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艺术》书评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11405313
作者:文森特·赖安·拉吉罗
页数:348页

艺术地思考——评《思考的艺术》

艺术地思考——评《思考的艺术》思考——在更多的时候是被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的。人类研究大脑的物质结构、工作机理,总结出花样众多的思考经验技巧,试图探寻大脑思考的本质和规律,甚至发明出计算机来作为辅助工具,以求增强思考效能,却少有人把思考作为艺术来看待。艺术就意味着体验享受、分享共有。艺术源于生活、起于科学,却高于生活,超越科学。把思考作为艺术来看待,就把思考纳入了人文关怀的范畴,如此一来,思考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体验享受,一种精神追求。思考一直是伴随着人类这个生物体而产生的附带品,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从整体上说,思考伴随着每一个人,但哲学家的思维与工人农民的思维差异之处不仅仅在于内容。因此,优秀的思考者是如何思考的、良好的思考究竟能否习得等问题,就成了人们心头萦绕不去追问,人们迫切需要一本系统阐明思考方法的指导用书来满足需求。《思考的艺术》一书,主要包括4大部分共15章节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关于思考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思想,阐述了思考的内涵、重要性及其运行机制。第二部分主要讲如何培养创造性,通过表达和阐释你的问题和观点、调查问题及产生思想这3个阶段,就可以获得一些创造性思考。第三部分主要讲如何培养批判性,以批判性态度去审视思考过程,修订完善问题及争议解决方案。第四部分主要讲如何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个人的观点思想更容易得到理解、认同和支持。概而言之,本书以纵向递进作为主体逻辑结构模式。建立批判性思维模式——运用创造力来寻求解决问题对策——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完善解决方案——运用沟通技巧来赢得他人对方案的理解支持。因此,虽然在“引言”中作者介绍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调整章节阅读顺序,但是,依据个人读书经验不建议读者随意调整章节阅读顺序,对于有一定批判性思维知识积累的读者来说,有些章节可以略读。本书阅读难度介于纯理论书籍和纯方法论书籍之间,既有概念原理介绍,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特别适合初识批判性思维的读者学习使用。相对于其他大篇幅介绍形式逻辑、逻辑运算的思维工具书来说,本书即注重于工作生活中的实践运用,又丝毫没有降低理论高度,书中还有不少精彩语句值得反复玩味,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在各个章节开始之时,均以故事作为引子,能较好地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对于各个章节后的练习题,大多出于美国本土,或是全球性的问题,对于像我这样视野比较狭窄的读者来说,完成起来相对困难,建议读者挑选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热点话题作为习题来练习。“理解理论原理——掌握方法技巧——大量实践练习”是学习掌握实用技能的一般方法步骤。良好的思考是一种习惯。对于有意养成良好思考习惯的人来说,良好的思考更是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技巧。良好的思考是一种态度,对于书中各种方法技巧,在于理解,更在于运用。人,就像一棵能够思考的芦苇。是芦苇,却因思考而不同。摘录精彩语句: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提高思考能力的难度取决于你的态度和习惯。只要一个人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他就应该享有被尊重和不受干涉的权利。拒绝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加深错误的严重性。要想看起来不费力,你必须先努力。写作实际上是一个习得的活动,培养习惯比先天遗传更为重要。勤奋比努力更重要。

思考的技巧

与其说是说思考的艺术,与我不如说思考的技巧:1 明了别人说什么,他的论据和结论是什么2自己的观念和经验是什么3别人的论据和结论有没有漏洞和错误,前提是尽量减少自己偏见对此的影响3提纯自己对此观点的思路和况4总结别人和自己的思考思路,用于以后的思考。

