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108042781
作者:葛兆光
页数:21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而到了宋代一律是要打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要是说咱们不打了,和谈或者和亲吧,非被臭骂不可。这究竟是什么思想和文化?(4)为何从宋代起会对印刷品出口进行严格管理,对小报之类传播的严格禁止?这里面,为什么知识变得这样具有国界,而我们记得,唐代是很开放的呀。(5)即使是只讨论儒家,是否需要讨论祠堂祭祀和传统家礼,以及家谱族田、乡约家礼的重新建设?恰好程颐是关于祠堂制度的重要人物、苏家和欧阳家是家谱的重要创始者,蓝田吕氏、朱熹和陆九渊是家礼和乡村道德的重要参与者,这种活动在文化史上意味着什么?(6)像火葬还是土葬,是否应当清除杀人祭鬼(有人考证与密宗相关)之类的风习?两性和身体是否应当有隐秘性和私人性?——汉族文明同一性的强力推进,这个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心到边缘、从上层到下层的推进,文化史和思想史不应该成为重心之一? 第三个就是政权的合法性,这个时代,它成为需要论证的了,因为不再是贵族政权了,平民或者士大夫进入政权了,可是宋代的皇帝位子是欺负孤儿寡母来的,他本身就是从军人而来的,所以,为什么赵宋是合法的,而且皇帝应该是神圣的和权威的?这也要论证,历史有时候的意义,一方面在民众的认同,一方面在为政治寻找合法性,像各个正史一开头的本纪,要编派一些神话故事,说明皇帝来源神秘而且独特,就是这个原因呀。所以大家如果看北宋,一方面有陈桥兵变的种种故事、有斧声烛影的种种传说,一方面又是祭天封禅的事情,又是祀汾阴的活动,还有宋真宗的天书事件,为什么?和当时的现实和历史有关嘛。宋代这种非官方的渠道比较多、民间修史之风也很盛、各个士大夫又很好奇。

内容概要

葛兆光,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4年同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在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北京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1997年起,先后应邀担任香港浸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客座教授等。2006年底,出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学。

书籍目录

自序
开场白
一、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应当有多宽?
二、文献、学术史、国际学界:为什么三面应战?
三、从实招来:关于这门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内容
结语:一点感慨
第一讲 从“唐宋变革论”说到宋代思想史与文化史研究
引言:借包弼德《斯文》一书讨论唐宋思想史与文化史的问题
一、从“假说”到“学说”:什么是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
二、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形成的资源、背景与心情
三、欧美学者对“唐宋变革”的修订,及其对宋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的新解释
四、关于包弼德《斯文》一书的介绍
五、文学批评史取代思想文化史,是方向吗?对包弼德《斯文》的一些意见
结语:文化和思想领域中的唐宋变革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第二讲 历史学意义上的新思想史
引言:宋代理学史脉络的来源
一、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内容介绍
二、如何理解“遗失的环节”:朱熹人朝与孝宗晚年部署
三、《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典范性意义
四、对《朱熹的历史世界》具体论述的一些讨论
结语:打通思想、学术、政治和社会史领域的“新思想史”
【参考文献】
第三讲 “前近代”、“亚洲出发思考”与“作为方法的
中国”
引言:日本的思想史研究传统及其影响
一、“前近代”:重新命名,意义何在?
二、亚洲:为什么要这样一个历史空间单位?
三、什么是“作为方法的中国”?
结语:他山之石,终究是他山的
【参考文献】
第四讲 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
引言:清代学术和思想研究的意义在哪里?
一、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
二、艾尔曼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
三、关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一书的讨论
结语:作为思想史资源的学术史
【参考文献】
代结语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的写法
引言:为什么要和博士生讨论“学术书评”?
一、学术书评的意义
二、学术书评写作的基本条件
三、书评的具体方法
四、从书评到综述:如何写博士学位论文的首章?
