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情史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40770767
作者:米·布尔加科夫
页数:180页

内容概要

米·布尔加科夫(М.Булгаков,1891-1940),俄罗斯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不祥的蛋》、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等。

书籍目录

探访布尔加科夫之墓(代序)/001
剧院情史 /001
前 言 /002
奇遇之初 /004
神经衰弱症发作 /008
自 杀 /014
命悬一线 /017
非同小可 /023
平地风波 /039
无 题 /042
金骏马 /048
开始了 /055
脱衣室即景 /074
认识剧院 /084
西夫采夫胡同 /102
洞察真情 /122
神秘的奇迹创造者 /150
无题二 /156
美满婚姻 /167

作者简介

《剧院情史》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主人公马克苏多夫实际上便是布尔加科夫本人,独立剧院即莫斯科艺术剧院,而剧院领导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分明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化身。


 剧院情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知识分子的“忧郁症”马克苏多夫自杀了,在一个基辅的春天里。一个生前卑微的作家,在临终前宣告了自己的文学观,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遗言。在浮华喧闹的莫斯科文坛,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年轻生命的殒灭。他将自己死因归为无际幻想引发的忧郁症,“与此有缘者无妨一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书归正传”,回望了自己的一生……与此同时,布尔加科夫开始了自己最后的“创作冲刺”,在《大师与玛格丽特》初稿交付后,这本《剧院情史》也草草结尾了。与前者的厚重宏大相比,这本小册子实在是太单薄了,却是作家一生的真实写照。身患重病的布尔加科夫深感自己来日无多,在明知不可能出版此书后却用辛辣的笔法写下了满纸荒唐,其中辛酸落泪之处,想必只有书里的主人公马克苏多夫与他惺惺相惜了。书里书外,如同剧院舞台前后,本来就是一个世界。布尔加科夫笔下的马克苏多夫的文坛“奇遇”, 正是作家自身的人生阅历的艺术再现。马克苏多夫是《河运报》社的底层小职员,出身卑微而穷困潦倒,在耗尽心血写出一部小说后却遭到了文坛同行的冷嘲热讽,因在文坛毫无地位,人微言轻的他在重重后饮弹自杀,命悬一线之时却被魔鬼靡菲斯特打断。在魔鬼神奇力量的帮助下,马克苏多夫的作品在文坛名声大噪,春风得意的他进入了莫斯科的上流社会。然而,外面光彩夺人的贵客们却是败絮其中,心灰意冷的马克苏多夫转而进入戏剧界,便遇见了莫斯科独立剧院的院长瓦西里耶维奇。这位剧院院长映射了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位创建过独立的戏剧理论体系的文坛名宿,在《剧院情史》的故事里,被描绘成一个刚愎自用的唯我论者。瓦西里耶维奇在剧院的专制与乖戾令马克苏多夫作呕,他毫不留情地讽刺这位文坛“大师”:“他执导五十五载,发明了一套演员如何准备所演角色的理论,我一分钟也不怀疑,这确是套天才理论,但 应用于实践时却只好叹息 。我敢用脑袋打赌,如果领一个外人来看排演,他非大惊失色不可!”然而,瓦西里耶维奇并不理会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年轻人的新鲜思想 ,他对自我的迷信达到了令人捧腹的地步。马克苏多夫目睹了剧院舞台上的一幕幕荒诞夸张的景象:浮夸的女演员处处以戏剧性的方式哗众取宠,演员为了体验失火场景的惊恐而乱喊大叫,甚至院长浪费四个钟头时间十三次上舞台表演献花……布尔加科夫借小说人物之口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盖棺论定:“如果瓦西里耶维奇的理论绝对正确,如果按他的方法演员确能获得体验角色的才能,那么不言而喻,每一个演员在每一出戏里应能唤起观众充分的想象,演得使观众忘记他们面前的舞台。”