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1921-2013年)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1914136
作者:武力, 郑有贵主编
页数:798页

内容概要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经济史研究。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主要著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主编)、《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独著)、《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合著)等。 荣文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生,主攻当代中国经济史。已发表论文多篇。

郑有贵,1963年生于川西农村,1984年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农业部农业局,1992每起就职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997每起任当代农业史研究室主任,2005年起任研究员。学术团体兼职有: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农业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匿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兼当代农业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理事。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当代中国“三农”政策演变与制度变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持课题21项。作为主编或第一作者出版了《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全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管理》、《解决“三农”问题之路》、《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中国土地改革研究》、《中国传统农业向观代农业转变研究》等7部专著。发表文章约140篇。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等法律、政策、发展规划的专家咨询、调研、草拟。获第三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独立完成),两项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首届国史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参与完成人)。

书籍目录

绪论
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三、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四、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
五、“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编
概论
一、中国传统农村经济及其衰落
二、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三、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解决农业凋敝问题
四、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进行了乡村改造
第一章建党和大革命时期(1921年7月—1927年7月)
第一节党建立初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一、党对农民问题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转变
二、对农村经济的认识
三、对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的认识
四、对农民革命的认识
五、共产党人对“以农立国”论的批判
第二节“大革命”前期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国共合作后第一年党对农民认识的全面拓展
二、农民同盟军思想的提出
三、党的土地纲领的初步确定
四、“五卅运动”后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大革命后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北伐战争与农民运动关系的认识
二、围绕如何看待农民运动问题的激烈争论
三、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尖锐斗争
第二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
第一节对农村、农民在革命中作用的认识与战略转换
一、对大革命后期农村、农民工作的反思与方针转变
二、毛泽东对农村、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地位的认识与新道路开辟
三、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农村、农民在革命中地位的认识与战略转换
第二节关于土地改革的认识和政策
一、对土地改革在中国革命中重要地位认识的深化
二、土地改革方针的确定
三、土地改革政策和方法
四、土地改革方针的转变
第三节关于农民负担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
一、对农民负担的认识
二、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
第四节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及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判
一、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背景
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三、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判
第三章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一节关于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深化
一、对农民革命作用认识的深化
二、农民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地位
三、毛泽东对梁漱溟理论的批评
四、代表农民利益和要求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关于农村民主政权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一、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推行“三三制”
二、乡村政权的改造
第三节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一、在“大仁政”前提下的军民兼顾、合理负担政策
二、建立有效合理的农业税收制度
三、农民负担摊派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四、与民主建政相结合的整理乡村财政
五、战勤负担
第四节关于减租减息的认识与实践
一、减租减息政策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二、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兴起
三、减租减息政策的完善
四、减租减息的成果及其作用
第五节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实践
一、促进农业恢复发展的基本政策
二、自己动手,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
三、鼓励个体农民开展劳动互助合作
四、开展“吴满有运动”,提倡生产致富
五、鼓励农民和移民开垦荒地
六、发挥政府作用,兴修水利和抗灾救灾
七、发放农贷和推广科技
八、农业生产成就
第六节提倡开展农村调查研究及其实践
一、提倡开展调查研究
二、延安农村调查团的调查情况和结论
三、中共西北局组织的农村调查及其结论
