才更能回味出其中的韵味来的。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也许不会一下子畅销,但书里有种不过时的情感,它可以跨越时空、地域,感染到不同年代的读者们。   这便是一本书能具备的可贵的经典性,也是一本书的能量所在吧。      (四)   6月7日是让人激动的一天。《藏地白皮书》在京东和亚马逊刚刚到货。然后,在这一天之内,这本书在亚马逊的排名从1000多,进到400多,到200多,再到100多,进入前50,再到35名,然后傍晚的时候断货了(哭啊!作为编辑知道的,最怕的就是断货了!!)。而京东网,则在下午的时候已经卖断货。   这也许与作者在微博发布的新书到货消息有关,我看到很多个读者纷纷转发、评论,回复说“浪漫到不真实的一个爱情故事”“让我羡慕嫉妒恨的一对情侣”“追看了你们5年的博客”……,然后接着便是“果断买”“已入手”……或者@朋友,说“你一定要看”“这就是我说过的那个故事”……   这么高的一致好评,这么迅疾的行动,这么不顾一切的推荐,我作为一个旁观的人都觉得感动不已,难怪@毛铭基 晚上发了一条微博说“我和老傅何德何能啊,真要跪谢大家了。”   我无法推算网站的销量是否都来自于作者微博的影响力(铭基的微博粉丝不到3万,这在微博大号遍行的如今确实算不上什么),或者这书本身就有一种能量和磁场,能吸引到那些喜欢它的人过来?   但不管如何,我都特别高兴。因为一本我喜爱和有幸策划的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这个月底,傅真和铭基会在北京举行分享会。他们都不是高调的人,只是有太多读者希望想要当面聊聊天。所以,趁着新书出版,他们想借此感谢一直默默支持的读者。         (五)   我特别喜欢《藏地白皮书》的后记,他们彼此写自己眼中的对方。   傅真用“谦谦君子”形容铭基,她这么说,“他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就找不着了,可是那一束温柔的光,刚好就是我最想要的。就像大热天里人人都躲在空调房间,这时我走出门去,遇见一阵穿堂风,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偶遇和惊喜,所以有无限感激。”   而铭基这样评价傅真,“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   这样的爱情也许只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不妨碍我们读读这个故事,去相信它的存在,然后在内心保有美好的愿望,坚定地去追寻理想的爱情。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藏地白皮书”。

嫩草嫩草,我是老牛(上)

亲爱的宝宝:(一)两个星期前在省图借了《藏地白皮书》这本书。这本书去年火得不得了。去年我花很多时间在煲美剧,至于出了什么新书一概不知,而我居然有所耳闻,可见这本书十足传奇过一段时间。奇怪的是,我是先看了藏地情事女主角傅真《最好金龟换酒》的拉美游记,文笔出乎意料的好,才决定把《藏地白皮书》借回家。前者让我对罗赖马山——外星飞过来的一块平原充满神往,侏罗纪的植被,从山顶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有当事人奇谲吊诡的经历,让人忍不住将其列席为“见证爱情的绝佳之处”。其实完全可以想见人们对远游的神往,通常只是“远游”一词的浪漫发散,旅行中的艰苦何其让人抓耳挠腮,都被选择性过滤,不然也不会有人说:相爱的两个人要一起去旅行,在旅行中才能发现真实的对方。被修饰的部分现出原型,正因为被旅行中遭遇的苦难所考验。所以我们决定在一起的那一刻,我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未知但有趣的部分吧。一个目的当然是满世界找乐子,另一个目的也是找到真实的你和我。我有信心我们不会是面目可憎之人,所以你点头说罗赖马山是必修之课,在心里划勾之余,还不忘带我去威尼斯,我真是乐坏了。(二)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翻开《藏地白皮书》,所以省图每次借书限额5本我将其置于最末。读到第4本姚谦的《品味》,你出现了,爱的关系被确认了,刚好是时候翻开了。这是傅真和毛铭基爱情故事的往复书简,事关爱情,单身去翻,难免心生嫉恨。单身时候,朋友圈每逢晒恩爱照,总会就地拉黑。学法律的人知道术语“激情杀人”,而我大概就是“激情拉黑”的显著代表,每逢朋友突发质问,“怎么拉黑我啦”,怒气冲冲,我只好尴尬一笑,“激情拉黑”嘛。现在我倒很荣幸成为被拉黑的那个,数度被好友警告得意过甚,却还是得意忘形,如何是好,等了三四年,才等到一个人。再多秀几张恩爱照也不为过。那天下午我们在沙发上看《分手信》,你说男女主角最后还是没在一起 ,现在一想颇具隐喻,没想到我和你同在一座城,也被一道学校的栅栏隔开,同样尺素传情,改天我看完电影将悲剧结尾捋清缘由,也好引以为诫。我可没想过跟你分手,从第一个眼神开始我就牢牢附着于爱情之上,像攀援植物紧裹岩石,哪怕风吹霜打到发干,那也得干死在岩壁之上。(三)傅真的第一封信就是这么一段话,“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第一场雪什么时候到来,天边什么时候露出第一线光,婴儿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邪恶的疾病什么时候爆发——而我们什么时候会爱上一个人。”爱上一个人就是这样,电光石火间,不可幸免。暑期最后一天,送你上地铁前你幽怨地剜我一眼,“不认识你就好了,也不会这么难受,也好过一个平安无事的青春期。”料得到吗,我也没料到,这一次我也不敢保证是“在劫难逃”,还是“天赐良缘”。像我这样一条老灵魂,八成也该自求多福,“就这么单下去,一辈子也就完了,还需要什么波澜起伏。”但我信心比你要足,爱情的各种模式,早有更多前辈作出表率,男生之间的爱情,都被时尚热炒,新闻都懒得再讲,而忘年之恋,连著名的杨振宁老爷爷,都不肯为了所谓“晚节”而舍弃爱情,代际差距不成问题。纳博科夫则早在《洛丽塔》中神描过少女和大叔之恋,纯粹美好,正太大叔交好亦不知凡几。我的闺蜜们不失时机发出警示,意外地不信任,却不知少年时的顽劣心性,早已收拾得安稳自在。你所遇见的我,是最好的我。我的宝宝,你呢,并没有多人潦草涂鸦的素纸一张,也是最好的人。丰富人生可能性这是加缪观点,但明知是坏的可能,那还是规避为妙,你看柯震东选择坏的可能,说不定以后那些“好的可能”的选择面就变窄了好多。《藏地白皮书》的好友寄语中还引了沈从文先生一句话,“我走过很多地方的路,行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不同种类的酒,看过不同次数的云,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如果我们彼此感知到对方的炽热,那就“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人家傅真和毛铭基,一个准备去英国留学,一个是土生土长香港人,仅在藏地因缘际会就不顾一切在一起,更何况咱俩还都在长沙。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四)今天看《藏地白皮书》看到了第119页,傅真和毛铭基已过了互通心曲的节骨眼。前面那些彼此猜测的部份看得我眼泪汪汪,在平和堂的星巴克纸巾都抽得我不大好意思再抽,连坐我对面的过客作出一副我见犹怜随时要递纸巾状,可见这两个人的叙事能力都棒棒哒。对你来说,爱情到底是什么样子,你还在艰难努力地勾勒。在此期间,我会与你通力合作,以期勾勒出来的样子,是美好的样子。你知道吗,当我活到30岁,就发现人们对爱情的分歧越变越大,有人的爱情垂垂老矣,是清汤寡水,原本应该振奋人心的爱情,被抽离成枯枝败叶,有人的爱情充满诅咒,有关金钱纠葛,有关出轨外遇,被妖魔化得厉害。而我希望带给你的爱情,是愉悦自如的状态,并一直保持下去。你愤恨地说,“以前放弃蜀黍的人真是没眼光”,我很高兴,但不同意这种表述,我和他们只是在谋求恋爱愉悦感的过程中,走了不同的路,没办法一路同行,乃是很多要素制约,有很多的不凑巧罢了。所以我可不希望有什么功与利的比较衡量,按照自己足够快乐起来的方式去取舍就好,这也是我一惯主张“有情饮水饱”的原因所在。至于我怎么去看待你的呢,我偷偷查看了你的智商测试记录,152的高智商男生,我就不必把所有爱的讯息都传递得过于幼稚了吧?(五)“I LOVE U SO MUCH.”“I LOVE U MORE THAN ANYBODY ELSE.”“I LOVE U MORE THAN I CAN SAY.”每次碰到你那句流利爽口的示爱之辞,我都憋不出一个单词,大概就是“于无声处爱到爆”呀。你好好读书,我健身去也。大成蜀黍上

不忘初心

看完藏地白皮书,刚好收到了他的微信,他说他用中文跟售票员交流,买到了车票,我恭喜他说,终于做到了,然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切都已经就绪,他买了从南京到上海的火车票,次日从上海飞往印度尼西亚,一个星期后回到台湾。我们谁都没有提火车票的时间是几点,大约都心照不宣的知道,不告别便是最好的告别。睡觉之前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的另一个朋友,她去年刚去过西藏,也同我分享过那里的生活,想必她一定会喜欢,尤其是书中的爱情。傅真和铭基想必都是纯粹且勇敢的,只有纯粹的人才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也只有勇敢的人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越过重重阻碍坚定的在一起。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结婚的那一段,没有奢华的仪式,情天动地的誓言,却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的坚定和满足。有一天我坐在地铁里,看着地铁里百分之九十就的人都塞着耳机看视频,仿佛那是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我经常去一家水果店买水果,店主有一个小女儿,我每次去都会逗她,也会被她雷人的话语给吓到,我常常会想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想法各有不同,童年的时候也各有梦想,可是成年之后梦想都单一的变成了车子和房子,我不敢给有意义的生活做出定义,因为我自己也一直在寻找着,希望有一天内心自由且安宁。他们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三毛和荷西来,许多人羡慕三毛在路上的生活,其实三毛最可贵的不是去过撒哈拉,也不是有这样一段传奇的故事,而是对生活秉持的一颗最纯粹最简单的赤子之心,就像书中的主角一样,没有大的野心,亦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点孩童般清新的眼光,越简单越美好!台风登陆上海,暴风雨过后,好像秋天提前到来,一瞬间想起了和他刚认识的时候,时过境迁,我们也从无话不谈变成了相顾无言。惟愿爱情再次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它且不再错过它,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相知,相爱,相伴。.

人生,是最精彩的旅行

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组成的,像书里说的,如同多米诺骨牌。用一条线,串联起所有的选择点,就构成了人生的轨迹。挪动任意一张牌,人生之路都会有所不同,可能有些只是毫厘之差,有些却是千里之别。其中那些尤为重要的点,就决定了人一生大致的走向。说人生如戏,其实人生的确如同一场游戏,生命的历程如同一个个关卡,打掉一个怪、迎来下一个怪,其实无所谓最后胜利与否,因为大概没有人能走到最后的最后。只在乎这条路,你走的是否无悔、是否从容、是否快乐。在游戏的一个个岔路口,选择不同的方向走,生命的尽头就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些路可能不止一个入口,也许经过几番波折终于还是走到了当初错过的路;而有些只此一个的路口,一旦错过,可能真的就要来生再见了。用这样的方式来看人生,其实人与人的关系也透彻明了的多,在某一段路上结伴而行,在不同的岔路口因着方向不同而分道扬镳,之后的路或许会在遇到,或许不会。陪伴你的人有多有少,有人陪伴的路有长有短,但人生的路,终究必须自己一个人走完,所以孤独,才是人生的必修课,所以真正能够托付的,唯有自己而已。傅真说决定人生的,是很多个偶然,我不否认偶然的重要性,就如同随着年龄增长日渐挂在嘴边更记在心间的那句“这都是命”,所谓命,就是一个个这样那样的偶然,你会碰到这样的偶然,她会碰到那样的偶然,也就构成了命好命背的差别。然而很多的偶然中,往往都夹杂着必然,所以我也从不质疑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做出的很多选择,都是因为你是这样的人,所以你才会走这样的路,你走这样的路,你才会面临这条路上无穷无尽的路口,才会遇到这条路上林林总总的人。甚至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人,因着你自己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也会是大不相同的世界。而你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儿、看过的风景,也会一点点潜移默化变成一部分的你,丰富你的头脑、雕刻你的性格,然后在这样的头脑和性格作用下,你在下一处路口又做出了那样的选择。天道确实不公,然而属于偶然的,却也只能交给上天来安排。属于必然的,仍然不能放弃要不懈的努力,想走什么样的道路,就把自己塑造成为走那条路的人。不必在乎走的远近、走得快慢,只在乎我在想要的方向上,一点一点,向着想要到达的目标前进。

