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痕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7301234334
作者:戴锦华 主编
页数:480页

内容概要

主编简介
戴锦华,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兼职教授,并曾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女性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电影批评》《性别中国》和Cinema and Desire: 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十余种,译有《蒙面骑士》。

书籍目录

2012年度电影访谈…………………………………………………………………戴锦华 滕威
光影经典
欧洲经典的光影转世,名著改编与社会文化………………………………………………戴锦华
历史与形式:从莎士比亚的《裘力斯·恺撒》到电影《恺撒必须死》………………….孙柏
《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之旅………………………………………………………………滕威
福尔摩斯的轮回…………………………………………………………………………陈威 王垚
《呼啸山庄》:复仇,不只关乎"爱别离"………………………………………………徐德林
国片之维
谁杀死了"白鹿"?:从《白鹿原》到《田小娥传》……………………………………李杨
《一九四二》:历史书写与想象……………………………………………………………张慧瑜
《杀生》:"第六代"怎样做父亲……………………………………………………………胡谱忠
《飞越老人院》:异托邦想象与消费社会……………………………………………………刘岩
《人山人海》:镜像回廊里的底层中国………………………………………………………邹赞
《间谍》:"鹣鲽"与韩国半岛的未来……………………………………………………金基玉
无所畏惧:恐怖片之外的恐怖………………………………………………………….李玥阳
《桃姐》:送别式与授勋礼……………………………………………………………………傅琪
亚际一瞥
《圣殇》的三个主人公:清溪川与一对母子………………………………………………权度暻
《低俗喜剧》:命名港片的焦虑/狂欢?……………………………………………………曾健德
《夺命金》:人浮于钱的拜金时代……………………………………………………… 林子敏
欧美魅影
《云图》组论………………………………………………滕威、孙柏、车致新、王瑶、林品
100个陆川 ……… ……………………………………………………………………………毛尖
《林肯》的公民课:危机时刻的影像表达……………………………………………………韩笑
《羞耻》:不安分的身体……………………………………………………………………李松睿
《神圣车行》:一场对人生"共谋"机制的悲鸣…………………………………………
开寅
《逃离德黑兰》:好莱坞式的床边故事…………………………………………………… 赵柔柔
《环形使者》:一位时间旅行者的自我终结………………………………………………
王瑶
作者回眸
大岛渚追忆:曾经的青春对话…………………………………………………………..
李政亮
慢电影大师: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现实、历史和神话的时空………………安德鲁·霍顿
理论武库
哥谭市的无产阶级专政:评《黑暗骑士崛起》….…………………….……斯拉沃热·齐泽克
"变任何空间为电视间":数字放送与媒体流动性 ……………..………………查克·特赖恩
一种关注
历史的"现在进行时"……………………………………………….………………………..索飒
新片点评
2012电影大事记
编后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由戴锦华主编,其作者群中既有戴锦华、索萨、李杨、毛尖、滕威、张慧瑜等中国大陆文化批评家、电影研究专家,也有李政亮、开寅等港台和海外电影研究学者;他们不但具有国际视野,而且生活、穿行在世界各地,可谓代表了华语世界电影研究与批评的重要一支。《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将以对电影事实和影片事实颇具发轫性意义的"2012年度电影访谈"开篇,更有戴锦华教授对2012年度中国及世界电影的全面总结、冷静观察与深邃思考,让人在领略到精彩纷呈的2012年度电影文化的同时,轻松地完成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旅行,学会阅读未曾说出已然说出的电影事实。
《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的主部由六部分组成,分别讨论以《白鹿原》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影片、以《凯撒必须死》为代表的欧洲影片、以《逃离德黑兰》代表的好莱坞影片、以《桃姐》为代表的港台及其它亚洲国家影片,以及点评精粹、理论武库,其间不乏对这些影片的文本细读,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对这些影片的症候式阅读,一方面展示本书作者基于揭示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介入立场,另一方面帮助读者形塑不可或缺的批评意识。