后记

编辑推荐

《三联讲坛: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收录了《如何理解“遗失的环节”:朱熹人朝与孝宗晚年部署》;《打通思想、学术、政治和社会史领域的“新思想史”》;《欧美学者对“唐宋变革”的修订,及其对宋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的新解释》等文章。

作者简介

这里集结了自2003年后七八年间,葛兆光先生在北京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给博士生讲的“思想史著作选读与研究”一课的录音整理稿。据听过这门课并且参与讨论的一些博士生说,这样的阅读和讨论对他们很有用,葛先生借几位海外学者,如包弼德、余英时、沟口雄三、艾尔曼等有关中国思想史或文化史著作的阅读,对海外中国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通过并不多的若干个案,参悟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些特别的背景和理论,经过对这些论著的批评性考察,让学生看到了中国学界的不足和长处。更主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严格来说,我写的这东西不是书评,只是个人的一些心得。首先,我把这本书的两处瑕疵指出来。1.第166页第4行,“刘统熏”应为“刘统勋”。2.第200页的脚注中,“万顷”应为“晚清”。以上两处瑕疵应该是文字录入编辑时搞错了。本书的代结语部分,谈及研究综述,即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学术史写作。这对于目前正在忙于修改论文的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通读了一遍本书,觉得本书与《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一样,体现了葛兆光先生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对于大量文献和国外学术动态的把握,依然非常精湛。我认为,葛先生所提倡的治思想史态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历史主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思想史研究有别于哲学史研究,思想史研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社会背景,也就是思想史研究要结合历史人物、政治背景、经济史、社会史等方面,采取这样的方法论,思想史的叙事方式才不会落入传统哲学史写作的窠臼。第二,对于海外中国学研究,不要盲目跟风。海外中国学研究者有着他们自身的立场、态度和背景。他们所提出的概念和方法论,要慎重审视,不能采取鲁迅的“拿来主义”。正如葛先生所说,“他山之石,终究是他山的”。感到愧疚的是,本书所提及的包弼德《斯文》、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等书,我都没有看过。对于葛先生所谈及的具体内容,只能是雾里看花,不知就里。有时间还要好好认真地读一读这些书。再回头重新审视葛先生这本新著。
  •     思想史如何写作?葛兆光先生在清华、复旦和台湾三所中国大学指导博士的课程讲义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清晰的指引。再整本书前,葛兆光先生首先讨论了当下学术著作的出版情况,提出为了减少浪费的时间,人们需要寻找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鉴别能力,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效率。对此,他现身说法,选取了包弼德的《斯文》、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和艾尔曼的《从理学到朴学》作为个案,向同学们展示唐宋变革论、宋代思想史和清代学术的研究理路。一葛兆光先生的研究,很明显是参照了余英时将政治历史背景与思想文献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梳理了唐宋变革论自日本流传到中国的历程,并分析了唐宋变革论假设,对于美国汉学界所产生的影响。将整个文本历史背景梳理清楚后,他继续分析了包弼德《斯文》这本书是在日本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历史前现代与近世社会的区分。通过分析唐宋两个时代的社会差异,从而在研究中暗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当然,对于《斯文》的分析和讨论,只占了第一章的不长的篇幅。但我们可以从葛兆光的讲解中,了解到这部书作为这个唐宋变革论的整体历史背景。甚至,正是这个历史背景,才是葛兆光所想要揭示的内容,反而《斯文》不过是引发这个主题的引子而已。二对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分析,应该是这本讲义最为精彩的部分。虽然,葛兆光与余英时同是思想史研究学者,但是两人的研究路径明显不同。在九十年代葛兆光撰写了《中国思想史两卷》,同时余英时撰写《朱熹的历史世界》。这两套先后撰写的思想史,向人们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思想史写作视野。这两本书的导言,都是精彩绝伦,但是也同样是各有特色。在余英时的导言基本上是对于全书精彩的概述,而葛兆光先生的导言则是对思想史写作方法的讨论,在他行文中很明显感觉受到李零《中国方术考》和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影响,因此他提出要重视民间知识的口号。但是,很明显在他语境下,是要与传统精英思想史告别。但是,没想到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恰恰就是这样一部知识分子精英历史。如果理解这样的学术研究背景,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思考葛兆光对于《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分析和评断了。他当然肯定了余英时这部思想史著作的典范意义,但是他立刻将视角转入这部书最为薄弱的环节孝宗朝的分析。在余氏的导言中,已经很清楚地强调了这一段时期的材料匮乏,导致他必须通过历史学家的想象来补充史实的空白。这种挑书中毛病来分析的方式,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葛兆光对于余英时思想史著作的竞争关系。当然,最后的评析部分,主要还是在肯定的过程中不面对与余氏作品进行苛评。三清代学术史本身就是美国汉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自五十年代倪德卫关于章学诚的研究之后,相关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包括上节中提到的余英时也有清代学术研究。