显然,布尔加科夫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在两位文坛名宿对文学创作的争鸣中,我们并没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位作出学理上彻底的褒扬或贬斥,对此文学史与理论界自有公论,对于《剧院情史》的读者而言,我们更关心的是布尔加科夫的叙述方式与创作心态,正如他将自己的悲惨命运归咎于知识分子独有的“忧郁症”,这令人不禁要追问下去:是什么导致了布尔加科夫这种生活与创作中的症候呢?德国思想家沃尔夫•勒佩尼斯(Wolf Lepenies)说过:“知识分子总在忧郁症与乌托邦之间徘徊。他们在幻想、忧郁、怀旧中对抗着日益复杂的社会。”布尔加科夫的晚年已处在苏联集权时代的巅峰阶段,无孔不入的阶级论令这个曾沐浴过“白银年代”的文学风潮的作家倍感忧郁,飘零寂寥的生活与日益加剧的病痛折磨着他羸弱的身体。在他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冷嘲热讽里,似乎不仅有文学观念上的冲突与悖逆,还有他对历史虚无的无助,有对岁月沧桑的感慨,更有对当下社会官僚气息的不满。“与此有缘者无妨一读……”,面对现实世界的不满,知识分子时有矫情,文人相轻引发的酸楚楚的创作心态并不罕见,但在布尔加科夫隐晦的叙述下,更多的不是泛滥的情感,而是血淋淋的现实。知识分子的“忧郁症”多来自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不清,乌托邦的美好幻象在现实惨淡的图景面前显得更加冷酷绝情。但当作家彷徨于苍茫的大地上,布尔加科夫用魔幻的笔法写下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忧思,就在他还没来得及梳理更多思考的时候,他死了,就像那个卑微的马克苏多夫,在死寂的寒夜里含恨而逝,“起于泥土,归于泥土”。《剧院情史》内外的布尔加科夫,“双脚深陷在泥土里,头脑却漂浮在云端”。他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明晰可辨的思想,只是一片烟雨霏霏的迷雾。然而,正是在这篇迷雾中,人类的灵魂才得以舒展。这种迷茫不是沮丧或绝望,相反,这是一种觉醒与解脱,布尔加科夫的“忧郁症”唤醒了自我解脱的可能,在觉醒之后的岁月里,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梦境,然而,那只不过是不曾抵达的乌托邦的另一端。
  •     给我们上俄罗斯文学的L教授曾经专门用几节课给我们讲授《大师与玛格丽特》,包括拿原版同名电视剧(电影?)放映给我们看,边放他边做口译(实际上去听课的人很少,真正听的也很少),看得出来L教授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但课程结束时,他还是说,布尔加科夫格局和气量小了些,对自己的遭遇直到死前还耿耿于怀,甚至不惜在作品里报仇雪恨,一抒胸中块垒。与《大师与玛格丽特》后期修改几乎同时进行的这部《剧院情史》可以看做是与前者相比自传性质更浓的姐妹篇。布尔加科夫胸中郁积的苦闷、悲愤、不满更加展露无疑,并且又一次用他的文学家之笔进行了“复仇”。不过这一次,在抑郁的自恋中,他也没有放过自己。本书的主人公叫马克苏多夫(影射作者自己),《河运报》社的底层小职员,工作愤懑,贫穷孤独,精神状态不佳,受到人物、场景和情绪梦魇式的感召玩命似的写了一部小说,小说写出来后遭到文学界有限的几个同行无情的嘲笑,没有杂志愿意发表。马克苏多夫心灰意冷,偷了朋友的枪准备自杀,被靡菲斯特打断,后者运用神奇的能力帮他发表了小说,并把他带进了文学界名流聚会的社交场合。在这里,名流们感兴趣的是庸俗八卦和大吃大喝,令马克苏多夫感到恶心并远离,他准备写第二部小说,可惜不知道写什么,在当代最优秀作家那里取经未遂,只看到满纸的下流趣味和莫名其妙,故转而将自己的小说改成了剧本,因此与独立剧院结下孽缘。本书的另一个主角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影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独立剧院的院长,最后才出场。在此之前,马克苏多夫在与剧院打交道过程中,见识了剧院生态圈里光怪陆离的现象和各色各式的人物,大感惊奇。