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一种》书评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532126187
作者:余华
页数:167页

我看余华

在余华所有的作品中,我个人认为,《现实一种》应该不算最好的。相对而言,我比较喜欢中期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中期的作品总的来说比较有人文味,生活是残酷的,但我们需要用一些温情和忍让来应付苦难,而不是一味的暴露,甚至把血淋淋的东西撕给人看。

什么才是真实

《现实一种》,以一种冷静残酷的笔触活生生的再现了人性之恶。余华说过“我开始意识到生活是不真实的,生活事实上是真假杂乱和鱼目混珠。这样的认识是基于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客观。生活只有脱离我们的意志独立存在时,它的真实才切实可信。而人的意志一旦投入生活,诚然生活中某些事实可以让人明白一些什么,但上当受骗的可能也同时呈现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生活欺骗了我。因此,对于任何个体来说,真实存在的只能是他的精神。”余华在自己的作品中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世界。他打破了日常生活的逻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对现实生活夸张性的渲染、抒写,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

没有任何感叹号的故事

血腥暴力,皮肉绽放,一枪嘣掉……在作者的笔下似乎显得格外的平常。一切来的安静异常。 一切就是这么回事,不要激动,就是这么回事。总之是一部没有任何感叹号的故事。其余的几本中篇小说集,也有同样的感觉。

你们要走窄门。

余华最近出了新书。《兄弟》。经常性地看到关于此的介绍宣传。在后记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余华说:“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所以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他告诫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因为这段话,我开始喜欢上余华。我一直以为文字从来就不是大众的消遣。它关注的是隐秘的内心和情绪,亦不需要被所有人认同和接受。文字只为作者本身,和小部分心灵相通的读者所存在。我最喜欢的作家在随笔里说过,“文字先对作者的内心发生作用,然后才抵达别处,对读者产生影响。我们的写作前提,是为丰盛敏感的内心,不是为任何大而无当的背景或时代。即使涉及背景或时代,也只有在个人性的体验里,才凸显它可信任的一面。对内心的记录,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记录。”这样的作者,我是喜欢的。于是决定读余华。我想我终于也到了要看余华的年纪了。以前喜欢的是苏童那样,画面感强,色彩浓郁,感情渲染到极致的文字,觉得那才是值得探索和回味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余华,文字质朴平实,通篇也只是简单的叙述,议论退到近似虚无,莫不是有一种反璞归真的味道。时间仓促,除了课堂上看过的《爱情故事》和《两个人的历史》,便是上星期买了的《现实一种》。挑了同名的一篇与最后一篇《一九八六》来看。谈一些感想。《现实一种》看完全篇的感觉是,冷。余华的叙述是冷静克制的,可是又好像暗藏杀机,每一步都在讲述他关于死亡,血腥题材的病态迷恋。余华自己说,“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后来找资料的时候得知余华少年时是喜欢卡夫卡的,回想起来,卡夫卡文字里那种不动声色的恐怖与阴郁,也肯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过余华的写作吧。小说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潮湿阴冷的气氛之中。老奶奶的呻吟,她感到自己的骨头在一根根地断裂,她的胃里在长出青苔。窗外连绵不断的雨,下了仿佛有一百年那么久。然后,便是一场不自知的谋杀,直接导致了整个故事中主人公山岗山峰两兄弟之间的仇恨和彼此报复。一系列连环的谋杀,人性的残暴扭曲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余华非常沉着坚实的描写,这样置身事外,却又步步逼近,令人毛骨悚然。他仿佛是站在高于一切的上空,把每件事,每个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平静地,若无其事地一一道来。山岗山峰兄弟两家沉浸在报复与血腥的快感中,丧失一切理智和情感,着了魔一样不顾一切地想置对方于死地。他们仿佛已经陷入绝境,就象被放在转圈上的老鼠一样,停不下来。亦无法思考,无法挣脱。余华对于这些暴力场面直白露骨的描写,更是将这样的残忍无道升华至另个高度。他不急不缓,从容客观,亦不愤怒。这样对于人生的敬畏和无力感,是叫人觉得要悲悯沉默的。在未读余华之前,我有一位学长常向我推荐,说余华是他最喜欢的华语作家。46岁的中年男人,丰富的人生阅历,温和低调的脾性。文字里透露出对命运和时代的洞察,对人性长久的审视,皆是安静地叙述。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作者。在看《现实一种》的时候,我对学长所谓的温和非常不解。我不明白的是这样的故事,怎会是从一个温和的男子笔下写出的呢?看到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山岗的尸体在被山峰的妻子献给国家后,被各个医生解剖瓜分的过程,余华用极其翔实细致的笔触展现在读者面前。那种深入骨髓的对于血腥暴力的偏爱令人不寒而栗。直到这里,我都没有相信学长所谓的温和。最后一个医生来取走山岗的骨骼。他说,“尽管你很结实,但我把你的骨骼放在我们教研室时,你就会显得弱不禁风。”至此,小说戛然而止。所有人的冲动,偏执,骄躁和暴力在这里终于都可以画上句号。一切都是徒劳。争斗不重要,输赢不重要,什么都不是重要。因为个体是那么渺小,渺小到死后被拆下的骨骼,亦只能被当作标本,并且脆弱不堪。生存背后的意义,竟可以是这样空洞无华,甚至荒谬可笑。圣经里说,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仿佛可以听见余华在文字背后发出的,略带悲怆的一声叹息。至此,我想我可以原谅这个残忍的故事了。尽管这是个无论从题材还是叙事角度都那么残酷冰冷的小说,我依然可以看到作者在那么隐忍平静的叙述里,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蕴涵悲悯。小说中有个不那么重要的角色,便是开头提到的两兄弟的母亲,年老的奶奶。她没有参与任何情节的发生,可是她坐在那里,就象一个苍凉无奈的道具,一种腐烂生活的象征。她在慢慢死去,又隐约包含着不满与煎熬。只有在知道自己终于可以死去的时候,脸上才流露出微笑。是这样沉堕的生活,重得不停把人往下拖。在崩塌的那一刻,终于得到解脱。在老奶奶身上,余华好心肠地为她安排了一种安详平静的死法。这或许亦是他的温脉和宽容的表现。《爱情故事》——另一种现实这是我第一次读余华的文字。我是对于文字有特别辨别能力的人,能在第一眼的时候确定自己的喜好。很庆幸的是,第一次读到的《爱情故事》,无疑是我喜欢的类型。这让我对于余华其他作品的阅读,充满了信心和欢喜。小说的开头很容易就让人误解成一场少年的私奔。暧昧,隐约。真相却是,年轻的男孩女孩恋爱,女孩意外怀孕,两人一起去四十里开外的医院做检查。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敏感又矛盾的少年。余华对于公车上的一段描写我觉得非常真实可爱。他说,“后来我听到她在叫我的声音,她的声音使我蓦然产生无比的恐惧。我因为她的不懂事而极为愤怒。我没有答理。我希望她因此终止那种叫声。可是她那种令人讨厌的叫声却不停地重复着。我只能转过头去。我知道自己此刻的脸色象路旁的杂草一样青得可怕。”就是这样的少年,年轻气盛,又面对着他能力控制范围之外的麻烦事,于是显得骄躁不安。我一度对他非常反感,特别是当他之后产生了企图逃跑的想法的时候。他暴躁,冷漠,懦弱,自私,不负责任,缺乏同情心。他几乎要忘记了,身边的女孩子是他曾经在学校草地上深情拥抱过,热情爱过的啊。他牢牢记得的,也许只是她此刻为他带来的种种烦恼,与耻辱。女孩是我喜欢的样子。天真,美好,内心充满着对于小爱人的幻想与亲爱。即使“她的美丽微笑还未成长便被他摧毁了”,即使他神色有些凶狠,即使他带给她这样的灭顶之灾。她依旧非常爱他。“她看到这个白皙的少年在阳光里走来时十分动人。她内心微微有些激动。因此她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怕男孩在车上站着太累于是想叫他来坐。她看到男孩如此忧心忡忡的神情很想给予安慰。于是她把他叫过来,还讲笑话给他听,“腹内的小孩震出来了。”她说。她那么顺从,温和,全心全意。她甚至非常地勇敢,一个人去面对冰冷的医院和可怕的结果。她那么坚定无畏,那是因为她有爱支撑。于是她可以在下一秒钟就完全忘却烦恼,专心地喜欢上一条橱窗里展示的白色学生裙。她央求男孩陪她进去看看。可是那时的男孩,是多么的丧魂落魄啊。又或者,他是在经过了几十年味同嚼蜡的婚姻生活后,才变得丧魂落魄得呢?这是另一种现实,没有血腥和暴力,却一样残酷的现实。爱情在日常生活的磨损中渐渐消失,无论曾经有过怎样刻骨的经历,依旧无法摆脱殆尽的命运。原来整个的《爱情故事》,余华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没有爱情的故事。余华是聪明的作者。我喜欢他的构思以及讲故事的语气。是非常私人化,沉静,有力量的。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授予他悬念句子文学奖。其中一句颁奖词是,“你的作品反映了自然实体的生存状态。它们既不是圣洁的,也不是耸人听闻般的,它们只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天气般的存在,一种存在于宇宙当中的原始经验。”正是余华,把这种类似于天气的存在表达得引人入胜,并且诱发思考。一个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力量,把读者带进他的世界,并且带给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不是控诉,不是麻木,而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圣人般的宽容与同情。关于余华,读的不多。想法便是这些。若有不妥之处,相信亦是可以随时间年龄增长,不断体会和更新的。因为我相信一本好书,在不同的年纪和阅历读来,都是可以获得不同感受和想法的。而余华的书,正是值得被这样不断阅读。