但是,葛兆光选取了艾尔曼的研究作为清代学术研究的范本。也许,在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上,这部书更具有典范意义吧。民国时期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作品,从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到钱穆,有大批一流的学者关注于清代学术的研究。不过这些研究或者从学术系谱出发,进行夸张的表彰,或者采取理论的角度对于清代学术进行批评。而作为外国学者对于清代学术史的关注,则是通过地域、科举、著作等一系列的客观数据分析的出来的。这种写作方法,相对于中国传统学案式的思想史写作,无疑是一种超越。但是,葛兆光很明显没有搞清楚民国总结清代学术的意义,而是将其径直作为学术史研究方法加以讨论。这点上,钱穆先生很清楚地向余英时表示,自己的学术史是为向后人展示清代治学的方法。因此,对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不仅仅是客观的历史,还有经验总结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葛兆光先生将艾尔曼的研究作为清代学术研究的典范,我想这恰恰是现代学者的研究思维方式所决定。四这部号称思想史讲义的作品,如果按照上面的分析,就会发现他所选取的基本上都是海外的汉学研究作品。他试图从西方汉学研究中,总结和归纳出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出来。但是,我自己感觉到葛兆光先生这种大量使用西方汉学作品的方式,虽然有他山之石的功效,但是却失去了对于自身历史的认知和兴趣。他固然可以将西方的研究范式总结归纳,并运用到自身的研究中来。但是,我们必须追问西方汉学与中国史学研究的区别究竟何在?另外,民国时期的学术写作,跟大程度上与转换古典文本资源有关,他们利用西方学术方法,重新对于古典文本进行架构和解读,形成了具有民国特色的研究。但是,我们今天在学习西方的时候,并没有摆脱民国时期的学术思路,但是已经没有民国学者的对于传统文献的熟悉,所以往往理论先行而材料不过证明观点而已。葛兆光的诸多著作,恰恰就是汉学中国化的产物。在他这部书中,除了总结西方汉学的方法外,并没有提出对于中国文献的解读原则和中国思想史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当然,在接收方福柯知识考古学后,他也不再玩大叙事了。但是,这种写作是否就是合理和正当呢?结语这部书的结语用的是如何撰写书评,在他看来中国学术生产非常迅猛,但是缺乏有效地学术淘汰机制,也就是说没有很好的学术批评。因此,他在整部书的结尾,用如何撰写学术书评煞尾。但是我们观看整部书,其实就是葛兆光对于西方汉学的评论集,每篇文章都是对专著的批评。通过学术书评,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一本书的大体价值,从而省去了阅读一本书的时间。其实,这本身就是作为文献学的基本功,对于阅读的书籍进行钩玄提要,然后分门别类。这就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但是我们今天已经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些方法就更谈不上了。
  •     昨晚看完了,早上点了读过,写了两句话。刚看到有豆友问此书如何,可能此书出版时间尚短,几乎没什么评论,那我就冒昧写个短评吧,或许能对各位书友有一点点用。此书为葛兆光先生博士课程的讲课记录说改写,亦是《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的续编。按葛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讲录》更多的给硕士生以方法,《续编》则侧重有国际视野,期给博士以视野。这本可以当作是葛兆光先生将《斯文》、《朱熹的历史世界》、《从理学到朴学》三书及沟口雄三先生中国研究法放在学术发展史及国际学术背景下写的四篇评论。在介绍书籍内容、价值之后,提出此书的问题(这大概是此书最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些问题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以葛先生自己的学术背景去律他人,有时也并不确当。就我的感觉看,《讲录》能导人以学,给人以方法,确实有葛先生自己说的给硕士以方法的作用,但这本书只是做了一些学术史梳理和国际学术背景的简述,想要达到给博士以视野的目的,我看很难。当然,到了博士阶段,如葛先生所言,原是不必上这种课了的。视野云云,课上本来也学不到。课下不努力的话,课上得再好也没用。此书最后以博士生书评、综述的写法为小结,我看葛先生此课本来的目的可能也没有要给人以视野那么大,视野云云,可能只是堂皇之语罢了。既然此书内容为书评,又教人如何写书评,我就径称其为“学术评论四则及书评之写法”吧。此书中葛先生的很多话还是很有意思的,有启发性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可能因为抱的期望太高吧,难免有些失望。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讲录后的续编,葛教授写书,非常有思考,好学者。
  •     葛先生左右开弓,批得很爽嘛~
  •     对于学术史的把握令人佩服不已。
  •     手把手教怎么看书怎么写书评,也可见海外汉学的水平
  •     粗看了下
  •     葛兆光老师实在太聪明了
  •     暂时读一半
  •     个人感觉比第一本还好看,从一部部海外中国研究作品入手进行分析,很实用~
  •     呵呵呵呵
  •     见解深入,视野开阔。
  •     这本书的开场白和结语(《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的写法》)尤其值得在读的硕博士生以及像我这样需要抓紧回炉再造的残次品好好学习。
  •     此书为葛兆光先生博士课程的讲课记录说改写,亦是《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的续编。按葛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讲录》更多的给硕士生以方法,《续编》则侧重有国际视野,期给博士以视野。 这本可以当作是葛兆光先生将《斯文》、《朱熹的历史世界》、《从理学到朴学》三书及沟口雄三先生中国研究法放在学术发展史及国际学术背景下写的四篇评论。在介绍书籍内容、价值之后,提出此书的问题(这大概是此书最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些问题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以葛先生自己的学术背景去律他人,有时也并不确当。
  •     不复读学术著作久矣...