我想要的爱情

一下午的时间,坐在图书馆,随铭基与傅真经历了他们十年的爱情人生。其实,真的也不过是稀松平常的爱情罢了,心底却真真切切被感动了。我想,也许是这份感动源于真实。张爱玲在《半生缘》中借世钧之口感慨:“他爱的人也爱他,这在旁人看来是极普通的事情,对他却仿佛是千载难逢的巧合。”如今正好掉个个儿,当事人双方看来很普通的事情,为何在旁人眼中却是千载难逢的巧合?这是个浮躁的年代,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等待一份真正的爱情的降临,或者被纷繁的外物扰乱心绪,没办法用心底最初的那份纯真去感受爱情的美好。铭基与真是幸运的,他们都是忠于自己内心的人,因而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在此前的人生中,我遇见的男生大多是那种在生活和事业上都野心勃勃的类型,用社会主流眼光看来或许是‘上进’和‘胸怀大志’的大好青年的代表。而我却一直不大喜欢这样的人,觉得他们言语浮夸而行为又相对幼稚。但是铭基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个心地纯良而淡泊自持的人,看见美好的事物会默默欣赏,而且和我一样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没有大的野心,亦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点孩童般清新的眼光。他的心中保留着一片自己的小小天地,其间自有真性情在,任他外间风雨琳琅。”就像我喜欢《挪威的森林》里的渡边,喜欢韩寒小说里的男主角,他们也许没有英俊的容貌、没有显赫的家庭、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们放荡不羁,他们以平和的心境面对周遭,但是我就是喜欢,这就是他们的人格魅力。突然明白了暑假时和KT学长两个人三天的旅行为什么对他没有增进一丝好感,反而连原来仅存的那点小崇拜也荡然无存了。也突然明白了高中时那个还没说过一句话就暗恋上他的那个男生为什么随着了解的深入却更加喜欢他了。听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的美好。看过身边太多的人出于各种目的而在一起, 恋爱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好像大学不谈恋爱就有缺憾一样。可是,想想你每一次牵手每一次拥抱每一次接吻不过是对寂寞的某种慰藉,不也很可悲吗?还有太多在寂寞中纠结的人,看着别人恋爱,自己暗自悲伤。如果你对另一半的期待不是纯粹的爱情,仅仅是陪伴和填补自己日渐空虚的心灵,那上天又凭什么让爱情降临在你的身上呢?如果你对生活的期待不是经历本身,那你又凭什么获得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快乐、成功、健康和爱呢?不想再因为太多世俗的标准而忘了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不然我真的会错过生活中太多的美好。不想再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不然我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就真的不再属于我了。真在书中说:“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的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一度也以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爱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 铭基在书中说:“如果不懂得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那一段感情只会建立在彼此依靠的基础上。我们从来没有吵架,并不是因为我们完全没有意见分歧,只是大家实在是太珍惜对方,太不把面子当一回事,知道吵架的恶言会像一把刀一样个在对方身上,就算伤口愈合了还是会留下疤痕。我们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对方,生怕对方为了自己而受委屈。在决定践行‘间隔年’的决定上,我们都给与了彼此莫大的勇气,使我们两个人合起来的勇气比单纯相加更大。”感谢铭基与真让我相信,爱情还存在于这人世。我想要的爱情,不过这样,求婚的场景,不要什么玫瑰花、什么摆成心形的蜡烛、什么众人瞩目、什么单膝跪地、甚至 什么三个月工资的钻戒,所需要发生的全部,不过一个深爱的男人,我,一家烩面馆铺子,他抬起油乎乎的嘴,说:要不去领个证吧。然后一口把面嗍了进去。

爱情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我们爱着爱着就忘记了自己

2009年或是2010年的某一天,偶然间发现了傅真的博客,具体缘由记不太清了,现在回忆起来好像是在搜“gap year”的时候无意中搜到了傅真的——最好金龟换酒,一发不可收拾,一篇一篇的读下去,从最后一篇读到最前面一篇,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嗯,都是在上班无聊的时候每天抽几个小时看)。google reader即将消失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第一时间看到老傅的更新了。我有多喜欢傅真呢……我大概2010年左右的时候,又重新一篇一篇翻看傅真的博客,每篇博客中都会挑2-3张照片保存到我的itouch里,没事的时候就翻看。傅真的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样子,随和的长相、洒脱的举止、最合适不过的穿着。甚至我之后再去人大,我心里想的是,这是傅真的大学。发现老傅博客比较晚,当时想去买《藏地白皮书》的时候已经脱销了,现在能够重印,真好。虽然已经在博客上拜读了两人的爱情故事和幸福生活,但是下午在看到5月7日的日记,俩人在拉萨分别后的短信,眼泪簌簌的流下来。“我在大昭寺内,坐着昨天跟你一起做过的凳,一个人在发呆”、“我今天整天都想你,去的地方都是我们去过的,如果可以,我真的想紧紧再抱你一次”。看到之后又感悟了很多,比如夫妻相处要学会去发现对方的优点,比如现在自己也面临着就业,看到老傅也曾经经历过坎坷的就业过程心情就好了很多……傅真眼中的铭基:铭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并不是简单如一杯白开水,而是把很多东西慢慢过滤掉之后剩下的那种澄净。他有一种清新的心思,是彻头彻尾的自由派,绝不会为生活的小恩小惠所收买P129:和他在一起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舒服和无拘无束。我喜欢他沉默不语的样子,喜欢他温暖明亮的眼神。走在路时,我看着他侧脸的轮廓,不止一次地想:我终于找到了那个从村上春树小说中走出来的男生。那是一段散步时走几步也会停下来亲吻的日子。热恋中的我们根本无暇多想以后的事情,只知道珍惜当前的每分每秒。P164:我常常想知道,铭基同学的心里到底是有怎样的一个神奇角落,才可以使得他这样温和谦虚而悠然自得。我疑心他根本不知道“嫉妒”是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他好像完全没有嫉妒心。金钱权力美貌在他看来都不是特别吸引人的东西,如果要说羡慕的话,他只羡慕《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可以游山玩水,寓工作与娱乐……我觉得他有自己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P165:第一次见到铭基同学,我便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永远走在路上的人。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铭基眼中的傅真: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谢谢你老傅,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到家就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P131:对真的真正了解,可以说是从大理才开始。在西藏,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很酷的人,非常有个性且独立。但是慢慢地发现,其实她也有很可爱、很调皮、笨手笨脚、需要人照顾的一面。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她,原来是名校高材生。她对文学和艺术的喜爱程度和认知,是我所认识的人中之最。她看过的书加起来,数目可能和我没有看过的差不多。每对她加深一丝了解,就好像打开一个欢乐罐头一样,每天都有新的惊喜。摘抄:P25: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第一场雪什么时候到来,天边什么时候露出第一线光,婴儿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邪恶的疾病什么时候爆发——而我们什么时候会爱上一个人。P129:当那一堆书在短短几天之内全都看完的时候,我从书中茫然地抬起头来,发觉内心的那个巨大黑洞不但没有填满,发到越陷越深。我知道那是思念的感觉。我从未如此强烈地思念一个人,那种酸涩的感觉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深入骨髓,填满了生活里的每一个空隙。没有你在,大理在我的眼中变成了一座空城。我决定弃城而逃。P150:在婚礼仪式的宣誓环节中,不止一次地用到了“永远”和“长久”这样的词。永远到底有多远?长久究竟有多久?即便是涉世未深的我,也从来没有奢望过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可是就在这一刻,当你的手牵着我的手,当你的眼望进我的眼,我真的相信你的诺言,相信你的指环,相信你姜维我带来的永远和长久。伦敦城内天阔云低,浓浓的尽是诗意,我们只觉世间安详而岁月静好,婚后的生活正是“赌书消得泼茶浓”般的余韵悠长。P166:电视节目中,但凡采访情侣,总有一个问题是少不了的——他/她曾经做过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这问题对我来说不容易回答,因为可供选择的答案实在太多了。这短短几年好似浓缩的人生,回首来时路,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一个朋友曾经问我:“你到底有多爱他?”我说:“怎么衡量呢?总不能精确到长宽高吧?”她说:“如果要你为他挡子弹呢?”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句话”说完以后我自己也忽然吓了一跳。不是都说人最爱的只是自己而已?爱情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我们爱着爱着就忘记了自己?

愿我们都能勇敢地去相信爱情、去相信生活

我是在睡不着觉的两个夜晚看完这本书的。第一个夜晚看的是傅真和铭基在西藏相识、相知、相恋的那段故事。那时的傅真还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眼神中还透露着一股清冽和不羁,而那时的文字,用她现在的话说,有些过于矫情和青涩。而我却觉得,这段写于感情萌芽期的文字,并没有太过矫情和青涩,相反,这正是它该有的样子呀。第二个夜晚,看的是傅真和铭基在相恋、结婚之后的一系列生活历程。这时傅真的笔触渐渐沉稳、大气了许多,也幽默了许多,我常常大半夜的被书中的文字给逗乐直至笑出声来,然后忽然意识到这是在晚上,于是赶紧收敛了我的笑意。整本书中,铭基的文字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他的文笔没有傅真那么好,但其间透露出的真情和爱意也时时感动着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铭基的文笔进展许多、也幽默了许多,直到后来,我甚至都觉得他俩的文笔有些相似了,就像他俩越来越相近的眼神和摸样一般。再来说说这本书吧。《藏地白皮书》真的是一部很温暖亦很淡然的一本神奇小书。全书中,只是淡淡地讲着傅真和铭基或哀愁、或想念、或感动、或喜悦的小故事,但这些故事中却自然流露着一股不动声色的力量,这股力量在不知不觉间温暖着作为看书人的我,直到合上整本书时,我的内心也有了一股淡淡的完满的温暖感。或许这股力量来自故事的真实性,也来自两位主角在爱情与生活中的勇气吧。那么,就愿此后的我和每一位看书人,都能够纯真而勇敢地去相信爱情、去好好生活吧!

現實中的童話世界

現實中的童話世界風轉咖啡館的書架,放著《藏地白皮書》,但書皮已經變得既黃且灰,仔細看還能找到數個指紋。我總覺得,書越殘舊,越顯對作者的尊重。書是2008年,傅真和毛銘基送給我,收到書後,正想拜讀,卻被不同的朋友借去。多少人讀過書後,感慨萬千。其中一人叫央宗,西藏大學護理系學生,2008年寒假在咖啡館裡打工,也因此認識傅真和銘基。過去數年,我們聊天之時,央宗總在有意無意之間,問我傅真的消息。央宗不會直接問︰「傅真和銘基甚麼時候回來西藏啊?」只會說︰「她甚麼時候回來?」每次一開始就是「她」,好像一個第三人稱,就包含了傅真的世界。我有次開玩笑說,「她」是誰啊?央宗略帶尷尬,靦腆地說︰「她就是她嘛!」新書也有提到這位護理系學生的故事,我跟央宗認識多年,居然從傅真的文字才知道一些央宗的想法。世界上有兩種人,說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傅真神筆妙功,上輩子肯定是個說書先生,但更難得的是,她也可以當個聆聽者。你在她面前,一不小心就把心扉打開,把心底的話奉獻出來,讓自己的故事感動她,也希望她把別人的故事感動自己。傅真說故事有聲有色,銘基坐在一旁,專注地聽,有時加插一句補充。我總覺得這對小夫妻,有點像郭靖和黃蓉(可惜傅真不會做飯又不會洗碗),郭靖木納,黃蓉嬌俏,但沒有郭靖,黃蓉的故事就說不下去。黃蓉會為郭靖從完顏康取得但壓扁了的小糕點而動心,傅真也會為銘基在珠峰大本營泡好未吃的方便麵而感動。我自己最喜歡的金庸小說就是《射鵰英雄傳》,桃花島的愛情,有如童話故事。《藏地白皮書》,既帶點童話世界的不真實,又像是電影杜撰的巧合,但正是因為這些情節都真實存在,才能感動素未謀面的人。童話的結尾,理應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生活」,但是人來人往,有多少可從世界不同方向而來,卻又朝著共同目標進發?而傅真和銘基,幫大家實現了這個童話。有一件事我一直搞不清,我的朋友圈子中,傅真和毛銘基到底算不算名人?但自從他們來過我們的咖啡館,過去幾年,總有人忽然從火星冒出來,跑到我們店來,興奮地道︰「我看傅真的blog提到你們,所以來看看啊!」有時我會找真、基二人的親筆簽名書給群眾觀摩(摸)一下。這種情況不停發生,我某天忽然明白,哇塞,他們是名人了!寫這篇序言時,我想起去年他們重返拉薩時,在咖啡館跟我說起在印度郵政局的趣聞。事件主角其實是銘基,傅真把故事說得極為傳神傳真(是的,我故意用「傳真」這兩個字),我聽到傅真說出銘基的遭遇,笑到完全失控,她繼續說下去,我聽了一半,不小心又被那個笑點觸動,再次瘋狂大笑。而故事的主角銘基,淡定地坐在傅真身旁,哈哈大笑,卻又默默支持。我跟他們在西藏相識,在真、基二人身上看到了這個現實的童話故事,是我的福氣。