现实一种

有人说余华的血管流出的不是血 是冰碴然而只有了解了自己内心的作家才能观照世间百态冷漠本已将生存的过道隔断无视这种现实的人恐怕才是人类命运的掘墓人

什么样的现实

不知道是自己的精神层次还不够高,还是社会阅历太少。总之,这本书我看得不太懂。第一篇的《现实一种》。描写了一家人相互残杀。说实话,我觉得与现实相差甚远。在我看来,那一家人精神都有毛病。怎么会干这么奇怪的事?难以理解。不过我想作者应该是想通过这种夸张的演绎来表现即使至亲至爱的人,也难掩本性中的丑恶。在某个特殊时刻,若是控制不好,便会展露无遗。第二篇,《河边的错误》。我感觉自己好像看懂了一点。在我看来,作者是想表达,在这个社会上,大家说你是疯子,那么即使你不是,你也要是,不论是被逼还是自愿。也许这就是社会,当你坚持正义,当你愿意为之献身的时候,还要问问看大家给不给你这么做,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去做。第三篇,《一九八六年》,好吧,这是让我最无语的一篇。疯子,暴力,血腥,人性,冷漠。。我想到的都是这些字眼。可我真的不明白,作者写这个疯子是为了什么。是被现实逼疯了?还是被自我限制了?不明白不明白。一直很喜欢余华。喜欢他粗俗的语言,奇怪但贴切的比喻,喜欢他夸张的故事。那些丑陋,那些温情,他笔下文字,就能让我花上一下午的时间去把一本书看完。

余华最好的作品

我相信这是他最好的作品,相比令他名声鹊起的三大长篇.我对这三中短篇情有独钟.这三篇东西的模样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是依稀记得那个笑死的人..非常超现实. 后来他走向折衷~ 的确.我是更喜欢这个先锋时期的余华.当然也包括苏童.

人体解剖还可以这么写的

这篇截稿于1987年9月29日,距离余华开始写作不过一年,天才的笔触让人有种脊背发凉地深刻印象。血腥、暴力、冷漠、残暴、荒诞的元素,如此匪夷所思又如此心安理得地一一出场,又一一谢幕。可以理解,年轻的余华当时把中国文学从所谓寻根文化和伤痕文学的主流中拔地而起,给人多大的震撼。山岗被解剖的这段,让我对人体标本展览百看不厌。谁能告诉我,余华是学医的吗?

人性的表达

雨已经连续下了两个星期,食堂窗外,是灰蒙蒙一片。这样的雨天,食堂高处的一排排白炽灯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空气完全停止流动,稀稀落落的讨论声和刷卡声都无法让这个世界活跃起来。再理性的人,都不可避免被天气影响心情。这安静的环境对我阅读没有任何负面影响,我正沉浸在山岗对山峰的虐待中,《河边的错误》让我想起了《杀人的回忆》和《那家伙的声音》,而疯子,确实是疯子,从骨子里到行为都不可理喻,书中的灰暗和压抑却延续到了现实。《世事如烟》和《现实一种》比《活着》更难理解,《活着》是一目了然的沉重,而那两本是不知所以的沉重。山峰与马哲的世界,松散而有序。里面好几次写到了刺眼的太阳,但世界实际上却仍然是阴暗的,人大多都活在自己的意识中,关怀微乎其微,冷漠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行为仿佛蒙上了一层纱,缺乏逻辑,捉摸不透。很难想象那个世界就是八十年代的社会,与《活着》和《平凡的世界》差太远了。我很需要一本解读那个年代的书。在没有法律的社会,人的恶将会完全暴露出来,杀人的快感会引诱人们去体验。八十年代应该是一个走向文明和理性的时代,但在很多地方仍然保守不前,旧的思想和创伤没有消失,新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在大潮流冲击的间隙,在偏远的地方,人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暴力——随便就刮孩子耳光,男权主义——丈夫的霸道和妻子的顺从,无知——孩子重伤竟然不知道送医院,人原始的欲望与懦弱暴露无疑,那是文明这张纸掩盖下的社会,暴力、无常、血腥。而现代社会,人的邪恶则是以更巧妙的方式表达着,融入金钱和权力,铸成了一朵奇葩。

