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本科生》书评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
ISBN:9787508032924
作者:穆晓枫
页数:316页

一群努力的孩子

他们是天才,但他们比周围所有人都勤奋努力,认准目标,绝不放弃,追求知识,做喜欢喜欢的事,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非常喜欢那些凡事努力、勇敢、自信的作风。很难想象每天只睡4-5小时,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是做不到。美国名校对学生在社会公益活动要求很高,从而培养有爱心和社会责任心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成功的。 总之看完很激动,有梦想和激情的年轻人真美好!

对于想了解这个话题的读者还是很有帮助的

高中毕业去美国读本科,同样的主题大陆唯有这本书。虽然不够深入,但很真实。对于想了解这个话题的读者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看破国内的烂高校教育,想去国外读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呵呵。我手里有,欲购或交换的朋友请发邮件至:830bj@163.com

做什么都要努力

特地在淘宝上买了这本书来看。书是03年出版的哈佛和MIT的本科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这些人具有的一些共同的特性:也许并非是天才。一、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从小学或是中学到美国读书的,最起码英文方面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并且在国外环境长大,社会活动能力都挺强二、他们睡觉非常少,这点真是印象特别深,基本每个学生都说每天睡觉都在四个小时左右。甚至一个女孩子说她到了哈佛之后经常几天都不睡觉三、从国内直接考到哈佛读本科的是极为少数,而且这些少数基本都是在国内得了什么什么奖之类的。。。基本算是那种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四、里面有个帅哥说哈佛本科没什么好念的,他读的是MIT。他说的不是很有道理。哈佛本科是通才教育,主要让你们选自己喜欢的课,到研究生时可以专攻。而MIT本科时就比较专攻某一门专业,如计算机等。特别恐怖的是MIT本科四年要修好几百个学分。。疲于奔命五、国内有很多大学本科生读完直接被保送到自己的母校继续读研究生的,而在哈佛和MIT基本上不支持这种近亲繁殖,读完本科都是赶你出去,读研的话到别的学校去。。

从这群非常本科生看到的

虽然书名叫《非常本科生》,但是作者在叙述的立足点上还是平和的,他没有刻意要把这群求学哈佛和MIT的孩子渲染成天才,尽管其实他们大多都是天才,不管是先天资质或后天努力所致的,而是以温和平淡的口吻把他们的故事一一道来。我总认为,写这种纪实性质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写作时必须先以客观的姿态来对待,那么才能给予读者一个客观公正的平台,引领读者以端正的心态来看书,我喜欢这种平实的感觉。求学在外,特别是在如此世界闻名的学校,在外人眼里,很可能都只是看到了其外的光环。且不说每个身在异乡的学子内心的孤独,毕竟要真正融入异族的文化是多么的难,就只是说学习的强度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像我们在国内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们,多多少少总有一次两次是在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作最后冲刺过关的,侥幸心理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的宽松的娱乐的而非学习的氛围也为之创造了滋生惰性的温床。说实话,大学里面努力学习的同学总还是有的,可是还真的未至于算是十分刻苦。反观之这本书里的描述,这些哈佛和MIT的学生可真不是一般的刻苦,平均每天就只睡4个多小时,有时甚至几天不睡的做实验!就算忽略掉先天资质的差异,就凭着这样的拼搏和努力,出来的结果还能是一样的吗?再一个就是外国的通才教育,像哈佛的本科就是实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不需要在本科阶段就像我们一样的接受过多的专业课程训练,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课学习。这样一来大大的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对事物做整体性而非片断式的思考,避免了使学生沦为社会中一个孤立的分子看问题。同时,通才教育也不排斥专业的强化,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为通才教育制定了五项标准,其中一项是:在某些知识领域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这正好反映了通才教育的初衷,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作导师,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发展,这样必然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点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学生大多都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同时这些优秀的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也特别看重这一点。人之初,如玉璞,可雕可琢,而教育机构传播的思想最能影响年青人的价值取向,导人向善或向恶。如果学校是如果看重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潜移默化之下学生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一群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合格的社会接班人。


 非常本科生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