主动阅读:《思考的艺术》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你真了解思考吗本部分:第一章关注思考的定义、重要性,怎么思考,思考的环境,思考的重要关联项。思考的基础,思考与自由意志、真理、认知、道德息息相关;拓宽视野,创造性思考的基础和阻碍因素;批判性评价的方法,和应用方向:阅读、倾听、观察。第一章 发展你的思考什么是思考(WHAT) 思考是能够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动;思考是探寻答案,是获取意义。思考的重要性(WHY)一名优秀的问题解决者,不仅需要具备事实性知识,还需要具备缜密的思维。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情形,必须分析争议、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在工作中,同样需要分析争议、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特别是应对知识大爆炸、通信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的崛起,需要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技巧。运用大脑和心智(HOW) 心理活动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产生阶段和判断阶段,在解决问题和决策时这两个解决相辅相成。产生阶段:这个阶段和创造性思考联系最为紧密,大脑会产生各种关于问题和争议的概念、不同的解决方式和可能的解决途径或者反应。判断阶段:这个阶段和批判性思考联系最为紧密,在该阶段,人们对产生的想法进行检查和评估,并且在适当的地方予以补充完善,然后做出判断。良好的思考是一种习惯良好的思考不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习惯问题。提高思考能力的难度取决于你的习惯和态度。本书提供了如何进行思考的原则和方法,但是要求读者:提供思考技能的愿望和学以致用的渴望。本书的结构 全书一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帮助读者扩大视野并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第二部分,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想法的一些原则、方法;第三部分,通过批判性思维批判想法的一些原则、方法;第四部分,帮助读者将想法展示给其他人并说服别人。努力获得最大收益(WHERE) 最好的改善不是你假设你的工作习惯复合你的需要,而是通过实验来发现哪些方法对你来说真正有效。考虑时间;考虑地点;考虑条件;利用感觉 思考和感觉最恰当的关系是和谐的,而不是彼此排斥的。感觉在问题解决和决策方面的作用是不可计量的。感觉在科学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智的选择是拒绝想感觉屈服,平心静气地反思这些感觉并将有价值的感觉从庞杂的感觉中分离出来。学会全神贯注高效的思考者不是没有被打断过,而是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去应对。应对挫折 一个好的思考者掌握应对挫折的策略。让讨论有意义 讨论的最大作用是能让我们深入理解问题并且提高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讨论最坏的是损耗精神、制造敌意并留下一些非常重要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设定合理的预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和感情用事贡献但不支配避免分散注意力的言行举止积极倾听公正判断忍住喊叫和插话的冲动思考的初级策略如果练习包含了一个待分析的陈述,仔细地再读它一遍,确保你已经明白它的意思。如果一开始没看懂文字,不要一直盯着这些内容看。如果陈述所说不是事实,指出错误所在并解释这个错误是如何让陈述不成立的。如果陈述混淆了两个术语或观点,区分它们,并指出混淆所产生的影响。如果陈述的结论只是可能结论中的一种,指出其他结论,并说明它们为何合理(或者更为合理)。如果陈述或者部分陈述可以解释,就使用假设法进行分析。如果练习包括对话,请带着不同的目的把它读上几遍。首先阅读对话,从整体上理解对话的内容;其次,读每个人的评论,注意每个人思想的变化和逻辑一致性程度;最后,读内在含义和假设,这些是没有直接陈述出来的想法,但可以通过直接陈述出来的话推导出来。第二章 建立基础在成为思考着的过程中,关于自由意志、真理、知识和道德等的看法将会发挥不同的作用。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只有承认你能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并相信认真思考可以发挥作用,你才能学会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来处理问题。什么是真理 真理不可创造,人只能领悟真理、酝酿表达。什么是知道 知道的过程是动态的。知道的方式个人经验观察报道记忆的问题 记忆完全可以被自己的预期、情绪化偏见所操控。什么是意见表达喜好表达判断理解原因和结果一个事件可以先于另一个事件发生,但是并不一定是另一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不是所有因果关系都是有力和必要的。人类事务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自由意志因果关系往往是复杂的。道德问题道德判断的基础 道德判断最可靠的基础是人们有独立于任何政府和文化而存在的权利,它是大多数道德体系的基础。只要一个人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他就应该享有被尊重和不受干涉的权利。共同基础:人际关系创造出各种职责,除非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不去这么做,否则我们都应该以履行这些职责为荣。某些理念能够提升人类生活,帮助人们去履行对他人的职责。只要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该以此为荣。某些行动的结果有利于人类,而某些行动的结果有损于人类。情境改变状况。应对困境第三章 拓宽视野如何变得有个性个性张扬3步骤:知道你的思维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将你自己的观念进行整理和评价;选择几个最佳的观念;阻碍思考的习惯干扰思考清晰度的习惯:“我是更好的”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印象自我欺骗克服坏习惯第四章 成为一个批判者批判性评价的界定 批判性评价是对读到、听到或看到的信息进行积极、深入的质问。这种评估的批判标准不是评估作者的观点与你的观点之间有多高的匹配度,而是评估作者的观点是否准确与合理。进行重要区分区分人物和观点区分审美和判断区分事实和解释区分字面意思和反语区分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区分语言和现实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略读:略读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作者写的是什么主题?作者对该问题的观点是什么?书中或文中主要部分(小标题)是什么?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提供了多少论据?论据是什么类型?反思:我对这个问题持有什么观点使我对作者的观点产生了偏见或敌意,使我不能公正地对待和接受他的观点?阅读:加深和精炼你的理解。随手在最重要的句子下划线做记号。接下来,用完整的句子写出你的总结,尽可能保持其原有词句和顺序,以免曲解。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对作者提到的例子进行简短的注解。这样,整本书就可以被简化为几句话,长篇文章可编程七八句话甚至更少。评价作者用的术语有模棱两可的地方吗?作者是否用了情绪化的语言来替代论据?例如是否使用下面这些易于激发情绪反应的词语:困扰、恐怖主义、强奸、审查机构、差异、多元文化、人权、家庭价值观、公正、授权、自由、自主、权力和选择。作者的例证和主题有关吗?作者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例证?作者的例子是否典型和全面?例如作者应用了一项科学研究,该研究是否被反复验证过?例如作者引用了一项调查研究,如何组织和管理该项研究呢?样本量有多大?是随机抽取的吗?作者引用的信息源现在还有吗?作者引用的专家权威可信吗?作者引用专家的观点是否得到了其他专家的赞同?作者是否承认逻辑上的错误?作者关于例证的结论最合理或更合理吗?表达判断如果你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确切地解释并论证你的立场。如果作者的论证中有一些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内容,让你不能给出一个表扬的反馈,那就不要试着表扬。如果你必须处理想冲突的论据,你不能确定自己确切的立场,那么发现冲突并解释为什么你不能确定。评价范例批判性倾听的策略第1步,将先验观念抛在一边;第2步,关注信息;第3步,确定核心观点和支持信息;第4~5步,评价信息并表达你的判断。批判性观察的策略视觉沟通的一种形式是统计图表:批判性地观察图表,要依靠数据本身来判断其意义,而不是依靠数据的形式。记住图表的设计有助于揭示其意义,也能歪曲信息。视觉沟通的另一种形式是广告:批判性地观察广告,你必须牢记广告的目的是影响你的情绪而不是你的思维。视觉沟通的第3种形式是戏剧化表演:批判性地观察戏剧化表演,需要从角色、情节、场景和主题上提出基本的问题。微信公众号:mobworks

学会思考,永远不会太晚

在朋友的推荐下,近期看了一本文森特•赖安•拉吉罗的《思考的艺术》。这是一本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思维技能训练书。我以前爱看有逻辑训练题的书,但从没翻看过这类涉及思维训练的经典国外译作。可能是因为本身我的薄弱,加上译者翻译地不尽如意,看此书的时候稍感吃力,但还是有些心得体会。一、关于思考的习惯哲学家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做世界的极限。”所以,一个人要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就需要更加深入和精确地领悟他每天所要经历的事情。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最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具备清晰的思维判断,才有进一步创造的可能性。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强大的思维体系,本书分析了阻碍思考的习惯,建议读者保持批判性思维, 让写作和演讲变得更有效率,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创造能力的人。我时常在工作中会有这样的困惑,开会讨论项目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听同事们的发言,很少自己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的发言会不会幼稚到别人暗自发笑。《思考的艺术》这本书就总结出阻碍思考的几个习惯:“我是更好的”、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印象和自我欺骗。要深入挖掘并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除了不断学习拓宽视野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书中提高的这几个阻碍思考的坏习惯。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你必须根据事实情况来选择那些解决的信息,要客观公平地评价这些信息,只有在你对自己坦诚的时候才可以做到这一点。二、关于道德的判断成为一个审慎的思考者之前,需面对很多基础性问题;而在判断一个问题的时候,理解因果关系非常重要,这里涉及到一个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是否可以判断,这是现代思考中最混乱的问题了。很多人认为道德问题不可以判断,他们认为进行“价值判断”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是肤浅的。如果价值判断是错误的,大学就不可能纳入伦理学、哲学和神学,所以这种观点显然是愚蠢的,如下面的例子表明,价值判断是不可避免的。纽约市一名20岁的母亲将自己的三名幼子丢在布满垃圾的出租屋内,不加照管。警察在屋里发现了正在挨饿的三个孩子,醉笑的孩子卡在床垫和墙壁之间,身上布满了苍蝇和蟑螂,而最大的孩子正在二楼的窗台上玩耍。警察判定这个母亲犯了过失罪,法院予认可。他们进行判断错了吗?不,判断是不可避免的。她要么犯了过失罪,要么没有。不论对这样的道德问题作出判断有多难,我们都必须进行判断。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更新传播速度非常之快,我们每日都可以看到官员腐败、校长性侵、娱乐圈绯闻,一些人死去,一些人苦恼,显然在不辨真假就转发、评论甚至辱骂,不仅是一个不具备思考能力的人的表现,更甚者会错误引导整个社会舆论。前段时间热火朝天的“埃及神庙到此一游”事件,丁浩锦小朋友刻字被无数国人转发责怪,同一时间也有人跳出来说“孰能无过,何必对一个小孩子这般辱骂”。感触颇深,如果每个人都抱着负责的态度去转发评论,去思考并作出判断,通过讨论得出最优的价值判断,谣言不攻自破,真相浮出水面,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也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批判性的保持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不可否认,大量信息之中鱼龙混杂,我们在快速浏览信息的同时也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学会甄别,而不是全盘接受。“批判性评价是对读到、听到或看到的信息进行积极、深入的质问。这种评估的评判标准不是评估作者的观点与你的观点之间有多高的匹配度,而是评估作者的观点是否准确与合理。所以,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的人更不容易被信息所欺骗和操控。”本书在保持批判性阅读中给出如下建议:区分人物和观点;区分审美和判断;区分事实和解释;区分字面意思和反语;区分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区分语言和现实。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无论它多么创新,总会有提升的空间。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思考者必须保持的态度。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某高中开学演讲中说:“你们需要通过理科课程的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治疗癌症和艾滋病,开发新能源技术和保护人类的生存黄精。你们需要从文科学习中培养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消灭贫困、愚昧、犯罪和歧视现象。”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思考的能力。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对于思考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要求我们学会思考,并不断更新思考的能力;在历史进程中,学会思考,永远都不会太晚。合上书本,对自己提一个要求:摒弃阻碍思考的坏习惯,拓展视野,在日常阅读及工作中保持批判性思维,去诠释思考的艺术,人生的魅力吧。

