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话 : 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540764326
作者:斯迈利 (Smiley,T.) 编
页数:11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苏格拉底并非第一位进行哲学对话的人,柏拉图也并非第一位书写哲学对话的人。但是,由于柏拉图作为剧作家、哲学探索者和散文大师的独特天赋,他对交谈中的苏格拉底的刻画也就为这种体裁的写作树立了标杆。如果说柏拉图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处理是精妙绝伦的,那么其中的一个原因将会是:对他来说,对话就是哲学。甚至“辩证法”——他用来表示正确的哲学方法的术语——从非常字面的含义上讲就是指进行对话的学问。 众所周知,柏拉图哲学经历了从早期着重叙述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到中期主要表述他自己的理念论(theory of Forms),再到晚期借助新的视角和方法重新思考其以往想法的发展。对话形式本身在发生改变,这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早期阶段,令人难忘的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探问他所遇到的那些人的信念、生活和价值体系,并羞辱他们、开导他们或者更经常地只是简单地挫败他们,所作的一览无遗的描述。而后,我们却趋向于发现,苏格拉底——或者代替他成为主要发言者的不论什么人——在把其对话者变成发展其自己的建设性见解的搭档。 与这些众所周知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另一种发展,它很少得到专门的考虑,但是如果我的看法没错的话,它却能给这种多维的研究路径(multidimensionalmedium)增加另一种维度。下面,我的讨论就将集中在柏拉图实际上是如何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进行角色分配这一点上。 尽管我主要关注的人物将是西米亚斯(Simmias)和克贝(Cebes),但还是让我从另外一组对话者也就是格劳孔(Glaucon)和阿狄曼图(Adimantus)开始吧。他们是柏拉图的兄弟,并且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他们也是《理想国》(Republic)中大多数时候苏格拉底首要的对话者。而《理想国》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通过构建理想城邦来论证实现正义的好处。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曾注意到,对此二人,苏格拉底都仅在一种情形下借其父名称之为“阿里斯通之子”(sonofAriston)。这两次称呼都发生在很关键的时候,并且,苏格拉底都很大方地对当事人的发现给予肯定。在第4卷(427c6d1)中,在完成他对理想城邦的构建时,苏格拉底对阿狄曼图评论说:“那么,阿里斯通之子,到目前为止,你们的城邦是会被建立起来的。”而在第9卷中,在他的整个论证达到高潮时,苏格拉底问了格劳孔一个结论已包含在其中的问题:“我们是雇一名传令官呢,还是由我自己来宣布:阿里斯通之子断定,最善良、最正义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也就是最具王者风范并给自己作王的人……?”(580c) 更明确地说,“阿里斯通之子”第一次是指阿狄曼图,而第二次则是指格劳孔。但是对于当代读者来说,这种借父名(在古希腊就相当于姓)对其子的称呼当然首先指的是比他们更著名的兄弟——柏拉图本人。

名人推荐

戴维•塞德利揭示了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对剧中人物在严格哲学意义上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这篇论文也附带表明,完成这项任务对历史、哲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要求已达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乔纳森•丹西研究的是《自然宗教对话录》中作者自己的声音的问题,但是他把它完全倒置过来,并根据休谟认识论的独特性而提出一种完全崭新的阐释。而简•希尔在此对《哲学研究》中的诸多声音及其与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主题构想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蒂莫西•斯迈利(Timothy Smiley)

内容概要

&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剑桥基督学院研究员,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他发表的论著包括与朗(A. A. Long)合著的《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1987),以及很多有关古代哲学的论文。他与G. Bastianini一起编辑了长达335页的有关柏拉图《泰阿泰德篇》的佚名评论。另有《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Plato’s Cratylus, 2003 ,Cambridge)和《创世说的古代批评家》(Creationism and its Critics in Antiquity, Berkeley ,2007 ) 等著述。他曾在普林斯顿、伯克利和耶鲁做古典学与哲学的客座教授。1986—1992年曾担任《古典学季刊》(Classical Quarterly)的编辑,并于1994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 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eele)哲学教授,1988—1989年在匹兹堡大学做客座教授;1993—1994年在牛津万灵学院做访问学者。其主要著作有:《当代认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Blackwell, 1985),《贝克莱:一种导论》(Berkeley: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1987),《道德的理由》(Moral Reasons, Blackwell, 1993),《实践的现实》(Practical Re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和《无原理的伦理学》(Ethics Without Principl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简·希尔(Jane Heal),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圣约翰学院研究员。维特根斯坦是她的研究重点,已出版的著述有《事实与意义:奎因和维特根斯坦论语言哲学》(Fact and Meaning: Quine and Wittgenstein 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lackwell, 1989),《摩尔悖论:一种维特根斯坦的进路》(‘Moore’s Paradox: a Wittgenstein Approach’, Mind, January 1994),以及《心灵、理性和想象:心灵与语言哲学论文选》(Mind, Reason and Imagination: Se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Langua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997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译者张志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西方哲学十二讲》等。

