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

出版社:熊光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020092413
作者:熊光炯
页数:36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茝香先生从小就喜欢读书,几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有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仍在草屋的檐下苦读,寒风掀动着他的破茅屋,积雪越来越厚,沉甸甸地压得草屋摇摇欲倒,邻居提醒说:“世昌,你家的屋快倒了!”这位先生竟毫不理会,仍然津津有味地朗读着他的子日诗云。 他也曾参加科举考试,然而每次都名落孙山,三十多年屡败屡试,屡试屡败,最后连一个秀才也未考得。清朝严格的科举制度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逼仄的独木桥,只有极少数人能通过,大多数人都掉到水里被淹没了。像范进中举一类的故事也在熊氏族人中时有发生,所以熊家人疯子也有不少。幸好先人熊世昌不是范进,他既未中举,也未发疯。他安天乐命,安贫乐道,一辈子以读书、教书为赏心乐事。 为了养家糊口,苣香先生到离村子四十里地的三江口做私塾老师,坐在牛车上,在乡间的青石小路上颠簸,把他的清瘦的骨架子都要颠散了,每次都要在牛车上压一块大石头,才能减轻颠簸之苦。但当他看见身边挑着重担牛一样喘着粗气的农夫,内心又释然了。他一家十余口人,就靠一点点塾资维持生活,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天没明天。 有一年过春节,村里人都在热热闹闹操办年货,家家灶膛里红红火火,世昌家的灶膛却像四面墙壁一样冷冷清清,别说年货,就连锅盖都揭不开了。一位好心的亲戚见状借一点钱给他过年,这位亲戚一回到家,妻子就和他吵闹起来,说自己穷得丁当响,还借钱给别人。茝香先生是个读书人,懂得贫贱不能移的道理,他耳闻之后,立即把钱还给了亲戚。 除夕之夜,他到自家的菜园里拔了些芹菜、红萝卜等蔬菜,又到外面买了一些豆干,炒了一大盘素菜,他对家人说:“芹菜就是清清洁洁,红萝卜就是红红火火,我们就这样清清洁洁、红红火火地吃个年夜饭吧。”此后,芹菜、红萝卜和豆干就成了熊家人过年餐桌上具有特别意味的家常菜。 世昌的妻子吴氏,是附近蚕石村人,与丈夫相濡以沫,给苣香先生生了三个儿子,一个人操持了全部家务。他哥哥中了举人,见妹妹在熊家跟着世昌吃苦受累,说:“妹妹你别跟他过了,回家我供养你,不然的话你就不要再进吴家的门。”妹妹不肯,说:“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世昌就一辈子都是他的人,吃糠咽菜也心甘情愿。”从此吴氏再没有回过娘家。因为劳累过度,吴氏不到四十岁就因病早亡了。世昌中年丧妻,伤心的泪水禁不住潸然而下。从此,他终生未再娶妻。以后富贵了,他仍然是独身一人。 日子过得实在太苦了,世昌也一度萌生了出家的念头。传说他远离了家乡,来到一座名山的寺庙里,请求老僧人给他剃度做和尚。庙里的老和尚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把他领到一口水井边,说:“你看看井里有很多人影,衣冠领带都是做官的,但都是三品以下,我看你的面相比他们都好,像个读书人的样子,你不要出家做和尚,以后会当大官的。”世昌也崇拜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他相信读书人总有出头之日,于是又回到家乡继续教书。 后来世昌的儿子发家致富了,他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穷的时候他就乐于施合,富了之后就更加慷慨了。在村里建祠堂,修族谱,开道路,架桥梁,不遗余力地做善事好事。逢年过节,还给穷苦的乡亲派“红包”。赢得了乡亲的一片好口碑。苣香先生渐渐地声名远播了,他曾被封为“从九品”的官衔。