思考力,让你成为想成为的人

人体的体能或者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开始下降,而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却没有身体的限制,只要你驱动你的智力、思考力生长,伴随你的一生,智力、思考力都会持续生长。 思考力是一个人一生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一个人的思考力质量决定了其做决定和选择的质量,决定和选择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力,行动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生活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思考力才是一个人认知大自然、认知世界、拓展视野的真正的阻碍力。对大部分人来说,身体的结构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人与人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在本质上都是由于思考力的差异引起的。比如说,有的人就认为了有了孩子就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因此哪有时间读书。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人。我们会发现,周围也有这样的一类人群,他/她们都生了好几个孩子,在这期间,什么都没有耽误的上了学毕了业,读了很多书,出了书,做了产品,做了推广营销等等。大部分时候,不是我们不去做,不是我们没有做,不是我们做不到,更大的挑战与问题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没有想到、没有观察到、没有计划到。这是想象力的问题、创造力的问题、观察力的问题,归结于一点,就是思考力的问题。是我们不求思变、不求革新的思考力阻碍了我们。 几乎所有人都会思考,这种能力是与生如来的。如同春天树枝会发芽,清晨鸟儿会唱歌一样,是我们人的基本能力。但是如何用好这个能力,发展这个能力,不断的增强这个能力,如同火箭升空一样具备了加速度一样的生长能力,才是人在思考力上差异的根本。有句俗语叫“穷则思变”,可见思是变革的根本起点,一个人革新的起点是从思考力上开始的。如果是求变,首先要反思我们自己的思考力是不是需要变革。实际上,更有效的正确思想是,我们的一生都要寻求思考力的不断革新,保持思考力的持续发育和生长。如果思考力停止了革新,停止了生长,我们将依赖哪一种能力保持人生的高效生长。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缺少变革的动力,缺少生长的空间,极有可能是自己停滞了生长和革新的思考力引起的。 思考力帮助你成为独立的个人,达成物质与精神的自由,成为你自己希望成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成为其他人希望你成为的人,做其他人希望你做的事。我们只有思考力独立了,即是独立思考了,才会为自己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家园;否则,其他人创造的基础和家园终究是其他人的。不断变革自己的思考力,找到思考力的增长引擎,去积极主动的变革自己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世界,达到财务自由、个体自由、精神自由。 关于思考的论述和思考的方法学,《思考的艺术》是一本极好的入门级的书。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基础和概述,包括了什么是思考,思考为什么重要,通过大脑和心智怎么运用思考,思考可以成为习惯,思考相关联的感觉、专注力的问题;思考受到我们认知方面能力的一些约束和阻力;我们要注意的通常阻碍我们启动思考的习惯;我们同样要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批判,特别是在阅读、倾听、观察方面上。 第二个部分主要是讲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满怀好奇,寻求挑战;有效表达问题和争议;融会贯通的进行调查和研究;激发想象力,产生新想法。 第三个部分主要是讲批判性思维方法的应用,在解决问题和争议方面的应用。 第四个部分主要是践行思考的方面,包括说服、演讲和写作。 附: 特别喜欢作者对批判性评价的论述,原文如下: “批判性评价是对读到、听到或看到的信息进行积极、深入的质问。这种评估的批判标准不是评估作者的观点与你的观点之间有多高的匹配度,而是评估作者的观点是否准确与合理。”微信公众号:mobworks

想一网打尽,但都不够深刻

看这本书是因为秋叶的推荐。之前重新阅读了:ask the right questions。然后就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的英文版来对照着看。书中包含了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有效沟通三个部分。就如本书的推荐中说的,同时讲到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书并不多,如果能对比着讲出来,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可惜的是本书的框架虽然不错,但细看每一部分都比较粗糙。批判性思维的部分不如ask the right question,创造力的部分更是让人失望。其中有关创造力的流程的结构,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触及创造力的本质。所谓的四个步骤:寻找挑战,表达问题,调查问题以及产生想法,只是思考问题的一般流畅,并不是创造性思维所独有的。书中真正讲到创造力的事实上只有三页,而且基本只是描述性解释。书中的例子大多数也设计的不够有启发性。想通过此书提高创造力基本上不可能。最后吐槽一点,英文版的排版字小,段之间很挤,margin也窄的让人喘不过气。很久没看到排版这么烂的书了。看了出版社:pearson。以后要避免再踏入雷区。