如果说西藏有爱神的话,那我的爱都给了lys

先起个题,改日写。主要还是感叹 铭基 上大学参加的那个社团去江西,接待他的人竟然是 女主的爸爸这一段。因为我一直相信是有命运的。然后其他的也很神奇,比如说<左右见到鬼> 里面也是讲7天的爱,可以有多爱,他俩在一起也用了不到七天吧, 我和lys在一起也没有7天吧。最后给自己的一个约定就也是找个冬天再进一次藏,去一趟大昭寺。

十年

2007年,我还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姐给我推荐了一个博客,她说写的很好,推荐给我看看。我对我姐推荐的东西,都是来者不拒,非常欣赏。但是我大体浏览的一下,这个博客和我不对的原因有几个,第一文字普遍比较长。。。。第二就是在各大荧屏充斥着人造美女的现在,博主长得算是一般美女,博主老公更是“长着一副大众脸,放在人堆里就找不到了”。像是很多电影看第一遍没有感觉,看完之后常常想回去重温一样,隔一段时间,我经常会想起那个博客,后来终于自己又去偷偷找了链接,打开博客一篇一篇的读了下去。从《开张大吉》一直到每周一的更新,每次看到新的内容,都像是吃了蜜糖一样甜蜜幸福。就这样关注了真六年多的时间,在这六年多的时间里,看到真从英国,到纽约,再到英国,周游欧洲,再到环游世界,感受文字里的每一句喜怒哀乐。因为真去看了心动,去看了玻璃之城,去读了张承志,去读了村上春树,甚至还去研究了一下佛教的历史。因为真,看了很多喜欢的东西,喜欢看旅行人的文字。从大学到工作,周围很多同事面临的恋爱和出国的困惑,我经常跟他们说,你知道吗,我知道一个女孩儿,她大学是在人大,后来去了英国,找到了很牛的工作,在西藏遇到了现在的老公,21岁就结了婚,结婚七年没有吵过架,这样的童话故事变成现实的时候,其中蕴含的能力不言而喻。当然,偶尔我们也会拿身边的人去与真和铭基对比,但是得到的结论只能是,爱情这件事,不是需要你去寻找多优秀的另一半,而是去寻找自己的百分百女孩。就算铭基站在我面前,或者我会嫌弃他年龄太大,样子太老实,不爱说话,心灵纯净这件事怎么会这么容易发现?爱情就是有人表演有人欣赏,有人跳舞,有人伴奏。大学毕业之后我和男朋友异地异国,三年里我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当初真和铭基不是去了英国,而是异地,可能早就分手了,可没有如果,及时铭基没有去英国的机会,依照他的性格,他可能会辞掉工作去英国再去找工作,继续当他的爱情战士。但我们都不是,我们没有人辞掉彼此的工作,跑去找对方。但是只要他回家,我们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在一起,不管多晚到机场,他都是第一时间赶到我这里,不管多晚,我都是最后一个看着他离开的人。2012年我借着五一,加上一年仅有的5天年假,去奥地利看他,我们只有十天的时间,经常是晚上十一点多回到宿舍,第二天就出发,他带我去奥地利最美的小镇哈斯塔特,去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萨尔兹堡,去蔡依林歌里的布拉格广场,去看金色大厅,去茜茜公主住的地方。这些美丽的片段,在此后一年多里,我仍然记忆犹新。不相信上帝的人,永远不会见到上帝,爱情也是如此,不相信爱情的人,或者永远也不会遇到真的爱情。

朴素的文字印证了华丽的爱情

铭基 老傅 你们好,不知道这本书的书评该怎么写,就这样开始吧。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一个略带文艺范的女孩和一个有些木讷的男孩,在西藏的蓝天下写这不算太长的爱情日记。读完全书脑子里就只这么一副图画。不算唯美也没有夕阳西下 却有着深深地感触。原来爱情就是这么简单,原来爱情也是如此的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切都有着成本、一切都有着价格,获得一份朴素的不计成本的爱情是多麽的不容易啊。所以老傅、铭基你们是幸福的,你们是被人们羡慕的。羡慕你们在在美丽的风景中遇见了美丽的对方,羡慕你们对爱情有着如此的机遇。好在你们都抓住了对方、好在你们写下了这本书,也好在我在当下读到了。坦白来说老傅的文字才是支撑了整本的顶梁,但我读着铭基日记才让我更加觉得这本书是如此的真实。铭基的文笔不优美甚至来说就像家常一样(与老傅的通篇华丽丽的辞藻相比有种瞬间被比下去的感觉),但就只这样一个男人能在爱情面前迸发出如此坚决的勇气。想起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说的,所有的英雄名将都是普通人 他们也曾恐惧、懦弱,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自己懂得了战争的残酷却仍然能正视他们。不知道这个比喻恰当不,但我就是觉得铭基在爱情中始终有一颗勇敢的心。当然啦,之所以在这如此的夸赞铭基其实还是有私心的,因为多多少少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同时希望自己能有铭基那颗勇敢的心)。铭基 老傅,多谢你们写下了如此一本书。两个相爱的人、两个闲不下的灵魂带着一众读者的祝福,走在一条条人生的旅程上,其实这画面想想还是挺美的,你说是吧?

推荐阅读

很推荐这本书,傅真和毛铭基让很多人看到了最纯粹可贵的爱情,希望这本书也可以带给你相信真爱的勇气。以及遇到平凡又真切的爱情。

写关于自己的书

书还没看,也不知道故事内容,但我很欣赏,自己写自己故事的书,每个字每句话都是真实的想法,每个人从地球上走过的也就匆匆几十年,自己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感受都是真实存在过的,也是唯一的,我想记录这些,不管别人怎么看,单纯的记录下来就好~

謝謝你,在人群里之中找到我(無關本書)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当遇到所谓的缘分的时候应该要有一点点的疯狂一点点的奋不顾身,我们可以和很多人在一起,生活,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懂得欣賞自己,包容自己的微乎其微。就像歌里唱的,地球上几亿人能相遇不容易,更何况是互相倾心。儅你與千萬人之中看到聽到愛的訊息的时候要奋不顾身,爱过最后却分手而最终一个人总比因为怕受伤害而始终一个人的人要强的多的多。每一个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是爱却让一切变得不一样,喜欢就如同一个放大镜,会让我们看到很多那些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闪光点,哪怕是缺点也是那么的可爱。相爱且相互包容。日记里关于点滴的记录可以得知真和銘基对相识的那些时光的珍视。看着文字自己也仿佛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看到真说的“有不少人喜欢我,可是他们只在意自己喜欢我这个事实,只希望自己付出的感情能有所回报,卻忘了我也會有自己的感受”你能說這不是愛嗎?很難說吧,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愛情是可以肯定的。我不希望你愛我,想要和我一起祇是因爲我能夠讓你覺得快樂,似乎自己祇是一件製造快樂的工具。我希望在你看到我樂觀能讓你高興的時候你還能看到我也會難過也會悲傷,也會在打雷的時候不知所措的捂住耳朵。我希望你能夠接受一個完整的自己。那個快樂。難過。幼稚並存的自己。我不需要你對我說有多愛我,比你你愛我,我更想看到你在點滴之中是否顧及我的感受,是否會為我着想,是否在點滴之中讓我覺得安心,安全。就像銘基因爲害怕吃完泡麵而一直等著真回來,又或是冬日里的一件衣服。雖然看著很老套,可這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我在等你,等你一起走,走過夢中的每一個角落

我看见了爱情

你见过爱情吗?路边接吻的青年,旁若无人;单车后座上女孩的笑颜,面若桃花。粉碎一地杯碗盆碟,争执冲突;酒吧里买醉的姿态,无法挽留。有人说,爱情就是鬼,谁都听说过,却没几个见过。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藏地白皮书》,好像是80后的一个集体回忆作品。也似曾在书店里瞥见过封面,不知哪来的印象让我觉得这本书就是写给无数痴男怨女的进藏指南,多年来不屑一顾。虽然,我都不知道书讲了什么。知道去年,读了傅真的《泛若不系之舟》,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她有内涵而不矫情的文字,便把她另外两本书一并买回,才发现这本《藏地白皮书》也是出自她的手笔。长长的10号线里,《藏地白皮书》帮我打发无聊的通勤时间,这一年正好是这本书出版10年,我才看到。才看了书的序,我就流下眼泪。丽江的艳遇太多,鼓浪屿的文艺泛滥,连藏地的情怀现在也一地满满。我想傅真和毛铭基不是第一对在旅途中相遇相爱的眷侣,也不是最后一对。在路上,遇见一个人,相觅一段情,走过一段路。这件事听起来着实romantic,虚幻的浪漫却也真实地发生了。在这氧气稀薄的高原,缺氧导致了两人脑子不灵光,掉进了这个爱情的童话里。都说一起旅行最能检测两人的默契和三观,而旅行中的点滴也能成为日后的摇椅话题。可是,那么多的人在旅途里,却单单是毛铭基和傅真的这段?我想,大概因为,也正是因为是他们。无可复制的过往,时间节点,地点人物,大昭寺顶的蓝天白云。一切一切的巧合和注定,他们要走到一起。因为两人的日记,让我们得以看到爱情这个“鬼”为何样。在他们的关系里,爱情是不声不响的注视,是一碗两人都舍不得吃的泡面,是疯狂而炽热的多地辗转。抱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念头,因为爱情的心动,因为体内荷尔蒙多巴胺的作祟,他们与人生做了一次豪赌。赌一次不愿错过,赌注是地老天荒。毛铭基赌对了。她赢得了一个伴侣,一次没有遗憾的人生。其实,抛开文笔,辞藻和故事的传奇色彩来看,不就是两人在旅行途中一次看对眼的火花么?可是,就是这样的疯狂,不正是爱情里致命的吸引所在么。我无意去分析两人的心理,或者文章的进行节奏。对于这本由两人日记拼起来的爱情回以,实在不能以文学角度来分析。我们只需要读一读,看看这个故事,多么美好。但凡成为了爱情传奇的故事,如若是真实发生的。就像是印了金字标志的认证,叫人信服。真人真事有这样的魅力,让听故事的人心里“噌”地冒起一团小火苗。看到傅真和铭基在旅馆外那旷日已久的告别,长长的拥抱如没有尽头。我便忍不住眼泪,在车厢里梨花带雨却又强忍着不哭出声音。眼泪划过我的面颊,我的嘴角却又带笑。整本书,我像是跟随傅真一起回到了暗恋男生的那个时候,羞涩也挡不住的关心,期待又怀疑的历程。地铁里的人大抵会认为我是不是有毛病,一个人又哭又笑的。我不怕前路崎岖,我也不怕所要遭受风雨日晒,我怕的是到老连回以都没有空虚。看了那么多爱情电影,却勾不起自己的痛处和印记,电影就直是成了一个动态版的故事,多可惜。不管剩女和相亲如何肆虐在现代人的话语里,爱情如何在明星情变里变得愈发面目可憎。总有几个胆大不怕死的,在夜路里,与爱情这只鬼狭路相逢,拔刀相见,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发现,爱情其实就是生活的影子。这一次,我看见了爱情。