现实一种

可能是一本练笔之作,剧情的对仗与残忍无情让人觉得这是一本荒诞小说,但是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余华对生活体验的新视角,“我看到了四种雨在下“,肆无忌惮的感情宣泄在与无生命的世界中,最后一篇的时代暗喻,第一篇的寓言意味,疯狂而又冷酷第一篇看点:皮皮眼中的四种雨,山氏兄弟母亲骨头像”筷子一样“折断,大肠烂了,皮皮视角中对婴儿的杀戮,山岗的肢解过程第二篇看点:疯子的无礼举动,河水上漂浮的人头,被逼疯的警察第三篇看点:作者像一个导演,将疯子眼中的世界呈现出来,一把大砍刀斩向人群,斩断了所有人的膝盖,但是疯狂的人群还在继续前进,把断肢碾碎,继而大刀砍断了所有人的”睾丸“,像乒乓球一样在地上滚动。疯子将古代酷刑在自己身上重现,真实的疼痛感。最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疯子,包括原配妻子和女儿,与他擦肩而过他的小说的镜头感很足,很疯狂,很有电影价值,不过往往都是纪录片,把看似荒谬 失控的事件拍成纪录片,这是他的牛逼之处

躲在纸页后面,用山岗的脸冷笑

小说一开始,就是母亲在抱怨骨头发霉了,并且感觉身体里的骨头都开始折断了。这个腐败的肉体,具有一种象征性,一种发自内部的堕落与朽坏,一种熟过了的开始腐烂的肉体,象征了社会的真相。而这位母亲唯一关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感受,一种夹杂着糊涂的麻木与自私,一种行将就木的文化象征。而故事的起因是一次意外,一个孩子无心中杀死了一个婴儿。这种随性的暴力是真正的暴力。崔卫平在《积极生活》一书中撰文写道:““暴行被实施时的轻率”远比“暴行的残忍”更“残忍”。更震撼人心。其中也可能就包括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轻率和漫不经心。这是当我们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看到一位党卫军军官穿着睡衣,站在阳台上用步枪漫不经心地瞄准随便哪一个刚好路过此地的犹太人进行射击时都强烈感受到了的。”正是这种日常性的“碰伤”,制造了社会悲剧,并且,这个社会悲剧所带来的仇恨、报复的病毒开始蔓延,一个悲剧产生另一个悲剧,一个不幸带来一群不幸,我想,作者似乎要探索生活的内在真相,这就是现实一种的真正意蕴。这种思路类似于佛家的一种理念叫做“业”,这个业就是指不断衍生的罪恶,那么,消除仇恨就是除掉一个“业”,同时,不仅仅是拯救了仇恨的双方,同时切断了罪恶衍生的途径,也就造福了无数人。那么,我们来看看余华是如何表现这种“业”的展开的。先是山峰由于丧子之痛而杀死了山岗的儿子,然后山岗又设计虐杀了山峰,然后山岗被法律制裁,同时,法律的严肃性又被消解,一群被社会分工扭曲的医生将山峰的尸体大卸八块,我们看到了,从婴儿被孩子杀死时,是一个强者对弱者的暴行,山峰杀死孩子,是强者对弱者的暴行,山岗杀死虚弱的山峰,是强者对弱者的暴行,最后,法律对山岗的制裁,又是强者对弱者的暴行,最后面对不能反抗的尸体,一群医生又行使了对弱者的暴行。这种大鱼吃小鱼的社会,与动物世界无异,是一种人由于仇恨陷入癫狂状态的后果,实践理性完全转化为工具理性,社会完全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即弱肉强食的社会。当山岗犯事之后,他的妻子要求他逃跑,山岗出了家门后,小说写他走到渔行,闻到难以忍受的腥味,他说:“这腥味真受不了。”有人回说:“那你还站着干什么?”他听后依旧站着不走开……他为什么感到腥味受不了,又依旧站着不走开?我认为可能有两种解读方式:一,整个社会都是腥的,他无处可去。二,这种腥味虽然让人受不了,却又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使人沉溺其中。第一种解读,体现了社会令人呕吐的现实无处不在,第二种解读,体现了社会的残酷,社会的暴力,具有一种异样的吸引力与同化力。然后,山岗去上厕所,他没有小便,却走在大街上,没有将那东西放回去。而路人又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像发现了新大陆,“快来看!”第二种,一些女人像遇到强盗一样避得远远的。山岗将生殖器露在外面,表示文明的面皮被无情撕下,社会真正的现实被山岗无情呈现,第一种人,将这种呈现与暴露当作一种赏玩,第二种人,避过头去,不看现实的真相,麻木和欺骗自己。于是山岗,“心里觉得很滑稽,于是就笑了起来。”然后一个代表正义权威的武警对他说:“请你把那东西放进去。”注意,这个权威用了“请”字。社会权威不允许有人胆敢撕掉伪装,暴露社会无情的现实,而是努力地维护文明的、正面性的权威。但是,这种维护用不了多久,就被同样权威的、正义性的医生消解了,他们毫无人性地将山岗的尸体大卸八块。目的十分功利。而且山岗在这些医生的眼里,完全没有一个整体的人的意义,而只是一堆零件,并且只有对自己有用的零件才有价值。我想到了人的异化,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人逐渐被物化,丧失人的意义。在这些医生眼睛里,那里有一个叫“山岗”的人呢?小说最后,一个医生“捏捏山岗腿上粗鲁的肌肉对山岗说:‘尽管你很结实,但我把你的骨骼放在我们教研室时,你就会显得弱不禁风。”在强者有一次成功地对弱者施加暴力的同时,人完全被物化,成了教研室里的研究对象。老太太也在小说的结尾处死去,一个勉强支撑的社会结构终于土崩瓦解,猝然崩溃。小说一直采用了冷静克制的表现手法,将社会的现实一种摆在读者面前,余华就像是那个露着生殖器的山岗,我们对他的作品的态度,他甚至已经预先写在了小说里。我似乎看到余华躲在纸业后面,用山岗的脸冷笑。我认为,余华的此篇小说,具有一种想要笼扩寰宇的全景表现气度,他甚至想像提起一只大动物骨架那样将社会内在机制与运作方式脉络抓在自己手里,再用另外的肉填在这骨架上,使新动物从外表上看去完全浑然天成。读者需要进行反向推理与解读,才能梳理出作者的整个思路。

牙医出身啊~~~

当代文学史课上,得知余华作家身份的前一个身份是牙医。呵呵,难怪每次去或者看别人拔牙的时候,牙医都是面无表情地瞄着病人在那里呻吟啊。原来如此、、、、、此作家心理承受能力确实好,而且很有创新意识来着。死法很好、、、、、

余华的另一面

最早看过的是余华的一本儿《活着》。之后是那本儿《我胆小如鼠》,这本儿应该算是第三本儿。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余华。看过《现实一种》,感到一股恶心在胸口徘徊。一家七口人,就这么一个个相继死去。经由作者用类似客观镜头的角度的描写,死亡变得那么微不足道,一个人的生命--至少在其他人眼里---是那么不文一名。现实一种,那是怎样的现实一种?一个个体的死亡,引起不了其他人任何悲伤,任何同情,任何怜悯。一个个体的死亡,甚至对于那个个体来讲,都是那么顺其自然的一件事。当过三年多牙医大夫的余华,在这本儿小说集子里,按照他的话,“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的确,大段对于让人感到不舒服的细节的描写,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恶心。而这一切似乎,作者是刻意为之。

