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书评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807690948
作者:[英]马克•哈登
页数:282页

在一本闲书里,体味生活的一无是处

之前读过马克•哈登的《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对作者的出色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印象深刻:小说读起来非常有画面感,而且充满生活里的小细节以及人在电光火石间的心理变化,语言随意自然而又准确无比。在《红房子》里马克•哈登继续他的这一优点又有不同,相对来说文字语言更加陌生化和碎片化,我觉得喜欢语言陌生化的读者会爱死这本书,读起来津津有味;而不喜欢的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读不下去,像一部欧洲文艺片。评论一本科学类或其他实用性的书籍语言的标准是,愈是能够把事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愈见作者高明;而一本文学性书籍我渴望看到作者把一件事情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愈陌生愈惊喜,尤其在看了太多平庸的小说之后。《红房子》仍旧是通过简单的家庭故事,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问题。这本书我觉得是一本闲适之书,阅读过程就好像你和主人公一起,住在远离喧嚣的乡下红房子里一星期。一开始你会和主人公一样觉得“我一定会无聊得疯掉”,但你们都没有。作为一本小说,它不教你任何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法则,也不讨论什么历史、地理、科技、战争、社会热点事件,就连他所描写的家庭关系也没有任何美化:在母亲去世后,姐弟俩的两个家庭相约在偏僻乡下红房子里租住了一星期,希望弥补疏离的姐弟关系,但们每个家庭成员互相之间心怀莫测的情感。同一屋檐下距离感、怨怼、试探、背叛、破冰、另一个背叛。开始成熟的骚年和虚伪的成人。没有人有剧烈的性格,除了8岁的小男孩班吉,他热衷于砍掉僵尸的头的幻想;没有多余的啰嗦,只有赤裸的生活本身,——而生活如此无聊透顶,中年人尤甚。这本书明明讲了一个活着真特么没劲的故事,但让人不由得跟随作者的笔触,抚摸那些触手可及的人物,而情节,如暗流涌动。在《老爸》一书的结局里,最终家人们、恋人们全部达成了和解,而在《红房子》的最后,我没有看到这样完美的结局,亲情之间仍然存在着深深的沟壑。从两本小说的主人公年龄对比来说,也许这寓意着我们要更老一点,才能最后更宽容,更知道家人有多重要,我们该多亲近。在大都是独生子女的我们这一代人中,我不知道看这种触发这种对兄弟姐妹们的关系思考的书有什么用。但我也想不透为什么我为什么活在一个做什么事情总是要考虑它是不是有用的世界里。我希望能享受生活。喜欢这样一本闲书,就让我每个月有那么几天,不用想太多,只是悄悄地享受着这一无是处。

打碎了,重新组合——读《红房子》

文/飞熊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瓷房子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用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七亿多古瓷片,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读《红房子》的时候,我想到了瓷房子。张连志说,“有人说我疯了,把这么珍贵的瓷片随意粘到墙壁上。”小说作家马克.哈登也疯了。那些粘贴在红房子上的碎片化的叙述,也像是一件件被刻意打碎的瓷器,闪着诱人的光,叫我们无法忽视它的价值。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是特别出奇。兄妹两个家庭,相约到远离尘嚣的红房子度假,总共八天。小说,也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每个章节记叙一天,从一个星期五到另一个星期五。但故事似乎并不是线性的,还有那些意识的流动。小说的开篇,我们只知道安吉拉和理查德是两兄妹,关系不太好。但安吉拉的丈夫多米尼克的收入微薄,不能给家人提供度假的机会。于是,当理查德邀请他们一起去红房子的时候,他们无奈的答应了。从此,两个家庭,八个人的思想和故事慢慢交融在一起,但总是以碎片片段的形式出现。对于那些习惯了线性情节的读者,红房子无疑是一次痛并快乐着的阅读体验。但如果你阅读过《到灯塔去》或者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其他意识流作品,对这种碎片化的思绪化的叙述应该并不陌生。在伍尔夫的作品里,故事的情节更模糊更琐碎,但立意却更深远。碎片更具有诗意,当我们慢慢地去组合这些碎片时,就像我们在努力得去完成一个拼图游戏,但实际上无论如何,你也得不到一个理想中的完整画面。作者故意在藏起着什么。在那个珠光宝气的瓷房子面前,没有人强调完整性,我们感到的是某种夺人眼球的野心,那种可以被不断重新解读的可能性。而在红房子里,故事被故意打碎了,一段三五百字的文字,就像一个个陶瓷碎片,散落在耀眼的阳光下或者黑漆漆的角落里,无论在哪里那些碎片都闪着光,不仅刺激你的眼,同时也触动你的思维。不时地,还会出现某本书上的片段摘抄,像是那些片段之间的胶水,把不同的场景粘合起来,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明显的层次——前文,书摘,后文。那些碎片暗示的故事,其实并不是很难理解。但因为所有蛛丝马迹都出现在飘忽的思想中,线性的故事变成了充满小孔的海绵,那些空气,甚至不小心落入其中的水滴,都给我们的想象提供了无限可能。读者变成了创造者,我们从不时地拾起一个个碎瓷片,贴在那书中的红房子上。我们在看到了作者的叙述野心的同时,也在那些碎瓷片给我们的光芒中尝试,装饰我们每个人略有不同的红房子,我们作为阅读者的野心也在慢慢滋长……