检视阅读:《思考的艺术》

作者作者Vincent Ryan Ruggiero,根据 mind-at-work 网站的介绍,其和写《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一书的作者 Vincent Ruggiero 是同一个人,但是不清楚为什么不同阶段在不同书籍作者一栏的署名是不一样的。全书主题 作者定位本书的目的是教会读者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全书一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帮助读者扩大视野并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第二部分,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想法的一些原则、方法;第三部分,通过批判性思维批判想法的一些原则、方法;第四部分,帮助读者将想法展示给其他人并说服别人。本书讨论的范围是关于思考的艺术,具体地说就是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艺术,使用创造性思维产生有效的想法,使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想法。本书关于思考的定义:思考是能够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动;思考是探寻答案,是获取意义。第一部分 你真了解思考吗本部分主题帮你深入理解思考的过程,澄清一些重要的常见的理解方面的错误概念,如事实、知识和观点,指出那些破坏思考的不良习惯,并教你如何成为一名更具批判性的读者。第一章 发展你的思考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思考是自动完成的活动吗?个人能否控制?做白日梦是一种思考吗?感觉可以有效替代思考吗?接触的思想者是否也会像普通人那样经历思路阻塞、不能专心和思绪混乱?思考技能是后天习得的还是与生俱来的?第二章 建立基础本章节解决的问题:帮助读者判断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审慎的思考着。你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你的掌控,还是由你的基因或环境决定?你想要实现的一些东西能够实现吗?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你明知某事却仍会误会它们?你的记忆力可靠吗?有权持有自己的观点就意味着所有观点是正确的吗?第三章 拓展视野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怎样成为独特的自己?介绍一些可以帮助你增加独特性和发掘自身发展潜力的方法。第四章 做一个批判者本章节解决的问题:如何分析和评估你所获取的信息,并决定该信息是否值得接受。(因此本章读者将学到一些如何分析和评估信息的独特策略。)第二部分 充满创造力本部分主题:在问题和争议演变为危机之前将它们识别出来;用富有创造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非毫无创新的、普通的解决方式。你将学会如何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以及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第五章 创新的过程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澄清这些关于创造力的误解:“创造力是不能习得的”“富有创造力的行事方法就是忽略传统方式”“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具有创造力”“服用药物可以提高创造力”“创造力和心理疾病有关”详细阐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具有的特点;对创新的过程进行概述,并为你提供使用创造力潜能的方法。第六章 寻找挑战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聚焦在创造性思考的第一阶段:寻找挑战。你将了解到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大多数人都满怀好奇心降临到世界上开始自己的一生,却随着时光的迁移将这份好奇心永远埋葬。更为重要的是,你将学习到6种帮助你重拾好奇心的技术,并将好奇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第七章 表达问题或者争议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内容就是教你如何识别并有效利用这样一类问题,它们可以帮你找到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帮你绕开迷雾直达争议的核心。第八章 调查问题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读者将学习到大量信息,了解如何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调查研究,来寻找事实的真相。第九章 产生新想法本章节解决的问题:在创新过程中产生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你将学会怎样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怎样产生更原创的想法,怎样克服创造过程中的常见阻碍。第三部分 保持批判性本部分主题: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解决问题和争议的思维活动。并包括:阐述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如何评价以及改进对问题的看法;如何评价并改进争议。第十章 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解释了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同时概括地介绍了如何将批判性思维策略应用于解决问题和争议。第十一章 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法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深入地探讨批判性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你将会学到如何制定解决方法的具体细节,如何找到方法的缺点与新问题,如何完善你的解决方法,以便让它经得住他人的批评。第十二章 评价你的问题论证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中你将学习到在争议中如何在推理中识别并克服错误。本章将分析两大类错误--影响你想法真实性的错误和影响你推理质量的错误。第十三章 完善你的争议解决方案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节将说明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改进争议的解决方案。你将学会在解决争议时采取哪种行动,并识别和克服可能出现的困难。第四部分 沟通想法本部分的主题:对问题和事件的解决方案,只有在与他人交流分享后才更有意义。怎样更有说服力地表达你的观点;写作和演讲的基本要素。第十四章 说服他人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的重点是教你如何了解你的听众、预估他们的异议,以及最好地展示你的观点。第十五章 让写作和演讲变得更有效率本章节解决的问题:本章内容将向你展示在写作和演讲中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会讲到如何有效率地表达你的思想。前一部分聚焦于协作,后一部分着眼于演讲。微信公众号:mobworks

本书帮助你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得高中物理老师说过,每一道题考验的都是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的时候做了大量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题目,这些题目其实目前几乎都已经忘记。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教育的意义在于多年以后当时你所学的东西都已经遗忘,最后留下的东西。我觉得现在所留下来的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的训练实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训练思维,本书是有有意识地让你知道什么是思考、如何思考,并提供了训练题目强化你的思维技能。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答什么是思考以及如何利用好思考。根据思考的形成阶段,思考分为产生想法和修正想法两个阶段。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讲解这三个阶段的形成过程。

这书怎么读?

刚看完第一部分,有点不知道这书怎么读了虽然书里面四个部分很明显。网上也有朋友说明了这本书的构架。但是,还是比较迷惘。我现看完了第一部分,也只有四章。第一章说什么是思考,阐述了什么是思考,什么是好的思考和坏的思考。也批出好的思考是一种习惯,可以养成。而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忙大家养成好的思考习惯。接下来,努力获取最大收益,似乎是学习的指南。而利用直觉和让辩论更有用,以及7个小策略方便解答书中的问题,都似乎是介绍所使用和学习本书的策略。类似书本的使用说明。第二章打好基础,大意是说思考本身是有一些概念参考的,有些立场需要明确,也就是作者说的消除思考的误区。包括人的自由意志,真理,知道及其方式,原因和结果,到道理判断方面的意见。对这些概念框架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形成思考的基础。第三章,拓展视野。一开始说如何更有修改,然后又说一些妨碍思考的习惯,我们需要克服这些习惯第四章,说的是批判性思考。要注意作一些重要的区分,大致如不可因人废言,语言表述和现实存在的区分等式。接下来是批判性阅读的方法,以及延伸到对交谈,图表等方面的批判性思考的运用。大致如此吧。看到这里我有些蒙。这书要说什么呀?这个几部分说起来都很好了,可它们是以什么样的脉络串起来的呀。如何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在些章节里起什么作用?作者是要教我们思考,还是教我们批判?总觉得书中这些思路和组织不太明显。

