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书评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08645553
作者:蒋勋
页数:246页

大师的书,大师的范。

在大学图书馆看过那本《蒋勋说宋词之后》,就爱上了蒋老师文章的风格。那本书是大学里面借阅时间最长的,去年暑假忘了还给图书馆,开学去还的时候欠费二十多块,还好图书馆阿姨没收那钱,哈哈,因为我给她说太喜欢那书了。话说回来,为什么喜欢蒋老师的文风呢?朴实易懂,说的都是精华,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没发现,他的书读起来朗朗上口。个人比较喜欢读书的原因,每天晚上洗漱完毕我得读一段好书或者唱歌,读的就是蒋老师的书。一般从室友们听的感觉上来说,每次我唱歌的时候她们就说一脸凝重的给我说:“小艾,我觉得你还是读书比较好。”所以蒋老师的书,肯定不会差。尽管我没看过这本书,但是能让我深信这本书肯定很棒,这就是大师的魅力。其次,蒋老师书能给我们科普一些基础的文学知识之外,还能让我们稍稍了解到一点野史,哈哈,从蒋老师的思维出来,你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学作品,以及作者。最后狗腿一下,很希望能与喜欢这种文学作品的人做个朋友,就这样。

一桌文学大餐

第一次知道蒋勋,是看了一点他的解读《红楼梦》,感觉这个作家不像心武之类的,总是从考证那方面去解读,而是从文学角度分析,能感觉得到他对《红楼梦》的热爱。这种热爱,让我慢慢地想要走近他。但这本书,还是在我十分不了解蒋勋的情况下读到的。本书一共八讲,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唐宋文学,包括唐宋散文和其它一些艺术家。蒋勋特别推崇的是提倡“文以载道”的韩愈,以及有着知识分子钢骨的柳宗元。书中选了两篇我们高中就薛过的课文《祭十二郎文》和《捕蛇者说》。记得当时老师讲课,也就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重点学习文中的“句读”,却很少读到、体会到文中的文学之美,也很少给我们分析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当时“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比如《祭十二郎文》中的真情实感,就是因当时的文风只求华丽而没有实质,所以韩愈才开始倡导“文以载道”,提倡文章首先要有表达的内容,其次才是形式。这篇祭文,就是一片非常实在而且感人的文字。作者还提到了韩愈和鲁迅的相同之处,看了蒋勋的解读,再重读《祭十二郎文》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深藏的情感,同时,还通过另外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分析了韩愈文中例行的力量。对柳宗元的剖析也类似,通过他的墓志铭,他的作品《捕蛇者说》,讲到古文运动对后来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不只是改变了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更改变了只是分子的关注点。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转移到了平民百姓身上。此外,他还提到了唐宋一些不得志的艺术家:唐寅、徐渭和张岱,赞扬他们的真性情,同时指出文学就应该展示多样性,要要有足够的包容,要有发展“生命中的真性情”,要及时向内反省。强调“爱自己的生命”,强调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多面和复杂。看到这里,我就想,我们为什么都特别讨厌一些文学作品中看起来十分完美的“高大上”或者“玛丽苏”式的人物?就是因为这两种形象都太僵化,太过概念化,也太单调,缺乏生命本身应有的多样性。第二大部分是元曲和戏剧。其实整本书,大部分地方都谈到了戏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蒋勋对戏剧中的身法、动作、表演比对词曲还要关注。他不止一次提到,戏剧中演员的重要性,并认为,一出戏剧是由剧作家和演员共同创作完成的。他提到关汉卿的《窦娥冤》还有《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都毫不掩饰地对老一代演员对这些戏剧中人物的演绎,期间还提到了著名的京剧选段《三岔口》,那完全是一段没有任何唱词,全靠动作表现的戏剧。我想,如果今年高考的学生能看到这一部分,还真是有福了。第三个部分,是小说。小说部分,从民间的话本文学一直讲到了民国文学,还特别提到了台湾文学。蒋勋从《水浒传》分析民间话本文学强盛的生命力,从《红楼梦》中分析生命的多样性,展示了一种不带立场的强大包容。他认为,文学是不应该带有太强烈的倾向性的。民间的话本文学,其实充分表现了“讲故事”的艺术。因为话本,是由说书人讲出来的,为了吸引听众,说书人就必须能将故事讲得生动曲折,好吸引着听众持续听下去。我想,这是很多自称阳春白雪的小说都做不到的。好的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故事,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还有它的意义。如果一个小说,被意义绑架,它就失去了活力。民国文学部分,蒋勋比较了鲁迅和沈从文。他们在民国文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鲁迅的激烈,沈从文貌似平静下的波澜,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顺便,他还提到了张爱玲。他对张爱玲的解读很特别,认为她应该完全说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实际上,她是在“从侧面书写文化里面发生的巨大而严重的问题”。张爱玲的小说,写了当时的上海文化,看起来的确是没有怎么关注国家,但至少写出了那个特定的人群中的苦闷和压抑。同样的,还有写世家的巴金,蒋勋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最后一部分的台湾文学,因为我看的台湾小说很少,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而表现台湾生活的社会类小说看得不多,所以蒋勋说文学的这一部分,我还是没怎么看懂。不过,至少,他是提供了一个索引,告诉我们,要了解台湾文学,应该去看哪些书,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台湾文学。读完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吃了一顿文学大餐,畅快淋漓。如果能读过他提到的书,看过他讲到的戏曲,当然会有助于理解他的文字。但如果没有看过,也没关系,蒋勋的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了解文学的入口。