真正的高手:拈花摘叶皆可伤人

但凡是混江湖的,无不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把绝世好兵器,无论是刀也好,剑也好,甚至流星锤子狼牙棒神马的都好,往往这些兵器还都有个牛逼闪闪的名字,比如割鹿刀,碧血剑神马的,狭路相逢的时候,亮出兵器的名字来,都可以让敌人落荒而逃。但是,据说武林高手,修炼到一定境界之后,就会形成强大无比的气场,能够做到拈花摘叶皆可伤人,静静地垂手而立,都会叫人不敢逼视。我一直以为,好的小说家需要文笔慧黠,情节生动曲折,若非如此,怎么能够做到引人入胜?但是,在看到马克哈登这本《红房子》之后,却不得不感叹一句,一流的小说家,即使语言不华丽,情节不复杂,都可以叫人对他的文字爱不释手,忍不住读了一遍又一遍。总有些作者的文字,看了之后,让人心生挫败无力之感,恨不得立马剁手,再也不愿意写半个字出来丢人现眼。——如果说以前我的名单上有张爱玲、阿兰德波顿等,现在,我很想在加上马克哈登。给这本红房子写书评,是件很困难的事,我无所准确的叙述它的情节,也无法准确地概括作者在这本小说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内核,甚至,我怀疑自己,没有真正读懂它。但是,在看完整本书后,却是不由自主地感觉,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被撕扯开来,有些怔忪的疼痛,却无法向人诉说,甚至无法向人坦诚。一栋红房子,两个家庭的人。姐姐安吉拉,她的丈夫,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弟弟理查德,新婚的妻子,带来了一个继女。他们一周的假日,围绕着这栋红房子,所有人发生的事情,所有人的内心的挣扎,所有人复杂的简单的心事,所有人的隐藏和无奈。没有主次,没有中心,如同是一副巨大的画布摊开,每个人都是活色生香地轮番上演,在画布上跳动着属于自己的颜色和线条和阴影,这样子怪异的写法,却是意外的好看。第一次读一本几乎没有情节,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悲欢离合的小说,无疑,它足够寡淡,却足够令人感觉滋养。甚至,书中极为平常的一句看似神经质的絮絮叨叨,在细细品味的时候,都能够感觉到怦然心动。书中出场的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伤口和不愿被提及的往事,他们在互相相处的过程中,争吵,猜忌,怀疑,破裂,鄙视,厌恶……然后,到了最后,他们依然在一起,或许他们无法彼此体谅,彼此安慰,甚至,他们的关系也并没有得到修复,他们之间的问题甚至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黛西依然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梅丽莎依然是个爱捣蛋的“坏女孩”、多米尼克依然是个无用的自私的懦弱的父亲、安吉拉依然在怀念着17年前死去的那个孩子、理查德依然在工作生活家庭中痛苦不堪、亚历克斯依然没有成长成他想象中的男子汉、班吉依然是那个喜欢和自己玩的孤独的小男孩,路易莎依然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女儿怎么向丈夫坦诚自己的过去……他们或许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他们或许都有了些不轻易被人察觉的改变。“你不能那么做,你不能再吃饭的时候,走过去拥抱某个人,告诉他,你爱他们。”是的,你不能,你或许永远不能直接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自己知道,你爱他们。

即便徒劳,也值得赞美——《红房子》书评

差一点就疯狂了,但仅差的这一点,正是马克·哈登拿捏的尺度。——题记琐碎到令人吐血三升的小说,简直无法直视!这么碎片的,毫不客气的写法,将整个阅读的难度上升到一个“人神共愤”的节奏上!漫无止境的心里独白,随机而随意的视角切换,大量零散的联想与描写,时不时穿插其间的诗歌或是摘抄,我在努力辨识不同视角中差点就精神分裂了!别跟我说故事情节,这种东西真的有在《红房子》里出现么!阅读过半的时候,我已几近疯狂地跑回去重头阅读开头部分,然后重新梳理人物关系和每个人复杂的心理开始。故事和书名俨然形成了反差,“红房子”难道不是带给人一种热烈温暖的感觉吗?结果,这样的红色,接近暗赭色,沉闷压抑,甚至带着阴湿的空气足以藏污纳垢,是某种滋生欲望与痛苦地衣的孢子味。像老房子门前经年背阴处长满墨绿色青苔的大石头,我们费力地搬开它,爬出无数蛇虫鼠蚁,既让人觉得反感,又让人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莫名想起东野圭吾的《恶意》,一本毫无可比性的侦探悬疑题材作品。非要说共通之处的话,只能说两本书都是以人类负面情绪着眼吧。不过,我却觉得《红房子》比《恶意》来得要温情一些。虽然这座红房子里每个人都充满负能量,表现自我而冷漠,但他们统统是极尽矛盾的。正是因为这样的挣扎矛盾,才更加突显出人性的真实。而《恶意》的负能量纯粹得让人寒从脚起,彻头彻尾觉得可怖吓人,不真实。人们探讨这本书对家庭观念的夸张肢解,赞美对一个大家庭碎片式的生活的刻画,感叹极致的表现手法下,马克·哈登如何展现一个别致的微观家世界。而我却想说,我从如此散碎跳脱的文字里看到了作者笔下每个人满是缺陷的人情味道。不谈笔力、不谈语言,我或许有些体会到了作者的一点初心。书中,我最喜欢小儿子班吉。大约是因为年纪小,班吉世界虽敏感脆弱却仍是充满感性和温情的。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班吉请求理查德帮助柴房里一只因老鼠药而濒死的鼩鼱(读qu jing)。八岁的他开始感到不安、伤心、害怕甚至有点儿绝望。他闭上眼睛,又不可控制地睁开眼睛,看到血和破碎的紫色小囊。他泪流满面,哭泣着跑开。于是我想,大人的世界里是否还存在着为一只小小鼩鼱死亡而肆无忌惮哭泣的许可和勇气?回答总是否定的,我们无法为了这细弱的,几乎无足轻重的悲剧开放我们的泪腺。这种死亡我们似乎习以为常,并拿一贯的冷眼瞧它,可在八岁孩子的眼里,那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悲天悯人,到底是孩子的特权,还是被大人遗忘的本性?除了班吉,其他三个十几岁年轻人也颇有些荒诞可叹。十七岁的亚历克斯对女人充满好奇与渴望,青春期的蠢蠢欲动和自以为是的成熟让他对自己舅舅的妻子和继女产生爱慕与幻想,对父亲的出轨表示愤怒和鄙视。而同是十六岁的黛西和梅丽莎则不同程度地陷入了“过去的麻烦”,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想摆脱孤独的困境却又搅进更为混乱的同性感情问题,迷失了自己。即便相互倾诉也只是因为对面坐着的是个五天后就再也见不到的陌生人。少年的围困,像秘而不发的疾病,从身体深处慢慢开始侵蚀人心。全文四分之三的地方有一处心理描写——这幢房子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每个人都失去常态:她和查理;安吉拉深夜在厨房;黛西和梅丽莎成为敌人,然后成为朋友,然后又成为敌人;她自己愚蠢的坦白。那阵寒意,也许是我们自己的幽灵。也许那正是他痛恨老房子的原因,因为我们都有过叛逆的前生。仿佛你能用射灯和散放的靠垫消除历史。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在挣扎,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幸福、归属和被爱。但谁都不愿意跨出这一步,去改变现状。近在咫尺的陌生人,完美地肢解了这个家庭。然而,也正是这种肢解,这种不断徘徊,才更凸显出家庭的可贵,温情的珍稀吧。作者必定不是深井冰,不然如何将他那一颗温热的心揉碎了放在这极尽散碎的文字里,默默表达了这样一个温暖的主题:无论处在如何扭曲的境地,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与渴望,即便徒劳,也值得赞美。