批判性思考方法

主题:批判性思考方法作者意图:思考的技能是可以培养的,本书阐述了批判性思考的培养方法,最后介绍了说服及表达技巧。主要内容:1.介绍思考的基本理论和思想;2.如何培养创造性;3.如何培养批判性;4.如何沟通;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关于思考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包括心理过程及内容机制,作者认为良好的思考是一种习性,阐述了思考的重要性,思考的初级策略。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思考的基础的什么。并在有关问题和论点上去了解更多的只是来拓宽你的视野。在了解和阅读这些资料的过程中(阅读、倾听和观察),一定要保持批判性的态度。第四部分主要讲如何沟通想法。虽然本书主要内容是讲思考,但是这部分确实是讲的沟通方法及技巧,作者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表达观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顺思路;另一个原因是对问题和事件的解决方案(思考),只有在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后才更有意义。在沟通方面,首先讲了如何说服他人,核心观点是:首席要有高质量的观点,其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更进一步进行考虑:1.了解人们不接受你的观点的原因(通常是挑战了听众已有观点和信念),书中P283页具体罗列了基于这个原因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这个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这个观点实现起来成本太高等。2.了解你的听众;3.预估听众的反对意见;预估的方式有两种:头脑风暴和想象对话计划,其中在操作时不要太偏离主题即可;通过这两种方式找到听众可能反驳的点,如果证据充分的,就修订自己的观点,如果错误的,就准备好反驳的证据;4.最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者谈到几种方法:尊重你的听众(让自己更友善,爱屋及乌原理)从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开始话题;(第一印象原理)选择最为合适的语调;着重强调支持你观点的论据;(注意不是强调观点)回应所有反驳意见;5.把我说话时机;理论上应该如此,但是作者说得却不是很清楚;作者在讲述如何让写作和演讲变得更有效率方面,提到了写作的阶段渐进法:1.计划(整合观点、选择布局、选择引言和结论、记录需要论证的观点及如何论证)2.草稿,讲观点与主体进行内容上的整合3.修改,修改的内容上的问题4.编辑,编辑优化的更多是语法、措辞及连贯性等问题。在沟通与表达的其他方面我觉得作者在书中说得并不是太好。人的思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产生想法,并对其进行判断。当然在处理问题时,这两个过程无意识的交替进行。我个人认为确实应该有意识的控制”判断“的过早出现,这样确实会提前终止产生想法,作者也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基于以上的原因,作者在第二部分讲了”创造性思考“就是针对产生想法,第三部分讲了”批判性思考“就是针对的”判断“阶段。当然在进行这个方面的处理时,还需要考虑到两个容易混淆的目标:”问题“与”争议“。这是通常的两类思考目标,在思考和判断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作者也罗列了差异化的处理手段。问题与争议的比较:A 都包含了没有统一性的意见B 都包含了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C 争议还具有一个特点,往往会把人分成对立的阵营,每个阵营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D 问题是指那些不被接受的情况或者状态,解决问题就意味着要去决定哪些行为是改变当下状况的最好方式;E 争议是指某些聪明的,见多识广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不赞同的时间,解决争议意味着,需要判断哪些信念或者观点是最合理的。(实际上,作者在组织上的连贯性上,让我觉得有一些松散,所以这里我自己整理了一下思路,上面段落中,已经有一部分了,这里在明确说明一下:思考的通常目的有两个”解决问题“或”解决争议“,当然我们平常会将问题与争议统称/混淆为问题。作者对此作了区分,那么具体到思考的层面,又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产生想法和进行判断/评价,这样作者的书的组织结构就更明确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创造力,创造力针对的是”产生想法“阶段。文中首先讲了四个对创造力的误解,它们分别是:A.“做你自己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具有创造力的表现;B.创造力并不要求具有特殊的才智或者高智商;C.服用药物无益于创造力;D.具有创造力并非心里不健康的表现;既然我们存在对创造力的一些误解,那么真正富有创造力的人又具有什么特质呢?文中后续在这方面做了陈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具有的特质通常有:A.充满活力;B.充满勇气;C.足智多谋;(我感觉这个应该是结果呢?当然,这里讲的是特质,特质就有可能是结果)D.勤奋努力;E.具有独立性;当然,作者说了:知道这5个特点并愿意非常行动能帮助你开发潜在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将创造力应用解决问题和争议的关键是:采取新办法;涉及(修改)程序或制度;发明新事物;旧物新用;持续改进;发明或重新定义概念。这里和后续的创新过程的步骤又是什么关系?作者后续谈到了创新过程的步骤:A 寻找挑战 重要性在于只有在感知到挑战时,你才可能具有创造力。B 描述问题或争议C 研究问题或争议D 产生想法 两个误区:一是想法限制在常规范围;二是过早的停止产生想法;当你产生了很多想法是,就要判断哪个是最好的,有时可能是某一个,有时可能是两三个想法的组合。当然上面的判断其实算是暂时的决定,因为基于你选择的想法或者想法组合,后续还需要运用”批判性的思考“进一步进行判断。寻找挑战:核心是好奇心,所以培养好奇心是关键,那么如何重拾好奇心呢?心里上我们要意识到:我们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己想当然的事情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靠后天努力不断习得的。技术层面上,有6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1.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观察别人和自己的生活,不要忽略了后者)2.看到事情不完美的一面;3.记下自己和他人的不满; (每一次不满是需求不被满足的信号;)4.寻根溯源;5.对暗示保持敏感;6.在辩论中发现机遇; (辩论中,任何一方的观点可能都不是全部事实而只是事实的一部分)。表达问题或者争议这里作者区分性的进行陈述,首先是表达问题,然后是表达争议:表达问题,通常的方式是”怎么才能.....?“表达争议,通常可以使用”....是否(应该).....?“问题还可能演变为争议,这种时候,作者提到优秀的思考着总是非常敏锐,一旦发现,马上进行澄清。表达问题和争议的准则有3点:1.识别挑战;2.表达问题或者争议;3.精炼你的表达; 精炼表达的好处有三点:助你超越习惯、让你的思维更加灵活、帮你开启多条思路。调查问题:在研究中调动所有资源,充分发挥想象力文中,作者提供了一些信息源:目击者证词;(注意这个根据记忆的原理,不一定可靠)未公开发表的报道;(转述得越多,故事偏离原貌越大)公开发表的报道;(注意注释,如果没有,应该持怀疑态度)专家观点;(注意专家的专业,其他专家的认同度)实验:实验室实验和田野实验;数据;调查:注意样本数观察性研究;研究综述;(价值较高)个人经验;身边人的经验;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需要注意的是,海量的信息还可能会让你的信心慢慢的减退,你越是深究一个问题,就越能发现其中的纷繁复杂。不要输给了对未知的恐惧,提升自己开启技术的能力。要谨记,思维中的难题一定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P185产生新想法:(这里的想法也就是解决问题或争议的方法)创造性的想法并不经常产生,所以明智的人在找到创造性想法之前都会产生很多想法。新想法的数量和质量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产生的想法越多,越有可能产生好的想法。原创的想法经常比不上后来的想法。通常的情况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想法在最初看来和问题并不相关。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法的两种方法:A 产生大量的想法;B 激发你的想象力;激发想象力的7种有效策略:A 加强非常规反应; (对奇葩的想法首先持宽容态度)B 运用自由联想; (注意写下来,这是个补充策略)C 运用类比;D 寻找不同寻常的组合;E 将解决方法形象化;F 构建正面和反面论点;G 构建相关情境;想象一下你第一次打篮球或者联系开车时的窘迫样子,运用这些策略也有类似的问题,总之,孰能生巧,多次熟练使用之后,才能灵活的运用自如。除此之外,作者还谈到要追求创意,还要保留判断(从而不过早终止想法的产生),以及最后谈到了顿悟的产生原理(顿悟应该是在努力条件下,高强度思维之后,问题从意识层面转入了无意识层面,获得的)。这里还有一点就是 扫除障碍:产生想法时,有3大障碍:思考障碍: 解决方法是习惯于保留判断,当然作者给了5个步骤,具体参考书籍内容P201模糊和混乱: 回头看一下你对问题或者争议的表述缺乏灵活性:特点是,产生许多同类的想法,不同想法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异。根本原因是缺乏想象力, 使用前面提到的激发想象力的策略。

