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戏剧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
ISBN:SH10188-570
作者:(法)拉辛
页数:272页

书籍目录

译本序
昂朵马格
勃里塔尼古斯
费德尔


 拉辛戏剧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读罢拉辛的《费德尔》,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费德尔对希波吕托斯那炽热而极端的爱到底源于何处?在欧里庇得斯的笔下,我们还依稀能够嗅到阿芙洛狄忒的阴谋的气息。费德尔这个被爱情之火吞噬的女人不过是复仇的工具,她炽烈的心火由神煽动,她疯狂的报复由神安排。阿芙洛狄忒便是她为爱走向覆灭的幕后黑手,是挑起她无望爱情的元凶。然而在拉辛的《费德尔》中,爱神善妒的面孔被消隐了,化作只言片语存在于费德尔的口中。她更像是费德尔为自己不伦感情寻找的借口和托辞,而不再是幕后的操盘手。纵观全文,维纳斯在《费德尔》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费德尔向保姆厄诺娜吐露自己对继子的不伦之爱之前,“呀!可恨的爱神!呀!这害人的怒火!我的母亲也曾为爱情神魂颠倒。”在这句台词中,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这段孽情的根源来自于爱神。然而我们可以更鲜明地体会到女主人公在爱情中神魂颠倒的心情,体会到她对自己难以启齿的爱情的悔恨和羞辱感。第二次出现在费德尔向厄诺娜具体描述自己对继子的爱情中。“我领悟到维纳斯和她那可怕的欲火,我摆脱不掉爱情的纠缠于折磨……虽然我嘴里呼唤着女神的名字,心里却扔不下亲爱的希波吕托斯。”这一段中,费德尔强调了自己如何哀求女神,如何为她祭祀,以摆脱对继子的情思。可是我们从她看似虔诚的行为中并没有体会到是爱神在主宰一切,反倒是她浓烈的情感占据了上风。“我对自己的罪孽怀着应有的恐怖,我憎恨生存,痛恶自己的欲火。我愿意用死来保全自己的名声,来窒息这可耻的邪恶感情。”与其说费德尔向神祈求,不如说她在向自己尚存的一丝理智求助。不是爱神让她犯下了错误,而是她自己情不自禁地陷入了爱情的泥淖。然而这位年轻的王后为了给自己疯狂的爱情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即把爱神的复仇作为幌子。“天上的诸神可以为我作证,他们点燃我的欲火,使我血液沸腾,他们为了赢得这残酷的光荣,不惜诱惑一个懦弱的灵魂。”有意思的是在第三次提到维纳斯时,费德尔用“懦弱的灵魂”来形容自己。很显然,这个以“既然得不到就要毁灭”为宗旨的女人一点都不懦弱:可以冲破人伦向继子袒露真情,可以为了复仇不惜施毒计诬蔑自己的心上人。为了掩盖自己的失控,费德尔把自己描述成为维纳斯复仇的傀儡,妄图以懦弱可怜的姿态博取希波吕托斯的同情与垂爱。然而当他高尚孤傲的继子拒绝了她如火的热情,这位神经质的女人又大声咒骂起“操纵” 她的维纳斯来(第四次提到维纳斯)。“刁钻的维纳斯啊!我心里乱成一团!你真是残忍至极,非同一般……女神啊!去复仇吧!我们俩站在一道。”受到拒绝后的女人气急败坏,口中对维纳斯的咒骂又何尝不是对的自己“恨铁不成钢”呢?对希波吕托斯轻视爱神做法的控诉又何尝不是对他对自己不屑一顾的态度的不满呢?爱情的烈火遇冷后并没有熄灭反而转化成了满腔仇恨,于是勇敢的女人选择扛起爱神的大旗进行复仇。通过拉辛对维纳斯的四次描写,我们可以知道爱神并不是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她更像是费德尔自身的投影,是女主人公的异化。那么如果不是维纳斯在作祟,费德尔又是如何爱上继子的呢?拉辛通过另外一个人物给出了答案。阿丽丝也同费德尔一样深爱着这位高傲的王子,在剧中她吐露出了关于王子“致命吸引力”的秘密:“但是,折服一个冷若冰霜的勇士,让他那冷漠的灵魂也激起狂澜,让他堕入圈套还莫名其妙,只能徒劳地受爱情的羁缚,这就是时时刻刻激励我的愿望。”