找寻自我

很偶然的机会,遇到这本书,让我也不由得像书中反复提到的那样,感叹“宿命”,感叹命运之神的安排。对于旅游的书,我一向向往却又有点隔离的感觉,不只是生活的牵绊,更多是心灵的牵绊,那说走就走的勇气,我总找寻不来。然而年纪和生活进展到现在,我却萌生很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想法,我开始为丢失的自我而慌张。这时遇到这本书,似乎冥冥中有指引。这本书很薄,但是我花了将近7个小时才读完。一度被前面的序吸引得无法进展,序作者描述的故事太美好,让人不由得思绪万千,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即使没有宣传,却勾引那么多人来到西藏,重走那段路。开始读一篇篇日记,真和铭基不同的角度展开故事,我发现,这真的就是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太平凡太顺利,对于看惯百转千回的言情故事的我来说,简直无法习惯其中的平淡。然而,我又如众多爱上此书的人,越读越快,越读越不能自拔,真的文笔固然好,但是吸引着我的,不只是这个。脑子里不断环绕着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这是真的,真的爱情,就像发生在身边一个朋友的普通事,爱情那么自然发生,而且没有在现实的牵绊中淡去,他们勇敢地追,把错过变成一起。也许就是这样的一念之间,就足以让这个故事变成许多人心中的一个梦。而且,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爱情,最合适的爱情,从日记的点滴中,可以看到爱情如红酒般发酵,变得香醇迷人,不只是单独的吸引,相互性格的契合,生活的包容,都是成就这段动人故事的催化剂。真和铭基在旅行中相识相恋相守,在旅行中找寻自我,我很佩服和羡慕这样的生活,的确也勾引起我沉寂的心不安分起来,生活的勇气,找寻自我的勇气,在每日的忙碌中渐渐远离,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突然心惊胆战的发现,我把自己丢了,不知丢在哪里了,慌慌张张地苦苦思索,却毫无所获,这时,有几本书来到我手里,《藏地白皮书》就是其一,每个读者对书的解读不同,但是有所思有所得,便是命运的馈赠。

永远不会过时的爱

在故事发生的10几年以后,故事的主人公结婚10周年的日子都已经过去的2015年才接触到这个故事,不得不承认我很out。然而这个十几年前的故事却能让我这么一个与真和铭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如此的感动,甚至觉得他们为我一度已经如一潭死水一般的安稳生活敲开一道缝隙。我真的不知道是他们两人之间的那种情愫吸引了我、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感动了我、还是他们的赤子之心,淡泊心性与透彻的灵魂深深的感染了我。但毫无疑问,不论是以上哪一种,都有种超越时空的力量,轻而易举的抓住了我脆弱却真实跳动的小心脏。不得不说,他们是幸运的,在这个物欲充盈人心浮躁的社会里,他们还保有孩童们纯真单纯的心性并遇到了拥有一样深刻的内心世界的对方。但又觉得这样好的两个人真的配得上世界最温柔的对待,于是神送了彼此到对方身边,哈,真的妙极。在这场看似障碍重重的爱情里,是一种怎样不计较金钱,时间,地位,名利的幼稚又是一种怎么看透世事的成熟支持着他们走向彼此。最让人震撼的并非两人西藏-大理-香港-英国的曲折,而是这些波折在两人眼里看来是那么的自然。细枝末节加在一起就是生活。哪怕再波澜壮阔的生活,在他们两人的彼此以及各自独立的精神世界里,就是俩人普通的生活罢了。不敢说这本书又让我相信爱情了。但谢谢这本书让我遇见现实生活中可以淡淡活着却不平庸的普通人。我觉得真和铭基就是普通人,但是这个社会上活的平淡踏实不麻木的普通人那么不容易发现以至于看到他们让我如此触动。对于从小被教育要出类拔萃却痛恨精英主义,总觉得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却也不甘于平庸的自己来说,遇见真和铭基(虽然只是在书里)真的好像是雾气弥漫的清晨里的一丝光亮,让我明白自己想做一个淡泊的生活着拥有独立精神世界的普通人也是一个伟大的理想。

用尽一生来感知的旅程

书买回来两个月了,一直没动过,上个周末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为他们生活中的相遇相知感动。听你说的故事,深深打动我,许久没有看过这么温暖的故事,曾经年少的自己,也梦想着跟有信仰的人并肩走天涯,看尽长安花,如今却为生活种种琐事羁绊。我经过着生活还是生活经过我,有时候我糊涂有时候好像明白,是因为有梦想还是梦想拥有我 ......

做最好的自己,就会遇到最好的人

03年,在非典的阴云笼罩下,傅真和铭基分别从北京和南京出发,在天高云淡的西藏相遇。她,是名校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即将到英国留学。他,在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港大的高材生,过着波澜不惊的白领生活。这次相遇改变了他们的一生。03年,我在复读,高四的生活其实也没那么苦。周二都可以如约收到宝贝从北京寄来的长信,盼到周五就可以打一通电话。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手机,大冬天里站在电话亭里头瑟瑟缩缩但是甜甜蜜蜜的电话支撑我读过了漫长的两个学期,直到我如愿考到北京,然后研究生毕业,和宝贝结婚。《藏地白皮书》出了十年爱情纪念版,就在老傅和铭基走完16月的间隔年旅行后,和拉丁美洲的游记《最好金龟换酒》出版的当口。我这样迟钝的人现在才找出来看。这本书有太多让人动容,即使到了现在恋爱10年,结婚数年,都感觉爱情真的可以如此纯粹美好,就像纳木错的湖水一样。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也都是相当纯粹美好的人物。像老傅说的,“我常常想知道,铭基同学心理会有怎样一个神奇的角落,才可以使他这样温和谦虚又悠闲自得”,他“完全没有嫉妒心,金钱权力美貌在他看来都不是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他有自己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铭基眼里的老傅“她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因为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就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这种神仙眷侣的存在实在让人觉得上天的安排颇有道理——这么美好的人物才配这么美好的爱情。我想我和傅真都是幸福的人,在很早的年纪就遇到的对的人,相互扶持鼓励,努力成长着并欣喜的看着对方的成长。而我更是幸运的人,虽然才学样貌修为远不及老傅和铭基,但也承蒙上天恩宠得到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唯有更加努力的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让周围的人和世界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觉到更多的爱和喜悦,才不负这般的幸运。最后想对还在单身的孩子们说,做最好的自己,就会遇到最好的人,《藏地白皮书》就是明证。

爱你的他,就在来你身边的路上了,别怕。

在我们小的时候,童话故事里最终的结局不过归为一句: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可从未有人真正问过:然后呢?《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则用最温婉的方式告诉你:当年在西藏不期而遇的铭基、傅真,十年后,一同又走向了哪里。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就像喜欢春日的湖水,夏日的晚风,秋天的拥抱,冬天的热茶。十年后,他们还在一起。这十年,他们沿途经过西藏、大理、深圳、北京、香港、英国;他们从相遇、相知、相恋,到结婚、决心相守一生;他们在不近不远的距离里,不断凭着靠近对方的念头,一次又一次奔赴对方的身边……他们用时光,证明着他们爱的虔诚和坚定。跨越千山万水,也总会有一个人朝你走来。《藏地白皮书》,铭基&傅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着:单纯的、真实的爱,依然好端端地活在这个繁乱的世界里。你唯一要做的,不过就是——找到它。说也奇怪,这本并不算厚的小书,断断续续竟分了两次、前后相隔二十天才彻底读完。136页之前,是在一个出发去咖啡馆与朋友相聚的路上,伴随着明晃晃北京的午后阳光读的。我喜欢铭基和傅真的表述方式,就像男孩和女孩,分别坐在一间空落落的房间里,坐在我的面前,和我浅浅淡淡的倾谈一场,高兴时会手舞足蹈,难过时会撇头看看窗外。而136页之后的部分,则是我在结束长沙旅行后,回北京的途中。说也奇怪,从136页开始,我便眼里含着泪,好像随时随地都能马上哭出来一样。这一切都因为——我最好的朋友,也像傅真那样,跨越千山万水,才与对的人相遇着。她飞越两万公里,在美国旅行时,认识了现在的、美国华裔的先生。就在他们相恋一年的日子里,他向她求婚,并且在浪漫的三亚海岸,结为连理。她像一个公主那样,微笑着站在爱人身旁,散发着光芒。而她在我耳边偷偷告诉我:小暖,你知道吗?当你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个最好的他,就会来了。亲爱的傅真,我想,当铭基与你的爱情到来的那一刻,或许也是你生命中最好的自己熠熠生辉的一刻。从此,爱情渗入生活,梦想照进现实,而你们愿意在人生漫长的路途中,相互偎依,携手前行。而这,已是命运送给你们最好的礼物。PS:谢谢读这本书时,无数次因温暖而萌生的眼泪。

在人生的节点有选择的勇气

书本前部分是两个人在西藏相遇,互生情愫,以各自日记的口吻来叙述和回忆,其实就是年轻人霍得一下遇到真爱时的细腻情感,有猜忌、有留恋、有犹疑、有奋不顾身。不过看了也没啥太大的感触啦,傅真那时青涩的文笔就和我现在一样吧哈哈。倒是后面白皮书第一次出版后两人重游西藏时的部分触动我心。就摘抄一些句子。* 我震惊地看着当年的那个自己,她活在永垂不朽的灿烂希望之下,梦想像大昭寺的金顶一样接近而真实。* 在我看来,2004年在英国举行的那场小小婚礼更像是一种结盟仪式,原本都是独行侠的两个人终于决定从此并肩作战,共同抵抗平庸乏味的生活。我不爱自己的工作,可是感谢它带来的舒适生活。工作之余我努力读书写作,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没有被商业社会所吞没。渐渐地,一切都变了,身边的人对物质的信仰超过了诗歌,做梦是不切实际的表现。我失去了曾经拥有的那种勇猛无畏的生机和活力,成长为不动声色的大人,而我的世界也最终变成了他们的世界。*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约翰·克里斯朵夫》* 我的信念很单纯——只要一直望着比自己更广阔的事物,我知道自己终会抵达的。* 如果有人能够理解你,那么即便与你待在房间里,也会如同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旅行。* 经历过的一切,有如一块块散落在时光中的拼图碎片,只要跟随者真诚的心的指引,我知道它们终将合而为一,并向我呈现出它们的意义。* 生活中我看见过太多人签署了浮士德式的契约,被金钱、地位和所谓的“职业生涯”榨干了全部活力。可是他从来都拒绝出卖自己的灵魂,他对自己诚实,他一直是自由的。* 铭基不是不谙世事,而是能用一种清新的心思来看待事物,又由于本身有真性情在,于是这天真反而比别人来得要更清醒;而更有趣——在一个想象力普遍贫乏的社会里,有趣几乎是一种稀缺珍贵的品质。

我在一个温暖的冬天读了这本温暖的书

在一个冬天的午后,太阳从窗口暖洋洋的晒进来,我捧着杯白开水,懒懒散散的坐在暖气片旁边的地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开始看这本书。薄薄一本书,看完并不需要花多长的时间,却给了我长时间的温暖感。现在网上大家都很好说“累感不爱”,如果真不会爱了,就看看《藏地白皮书》吧。如果不是书里配了两位作者的照片,我简直忍不住要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老实说,即使有照片,我还是要怀疑这个爱情故事存在的可能性,物质世界很可怕,现在还有几个人相信真爱呢?两个人相遇在陌生的地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最轰轰烈烈的怕是那个离别的拥抱了吧),感情好像细水流长,却又在那么短短的几十天里,将情感的池灌得满满的。然后是在热恋中两地奔波,再然后是修成正果。十年过去了,两人仍旧用着和当年一样的语气赞美着对方,简直不可思议,爱情有一部分变成了亲情,剩下的爱情好像比之前更浓烈了。话说,你俩这么不遗余力的晒恩爱,是来拉仇恨值的么?也许西藏作为第三极,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蓦然回首,在神奇的地方,遇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神奇的人,嘿,原来是你啊。这样的感觉真好。很高兴,在温暖的冬天,我读了这样一本温暖的书。