加强思考

这也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刚读书不思考是不行的,如何思考可能决定了学习的成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何思考,方式方法,于是思考成了一门艺术。本书没有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对我启迪不大,可能和我功利性有关,拿来就能用最好了。

[逻辑学 ]入门5

本书从思考的维度介绍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总体来看,本书致力于学会表达观点,学会评价观点,学会沟通\说服他人。Methodology:自由意志、人类行为不可预测Method:1.怎样讨论有意义?-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设定合理的预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贡献但不支配-避免分散注意力的想法-积极倾听、公正判断、不喊叫、不插话2.有什么产生想法的技巧?-头脑风暴-列清单3.如何面对两难困境?-设置程度的概念,0-10分4.怎样变得个性?(Like高效能)-认清你的思维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年轻容易轻信-将自己的观念进行整理和评价-选择最佳的观念,不止一个5.哪些习惯阻碍了思考?-“我是更好的”,破坏了客观,透镜之下,全是符合自己价值体系的真相-爱面子,防御机制,“这不是我的错!”-拒绝改变 那首神奇的小诗 对开路的前辈有种崇敬之情,不论观念多古怪,都要给予相同的机会去考证.-从众,更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们,而不太在乎到底什么是对的、真的而合理的.-刻板印象,过度概括化6.什么是有效阅读?-不只是仅仅接受,把书中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而是通过校对、批判、翻译、质问、理解和对比,进行加工。7.批判性阅读五步法.- 略读(主题、观点、论据、论据类型):读前言、目录、标题、副标题,综述、总结- 反思(我是否有偏见或敌意,不能客观公正对待)- 阅读(总结你读了的不错的观点)- 评价(术语有无模糊性,是否情绪化,等等,Like《学会提问》的套路)- 表达判断所以,略读懂大概,反思找主要系统偏见,然后按照学会提问中的方法对论证整体进行检验一番,最后给出自己的判断.8.怎样变得有创造力?-勇气(不去考虑面子,别人的评价,任由好奇心)-采用新方法、发明新事物、旧物新用、持续改进-4步法,寻找挑战->描述问题或争议->研究问题或争议->产生想法9.如何发现创造力?寻找挑战?-核心是好奇心,像孩子一样问为什么?-善于观察,看到不完美的地方(需求不被满足),记录下来.10.如何激发想象力?-加强非常规反应、自由联想、类比、不同寻常的组合、方法具象化、构建正面和反面论证11.如何有效的沟通?-尊重别人、从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开始-眼神的交流、语气温暖,声音洪亮,面带微笑Point: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扩展思考的范围2.思考阶段:产生和判断3.知道的陷阱:无论是个人经验、观察、甚至报道、还有记忆,全部没有那么可靠,想想透镜吧.4.喜好随便说,判断却要理由5.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只是缘于偶然;迷茫无助不是天生的,二是后天习来的6.不以别人的评价定义自己.7.时刻铭记检讨你的第一印象,那是充满偏见的.8.不要轻易相信你读到、听到或看到的每一件事(穹顶之下)9.创造力=知识+想象10.想像如果别人提出一个很明显的错误,你会如何难堪,逼迫你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面思考11.常见的缺点:清晰性、安全性、便捷性、效率性、经济性、简洁性、舒适性、持久性、美感、兼容性、可扩展性12.成功的演讲准备:了解人们不接受你的观点的原因;预估其反对意见(头脑风暴、想象对话技术)13.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要看起来毫不费力,必须先努力

学习如何思考?

我自己也不是那种特别爱读书,特别能思考的人,但是总期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娱乐时间都花在网络上的人,不去学点什么,还是总觉得不好。于是新的一年,目标之一,就是阅读50本书。我初步将主题定在了如何学习及思考方面。偶然得到了亚马逊的一个书单推送,于是我选了《思考的艺术》、《学会提问》及《逻辑思维简易入门》这三本书上了,可能还有更多更好的,但我现在确实不知道,先从知道的入手应该不会错吧。尽管自己在所谓的学习上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明显感觉我在学习及思考上是存在问题的。有时候在读一个东西的时候,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是完全在想照单全收别人的想法,但很多时间我的记忆力明显又是不够用的,记录不了这么多。尽管自己比较清楚这种全盘接收的方式是有问题的,但仍是不能主动的进行批判性的阅读。这本书,我读得并不认真,后面的练习题我基本没有看,后半部份更是翻到自己想看的部分,就看一下,不想看的部份就直接一扫而过了。但仍有一些受益的地方:- 如何进行批判性的阅读- 富有创造力的人所具有的特质。可以当作是一面镜子,时时让自己保持创造力。翻完之后,发现自己记得的东西真的很少,但无论如何,能解决自己一两个问题,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如果需要处理一些问题,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本书值得继续翻翻,尝试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方法,我想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学以致用

