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走路的速度

出版日期:2016-2-1
ISBN:9787544281760
作者:[日] 是枝裕和
页数:214页

内容概要

是枝裕和,日本著名电影导演,生于1962年,198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作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独立电影人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被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他的电影作品多具社会关怀,充满人文主义色彩。
1995年,第一部电影《幻之光》一经推出,迅速引来各界关注,在日本及海外获奖无数。《幻之光》被认为是日本90年代最好、最细腻的电影。
2004年,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电影《无人知晓》,14岁的柳乐优弥凭借此片摘得金棕榈奖,成为戛纳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2013年,由福山雅治主演的电影《如父如子》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和天主教人道主义精神奖。
2015年,最新电影《海街日记》提名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获第6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书籍目录

代序
第一章影像的周边
第二章日日风景
第三章那么远,这么近
第四章关于演员
第五章媒体之间
第六章悼念
第七章三月十一日,此后

作者简介

★ 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有如走路的速度,漫步日常风景。
————————————————————————————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日本当下最负盛名的导演是枝裕和首部随笔集,他被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与侯孝贤、贾樟柯齐名,电影作品极具人文情怀。一如他的电影,是枝裕和着眼日常生活中平凡温暖的场景,写下这本饱含着挚爱与温情的随笔。文字波澜不惊,却温暖踏实,让人的心都出其不意地静下来。
《有如走路的速度》采用全彩印刷,精装典藏。插画家大冢一夫绘制明丽插图,与温暖的文字一起,构筑出是枝裕和的温情、美学与丰饶的生命世界。
————————————————————————————
★我看了《下一站天国》后很兴奋,因为我一直想,如果一个非常现实的东西,现实到极点,会不会出现某种表现主义、抽象的东西,但我一直没能做到,看到是枝的影片,他做到了。——贾樟柯(导演)
★北野武探讨的是人生隐藏的残酷,是枝裕和则是生命共通的善意。在这本随笔中,洋溢着是枝裕和思想的灵光,他一路走来,一直是在工作上把持初心的人。——韩良露(作家)
★我通过是枝裕和的记录,来参照自己的人生。我一直在想人生里最珍贵的东西何在,它绝对不是源自于颠沛流离和惊心动魄,反而是在琐碎的日常里,那些始终陪着你走下去的细枝末节。——《文艺生活周刊》