书籍目录

序言
演讲一
柏拉图《斐多篇》的戏剧人物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
演讲二
“因为作者在此被抹去”:
对休谟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运用对话形式的哲学反思
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
演讲三
维特根斯坦与对话
简·希尔(Jane Heal)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编辑推荐:对话是一种基本的交流形式,以对话的形式来表达哲学思想的写作,也由于具备了对话的形式而获得了某种内容上的不同:它可能更为丰富、复杂和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选取了哲学史上三位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哲学家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由英国当代的三位哲学教授从对话形式与其内在哲学思想的关系入手进行作品解读。论文来源于这三位学者在英国国家学术院围绕“哲学对话”主题所作的演讲。三位学者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和简•希尔(Jane Heal)都是英国剑桥等大学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教授,其中有两位是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作者简介

很多最伟大的哲学家都曾用对话形式阐述他们的论证,但是,对话形式本身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考察了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采用对话形式写作的理由,并探讨了哲学内容与其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哲学对话 : 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演讲一:柏拉图《斐多篇》的戏剧人物“在《裴多篇》中,柏拉图似乎正在试验一种能把苏格拉底的怀疑与他自己对真理的探索连接起来的方式。怀疑如今不再先于发现,而是发现过程本身的组成部分。他一再把苏格拉底的启发法(method of enlightenment)表现为先鼓励对话者自由发达自己的各种怀疑,然后再通过发现正确的论法去消除它们。怀疑不可被压制,否则,它们就会破坏理性信念。它们就像我们心中受到惊吓的孩子,需要被施魔法来摆脱恐惧(77d-78a)。但是,被恰当激发的怀疑对哲学家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资产——它能为对真理的探求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引导。而被不恰当激发的怀疑只能是一种障碍,甚至会使我们盲目,看不见就在眼前的真理。我们必须试着让自己少像西米亚斯,多像贝克。”(P28)作者认为,《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系列谈话中的一个转折点,之前谈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占主导,与其谈话的对象几乎都是逻辑上不清晰或者是自以为掌握了某种真理但其实并没有;其之后,苏格拉底则更多退到一个倾听者的位置,很多的推论是彼此合作性质的。作者认为,后期很多对话,是柏拉图在继承苏格拉底之外,又吸取了毕达哥拉斯之流的一些主张。而《裴多篇》虽然属于早期对话,但这里柏拉图其实已经做了某种尝试,其中的另外两个西米亚斯和克贝并非随手拉来的两个人,而是柏拉图自有其打算——西米亚斯所提出的“灵魂即和谐”说实则来源于费罗劳斯的圈子,与其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灵魂不朽”在其之前就已经被毕达哥拉斯之流提出,但其并未真正理解“灵魂不朽”,最终克贝乃被信服。而西米亚斯最终的有所保留,并不意味着对之前苏格拉底论证的削弱,乃是正巧呼应了苏格拉底谈话中的一段对“厌恶辩论”的批判。西米亚斯也说过,贝克的怀疑是建立在审慎之上的。再次,贝克和西米亚斯正好构成了一组恰当的怀疑 vs 不恰当的怀疑。私以为,演讲者对于《裴多篇》的解析,正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教会读者顺着对话者所属的不同的圈子,来分辨哪些主张是柏拉图对于苏格拉底的继承,哪些其建立师承之上的自身的发展。此外,我们也更加清晰地看到柏拉图对话中文学技巧的高超。演讲二 因作者在此被抹去“《对话录》大概代表着这样一个转折点,即把世界比作文本的隐喻在作者们的自我意识中再也不起作用了。