家族连环杀人案

  余华80年代的中篇《现实一种》,展现出他对暴力和死亡描写的迷恋,而且不带任何情感色彩与理性批判。小说的故事发展围绕一个普通家庭展开,内容梗概可以缩略为下列平衡关系的反复:  1. 两个兄弟和他们的妻子孩子以及老母亲所共同构建的单调乏味的琐碎的生活场景。(平衡)  2. 山岗四岁的儿子皮皮因为无聊,折磨虐待自己的堂弟并最终摔死了还是个婴儿的堂弟。(破坏平衡)  3. 山峰因儿子的死要报复皮皮,踢死了皮皮。(看似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4. 山岗也因皮皮的死要报复山峰,将他绑在树旁,用肉汁涂抹在山峰的脚上,让狗去舔他的光脚丫,使山峰活活笑死。(平衡的又一次打破)  5. 山岗逃跑,山峰的妻子上告法庭,山岗最终被实行了枪决,其尸体被一群医生解剖。(平衡的又一次建立)  书中充满了荒诞、异态、暴力、死亡的氛围,那都是压抑不悦的灰色调。然而作者也没有明确指出症结所在,让人在沉浸中不能自拔。  小说伊始,老母亲怪异的举止和话语就令情节处于一种恍惚之中,也许她常幻听到的筷子折断声,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手足相残。  皮皮趁大人不在家时玩弄起了摇篮中的堂弟,四岁如果他是有意的,是否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有关?如果他是无意的,人性的恶是否从小就暴露出来了呢?山峰最初并没有找皮皮算账,而是先责怪起发现尸体的妻子来。夫妻俩在这一事实冲击下都显得有些错乱。山岗的妻子,也就是皮皮的妈妈极力想保护皮皮,这是一个母亲的本能。山岗却在这时将儿子交由弟弟处置,尽管他也不愿意。人死不能复生,兄弟义气也抵不过家族伦常。山峰提出让皮皮将儿子在水泥地上的血迹舔干净,皮皮不懂事,觉得阳光映射下的干红血渍有滋有味。山峰还是爆发了,极黑的一脚将皮皮踢上西天。  而这一家庭悲剧并没有结束。  妻子抱怨山峰的无情怯懦,她宁愿丈夫手拿菜刀死去,也不愿他这样活着。她没有发现,丈夫是何时开始谋划对山岗下手的,更不会知道这是否和自己有关。日子仿佛平静如常了,那两桩命案怎么回想起都有些滑稽。第二天,山岗突然对山峰说:“我把儿子交给你了,你拿谁来还?”山峰愕然。  “把你妻子交给我”  “你想怎么处置她?”  “我想把她绑在那棵树下。”  “那还是绑我吧。”  “好,就绑一个小时。”  在哥哥的精心策划下,山峰以这样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可悲方式一命呜呼了。  弟媳在举报了山岗后还觉得心有余恨,伪扮嫂嫂的身份将他的遗体捐给国家,捐出他身上能用的每一个器官。  山岗的手术台上的尸体像一块剩布一样被划来划去,皮开肉绽地接受另一层意义的死亡仪式。黑色幽默出现了,山峰的妻子怎么也想不到,胸腔腹腔被掏空了的山岗,连睾丸也被移植了。一位因车祸受伤的年轻人,不久之后结婚了,妻子十月后生下一壮小伙子。山岗也算后继有人了……  我试图用平淡的语气去淡化这本小说,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冷漠

《现实一种》是余华冷漠叙述的代表作,很经典!这个小说虽然很短,但却呈现出了毫无人性的冷漠,作品中充满了血腥与暴力,这也是余华所为之陶醉的东西,余华自己也不否认他对于血腥与暴力的痴迷,他在这里可以看到激情和人性的释放!但是我自己看了却很难受,那种毫无亲情可言的家庭,那种极其恐怖的暴力场面是我内心底最畏惧的,呵呵,总之,很崇拜余华的这种冷漠叙述,但是却体会不到其中的刺激与激情,还是会很害怕读这样的小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当我把这一个故事看完后,第一个感觉并不是为亲人间相互报复而感到愤慨,而是觉得他们太过愚蠢。我想这是因为我没有融进小说里头的缘故吧,用了一种过于理性的思维去分析故事,以为依靠法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不必要这样一命还一命。现在再次回想了这个环环相扣的报复过程,却增添几丝寒意。最后山岗尸体被山峰的妻子捐献给医生们,对解剖过程的细致描写,仅仅是为了突出山岗最后死无全尸吗?还是对山岗罪恶的惩罚?山岗比山峰更要可怕,他的可怕是埋在心里,不被人发现,也总是在等待时机,而且面对儿子的死,竟能丝毫不为之所动,不愿明着跟山峰斗,却要大费周折的间接杀害山峰,一切都让他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杀人魔,死死的拽住了他的生命。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没有任何复杂的关系与情节,用最简单的笔法给大家呈现了一个震撼性极强的故事,他究竟要表达什么?他要表现人性的哪一面?在余华塑造的这个世界里,最可怕的人都是带着面具的,揭开面具的那一霎那,让人看得心都要跳出来,没有给人留有半点喘息的余地。这是一对兄弟,那也是一对兄弟,彼此能有爱来联系,是否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发生呢?将三个故事都看完后,才猛然发觉余华是在对人性、死亡细致、逼真的描写。本怀着要看励志小说的心情,翻看书的扉页,最后终究迷失在那血腥的国度里,亲人间的互相杀害,离奇的命案,疯子的自残,主人公都如同疯子,冷血,无情。我想象着那一幕幕血腥的场面,想象着那一次次的剧痛。现实中的人,会有这样的一面吗?除非他疯了,疯了的时候,是不是如同醉酒后会把自己最心底的想法表达出来?难道人性的本质都是如此血腥?我想那是环境所迫,那是事与愿违的结果!心情蒙上了一层灰,沉沉的,吸一口会不停地咳嗽,我不愿相信。

现实三种

余华的文字总是很平淡,但是这平淡中透漏出的是惊心动魄。说说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一家两兄弟AB,因为A的儿子B的儿子意外死亡,A为了给儿子报仇杀了B的儿子,故事到这里还不是高潮,真正的高潮时B杀了A,利用B对他的信任,出人意料的杀了A,警察抓捕了B。最后B被枪决。中国传统的杀人偿命思想和家庭伦理这篇小说里相互冲突而又相互和谐,一起推动者故事的发展。几个杀人案,三个人直接死亡和AB母亲的间接死亡,好好的家在这件事之后只剩下AB的妻子,她俩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余华在一连串的杀人案之后,给了我一个念想,她俩会怎样?仇杀是不是会继续下去?这篇文章几近变态,让我看得有一种快感,变态的快感。。。

透彻

在轮渡候船的时候看完了,有种恶心的感觉,只觉得胃在翻滚。我向来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写得太透彻,那种不可想象的残忍的透彻~

