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尔论大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6-6
ISBN:9787100098328
作者:[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
页数:184页

内容概要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等多个领域皆有杰出贡献,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著《论自由》,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书籍目录

1·编译者的说明
13·就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名誉校长典礼上的演说
104·塞奇威克教授的讲义
178·译后记

作者简介

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大学教育?什么是人文精神?这些话题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学术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热点。本书是一部讨论大学教育的经典之作,虽然成书于19世纪,但其中探讨的内容、观点对我们反思当今大学里的普遍沉疴仍然有积极的启发作用。本书由两篇专门著述集成小册子。第一篇是作者就职圣安德鲁斯大名誉校长的典礼上,他做了长达2个多小时演说,系统地论述自己的大学教育观。在这篇演讲中,密尔抨击了同时代英国大学在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和大学制度设计上的种种缺陷,主张英国的大学应该克服国教教派的宗派性,大学要从宗教教义教学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自由地探索真理。他认为古典人文知识最终是研究现实世俗文化的工具,是社会改良的工具。大学的古典语言教学传统,应该注重于古典语言作为当下学术研究的工具性、实用性。密尔还把大学教育任务分成三个领域: “艺术教育”、 “知性教育”和 “道德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虽是辅助性的,但是对于人格的完善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第二篇《塞奇威克教授的讲义》,是密尔反驳塞奇威克《有关大学研究的讲义》而写的论文。此文中,密尔详细探讨了19世纪英国大学围绕课程改革争论的产物;道德教育中关于人性的本质问题;功利主义与德育的关系以及后天德育必要性。他反对塞奇威克否定功利主义的观点,并详尽地阐释社会功利和个人天性的关系。他所探讨的这些话题非常深刻,直接触及大学教育的价值核心。即使从今天中国大学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现状角度看来,依旧具有借鉴意义。


 密尔论大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原文为译者孙传钊所作的《编译者的说明》修改篇幅后发表于《深圳晚报》他虽未接受过大学教育,却对教育问题发表了至关重要的看法。本书收录了约翰·密尔集中讨论大学教育的两篇文章:《就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名誉校长典礼上的演说》和《塞奇威克教授的讲义》,涵括其高等教育观。60岁那年,1867年2月1日,在繁忙的议员工作之余,密尔被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学生选为名誉校长。就任名誉校长的典礼上,他做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说,系统地论述自己的大学教育观。这次演说后来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即《就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名誉校长典礼上的演说》。密尔做这次演说时,英国大学内的“旧的古典学科和新的科学学科”虽然并存,却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出现了由社会学家哈佛·斯宾塞和作家哈克斯利为代表的、主张以自然科学新成果为教学课程核心的“新博雅教育”体系的一派。与这新博雅教育体系相对抗的、坚持传统博雅教育的代表人物是马修·阿诺德和温彻斯特学院院长乔治·莫巴利。从演说来看,密尔站在阿诺德等人一边。密尔和亨利·纽曼也是同一时代的人,虽然在强调古典语言、古典人文学科重要性这一主题上,密尔的就职演说与纽曼的《大学的理念》有很多共同关注的点,但密尔与纽曼最大的区别是,密尔不是基督教虔诚信徒,身处牛津、剑桥大学之外,主张英国的大学(严格地说是英格兰的牛津、剑桥)应该克服国教教派的宗派性,大学要从宗教教义教学中解放出来,才能做到真正自由地探索真理。其次,密尔在演说中推崇苏格兰的那些古老大学的传统,特别是苏格兰的大学古典语言教学的传统。与英格兰的大学(牛津、剑桥)传统相比,苏格兰的大学很少接受外来的经济资助,所以受到利益关系者干涉少,改革的阻力小。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的教学,不是注重于文体的形式,不把掌握古典语言作为绅士身份的标志,而注重于古典语言作为当下学术研究的工具性、实用性。演说中,密尔强调牛津、剑桥那种追求形式的古典语言教学和现代外国语教学必须改革。他的这些见解,值得今天中国过分偏重英语教学地位的大学管理者一读。再次,演说中,密尔把大学教育任务分成三个领域:围绕美学的“艺术教育”、以智育为目的的“知性教育”和培养人的良心的“道德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虽是辅助德育和智育的,但是对于人格完善来说,不仅必不可少,而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与欧陆诸国相比,英国教育传统因为受到商业拜金主义和清教徒宗教信仰影响,历来轻视艺术教育。艺术、情操教育的贫乏导致国民的精神危机。强调通过艺术、美学教育达到情感培养、精神高尚的目的,是密尔大学论独特的方面,也暗示了英国资本主义全盛时代的社会所面临的精神危机。密尔是个自由主义者,他的博雅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与古代自由学艺(liberal arts)相连的。我们今天也能看到:当一个社会的整体审美情趣十分低俗,特别当它的精英们也是如此时,国民追求自由的能力和求知的欲望也会变得低下。就职演说中,他提到早年撰写的《塞奇威克教授的讲义》一文。《塞奇威克教授的讲义》也是19世纪英国大学围绕课程改革争论的产物,尽管文章涉及课程设置问题不多,但是详细讨论了道德教育中关于人性的本质问题:功利主义与德育的关系,后天德育的必要性,对中国教育学研究者也有警示作用。当今中国教育学界有不少人,屡屡错误地阐释和运用“功利主义教育”这一源自西方人的概念,把中国传统科举形成的为了获得“颜如玉”、“黄金屋”的功利观乃至今天教育领域内诸多腐败现象,与边沁、密尔父子等人倡导的“功利主义”简单地直接等同、比附、联系起来。这是对“功利主义”的一种望文生义的误解。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密尔对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跟在《论自由》中的基本一个形象,更多是对诸多学科的宏观把握。高等教育方面,密尔明显受到先哲洛克和同时代纽曼的影响,又融合了斯宾塞和他个人的效用主义的东西。个人还怀疑密尔整体的教育哲学三分受到康德的三大批判影响。第二篇文章对赛奇威克的反驳有些是对效用主义的重新说明,跟教育关联并不是很大。
  •     在一些哲学研究者的心中,哲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即建构体系。这样高远的追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自于对欧陆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认肯。但包含再多真理内容的体系,都意味着某种封闭性。我比较喜欢的,像密尔这样的思想家,如其在《密尔论大学》一书中所强调,始终对未知领域保持极大的好奇心和开放性。
  •     密尔对教育的认可,他承认教育和学习对一个人未来的塑造很有帮助。看完这本书对刻板的教育略有改观~有厌学情绪不妨去读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