相信爱

正如傅真在书籍快要结束的时候,重温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和行动,感慨这多年来的幸福无不是一点一滴牵系到宿命,在每一个偶然的机会面前是否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是否愿意去承担选择可能带来的痛苦,而青春本身就是那一股不畏惧的,反抗的,新鲜的生命力,那是人类希望与进步的根本所在。也许傅真和铭基的故事有着一些巧合和幸运的地方,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的坚持却是带给他们人生革新的真正原因,那是对爱的信仰,对内心声音的不断倾听,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做一个追求自己理想的人肯定会受到挫折,但是比起生活在一个僵固价值观的社会中,活出本性却是带来活力的必经之路,古典老师说“真正的工作就应该快乐地玩”,那么铭基和傅真的故事就又告诉我们,我们是否做好了踏出第一步,和接受命运考验的勇气,结果可能会是圆满的,可能是痛苦的,但至少没有遗憾,至少我们没有荒废这一个青春。这一本薄薄的书籍,没有花哨的语言,没有惊醒动魄的故事,有的是两个人彼此不断学习爱,坚持爱,履行爱的过程,而这也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因为他们真实,幸福真的存在过。

行走在路上之前的准备

之前看了傅真、铭基的《最好金龟换酒》,羡慕他们勇于放弃然后用间隔年由北至南游历了拉丁美洲数十个国家,书中的美景、旅游的收获都让人心驰神往。现在再回头看看记录他们当初相遇的《藏地白皮书》,更是羡慕他们那份看似天注定的爱情。我更喜欢《藏地白皮书》,可能是由于那份小女生情怀,羡慕他们那份浪漫的爱情,也羡慕旅游让他们看清了自己、看清了人生。旅游的收获不仅仅是来过了此地、看到了那令人惊艳的景色,旅游的意义是教会我们“谦卑和感恩”,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在路上的日子就像一把钥匙,而它将会打开一扇门—一扇我或许尚不知晓,但终会摸索到的门”。傅真和铭基最令我羡慕的应该还是他们的不被世俗所束缚的心态、独立的思想、文化修养和那写作天赋。去西藏的人越来越多,周游世界的人也越来越多,不是每个人都能收获生命的意义。旅行赋予生活的意义需要有独立的思考、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看到。抱着问题上路,人生的路上才会打开一扇扇门。正是因为傅真细腻的文笔、铭基摄影的细节才能真真切切地向我们展现那惊艳的自然景色、各地的风土人情、人间地狱般的贫穷失序以及生命的颜色。我们行走在路上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准备好自由的心态、独立的思想还有那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这样的旅行才更容易有收获。

宇宙洪荒,天地辽阔,人各取舍,我们还信爱

越是在意的东西越是不知道如何下笔,因为我知道,下笔即是失败,无论用任何笔触任何技巧都是难以描绘我对这本书的感觉。可是我还是要写,在纠结了几个礼拜之后在看了《藏地白皮书》两遍之后,我还是忍不住开始写这篇书评,因为,我知道,再是感动,终有一天感觉也是会钝化的,不如趁着我还在感情敏感的年纪,用笨拙的文字记录下哪怕一丝一毫的悸动。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就那么喜欢它呢,只是一个介绍,我就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头,我就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吧,因为它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还存在着义无反顾的爱情,还有可以诠释“执子之手,与子成说”的感情,还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当21岁的傅真遇到铭基时,她是名校的大四女生,即将赴英伦留学,而他是沉默内敛的香港男生。他们不约而同地在“非典”时期揣着一本《藏地牛皮书》背着行囊来到西藏,在拉萨的青年旅社不期而遇,他们对彼此的倾慕干净而透明,但他们的未来却显然通往不同的方向。和菜头说:谁都有可能经历这种煎熬。你在一个美好的地方遇见一个美好的人,一切如此美好以至于你开始怀疑这不是真实的。每秒钟你的心念如同瀑流倾注,但是你闭紧了嘴,不肯泄露一个字。因为你不确信对方也是这么想,同时你觉得心里保有了一个秘密,只要一张嘴它就消失不见了。这种事情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我们可以讲述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但是哪怕用完了所有的中文技巧,也不能描摹内心风暴的一角。就好像是哑巴食蜜,蜂蜜的味道渗透了他的全身心,但是他不能告诉你那样是怎样一种感觉。你信吗,我能够理解上面说的每一个字,我知道那种感觉 蚀骨挠心。傅真和铭基在西藏相遇,他们对对方的好感在默默滋生却又不敢言语,不确定对方是否对自己拥有同样的感觉,一路上关怀不留痕迹,话语的试探你来我往,没有言明,感情却还是如雨后的春草于清新芬芳中滋长了。西藏的别离,让他们明白自己内心最真挚的爱就是对方,之后的短信告白以及七天的大理之行都是如此美好如神仙眷侣。其实,一直以来,我最佩服的还是傅真,那个时候她还只是21岁,大四还没有毕业,性格桀骜不驯,聪明又灵动,却是如此笃定自己的爱情,对于感情的回应是如此的勇敢,距离是什么,文化差异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遇到的那个人,是她想要的那个人。老傅自己也说了,花花世界,人山人海,他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就找不着了,可是那一束温柔的光,刚好就是我最想要的。就好像大热天里人人都躲在空调房间,这时候我走出门去,遇见一阵穿堂风,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偶遇和惊喜。坚定适合自己的东西,我喜欢的就是老傅这一点。其实一开始对于铭基一直没有好感,我觉得他除了是港大毕业算是高材生以外,没有看出他的其他好的地方,但是我喜欢他对傅真说的一段话:Trust me .we can be together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road will be .这是铭基在大理写给傅真的明信片上的话,真勇敢,而且铭基也做到了,无论是之后去英国还是后来回中国,始终是相随一起,不离不弃。04年的时候,傅真还在念书,铭基在自己经历了一场小型的车祸以后认识到自己一生的爱即是傅真,于是他们结婚了,在伯明翰的婚姻注册处举办了一个简单的仪式。这个婚礼没有家长参加,没有红毯鲜花,没有钻戒婚纱,但是他们自己却是洋洋得意,十分满足。是不是很像童话很像故事,但是这就是真实的。正是因为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正是因为他们对对方的包容甚至是放任,他们各自保持着自己完整的性格,婚姻也才没有像牢笼一样束缚住对方。我想为什么会有人将婚姻比作围城,包括我最喜欢的作家钱钟书也是以书为证,或多或少是因为婚姻改变了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需求吧,如果真是为对方好,就不会在婚姻中把对方变成自己的附属品或者有强烈的占有欲,而是让对方一直做自己,而你也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因为爱的是最初的你也是最后的你。岁月会将你打磨,最初的激情会慢慢沉淀,细水长流的安稳与幸福却更有一番天地清明的真实与美好。从此以后,并肩走天涯,看尽长安花。从雅鲁藏布江到泰晤士河,岸上心移斗转,水里流光偷换。一不留神,轻舟已过万重山。当别人问老傅铭基是怎么样一个人的时候,她说:就只有四个字“谦谦君子”。铭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并不是简单如一杯白开水,而是把很多东西慢慢过滤之后剩下的那种澄净。他有一种清新的心思,是彻头彻尾的自由派,绝不会为生活的小恩小惠所收买。他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是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人。看完以后,是不是觉得铭基很好,不是的,我觉得是老傅好,正因为遇到了老傅,铭基的这些隐藏在平凡外表下的独特性质可以被发现被珍惜被欣赏,当然,也是因为铭基,老傅可以一直做一个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最好的爱不是让对方为你而改变,而是欣赏对方,发现对方的好并且好好呵护这些对方身上与生俱来的气质,而我们也千万不要等到若干年以后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甚至是当初自己厌恶的样子。看着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也干净了很多,有时候真是嫉妒那些仰望星空的自由人,而我们好像在慢慢被这个社会改变着,之所以他们可以找到,我想还是因为他们还信仰着爱情这种事物吧。电影《卧虎藏龙》里,大侠李慕白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所以,老傅说:爱情亦是如此。但是,我能相信吗?可以吧,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好吧,宇宙洪荒,天地辽阔,人各取舍,我们还信爱。 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废话,果然还是不能够满意,但是还是作为一个日后的记忆作为留存吧,最后以一首书中出现的小诗作为结尾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我希望相信爱的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泓清泉那一缕微风。

那股穿堂风

记不清几年前,只记得那时的我还只是个高中生。偶然得到了那本小小的藏地白皮书,一个下午一气呵成地读完于是萌生了一股一定要去西藏看看的向往。几年时间过去,至今也未能成行。但是最好金龟换酒的博客却是我浏览器最上排的收藏,得知他们再版的消息虽然知道情节与之前那本并无差异之后的补充大多我也早早从傅真的博客看过,但还是期待着能从再版找出些不同。一样的下午,一样的一气呵成。没有让我失望重读白皮书感受的确更加真切也许现在自己正经历着他们那时的年纪,对书中的许多感情和理想的描述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因为深刻所以许多地方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明白为什么自己始终无法接受周遭那些“上进”的男孩,明白自己内心与现实为何产生如此强烈的抵触,这些随着岁月产生的问题让我在书中又重新找到了答案。曾经不屑于再去西藏,因为觉得它逐渐失去了原始的纯净质朴,现今多充斥着一些伪隐士,看似淡泊宁静,但手机中的各种社交软件仍在时刻炫耀着他的动向。然而重新读过之后当初进藏的想法又重新强烈了起来,心里面时间表也逐渐要清晰起来了。再读之后不仅二人相濡以沫的经历令人感叹,他们对待生活的热情和不断丰富生命宽度的勇气也让人敬佩。虽然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各有不同无法复制但是你们的故事证明了它们存在的可能。而我也会带着这种可能去寻找我的轨迹和那股穿堂风。

灵魂伴侣

一开始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有点乱,看多两页才明白过来是男女主角互相的日记所组成的。旅途,艳遇这件事并不特别。特别的是他们的爱情始于旅途又或者可以说旅途之后,然后就如同童话里的结局,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并没有因为旅途过后的现实所打败,这是比较少见的吧。奇妙的是他们竟有着那么相似的灵魂,细究过去原来早有丝丝关联。缘分真奇妙阿。现在很多人都说不相信爱情。可我依旧相信,相信爱情,相信soulmate。始终认为唯有灵魂相似的人才能快乐地相伴一生吧。所以,要勇敢爱。