  •     虽觉少许重复,还是受益良多
  •     看作者就值得拥有
  •     葛兆光善于总结、归纳和提问
  •     葛兆光是我非常喜欢的学者之一,思想史研究在中国独树一帜。
  •     针对几本书做了深入浅出的阐发,包弼德《斯文》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埃尔曼《从理学到朴学》,进一步也分析了书评对于学术写作的意义,感觉很不错
  •     葛兆光的书都不错,前部书的续编
  •     亲自演示学术史回顾/研究综述和学术书评的写作~
  •     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研究博士课程实录,主体部分的四讲分别围绕四部海外中国研究名著展开讨论,序言和结语讨论了学术研究和学术书评的规范。上述四本书只是葛论述的基点,由此展开的关于思想史研究的讨论基本涵盖了该领域的主要要点,而其论述和批评都极具问题意识,切中时弊。因此本书不只适用于思想史研究者,也同样适用于人文社科各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
  •     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但是太需要这样叙述研究方法和用案例详细分析的指导了。有立场,有思想,有方法,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做到这些,研究自然就好了!
  •     “初编”读过几遍,相对来说,这本更是从 “授人以渔”的立场出发,需要更多的心思与领悟。
  •     重读加星,对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点评真是句句点到要害。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的续编,值得一读
  •     一如既往的喜欢作者的著述。
  •     满打满算六篇文章,一篇五块多。编辑似不太懂泥轰语。
  •     葛先生最擅长讲“怎么研究思想史”了
  •     第五讲书评部分良有启发,深深反思自己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前四讲借用不同的汉学家论述思考思想史写作的方法与意义。突出历史背景与思想变迁之互动过程。介绍沟口雄三之后,启发我其实中国人研究西方恰恰要关注西方人汉学著作,二者在弊端和局限上是有相似的。
  •     几个有趣比喻:历史系谱像大姑娘头发被某种意识形态编成一条粗大辫子,“去脉络化”解开以前“辫子”让历史回到披头散发的原来样子,给后人提供重新认识和解释历史的空间。所有的新概念工具,最重要的是它能否让另一些历史浮出水面,出现在聚光灯下,成为理解新历史的新证据。过去的思想史哲学史已经拧成了一股绳子,好多事实被它捆绑到这股绳子里面,成为构成这股脉络的部分,可是还有很多历史却被拧掉了,好像多余的水分被拧掉了一样。这本书的前几讲可以说是最后一讲的示范,葛仿照《四库全书总目》写书“提要”在六七百字内概括大意、要点和不足的训练算是他学术的根底之一吧
  •     思想史研究的必读书,就是价格有点贵。
  •     毕业后虽离思想越来越远,却下意识地总读一些思想史方面的书,以此填充空空的头脑,足亦!
  •     第一部错过了,是好书!
  •     总算两天多读完,读了好些本葛先生的书,尤其是讲思想史的这几本最大的感触就是一直努力打破范式,不单单是学术上的范式,更重要的是人脑子里的范式。这本续编相较上本来说,更注重对域外汉学著作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分析教出一些考量文本的方法,收获是有,但是没有之前读思想史写法那种浑身激动到紧张冒汗的感觉了,大概读多了也会疲劳...综言之,讲包弼德斯文,沟口雄三和对余英时先生著作的评讲最好,最后说学术书评的那一段,我觉得其中提到仿四库总目为自己每本读过的书写评论的做法相当具有尝试意义!
  •     葛兆光先生的博士课程,让我们这些无缘目睹风采的人,也可以聆听高论。读书研究的方法很有启发。
  •     视野开阔的书
  •     其实这样的课完全可以也应该开给本科生的…开给博士生的话太晚了,内容上的要求也太低了…
  •     很好,葛大师的书怎么能错过呢
  •     非事思想史研究者,然“开场白”跟“代结语”都令人受益匪浅。
  •     还是日本学者的中国研究水平高,所以日语非常重要啊。
  •     关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那些议论很精彩。
  •     研究生必备,虽然是写给博士生的,其中葛兆光先生的读书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明着说是评价一本书,实际上说的却是围绕着书中核心命题的一场彻底的讨论,很有借鉴意义。本来打算写一篇书评,但由于我去韩国后诸事耽搁,而今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只得暂时放置,等假期回来看一遍以后再写。
  •     难得好书,治学严谨,观点明晰
  •     提供了思考的宽度。
  •     一如既往的深入浅出,博观约取,一本质疑不断、设问不断的书....