是的,正是希波吕托斯对于女性的冷漠和高傲使他得到了无数女人的垂青。这位有着“道德洁癖”的王子与他轻浮的父亲完全相反,他的冷漠和高傲激起了女性的征服欲。在拉辛塑造的两位女性心中赢得浪子的心并不能证明一个女性的魅力,使最高傲冷漠的人都匍匐于自己脚下才是自己魅力的终极体现。费德尔和阿丽丝都是美丽、高贵而富有智慧的女人,她们都妄图通过希波吕托斯这位“圣人”对自己的臣服来体现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价值。这和《西游记》中无数女妖妄图勾引唐僧的道理是一样的,她们的情感并不基于玄奘俊美的面容,而是他出家人的身份。当然,我并不赞同拉辛这种“女性的价值通过征服男性来彰显”的观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责怪拉辛,毕竟他将费德尔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有血肉的女人。在我看来,能够正面的书写女人这种失控的感情欲望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种欲望并不丑陋,相反还折射着千百年来纯洁、坚贞、有节制的人物形象不曾有过的人性的光辉。
  •     拉辛的悲剧,莫里哀的喜剧,在欧美文学史上闪闪发光(当然,还有高乃依的戏剧)。《昂朵马格》(即荷马史诗《伊利昂记》中特洛伊名将赫克托耳遗孀安德洛玛克,写在这里纯粹为了再记忆一遍),这出悲剧若要说,莫过"爱恨情仇"四字最为恰切。但,它毕竟不是言情小说,而是有歌颂有讽刺的“正经”悲剧,作者在借人物之口抒发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费得尔》,好吧,我的第一直觉是这名字应该是个男人的,可是剧中主角费得尔,是国王的妻子。她由于迷恋国王前妻之子,而陷入情网,并在吐露真情却被拒的情况下,反咬一口,说王子对自己轻薄不轨,气糊涂了的国王赌誓要海神处死自己的儿子,海神非常“仁慈”地照办了。费得尔也因为良心不安,举刀自尽了。整个悲剧,其实找不到所谓的“坏人”,都是在非常环境下犯的非常错误,不可挽回,不可更改,悲剧美于焉产生。《勃里塔尼古斯》,没看,考试功利心理让我暂抛了这出戏,今后补齐吧。
  •     读完第一篇《昂朵玛格》,我认识到了拉辛其实就是一个将神话后续故事改编成戏剧并且在其中夹杂各种想象的剧作家,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行为和今天改编历史并在历史剧中放大爱情的现代电视剧编剧是一样的。。。所以当我读第二篇《勃里塔尼古斯》的时候,看着看着忽然就和小时候看的《孝庄秘史》扯到了一起去。。。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决定写这篇文章。首先我们来看登场人物:勃里塔尼古斯:尼禄和他的母亲阿格里比娜,阿格里比那孀居后又嫁给了罗马皇帝格劳迭斯,格劳迭斯和原来的妻子有一个儿子叫勃里塔尼古斯;所以尼禄和勃里塔尼古斯是不同父不同母的伦理上的兄弟;既然是爱情故事,女主角是朱妮,是勃里塔尼古斯的情人,然后尼禄还有一个皇后奥大薇是格劳迭斯的女儿孝庄秘史:顺治和他的母亲大玉儿,至于历史上大玉儿到底和多尔衮有没有关系我们不管,反正孝庄秘史写大玉儿嫁给了皇太极后来又嫁给多尔衮,福临是皇太极第九子,他的十一弟是博果尔,二人是同父异母兄弟,在孝庄秘史里福临娶了他的表妹娜木钟做皇后,但是他和博果尔又同时喜欢鄂硕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董鄂妃登场人物上已经有微妙的相似之处了不是吗?