爱情一定是一种奖赏,非真诚非率性非勇敢不可得。

爱情最初总是爱慕,甚至带着自卑,“他那么好,怎么会喜欢上我”;匆匆第一面,两个人竟然都彼此留下了印象,女孩子觉得男孩子帅,男孩子也记得女孩子的时尚不凡;后面的旅程并非完全重合,看起来也没有过多的交流,山脚下饥寒交迫的两个人都舍不得吃要留给对方的泡面,最后一个下午一起看天上的云结下五年之约,临别时漫长的一个拥抱,过程中两人都相互猜着心思,偷偷在心里撕着花瓣儿。依然没有勇气说出口,可是分开之后抱着三本小说看完都心里都没有放开他。终于,couldn’t help,没有错过。啊哈,原来不同的人描述同一件事情真的会很差 很 多!看着他们两人的日志,果然对比之中更能显出老傅博览群书心思细腻嘿嘿。看当年的照片并没有觉得铭基同学帅得那么惊人,可是老傅就从这么一个有点呆萌男孩子的眼睛里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宁静。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傅真和铭基不约而同的在非典时期到了拉萨,并有幸结伴一路攀上珠峰大本营。彼时,在一众旅行伙伴中,两人的交情表面看上去只是淡如水的相敬如宾。傅真和铭基都不约而同的对对方抱有好感,却不知对方心意,甚或碍于同行中其他追求者的心情,双方都不曾表白。傅真即将赴英国留学,铭基却在台湾工作,命运看似指向不同的方向。不曾表白,莫不是因为担心彼此的生活仅仅是两条平行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然而在爱情里,轻言放弃绝非美德,也许只是不勇敢。如果铭基没有在给傅真的生日信末尾写下“I like you.I hope we can meet somewhere in the futher,no matter in Beijing,Hong Kong or Tibet.”这个故事将只是一个唯美的故事,却不是一个幸福的故事。或许我们可以不像王尔德和三岛由纪夫一样追求唯美,而只是追求幸福。傅真和铭基的故事中有很多巧合,峰回路转,荡人心怀。比如,爱情刚刚开始却面临两地分居的档口,铭基意外争取到了赴英工作的名额。再如,铭基第一次随傅真回江西老家拜见岳父大人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大学生时作为交换生曾来过傅真所在的城市,而傅真的父亲正是接待过他们的大学老师。如果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呼吸多少次,而在于有多少无法呼吸的时刻,那么,即使我们不知道是否该相信有命运这回事,也应该对生命中每一个令人无法呼吸的时刻充满敬畏。《藏地白皮书》的副标题是“十年爱情见证版”,那么我们来说说爱情?知乎上有个热帖《25岁如何与39岁成功男士竞争姑娘》,得票最高的答主采铜是这样开头的:“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爱情,变得如此廉价、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可以如此草率地开始和结束。在今天,爱情可以转化成一串‘条件’,变得可以量化,因此它是可以被讨价还价的,可以被计算,也可以被算计。身体变成了可交换物,灵魂变成了可交换物,爱情也变成了可交换物。”这番话是实情且煽情,但我总觉得把眼睛盯在事物的阴暗面未免太过悲观,因为从逻辑上讲,“变成了可交换物”不等于“都变成了可交换物”。用《失恋33天》里黄小仙的话说,“有一种姑娘爱你的方式是把你带到新天地下面,给你一个机会为她们消费,另外一种姑娘是把你骗上来,真心实意地想和你在好风景里接个吻,让你看看北京的小夜晚有多梦幻。我不评价哪种姑娘更好,我只想说更多选择,更多欢笑。”你看不见这样的姑娘存在?那么是你自己先不相信爱情。铭基曾问傅真,“为什么你会选我?你那么特别,我却是一个如此平凡的人。”是的,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特别,也平凡,有缺点,也有闪光点。那么该选择谁和你在一起呢?我相信,能给你带来幸福的未必是最帅,最有钱的那一个,甚至不是最爱你的那一个,而应该是懂得如何去爱你的那一个。铭基不是傅真生活圈子里常见的主流圈子看来“上进”和“胸怀大志”的青年,一拿起红楼梦就睡着,脏衣服到处乱扔,但他心地善良而淡泊自持,在她眼中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铭基眼中的傅真,不做饭也不做家务,但她是他所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去爱对方,可以在患难时共享一碗方便面,可以在英国的蜗居里相互扶持,可以在人群中把爱隐忍藏在心头,也可以执子之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姻就是爱情更高的升华了,一辈子的契约与信任。很多人知道常被用在婚礼上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不知道前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这两句来自《诗经•邶风•击鼓》的句子,本意和爱情与婚姻毫无关联,而正是描写军人同袍之间的生死盟约。最好的伴侣,就像是战友。正如美剧《纸牌屋》热映时,很多人评价弗朗西斯和克莱尔的婚姻,两个人各自保留丰富私生活却彼此坦诚,相互理解与信任,连背叛都开诚布公,人生的航路本来波诡云谲,有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人一起面对风浪,也许这才是在一起的真谛。

重温对爱情的向往和回忆吧

易读,论坛文似的讲述,请忽略书中夹杂的那些大学生脑袋中感慨的人生感悟,无需嘲笑,谁都有那个阶段,某个特定青春阶段自我聊发的“沧桑感悟”而已。但却能勾起你对青春期对爱情的美好追忆,我总是能善于发掘书中美好的东西。读起来,如与一对久别相逢的故友情侣静坐咖啡厅一角,对面给你讲述他/她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一人叙述,一人补充,偶尔眉目温暖,莞尔传情,讲述着感受到的美好。微笑着听着故事,时时勾起你青春期对轰轰烈烈爱情的向往,动容感怀。啧啧嘴,能有如此义无反顾的爱情经历,幸运而又美好。

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MHC0828

评价:阅读指数:98 精读部分:99%、泛读部分:1%、略过部分:0%这是看的第几本关于西藏的小说已经记不清了。这些日子进藏的思念是愈加强烈……在去湘西凤凰的路上,看完了这本有关西藏、有关爱情的书。阅历虽已多,泪点却愈低,童话般的思绪无法阻挡,在从张家界到上海的深夜航班上,迫不及待的记下如下的语句。有感:也许是发生在很久以前,人心都还没有现在社会这般的急躁,没有这般的急功近利,没有这般的快餐式。纯洁的如同西藏蓝天白云般的爱情就这么发生了。小清醒的爱情是年少时很多人向往,而很快迷失在社会中的奢侈品。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乐土同样被现代化的工具所取代。西藏再不去,也许更加商业化、世俗化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出去行走的欲望越加强烈。心里是非常希望与她一起仰望神山冈仁波齐,非常希望与她一起去藏区江南林芝,去看圣湖纳木错,去朝圣布达拉宫…去年由于很多原因没有成行。今年哪怕一个人也要完成这个长久的愿望。看这本书的喜悦犹如看赵薇导演的致青春,纯洁的爱情貌似在这个世界还是存在着某个角落。看这本书的精细程度犹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小心翼翼的打开每一颗巧克力。一点点的细心呵护,看似无意而有心的一眸,都在促成爱情之花最终盛开,长久不败。虽然自己成家已然很晚。但看书之后依然觉得太早太早。再没有完成人生很多愿望之前,在小猴子还在玉米地时。坚持是必须的。如果当年就选择去了布达拉宫,去了冈仁波齐。现在的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冥冥注定是最无奈的藉口。我的魂魄前世到过西藏吗?真和铭基是幸福的。深刻印象的语句,被爱是幸福的,而有一个值得爱的人是更幸福的。摘录:1、就要离开纳木错继续赶路了。我心恋恋不舍。衣服穿得不够,我便披着一床大毯子又走到湖边。不远处,一个藏族老妇人正在用捡来的牦牛粪生火。我走到她跟前,她好奇地看着我手里的巧克力。我把巧克力给她,她尝了尝,小心地收起来,咧开没牙的嘴冲我一笑。接着,她取下自己的项链要给我。我不想让她觉得这是种交换,拼命摇头摆手。她似也明白,把项链戴回。我们一起烤了一阵子牛粪生的火,其间似乎能听见时间流过的声音。我看着她,觉得自己也很老了,两个老人在一起烤火。地老天荒,岁月悠长。生命如此静寂,俨如警戒一般的静寂。我们像是在尚未成型的世界里等待着,等待着那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什么。2、我喜欢的作家杜拉斯说过,如果有幸福的话,它总是和绝望紧密相连。3、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经一度也认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4、电影《卧虎藏龙》里的那场竹林戏,大侠李慕白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爱情亦是如此。宇宙洪荒,天地辽阔,人各取舍,我在爱着。

美好得不像话

半夜四点看完真和铭基西藏-大理-深圳的文字,难以平静。你很难想象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又正好爱上了你的幸运和感动。看到西藏篇最后几天他们各自的日记的时候,泪水一直在留。我似乎能感知到他们那种遇到彼此的快乐,互相揣测对方心意的那种属于爱情刚开始的时候的那种忧愁和小心翼翼的甜蜜。他们真的是太幸运了。在如此特殊的非典时期,在世界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他们遇到了彼此。我也经历过在长途旅行后久久不能回归现实世界的心情,也在某些时刻能深深理解真和铭基旅途中的那些小心情。只是不同的是,而后我回归了现实世界;而那些个当下,那个人并没有和你一样的心情。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在现实世界里可以永远回味的美好,那些在非日常情况下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浪漫而美好的。而选择一起走在路上的人,本身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还能想起当时在香格里拉十个人的相遇,我记得每个人都抱着不一样的心态选择来到了最后的地平线。有的人是没有目的地的在跟着大伙走,有的人辞了工作选择在外面的世界寻找不一样的东西。有的人在路上遇到了爱情,在最美的云南经历了此生最难忘爱情、最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她选择回到了大都市。可是,我仍然相信她和这个大都市匆忙前行的”大多数”不一样,她带着曾经的故事和曾经的伤痛与美好继续前行。那些故事,是别人永远无法体味的经历,是财富,是成长,也是选择。看前半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他们彼此为爱付出的冲动和勇气。他们的故事真的就和所有旅途的艳遇一样,只在当下存在。但是他们相信“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而不知道是老天爷的眷顾,还是“冲动的奖赏”,他们真的在一起十年了,他们真的是了解彼此的那个伴侣。这个故事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发展成他们掰了,他们发现一切只是冲动,旅途的火花并不能抵御现实的因素。但他竟然是真的,还一走就是十年。这一切真的太神奇了。我甚至是不相信这个故事的存在,但是又无比羡慕。不知道是不是十年前的旅行市场还没有那么鱼龙混杂,那个时候的资讯和交通都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原因,反倒让人们之间的信任可以这样存在。西藏啊!被傅真和铭基披上了浪漫的色彩。十年后的西藏,戒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样子了。十年内旅行、间隔年等等概念的爆炸式发展,旅人也不再是十年内那么纯粹和那样的追求了。“黄毛告诉我他的人生,他的感情,他的困惑,他的理想。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感情丰富又理想主义,在如今这个拜金的社会里,真可算是稀有动物了。尽管他有点过于感性,但那一腔热血令我想起五四运动中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从他的身上我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不同的是,我已有点背现实磨钝棱角,那个影子只能悄悄放在心里最柔软的部分。而黄毛则把它完全张扬出来,敢哭敢笑,大性大情,活脱脱是那本成人童话《小王子》中的人物。所以我与他分明是刚刚认识,感觉上已是多年老友。”这段文字读来感触也很深,甚至是我现在心里的写照。很多东西,只能悄悄放在心里最柔软的部位。而这个部位最终是隐是显,很多时候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如果在这样的生活中再继续下去,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都会没的,或者小到你根本找不见他们了。而在旅途中你遇见大性大情人的概率真的高很多。“在此前的人生中,我遇见的男生大多是那种在生活和事业上都野心勃勃的类型,用社会主流眼光看来或许就是“上进”和“胸怀大志”的大好青年的代表。而我却一直不大喜欢这样的人,觉得他们言语浮夸而行为又相对幼稚。但是铭基却给了我巨大惊喜。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个心地纯良而淡泊自持的人,看见美好的事物会默默欣赏,而且和我一样喜欢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没有大的野心,亦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孩童般清新的眼光。他的心中保留着一片自己的小小天地,其间自由真性情在,任它外间风雨琳琅。”我想这年头傅真常在,铭基难有吧。就像这年头程又青大把,李大仁只此一个。所以傅真真是太幸运了。而这些文字里的铭基又切切实实是我心意的男性形象,甚至是可以相伴的形象。哎,这个白皮书真是不可以复制,只能当小说看了。默默睡觉