品味汉语之美

品味汉语之美——《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by/烟波浩渺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能浅薄的说:如果能遇上这样的老师给上课讲解语文,我们的语文成绩就算临考试不复习,应该都能上优秀的分数。这么说并不说作者讲得是考试的标准答案,吸引眼珠,而是他敏锐的洞察力,感悟、点评传统文学的方法,表述的方式,中西方典故一一并举,说理自然优美流畅,容易让读者接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汉语言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即使是只有初中基础的的人读起来也毫不吃力,但不是代表这本书讲得内容就浅薄,古今作家直接对比,中西方作家的对比。由文人延伸来丰富了散文、戏剧、话本、小说等众多内容,作者观点鲜明,视角独特,语言清丽饱满都是本书最大的看点。本书作者详解了由唐代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元曲、宋代话本、明清小说、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几个有代表性的部分。以我个人观点最喜欢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汤显祖《游园惊梦》、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红楼梦:青春王国、民国文学这几部分。民国文学讲了我最喜欢的沈从文和张爱玲。比如讲韩愈和柳宗元的区别的,用几篇文章的文风、功用、内涵,区分二人的异同。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他们的家世、性格、文风都分析的细致入微,通俗易懂不晦涩。让读者一下子就记住,了解这个知识点(不考试不强记,也可以的记得住)。韩愈也不是在课本教程上那死板板的画像,而像一个有血有骨有肉丰满起来的人物形象。你会理解为什么他会以拳拳士子之心强调“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也能明白苏轼既赞赏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又贬低其“功利、实用、庸俗”的原因。下文还把此二人与当代的文学家相比较,韩愈对应于鲁迅,柳宗元对应于沈从文。“古文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似之处做了新颖的比喻,以及给后人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对文化的冲击。但凡我国文人都知道《红楼梦》是碰不得的话题,但是又是摆脱不掉的话题。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种红楼梦,曹公没有给我们结局,因此每个人的猜测都是百种千样,而且怎么说也不厌烦。这个部分喜欢红学的朋友们应该最大的看点。看周汝昌的《红楼无限情》,是深深的敬仰之情,周老一生都奉献在此;刘心武把“秦可卿”当做揭秘小说来读也确有趣味;西岭雪把《红楼梦》当做职场小说解读,看的相当接地气和过瘾。蒋勋先生也如此热爱解读红楼梦,在此书为我们带了他的独特视点,讲解了他心目中的红楼梦。尤其重点讲了《红楼梦》中最关键章节“第五回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一章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作者建议读者读这一回目时,如果没有读懂可以把全书读完后再读“第五回”,就可以初步掌握《红楼梦》最主要内容,这样前面的谜题就会豁然开朗。当宝玉翻阅“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时,虽然作者早早的讲结局告诉了我们,但其实我们在事情没有发生地时候,是无知无觉并不知道的。曹公的文字游戏谜,至今仍没有定论,估计穿越回去也许能找到答案。目前仍旧是个谜团,解读、研究、考证持续进行中。作者热爱民间文学,毫不掩饰的对关心民间疾苦作家的喜欢,韩愈、柳宗元、关汉卿、汤显祖、曹雪芹、鲁迅、沈从文。通过作者的解读,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更鲜活的生命。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才是创作的源泉,才是历久弥新的文学。作者还穿插讲述了自己了解、学习文学的感想,小故事小生活大感悟,用经历和体会做讲解增加说服力。当作者给学生讲课时点明: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红楼梦》都是描写“青春”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样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或多或少。书的最后是讲了台湾文学,短短几页,分析透彻,科普台湾文化观点,不失偏颇,真是应了开卷有益的这句古话。并在书中最后提倡多接触台湾文学,托尔斯泰说:“文学使人靠近”,战争使人隔离,使人对立,而文学将人拉近,这就是我们坚持文学和美的原因。蒋勋先生说: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 ,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这本书做到了传播对美的感动和赋予这些名作家鲜活的艺术生命,再一次让我感到了汉语文学之美。文学史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弥合了世界与内心的缝隙成就更加丰盛对的自己

从美学的角度谈论文学

第一次知道蒋勋,是很久之前,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为了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便下载了蒋勋说红楼梦的音频,在一个个长长的寂静的下午,坐在屋旁的栗子树下,一边听着一个温柔敦厚的台湾男人的声音,讲述着关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的故事,一边闲闲地绣着十字绣。那时候会不由得对蒋勋升起羡慕,对一个文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可以一直读读书,写写字,又跟人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更加叫人羡慕的生活呢?后来陆续看了《蒋勋说宋词》、《蒋勋说唐诗》,还有那本《孤独六讲》,能够从他的文章中感受中他的饱读诗书,和因为学识渊博而自然流露中的那种恬淡与安然的文人气质。不记得是哪次看林青霞的文章,说起自己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去找蒋勋,听他讲红楼梦,将美学,在他悠然缓慢的声调中,一点点理清楚自己纷繁的思绪。看蒋勋的文字也是一样的感受,他的文字很安静,一页页读下来的时候,只觉得心境清明,神清气爽。你未必全然赞同他的说法,文学评论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说的,是他眼中的唐诗宋词以及华美篇章,你在他的文字中看到的,也只是属于你自己的文学世界。这本书叫做《蒋勋谈文学》,涉及的内容比较杂,从唐宋时候的“古文运动”、元朝时候的戏曲、明清时候的小说,一直说到了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在时间轴的纵切面上,还挑出了几颗耀眼的星辰,谈到了唐寅、徐渭和张岱这几个人。说古文运动的时候,他谈到了韩愈和柳宗元,为什么这些文人一定要破除原来的散文模式,去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不再追求文章的辞藻华丽和结构精美,只是因为他们认为文章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认为文人应该有义务替百姓发声。而元曲的兴起也是如此,与词相比,“词是一种文人之间非常精致的专业文学,可是曲必须要能够放大到民间去。”(这里我持保留意见,词并不全然是文人之间的专业文学,民间也同样流传了很多小调,流传范围很广)。但相比而言,曲的确是比词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蒋勋是美学大师,看他的文学评论,虽然不会全然信服他的某些说法,但是他却很会从美学的角度去体会文学,这一点,往往能够给人不少启发。比如他说起元曲时候,就说,“在元代形成了一种孤独美学,这种寂寞和孤独与汉族国破衰亡的遭遇有关,也和读书人因对命运不能自主而产生的自我放逐的情感有关。”说起关汉卿,他也说,“关汉卿美学里最动人的部分,即生命都是放大的形态。”这些有关美学的种种理论,在书中随处可见,读来觉得很有意思。毕竟,对于大部分不以研究为目的的普通读者来说,读一首诗,念一首词,看一篇散文或者小说,不过是因为它足够好看而已。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这些文学的美,是很让人感觉受益的一件事。