前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树人。教育一直是一个让人焦虑的、嚼不烂的话题。在无数家长们的舌尖上,教育的酸甜苦辣涩是一言难尽的。笔者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咀嚼”了一下这个神圣的话题.确实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我“咀嚼”的是我们南昌熊氏家族一百多年来兴办教育的沧桑岁月和人物.风雨和血泪打湿了这一段曾经被掩埋的历史。就像一头老牛反刍之后,既带有几分甘甜与温饱,又带有几分凄楚与辛酸,但是挤出来给读者的,却希望是滋补的乳汁。    笔者是南昌冈上乡月池熊家人,所在的家族是一个书香门弟,而我又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教师家庭,家里人几乎全部都是从事教育工作。近年接触到家族这个素材,惊讶地发现居然有这么多可圈可点的精彩人物和精彩故事。晚清时期,严复翻译和发表了许多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著作,提出了“救国保种”、“救亡图存”的口号,而根本的途径就是兴办新式教育,提倡办“新学”。熊家的一些先贤如我太公那一辈的熊育锡、熊元锷等人拜严复为师,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行严复先生的主张,首先在家族里办起了新式学堂,后改名为心远中学,成为了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私立名校之一。后来又追随严复先生参与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办学工作。熊育□、熊元锷先生为了实践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写下了教书育人彪炳史册的感人篇章。    “心远”一词源于熊氏先贤熊禧祖创立的“心远堂”,这是从熊家先人诸多堂名脱胎演变而来,既是熊氏家族教育基金的管理机构,也是一个给弟子奖学金的来源。严复先生曾经应邀写过《熊禧祖家传》一文,其中就提到“心远奖金”:“盖所以资孤寒,助膏火,使颖敏有志者成业,易而造就,至于无穷也。……而熊氏以随时之义,设立诸级家塾,若心远小学,心远中校及心远女校等,皆云蒸霞起,贤俊汇征,而乡国收其用焉。”严复先生亲自为心远撰写了校歌。心远为社会培育了无数人才。    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与熊氏家族创办的心远学校有关。他们或在心远执教、或在心远求学(包括心远中学、心远大学),最后成为著名科学家或大师,例如吴有训、傅抱石、邹韬奋、胡先辅、程孝刚、蔡方荫、黄家驷,等等;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著名人物方面,则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单,例如曾天宇、袁玉冰、黄道、方志敏、张国焘、饶漱石、夏征农,以及程天放、彭学沛、欧阳恪、桂永清、李中襄,等等。    因为兴办教育,熊氏家族几代知识分子,与现当代中国的著名知识分子如严复、陈三立、叶企孙、吴宓、吴有训、陈寅恪、胡先□等等生死与共、情深谊长,写下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其中清华大学理学院的创办人叶企孙与他的得意门生熊大缜不仅仅是一般的骨肉情深,两人蒙受冤假错案数十年之久,更是一种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生死情缘。回顾那一段段渗透着血泪悲情的岁月场景,让人生发出无限的感慨。知识的薪火一旦点燃了,知识分子会付诸生命一起燃烧,虽九死而犹未悔。    熊家许多代人都受惠于家族兴办的新式教育。熊家人在江西是最早、最多考取官费出国留学资格的家族之一。其中有在美国和杨杏佛、茅以升、竺可桢等人一起创办中国科学社的熊正理教授,有和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一起创办中华戏剧改进社的熊正瑾教授,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熊氏家族出国留学在当地是开风气之先的。熊家子弟人才辈出,一个小小的一百多户的村子,涌现了中科院院士、解放军上将、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等三百多人。其中“大”字辈的有天文学家、院士熊大闰先生,中国珍珠之父熊大仁教授,国家级的勘察大师熊大阅等;“光”字辈的有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儒将熊光楷等杰出人物,本书都记录下了他们的人生风采.    从狭义的地域而言,月池熊家三大房的人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远离了故乡,已经融入了天下苍生之中,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家族渐行渐远的背影。但是家族的教育基因仍然在代代相传,仍然在不断繁衍出新的传奇故事。笔者的父亲熊大桢先生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考取了西南联大,因为战乱等原因没有去就读,结果与这所名师荟萃的大学失之交臂。本人因文革动乱而荒废了十年学业,在恢复高考之后重新捡起课本温习功课,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笔者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但起码延续了一个教育世家的血脉,成为一名编审、一名作家。    一百多年的时代风云展示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包括民国的乱世、抗日战争的烽火,以及建国之后的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等,这都是中国知识分子躲不开的生死劫难,熊家知识分子的命运随着时代一起跌宕起伏,抒写了无数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生命交响曲。    南昌冈上乡月池熊家被当地政府命名为“教授村”。    熊氏家族“教授村”的现象很值得探讨。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可以立身、可以立家、可以立业,最终可以兴国。教育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族、每一个民族,以至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一个家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的缩影。作者不是为一个家族树碑立传,而是为我们的民族立此存照。一个民族只有把一代又一代入的教育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它的眼睛才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光芒,这个民族才有未来和希望。    百年沧桑,百年奋进;百年风雨,百年壮歌。    我把我的家族、我的家庭、连同我自己,都掏心掏肺地交给读者朋友了。读者如果想知道教育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以至一个国家的密切关系,那么就请读一读这部以教书育人为主旨的纪实文学。从本书所写的那些让入回肠荡气的人和事当中,你可以感触到历史与现实跳动的脉搏。    “心远”这个词是意味深长的。一百一十多年,也许已经相当久远了,但是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云烟飘逝,而仍然生机勃勃地活在当下。教育就是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的,只有心存高远的人,未来的路才会走得很远很远……    读者朋友.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就和你一道开始历史与现实、知识与命运、心灵与思想的远行……    熊光炯    2012年6月6日