这里,画廊上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等前辈比肩而立的有手捏花边帕子翘着小拇指的女演员、管舞台照明的、女装缝纫车间主任;两大掌权人物分成两派,互相不待见,互相诋毁;剧院管理层衣冠楚楚,但对待剧作家就像打发叫花子;各色人等附庸风雅,为了获得免费戏票想出各种怪招;浮夸的女演员处处以戏剧性的方式在生活中出场;德高望重的元老们拥有绝对权力尚且不满足,还要跟年轻人争角色;文学界的同仁被嫉妒之心弄得发狂。伊万•瓦西里耶维奇专制、古怪,迷信理论到了癫狂地步,执意按个人喜好篡改剧本……小说戛然而止。结合前言可知,马克苏多夫心灰意冷,自杀身亡,留下笔记。现实中,布尔加科夫修改《大师与玛格丽特》未竟便因家族遗传病去世,小说20多年后才第一次出版,还被作了大量删减和改动,本国内完整版本直到30多年后才出版。《剧院情史》讽刺世态人物,凡对剧作家冷眼相对或嘲笑挖苦的人均被描绘成漫画式的小丑,由于自传性质太浓,让人觉得布尔加科夫实在太过睚眦必报,未免小气,而且时时把自己置于受害者位置上,情绪郁积太盛,难免有失公允。以前就有人说《大师与玛格丽特》算不得什么优秀之作,讽刺挖苦报仇甚至拯救都显得相当自恋,导致主题偏狭,并因此断定布尔加科夫如果执掌大权,也会用别人加之于其身的暴力压制同行。这个看法未必不对,但也太过极端,无论《大师与玛格丽特》是出于什么心态写就的,但它的客观结果很明显,它可以被无限解读,而不是限于作者自唱赞歌。《剧院情史》虽然不及前者宏大深刻,但跳出当“自传”看的限制,还是能体会出很多不同的东西。布尔加科夫讽刺别人时,也在反省自己。前言里戏谑地提到“马克苏多夫的笔记乃是他幻想之果,源于他无际的幻想。他患有一种名声不雅的病——忧郁症”,这可以看做是布尔加科夫在自己打脸让嘲笑他的人难堪,反正你们觉得我是神经病,那就是神经病好了,也自然可以当做作者自己的羞愧,因为接下来就有“那句题词有点儿拿腔拿调”,这句题词是:与此有缘者无妨一读,的确太过矫情。靡菲斯特拜访马克苏多夫时,曾问过他哪个大学毕业,他明明读完了大学的两个系,却撒谎说毕业于教区小学,被前者嘲笑“只读完教区小学,却天天刮脸,而且横躺在地板上,紧挨着煤油炉子。您呀,是个不大好伺候的人!”马克苏多夫想自杀时,去偷了朋友的枪,陷朋友于不义,这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可是有辱斯文的事。说到知识分子,这是比较有启发意义的。很多知识分子有一个通病是清高自许,看不来现实生活,自以为存在一个完美世界,而自己就是它在道德和艺术上的代言人,他们乐于为此受难。但是,且不说根本没有什么完美世界,即使有,以他们的才华和道德是否就足以拥有一张通行证呢?事实上,很多知识分子的才华也远远没有高到有能力蔑视世俗的地步,他们往往也没有将理想坚持到最后,很多的受难是不必要且伤害自己创作环境的。他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会纠结会迷茫,一时自信,一时自卑。马克苏多夫何尝不是如此,布尔加科夫又何尝不是如此。但是,并不能缺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世间就少了情怀,即使他们纠结、自恋,有时候自我、幼稚得可笑,但正是这一点羞耻心、自尊心,不至于让人心滑向更罪恶的深渊。即使是复仇,也不过是作家式的复仇,写了一本小说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在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但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百分百的大师与玛格丽特
  •     布尔加科夫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斗争史
  •     需要配合《我的艺术生活》《文艺戏剧生活》《白卫军》《布尔加科夫戏剧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演中》等食用,风味才算正。
  •     结局不够完美。
  •     绝妙的谐谑和讽刺。透过马克苏多夫的眼睛看到的是掀开帘幕一角后满目荒唐、妖魔横行的剧院小世界,所有的失意、苦闷、不公以这样一种近于冷漠的谐谑口吻叙述出来,让人发笑的背后充满了沉重而绝望的悲哀。一开始惋惜它的没有完成,看完之后竟然有些庆幸它的没有完成……
  •     三星半;嬉笑怒骂之讽刺和靡菲斯特的现身,和《大师与玛格丽特》有呼应交集;未竟遗憾,隐约可见布尔加科夫彼时的身心俱疲和力不从心,在孤身奋战的泥泞路上,荒唐是日常,恶毒是常态,唯有超越现实的“梦境是如此喜人。乃至我醒后还笑了好久”。
  •     我怎么总是想当然,把小说当杂文买回来呢?