 有如走路的速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两三个小时看完了这本轻松简单的小随笔,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是:电影中对任何人选择的任何生活方式都不以好坏论,不去批评或是判断:媒体或者电视电影工作者不应当与受众形成一个互相重叠的圆,而是应当如游牧一族一样带来新鲜扩大视野;父亲穿越时空的信带来最大的情感触动。是枝裕和是个有思想的导演。从海街日记开始,连续看了步履不停、无人知晓、如父如子、奇迹,从最开始纯粹迷恋干净清爽夏日感清清淡淡的氛围到注意到电影深意和导演表达方式,特别高兴这些方面都深得我心,特别期待导演新作。终于又有“期待”的感觉了,真高兴,真谢谢。海街日记
  •     书评:我必须说这本书让我对这个导演产生了兴趣,对他的作品对他电影里构筑起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也通过这本书了解了电影行业并非想象中那么 呃 该说肤浅这个词吗 好的电影是可以去靠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价值观对社会做贡献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影响到律法 比如说《熔炉》这部电影引起了社会轰动最后改变了韩国的律法 电影是透过影像去还原不完美却现实又有一丝丝残酷的世界 以及呈现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如何努力生活的真实样貌 人总是希望通过努力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奇怪的是这种努力一直被视为美德。现实世界是肮脏残忍又忽然充满美好的瞬间。没有超级英雄,只有一堆如无头苍蝇般横冲直撞的平凡人和清楚知道自己未来方向的清醒者。赞同作者的观点,看到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是因为不完美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在不完美的前提下才需要提升自我来努力追寻那个极致完美的目标。生活中又哪有完美,哪有超人拯救世界。不完美的世界,恰恰有一点点小惊喜,奇迹的苗头都会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美好是需要不完美去衬托去比照的才会显得更加打动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     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前言之前一段时间,频频被一部电影刷屏,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海街日记》,好多人都和我说,看完这部电影,涌起了想去镰仓旅游的念头,也下定决心今后也一定要更珍惜身边的人。我相信能拍出这么美的电影,它的导演一定也拥有非常美的心灵,这就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或许有人会问,这种温吞如水的电影真的好看吗?一开始我也只对好莱坞大片感兴趣,可正如是枝裕和导演在书中说的,“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突然变得美好的瞬间。”等到真正开始一个人生活之后,才发现能够让自己静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大家都说日常这种东西没有人会想看,可是在电影节上,是枝裕和的电影却收获了最多的掌声,再到如今,他的电影可以票房大卖,可以轻轻松松请到日本的当红大腕,很多明星以参与他的电影为荣,因为他的电影中我们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温暖的奇迹,哪怕在他的电影中,你也会看到悲伤,但也是透露着希望的悲伤。当然,这本书不是关于是枝裕和的影评,而是关于他的生活。“不疾不徐,犹如走路的速度,走得波澜不惊,走得温暖踏实,一直走到心都出其不意地静下来”,字里行间是对点滴生活的记录和思考,正如向我推荐这本书的书友说的那样,有如走路的速度并不是说走得慢慢吞吞,而是说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普通走路需要的是体力,而这本书的“走路”更需要不懈的坚持。生活即是电影,“一天晚上回家,我回到妻子和女儿守候的家中,三岁的女儿流露出很在意我的样子,可就是不到我身边来。我真切的感受到,仅靠‘血脉相连’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花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我相信,这也是作者创作《如父如子》的灵感来源,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场真实的生活经历,透过这本书,喜欢是枝裕和电影的人一定会在他的生活日志中找到很多电影的来龙去脉,而透过他的电影,我们也看开生活中的很多事,感谢电影制作者以及他们平淡又不平凡的生活。书中文章的篇幅都很短,记录下的也都是一瞬或者小小的细节,而这些微小的存在,在很多年后,绝对会成为生活中永远不被忘怀的一抹亮色,就像是作者在书中记录的这些五味杂陈,暖暖的感动,发人深省的睿智,有如走路的速度,漫步日常的风景,这才是最大的奇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是枝首部隨筆集,是由一系列連載在《西日本新聞》的文章集結而成。之所以取這個書名,是因為是枝覺得隨筆如同他當下的生活,以緩慢的步調與自己相伴而行。“我”喜歡鏡頭悄無聲息地、猶如漫步一樣潛入演員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把電影作品比作水底裏靜靜沉澱的物質,那這些文字就像是沉澱之前緩緩流動的沙粒。待到新的沙粒沉澱覆蓋著舊的沙粒時,“我”的另一部新作也在醞釀之中了。
