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的智慧》章节试读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
ISBN:9787561323328
作者:林语堂
页数:309页

《圣哲的智慧》的笔记-孔子在雨中歌唱 - 孔子在雨中歌唱

孔子的可爱是由于他的热切的仁爱心和他的幽默感。记录在《论语》里他的许多言论,只有当作他跟亲近的弟子的轻松幽默谈话看,才能适当地了解他,有一回子贡对他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答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又有一次,孔子跟他的弟子在郑相失。有人看见孔子立在东门那里,便告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陶皋,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当他们后来遇到了,子贡把那个人所说的话告孔子,孔子说:“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我相信,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真正的孔子,他是一个有错误的,努力的,有时兴致很好,有时大失所望,可是总是保持着一种个人的雅致和一种优良的幽默感,而且能够跟自己开玩笑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并不是一般儒家学者,以及西方的汉学者所认为的一位圣洁无瑕无可责备的人物。
事实上,我们只有从他的幽默方面看去,才能达到对孔子性格美点的真正领略。他的幽默并不是庄子那种辉煌的机智和讽刺;而是一种更富于中国人本色的圆熟的、温和的、听天由命的幽默。因为孔子的性格有一种美点,常常为批判他的人所忽略了的,他有一种热切的动人地方和可爱之点,要很接近时才能领略到,例如他跟他的弟子的亲切的谈话。据我看来,孔子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那个社会秩序的伟大代表人物的他,也不是砍掉少正卯的头颅时那个激烈的青年改革家的他,最令我感动的却是在圆熟的中年时代的孔子,当他自己晓得在政治舞台上他是失败了,当他正要抛弃一切政治的野心,决意致力于求学和学问上的研究。
在《史记》晕曾记录下一段他一生中这个时期的事迹,这件事迹感动我们的力量,等于《圣经》内盖斯门((Gethesemane)这一幕,不同的是:它是以幽默的情调来结束了,因为孔子常常能够向囟己开玩笑呢。那时,孔子已经周游许多国家,想找到一个信任他的统治者,让他领握政权,结果到处都遭遇耻辱和侮慢。他两次被捕,有一次跟他的弟子挨饿了七日,因为他总是像一个疯狂的先知那样,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到处遭人憎恨取笑和厌弃。他离开齐国时是这样地愤怒,连等候半小时吃了饭再走也不愿意,他从锅子里把浸湿了的米捞起来便走了,在卫国时,他又受到耻辱,要坐在一辆车上跟随着卫公夫人的车子游行过市,他自己只得承认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当他跟卫灵公大谈其仁义时,后者却抬头仰望着在天上飞过的雁。于是他便要渡黄河往见赵简子,不意又遭到阻碍,他只得停在黄河的河畔,叹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其命也乎!”因此他离开了卫国,又再回到卫国去,其后再离卫。到晋,蔡,叶蒲诸国,跟着他走的是少数诚恳的弟子,好像是一群到处流浪的人。那时他的弟子已经表示失望而略有反感了,可是据说孔子“仍旧讲诵弦瞅不衰。”据《史记》里说,这个时候,孔子正是“温温无所试”。
那时正是孔子和他的从者厄于陈蔡之间,他们在那里的谈话常常很令我感动。这是孔子的一个转变点,从那时起孔子便回到他的故乡鲁国去致力编著书籍。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日:“诗云:‘匪兕匪虎,翠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日;“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智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孔子是在雨中歌唱。对于一个雨中歌唱的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他跟他的弟子在这个荒野中飘泊着,尽了他们的机智,简直不知道要到哪里才好,好像一群言语难以形容的乞丐,或流浪者,“匪兕匪虎”,不是鱼,肉,也不是美味的熏青鱼。然而他仍然能够开一次玩笑。他的灵魂里并没有愤怒。我不知有何中国画家能把孔子在荒野中这一个景象绘出来,这个景象最能显出孔子的真性格。