 光影之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于热爱流行文化,电影研究的读者来说,《光影之痕》无疑是一次电影文本与历史的深度探析之旅。以对戴锦华的访谈为开篇,保留了年书的传统。这次跟戴锦华一起对谈的是腾威,访谈的空间从北京跨越到了纽约。所以很自然地从好莱坞的大片年谈起。2012年的好莱坞出现了“林肯热”,戴锦华从摄影机暗箱的隐喻意义上揭示了美国拍摄林肯电影的深层心理原因,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行的重要方式,电影“对国家危机关头的历史时刻的叩访,无疑是转移现实困境与危机的有效方式。”电影题材的集中出现,一直深刻对应着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事件和政治转型。戴锦华从一个文本生发开来,分析了金融海啸之后,各种末日、反恐题材的出现及其反映出的美国中产阶级及新移民的不同身份焦虑。《少年派》在奥斯卡大获成功的同时,全球数码转型降临,众多特效公司破产,或被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收购。柯达公司在奥斯卡的缺席,作为一场不动声色的革命,数码技术改变了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无论是电影人,还是观众,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场革命的深远意义”。 “光影经典”部分,戴锦华讨论了欧洲经典名著改编与社会文化议题,以冷战为节点,回溯了二十世纪40年代开启的电影改编热潮及其历史根源,讨论了东西方世界对欧洲名著思想内核的吸收和视觉化呈现。从书本到影像的媒介改变,从大银幕到平板电脑时代的观视方式变迁,新的社会文化生态开始作用于所有的人。被年轻人嫌弃的大部头文学作品如《悲惨世界》,《浮士德》,《安娜卡列尼娜》等纷纷借助影像技术重生并在国际电影节获得挑剔评委的好评,戴锦华总结这些每十年就出现一轮的重拍作品为“凭借经典之名,缝合或抹除20世纪的历史、血渍与记忆。”2012年柏林电影节把金熊奖授予了《恺撒必须死》,这部电影的剧照也被选为本书的封面,本片难掩的暧昧之处在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存在的那种内在差异性、异质性,那种无法被抚平的褶皱、无法被缝合的裂隙和创伤,在今天似乎正在被一种空前巨大的优势力量所抹除”。我们讨论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修辞消失了,被替换为“专制/独裁”或“民主/独裁”,小标题“恺撒死了,恺撒万岁!”的悖论性质值得我们反复回味。回溯福尔摩斯的影像史可以发现,福尔摩斯研究者建立的“福学”痕迹如何在有着历史学气质的影视作品中得到视觉呈现。这些蛛丝马迹转瞬即逝,反而在有着侦探目光的福迷心中获得了巨大的审美快感。恐怖分子在各国导演作品中的行为表现也缓解了观众对现实社会的紧张情绪。“国片之维”旨在探讨消费社会和底层中国的多重想象。“亚际一瞥”由香港和韩国的学者各自讨论《低俗喜剧》,《桃姐》及《圣殇》等具有文化症候意义的几部作品,从跨文化的异地重返本土的文本内核,进入类型电影和传统叙事的分岔小径,切入不同地域影像最关切的问题所在。电影记者是无法从卡拉克斯这样的导演口中获取任何他们无法理解的电影剧情解释的。面对《神圣车行》这部2012年 “世界电影中结构最特殊、编码系统最复杂、所承载的情感内容与意识形态层次最多重的影片”,开寅梳理了卡拉克斯之前的创作,通过整合本片文本中充满隐喻和象征意味的不同元素,探寻卡拉克斯在法国文学史和电影史的灵感源泉,以史论的维度解读卡拉克斯的创作。2013年大岛渚逝世,书中选取了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这个日本电影史的重要时段,回顾了大岛渚和引领日本战后流行文化的石原兄弟的交往经历,重新建构起热血青年一代的电影人希望改变国运的青春故事。安德鲁•霍顿讨论了社交媒体重新定义现代人的时空观之后,如何反身看待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现实、历史和神话的时空。“理论武库”选取的齐泽克关于《黑暗骑士崛起》的评论文章估计是全球阅读次数最多的影评了,文章充分展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中一个学术明星、操着斯洛文尼亚口音的天才演讲者极富煽动力的语言天赋,讨论了好莱坞大片为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僵局的准确指示器这一议题。“一种关注”单元希望提起那些被主流文化和全球电影工业有意过滤掉的社会事件,撇去立场的干扰,讨论那些被忽略的故事。总体来说,戴锦华主持的这套年书放弃了流行杂志的即时性,定位在通过电影发出不同的声音,“去记录、见证、思考变局中的世界”。电影机器因为独到的眼光显影了可见/不可见的线索勾连,回避了单纯的文本美学分析。翻开书页,也就打开了“褶子”之后的社会史、文化史的维度,显影出“未曾说出已然说出”的影像纵深处的真实世界。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年度访谈要点:好莱坞对美国精神的叩访,为何总是林肯而不是华盛顿?数码转型可能带来的变革是什么?真实与虚构的界限?长镜头艺术?最重要一句:”反抗未必通往自由“,呼唤平等的人可能是下一个独裁者,这分明是冷战胜利者的历史结论。
  •     比光影之隙要好得多,一本比一本进步。
  •     学术味满满,棒棒哒!
  •     可能是之前期待太高了吧,总之不如想象中满意。
  •     学术味太重,就不能抛开那种一本正经的范吗?
  •     读起来费劲。本来就基础薄弱,加之戴老师的功力已经到了每句非用术语套术语的表述方式不可,私人理解的东西摆上台面讲口吻就偏强硬,不甚喜欢。她的学生或其他教授的文章反而容易阅读点,但解读方式和方向不无例外都受到戴的影响。文中说本着对社会、电影负责的态度进行电影研究,而非一般大众化的影评,我反而觉得看影评比看这些“研究”有趣得多。
  •     看了能有所收获
  •     没觉得多好,参差不齐
  •     戴锦华老师新书挺不错,推荐一下
  •     里面有一篇关于夺命金的分析好厉害T T看这本书的时候还去了解了下她的经历 很敬佩她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冲着戴锦华去的,就是不知道这个【主编】有多大的分量 对于刚上大一的我来说哦此书的水平已经足够的高了。最近一直在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看12年和15年的电影。和迈迈姐说起了看这本我高一时出版的输的尴尬,许多电影别说看过了,连听说都没有,不想再次尴尬所以只能不停的补习电影。她说这很好啊,有一点迷影人的意识了,心理有很大的一块窃喜.
  •     研究电影的可以仔细看看
  •     更像电影市场研究
  •     光影系列已经成了俺的年度期待。放弃了流行杂志的即时性,在强大的理论武库支撑下,电影机器显影了可见/不可见的线索勾连,回避了单纯的文本美学分析。打开褶子之后的社会史、文化史维度,引领俺感受未曾说出已然说出的影像纵深处的真实世界。
  •     才看了第一章,分析美国电影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意义!
  •     年度电影之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