当然,我在此所说的"隐喻"其原初含义并非如此,而是对世界及其创造者的关系所做的大概是文学性的描述。那种描述的生命力已经随着启蒙时期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终结,尽管按照我另类的观点,贝克莱曾竭力地想复活它;不过,从那以后,它只是作为隐喻而存在着。休谟所起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运用隐喻来推翻隐喻自身,把它逼向绝境。”(P72)作者这个另类的观点确实有些“神棍”,但也真的很有意思。作者认为Hume的真正企图通过不断闪烁的对话形式将作者从文本中尽可能地消除,从而表达多种声音,更重要的是完整这样一个隐喻:即我们是无法从实际生活中推断出上帝的存在,但这绝对不代表上帝不存在;因此,在文本中,作者消除尽量消除自身,让读者无法找寻,但读者肯定也无法由此推出作者不存在。这样一来,《对话录》第十二篇中 费罗 的转折就显得很好理解了,那些自然倾向或感情倾向是无法通过理智消除的,此转折并不代表对前面十一篇的贯彻和批判的放弃,而是某种开放式的留白。在读正文时,我曾一度很疑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休谟曾说过,其抨击的对象并非宗教本身,而是通俗宗教中的种种迷信和妄见。《对话录》令人最费解的地方之一,莫过于 裴罗 最后的“折回”,其实对于熟悉休谟的人来说,这并不让人感到太过于惊讶。其在《宗教的自然史》的末尾说“相信不可见的理智性力量的普遍倾向如果不是原始本能,至少也是人的本性的一般伴随物”,而私以为这并不与之前对狄美亚“涉及论”的驳斥相矛盾。对涉及论的驳斥乃是对其推论力量缺乏的驳斥,而这里的“自然倾向”,则是一种情感上,理智无法驳斥的自然倾向。因此,正文后面附录中的补充就显得极为重要,这里就可以看出的是通俗宗教和哲学/理性宗教的差别,而前者才是休谟真正想要攻击的。正如《宗教的自然史》中,休谟曾说过,一个完善的圆满的无限的概念是对于普通智识的民众难以企及的,或许这也是休谟攻击必要之所在。但私以为,休谟本质上是非常具有宗教感,甚至说是在捍卫真正的宗教。 演讲者的“隐喻”似乎有些过度阐释,但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解读的方式,也不白费休谟老年的一番苦心。
  •       无论仅仅从形式上来说,抑或就本质而言,“对话”或许都是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而对于语言的研究也向来是哲学思考的重要主题。近20年前,在英国国家学术院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中,参与讨论的哲学教授们就“哲学对话”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以下简称《对话》),便集结于那次研讨会。  《对话》由三篇演讲构成,收录了关于西方哲学史上三位著名哲学家之作品的探讨。首先便是柏拉图。这位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如今留存于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以对话形式完成的。戴维•塞德利以柏拉图对话的名篇《斐多》为话题,探讨了对话形式在柏拉图进行思想阐述时所发挥的精妙作用。通过精心挑选并刻画其他几位对话人物,即西米亚斯、克贝等,柏拉图展现了他眼中的苏格拉底,并进而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哲学。如果对于《斐多》乃至全部柏拉图作品,仅从其表述的内容来进行理解和把握,这固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丰富的哲学思想,然而,对于“对话”形式本身的忽视也将使人们失去领略柏拉图哲学更丰富内涵的机会。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形式”与“质料”两者之间,前者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对于柏拉图哲学对话的关注,也应当不仅仅停留于对其内容的读经般的分析,根据文章作者的角度,如果能够对这些作品进行某种统领式的结构性把握,读者将发现更多未曾言传的柏拉图的思想秘密。通过对于对话形式的关注,作品中不同人物由于性格与学识的不同,在对话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不同的表现:有人因为自己原初对于理论的轻信而在最终导致了对于结论的过度怀疑,而有人虽然在开始时对论证充满质疑,而最后却能够达到某种认同与信奉。人物的这些不同表现,一方面推动着对话的进行,另一方面也由于采用了对话形式而得以实现。  《对话》的第二篇是关于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的思考。乔纳森•丹西认为,通过以对话形式来写作,休谟将自己从作品中“抹去”,虽说哲学著作理应是哲学家思想的明确表达。