后会有期

青春其实是个不太能够把握的东西,你觉悟到它的瞬间,它好像就匆匆过去了。翻开蒋勋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扉页到阖上尾页,半个月的时间也就那样匆匆而过。第一次接触蒋勋老师的书是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当初读完觉得蒋老师文字平实却掌握住了读者的步调,带着我们一起随他的脚步去领略那无穷无尽的文字魅力。第二次接触蒋勋老师的书是孤独六讲,怎么讲呢,因为第一本而喜欢上蒋老师的掌控文字能力,于是赶紧下手去买了本。可这六讲:情欲上的孤独、语言上的孤独 、革命上的孤独、暴力上的孤独、 思维上的孤独、伦理上的孤独却让我感到牵强,有些文字看上去有点类似鸡汤,但是鉴于之前那本书的印象实在太好,于是真的是耐着耐着一字不漏的看。完了觉得他的文字在撑,而我亦是强撑着看完,于是也就没太入手他其他书籍。第三次接触蒋勋老师的书是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这一次让我很惊艳,又一次感受到他那掌控文字的能力,这一次我是真的佩服他。就戏剧活化石-傩戏(在民间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蒋老师为了了解这个“活化石”,去贵州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看。这点让我很感动,书上由文字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只是信手拈来,是真实的。我之前对元代的了解仅限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和窦娥冤,看完书中P50-P71这21页,我真的觉得自己太盲了,很多知识完全没涉及到。什么是散曲?散曲就是元代的唱词作者创作的流行歌曲,通常比较短小,在茶楼酒肆亦或是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配合着乐器来唱。元杂剧则是一种多样性的组合,是通过舞台这种形式,有剧作家、歌者、演员等,经过好的演员的诠释,保有了作者原本想传达的力量,这是一种真正构成民间感动的力量。中国的舞台留白,不同于老百汇的戏里面,舞台布景一直换一直换,中国的舞台经常从头到尾就是空的,演员必须用自己的眼神、动作去表达旁边有什么。就如划船,通过脚的动作表现“水浪”的摇摆,从“船”到“岸”上会有对身体的摇摆。就如过窄桥,舞台上没有一座桥,三个人要一起侧身过桥,介于写实和象征之间,演员通过把拐杖横过来这一动作,传达了这个侧身过桥的半写实半象征的动作落实,让你感受不到没有那座桥的留白。某些东西会等在某个时刻让你去懂得,跟着蒋勋老师的视角看张岱 、看曹雪芹 、看鲁迅 、看沈从文,我决定回家翻书柜,重新拜读《自为墓志铭》、《红楼梦》、《呐喊》、《彷徨》、《从文自传》,后会有期,蒋勋老师!

重新发现美 ——评《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初遇蒋勋,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彼时我正在准备期末论文, 被晦涩的甚至语意不通的专业文献折磨得焦头烂额。在林林总总的书架中我偶遇了蒋勋,至今我还记得那本厚厚的彩印大书的封面写着:“写给大家的美术史——3到99岁适用”。假如书会说话,我大概会听见周围那些专业书籍对它嗤之以鼻的啧啧声,我也会看见它气闲神定地向别的书解释:“美,从来不是什么高贵神秘的事情,小到三岁孩童,大到九旬老人,都有发现、欣赏美的权利。”鬼使神差地,我开始了阅读。我读过很多书,那种所谓的专业的大部头。它们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语言,像是设计精良的密码,把大部分人隔绝在外,它们是理性的、是枯燥的、是精英的,他们纠结于细微的年代,纠结一个汉字的含义是否解读得精确,甚至纠结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被子里到底有没有人,杨贵妃入宫时是否是处女,却忽视了最初的出发点:美。每个选择人文学科的人,在最一开始,不都是希望可以长久浸淫在美的感召下吗?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理性,却少有人不忘初心。专业的知识模糊了当年的赤子之眼,在越来越熟悉的知识里,人们发现美变得越来越少。蒋勋先生的书就如同一捧清泉,濯清我们的视线,带我们重新感受美。第一次阅读蒋勋先生的书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能写出这样细腻生动的情感,写出这样鲜活的美的人,一定不是那种皓首穷经的兢兢业业搞研究的学究,他有艺术家特有的对于美的敏感。果然,查看资料,我得知蒋勋先生不仅著有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更有小说、散文,并且多次举办画展。从第一本书开始,成为彻底的蒋勋迷。蒋勋先生这次的新作《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也继承了他一贯的特点:语言优美,深入浅出,感性和理性密切结合。在这本书中,蒋勋先生不再重提之前几本书中已经写过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和诗歌相关的文学传统,而是将目光转向散文系统。从“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讲起,知人论世,为我们生动地分析了韩愈柳宗元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历程,从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们作品背后的内涵。接着作者分析了元散曲和元杂剧 、水浒传、游园惊梦、用唐寅、徐渭和张岱来说明所谓的“文学的”、红楼梦、民国文学最后作者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台湾文学。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唐寅、徐渭、张岱的部分。作者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明代艺术家,来说明中国艺术精神中类似道家的自由气质。并由张岱的“七不可解”引发出作者关于“文学的性情”的思考。从陈旧的题材中引申出新的内涵,让人耳目一新,重新体会到了美的乐趣。就如同蒋勋先生所说的“3到99岁适用”,非专业的读者在书中收获到通俗易懂的知识,而专业的读者重新获得了发现美的赤子之眼。