很庆幸,我感受到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未消亡

两天的上班下班的间隙,我看完了《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在读的过程中,我内心澎湃,甚至几度眼泪在眼中打转。其实大学的时候就看过《藏地白皮书》,我不记得那时看书的心情,过了这么久其实我这个健忘的人也不记得傅真和铭基这段爱情经历。也许是在北京的这两年的时间里,我过了一种比在青岛时更安稳更常规的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做饭洗碗,娱乐活动少之又少,除了时常能争取来的外出就餐,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过让我激动的时刻。虽然去年也走过几个地方,但依旧不能给生活带来任何改变。此时此刻我读完这本书,突然心里的某扇门又被打开。我开始反省的我的生活。这一年以来我想的都是怎么能换个好工作,怎么能升职加薪,怎么又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又能住不错的房子,诸如此类。像傅真在书里写道的,我们是“在成人的世界里迷失了”,我们“没有成功地抵抗住平庸乏味的生活,比这更糟的是,它反过来将我变成了一个平庸乏味的人”。而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我被自己的爱情关系所束缚,他是一个更爱宅在家更专注于工作不爱陪我到处乱疯的人,而我也懒于一个人出游而渐渐妥协,我从一个活的自我、从不向谁交代的人,变成了一个和谁见面去哪里都要事事汇报的人。周围的朋友从一开始的不敢相信,到后来的不再提出异议,这也让我慢慢变成适应了这种生活和状态。也许我忽略了,感情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可能是因为我根本内心就不是一个安于平淡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不断和姐们儿说,我觉得出了大学就已经没有爱情了,仿佛任何情感现在都无法触及我心里最深的地方。我觉得我最好的爱情已经过去,那么以后的任何感情都是一样。就像有人说的“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这是我原来不肯相信的话,却也变成现在我的深信不疑。类似的话我最喜欢的男生跟我说过,他说我们都不会和自己最爱的那个人结婚,最终能结婚的人也许只是适时适地出现的一个普通人。那时我上大二,我坚定不移的否定了这个观点,我说我相信我最终结婚的人一定是我爱的并且爱我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不会将就。而就是这么讽刺的,在这么多年过去以后,我反而在走着他预言的那条路,找了一个我起初觉得比较安稳踏实可以过日子的人在一起,甚至还为结婚的事情而烦恼过,只是因为我也潜移默化的信了这就是宿命这就是成长。读完这本书,突然就特别的想哭,好像从他们的感情里,我感受到我内心对爱情的渴望没有灭绝,我还是期待这样的美好爱情,还是期待这种能陪伴着自己到处走的人。我知道我没有傅真那样的勇敢、能吃苦,但我也并不是笼里的小鸟,我依然记得自己走了那么多地方,不管是有人陪伴还是孤身上路,我真的很怀念那个时候自己的了无牵挂和无知无畏。而我也并非没有碰到这样可以一同上路的人,只是我们相遇的时间不对,又或者被生活的琐碎、人生的不美好所打败,没有能够同行。能有傅真和铭基这样运气的人不多,我们更多的人都是在经历错过或者将就。这样一段美好的爱情,在我们面前,没有演化成任何的羡慕嫉妒恨,而是实实在在的敲击了我们,让我们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尽管在这么漫长的人生中,这种反思这种期待这种激动的心情很可能又会慢慢随时间陨落消逝在日复一日的日子里,但这一刻已经很珍贵,已经足够让我们迈出一小步、让我们去改变,在未来,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一刻,我们会想去抓住想要的人生和爱上的人。愿上帝赐予我这样的好运气和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等你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在飞机上,我在旅行中,我像故事里的男女主角一样奔赴自己的目的地,没有那么多的期待,却又了重新跳动的心。  看到在西藏认识的那一段欲言又止,我真的被感动到在飞机上哭起来,不为什么,就为了那份最纯真的心,没有什么比彼此一开始那种挠在心头的感受更美妙更揪心了,而那些每个人似乎都曾经历过的让世界停止的时刻,也让当下的旅程充满了未知的可能性。  把握每一个值得珍惜的当下吧,像不会再这么努力去爱一般,像这就是真爱一般,把自己丢进爱情里,享受,经历心疼,分离,聚首,到老。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大理,我把它留在了住的客栈,在首页写上了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这本书可以给你勇气,给你去爱的勇气,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这样一个人等着你,希望把最多最多的爱给你,你要有勇气去等。  这些话我也是对我自己说的,希望我有勇气一直在这个世界上安心的、快乐的、有期待的走下去,去那些我想去的地方,甚至在没有等到你之前,先替你把这些美景看完。

唯一的奇迹是遇见了那个对的人...

上周在豆瓣上才初遇《藏地白皮书》,却已是10年的爱情见证版。在一周内就上网定下到手并看完...正如和菜头的序中所说:我拒绝承认这段爱情很传奇,很动人。但却是因为这段爱情是普通的才叫我如此的感动。这段爱情最受眷顾的不是千里之外的相遇,不是分分离离的思念和重逢.....是遇见那个对的人...是矫情称作真爱的东西。美好的感情如此多,只有真爱依旧是奢侈的。那是只要看《傅真眼中的铭基》和《铭基眼中的傅真》就可以知道,也是书中最让我感动的。谁都不是十全十美,只有你是我一个人的百分百。

因为爱情

“非典”到来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在谁的身边?你在做什么?那真是一段让人忐忑不安的日子,学校封闭,不得与外界联络,关于死亡的新闻不断地传入耳朵,整个校园里都人心惶惶。在处处都充斥着消毒水味道的环境里,大多数人都成了惊弓之鸟,连走出家门的勇气都没有了,何况是去旅行。“2003年,当21岁的傅真遇到25岁的铭基时,她是即将赴英国留学的大四女生,而他是沉默内敛的香港男生,他们不约而同地在‘非典’时期揣着一本《藏地牛皮书》,背着行囊来到西藏。他们对彼此的倾慕干净而透明,但各自的未来却显然通往不同的方向。然后年轻的爱因简单执着而自有一种力量。他们在拉萨分别后,克服重重阻碍定情于大理,最后飞越大半个地球于一年后在伦敦结婚。”十年过去,他们至今相爱。佛家讲究因果轮回,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擦肩而过,又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共枕眠真真求之不易,百年修行换来的。何况是异地恋,无论相见,亦或者离别,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我曾爱过一人,曾在每周末飞去他所在的城市,只为短暂的相聚。但最后的最后,最初的挚爱,却没有撑过三年的时光。在那样的一段感情里灰了心。即便后来再与他人牵手,却再也拿不出当初那种艳若桃李的情分了。如今,当看到《藏地白皮书》时,忍不住唏嘘,原来还有这般坚贞的爱存在,还有这般美好的情流淌,还有这般的安慰温暖心灵。红尘滚滚,有几人能坚守初衷?有人看到这样的爱情看到这般的恩爱,总会羡慕。只是,总该问自己一句,君子如磐石,几人能做到?有人,在半月前的承诺都可以遗忘,何况是面对种种考验的异地恋。忘记了初衷的爱最后大多都不得善终。  爱情是什么呢?或许是一刹那的怦然心动,或许是一眨眼的心有灵犀,或许是肉体契合欢愉,但更有可能是,在遇到心动心有灵犀肉体契合等各种情况时,仍坚持没有离开那个人。在重重误会和伤害过后,仍留在他身边,将初衷变成最终。这是古人说的,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不仅爱情,任何感情都是,经得起误会和猜忌的,才是知己,经不起风雨的,注定早夭。很多遗憾,败在坚守二字上。以为路很宽世界很大知己遍地,便轻易说诀别,其实不,你遇到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上苍恩赐。不能因为发生坏的事,就抹杀那些快乐。当然,对于错的人,要及早离开才能遇到对的人。歌里唱: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爱情不会有沧桑,爱情还在那地方,一如初见的模样,变的是人心,物是人非,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爱情,它一直在那里,你用什么眼光看待它,它就是什么样子,你觉得爱情善变,不过是因为你改变了初衷,你觉得人心莫测,也许是因为你变了心。“无论是求之不得的百般辗转,还是执子之手终成眷属的无限喜悦,都是很好很好的。”无论爱情曾让你多么灰心,我们都该一如最初那般相信:最好的,其实才刚刚开始……

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世界

“无论是求之而不得的百般辗转,还是执子之手终成眷属的无限喜悦,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那最好的,其实才刚刚开始。。。。。。”这句话在傅真毛铭基夫妇的《藏地白皮书》的封面上,封面设计极其简单,整体纯粹的白色,再加上时间的醒目红色刻度线,便再无其他,在书店内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图书中,它自有着一种自有的安静气质,静静躺在角落,似乎有些害羞,又有些与众不同,这一点我私下认为和作者本人的风格极其相似。因为吴苏媚和我爱阳光的推荐,便对傅真夫妇有些好奇起来,刚好他们的《藏地白皮书》再版,就怀揣好奇一探究竟的心读完了这本书。看之前不抱希望,看之后立马推荐给我的同事。是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吗?可能不是,而是在于两位作者的爱情,让人心生感动和感叹,觉得非常难能可贵。书中主线是他们颇为浪漫又历经重重困难的爱情,21岁的大四毕业生傅真和25岁的香港工程师在西藏拉萨相遇在大理定情,辗转深圳北京香港,最后相聚于伦敦,一年后两人举行简单的婚礼。 2008年的时候回到西藏拉萨兑现彼此的五年之约,2011年两人双辞辞职,环球旅行16个月,现回到青岛定居。一段近似完美的爱情童话呈现在眼前,就像序言里说,即使有人重新复制他们的旅程,并不一定会有这般美丽的故事结局,因为彼此是否能遇到让互相不顾一切而又如此信任对方爱着对方的人,这才是重点。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甚至有些单薄,毕竟和电视剧里“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爱情相比,它不够惊险和刺激。我忘记在哪本书里看到过的说是“爱情最大的魅力在于无奈和痛苦”。但是这本书里的故事却在诉说,最美的爱情就是陪伴在彼此身边,互相学习和鼓励引领对方见识更多更美的东西,成长为更加丰富与宽容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与众不同的生活和爱情。在这个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身边的一切都在进行着等价交换或者利益最大化。虽然人人都渴望得到真爱,可是丘比特的箭有时候也是闭着眼乱射的,有的时候会早了一步,有的时候会晚了一步,与对方擦肩而过。21岁的傅真相信铭基爱情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在干什么呢?面对爱情有没有这么义无反顾?我们要么爱自己(当然这并没有错,尤其女人一定要学会爱自己),要么被别人爱(因为爱别人要付出更多有可能还得不到回报),连最新时尚杂志封面上都写:面对爱情,女人选择物质和金钱是天经地义。。。这年头,谈爱情真是一件奢侈的事。尽管书中是作者当时稚嫩的口吻和带点文艺腔的描述,但是他们的爱情依然让人感到甜蜜和激动人心,那份互相之间的试探、喜悦、对彼此爱的引领都让人羡慕。在后记中他们对互相的描述真实而又幸福,傅真这样评价铭基“我觉得他有自己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铭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并不是简单如一杯白开水,而是把很多东西慢慢过滤掉之后剩下的那种澄净。”“花花世界人山人海,他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就找不着了,可是那一束温柔的光,刚好就是我最想要的。就像大热天里人人都躲在空调房间,这时我走出门去,遇见一阵穿堂风,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偶遇和惊喜,所以有无限感激。”“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这是铭基对傅真的描述。照片里傅真眼神流露出的那种纯粹、波澜不惊都让人觉得这个女生的坚定的波澜不惊的气质。生活对我们来说有无数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和变化属于忠于自己内心启动航程的人。书中有一段《约翰 克利斯朵》的摘录:大部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这是一种精神与理想的死亡。在周围人们对物质过度崇拜和追随时,用世俗单一的标准衡量成功时,傅真夫妇开始了他们的间隔年的旅程-----16个月环游拉丁美洲和亚洲,抵达了那个无限广袤的世界,同时也抵达了更深的自我内心深处。我非常喜欢书中的引用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李慕白说的那句话:“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对于人生,爱情,它都适用。不信,你张开双手,吹走执着,试试看。

再自信点 再勇敢点

“当我们在生命的大海上航行,有时可能就只差那一点点的勇气便能转动舵柄、改变航向,就像当年的我选择回到大理一样。”铭基在书的最后一页这样写道。一天天迫近年末,时间就像流沙一样不断流走,冬天冷冽的寒风使我清醒了很多。突然想到,自己还有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啊!转眼间已经三年了,就像《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之年》中的多崎作,十六年的心结,再藏,也始终要解开呀!但我真的怕以后的生活没有你的存在,所以,总要面对,总要尝试,亲爱的,再勇敢点啊!抱歉,又扯远了。哈哈哈其实这本书最特别的是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而且是同样的经历,却是两个人的视角,就自然地有了奇妙的效果。男生与女生,对于一天发生同样的事,会有不同的侧重,相比女生会更加心思细腻一点哈哈哈。从八朗学的第一次相遇,到同游珠峰,彼此加深感情,傅真和铭基两人傻傻地暗恋着对方,这世间就有些事就是这么奇妙,而那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段相逢改变他们的一生。就像傅真所说,现在经历过的一切——包括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细节——有如一块块散落在时光中的拼图碎片,只要跟随着诚实的心得指引,它们终将会合而为一,并呈现出它们的意义。若铭基当时没有选择回到大理,傅真和他可能就这样相忘江湖,从此成为过客。Do you think the universe fights for souls to be together?Some thing are too strange and strong to be coincidence.同时书中两人对对方和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也很有意思,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缺乏色彩,但却不知,在别人的眼中,你却充满色彩。所以,再自信点啊,不要因为怯懦和无聊的自尊心失去心爱的人。不仅是傅真和铭基,他们当年在西藏遇见的朋友,也奇妙地在不同程度上为那段经历左右。好像每个人都喜欢西藏,而我,为什么会喜欢西藏呢?多年前,早已被牵走的高原情结。心中所念,终将会到达吧。“谢谢你,老傅,因为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都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 我的幸运在于,能遇见如此有趣的你。而我,一直在尽力做一个有趣的人啊!"虽然有时沉默如冰,有时固执如牛,却从来都是个天真有趣的人。”我眼中的你就是这个样子啊!!