生之孤岛

在彼此咫尺可见的同一所红房子里,大家各怀心事,各自感受着生活蔓延出的细枝末节。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岛屿,海水将我们融在一起,也将彼此隔绝。四个成年人之间的庸碌与麻木,四个孩子之间的青春躁动,生之疲乏混合着欲望交融。命运的无常与当下的作为紧密相连。哈登通过文中人物对事物的不同看法,相互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细微跳跃的心境,疲乏的欲望,展现了人际之间千变万化的一面,即便处于一所房子里,这随手可即的距离,也会被各自自私冷漠的心念无限拉长,遥不可及。哈登笔下对红房子里人们之间温情描写很少,镜头不断切换到每个人对周遭细微的感受之中,不安与惶惑,欲望与矛盾,欢乐与绝望。生活犹如一栋密闭的房屋一样将我们困顿其中,彼此冷漠、猜忌、温暖、伤害、厌倦,反反复复。这一切犹如书中对静物细致的描写一样,像田野间的花朵,被风拂动的书页,火车掠过的风声,切切实实地存在着。在同一处相处,面对各自复杂的情绪中,红房子内的人们想尽力维持一种稳定而和谐的状态,好让一切看起来正常而符合常理。就在这表面看似平静的海下,却是另一番暗涌与激荡,就像作者笔下跳跃的情景、破碎简短的语句、晦涩难懂的对话一样,将心灵上重重矛盾与残缺,带着某种不合理性合理地展现出来。高级动物之间的感情万变莫测,亲情是怎样一种复杂的情感。表面看来似乎一切都是那样亲密无间的温存,实质却是陌生与冷漠,冠以亲情的名义做熟悉的陌生人。红房子里的八个人各怀秘密与幻想,高级动物的多重人格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同一个屋檐下关系错综复杂,发酵出混乱与无解。违背常理的不伦之情在破碎与混乱之中更像是某种拉近彼此距离的纽带,突兀而矛盾地存在着。生活似乎变得无聊、荒诞可笑,却真实而无可避免地直指人心。所有破碎的情绪与感受,都只是海面上的波浪,死亡之外,永无终时。

红房子里关着的是所有人的潜意识

马克•哈登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之后,写了这一部名字看过去格外朴实的《红房子》。然而马克•哈登依旧打破惯常的写作手法,崭露了一种非一般的文字天才,以一种天马行空的姿态在文字里遨游。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诗化和音乐花多种意识流文学的艺术技巧被马克•哈登运用自如。这本书,第一遍的感觉是《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的一种内化表现,再读一遍则觉得有些像福克纳的名著《喧哗与骚动》,第三遍再看,则是马克•哈登的自我精神世界。要进入马克•哈登的世界,必须懂得一点精神分析,才能慢慢步入他精心架构好的迷宫,并且能浏览到他在迷宫墙壁上精心安放的壁画。马克•哈登不是精神病(起码在文学方面没有),其实是一位具有清醒的创作意识的艺术家。他运用零碎的叙述方式,深刻地揭露出了每个人的潜意识。这种清醒的创作意识与深入本质的技巧很有可能导致作者本人的人格分裂,因为潜意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在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下产生的。而潜意识被弗洛伊德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都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人类的大脑会有一个守卫不停地检查着这些心理冲动,压抑着人类内心的欲望。但人类,还是会在潜意识里想着许多许多他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说也不会做的事情。故事叙述了医生理查德在母亲去世后,带着自己再婚的妻子和继女与久已疏远的姐姐一家人在一幢红房子里度假的故事。很小的场景,但马克•哈登将自己分裂为这所房子里的所有人,将他们内心的秘密逐一暴露。47岁的安吉拉“仍然像十五岁的姑娘那样生这个弟弟的气。”心里总是想着“我们没有一点共同之处,一点也没有”,怨恨弟弟理查德偷走了她的过去。同时,幽灵凯伦则是她心底的一个结,可她没有说出口,看到理查德和路易莎会感到妒忌,拥有一种“孩子气的愿望,想要挤进两人中间”。亚历克斯看到舅妈路易莎会产生性幻想,但路易莎就不曾有一点的得意和满足?女儿梅丽莎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性与死亡就是关在人们脑子里的两个怪兽,不断地怒吼。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数不胜数,最明显的就是八岁的班吉幻想着沃利斯夫人杀死并吃掉班里的孩子,而且喜欢通过《卫报》来看成人的秘密,挖掘一些让他感到害怕的事情。马克•哈登窥测了每个人最隐秘的内心,真实得让人毛骨悚然。在这所红房子里的八个人,有男有女,四个成年人四个孩子,有工作有成者有事业失意着,有宗教徒有叛逆少女,可是马克哈登了解这每一个灵魂,完全逼真地再现了他们每一个人的情感与潜意识,包括所有那些爱恨交杂的内心与欲望横流的暗涌。这种潜意识深层的自我,偶尔浮出水面也为意识里的自我所打破,而感到无比痛苦和空虚。而他们在面具之下的痛苦、虚弱与矫揉造作都被马克•哈登所获知,用一种近乎狂热的笔调写于纸上。所以,我真怀疑作者是个人格分裂患者,整个家庭都是他的自我虚构,满满的都是自我的精神体验。 马克•哈登的这种深刻都使得《红房子》成为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是当代文学的佳作,尤其推荐给广大文学院的学生们。“家,这个难以捉摸的词,是所有漫游小帆船的恒星,每艘船都在与众不同的天空下航行。”那被关在红房子里的,是每个人的潜意识。但即便是一家人,所有人也不能完全了解对方,也许是现代社会异化了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只有幽灵坐在深山某个黑暗的地方,俯视这幢沉睡的红房子。