故事,悲喜,情怀

蒋先生是全才,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多个领域都有涉猎且是深耕,他的文字,是一场盛宴。《蒋勋说文学》是蒋先生继说唐诗、说宋词后,在文学领域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从《诗经》到陶渊明”,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蒋先生用朴实的语文娓娓道来,与读者一起领略文字的美,文字中蕴藏的情怀。依托时代背景,梳理文学发展脉络。全书由远及近,选择每个年代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家及作品,从政治环境、文学地位、人文背景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很清晰地描述出中国文学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时代意义,对于非专业的文学爱好者而言,真可以算是一部简易的文学史,借助先生梳理的脉络,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发现并懂得各年代好的作品。从人文角度进行赏析。蒋先生频繁地用到一个词“人性“,他着重从文章中人物性情的角度进行剖析,《游园惊梦》中,杜丽娘对青春、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自为墓志铭》中张岱对自身及文化的批判,都是如此。这些才是能跨越时间感动读者的东西吧。小说因其对人性多角度的刻画 ,才形成了独特之美。而文学欣赏不应该拘泥于形式之美,更重要的是与读者产生共鸣,我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欢喜和悲哀,自己的梦想和情怀,看到正义和坚持,看到美好和信念,这才是”文以载道“的真正意义所在吧。多方位的的视角。“每次我读《史记》,都觉得完全是小说”,蒋先生这样说的时候,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历史是什么?是客观的记录,是严谨的叙述,小说是什么?是虚构的人物,是夸张的故事,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印象,而蒋先生却说,”政治会将假话,民间反而讲了真话,用小说的方法讲了真话“。震惊的同时,再去深思却不得不承认,以往的我是过于局限了。同样,在说明朝文人时,先生也在强调,正因为官方对文化的压制,才让文学有机会走入市井,并由此产生的新的突破。文学与历史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朝代的灭亡伴随着血雨腥风,从民生的角度可能是悲剧,而伴随着时代的更迭,却给了文学新的发展契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却是文学的幸事。先生一直在引导读者从多个维度去看待文学,不同的视角会有不一样的风景。“致广大而尽精微”,“文学不见得只是文学”,“无所不在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这是蒋先生对读书的三点建议,显然,先生自己是做到了的,所以,先生的文字,虽朴实却大气,不拘泥于固定格式,有跨领域的广阔视角,且慈悲为怀,蕴藏大智慧。书中涉及多部作品,比如《牡丹亭》《红楼梦》,没读过原著的话会有一定影响。配合原著一起读,参考先生所讲,形成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能有更大收获。好好读书,成为读书人,谨以此为记。

扼住美的脉搏

有一段时间,听着蒋勋的说红楼梦入眠,他的细腻透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对美的阐释,有时候不仅是从书本身的角度解读,还能引用相应的理论证明。尽管美学这门学科并非起源于我国,但实际上读过往的诗词、散文,美都以一种未成规则的形式融入其间。相比较而言,《蒋勋说文学》的上册(从《诗经》到陶渊明),似乎更注重美的形式,词藻上的华丽或工整,读起来的韵味更佳。这与时代相关联,它是当时社会安定与否的表现,也从精神层面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农业社会时候的作品与魏晋时期的作比较,即可很明显的看出分属不同时代的特征。而在下册(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中,则更为明显。以往读诗歌、散文,也分析语言用词,可课堂上的那些从未像蒋勋讲的这样令人信服,并且在细枝末节上也能周全。如果可以在当年的时光遇上蒋勋说文学这一系列书,我相信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定会大增,对书本上的诗词歌赋也能更好的建立自己的理解。单看蒋勋说到《窦娥冤》,他的分析是很有层次的。先讲文章的内容,再从角色的视角出发看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又从作者的角度,从他的性格、身份和经历看他如何描摹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加之蒋勋对美的深刻理解,同样是说《窦娥冤》,听蒋勋说就比较能拓宽思路。他的分析是有方法可循的,且背景知识充实,又用一种平易近人的语气向你缓缓的和盘托出,好像感觉到纸面上的字都成了美的代言。看了不少蒋勋的著作,尤其是他说古典文学作品的系列,其中的内容多少有些重复,这与他口语化的表达模式有关,相对显得作品内容不那么严谨。曾在某份知名报纸上看到一篇为蒋勋挑错的评论文章,我着实觉得没有必要。口语化的好处是亲近,且更多的表达了他的主观看法,能将传统文学用这样亲切的方式输出,无论如何都应该称得上是佳作。蒋勋大师一定是一个能扼住美的脉搏之人,但他又不仅仅是美学大师,他的分析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也是难以复制的。读他的作品也可归为他所言的“生命的体验”,充实又美妙。

蒋勋说文学

这种文学类的书都是很好的,虽然故事性不强,可是内容很好。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这种书~不要追求一些情节性的书,这种文学艺术类的书要多读,多掌握一些知识,然后开阔视野~或许,里面没有那些小说的情情爱爱,可是里面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文学,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看了,学了,就绝对不会有坏处的

文学的性情,一念之本心也

如果说蒋勋侃侃而谈《诗经》到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是站在文学史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文学传统的精髓,那么在深入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的发展之路上,蒋勋不再囿于从文学史角度欣赏的范畴,而是将作品回归个人的性情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挥斥方遒间,流露的还有绵长不断的悲悯情怀,因而这本书让我很是感动。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戏曲、小说,及至民国文学,文学的发展始终道出了一个规律,当思想解放伴随着对艺术魅力的高度追求时,作品本身会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然而一旦思想上的锋芒逐渐消退,却愈发追求形式的奇崛,便意味着一种文体的没落,取而代之的将是新文体的开辟和发展,乃至没落,循环往复,莫不如此。因而形式和内容的孰重孰轻总为人津津乐道,提到以韩愈为首的“唐宋八大家”发起的“古文运动”,其形式就在于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蒋勋呼吁关注的是一向为我们所忽视的,它社会运动的本质。知识分子深入民间以后,对疾苦民生有所了解,试图用文字传达出金字塔底端的人群真实的生活状态。文以载道,是抛弃脱离真实、一味崇尚华丽的文体,而用简单的事实回归到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与尊重上。到今天,读《祭十二郎文》都让人心有悲戚之感,“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韩愈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知“其言之悲”,但他偏不说他内心的苦涩,却用这种沉静的叙述表达对十二郎的悼念,这不是情感的爆发,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到他的苦痛早已翻来覆去汹涌来去过,而今已沉淀下来,成为包裹着的琥珀里的一声痛惜。这篇祭文也流露着他政治生涯的愤懑和一般人的生存状态。我相信这是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从传统回到自身,从自身看待社会现实,这样的作品最是打动人,也保有最强韧的生命力。张岱的《自为墓志铭》让我瞠目结舌,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批判,更在于对“七不可解”的探求。他对传统的价值体系提出了质疑,这也是他的思想和生存状态,他的这种颠覆放到现世也是极为胆大的。从张岱自立墓志铭这一行为便可看出他不受拘束的自在性情,而文章内容更是坦诚到了极致。能让人自由挥洒个性的文学能让人与作品迅速产生联系。李贽的《童心说》有言,“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这是主张文学必须真实坦率表达内心的感受,流传下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如此,我们热切的讨论和研究,就是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自我。