  •     浅薄如我,哪有情史。
  •      “我企图拯救那声枪响,当月光照到血迹斑斑的雪地上时,观众能体会到桥上手风琴声响得是那么可怕。我希望观众能看到黑的雪。”
  •     确实蛮不错的,嘿嘿
  •     戛然而止,未竟之作,荒唐、悖谬的现实,不得志的剧作家的逢迎、恐惧、绝望与厌倦。“起于泥土,归于泥土”,虽然少了《大师与玛格丽特》及《狗心》中的魔幻色彩,但对现实的嘲讽却是一脉相承的。翻译不是很喜欢。
  •     官僚气焰盛行的剧院,犹如民间传说中的魔鬼窠臼,一群雁过拔毛的虱子麋集于此,大行其道。一部剧目自过审到排演,多历磨难,这构成了作者的烦恼人生。
  •     读不懂布尔加科夫的好,需重读吧
  •     布尔加科夫大家都懂的呀,就那个调调。隐约感觉到文字后面有大量八卦和影射,可是我对白银时代的八卦几乎一无所知……觉得很亏!慢点去补一补八卦史再来重读一遍……
  •     真是刻薄。
  •      虽然我爱他 但这本确实没有完成度可言
  •     开头真抓人。。。“四月二十九日雷雨把莫斯科清洗了一遍,空气甜丝丝的,我的心也就软了下来,似乎活在这世上并不赖。”
  •     “我”去见大导演伊万那一节感觉像郭靖黄蓉见一灯大师,先要通过种种考验,一步也错不得,围绕剧本改编整个荒诞的经历都刻画出剧院内部的混乱,写到结尾(因是未完之作,算来原应是故事中部),作者又开始嘲讽大导演的表演理论(赫赫有名的斯坦尼体系)。比起最初的《不祥的蛋》,感觉少了很多嘲讽,而更现实更沉重,对人性的刻画(尤其是老作家和大导演)也更深入了,但不免有酸溜溜的味道。
  •     虽然我很爱他,但这本确实没有完成度可言。
  •     好读,他的作品在市面上太少
  •     蛮喜欢这本书,但不太喜欢书名及翻译。。。
  •     拉伯雷的灵魂附体。作者生命末期被迫舍弃了这部作品以专心写作大师和玛格丽特,天假以年,这部作品如若完成也必当是一部佳作。另外译文虽无问题,但前面引用的戴骢的序却有问题,甚至最后一句话还漏了半句。
  •     这剧院的行政,透着一股子中国风。剧院办公室、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家,读得是苏联剧院,脑中是天朝的政府机关。办事没有明文,全靠过来人指点。没有指点?那就自求好运吧哈哈。果然还是苏联一脉相乘。(过于写实就没法讽刺,也显不出满纸荒唐。只顾着抒发自己的愤懑,惊不醒梦中人
  •     好可惜没写完。
  •     功德林不怎么合算的素面、野芒爷叔的冷笑话、时不时会驻足浏览的巴黎城区图、总是对我微笑的Mayumi、道具间里发现的三叉戟、中午阳光下的一小时漫步、同学与朋友在剧院门口的等候、何老师赠送的门柱圣卷、剧院顶楼Sarah Vaughan的歌声、期待的信件里熟悉的字迹、还有包里常放的这本布尔加科夫的小说——这就是我的“剧院情史”
  •     文人之一腔愤懑~
  •     没有写完的作品。。。好想知道布尔加科夫会如何结束这段故事。。。
  •     一次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体系的公开质疑,可惜书没有写完。。。
  •     写得好,早就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不顺眼了。
  •     ╮(╯_╰)╭
  •     算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秘史。其实我怀疑北京人艺的做派也差不多,官僚主义、老演员压制新演员、独尊体验派、乱改剧本等等。
  •     原来是在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拌嘴啊,哈哈
  •     腰封说“与此有缘者无妨一读……” 然,无妨倒无妨,读罢只觉缘深情浅
  •     这种讽刺小品对于大布尔加科夫来说太easy了。。。(不过死前专门写个册子来讽刺也真是。。。)根本不是爱情封面不要加玫瑰啊好丑
  •     情在哪里- -
  •     一部原本可写得不错的未完成作,不过共鸣感却被乏味的情节所粉碎了,和预想有一定差距,有点失望。
  •     几乎没有完成度…看这种半成品对布尔加科夫得有多少爱啊!