作为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的休谟,休谟抨击传统虚假的形而上学,认为真正的形而上学思考即哲学思考应该以我们的理智范围即经验为限,超出这一限度的思考都是非法的和无从确定的。正因如此,对于休谟来说,在作品中将自己“抹去”,并不是一种随意的选择或者偶然的写作尝试,也不是迫于社会环境的压力而怕暴露自我、被他人抓住话柄;相反,他在作品中清除自身痕迹的愿望是问题的性质本身使然,也就是说,对于超出理智范围的问题的思考,休谟唯一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而在对话中“抹去”作者恰恰传达出他对创造者是否存在这样的超出理智范围的问题的没有立场的立场。与柏拉图对话相比,丹西认为,《自然宗教对话录》无论在义理上还是结构上都更加错综复杂,但是,无论如何,对话形式一经被采用,它也对哲学思想的表述发挥着与对话形式之于柏拉图著作那般如出一辙的作用,那就是,把自己想说的东西以默示的方式显示在对话形式本身当中。  第三篇演讲是关于维特根斯坦的。近年来,对于维氏哲学的研究是思想界的一大热点。《对话》一书关注的是哲学著作中的对话,而正如简•希尔本人所认为的那样,维特根斯坦是否的确使用了对话的形式来完成他的著作,这本身便是一个理论问题。当然,希尔的观点是肯定的,至少在那部可谓横空出世的《哲学研究》中是如此。相较于柏拉图通过对话来丰富文本的张力、婉转表达他自己在思想上的创新,或者休谟以对话形式“抹去”自己、从而言说问题的不可言说性或不可解决性,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对话可谓是一种“自问自答”般的思想“交流”:它是富于跳跃的,也更是逻辑的;是看似零散的,却又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来说,这种独特的对话形式,也几乎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内容本身。对于曾经阅读过维特根斯坦作品的读者来说,他的哲学是富于启发性的,而困惑也往往由此而生。从对话角度看待维特根斯坦哲学,这为我们理解其思想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可靠的途径,而能够为读者提供阅读哲学著作的新途径,也是《对话》一书中三篇演讲的共同愿望。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是围绕“对话”这一视角展开的哲学探讨。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对话》一书具备了对于原始文本的精到解读,于是可以是一种思想研究的极好补充和提示;对于热爱思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以在我们阅读柏拉图等大师作品的同时,提供某些平时自己或许未曾留意到的细节,也因此可以成为一种饶有趣味的阅读体验。本书的译者张志平先生,长期研究欧陆哲学,相信他的译文可以为读者们“聆听”大师的哲学对话,提供一个良好的剧场,而从中或许可以引发出更多的关于“对话”的哲学。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当现代的哲学家们大都不约而同地转向论文写作,而古老的对话体裁则倍受冷落时——本书三位作者通过引领我们回顾曾经存在过的一种“从修辞学角度阐释哲学”的写作方式,即“每一种对话都不仅是作品的一种修辞学形式,它还隐藏着作者的思想意图或态度”,以扭转现代哲学写作的偏执趋向。这大概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
  •     总结性的探讨,很表面,但以上的几个人绝对是神一般的人,可以做为了解他们的纲目性书籍。
  •     我不忍心给这本书评分的原因是我太爱送我这本书的妹子了,以至于我舍不得吐槽。@我是阿瞪呀
  •     我还是觉得,近代以后的哲学更复杂、更精致也更有趣。书很好,译得也很准确~
  •     当作是柏拉图斐多篇的引入了,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的对话体问题暂留到以后再读。
  •     一开始以为是一篇研究三个哲学家思想内在关联的论文,后来发现是研究“对话”
  •     唯一一篇书评还都是抄书的。 “对话”在哲学中的形式、作用…… 当代哲学无奈地一遍又一遍阐释前人。
  •     越图里的偶然发现。论文集。最有启发的大概是标题,让我把他们想到了一块……
  •     漓江出版社的子午线译丛我已经买过好几本了,选题的品质和出书的效率值得关注
  •     不明觉厉
  •     哲学阐述方式研究 形式与内容
  •     文本细读,讨论对话这一书写形式的表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话与文学在写作上看齐。
  •     关于Hume的演讲二精彩!
  •     有点难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