寒窗十年,其实不懂文学

学了这么多年语文,如今却越发觉得应试教育几乎磨灭了文学的全部美感。如果当年哪怕有一位语文老师能像蒋勋先生一般解读课本上的艺术精华,也许现在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也不会如此木讷呆板。或许我们都忘记了这些作品要经历千载时光洪流,而不被湮没于尘埃之中,是何等艰难。当年,我面对那篇《祭十二郎文》时,只知其句读之意,或者纠结于某个“而”字,是表顺接还是承接;或者默念几遍“比得软脚病”,牢记“比”乃“近来”之意。全篇有多少重难点字词,有多少需要记住的词义……整篇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忘记这原本是一篇发自肺腑哀痛至极的祭文。直到如今,读罢蒋勋先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之言,方才领悟何谓年少无知。读不懂的是一介女流之辈抚养两世血脉,「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其中的辛酸与沉痛以及深切的期盼之情。读不懂的是四年又四年,迁徙辗转不能相见,终究将暂别离化为永不见的悲哀与苦痛。读不懂的是为升斗之禄失掉久相处的自责与悔恨。读不懂的是不能亲自送侄儿归葬家乡的沉痛。读不懂的是求取归隐以教子的落寞与苍凉。太多的情感掩藏在直白质朴文字中,急功近利的我竟从未曾有过一丝丝体悟,这是何等悲哀之事。在蒋勋先生娓娓道来的章句中,终于渐渐明白这些千余字的作品后面的艰辛悲苦与苍凉。文字本身的力量与文字写下时的时代烙印,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一窥文学之精妙。除了单独领会文字的力量,这篇祭文还应当放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中回顾。因为它的作者是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实践者。他摒弃汉赋的富丽堂皇,强调以质朴直白的语句寓意明道的主张在这篇祭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一代文风的转折点,这篇祭文的历史地位同样不可忽视。而实际上,当初的我对此亦不知分毫。《蒋勋说文学》从诗经说到陶渊明,从战国说到魏晋,又从从唐代散文说到现代文学,再加上单独的唐诗和宋词,构成一条文学史的完整脉络,让只知句读的我重新领略何谓文学,幸好现在还不晚。

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评《蒋勋说文学》文/蓦烟如雪从《微尘众》里感受红楼里面的青春王国,从《蒋勋说宋词》里去感受李煜的一派天真,从《诗经》去看待形式美,从《楚辞》去看及韵文,他说诗是最容易接近的,可是诗也是最不容易了解的。这种精简的感觉,阅读的快感,都在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还有民国文学,这些的演变不仅仅是历史的堆叠,也是一种艺术的循序渐进,它有自我的生命里,“古文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都是一种推进,他让人把话说清,让人易懂。而蒋先生的点评,恰恰把个人的感悟输入在自己的观察中,把中西并举,使之身临其境的感悟这种意境之美。从魏晋时代的“贵游文学”到韩愈主张的“文以载道”,这都是文明的跃升,前者是阶级,后者可能是控诉的角色,《祭十二郎文》有一种宣泄,它不像现在的祭文那样固定、虚伪,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反省和检讨。他体恤那些生活在社会金字塔底层的人,那种精简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文字朴素,富有画面感,才是最好的散文,也许这就是“文以载道”的精神所在。这本书详解了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区别,用多篇散文,去解析他们的区别,从生平、文风、思想、内涵去解读二者,柳宗元是在下放的时候体察到民间疾苦,能“闻而愈悲”,而韩愈很小父母双亡,他是“惟兄嫂是依”,他是跟着哥哥生活的,哥哥去世了,他把那种家世的坎坷和清寒的家世都描写得淋漓尽致,韩愈不再是模糊的,他和柳宗元,甚至是鲁迅和沈从文,两种运动的掺杂期间,两个灵魂的彰显,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不再是空洞的存在。在散曲与杂剧上,他说文学在不同时期他的形式是连贯的,它演变的很大因素是音乐,而元曲是唱的,《诗经》的韵文之美,《天净沙·秋思》里的蒙太奇手法,那些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如此的连贯,让艺术布满“陷阱”,感受在里面。戏剧里的留白,敢于解放的角色,甚至他们所遇到的局限,都成了他眼里的一种感伤,他说《窦娥冤》是构成民间感天动地的力量,而《单刀会》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是放大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慨叹。他对美有较真的态度,就像对傩戏的执着,他能在贵州,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去实地查看,这种可贵的精神一度让我想到了林梁对古建筑贡献也是如此。我喜欢他笔下的《游园惊梦》,那种青春的渴望和闲愁,甚至是对文学性情上的认知,不过这里的《红楼梦》讲了一部分,各人推荐去看蒋勋的《梦红楼》,这里道出的是更为细致的王国盛宴,就像他说青春是《红楼梦》的美学基础一样,还有那些判词,副册、又副册的存在,你在看后,会觉得《红楼梦》是一本很难一言就可以解读完毕的存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如此。书的尾声写了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我很高兴,他写的恰恰是我比较欣赏的几个人,尤其是沈从文和张爱玲,当然在现在鲁迅在台湾也非常的火红,这些都是按住时代脉搏的人,他书写了最熟悉的地方,他也让文学靠近了我们。虽然还是有部分人,对这本书有些挑剔,但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精华之处。他让文学照进了现实。筱筱