这世界,一片蛮荒

《现实一种》是余华早期的作品。小说集包括了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以及一九八六三个中篇。三篇作品一致地用近乎冷酷的理智,把人性的肮脏、内心的扭曲、血腥和暴力,赤裸裸地晾在读者的面前,就像晾着一排湿淋淋的从臭水沟里捞出来的衣服。我们捏着鼻子从晾衣杆旁经过,厌恶地快速逃离,而余华则站在不远地地方,如同寒风里的冰雕,冷静地向我们一一展示。河边的错误描述了一个不似“疯子”的疯子,他用可谓“高明”的手段制造了一场场血淋淋的凶杀案,而神圣的法律却拿他没有丝毫办法;而一个正常的警官为了制止悲剧的再次发生,一枪送掉了“疯子”的生命,同时也把自己送到了法律的制裁之下。他的妻子和长官为了挽回他的生命,结果把他变成了“疯子”。这个故事看似荒诞,又合情合理,人的内心从来都没有道理可言。一九八六说的则是一个关于文革的故事。被文革迫害的人,最后变成了疯子。十年之后,他重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作为一名受害者,他却成了小镇上的“施害者”。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他破坏了小镇的生机,破坏了小镇的欢乐,破坏了小镇的生活,甚至遮挡住了小镇的阳光。在他重回小镇之后,他的妻子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安,仿佛他是她的噩梦。最后他死了,“噩梦”结束了,他的妻子重又欢快起来,全家充满了笑声,小镇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生活似乎变成了一块蜜糖,到处都是快发腻的甜味。小说的最后,夏天来临了,晚风从田野吹过,街上的年轻人从一个个商店的大门涌入,再从别的大门涌出。疯子似乎从来没在小镇上出现过,一切彷如最初。本该有的同情全都没有,我们只看到人性的冷漠和无情。最为残酷的要数现实一种。本该和乐的一家子最后互相残杀,上演了一场人性的闹剧。皮皮的错误看似是整个悲剧的开始。在我看来,悲剧早已开始。皮皮无心的杀害比山岗处心积虑的杀害更为残酷,一个孩童在心里种下的不是友爱不是纯洁,而是从虐待堂弟的暴力中得到安慰和快乐。在我们为之惊叹的时候不禁要问,这所有荒诞的一切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于是我们看到了,母亲只关心自己日渐干枯的身体而不顾皮皮需要关怀的感受,我们看到了夫妻之间的暴力给皮皮留下的阴影,看到兄弟媳妇之间近乎病态的连环报复,所有的一切也就清晰起来,所有的暴力和扭曲也都可以理解。于是,我在高楼林立之间,在繁华喧闹之间,看到了人心的一片蛮荒。经济如何高速的发展都掩盖不了人心内心处的阴暗。那些阴暗被压抑着,但它们蠢蠢欲动,随时都可能喷发出来。而余华只是解开了那些阴暗的束缚,把人性最真实的最龌龊的部分展现给大家看。你看,这世界,还是一片蛮荒。

唉……你的早期作品?

高二那年在某网站上看到"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样的书单下面跟帖的许多人提到了余华《活着》这个那时我从没有听说过的人引起我的兴趣《活着》给了我很大触动。从那之后我一直在书店寻找这个人的名字但是少之又少一直到了大一那年,他突然火了起来还写了兄弟上下,于是他早年写过的书都被翻印出版《现实一种》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买的,一起的还有《十八岁出门远行》这让我明白了他一直都默默无闻的原因。他并不是不会写短篇,而是早年的时候太青涩。余华早期作品里桀骜不驯,追求特立独行的气息太浓,以至于影响了作品本身的美感,实在有些哗众取宠。后来他写的长篇,《活着》《兄弟》《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我全部都买了除了故事背景和写作方式都太雷同外,它们的确是很好的作品但是余华,咱不唠叨文革那点事了成不?

剥离道德,将欲望还原为欲望,将死亡还原为死亡。

他记录了我们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中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我们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   兄弟的互相厮杀,暴力而血腥。仿佛擒住了人的灵魂,欲罢不能。“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于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    他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他始终在追求一种叙述态度,一种无我的叙述,即使是自己的事也如冷眼旁观,以零度的语言平淡处之。    在他的小说中,偶然因素异常活跃,人的死亡是那样的偶然,一群人的死亡又是由一连串的偶然组成。他摒弃常理,对于常理的怀疑使余华为读者创建了一个不被重复的世界。 原始社会只有生命和生命的欲望,生的欲望由种种不为人知的色块组成,汇杂为鲜红的血。也许现代世界比原始世界,或者说,现代人和原始人或动物的区别即在于道德,在思维的某个角落,百无一用是道德。道德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死了的人复生,小说描述的,就是一个剥去了道德体系的世界,当人们被剥夺了行使道德的权利,肉体的疼痛还原为疼痛本身,它不再包含痛苦和怜悯;和疼痛一样,死亡亦还原为死亡本身,死亡意味着身体机能的退化、腐烂,这个过程由老太太呈现,死亡的另一层含义是结果,死亡,就是陡然消失于视野之中,烧成骨灰,或者成为一摊由皮肉和器官组成的垃圾。

《现实一种》读后感

余华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三篇作品,都是比较血腥和冷酷的。《现实一种》讲述的是一家人彼此之间残忍的伤害。残忍到令人发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可能存在的,可是又明明是在反映现实生活,所以应该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作者展现的是一种剥去了温情和人性的人际关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伤害,即使是在亲人之间,这样的冷漠和伤害也不会减少半分,甚至会更加疯狂和残忍。《河边的错误》是一个关于疯狂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疯子在杀人,这并不是小说要探寻的问题,它其实是在讲述:每个人都很疯狂,都有成为疯子的潜质。有的人在疯狂中寻求快乐,有的人在疯狂中寻求解脱。然而最终的,每个人都会成为疯狂的牺牲品。《一九八六年》让我看到了文革对人的残害,和文革之后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快乐,然而快乐是建立在对残害的遗忘之上的。这种遗忘事实上比残害更加残忍和无情。小说中有很多对于暴力和血腥的赤裸裸的描写,让人不忍卒读,以至于我都有点儿怀疑作者对于血腥有一种变态的迷恋了。