献给余裕的阅读指南——关于本书的几个物理量

距离稍后的检查需要充盈的膀胱,“杀时间”最为难熬,遂在体检排队的间隙翻开这本书。(觉得书就像人,你在谈论它的时候,就像在同一个人对话,也在考虑着措辞的调性。既然在说《红房子》,那么不妨恣肆一些~)一般看书时不会戴眼镜,虽然600度近视导致这个行为类似闻书。但还没过几行,便把方才放进包内的眼镜拿出戴上,却又举远,摆出一副老花眼的姿势。倒不是因为铅字味道过浓。有个诡异的经验,笔身烙了花的毛笔杆,笔尖很少有分岔——牛皮纸封皮的书也难得有铅字气味。实在要拿出牵强依据的话,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一种与工业复制大异其趣的质朴。(一般来说,大众类读物的气味要比纯文学及社科类强烈,列位不妨找来同一家出版社的不同书系试试。)单从这个方面来说,还真是本“寡淡”的书无疑。那为什么呢?物理间距折射着心理距离。对于强情节的文字,用半尺的距离可以很好的把控——在地铁上看《再见了,德彪西》这种频繁换行的轻推理,整个大脑的运动,内部的以及外部的,就像一个巧织娘手内往复的梭子。而本书作者和书中人物,都没刻意和你亲近的打算。更没准备用一个诱人的故事将你攻陷。心理上的疏离会反映到现实空间。读者会自动调焦,从一个主观意愿强烈的特写拉至客观中立的中景。这种疏离又和下一个向量有关—— 浓度不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来读,会心平气和得多。拿食物作比的话,它不是快餐汉堡,是十分劳烦咬肌的风干牦牛肉。当成几百首诗歌好了。 当初问及交“作业”的期限时,山音给了宽限:嘛,两周吧,不是能很快读完的书。于是很不恰当地想起像lamento那种13L游戏,每天四小时,一周才能攻略完。因为那些密集调动着沉睡知觉的语句—— “如果你把便士铜币放在铁轨上,火车会将它们碾成长长的铜舌头,将女王的脸碾平,消失。”(P10)从破坏中发掘趣味的顽童眼光。   在知觉的介入下,时间可被无限拉长: “梅丽莎注视窗外,想象自己在一部电影里。她正穿过铺着鹅卵石的广场。鸽子,大教堂。她身穿爸爸在马德里给她买的红色皮夹克。十五岁。她走进那个房间,人们转过头来,她突然明白了。”(P 13) 大家都曾有个的某个怔忡瞬间,时间像条丝练被浸泡在知觉的河流。但总是迅即站起,返回常规生活流程。像小狗似地抖干身上的水滴,那些慢下来的恍惚时光, 一点痕迹不留。 “狂暴的大风。摇动的树木。飞舞的橙色树叶。拍打着大门的黑色塑料袋······理查德开得太快了。”(P18)读者陷入被密集意向裹挟的惶惑。叫人想到亨利米勒混合着啤酒与半导体的狂暴泥石流,不过是它的3.5倍慢放体,凝滞,沉缓。像英国多见的阴天。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停“自责”,你,到底是语言贫乏还是感觉贫乏? 关于余裕(或曰破解之法)前些天和十里争论,对于一个好的小说哪个更为重要,情节还是细节? 发现这个争论可以连缀为上个段落末尾的问题。一直以为事关语言能力,实际还同心境有关。阅读恬淡的文风也会受到传染,说是语体传染,也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迁延。  体检中,有一项疑似甲亢,需要再行确认。当时放弃了检查,一来到医院确诊还要再重复一次,二是认为这又不是可以用药物杀死的病毒和细菌。确定之后又怎样呢,徒添烦躁。以现在的状况,心不慢下来,呼吸、血流、心脏的频率······突突突的节奏,治疗又能影响到什么程度呢?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也是密集。何其宁静的密集。毕业后为生计追逐,手还是那只手,却再少写出诗来······用一个善于总结原理的同事的话说,我长期处于一种没有有余裕的“上堆”状态。下面是他的原话(当然说的还是工作——台词构造法): “下切一般都是人在自然状态下会处在的状态,上堆一般都是应激状态。下切,不说目的,也不说结论,只说细节: 上堆讲求逻辑,讲求目的如果是个高富帅,比较放松,就会说:刚才看到你走进来,你的眼睛很特别比如一个宅男约女神,一紧张就会直接说:能跟你认识吗  ·······”回想争论的当口,只是死不承认罢了:淹没在情节突转中,不断“上堆”的自己也着实可怜。说不清楚的,借用下徐浩峰讲电影的一些理论(有删节,顺序有调整):“我们常把好莱坞叙事说成是逻辑性强,认为是了不得的优点。但在电影院里的观察,发现讲求逻辑,是气血两虚的需要。人们常在极度困倦下,来到电影院,稍一动脑,便呼呼睡去。好莱坞剧作法是建立在“观众要么智力不足、要么精力不济”的基础上的,好莱坞的电影观是病理,逻辑清晰、视觉热闹,是对脑力不足、精力不济的药方。现今,对一个导演的批判语,往往是“他没有能力讲一个整故事”,而不是八十年代的“他没文化”。 另一种电影,在情节上是敢于偷工减料,在人物上敢于不掏心掏肺,却因为有一个开阔心胸的理念、有一份值得辨析的真情,却让人觉得完整。情节的完整并非完整,人物行动的心理依据也非依据。完整,对于观众而言,是心绪满足,而不是技术达标。”以上,说得太切,这里没话了,为看了十几页便开小差的自己脸红。上面谈的是电影,但完全可以置换到对小说的解读上:“现今,对一个作家的批判语,往往是‘他没有能力讲一个整故事’,而不是‘他没感觉’,没有揭示人类的一种情感和境遇。”像这栋“红房子”,纵然破碎支离,你也终将会看到一副完整的关于“家”的拼图。 忘了是什么命理测试了,说我这日出生的人擅妒。的确曾嫉妒别人的梦境,那些跳脱飞升的梦境——自己的总是那么庸常,简直就是现实的翻版。虽也不确定,自己的梦是否黑白灰三色?然后前日梦被一只大公鸡追,焦急中飞了起来。俯视中十分明了,那嚣张的家伙,尾巴翎羽是乌油油的墨色透着绿。关于“家 ” 兄弟姐妹,对这里一直是充斥着暧昧张力的词语。“13岁少女为救兄打死饿狼(?或其他凶猛动物,随便啦)”的无聊新闻会在快速变换的弹窗里最先跃入视线。这种设定的魅力或许不在于饿虎还是恶狼。在于血缘。举手要读《红房子》,也因为它翻来覆去掰扯的,还是这个话题。十五岁上,渐知人事。需分炕而睡;后来盖了新房,有了更多的屋子。靠棕色的三合板木门隔成几个各自的空间,空气因隔绝变得更加微妙,在痘痘火速疯长的近十个年头。今年,举家因养殖放弃了村里的房子。得知过年时又要像小时候一样一家人躺在一个炕上。诸多焦躁的预想中,唯独缺乏这个平淡的设定——中间隔着母亲,两人打开话匣。十点钟的时候,困得睁不开眼。然后在一个人先沉默下去的时候,阔论落下帷幕。不便言明的十多年的虚妄念想,忽然落地。 然后,这里该以怎样一种立场来窥探红房子里的种种呢?