第四章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
第一节对土地改革方针政策和步骤的认识
一、对土地改革认识的深化
二、土地改革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对土地改革以后“三农”问题的认识
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农民地位的认识
二、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评
三、关于农村的所有制结构
四、关于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五、关于教育农民问题
第三节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建立乡村民主政权
一、关于整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
二、关于建立乡村民主政权
三、关于整顿村财政
第四节对新形势下城乡关系的认识
一、党的工作重心应由农村转向城市
二、“城乡互助”思想的提出
第五节关于农民负担的认识和政策
一、关于农民负担和“战争第一”关系的认识
二、农业税制改革
三、规范战勤负担
中编
概论
一、农民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和水利建设
三、关于农业经营体制的曲折探索
第五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
第一节关于土地改革认识及政策的变化
一、党对土地改革步骤、法规和办法的完善
二、党对富农政策的变化
三、关于城市郊区土地改革的思想和政策
第二节关于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一、乡村基层政权的组建
二、改进乡村政府工作
三、关于乡村党组织建设
第三节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认识
一、关于农业税的认识
二、关于乡村财政的认识
第四节关于农业合作化的认识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党领导下的农民合作的特征
二、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种不同思路
三、两种认识的统一
四、鼓励农民走合作道路的方针政策
五、关于对农村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认识
第五节恢复发展农业政策
一、对农村个体经济发展的认识
二、对富农的认识及政策变化
三、关于农业科技作用的认识
第六节关于城乡关系的认识
一、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二、关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认识
三、关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认识
第六章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第一节过渡时期总路线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论述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产生背景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
三、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争论
第二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开展
一、对农村“自发资本主义势力”的批判和限制
二、关于农业合作化速度的认识
三、关于农民两种倾向的认识和合作化的阶级路线
四、关于农业合作化的两种认识:“好得很”与“糟得很”
第三节关于合作社经营管理
一、关于合作社民主管理问题
二、关于合作社的计划编制问题
三、关于高级社经营及规模的认识
四、“退社”风潮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四节统购统销和农村商业
一、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等问题的认识
二、关于农村自由市场的认识
第五节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一、关于农业计划的编制
二、《农业发展纲要》的提出
三、对农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认识
第六节关于工农业关系的认识
~、关于国家从农民提取剩余的认识
二、八大前后对工农业关系的认识
三、关于城乡之间人口逆向流动的认识
第七章“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第一节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认识
一、关于农业可以实现“大跃进”的认识
二、提出农业增长高指标
三、关于农业增产措施的认识
四、对农业科技的认识
第二节关于人民公社的认识
一、人民公社构想的提出
二、人民公社决议的形成与贯彻
三、人民公社的两个“过渡”
四、徐水人民公社进行的共产主义试点
五、农村公共食堂的兴办与解散
六、人民公社内部分配机制的调整
七、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理论根源
第三节对发展农村工业和城乡关系的认识
一、发展农村工业
二、人民公社运动中关于社办工业的认识与实践
三、关于社办工业的经营管理问题
四、“大炼钢铁”对农村的波及
五、对城乡人口流动的认识
第八章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年)
第一节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
一、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再认识
二、关于包产到户的认识分歧
三、关于自留地的认识
四、关于农村自由市场的认识
五、关于自负盈亏的认识
第二节关于农业地位的认识
一、关于工农业关系的认识
二、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认识
三、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认识
四、关于农产品价格问题的认识
第三节对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认识
一、对压缩城市人口的认识
二、再次鼓励城市青年到农村去
第四节农业学大寨和对阶级斗争的估计
一、农业学大寨的提出
二、关于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三、“阶级斗争为纲”的提出
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五、毛泽东对人民公社领导权的估计
六、关于成立贫下中农协会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和徘徊中前进时期(l966—1978年)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前夕农业在战略思想中的地位
一、“三五”计划指导思想由抓农业转变为三线建设
二、“备战备荒为人民”思想和“农业机械化”设想
三、“五七指示”的构想
第二节“左”倾错误对农村、农民的政治冲击
一、“文化大革命”前夕农村混乱的“阶级”概念
二、“文化大革命”中农村的政治动乱和少数农民的特殊政治地位
第三节发展农业的三种思路
一、“农业学大寨”的主体思路
二、强调落实政策的务实思路
三、群众自发产生的“逆流”思路
第四节强制和自发的两种缩小城乡经济差别办法
一、城里人务农——“五七干校”和上山下乡
二、农民做工——70年代的社队工业
第五节大力提高农村文教卫生水平
一、“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
二、农村教育的畸形发展
三、依附于政治斗争的文化生活
第六节对农业发展模式的认识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一、“普及大寨县”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唯一模式
二、“农业学大寨”和“普及大寨县”模式中的错误认识
三、大量进口粮食政策和农业生产力的变化
……
下编
附录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始至2013年共九十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认识和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1921-2013年)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