后记

当笔者正准备写后记的时候,6月8日,20{2年全国高考开始了。有九百一十五万考生走进全国七千三百多个考点内的三十一万个高考考场,进行一次人生的大拼搏。据说全国平均录取率为百分之七十五,比去年又增加近三个百分点。今年是恢复高考三十五周年,与我1978年参加高考相比,录取率真的是天壤之别。那时因为“文革”废除高考,积压了十年的高、初中各届学生一起在那二三年里涌向了考场。高考真的成了一座拥挤不堪的“独木桥”。而百里挑一或是千里挑一跳进北大“龙门”的态势更是今非昔比。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大学文凭含金量不断被稀释,有越来越多的入放弃高考,转而出国留学。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将超四十三万人。    熊氏家族子弟有多少人参加今年的高考,或是出国留学,已经无法统计。但是在求学方面,家族子弟总是不断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留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越来越多了。有成就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了,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硕士生就有四十一名。    家族先人对后裔子弟是充满期待的。这一点从姓名的字辈排列可以看到。按照可以追溯到的家族字辈排列:“中、和、位、育,正、大、光、华,道、德、仁、义。”四个字就是四代入,四代同堂是一种福气。每四个字可以组成一个词,所以笔者用逗号分开,这它们都体现了家族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家族的“精、气、神”。    据说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家族先入希望乱世结束、天下太平,为后辈子孙又拟定了四个字:“修、齐、治、平”。也就是《礼记·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来家族的先人心存高远,有治国平天下之志,而欲达此志的前提是“修身”,所谓“修身”就是接受教育。族人经过协商,又再往后拟定了十六个字:“诗、书、长、存.月、池、生、辉,坊、支、同、发,兴、盛、永、昌。”从这十六个字来看,先人对后裔的繁荣昌盛是极有希冀的。    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族正在渐渐地消融,而字辈名称则正在逐步消亡。起码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已经有些“离经叛道”了。“光”字辈之后,按顺序应该是“华”字辈,但子女真正取“华”字的少而又少,“道、德、仁、义”就更加凤毛麟角了。    但字辈名称不会影响后人对前辈血脉的传承,包括文化教育血脉的传承。本书因种种原故对“光”字辈以后的年轻一代熊氏后裔反映得比较少。如果再续写熊氏家族后人的故事,一定会有更多更精彩的篇章。    对于熊氏家族而言,这部书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内容并不是反映整个家族的全貌,而是侧重于反映家族教书育人的一面,所以绝大部分写的是与教育有关的人和事。这是作者根据社会的需要、读者的需要而做出的选择。作者并不是着眼于为家族树碑立传.而是为社会、为民族、为教育与知识分子命运提供一种特殊视角的观照。这当然就难免会有遗珠之憾。现在熊家一些突出的人物,比如担任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的熊维平,担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的熊大新,等等,本书都没有写到。    在一定程度上,这部书所记录的只是一个家族前人的背影,而且是一个不完整的背影。受采访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还有很多很多杰出人物没有写到。比如:    熊正琥(1898—1982),解放初期即为国家级专家、一级工程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戴着“右派”帽子还在担任江西省公路局总工程师,指挥庐山登山公路的建设,1959年公路在中央庐山会议前竣工,他也随即摘掉了“右派”帽子。    熊正论(1902—1991),1925年去美国留学八年,先后获得文学学士、财经学士、金融学硕士学位。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交通大学等学院任教授。解放前后在教育界服务了长达五十五年之久,并连续担任多届重庆市政协委员、常委。    熊正□(1909—1991),1934年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研修,三年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毅然中断学习回国,曾受聘为江西医学专科学校教授、主任。1954年筹建南昌传染病防治医院,他担任副院长、院长。熊正□老人晚年为熊氏家族资料的收集整理做了大量工作,耗费了许多心血,曾经一个一个地邮寄信函询问情况,编出了最早一本熊氏三大房源流家谱,为保存家族珍贵史料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大”字辈的还有很多人才,比如:留美农艺学硕士、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著名昆虫学家熊大仕(1900年生.八十年代中期去世),熊氏家族“三大才女”之一、著名儿科医生、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熊婉乐(1921—1999),留美工商管理硕士,长期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对中国银行海外资产的清理、建设管理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专家熊大纯;还有熊育锡老人的长孙、服务江西水利工程近六十年的江西省水利建设公司总工程师、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熊大开(1916—2004)……等等。他们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本书未能一一讲述,请亲友们鉴谅。    本书得以顺利采访、写作,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要特别感谢一些人。    首先要感谢北京北电影视培训中心的赵连城院长,他作为制片人将“心远”学校创办人熊育□先生的艺术形象搬上了电视荧屏。在一定程度上,是《心远》电视剧的拍摄带动了本书的创作,在这里谨表示衷心的谢意。    特别感谢熊氏家族的热心人熊大阅先生、熊光建先生,两位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多年以来不遗余力地收集整理熊氏家族的资料,主编了((南昌月池熊氏教授村志》一书。这本书是我撰写这部长篇纪实文学的重要依据。熊大阅先生是熊育锡老人的嫡孙,为恢复熊育锡的历史真面目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才智。这两人都是熊氏家族的活档案,在我写作过程给予了许多指教和帮助。而且还为本书亲自撰写文章,实在是难能可贵。    感谢我采访过的所有熊家人,包括熊光楷上将,他将自己的一些著作签名赠送给我,并介绍了许多藏书忆人的趣事,使我受益匪浅。因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使得这部书能够写得真切、生动、感人、可读.从而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其中一些人正在安度晚年,他们所提供的资料弥足珍贵,笔者祈愿他们健康长寿。    还要感谢《江西教育期刊》社的薛农基先生,早在1991年,他还在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并挖掘了熊育锡先生及熊氏家族的素材,编著了《熊育锡与月池熊氏——从家族到社会》一书。他从一个教育科学工作者的角度,做了当时熊家人想做而又不好做的工作。这本书第一次使熊育锡老人从“地下”走上了社会。此书也是我写作时的重要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水平有限,本书的粗疏错误之处也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熊光炯    2012年6月18日于广州