这一本读完了,笔记抄了狂多,还没写过书评。索性活学活用一下,照着书里的框架,代入分析一个现实的案例好了。(以下内容为有待进一步整理的草稿,随时仍会编辑、修改、补充。除了案例内容之外其他部分都是一字不动照抄原文)p. 257《识别复杂的论证》并不是所以的论证都可以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来表述。许多论证是复杂的,由一系列前提和结论组成。此外,有些前提和结论可能像我们之前探讨的隐藏前提一样,没有表达明确。例如下面这个论证:醉驾都他妹的入刑了,伤医为啥不能也好好整治一下?http://www.douban.com/note/363885970/乍一看,这个论证似乎只缺少一个前提。事实上,这是一个复杂的论证,它缺少的成分更多。如果没有省略,该论证的表达应该如下所示: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暴力伤医是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因此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制裁的严厉程度应当与行为危害的恶劣程度相匹配。醉酒驾车是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法律规定醉酒驾车的人受到刑法的制裁。暴力伤医是比醉酒驾车更为恶劣的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然而目前的法律对暴力伤医的惩罚力度与这种违法行为的恶劣程度远远不相称,多数情况下只能以治安管理法予以区区有限程度的管制。因此,有必要将暴力伤医像醉酒驾车一样纳入刑法,制定专项条文。接下来是另外两个复杂论证的例子。在每个例子中,论证先用日常对话中经常使用的省略形式表述,之后用完整的逻辑形式表述。(1) 省略形式:http://www.douban.com/people/mujun_soc/status/1426869761/我当时的观点是,如果要定一个新的罪名,必须从法理上说明打医生这件事是更为普通的法律无法规制的行为,而原文只说明,现在打医生判得不够重。因为判得不够重,所以要有个新罪名。这于理不通。- Lebenswelt如果不能从法理上说明,为什么在医院打医生这种行为,是已经存在的各种更为普通的法律所不能规范和制裁的,呼吁修法,就是不对的。- Lebenswelt完整形式:立法基本原则要求不同的法条之间应当互相协调并补充,而不应冲突,抵触或重复。现行法律中已经规定了关于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惩罚方式以及相应的合理量刑。既然目前已经有法律能够合理有效地惩罚暴力伤医的违法者,就不应当再立法。(2) 省略形式:http://www.douban.com/people/feiyamaomao/status/1426644031/那也没见专门立个法说不能打公务员啊。给医生立了法,要不要再给教师立法,要不要再给公交车售票员立法?照这么立下去,法律成什么了。完整形式:刑法是对严重侵害公民权利和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的一般性规范。刑法保护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到侵犯。殴打他人及造成身体伤害是侵犯人身权利的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将受到刑法的制裁。对每个公民,刑法对其个人权利的保护力度一视同仁,不因其所属职业而有所偏废。无论公民的职业是公务员、医生、教师还是公交车售票员,其所依法享有的个人权利是等同的。因此,专门为医生设立法条为其创立特权不受殴打(或受到殴打之后从重惩罚违法者)是没有道理的。能够识别复杂论证,并在需要时通过更加完整的形式来表述它,是分析论证过程中的必要步骤。但这样的识别和表述并不是分析过程的全部。换句话说,在我们的这些例子中,我们虽然已经知道完整的论证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是否合理。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前提是否正确,由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是否有效。===== 2014/8/14 补 ====昨天又出现了更神奇的精彩逻辑,来源如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8608790/http://www.douban.com/people/3640317/status/1467041951/省略形式:每逢医疗纠纷,总会口诛笔伐媒体,仿佛媒体实事求是报道了,问题就解决了。完整形式:因为仅仅依靠媒体进行如实报道是不足以解决医疗纠纷问题的,所以媒体不对医疗纠纷如实报道不应当受到谴责或追责。======P.248《影响真实性的错误》通过检验单独陈述中前提和结论的准确性,可以发现影响其真实性的错误。这类错误中的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错误是单纯的事实偏差。如果我们恰当地对问题进行调查,尽可能地检验我们的证据,这样的错误应该就不会出现。因此,我们将仅关注那些更加细微和普遍的错误:- “不是/就是”思维- 回避争议- 过度泛化- 过度简化- 双重标准- 转移证明的负担- 非理性诉求======http://www.douban.com/people/darcher/status/1436357877/其实如果目的只是在两个对立的观点之间取舍,要解决很简单,只要双方都同意讨论的目的是要尽力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当然也至少在口头上承认有可能是自己的观点是错的),那就只要在开始时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会在怎样的事实下会被推翻就行了。辩论没结果通常是这个问题在不停地改变。