《勃里塔尼古斯》开始于尼禄派卫兵抢走了朱妮并表示朱妮啊我爱的就是你啊我不爱奥大薇啊;然后太后就很着急说你娶了勃里塔尼古斯的姐姐还做了皇帝,你还要抢他的情人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得听我的把她还回去我都答应让他们结婚了而且奥大薇是我立的皇后你不能把她废了;尼禄说不我不还;太后就说天啊你一定是讨厌我了你想羞辱我剥夺我的权力让天下人都知道我说的话已经没有用了于是太后就去和勃里塔尼古斯联手;尼禄一方面对母亲仍然保持敬重另一方面对母亲居然帮着自己的敌人感到非常愤怒而且他还打动不了朱妮,中间经历了各种纠结的和好和欺骗,总之到最后尼禄决定一定要把勃里塔尼古斯毒死以证明自己的权威,然后勃里塔尼古斯就死了然后朱妮就殉情了然后尼禄就疯了 恩故事就是这样《孝庄秘史》故事更简单,大玉儿去求多尔衮让他支持福临做皇帝于是福临就做了皇帝,然后福临娶了科尔沁的格格他的表妹娜木钟,他不喜欢这个皇后觉得她刁蛮而且觉得这场婚姻是他软弱的证明,然后他和博果尔一起喜欢上了温柔的宛如,大玉儿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儿子也喜欢宛如,所以博果尔来求她她就答应让这两个人结婚,福临也想娶她自然就不可以了,但是福临非要娶于是就给了博果尔亲王爵位来做补偿但是博果尔受不了别人的嘲笑然后就半夜喝多了酒出去飙(qi)车(ma)然后就出事故死了,然后福临和董鄂妃就过上了幸福生活细节上:【1】 勃里塔尼古斯和太后的关系与福临和大玉儿的关系,除了母子之外,其实在心理上也很相似,二者的皇位都是母亲努力才得到的(而且都用了手段,一个是下毒和欺骗另一个是牺牲自己),他们都孝顺母亲但是随着做皇帝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于权力的控制欲望也越强,虽然孝庄秘史里体现为福临希望可以自己做主但是其实就是一回事,所以和母亲之间就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误解,只不过一个后来恶化了一个后来解决了【2】有关皇帝和皇后,对于尼禄他只是不爱自己的皇后了而已,对福临来说他对娜木钟的感情更为复杂,因为娜木钟是多尔衮和大玉儿共同帮他选的,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受制于多尔衮;但是不论哪一个,皇后都与太后后来改嫁的对象有关并且是在太后的安排下才结婚的,而且都象征着某种政治力量(对了我记得糟糕历史里有一集是讲尼禄把他皇后的头作为礼物送给情人来着想不起来是哪一集了)【3】有关可怜的死了的勃里塔尼古斯和博果尔,两个人都一样不理智,前者听说尼禄抢走了朱妮就病急乱投医并且随便相信了那个叫纳西的双面间谍而且还差点被尼禄的诡计欺骗以为朱妮背叛了他;而后者一直没看出宛如不喜欢他喜欢的是他的皇帝哥哥然后在宛如进宫以后他被人嘲讽了两句就受不了了。虽然博果尔不是顺治杀死的(毕竟电视剧要塑造完美形象杀人怎么行)但是也是间接凶手恩【4】朱妮和宛如,她们都是完美的女主,心地善良忠于一人,虽然一个死了,另一个过了几年幸福生活以后也死了。。。好吧最后本文纯粹是随便写来玩,但是我也确实对拉辛有意见,我觉得他笔下的人物和高乃依写的相比,少了高乃依塑造的人物的可敬可爱以及对他们遭受的命运的叹息(所以他的剧中更能咀嚼出所谓个人和国家意志之间的张力),但是拉辛写的人物并不会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他们也面临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冲突,他们奋不顾身选择爱情的时候,是完全疯狂的(甚至有点自私)并且这种爱情非常容易就会转化为巨大的仇恨。就像我借的上图的那本书的最后一页不知道谁写的:“他们超越了理性超越了信仰,完完全全是一种市井气” 这或许也是我觉得他所写的故事情节与今天的同人小说和历史剧(特指比较优秀的)很相似的原因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发现还是古典主义的戏剧最对我的口味,没有现代戏剧的自以为是,也比古希腊悲剧更加丰富,形式的束缚在我看来恰到好处,这样看来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戏剧不一定更为优越。。。有点疑惑的是昂朵马格最后到底是怎么呢。。。。
  •     这么多年读来读去还是只有这一本拉辛,什么时候可以出全啊?