  •     见解不锐利,但论述很清楚,适合做综述。个人认为讲余英时最好,写丸山真男长知识,尤其关于公/私的讨论。
  •     感觉可以把家里葛老师的书,又重新翻出来读一遍了。
  •     “近世”中国思想史中,关键的几个问题都谈到了…一如既往,简明扼要,干净利落.精短的文句里,有着极强问题意识,值得细细品读…
  •     对一个领域的研究史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你才能明白前人研究的突破以及不足,后人的研究就是要在不足之处寻求突破。这是一点研究的思维。另外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典范是否可以进行突破,用一种新的思维来观照这个课题,当然新材料与新方法同样重要。本书选读四本学术著作,但并不局限于著作之中,而是对这本著作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历史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从而了解它的突破以及不足。这种方法是研究生迫切需要掌握的。另外,研究综述中个人问题意识和方法视野都是非常重要的。开场白和代结语都对研究生具有普遍意义。 5/27
  •     可以配合书中提到的四部著作一起读。
  •     葛先生的书总是能给人启发
  •     感谢帅哥赠书!本书或从最后一章起,再回到第一讲开始读更佳。正如葛兆光所说,给博士生上课,最应拓宽视野。四讲以四本中国思想史著作铺开,以学术书评的方式介绍书的成败得失,并详叙学术脉络,实在令我这个门外汉眼界大开。总的来说,葛兆光老师反对以学术史作为思想史的研究方式,重政治史与社会史,主还原历史原貌与时人真情,实在是思想史研究的不二法门。
  •     启发思考,好书。
  •     大家的书,还是有必要好好读读的,觉得内容比前边的少了些
  •     读后受益匪浅。枯燥的思想史原来可以这么学。
  •     写得很干净
  •     思想史研究的论述,学习思想研究的范本,值得拥有
  •     看葛老师对竹内好,沟口雄三的评论,视野、见识、文献、脉络、评论。思路上的启发少于人能及。 葛先生对学术界问题的批判是很严厉的,对号入座,如芒在背。譬如把饾饤当专门,以一知充百知;譬如“伪装旧学”;譬如文化大话……汗~
  •     读完感觉自己实在弱爆了。
  •     理路延续正篇而来,讲授方法则略不同,系将包弼德《斯文》、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及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四书,放置于学术发展史及国际学术背景下评论之,并以此为基点,展开讨论关于思想史研究方法,相比前作更为具体落实;对于范式的突破与建立,理解亦得精进
  •     视野开阔,对学术史有清晰深入的梳理,对思想史写作有高度自觉而敏锐的思考,很重视国际视野与本土立场。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学者,像葛氏读书如此广博的人也许不多了吧?
  •     一大优点是归纳各家要旨时比较清晰,且思维活跃、善于发问。但是这部讲义的部分内容,与其看作评议这几本具体的学术著作,毋宁说仍要发挥自己所主张的“思想史的写法”。作为课堂教授完全没有问题,所谓“给学生以视野”,个人觉得未必能当作“好的书评”来学习。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聪明而博览者能提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思路,确实予人启发,如何才能可行、可信地落实为研究,还需要另作讨论。另外就是忍不住感慨,很多看起来相似的意见,其实背后的层次还是大不相同的。|上个月整理旧书,翻到多年前购入的《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发现还是该补一下这册《续编》。这些年不经意间的转变太多。(ˇˍˇ)
  •     老葛的书都买了,推荐一读,增长见识。
  •     还没读,读后分享内容。
  •     看先生的書,每次都有很大的啓發,尤其在一種學術的視野上!
  •     新书,尤其是首尾两部分,对于治学有很大帮助。
  •     治学入门 金针度人
  •     启发处颇多。进入思想史领域,自己还要更加努力一些。
  •     常读常新
  •     抄袭,垃圾
  •     葛老师的读书方法蛮厉害的,还有好多地方有好多料,感觉课上可能更经常
  •     作者深厚的功底,深入浅出,是好书。
  •     绝对的好书,葛先生的书很有见地,几乎是见一本买一本。
  •     由平面的历史向立体的历史转变;
  •     不如上册,有一点言尽于此的赶脚。。。
  •     又见唐宋变革论
  •     很实在的入门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