如何优雅地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位老师注意到:当学生认为自己在某学科中表现很差的时候,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做得很差,他们相信自己是愚蠢的,进而表现得很愚蠢。当他们开始改变自我认识后,也就不会变得很差了。许多成功人士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不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定义自己。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一切批评和忠告,也并不意味着仅凭信念就能成功,而是说你要知道你的潜能要远远大于你自己所知道的。当你想到“我不行”、“我不会”的时候,记住:之前的经验并不能决定以后的发展,所谓天才,不过是掌握了诀窍而已,诀窍是可以学会的,你也能学会。当你这样想这样做的时候,你才会慢慢变得独特起来。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依据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基因和与众不同的经历。然而哲学家和圣人告诉我们,独特是罕见的。独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要想变得独特,最重要的是客观地看待自己,这需要勇气,因为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放弃对自身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要变得独特不仅仅是宣扬独立性,还要做到真正的独立,以下3个步骤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张扬个性:①知道你的思维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对自己说:我的观念会被其他很多人的观念和态度所影响。因为我自己年轻并容易轻信他人,所以我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他人的影响。这些观念的态度不一定是正确的,有些还可能是错误的和没有价值的。那些你格外仰慕和亲近的人(父母、亲戚、老师、朋友、同事、偶像、名人),想想他们每个人的信念和行为,看看他们这些信念和行为是如何影响你自己的。②将你自己的观念进行整理和评价。这里包括那些你特别认可的想法,比如说,问问你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也可以问问自己关于宗教信仰、种族、国家、党派、婚姻、道德和法律的看法,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比较,让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有理有据,而不仅是因为这些观念和其他人的观念相似甚至相同或仅仅为显得不同而故意不同。③选择几个最佳的观念。尽可能客观地找出那些值得认可和追求的观念,当你改变思维习惯,做到任何观点都有据可证时,你就变得更具独特性了。如果你想努力变得有独特性,还要确认那些干扰清醒思考的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认为“我是更好的”、死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和自我欺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阻碍:①“我是更好的”这一习惯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已久,原始社会认为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包括外国人、罪犯、心理障碍者、身体或情绪障碍者、其他种族人群、其他宗教信仰者、其他社会阶层)都是非人类。他们推理:“那些不属于某个部落、团体和教区的人不是真正的人类,他们充其量也就跟我们相似而已”。所以,在某些社会文化背景中,这些人会被非人格化,被认为没有人权。这一习惯会让我们多数人都更愿意跟自己的同类有相似的言行。如果是朋友倡导改变,我们认为他是改革者;如果是敌人倡导改变,我们认为他们是麻烦制造者和狂热者。爱国者与汉奸、政客与政治家的区别在于这些事物与我们自己的关系。这个习惯会阻碍我们的思维,破坏客观性,使我们更容易自我膨胀。如果你想优化自己的思维,那么你必须学会控制这种习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不受自我干扰。②爱面子当我们已经适应了某种观念,内心的骄傲会阻止我们承认自己的观念是错的,当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定这些意见,而不是去深究这些意见是否真实合理;我们总是觉得出现相异意见非常痛苦,只有找出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才踏实。我们都知道承认自己犯错令人苦恼,因此我们通常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承认错误,我们会这样想:“我该怎样解释呢?”要想控制要面子的习惯,必须在自我受到威胁时提高警惕,并记住这样一句谚语:拒绝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加深错误的严重性.③拒绝改变拒绝改变是一种对新的观点和做法不加思考而拒绝的倾向。一般而言,拒绝改变是人们对创造性事物的通常反应。我们有这种拒绝改变倾向的原因之一在于懒惰。已经习惯了某种方式之后,我们就不再愿接受新的方式,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常规。第二个原因在于对传统方式的过度认可,我们总是相信旧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因为这些传统方式都是从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沿袭下来的,新的观念和方法与祖辈的观点似乎格格不入。拒绝改变的另一个原因是害怕。新事物总是让人感觉害怕:“我们要怎样处理日常情况?”我们的想象带来恐惧,并且被一切不知名的东西不断强化,所以我们选择抵制新的东西而不是欣然接受;有的时候,我们假装按照规则行事,以避免羞耻感。不幸的是,如果我们抵制改变,我们就错过了发现、发明、创造、进步的机会,这些都会以新观点的形式出现。抵制改变就是抵制最好、最有价值的观念。接受改变并不意味着不加批判地一味接受新观念,因为许多新的观念最后被证实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对每一种新观念进行足够充分的考证,不管新观念有多么奇怪,都应该给予相同的机会来考证。④从众这里主要说的是有害的从众。有害的从众是指我们为了获得群体归属感或者害怕与他人的不一致而对自己的言行不加思考地―味跟随。这种从众是胆小的表现:为了得到好的评价而牺牲自我的独立性。有些时候,我们更在乎别人怎样评价我们,而不太在乎到底什么是对的、真实而合理的。一旦我们开始从众,就会发现我们的言行并不是最好的,而是我们认为别人更为接纳的,这就阻碍了我们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要避免从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朋友、家人和同事都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当团体的意见比较一致的时候,说“我不同意”或者“那是错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曾经这尝试过,你就知道被当作“背叛者”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再地妥协以致最终放弃独特性的原因。不从众并不意味着不相信他人的言行,为了不同而不同,这个做法是不对的。对待从众的正确方式是自己思考而不去担心到底多少人支持自己的观点。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概括化的极端形式,概括化根据基本要素将人、地点和观念进行分类。刻板印象是更严重的概括化,刻板印象是已被固化的不灵活不合理的概括化,就像沃尔特·李普曼解释的:刻板印象是一种偏好,充满了喜欢或者不喜欢,伴随着害怕、欲望、强烈的愿望、骄傲和希望。任何能引起刻板印象的东西都是由相应的情感引起的。除非是我们故意保持刻板印象,否则我们不能轻易判断一个人是好还是坏。我们看到坏人、神圣的牧师、一本正经的英国人、悠闲的吉普赛人、轻松愉快的爱尔兰人、纯种的美国人……这些判断并非来源于公正、仁慈或者事实,都是先于证据而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关于很多观念的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心理仓库,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没有比较、分类、权重或者选择,仅仅是储存。任何东西都是预先储存、预先决定和预先判断的。因此,刻板印象阻碍了思维的活动,剥夺了生命的无限多样性,把我们周围的人和环境都进行了事先的分类。许多人发现要克服刻板印象很难,因为他们会觉得刻板印象是对世界的正确描述,和洞察力的效果是一样的。然而,揭露刻板印象十分必要,因为它歪曲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⑥自我欺骗当某人得了重病,比如癌症,有时会欺骗自己说状况还没有严重到要看医生的程度;许多离婚的人不正视自己离婚的真正原因;许多酗酒者不承认自己对酒精的过度依赖,他们会说“我随时可以停 下来。”事实上这大多是个谎话。另外,许多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也存在自我欺骗,他们在他人面前装作懂得很多,并且自己也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懂得很多。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思考者,你必须根雕欧青况来罐那能解决问题的信息,要客观公平地评价这些信息,只有在你对自己坦诚的时候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这6种阻碍思维的习惯——“我是更好的”、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印象、自我欺骗都根深蒂固,因此要动它们实属不易,但可以通过愿望和努力达到这一点。要克服我们以上所说的这些坏习惯,关键的一点是检验你对问题和争议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那些强烈的第一印象,这些印象会让在没有检验证据和权衡各种观点的情况下很快做出判断。密切关注这些印象,你就能发现某一种坏习惯在干扰你的思维,比如说拒绝改变或者刻板印象。注意一下你对某个问题的最初印象,尤其的那些你没有通过证明也没有通过权衡就形成的印象,一旦有这种感觉就要控制而不是让步,强制自己变得更客观。更多读书笔记扫码关注微信订阅号daokeread

让你的思考更有效

首先吐槽一下这本书,当然是中文版。我看的是传说中的根据原书第10版翻译过来的中文版,封面很是小清新,比较简洁,但我实在没明白一棵树枝、若干小鸟、一坨敞开的鸟笼,到底和“思考”有神马关系。去亚马逊的美国网站瞅了瞅英文原版封面,貌似不是如此。然后,最要命的是,封面上赫然印着“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我只想说,贵出版社在每本书出版前自己内部都不看看的?请问你们知道你们到底在多少本书的封面上印了“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这几坨字么?不是同一出版社还好说,关键是你当读者是傻子?以为读者不懂批判性思维?好吧,如此做也就算了,可是这本书真的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么?英文原版标题“The art of thinking: a guide to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ought”,你们也印在了封面上,这还需要证明吗?好吧,简要梳理一下书的内容吧。人的思维过程是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融合,前者强调的是思维的高大宽深,后者强调的是稳准狠快。我们做出任何判断或者决策前都会经过信息收集、分析等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具有较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明显会比其他人想出更富创意、更加新颖的观点、看法,但其实到底是不是新颖、到底是不是有创意,只是相对而言,即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此人善于吸收、分析、学习、归纳,思维比其他人展示出更大的灵活性,不受一些既定规则的束缚。然后在判断阶段,有些人的决策会让很多人信服,这其实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体现。这些人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看上去能言善辩,能带领其他人的想法形成最后统一的想法,有做领导的潜力。但再这两个思维形式上,有些人可能仅擅长其中一种,不过,好在,书中一直强调,人的思维能力是后天习得的。这个理论,也很符合我一直思考的“常识力”,不过我的思考还不够成熟,哈哈。这这本书主要就是围绕上述观点,分四部分讲述。先是概述了人的思考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这两种思维模式的重要性和如何习得,强调必须要做一个批判者。然后按照人的思维/心理活动过程分别讲述了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介绍了在平时应用和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和避免的情况、问题、行为等。最后,归结到“沟通”这一永恒的主题,简单提了一下在说服、写作、演讲等方面如何体现出创造性和批判性。做一个有效的思考者,就意味着要在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阅读、倾听过程中要刻意避免自己的一些坏习惯,不要让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阻碍了思维能力的提升。毕竟,习惯养成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沟通的过程中,总是无聊问“为什么呢”,或者由于面子等问题贸然的做出一些判断、陈述等,这些只会让个人的不良思维习惯更加的不良。因此,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中文版被冠以“批判性思维的圣经”其实根本就是对读者的误导,是对读者智商的侮辱。这本书更应该被解读为“个人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手册”,学会做一个思考者,让思考有效,而不是脑袋空转。至于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自有个更加翔实、深度的书在讲述。


 思考的艺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