内容概要

熊光炯,南昌月池熊家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曾为江西作家协会驻会专业作家。广东省司法厅退休干部。发表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杂文等数百万字的作鼎。有七部作品结集出版。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熊氏家族源远流长 第一节 黄帝子孙衍生了熊氏家族 第二节 屈原与熊氏血脉相连 第三节 先祖茝香先生的家风及其他 第四节 熊氏庄园的兴衰记载了岁月的沧桑 第二章 兴办家族教育的先行者 第一节 乱世大先生熊育锡 第二节 第一位拜严复为师的人——追记熊氏教育世家的领路人熊元锷先生 第三章 “正”字辈的诸公们 第一节 江南才子的风雨人生与诗文——回忆我的祖父熊冰先生 第二节 一位物理学教授兼诗人的掠影——熊秋思教授回忆熊正理先生 第三节 一代才子的悲怆人生——关于熊正瑾教授的爱情故事 第四章 几位杰出的“大”字辈 第一节 一颗新星的陨灭之谜——清华大学英烈熊大缜的传奇故事 第二节 岁月的波涛淹没不了珍珠的光芒——记”人工珍珠养殖之父”熊大仁先生 第三节 太阳作为一颗恒星——记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熊大仁先生 第四节 一位一辈子从事“地下工作”的人——记“国家级勘察大师”熊大阅先生 第五章 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 第一节 父爱无疆的数学演绎一我的父亲熊大桢先生纪事 第二节 九十风华常在忆——八姑熊大荣纪事 第三节 一介布衣慰平生——九姑熊大棠轶事 第四节 生命的爝火与知识分子的燃烧——心远中学地下党员熊大楞等人激情燃烧的人生 第六章 文韬武略方显将军本色——儒将熊光楷的人文情怀 第一节 两代“海归”的后人 第二节 军事院校同学中的佼佼者 第三节 喜欢修文的武官 第四节 藏书,就是为了藏兵 第五节 “一味斋”茶话及其他 第七章 熊氏族人自述及相关文章 一、从育锡公墓地的毁建看时代沧桑 二、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我的父亲熊正琬先生二三事 四、小村庄为什么出了这么多高级人才 五、钱学森、熊大纪七十年前在美国南加州的一件往事 六、抗战时冈上月池人在陂头的回忆 七、从袁河小城到南昌心远 八、关于发蒙“吃墨蛋”的回忆 九、历史与现实铸就的梦想与辉煌 后记 

编辑推荐

“心远”一词源于熊氏先贤熊禧祖创立的“心远堂”。这个词是意味深长的。教育就是立足当下,着眼于未来的。只有心存高远的人,未来的路才会走得很远。《心远: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沧桑》与其说是写熊氏家族,不如说是通过家族来折射我们的民族。

作者简介

《心远: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沧桑》以纪实文学的形式,通过对熊氏家族历史的大量调查、采访,以家族为线索,串联了整个中国现近代史的各个重大历史节点,从独特的角度呈现了历史的面貌,结合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抒写了江西南昌冈上乡月池村熊氏家族百年树人的艰苦历程,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心远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