现实一种随笔

很长时间在读余华的现实一种,在宾馆、同学会上,甚至醉酒的时候背包里依然放着这本书。在一个喧嚣过后安静的午后,坐在一张老藤椅上,就着阳光读完了现实一种。家里总是莫名其妙的停电,每年的冬季和夏季都是如此,村里可靠的说法是城里人用电过多,农村就要省着点用。如果电像钱一样可以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多好啊。可惜电和阳光一样,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温暖普照,即使眼前很和煦,也会突然飘来乌云把他遮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现实吧。现实一种里三个故事都很荒诞,荒诞里却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人性。第一个故事里,山岗的儿子摔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踢死了山岗的儿子,山岗又用特别的方式介绍了山峰的生命,最后山岗又被击毙,自己的身体被解剖家们一一拆解,带走自己想要的。与此同时,自己的老母亲安静地离开了人间,这所谓的不过是现实的夸张,却不是人性的夸张。结婚后我们最亲爱的是老婆和孩子,父母变成了多余的。无论是谁夺走了自己孩子的生命,总要拿命来还,而自己母亲的死活已经无从顾及。每个人报复的方式是不同的山岗不像山峰那么暴力,不暴力反而是最大的现实,在现实中对你好的人也许正是在你的笑声中夺走里你的性命。结尾处一些所谓的专家没有人关心他是怎么死的,对于他们来说死者身体某处的完好是最大的价值,这就是现实。第二个f故事是河边的错误,我一直没想清楚这个错误是针对幺四婆,许亮还是马哲的。或许是疯子,亦或是死去的人。这是具有现代侦探小说情节的故事,幺四婆丈夫去世后不相信任何人,唯独开始照顾起了疯子,有时候她甚至觉得疯子的暴力像自己逝去的老公,这样的日子没有继续,却断送了性命。始终我不知道那个罪魁祸首是不是疯子,什么样的动机余华也没有说,也许疯子杀人是没有动机的,然而疯子一连串的杀人,却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在想,也许疯子是不杀人的,为什么自从幺四婆照顾他后开始杀人了呢?结局里马哲变成了精神病,他是杀死疯子的凶手,疯子也有精神病,他是杀死四婆等人的凶手,疯子也许不是疯子,马哲也不是疯子。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文革的,余华的作品里提到文革的很多,兄弟,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等,在余华心理也许文革给自己的影响足够大,在余华的笔下,那些经历文革的也挥之不去那段惨痛记忆。那个研究刑罚的教师,在文革中经历了什么余华没有写只写到他疯了,他用所有的刑罚来折磨自己,也许不是折磨,而是继续自己的研究,而由于文革而造成的家庭破碎和重组也让人很矛盾,大家已经害怕那段记忆。记得有句话说,他站在原处,舞台已经退去。是的,我们都是站在远处,迎接各种各样的舞台到来又远去,直到在人群的嘲笑中死去。

暴力文学

我第一次看这么暴力与血腥的文字.看的我心惊肉跳.那年代人们生活压抑,这是一种舒缓情绪的方式吗.真是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死亡也可以很过瘾

“……他明显的觉得脚指头是最先死去的,然后是整双脚,接着又伸延到腿上,他感到脚的死去像冰雪一样无声无息。死亡在他腹部逗留了片刻,以后就象潮水一样涌过了腰际……”把死亡写得这么过瘾,我能感到自己兴奋的双眼发光,对自己施行凌迟的快感,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对自己生命的蔑视激起我心中小小的骄傲,他、他们坚信人要自己掌握命运,痛恨不珍惜生命的人,抛却一幅臭皮囊和早已朽了的灵魂能换他的痛恨,由衷地喜悦在心中绽放。痛恨总是好过忘却的。在《一九八六年》中,疯子对自己施刑的描写很疯狂,我是缩在墙角瓷牙咧嘴读完的,刀就象割在自己身上,疼得我直吸气。“他嗅到一股暖烘烘的气息,这气息仿佛是从屠场的窗口散发出来,他行走在这股气息中,呼吸很贪婪。”这样的挥霍哀伤,其实很奢侈。

这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

就像作者所说,这篇小说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一个七口之家因一个偶然事故慢慢的破裂,人们相继地残杀,相继死去,这使我的感受渐渐麻木,视乎觉得人一个一个地死去已经与我无关,我已被这死亡的气息压迫的动弹不得。直到最后山岗的一体被无情的瓜分,这时他视乎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让人觉得那些医生也和他一样不能成为人了。这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里面有五个人的死,而他们的死各不相同。一个孩子还没有体会到人世的乐趣,视乎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的时候,就被人世无情的抛弃了。而另一个孩子出于无知和乐趣无意间剥夺了那个孩子的生命时,他就会为这无意间的错误而丢掉自己的生命,尽管他还不知道为什么。使他丢弃生命的是一个成年人的暴力和残酷,这时暴力和残酷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他的生活如噩梦一般的开始,在疯狂和暴力离开时他的生命也随之而去。当山岗剥夺了他兄弟的生命时,他的仇恨使这成为了一种预谋的残杀,然而当他复仇成功时,也许和仇恨一起失去的还有他的精神。当法律宣判山岗死亡时,视乎这法律也没了有他惩恶除暴的意义,一群医生将他的肉体肢解时,我感到这个社会的灵魂已经失去。整个过程就如他的母亲去世时一样,过程是那么清晰。“……她明显的觉得脚指头是最先死去的,然后是整双脚,接着又伸延到腿上,他感到脚的死去像冰雪一样无声无息。死亡在他腹部逗留了片刻,以后就象潮水一样涌过了腰际……”我想让她死去的不是疾病,而是她无情的冷漠。我可以感到这本书中人物间的对话很少,尽管有也确实很少。我想这冷漠正是现实的一种。

感悟另一种现实

余华的《现实一种》集子含三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篇幅为中篇,读的过程中碰到以自我见识能识别出的错别字和不通之处很少,虽然作者的行文符合文从字顺的标准,但读起来仍会觉得有些异样感觉,就是跟以往所读文字有所不同,这当然能理解为各个作家的特殊行文风格和独创力而自己以往未见识到,但归根结底是阅读不勤,阅读量偏少所致,真正完整读一本小说家作品集的时候更少。看时只觉得翻页挺快,一页一页地掠过眼前,自己也集中精力尽力在脑海中塑造着小说中构建的一幅幅画面,想象着那个偏远时代的社会图景和角角落落,准确点说,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当看到文后标注的写作完稿日期时,思绪也渐渐追溯过去,一场场追溯之旅在脑际奔跑而出。三篇文章都写毕于一九八六年和一九八七年,那时我可还没出生呢,这可使我顿时对作者生出一阵敬仰之情,虽然时代有隔,他笔下描述的世界在我脑中浮现出来时非常真实,除了第三篇《一九八六》那种格外突兀的超现实笔调让我难以卒读外,其他两篇都读得颇顺畅。尤其值得一提的有这样两处,一是每篇意蕴深厚,作者塑造出的主题决不草草收场(也许这是相对前段时间看过韩寒的部分小说后有所感而言),主题思想具有绵延下去的深度,可探索的问题在读完文章之后会弥漫心间,胸中块垒大概就这样无形中筑起了,这个也许就是文字升华为思想之后或者说是象征手法的作用。比如,首篇《现实一种》里山岗的后代通过被移植的生殖器而绵延不绝,只经作者在文章快结束时轻飘地一笔带过,就让人心中一震,可供思量的东西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又如《河边的错误》中马哲与疯子纠缠不清的关系让人看到一种荒谬和大无奈,似乎算得上是现实与命运“合谋”开的一个没有尽头的玩笑;而《一九八六》中略显突兀的超现实笔调是与“文革”这一特殊题材相杂糅的,因此像我们这类年轻一代的读者理解起来时不必苛刻于作者行文的“怪诞”,那是大批“文革”后作家包括作者本人所经历过的特殊时期造就的特殊心理印痕,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80后年轻读者是无法彻底摸清和理解的。二是小说悬念设置或者说是整体节奏的把握很有特色,作者精于从多个人物角色的视野来叙述故事,往往通过这种多重视角的搭配来充分利用物象和设置悬念,这一点在第二篇《河边的错误》中表现得尤其出色,而作者也正是凭借他这类颇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说获得了由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授予的悬念句子文学奖,世界级小说大师地位由此树立。正如作者自己在序言中所说,这本集子“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内心会体会到作者冷酷笔调带来的心绪波动,可能某些人会感到那是一种久违的阅读感受,尽管一个读者可以阅读到众多作家精心编制的众多故事。《现实一种》正是这样一部特殊的作品,没读过的人恐怕也很难于现实生活中有机会体会到这种不同一般的“现实”。2011年,重庆