这本书我看了三遍

两三年前听说过这本书,前年把作者的博客放入了收藏夹,去年图书馆里借到了这本书,然后看了两遍,接着正好有个亚马逊活动,一次买了作者写的三本书。看的时候,很羡慕,很感动。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慢慢地好像理解了。爱情这个东西,每个人的解说不一样,每个读者也都不一样。我喜欢傅真的爽朗明丽,也喜欢铭基的认真纯粹。当时心中还默默地以铭基为最佳另一半的形象呢。从看第一遍起,就把书里的一段话打在了电脑桌面上。我想了很久,也似乎一直在追寻着什么的一段话:没有大的野心,也不愤世嫉俗,内心十分清醒,看事物时却带着点孩童般的眼光。谦谦君子,铭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并不是简单如一杯白开水,而是把很多东西慢慢过滤掉之后剩下的那种澄净.他有一种清新的心思,是彻头彻尾的自由派,绝不会为生活的小恩小惠所收买.电影<卧虎藏龙>里,大侠李慕白说:"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爱情亦是如此!也许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这本书打开了我心里的一扇门,让我开始去参悟什么是爱,什么又是爱情。不确定的事情很多很多,未来若是确定了就了无生机了。但我愿意做的是,现在认真的活着,认真地爱着~~

一离开就怀念

有些地方,有些人,还没离开就已想念。有些地方,有些人,一离开就怀念。而当面时,总是毒舌不断。庆幸,在之前的日子里,珍惜第一种的地方和人,在现在的日子,开始懂得欣赏第二种。这一周挤地铁的时候,庆幸有这本书的陪伴——《西藏白皮书》。其实很多年前就早耳闻这本书的名字,只是一直很反感拿地名写书的行为,于是误认为这也是一本炒噱头的书,即使那么多人推荐,即使每一次在书店遇见他,依然不为所动。当然我很了解自己如此主观偏激的缺点,可总也改不掉,索性偏执的活着,直到自己知道自己错过一次又一次,自己悔恨那么一再又再。很多人,去了拉萨,遇见艳遇抑或是遇见性,都不稀奇。当大多数的人带着这样目的去一个传说中以这样事情出名的地方的时候,那么他一定会成功。在心理学上,这个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拉萨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你身在其中时,你毒舌、你伤心、你唾弃、你鄙视、你质疑,而当你离开,当你在北京早八点拥挤的地铁呼吸着不顺畅的车厢内的热气的时候,你突然开始怀念在西藏那稀薄的空气中,你恍惚间看到的那片蓝天还有迷糊中喘不上气的那种头疼。于是,你也突然间明白了,你曾经垢弃的一切,其实只是埋在城市压力下的人期待的一种短暂解脱。正是因为这样,才开始珍惜书中两个人那小心翼翼而又真诚持久的爱情。我们现在,又有谁肯有这样的耐心以及坚持?“他爱的人也爱他,这在旁人看来是极普通的事情,对他却仿佛是千载难逢的巧合”——《半生缘》。我想在现在的这个世界,很多人心里想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也有很多人真心懂得这很难。年少时,以为在一起就是爱,以为你答应他或者他同意你就是在一起。后知后觉,才发现,真爱如此难,不是不情愿,不是不满足,不是不相信,而是这不可控。在西藏,每天发生的故事那么多,那么多,我想一定有好多的人抱着泼凉水的态度去看这样一份相遇时,心想,在拉萨遇见爱,多老套,最后回到现实不还是一样的如梦一场,可是他们没有;抑或是看到他们北京香港伦敦的世界各地的飞来飞去只为相见一面时,我想当时也一定有好多的人说,异地恋不长久,看你们还可以飞多久,等这股劲儿没了,你们也就散了,可是他们也没有散;抑或是毒舌如我,心想,结婚了就步入了爱情的坟墓了,他们永远被埋在柴米油盐中,慢慢被生活中的小事儿而磨去彼此之间的每一份爱,最后剩下的只有可悲的在一起,可是他们也没有,结婚多年后他们辞去了收入颇丰的工作,一起承受各种未知去亚洲南美洲的间隔年。就这样,十年过去了,他们温和而又美好的依然在一起。我想他们一定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活在各种人的这种假设中,不过我更加相信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担心。所以从他们相遇到这本书的再版,他们在一起已经十年,一直不需要向别人表明的在向我们证明着还可以去相信一些美好。在书中,他这样写给她“谢谢你老傅,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就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么轻松快乐。”不为什么,只因有你在身边,已足以,不知道这样的一份满足该如何才能得到,而有这样的一份满足又是多么的幸运。感谢这本书,让我怀念起西藏的那些美好的纯净,还有选择去相信。

美好得不真实

很艳羡这样的感情,全书看完很想背起行囊去西藏走一遭来一趟艳遇。想去他们在门口有过超长拥抱的八廊街转转,去承载着无数留言故事的玛吉阿米坐坐,去他们许下5年之约的大昭寺走走,去很多书中出现的地点看看……去感受一下纯朴的民风静谧的环境,洗涤一下被城市弄脏了的心。

已经过了看爱情小说会心动的青涩年纪,却还是被书中的爱情感动

我是先看了《最好金龟换酒》,跟着傅真和铭基翻山越岭走过拉丁美洲,被他们的旅途深深吸引,到处给人推荐一起看,看到后面才知道傅真和铭基还有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带着好奇和期待接着看《藏地白皮书》。被傅真和铭基的感情发展深深打动,虽然自己已经不是十七八岁的少女怀揣青涩的心情,却还是被傅真和铭基两人的爱情感动。傅真和铭基在西藏的那个长长的拥抱,傅真转过身去难以抑制的眼泪,互相揣度对方心意的小心思,让作为读者的我也身临其境的感受着爱情的美好和惴惴。他们的勇敢和坚持成就了这段传奇的爱情故事,不得不感慨他们活的如此真实,听从内心的声音,为自己的选择做最好的努力,所以他们真的值得拥有如此美好和精彩的人生,祝福傅真和铭基。昨天跟老公讲述傅真和铭基的故事,看到老公眼里闪烁的温柔,他是最不屑于接触言情类的作品,更对我为小说或影视作品而感动的行为嗤之以鼻,但这次他却认真的听我讲述,也跟着我一起感动,甚至还憧憬着以后我们的孩子会不会也有机会住在学校大院里,如果也有这样传奇的故事,我们会作何点评,感谢傅真和铭基,让我们看到爱情面前,没有任何困难的借口。

你还相信爱情么?

看完了《藏地白皮书》,想讲个今年听过的爱情故事里最喜欢的一个(我不书透,我光荣!)其实无论是这本书里的还是我将要讲的故事,他们最大的价值大概都在于“真实”。讲故事没经过主人公的同意,不过友邻里并没有真正认识她的人,所以就大概讲讲好了。城市先掩去,某些不影响故事真实度的细节也会有改编。。。三年前的夏天,姑娘大学毕业,拾掇了自己的东西,在校园里占据一角,打算卖掉不带走的物品她抬眼,看到隔着两条路的地方,站着个少年,一瞬间被击中(是的,姑娘是个坚决抵制小清新的吐槽女王,但是当时她确实有了这种感觉)。姑娘表示,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人,不仅仅是外貌,某种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东西吸引住了她。少年似乎也发现了姑娘通过奇妙的联结,姑娘拿到了少年的手机号。她鬼使神差不受控制的给他发了短信,两个人当天约好了去散步。见了面,沿着湖,不说话的走走着走着,竟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二人一起躲雨,大雨把世界挡在外面,他们情不自禁的吻了对方后来,姑娘把自己种的一小株含羞草送给少年,两人各奔东西。三年里,姑娘历经各种曲折狗血糟心的事,其实从未忘记少年。某天晚上,她用了许多种排列组合来搜索,竟然找到了少年的微博。她把自己三年来对他的思念抒写了出来姑娘没想到的是,少年还记得她。他安静的听她讲故事,也把自己的故事吐露给她。两人讲得越多,越怜惜对方,相识恨晚。他们彼时相隔万里,时差11个小时,心的距离却特别近3个月后,姑娘回国,两人见面。没多久确定了恋爱关系。感情逐渐升温。姑娘三年间遇到了若干看似靠谱、却一点也不靠谱的渣男,带给她很多伤害。反倒是这个可能看起来最不靠谱的人,现在安安稳稳的爱着她包容着她,也让一个听起来不真实的爱情故事接了地气儿变为现实,并且生机勃勃的生长起来。说实话,认识姑娘挺久了,从未见过她现在这个状态:曾经坚定的不相信爱情,现在竟然开始教育我关于爱的种种....思忖着,幸福的人很多时候都不会去讲自己的故事,不快乐的人则倾向不断诉述自己的不幸。所以这个世界看起来似乎不幸遍地,狗血漫天。但如果我们都把自己知道的真实的幸福爱情故事讲出来,大概会发现平和美好的爱情不仅仅存在,并且不少人都拥有它吧。

如下只是一篇有感而发

写于2013年6月28日凌晨发与朋友圈

两个有信仰的人,才可抵御住流年惊慌

如果你要问,这本书写的很好吗。坦白说,这本书大部分都是两个人各自的生活日记,尤其铭基的文字,只能说的上朴实。但是,在烦躁的夏日,我拿起这本书,竟然有把所有事情都放下,专心只想把它看完的阅读冲动。男女主角认识的时候,女孩子大学毕业,男孩子24岁。我记得,我在那个时候,对爱情还处于一边幻想一边担忧之中,更多考虑的是,毕业之后工作怎么办,如何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下来,已然没有了为谁奔赴千里河山的热情。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模样。很多似乎淡忘的细节,又慢慢浮现出来。我想,骨子里,我与傅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一样的外表温顺、内心叛逆,一样的渴望旅行,一样的热爱自由。只是,我至今还没去过西藏。对西藏怀抱同样热情的两个人,在西藏相遇了。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在西藏,在丽江、在青海、在阳朔、在鼓浪屿,我相信都有很多更美好的相遇。可是,为什么,只有极少的人能成就这十年的爱情。因为,大部分的人,只是被那短暂的烟花四溅所迷离。等回到原地,他们退回各自的生活领域,原封不动还原成了世俗的年轻人——会计较、会衡量、会怀疑、会退缩。很多去过西藏的人,在圣山圣湖脚下,会感觉灵魂出窍,生出一肚子的感慨,会瞬间感觉被净化。他们抑制不住那种心情,给朋友发短信打电话抒发那样一种感慨。女朋友说,她的一个律师朋友,就曾在西藏给他发过一条短信。我说,然后呢。她说,然后能怎么样呢。回来后,他仍然是那个,觉得养老婆不如养车更实惠的中年抠男。心中已经没有干净灵魂的人,即便去过,也只是灵光一现,不会改变他们现实中的轨迹。而书中的这两个人,他们不是去过西藏而已,他们的命运是生生的已经与那个地方连在了一起。好像心和灵魂,都搁在了纳木错。所以,即使离开了西藏,分飞两地。他们并没有失散彼此。没有大房子,没有钻石戒指,没有铺张的婚礼,他们也敢于说出誓言,成为各自的人生伴侣。对于有些人来说,做出类似的事都是需要勇气的。在非典时期翻墙去西藏,不顾失业的危险奔赴大理找一个认识不过一个月的女孩子,为着她远赴伦敦工作。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在做出每一件需要牺牲的事情之前,脑子里已经闪过了无数的疑问句,需要他们一一面对和解答。而真正的勇敢,是所有那些别人都需思索求索的问题,在他们眼里脑里根本不成问题。只有这种人,才配保存的住干净的灵魂,才能幸运的不被俗世价值观影响。只有这种人,才谈得上信仰。恰好,他们彼此都是这样的人。于是,才有了那样的故事,那样的生活。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生活,恐怕很难被借鉴。因为,绝大部分的人,他们的眼里,更多的只能看见种种的限制、种种的障碍、种种的考量。父母、朋友、亲人,甚至是另一半,任何一方的怀疑或反对,都足以令很多人,此生放弃掉太多东西,去成就俗世的那些所谓完整。他们是幸运,不仅是因为幸运的遇到了彼此,更幸运的是,他们拥有那样的能力,守护住了自己,也守护住了彼此。对我而言。我是羡慕的。不是羡慕他们的爱情,是羡慕他们的状态。十年之后,照片里面的他们,眼神依然那般干净。这是万里难求的状态,也是万中难挑的幸福。


 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