家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书讲述了由两个家庭组成的复杂家族在乡下度假一周的故事。马克•哈登对八个人物的外貌、动作描摹详细、精到,你无法判断谁主谁次。其间充满了心理描写,文中涌动着梦境的荒诞,又穿插着风格鲜明的电影镜头。首先出场的是多米尼克,他是安吉拉的丈夫。他热爱音乐,大学曾参加乐队,以为广告、洗衣粉和巧克力棒作曲为生。据说已经失业9个月,目前在一家小书店为自己找到了一份极不体面的工作。即使如此,他还在书店结识了外遇,并在度假期间还持续纠缠不清。多米尼克在安吉拉眼里不是具有男子气概和尊严的人,他只是第一个出现在她生命里的男人,为了避免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可怕孤独感,于是嫁给他。在三个孩子中,也许只有8岁的班吉不挑剔他,因为他会偶尔陪他玩儿。17岁的亚历克斯认为他懒散、懦弱,根本负不起一个男人对家庭起码的责任。在知道了父亲有外遇的事情后,他更是难以容忍,两个人的矛盾一触即发。17岁的黛西虽然不觉得父亲很糟,但是她认为失业的父亲已经垮了。安吉拉一直被噩梦困扰。先是父亲的死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刺激,她认为是母亲和弟弟合伙害死了父亲,并排斥她。由此,她对母亲和弟弟产生了深深的怨恨。后来是凯伦(她生下的畸形胎儿)出生与离去,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她一直走不出这件事的阴影。凯伦像个幽灵一般,不断进入她日间的冥想和夜间的梦境,带给她的是无尽的忧虑和恐惧不安。家人不是不知道凯伦是她的一大心结,但是不知道这个心结究竟给她带来了何种程度的影响,他们无法想象18年里这个幽灵在她生活空间中简直无孔不入。凯伦让她白天神思恍惚,对眼前事物和别人的话语产生奇怪的反应,记忆力差;凯伦让她夜间难以入睡,半夜在厨房里吃冰;凯伦让她面对同龄女孩时想象她活着的样子,她所受的折磨和痛苦;凯伦还指使她买怪异的金发娃娃,再偷偷在壁炉里烧掉……理查德是安吉拉的弟弟,是优秀的外科医生,住在爱丁堡的高级住宅区,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孩子。几个月前刚刚再婚,有了一个继女。安吉拉认为他们是不同社会阶梯中的人,对他敬而远之。她有时还觉得理查德偷走了自己的记忆和人生,只因为他活得比自己成功。表面看来,理查德是成功人士:专家、高薪、社会地位、理想的再婚对象,好像一切的发展都有利于他的样子。可是他也有虚弱、对生活无力掌控的时候:前妻的伤害、现任妻子的荒唐过去、继女的闯祸记录和完全无法沟通、工作上面临的诉讼。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从没爱过别人,也没被爱过。他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力,可是没人真正理解。他想通过家庭度假平静心情,联络与姐姐一家的感情,却发现姐姐心里埋藏着比他更深的苦痛而不愿对他多说。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吗?亚历克斯、黛西、班吉、路易莎、梅丽莎,他们共同住在红房子待了一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和失望、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结论。他们无意中对别人造成了影响和伤害,也在无意中被别人影响和伤害着。可是除了被动接受现状,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他们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心却只活动于各自的世界。他们斗争,他们迷惘,他们想努力生活成一家人的样子。可是他们的方式、方向不同,他们永远办不到。