疯子,都是疯子。

如果这些是现实,那也只能是现实一种。《现实一种》里共陈列了三个故事,分别为《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和《一九八六年》,其荒诞残忍程度也逐次递增,逻辑线路也逐次模糊。如果说《现实一种》还是在描述一个家庭的奇怪变故,那么《河边的错误》的案件推理就开始有些让人迷惑费解,直到《一九八六年》,若不仔细阅读体味,对于其文字的理解完全是毫无头绪。随便跳出个疯子就把人砍成半截,用刀削去鼻子,很多被削去的鼻子喷着鲜血抛飞出去。这样的情景就算是梦境也属闹剧似的噩梦,若将其化为现实,即使好莱坞特技再高明,也不会有观众想去看“很多被削掉的鼻子在空中飞舞”的镜头吧。这样荒诞无头绪的描写,恐怕也只有真正欣赏余华文字的读者才能仔细去阅读去消化,对于我来说,第三篇《一九八六年》只能是走马观花匆匆翻过,还不忘一直骂咧着:疯子,都是疯子。读这本《现实一种》有种让人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心里想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太不像话了。例如第一个故事,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精神病患。一个整天惶惶不得安的太婆,听着自己骨头断掉的声音,听着自己肠道里腐烂的声音,不管儿孙发生任何事情,只顾自躺在床上看着光影的变化然后老死。一个以残害婴儿为乐趣的少年,看着自己的父亲被揍还会兴奋,对于血的滋味十分好奇,别说在书中他最后被一脚踢死,就连我都想隔着书页去扇他几耳光。山岗山峰两兄弟像是被腐败的灰暗的生活浸湿了一般,周身已经飞满了苍蝇,也不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正常事来。两兄弟的妻子更是迂腐得让人无奈。这样的闹剧,不管用什么方式,还是早点结束为好。作者痛快地用文字把血腥暴力描绘的酣畅淋漓,所有看似荒诞汹涌的疯狂在作者的文字下却变得缓慢,有条不紊。仿佛他在用笔触告诉我们:莫惊讶,这就是现实的一种。

人情冷漠,莫过如此

我看《余罪》走火入魔了。其中读了一段《现实一种》,我就找来看,发现之前读过,于是就又重读了一遍。很短,只有不到三万字。余华的作品具有非常大的识别度,他的文字比较理性,会以一种局外人的笔触来看待这个世界,《第七天》、《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是这样的文风,有时候我会觉得他好残忍啊,写出的故事又现实又冷漠,可是我很喜欢他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本短篇小说,就是哥哥的儿子杀死了弟弟的儿子,弟弟杀死了哥哥的儿子,哥哥杀死了弟弟,弟弟的老婆又杀死了哥哥……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这么久,没有感情,只有暴力和冷血。小说的笔触就是这样的,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如此冷漠的,包括医生就眼睛不眨的将一个人的内脏掏空,然后若无其事的聊着天。人性的丑恶在这本小说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小孩子是完全模仿大人的,大人之间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就各种拳打脚踢,没有判断力的孩子认为这就是对的,因此才做下了错事,然后一个家庭就这么被打散。而且余华在描写孩子杀人的时候,特别表现了小孩子的天真不懂事,他不知道那是杀人,他以为是在玩游戏。毕竟他爸爸就是那么对他妈妈的。想起了周杰伦的那首歌《爸我回来了》。

摘抄

收录了三部中篇小说,均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绘死亡、血腥与暴力,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尤其是其中的《现实一种》,以纯粹零度的感情介入,异常冷静理智、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一个亲人间相互残杀的故事。余华认为这些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当时有人认为我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碴子。”《现实一种》 1987年9月29日因为回忆太累,所以他就不再往下想。《河边的错误》 1987年5月20日但问题是这很麻烦,因为要回忆,而回忆实在太麻烦。《一九八六年》 1986年12月31日五刑:墨、劓(yì)、剕(fèi)、宫、大辟

血腥但是真实

应该是高中时读过的,当时听语文老师介绍后就觉得挺恶心的,后来借来看了,也觉得不太能接受余华所构造的那一幕幕残忍暴力的场景,可是惊心动魄、强忍着恶心看完后却有种不能言喻的共鸣:似懂非懂地体会到了一些人性的阴暗面。直到后来更多地了解了余华的创作后,我也开始理解那种暴力后的“真实的人性”了。

后怕。

看余华的书是需要勇气的!这是我看完活着和现实一种之后得到的结论,而我,恐怕再没有勇气拾读他编构的故事。这一种现实,的确,现实,现实得活生生,血淋淋。他赤裸裸的把生命的脆弱呈现于读者面前,看得我毛骨悚然,惊恐不已。我惊恐着我那薄如游丝的生命,在哪个轻心的一刻,来不及震惊,就已耗尽。请至少让我留下一声叹息。这里所谓的后怕与现实仅仅是针对‘现实一种’的,其余后面的几篇,我已经没有勇气看下去。

悲剧在合乎逻辑的发生着。

小说中数次提及吃饭的场景。甚至最后一切都已然死去,两儿媳依然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除了心理可能产生的微妙变化。对于这个大家庭来说,如此摧枯拉朽的一连串的悲剧,在大时代下无足轻重。警察的戏虐、围观群众的哄笑、医师的冷漠,一切都变得有道理了。悲哀的社会在于:一切不幸都合乎逻辑的发生下去,无法辩驳。那么,是我们错了,还是这个时代的逻辑错了。

现实一种

看到近期杀幼案,我就想到这篇小说来。生命也就这么一回事现实也就这么一回事什么都是这么一回事

现实一种

那是高一一段时期的故事。闲来无事钻进了余华的小说里。后来又看了他的一些其它的短片小说,依然没能动摇此篇在我心里神圣地位。不过,他现在作为一个作家好像没有前卫的冰冷带给世人了。杯具。回响·····