《圣哲的智慧》的笔记-中国的神仙哲学 - 中国的神仙哲学

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中国古人感到充分的满足呢?答复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不能够满足。假使已经满足了人们的内心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与佛教得以传播了。孔子学说之中流社会的道德教训,神妙地适合于一般人民,既适合于服官的阶级,也适合于向他们叩头的庶民阶级。
  但是也有人一不愿服官,二不愿叩头。他具有较深邃的天性,孔子学说未能深入地感动他。孔子学说依其严格的意义,是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得披发而行吟,可是这样的行为非孔子学说所容许。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跣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前面已经指出过,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消极的。道家学说为一大“否定”,而孔子学说则为一大“肯定”。孔子以义为礼教,以顺俗为旨,辩护人类之教育与礼法,而道家呐喊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
  孔子设教,以仁义为基本德性。老子却轻蔑地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孔子学说的本质是都市哲学,而道家学说的本质为田野哲学。一个摩登的孔教徒大概将取饮城市供给的A字消毒牛奶,而道教徒则自己从农夫乳桶内取饮乡村牛奶。因为老子对于都市、消毒以及A字甲级等等,必然会一例深致怀疑,而这种都市牛奶的气味将不复存在天然的乳酪香味,反而絪蕴着重大铜臭气。谁尝了农家的鲜牛奶,会不首肯老子的意见或许是对的呢?因为你的卫生官员可以防护你的牛奶免除伤寒菌,却不能免除文明的蛊虫。
  孔子学说中还有其他缺点,他过于崇尚现实而太缺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中国人民是稚气地富有想象力,有几许早期的幻异奇迹,吾人称之为妖术及迷信者,及后代仍存留于中国人胸中。孔子的学说是所谓敬鬼神而远之;他承认山川之有神的,更象征地承认人类祖考的鬼灵之存在。但孔子学说中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天神的秩位等级,也没有创世的神话。他的纯理论,绝无参杂巫术之意,亦无长生不老之药。其实虽笼罩于现实氛围的中国人,除掉纯理论的学者,常怀有长生不老之秘密愿望。孔子学说没有神仙之说,而道教则有之。总之,道教代表神奇幻异的天真世界,这个世界在孔教思想中则付阙如。
  故道家哲学乃所以说明中国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满足之一面。一个民族常有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与天然的经典风尚,个人亦然。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确实,道教是自始至终罗曼斯的:第一,他主张重返自然,因而逃遁这个世界,并反抗狡夺自然之性而负重累的孔教文化;其次,他主张田野风的生活、文学、艺术,并崇拜原始的淳朴;第三,他代表奇幻的世界,加缀之以稚气的质朴的“天地开辟”之神话。
  中国人曾被称为实事求是的人民,但也有他的特性的罗曼斯的一面,这一面或许比现实的一面还要深刻,且随处流露于他们的热烈的个性,他们的爱好自由,和他们的随遇而安的生活。这一点常使外国旁观者为之迷惑而不解。照我想来,这是中国人民之不可限量的重要特性。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礼教之下,倘无此感情上的救济,必有不能忍受的痛苦。所以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者。
  那是很有兴味的,你要知道道教之创造中华民族精神倒是先于孔子,你再看他怎样经由民族心理的响应而与解释鬼神世界者汇合同盟。老子本身与“长生不老”之药毫无关系,也不涉于后世道教的种种符箓巫术。他的学识是政治的放任主义与伦理的自然主义的哲学。他的理想政府是清静无为的政府,因为人民所需要的乃自由自在而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老子把人类文明看做退化的起源,而孔子式的圣贤被视为人民之最坏的腐化分子,宛似尼采把苏格拉底看做欧洲最大的坏蛋,故老子俏皮地讥讽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继承老子思想,不愧后起之秀者,当推庄子。庄子运其莲花妙舌,对孔教之假道学与不中用备极讥诮。
  讽刺孔子哲学,固非难事,他的崇礼仪、厚葬久丧并鼓励其弟子钻营官职,以期救世,均足供为讽刺文章的材料。道家哲学派之憎恶孔教哲学,即为浪漫主义者憎恶经典派的天然本性。或可以说这不是憎恶,乃是不可抗的嘲笑。
  从彻头彻尾的怀疑主义出发,真只与浪漫的逃世而重返自然相距一步之差。据史传说:老子本为周守藏室史,一日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一去不复返。又据《庄子》上的记载: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从此以后,道家哲学常与遁世绝俗,幽隐山林,陶性养生之思想不可分离。从这点上,吾们摄取了中国文化上最迷人的特性即田野风的生活、艺术、与文学。
  或许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老子对于这个逃世幽隐的思想该负多少责任?殊遽难下肯定之答复。被称为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其文学上之地位似不及“中国尼采”庄子,但是它蓄藏着更为精炼的俏皮智慧之精髓。据我的估价,这一本著作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灿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它不啻教人以放任自然,消极抵抗,抑且教人以守愚之为智,虚弱之为强,其言曰:“……不敢为天下先。”它的理由至为简单,盖如是则不受人之注目,故不受人之攻击,因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又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尽我所知,老子是以浑浑噩噩藏拙蹈晦为人生战争利器的唯一学理,而此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
  老子觉察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尽力鼓吹“无知”以为人类之最大福音。他又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个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全部东文化色彩。......


 圣哲的智慧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