红房子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作者马克•哈登再次引起巨大争议的一部力作﹡﹡﹡﹡﹡﹡生活像一箱子被打碎的旧瓷器,我们费尽心力仍然无法拼凑完整﹡﹡﹡﹡﹡﹡理查德是一名事业

今天,你精神失常了吗

本书讲述了由两个家庭组成的复杂家族在乡下度假一周的故事。马克•哈登对八个人物的外貌、动作描摹详细、精到,你无法判断谁主谁次。其间充满了心理描写,文中涌动着梦境的荒诞,又穿插着风格鲜明的电影镜头。 首先出场的是多米尼克,他是安吉拉的丈夫。他热爱音乐,大学曾参加乐队,以为广告、洗衣粉和巧克力棒作曲为生。据说已经失业9个月,目前在一家小书店为自己找到了一份极不体面的工作。即使如此,他还在书店结识

破碎之人,破碎之旅

红房子的故事很简单,四个成年人,四个孩子,两个家庭,一个家族,到一所房子里度假,旅途和假期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假期结束,各走各路,完。没有任何惊天动的发展,没有任何跌宕起伏的变化。但在马克·哈登笔下,远非如此。他深邃而又朴素的笔法,将这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的无尽细节,一一描出,我们平凡的欲望,我们渺小的梦想,我们庸碌的失败,我们无力的丧失,8个角色的所有这一切,在“红房子”中交织碰撞,我们作为破碎之人的笑与痛的无奈的日常的细节,都在哈登笔下纤毫毕现。几个成年人的世界在在他们自己无力的手中一点点失去,而孩子们则在伤痛和失望中一点点成长,哈登在描述家族温情之时相当克制简约,但对人们的不安和冲突,则浓墨重彩。而这不恰恰是我们感受自己生活的方式吗?红房子是这八个人生活的场所,他们欲望的展览台,同时也是他们自我的忏悔室,而马克·哈登,就是那个小隔间里看不见的牧师,当所有人的忏悔结束,他并没有提供廉价的“我宽恕你”,也没有大呼“你有罪!”,他只是淡淡地说,“生活还在继续”。是的,生活还在继续,无论是在千千万万的红房子当中,还是在它们之外,而我们能够拼起足够的碎片,让它至少有个完整的样子吗?还是说,我们会走出去,寻找心目当中那个完整又理想的杯子呢?我们只能自问,也只能自答。

一个家庭的浮世绘

我有些犯愁。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情节太过于简单,绝对没有任何的高潮叠起,就是朴实的生活场景,一直平淡如水。绝对不适合那些喜欢故事情节紧凑的人来阅读。但也不能不说这是一本好书。至少,在没有情节波动的情况下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对我而言,这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桩了。故事就是一对姐弟多年隔阂经久不曾联系,随着母亲去世,姐弟想要缓和关系,于是决定一起度假,在一幢租来的红房子里度过一周,四个成年人,四个孩子,一个家族,却都是陌生人。每个人都仿佛是一面可怕的镜子,四分五裂地从不同方向映照出其他人的样子,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在同自己的恐惧作斗争,也都试图让彼此成为一家人,只是总会事已愿违。这里有很杂乱的关系。两个成年男人都有外遇,姐姐的小儿子撞见自己舅舅情人发来的短信,大儿子对舅妈产生性幻想并与其女儿发生性关系,唯一的女儿却吻了舅舅的继女。。。。。。这里埋藏着长久的怨恨,失去的梦想,升起的希望,紧守的秘密。。。。。。一个家庭的浮世绘。。。。

今天,你精神失常了吗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精神病作者专写精神病!马克•哈登就是这样一位神经病作者,他在写完《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我的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两部“神秘”又“精神失常”的作品后,自己也终于精神失常了,于是,就诞生了这部《红房子》。《红房子》里住着两家人,他们是亲戚关系,男主人公理查德邀请姐姐安吉拉一家来威尔士边境一幢租来的红房子度过一周假期。本来这样的假期应该是平凡而正常的,但是因为作者已经精神失常了,所以,红房子里的人,也开始做起了一件件精神失常的事。理查德一家和安吉拉一家虽是亲戚,但是不过是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与陌生人的交往,却又因血缘关系要表现出某种亲近,这对于几个大人来说或许还可以勉为其难地做到,但是对于几个孩子来说,就是确确实实地为难了。于是,大人们即便努力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但是总免不了出现一些意外。比如小儿子班吉发现了理查德情人发来的短信,于是和哥哥一起开始鄙视理查德;黛西吻了路易莎,然后便一直纠结于自己是不是同性恋;亚历克斯一直对舅妈有性幻想,并最终把黛西给上了……这些事情如果放到古代社会,中国也好,外国也好,都算不得什么大事,表兄妹之间发生点儿什么,实在再正常不过,甚至可以说是亲上加亲的喜事。但是发生在现在,尤其是较为文明发达的国家,便会被很多人视为三观不正了。而这种扭曲的三观,是马克哈登加诸于诸位角色之上的,也许是他自身性格或观念的一种投射。毕竟,中国还有一句古话说得很有道理:文如其人。总是写精神失常和神秘事件,可以逆推出作者多少有点不正常也说得过去吧。行文中支离破碎的句子,罗列堆积的画面,跳跃的场景,毫无逻辑的对话……这些都不是正常人能表现出来的。这其中有关于欲望,关于梦想,关于理念的冲突,这些冲突通过破碎的句子和混乱的情节表现出形式上的一面,也通过不同人物对于世界,对于感情的不同态度和看法表现出更深层次的一面。在整个故事中,作者广泛谈到了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有的是通俗的,有的是高雅的,这些被引用被谈及的人物和作品作为书中角色的精神食粮,其实是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一种隐晦表达。他透过书中人物的喜好,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喜好,通过书中人物的思想,间接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交织在一起,冲突在一起,马克哈登也未必可以给他们分出高低对错,贵贱好坏,所以他的思想也便处于不稳定的不断变化的状态。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各种各样的精神失常患者以及各种各样的神秘事件。在异常的人和事之中,作者的精神失常才会显得较为正常一些。毕竟,这可以看做一种才华的体现。《红房子》相比马克哈登的前两部作品《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我的老爸终于精神失常了》来看,更为深奥,更为复杂。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读起来有些费解。但是对于深刻了解精神病人的病友读者来说,这样的书才是最佳读物。今天,你精神失常了吗?