故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语言。

这本书本来是同学让我帮她换掉的,结果我一时手贱翻开了第一页读了起来。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被第一个短篇《现实一种》吸引进去。在余华的笔下,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人之将死时的每一个感触:身体内开始发霉,每天能听到肋骨断裂的声音等等,那个老太太,在可怜可悲和孤寂中悄然离世,完全被儿女们忽略,而且忽略的那样自然,这样的冷漠是否存在于现实之中,我们心中都有数。接下来就是这个家族的连环悲剧,紧紧相扣,山岗和山峰是亲生兄弟,分别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孩子,山岗的孩子4岁,山峰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山岗的孩子将自己的弟弟摔死,原因很简单,就是好玩;接着山峰将山岗的儿子踹地而死,为自己的儿子报仇;接着山岗的妻子鼓励教唆着山岗将山峰弄死以为自己的儿子报仇,于是表面上看似温顺不争的山岗将自己的哥哥绑在树上,让狗将其脚掌活活笑死;接着山岗被警方抓住,执行了枪决,而山峰的妻子假装为山岗的妻子将山岗的尸体捐献给了国家,于是山岗在死后被多名医学专家瓜分殆尽,用于拯救生命,当然更重要的是来赚钱,这一段的瓜分尸体描写很是出彩,看似平淡,偶尔还透露出一丝冷幽默,然而却让人仿佛能看到白衣天使那一副副嘴脸,颇为讽刺的是,由于山岗的睾丸被成功移植到一名不育男性的身上并成功诞下新生命,所以最终来看,这个家族虽然基本死光,但还是有后得以苟延残喘的延续的。其余两篇不得不说没有太大的感触,因为笔触都是差不多的,冷漠、无视、低沉,但同时在描写中也十分细腻。最后一篇有些血腥,余华竟然将古代的酷刑全放在了一个人的身上,更可怖的是施行的人竟然是他自己。读完这篇故事后,不禁全身发冷,若一个人真正失去理智以后,是及其残忍的,对自己只会更为残忍。三个短篇总得基调十分压抑,但还算引人入胜,若你这段时间一直体会着生活中的美好,认为世界全都充斥着真善美,飘飘欲仙不知所往,那就捧起这本书来读吧,也许你会稍微沉静下来。

早期的作品真是好

《现实一种》真的是残忍的童话,仿佛走近现实中的梦魇,沉重、压抑、灰暗,梦境中所有的黑暗全部暴露于阳光下,带着强烈的魔幻主义气息,不动声色,客观冷峻的描述,令我浑身发冷。余华的文字仿佛冒着马孔多的热气与暑气,语言直接坦白,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剥离道德,将死亡还原为死亡

原始社会是没有道德的,原始社会只有生命和生命的欲望,生的欲望由种种不为人知的色块组成,汇杂为鲜红的血。也许现代世界比原始世界,或者说,现代人和原始人或动物的区别即在于道德,在余华思维的某个角落,百无一用是道德。道德不能当饭吃,也不能让死了的人复生,小说描述的,就是一个剥去了道德体系的世界,当人们被剥夺了行使道德的权利,肉体的疼痛还原为疼痛本身,它不再包含痛苦和怜悯;和疼痛一样,死亡亦还原为死亡本身,死亡意味着身体机能的退化、腐烂,这个过程由老太太呈现,死亡的另一层含义是结果,死亡,就是陡然消失于视野之中,烧成骨灰,或者成为一摊由皮肉和器官组成的垃圾,前者由两个孩子呈现,后者体现为山岗的死。我以为小说最后那段解剖过程是最全书最精彩的部分,也许是余华早年干过牙医,这回全派了用场。一片刀光剑影之中,各个科室的医生一一取走山岗的器官、皮肤和骨骼,异常残忍,却又顺理成章。如此一场屠杀远比古代将死者五马分尸的酷刑更胜一筹,却逃脱了现代法律和道德的制裁,因为它被医学和文明的光芒所掩盖。大可算作文明的一个悖论。“尽管你很结实,但我把你的骨骼放在我们教研室时,你就会显得弱不禁风。”即便结尾这句话不出现,我们也知道这场盛大解剖所要揭示的东西。人的生命是最脆弱的,在死亡面前,很多为我们所骄傲的特质其实一文不值。

现实

夏天的时候看完了这本书。心脏冰凉。现实是那么冷的东西,踏上去发出碾碎冰块的声音。亲情、爱情、友情……感情什么时候曾经战胜了时间。两兄弟,两个家庭,两种感情。最终在时间的煽风点火和偶然的故意之下,变成仇恨。现实是那么悲哀的东西,在中间划过就感觉到疼痛。小孩子的纯真是血腥的导火线。风扇的声音哑哑的响,放下书后,手指冰凉。

对不起,我无法欣赏它!

2票很差中有我的一票.没有读懂主旨.残忍\血腥\暴力\互相残杀\不通情理......这是我的真实感受......也许是我接受不了这么阴暗的现实......余华先生,见谅......

残忍的手术刀

余华的早期作品,就像他童年的记忆。充满了外科手术般残忍的冷静。每一刀下去,都会听到皮肉分裂的声音,而只有余华,可以将它冷静毫无表情的描述给你。有时的余华,让我想起三岛由纪夫,热衷于将生命撕裂给你看,每一条血管,每一块肌肉,每一刀的力量与角度,眼睛直直的看着你,似乎刀在别人的身上,而他只是行刑者。

现实一种

感觉小说的最后,太美国式恐怖片了。余华全文写的最顺的就是这一段吧。当然要说成象征手法,就变得高尚了。充满了三俗是余华的特点,看出了三俗,看到了现实。

爱上一坨冰渣子

“《现实一种》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恶梦中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当时有人认为我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看完了《现实一种》,我就发现我痴迷于余华的文字。《现实一种》中,余华描述了山岗山峰两兄弟的互相厮杀,暴力而血腥,让人看得肝颤,恶心。但是我却仍然难以放下手中的书,它仿佛擒住了人的灵魂,欲罢而不能。也许就像余华自己说的那样“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于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余华崇尚的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他始终在追求一种叙述态度,一种无我的叙述,即使是自己的事也如冷眼旁观,以零度的语言平淡处之。在他的小说中,偶然因素异常活跃,人的死亡是那样的偶然,一群人的死亡又是由一连串的偶然组成。他摒弃常理,对于常理的怀疑使余华为读者创建了一个不被重复的世界。

冷漠的叙述

这是一种冷漠的叙述,作者不掺杂任何的思想感情,仿佛高高在上,看着现实中这群生物完全没有思想的动作,同时又透露出残酷与怜悯,漠然的注视。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及少,或如梦的呓语,更让人觉得这个世界的混乱。

这是怎样一种现实?

原本因为最近心情不是很爽,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很想了解到底是怎样的是现实,也好把自己从自己编织的梦里面拉出来~~自从看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以后,我认为他是个非常有才的人,就算是很朴实的话语,却也能给你一种心里上的震撼~不过,只看完了第一篇,我就不敢看下去了~~~因为我怕我的胃受不了了~~我承认,我可能还没有搞清楚究竟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家庭就成了这样了·~这到底是哪一种现实~~?一种扭曲的人性吗~~~?结尾的尸体解剖写得仔细地太仔细了~~不过要的就是那么一种震撼力吧~~


 现实一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