文学使人靠近

最早接触蒋勋先生的著作是在大学的时候,读的第一本是《孤独六讲》,当时一扎眼进入书中就被蒋勋老师的学识、涵养所折服了。蒋勋老师总是能用最浅显的话语揭示最深刻的生活哲理,给阴霾的人生带来豁然开朗的体悟。后来读了蒋勋老师的“说唐诗宋词系列”,发现原来那么深拗的古诗文、文学史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好玩,而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会发现,哦,原来我们现在经过多少次经验教训才领悟出来的人生道理、生活哲学早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就被古人们参悟了,这也算得以走古人的捷径了吧。近期读了蒋勋老师的另外两本所文学系列《从诗经到陶渊明》和《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两本加起来的时代刚好差不多贯通了整个中国文学史,《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从唐代的古文运动为时间起点,以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散文篇章说起。韩愈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不负盛名。文学发展到唐代,历经了数朝数代,难免会有诟病,比如齐代的“宫体诗”等等,所以古文运动倡导的是“文以载道”,所谓“道”,就是道理,我们在上语文课赏析文章的时候,语文老师往往告诉我们要找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是“道”。所以,韩愈主张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应该有完美的体例、华美的辞藻——这些都是虚的,而真正应该落到实处的是情感和义理。所以韩愈写了《祭十二郎文》,言传身教地说明了这一点。此篇文章通篇胜在一个“情”字。接下来讲到了韩愈的另外几篇散文:《送李愿归盘古序》、《送孟东野序》、《柳子厚墓志铭》,这三篇都是以知识分子这个阶层为落笔点,抒发的是知识分子当时的艰难处境和心中的呐喊——空有一颗报国心,只恨没有报国门。接下来出场的是柳宗元了。“韩柳”指的就是韩愈和柳宗元。古代的有一批文人一生都在宦海中沉浮,所以“仕”和“隐”这一对主要矛盾是文人中不变的主题,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如果展开来说可以专门编成一册书籍,也不知道有没有学者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我对这个话题倒是饶有趣味,有空的时候可以做一下这方面的主题阅读 。扯远了,拉回来,就说柳宗元这个人吧,也不能逃脱宦海沉浮的命运,然而他却没有苏东坡的豁达,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执念极深”的人,不懂得“放下”和“释然”。上学的时候,读他的《小石潭记》时,并不能解其中的深意,只是单纯的觉得文字清新隽永,怎么可以那么美。现在才知道,这不过是诗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寄情山水,两耳不闻世间事,眼不看见心便不为所扰。然而柳宗元真的能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吗?其实不然,读了他的《捕蛇者说》你就会发现,其实他还是心系民生的。我觉得《捕蛇者说》这篇文章真是了不起,跟诗人的《永州八记》完全不是一种风格。其实《永州八记》中描绘的那些山山水水的优美风景不过是一种“假象”,好似古代园林建筑走进去看到的借景的屏障,要绕过去,才会发现园林中别有洞天的另外一副天地,我们要透过表面领悟到其中的深意。如果说像《小石潭记》那样的文章还是悬浮在空中,属于文人的小情怀,那么《捕蛇者说》则开始降落了,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其抒发的也是一种“情”,然而这种情和《祭十二郎文》中的情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种对民间疾苦的深情,一种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读完以后你会觉得非常震撼。具体内容在此就不赘述。宋代蒋勋老师直接略过未讲,即便当时已有后世小说的雏形——拟话本,但终究是没有形成成熟的小说,况且“词”盛极一时,远远盖住了风头。然后是元。元代盛行的是散曲和杂剧。提到了马致远、关汉卿。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极富盛名,学生时代读的时候觉得它美爆了,短短二十多个字,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关汉卿呢,是和马致远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读马致远,我脑中很自然的浮现出一个文弱书生,一袭长衫,一匹瘦马这样的文人形象;而关汉卿却完全不同了,我想象他应该是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彪形大汉的形象。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民间那种非常接地气热气腾腾、生气勃勃的气息扑面而来。说到明代,人们想到的第一本书就是《金瓶梅》,关于这本书,很多人都是谈此书色变,认为此书应当被归到毒草一类。其实不然,明代的文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民间意识的觉醒,比如蒋勋老师说的汤显祖的《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情思互动,是借助梦境来完成的。这其实是一个少女的春梦 ,汤显祖用这样一部戏去展示在礼教及其严格的时代里少女渴望爱情的心理状态,将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文句用到最细腻。还有所谓的“世情小说”,而《金瓶梅》就 属于这一类。《金瓶梅》中第一次大胆地进行了两性之间的描写,直白,露骨。其实,此书中还有许多细节为人们所忽视,比如从此书中可以知悉明代家居的摆设,明代是市民经济。曾经听过南昌大学陈东有教授的一个讲座,讲的就是《金瓶梅》中的明代市民经济,具体书目名记不确切了,有空时当找来一读。然后讲到了三个人:唐寅、徐渭、张岱。唐寅就是大家熟知的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的传奇典故大家一定熟知。我们都知道唐伯虎是一个风流才子,其实在我看来,他的“风流”不过是他科举命途不顺的一个慰藉,而且人家之所以风流是有资本的。唐伯虎的画非常的出名,诗文也写得不错。徐渭,以前读美术史的时候只知道他的葡萄画得特别好,不想他还是一个剧作家。蒋勋老师讲到了他的一套重要的剧作——《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将汤显祖的作品和徐渭的创作结合一起看,我们会发现整个晚明文学有一个共同的调子,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叛逆性。张岱,曾经读过他的《陶庵梦忆》,简直就是我梦中的记忆。渺渺兮予怀。而蒋勋老师讲张岱主要选了张岱自传的墓志铭《自为墓志铭》,知道了张岱的生凭,再放到明代的那个大背景中去看,其文字变得更加血肉丰盈,浸染了一种动人的情感。然后是清代,一部巅峰之作《红楼梦》。蒋勋老师说《红楼梦》就像是文学史的期末考,诗词歌赋,任何一种形式,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来才改名《红楼梦》……

慢慢读啦

风水不对呢 我刚写好的评论 不知怎么就消失了 每次一写评论其实我就挺纠结的看见外面有好多写书评写的好棒的人 觉得自己就像冰山的一角 及其渺小 也不知道哦会不会有人看到呢 反正自己也不是专业的 写给自己看吧 反正每次一写完还是很开心的 希望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 把我的读书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么么么哒言归正传 来说说这本好书 在我的印象里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是比较广的范围 要说我了解的也就是课本所教的那些 说道专业对每部文学的了解就很窄喽 而这本书就是让你丰富起来的 挑选了每个时期的最具要代表性的文学著作 和文人 抓住了重点 你就能很快的了解到那个时代整个文学氛围我读完之后很佩服蒋爷爷 所描述的段落 每个段落读 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当深入其中的时候 你就会对里面的人物 充满了敬仰之情 蒋爷爷有着细腻的感情 对每个人物的拿捏都十分得体 书中前后的语句都有所联系 蒋爷爷善于将事物归类 让人更加容易了解内容 鲁迅像极了韩愈的风格 沈从文更加靠近于柳宗元 将古代与现代很好地结合 展现出了文学的包容 我在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细讲红学那张章 红楼梦一直都在以青春为主题 渲染着作者自己的想法 红楼梦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说了这么多 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再读一遍并加深深思考的好书