  •     一本没写完的书,“情史”的部分还没写到。但不妨碍我越来越爱布尔加科夫。
  •     不是我喜欢的作品类型,不过作者通过剧情使得主角对于剧院又恨又爱,不能割舍的感情很自然,从事了这路怎能休止!一切都要相信!
  •     “如果他说这白炉子应该是黑色的,我应该怎么作答呢?”“回答说这炉子果然是黑色的。”“怎么上舞台呢?”“上到舞台炉子仍是白的,不过有几处黑色斑点。”……讽刺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来真是不留情面。前面几章明显写得比后面好。可惜没写完。
  •     ①好吧,我错了不是XX;②还不如XX呢;③一个名字都没记住。
  •     可惜没有如果。
  •     可惜未完成
  •     好美啊!
  •     三星纯粹是对我记不住人名和不了解八卦的泄愤
  •     布尔加科夫选择把《大师与玛格丽特》尽可能写完而非这一本,实在是正确的。从开场饥寒交迫的苦命小作家企图偷枪自杀,到其受恶魔化身的杂志社编辑拜访并受诱惑出书,开篇的五六章依旧保有较高的魔幻魅力。中段的亮点是剧院圈子里各色人物的夸张言行,及西夫采夫胡同深处院领导顽固而可笑的形象刻画,这里布尔加科夫开始控制不了自己愤懑抑郁的情绪,笔触越发激烈突兀,而后续章节几乎是脱缰的马,踏着戾气飞奔,直到被拦腰打断。幕落,剩下一望无垠的黑暗。布尔加科夫不仅厌烦敌人,也厌恶自己吧。对比来看,反倒是《大师》的最后,主人公有了超然的觉悟与飞升(虽然可能被指责为自恋)。这本作为心理学案例是否能有更多研究价值呢?结合布尔加科夫说过的“作家应有的姿态”来解读本书,能有更多体会吧。
  •     布尔加科夫的作品从不让人失望,既有鲜活的细节(比如一心二用和眼光如炬的二位),又有鲜明的讽刺。一个作家的经历,写稿退稿,各方评论,明争暗斗,希望始而幻灭终,最后把人生托付给友人,只有作品长存。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将来怕也不会变。想起苦役列车,除了后者笔法更简易外,这样的作品怕是不少。一直在想“情史”何意,恐怕是指最后与剧场的生死姻缘,而最终自杀,不论忧郁症否,似乎颇堪猜测。意犹未尽,但不必多言。译笔佳,但不知夹心面包是三明治否。
  •     嬉笑怒罵。竟然没写……
  •     私心四点五,喜欢,但不会再读第二遍,因为受不了,就像《欢迎来到NHK》一样让我受不了。别被书名懵了,这书里没什么爱情,“情史”更倾向于对于剧院/戏剧的一种情结。这书读得我疼死了,读完情绪低落,但其实这书是一部《儒林外史》一样的讽刺剧,只是刚好引发了我的共鸣,笑不出来反而眼含泪水……看着那些可怕的合同条款,从两千卢布被硬讨到五百卢布的酬金,剧本因为()的原因被横加干涉,某些所谓“文人”的面目,还有自行车和献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单纯的主人公的痛心、焦灼、被逼无奈和遭受排挤,太疼了这本,而且没写完,让我感到不甘心的同时又舒了一口气,至少主人公的命运就这么放置在这里了,而布尔加科夫的命运……
  •     布尔加科夫的书,开头轻轻松松读下去,后面人名太多记不住啊,就看不懂了,也没了兴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