你准备好了吗?

这是一本读者需要极大耐心才能读得下去的小说。作者用了片段式的叙事手法,经常毫无预兆地从A视角跳到B视角,如果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可能看不明白这段文字到底是在讲什么。但作者用他深厚的文字功底把这些片段串起来,或用时间顺序暗示,或用人物情感的变化,或用事情发展逻辑让大家推断出来,从而达到虽散但不乱的故事结构。但在这文化的快餐时代,大家都偏爱简单易读的东西,这样的叙事方式就像一道非得使劲推才能开的门,已把许多不想推门和不想费力的读者挡在这本书的门外了。而且写的也是很寻常的题材:互相不理解的夫妻,互相不理解的家长与孩子,互相不理解的兄弟姐妹。家庭关系逃不出这三种。在这三种关系中,任何能发生的事情都能在新闻报道中都可能看到过,很可能大家看到的报道更崎岖更复杂更具有故事性。故事平淡无奇,文中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那么的寻常,寻常到这些情绪就可能现在就在自己身上或者周围人身上发生。对此,身为读者的你很可能已经不会对此产生什么情感波动了。何况,作者到最后也没提出个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来,去了解别人的相同情绪不更让自己难受吗?那看这本书毫无意义吗?不,当然不是。文中两个家庭、八个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没有从天而降的“主”来把他们从各自的泥沼里拯救出来。互相之间的防备、猜忌、厌恶仍然存在,但也要看到他们的细微改变:安吉拉终于把对17年前失去孩子的愧疚与真挚的爱吐露出来;多米尼克想保护女儿,也想终结婚外情回归家庭;亚历克斯与班吉意外发现父亲的婚外情之后对妈妈的保护与同情;理查德在经历死亡的恐惧之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路易莎也能稍稍放下对过往经历的纠结;梅丽莎交到过一位不因为“胡闹”才能有话题的朋友;黛西也不再万事都依赖“主”了。在作者的叙述中,相对他们的困境这样的改变是如此的细微。可这就像一颗种子长出了嫩芽,力量虽小,但终是拥有了冲破沉重泥土的希望。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依然相信,血缘会战胜一切

文/紫紫桑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应该是带着一种阅读大师的心情,因为飞熊极力地夸赞,强烈的表达出自己对于这本书的喜爱。现在终于读完这本书,我也来讲一讲吧。我讲的角度可能还是故事本身对于我的吸引力。  很多人说读不懂这个跳跃的故事,或者压根儿没理出来这本书好在哪里。在阅读前三十页的时候,故事的连贯性让人抓狂,在写一处场景时又穿插了其他场景,人物的转换很快,没有一丝预告,没有一点明显的提示,兀自地就转到了下一个人的谈话中。文中也大量的用了词语、短句以及句号,比较通俗的是安妮宝贝喜欢这样写东西,但是两者又是完全不能比较的,大致类似的方式,给人的感觉却千差万别。  我却还是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好作品,虽然前三十页阅读的过程痛苦,却让我没有想要放弃的念头,甚至因为这样跳跃的情节转换,让我不得不阅读到有意思的地方就做下笔记。三十页过后阅读就变得明朗起来,也大概摸清了故事的脉络,整个阅读过程就变成了津津有味的期待。  阅读完一本书或观看完一部电影,我的脑海中通常挥之不去的可能只有一个不是主角的人和一处不起眼的场景,这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班吉,他的纯真在其他人无数多的心理活动的映衬下格外让人感动。  班吉最常用的面部表情就是一种困惑的震惊,他喜欢幻想出僵尸,然后玩砍头的游戏。我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我没有幻想,但是看待事情我就和他一样,用我老公的话来说,你有时候真的像一个神经病。他是认真而严肃的这么对我说。  他问妈妈,要是你和爸爸同时死了会发生什么事?然后他想搬去和帕维尔一起生活,当他考虑到他的玩具怎么办,他家的电视怎么办时竟然难过的快要哭起来。在做故事游戏时,他说他喜欢里面有屎的故事,于是转折弯儿他还是要把屎字说出来,看到这里我哈哈大笑。当他发现那个吃了老鼠药而内出血的老鼠后着急的想要救它,他的伤心程度甚至可以和理查德舅舅没有成为父亲相比,当理查德用铁锹把这个老鼠一分为二的时候,班吉泪流满面,哭泣着跑开了。是的,我很多时候也会这样,莫名其妙的关注点和别人不一样,用情之处也不一样。  转到妈妈安吉拉身上,我很难理解她为什么会陷入那个畸形死亡的孩子凯伦身上,也许因为我还没有为人母,但是她的那份执着、幻觉都让我感动。还是小学的时候,我就想过,如果我死了谁会记得我,又会记得我多久,父母吗,父母还有我哥哥,大概没有人吧。  还有故事中表现的一个传奇家庭的悲喜剧,夹在在其中的怨恨、梦想、希望、秘密等,而我看到的,借用安吉拉对于哥哥可能因为医疗事故被判有罪时的表现,尽管不知道细节,但是安吉拉还是发现自然的想为理查德辩护,因为血缘战胜了一切。我也是这样相信着这个世界。  最后,横梁嘎吱作响,管道咯咯不休,红房子苏醒了。