蒋勋的文学史

蒋勋的文学史——读《蒋勋说文学》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从事艺术、美学的蒋勋先生又以一己之力梳理中国几千年文学脉络,诠释汉字之美,完成了三十七万字、两卷本《蒋勋说文学》,从《诗经》起,至现代文学终,还转设一章“台湾文学”,全书诠释蒋勋心中的文学史。在“说文学”的十四讲中,蒋勋有所偏爱、侧重是不可避免的。关于阅读中国文学,至今还认同一个观点:从鲁迅、周作人开始往明清读,再往唐宋读,这些都是长身体,读到魏晋,方知气的精深,读到先秦,方知力的博大。这是车前子先生的观点,前几年看到就记住了,这两年读书,有意无意即是如此。有时想想,若有人如此写一本文学史,大约也很有趣。蒋勋当然不会如此,。但读过“说文学”、“说唐诗”、“说宋词”后,我觉得蒋勋对车前子的观点是认同的,这是一种感觉,没有佐证。“说文学”上卷,共有六讲,分别讲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文学以及陶渊明。篇幅上,以论述《诗经》和魏晋文学为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蒋勋说文学时以专门一讲的篇幅讲陶渊明,是不多见的,与他匹配的是《游园惊梦》和《红楼梦》,就连韩愈、柳宗元、唐寅、徐渭、张岱、鲁迅等人都无此殊荣,可见蒋勋对陶渊明的偏爱和看重,尽管他在文中也毫不掩饰对鲁迅等人的热爱。我在看这些文章时,存在着一种比较的心思。我想看看大陆和台湾人视野里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究竟都是什么样的。这样比较阅读,收获还是很大的,无论蒋勋讲《诗经》还是《楚辞》等,和我看到的大陆学者笔下的文学史,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多方面的,认同的差异,当然也包括写作者的偏爱和生活经历,蒋勋对《游园惊梦》推崇之至,我觉得和他的经历和爱好就有很大关系。本来,任何一个人讲授文学史,都是一个取舍的过程。任何一本想要面面俱到的文学史,到最后必然都兼顾不到,杂乱无章。蒋勋的取舍,他心中有杆秤,我们认同与否,在他看来都是不重要的。我在看“说文学”时,对下卷第七讲“民国文学”充满期待。因为对民国文学的认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陆和台湾应该差异更大,蒋勋自己也说,“在今天已经开禁的情况下,我希望大家可以抛却政治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因为它不仅情况非常复杂,而且离我们很近。”近年来的民国热,也再次证明“离我们很近”。但读完蒋勋笔下的民国文学后,谈不上失望,却也感觉不到多好,当然,见识之类是有的。比如,他在比较鲁迅和沈从文时说的,鲁迅的作品会让人感到愤怒,可是沈从文的东西读到最后,你会感到苍凉,感到无力,但这些都是沈从文在生命当中真正看到的。蒋勋说民国文学,从重逢“海上花”的张爱玲写起,到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再到他很看中的“边城”里来的沈从文,稍微提到茅盾后再次回到张爱玲,结束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至于周作人、梁实秋等人,都无缘被提及。当然,这是蒋勋个人的文学史,他的偏见和爱好,都是个人的。

床头文学的力作

深受高考其害,我对文学赏析类的书籍的印象极差,之前看过的书基本有着固定的赏析套路,即“原文+难字注释+全文翻译成白话文+作者有话说”。蒋勋的这本《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主要涉及了散文发展过程中比较有突出表现的人和文学著作。蒋勋赏析的角度不同于高考类文学注释书籍,他更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的研究。以韩愈为例,从韩愈的少年凄凉身世徐徐展开,自然的引入《祭十二郎文》,原文用加粗小字排版,版面清爽合适。中学时候对《祭十二郎文》的理解停留在必考的知识点和词句上,而今读了蒋勋的书才知道韩愈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了他贫苦的生活和失去至亲的悲凉。向阳花曾经说过,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真正懂得别人的痛,但我在细读本书时候,难过的哽咽出声,可见蒋勋悲天悯人的情怀的影响力。同时,我非常喜欢蒋勋文字的简洁朴实,符合我的美学观念,简洁美。本书内容非常充实,囊括了韩愈与柳宗元,元曲与关汉卿,《水浒传》, 游园惊梦,《红楼梦》,民国文学(有我喜欢的作家沈从文和张爱玲),台湾文学。翻开一本书有时候就像和一个陌生的朋友在交流,蒋勋和我某些方面气场很合,我们都很关注那些关怀民间疾苦的文人。抛开文学上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地位的理论,我偏爱那些发民之声哭民之哀的文人,如杜甫、陆游、辛弃疾等。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希望我的书评能让大家喜欢上这本书。

文学是用来做什么的?