  •     应该读过吧。
  •     拉辛有古意。
  •     比莎士比亚和古希腊的剧有感觉得多~
  •     读过高乃依之后来读拉辛,更理解了高乃依笔下的人物的可敬可爱与他们的悲剧命运之可叹…而拉辛笔下的人物,则是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甚至是不顾一切不顾他人…喜欢勃里塔尼古斯那篇,不过我觉得这个故事和孝庄秘史很像…
  •     这才是为演出而写的剧本
  •     拉辛使我察觉到我的匮乏和无知。我竟然以为读过莎士比亚、古希腊悲剧、契诃夫之后,就无需再读其他任何戏剧。
  •     其实到底译得怎样,法文盲表示无力……纯属扫盲用书。
  •     费德尔。
  •     天才的作家,领悟到很多。
  •     好看!
  •     费德尔 昂朵玛格
  •     就看了费德拉
  •     告诉大家一个小公式哦:三角恋+宫廷斗争——集体自杀/他杀。
  •     三篇不同人翻译的,昂朵玛格译得最好,看得我十分纠结,一会儿觉得这么狗血的剧情因为诗写得好竟然还很成立,一会儿又觉得诗虽然好但剧情未免太狗血了……到现在也没想通……
  •     拉辛笔下的人物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男男女女,他们都为炙热的情欲所推动,身焚人亡。在三出剧中,主导动机呈现模式化的雷同,皆为人的欲望在理性的牢笼面前徘徊,切切念念追逐为法理、规约、道德所不容许的爱情,完全背离了古典时代的被奉为金科玉律的理性。所有人都如风如魔,费德尔屡次坦言:“我丧失了理性,我在哪儿?”依包利特:“爱情的冲动战胜了理性”,昂朵马格更仿佛置身于萨特式的境遇剧中:“我对你说清楚,你必须死亡或统治,驯服或发怒,给你加冕,夫人,或是当你的面把他处死”……进退两难,骑虎难下,拉辛给同代人与后代人开出了巨大的伦理困境。
  •     首推昂朵马格,主要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残酷性,惨烈的结局也不能更棒;其次费德尔,这个疯癫、惊恐、软弱、甫一出场便有如活尸的妇人形象甚合我意;勃里塔尼古斯的政治味有点像高乃依的尼科梅德,可我更喜欢后者
  •     任何标签都不需要,他的伟大超越其上,不言自明。
  •     费德尔
  •     菲德尔是一个狂热的女人!
  •     泱泱大国,没有一套拉辛全集——唯一一本选集是85年出的…
  •     费德尔。翻译的很好
  •     十七世纪法国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三一律的框架内能逐一理清矛盾与逻辑,安排好情感爆发的高潮,实乃“命题作文”的典范。
  •     一团混乱的情欲 把里面的人都杀死了 其实拉辛的剧虽然总见血 还是不那么有危险感的
  •     ,
  •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悲剧。拉辛。
  •     古典主义悲剧。要记得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
  •     <昂朵瑪格>與<費德爾>
  •     安德洛玛克
  •     我能说这是我本科阶段读过的最喜欢的戏剧集子么!!比莎翁好读多了好么!!!!我热爱古希腊史永远胜过英国史好么!!!可是自从变成一个体育编辑。。连拉辛的大名都弄混了。。第一次搜,生生输入了埃辛两字。。尼玛。。。。
  •     心理悲剧大师,角色内心独白感染力十足。感性情欲最终战胜理性意志。宿命论。司汤达说三一律对于拉辛:“虽然带上镣铐,依然英姿勃勃,优美动人。”巴尔扎克因拉辛放弃了创作悲剧的愿望:“克雷毕庸使我安心,伏尔泰使我害怕,高乃依使我激动,而拉辛使我放下了笔。”
  •     很好看哦
  •     我不是很喜欢翻译的版本
  •     PHEDRE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