家红色封面,是一所房子,看到时是一种温暖,一种快乐,可是作者给我了一种假象,让我陷入其中,他给了我一个“陷阱”,无法摆脱,只有读完,才是结束。。。。。。作者马克•哈登,《红房子》讲述着两个家庭,两代亲戚之间的关系。只有一周的时间,作者用他独特表达的方式,刻画出了不同的人物,每个人物的心里状态,每个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都很饱满。去真正的体会每个人物后,我发现了一个字“家”。无论人物的关系多么复杂,多么的困难,只要有家这个字在,一切都可以化解,一切都可以完美,一切都可以走向希望。整个文章都在写每个人对感情的困惑和家庭不堪一面,但印象最深是梅丽莎的叛逆心理,以及和黛西的关系。梅丽莎,我个人觉得她是本书的核心,牵扯着家庭的变化,她的出走,她和黛西的关系,觉得她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终还是她还是回到了家庭中,和黛西从敌人到朋友。《红房子》带给我的不是仅仅的“破碎”,反而是对家的另一种思考。家,从字来看,是一个盖了房子,逐渐有人进入的地方,家中有人就有了气息,无论情有多冷漠,面对面有多为难,当一方有难时,另一方一定会帮忙,这就是家人和陌生人的区别,一种本能。当你走进家门时,会有一种安宁的感情。电视剧中说,用心做的房子是最温暖的家,而拥有家的人是最幸运,最温暖的人。无论你多么无奈地面对做,当看到家的出现时,一筹莫展的脸和疲倦的心都会给你带来新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爱,你的家回给你无限的爱去勇敢地面对你的困难。家就像生活具有不同的滋味,酸、甜、苦、辣、咸,又像一杯酒,静静地品尝它的醇香。虽然直到离开红房子,这一家人还在吵吵闹闹,但是这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老人们说,越吵越亲,如果有一天家里没有了吵架的气氛,那么生活,家庭就是终点。我真的体会了这种冷的家庭,没有话语,有的是冰冷,自己坐在一个角落着寻找着光明。希望读完《红房子》的人们,不要因为破碎的关系,复杂的感情而影响着生活,而是要看到作者可能呈现着一种爱,在家中不同的角度地爱,在复杂的感情中,寻找生活的爱,家庭的希望。。。。。。

流淌在血液里的陌生人

“如果人们心存疑虑,你要怜悯他们。”  在《红房子》的开篇,马克·哈登就用圣经里的这样一句话,说明了一切。所有的人物,细节,碎片,语言,都能够用这句话来一并打包。    你不需要理解他们,不需要明白他们说的话,做的事,也不用谴责他们,帮助他们,你只需要怜悯他们,如同怜悯那个真正的自己。在这个故事里,马克·哈登布了一个很好的局,无论是对人物的选择,关系的设置,还是时间地点的架构,都能够让他轻而易举达到目的。    《红房子》的结构会让我想到德国作家施林克的《周末》,也是汇集到一起度假的一群人,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阔别多年,再度相聚。以日期划分章节,让日出日落带着你与人物共呼吸,而把全知视角的自己,隐藏在“红房子”的最角落。  这种写法真的很讨巧,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群本该最亲近却实际上最疏远的“亲人”,把他们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度过共同的一小段时光,会怎么样?过去是怎样的,此刻会怎样,未来又是怎样,太多的不确定在红房子里摇晃,摇晃,故事里的人物没有答案,读者没有答案,而隐藏起来的作者,显然更没有答案。  这就是这个情景剧的魅力所在,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一起屏息凝神。    是的,陌生人的故事,不如熟悉的陌生人更好看。安吉拉和理查德这对形同陌路的亲姐弟,前者带着自己的丈夫与三个孩子(还有一个胎死腹中的女儿的阴影),与理查德重组的家庭,来到了一起。这很有意思。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深仇大恨,无论是邀请还是答应,都是一个愿意和解的姿态。  但是。最重要的问题一直被避而不谈,不敢,不合适,不愿意,一直都是拒绝再拒绝,拒绝他人也拒绝自己,没有敞开心扉的方式,所以只有无尽的碎片。那些名词的堆砌,描述,可能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拦腰斩断你的阅读欲望。就如同安吉拉快要抵达红房子前还在犹豫的心情。所以,稍稍忍耐,在来到红房子的那一刻,我相信你会迅速地进入阅读状态,去仔细观察其中的每一个人。  理查德发现继女梅丽莎抽大麻,这位成功的医生很震惊。他的妻子路易莎不敢同他谈论自己的过去。安吉拉的女儿黛西被教会和一个女孩儿的影子折磨着,吻了梅丽莎。安吉拉的儿子在意淫并调戏自己的舅妈。安吉拉的丈夫思考如何斩断自己的婚外情,却被小儿子发现。临走前,还与梅丽莎发生了关系。  是的,我一段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故事,请不要怀疑马克·哈登写了二十万字。所以你就该知道,这本书的精髓,绝不在这乱伦的关系,而在于,这复杂的每一个人。  他们是亲人吗?或许是。他们流着相同的血液,或者在法律上有着伦理关系。但是,他们真的是亲人吗?站在他们面前的亲人,甚或不如一个陌生人,让他们更能够自如去打交道。但在这封闭的假期里,他们不得不相亲相爱。    不得不。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处境。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我们不得不隐藏起自己。我们不得不叛逆。我们不得不放弃。我们不得不说服自己,我们不得不扮演他人。说到底,这个不得不又来自哪里,或许还是来自我们的内心。  当马克·哈登用他的上帝视角揭开每个人内心的温暖与阴暗时,再对比他们蹩脚的亲人关系,我们也许能够更好地触摸到自己的内心。那些细碎的物象,物品,词汇,都变得充满魅力。  我们从不曾获得完整的自我,所以只有碎片,能够隐藏这残酷的事实。  


 红房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