今天麻烦一位同学将书从快递处带了过来,当我最终拿到时,撕开外包装,是一本很轻很轻的书,素淡的封面,优雅的图案,在关于蒋勋老师,我以前便听说过很多传闻。比如他讲评红楼梦,盛名远播。在我的印象中,蒋勋是一位来自台湾的书生,他活在另一个时空古老的中国,一个早就消失在历史车轮下的中国。我们这些红尘中人,辛苦扑捉他的只言片语便猜测他身后无边广阔五彩斑斓的世界。当我接过这本书时,有一点激动,也有一点害怕。这位同学将书递给我,笑着说了一句:“你还看这种书?”当然,她是我的朋友,也没有任何恶意,只是随口一问而已。然而,我却被问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倒不是因为她的问题而无语,反而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提问启发了我。我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我和她是在一所理工科院校,平时上的课都是关乎公式、实验、数据,在课外也几乎看不到任何有人文气息的活动,连学校里小得可怜的图书馆都堆满了书,那种让人没有任何欲望去翻开的书。而生活在这所学校里的我们,也难免被这种气氛所浸透。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处理自己的课余时光的,但在我目所能及的地方,包括我自己都是将时间又重新花在了所学的专业上,不是我喜欢,繁重的课业让我迫不得已,如果还有剩余,那就耗费在电脑上,看电视剧、电影,打游戏,上网随便浏览什么都行。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一个人拥有一台可以联网的笔记本,便将自己与世界连接在一起,无数的信息与知识将一个人包围起来,直到他筋疲力尽。没有人看书,我指的是自己主动寻找,并与学业无关的书,遑论这种看起来“高深晦涩”的古典文学了。这怨不得我们,因为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化动荡激流的时代,所有人都试图在浪潮中取得财富与地位,这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当代的中国,人们对于物质的饥渴与追求已经达到了病态的地步。一个人可以不正直,但不可以没有钱;一个人可以不守法,但不可以没有钱;一个人甚至可以穷凶极恶,但他不可以没有钱。这是一个畸形的年代,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至于文学,文学是什么?在某些人眼中,文学甚至不是一个“褒义词”。而当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想,他能得到的只是白眼与嘲笑,也许有人会挑衅地反问他:“文学有什么用?”对呀,文学的作用是什么?倘若我被一个人这样诘问,那我只有无言以对。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文学的作用是什么?这个的疑惑我也曾暗暗问过我自己。我答不上来,索性只好承认:“文学没有什么用。”不要以为我是自谦或者自嘲,我只是讲出心中真正的想法。那些热爱文学的人,也请不要被我的直白激怒。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体系里,书,至少是纯文学的书,比如蒋勋老师的《论文学》那是真的没有任何作用。注意,我说的是大多数,不是每一个人,更不是所有人。除了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比如莫言,他们是被上帝选中的幸运儿,注定要以文字闻世。此外的普通人,比如我们,比如我们周围的朋友,比如我们的父母,他们都是与文学绝缘的。一个大学生可以不读文学,除非他是中文系的。他的职责是完成自己学业,并拥有一身可以谋生的技能,在社会上夺得立锥之地。一个中年人更不需要文学了,因为他往往被生活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疲于奔命的人事不适合书籍的。至于老年人和小孩子,在没有文学的生活中,他们一样可以成长或是老去,与那些浸淫在文字中的老人和小孩一样。你看,一个人读不读文学有什么不同吗?连我自己都要被我自己说服了。我热爱文学,只与文学本身有关,从来没有在乎过书籍以外的附加品。我没有认真思考过文学是不是让我拓宽视野,是不是陶冶了我的情操,是不是提升了我的修养,更不说给我带来什么经济上的效益了。虽然我也曾发表过几篇文章,拿过一点稿费,但那真的少的可怜。我热爱的是文学,我喜欢它,并需要它。所以,我坦然承认“文学无用”。像蒋勋老师的这本书,看见名字,很多人便望而却步。我没有任何贬低他们的意思。一个人热不热爱文学根本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我,还有很多朋友,喜欢读书,但却决不可因此鄙视那些不读书的人,更不能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读书让我感到快乐,却未必让别人感到快乐。正如同,在生活中我们会遇见一些对于某一方面有特殊热情的人。一个朋友,狂热地爱好《攻壳机动队》,费尽心思收集了许多的资料,甚至自学了日语,他的行为在那些不了解动漫的人看来想必是无法理解的。古典文学类似于《攻壳机动队》,当我们爱不释手时,也要想到别人会弃之如敝履。周作人在他有名的散文《北京的吃食》里说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我们用一份工作维持生存,在温饱之外,应当有更多一点的追求。只要一点点就好,哪怕是无用的。

文学之美

《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蒋勋文/onlineforever一度深深的怀疑自己有任何能力与资格来评论这本书,文学的神圣地位与光环在内心深处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容丝毫的怠慢。文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占据内心重要位置的呢,已经不得而知,但高中对于老师评讲的那些优美课文,优良作家的介绍的时候就开始深深的被那些各种思想、作品与艺术所折服。那个时候开始,对文学只有憧憬,没有期盼。我总是非常羡慕那些能把文学、古诗词和古文言文翻译和解释的非常圆通的手法。毕竟失去这么多年的解读,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和理解,当对同一个人做解释的时候,便是对这个人的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之路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论述。或许,这就是文学与现实的奇妙与伟大之处吧。《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这本书的内容形式与我看到的高中课本翻译解释的形式颇有类似,都是以一种自有的、特殊的方式和视角去解读古文学的深邃与宁静。当然,这本书肯定要比高中课本解释的内容要深入而有可读性;高中的文言文翻译和解读只是比较肤浅的,应付考试的一种被迫行为;而这本《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则是自然而然的讲述文学的故事,从唐代到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势、思路与人文变化的各种情况变化、趋势解读等,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也颇有可读性。对文学崇高的尊重,使得读这本书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文学的形式和表现都是伟大的,而如何解读好那么多优秀的、出类拔萃的文字则显得任重而道远了。其实写这些感谢颇有几分赎渎,蒋勋作为一个著名作家、文学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去阐述他所看到的文学,给出评价和意见;而我们作为非文学专业人士又要开始对蒋勋作家的思维、写作和作品做出个人非常不专业的评论,这样的形式看起来颇有几分亵渎的意味。不过,如果你转念一想又觉得可以理所当然的把这评论写下去——一切的思维和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既然经得起考验为何我就不能评论一二呢?纵容知识与智慧有高低之分,但也不应该作为影响我写出自己想法的“纸老虎”吧,这样想来,轻松多了。在这本《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中全文引述了高中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名字叫做《祭十二郎文》。现在当然也记不得高中老师是怎么讲解这篇文字的了,回头想想也早该忘记了,再次读到这本篇文字的时候与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颇有几分感同身受,蒋勋对这篇文字的解读我觉得应该是登峰造极之作了,他把整个故事、当时的思潮、写作环境和彼此的感情已经文学发展、政治思维趋势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这样对一个完全不懂韩愈思维和想法的人,便有了相关的认识和想法,也对这篇文字的深情厚谊有了感同身受的情感。高中的时候完全读不到这份真情,只知道要背诵这篇文章里面的某几个段落,却从来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背诵。文学解读从来都不是一家之言,你努力变有了你的样子,你用功就会有你的收获。蒋勋说文学系列,对于一个脱离高中课本多年的人来看,无异于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内心激动与感动并存。激动的是读过多年的诗歌、词句直到今天才知道一个更新的大概,从而了解和记忆了那么长时间的文字,在脑海里有了鲜活的记忆。也许忘记不了那些你深深记忆的文字,但把这些记忆的文字盘活起来,让每个故事与人物有血有肉,还得多读一些解读性质的文字和评论了。关于文学,我始终觉得我没有太多资格;我敬仰那些颇有造诣的巨人,我尊重每一滴努力的付出。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