  •     一个下午能看完,记下来一整张小笔记,关于内在体验和情感,文学和电视出身的监督桑很有参考价值
  •     “犹如停下脚步,挖掘脚下微不足道却更柔软的事物”
  •     日本人给我的感觉从来都是温婉安静的,娓娓道来,让人想要亲近
  •     我的人生道路,以有如走路的速度,步履不停中。与其说不能停,到处说不得不要走下去。
  •     比起故事,我始终觉得“人”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我电影里面想要讲述的。
  •     作为闲时kill time之书或者看很多大部头间隙的调节之作是不错的。日本人的散文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娓娓道来之感,低沉但又不会老气横秋,朴实但又不会老土。
  •     是时候看是枝裕和的电影了٩(๑❛ᴗ❛๑)۶ 如此这般热爱温暖的淡淡的琐碎的日常的生活,在这一点上,我喜欢日本。
  •     其实字数很少,篇数很多,篇幅很短。是枝导演写得很真诚,对电影的本质和制作的追问,对合作影人的情谊,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写得很用心,读来也就很动心。
  •     有次与一位学弟参加一个学校活动,遇到一名飞扬跋扈的少年,一言一行稍有刁难我俩之嫌。在后来的交谈中,我吐槽说那大概是个要成为“大师”的人。然而学弟却难得一本正经道: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为什么想到这件事呢,可能因为是枝裕和也正是如此吧。
  •     是枝裕和是个很可爱的人
  •     导演真是温暖又细腻,从日常的琐碎中发现生活之美,积累创作素材。特别是写到做电影和电视让一个离开媒体好久的自己心有戚戚,像导演这样的人多些就好了。看到导演写童年也很感触,以后也要多记录些日常,怕一不小心就忘了。
  •     受益匪浅
  •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由电影《奇迹》公映后,是枝裕和在《西日本新闻》上连载的系列随笔结集而成,这本书写得意外地好,它大幅度提升了我对是枝裕和的好感,觉得他意在言外,温文而有思想。/ “我想电影也应该尽量不直接言及悲伤和寂寞,而把那份悲伤和寂寞表现出来。在创作电影时,我也希望利用类似文章里的'字里行间',依靠观众的想象力将其补充完整,让他们参与到电影中来。”
  •     不疾不徐,有如行走的速度 走得波澜不惊,走得温暖踏实 一直走到心都出其不意地静下来
  •     三个小时就看完的小书,一开始觉得清汤挂面,像长微博锦集,后面才感觉到作者的用心,和他的电影一样,非常具有豆瓣气质,日常的丧。
  •     好奇怪为什么分数如此之高。。可能真的不太喜欢这种日式的恬淡风。 印象最深的 是挖雪洞读书,需要彻底的孤独。
  •     在去香港的地铁上读这本书,坐我右边的女子突然拍我要问个什么事儿,我惊惶地猛抬起头,被打断的思绪仿佛进入到了另一个时空,我茫然地愣在那儿好几秒钟。那一瞬间,女子虽不算年轻但因为可能是第一次来这个城市而有些天真紧张的脸,白色的皮肤红色的唇,黑底白点的连衣裙,长了一个水泡的手指,手扶着的巨大灰色行李箱,左边越过我热情回答她问题的穿褐色外套的男子,递过去但没有被接过去的香港地铁路线图,车厢里尚宽敞的空间,车窗外流过的绿树和白云……我安静地打量这一切的时刻,真的感觉自己与是枝裕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     一口气读完了,只用了两个小时,对电影有了不同的认识。还是很喜欢是枝裕和。
  •     电影电视从业者对行业与生活的感悟,从业内活动反思行业现象,也有对半生的回顾,透过作者之笔还见到熟悉并陌生的演员的另一面。跟书名一样,缓慢地,缓慢地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
  •     他的电影都是突出平凡中的小奇迹,看着丧其实还是励志向。
  •     很童真的导演,能够想得出来
  •     那天看四月物语,朋友带了一位长得很像黄轩的北电er来,他讲真遗憾,该带学姐过来,因为学姐曾经做过是枝裕和的助理,我当时有点斯巴达。看完印象最深刻的是是枝说“丧”文化,grief work中也可以有创造力,真是符合当下心境呀。
  •     如同名字,真好,一晚上就读完了,仿佛在走着一条蜿蜿蜒蜒的石子路,虽然平静但曾想当一名电视人的热血又在沸腾。
  •     第一感觉→是枝实在不是写书的料 不过书中对于媒体和政客的问责 放在除了日本的其他国家也同样适用 其实觉得是枝看问题挺深的 但是总觉得这本书说的虎头蛇尾 最后说在父亲的葬礼碰到父亲的胡渣 一直哭到天明 想起了《Going my home》里宽叔最后哭的那个情节 艺术来自于生活啊
  •     是枝裕和的性格就和他的电影一样细则温润—— “比起因为无知而无所作为的人,明明知道却什么都不做的人罪孽更重。”
  •     “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文学系出身的导演们写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啊,知道他有过电视背景之后更喜欢他了。
  •     在先锋书店最大的意外就是遇见了这本书
  •     喜欢这种平述而来的文笔,平平淡淡述说着自己生命中的各种事情,了解到电影由来的各种背景,作者又是如何将自己生活中感动的片段加入自己的电影中。作者是一个感情细腻,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人生,怀旧有情怀的男人,这种男人最让自己动心。
  •     1、这是《西日本新闻》专栏结集;2、是枝认为导演的职责是呈现人们生活的世界的真实样貌,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是与世界的对话、与某个人的交流;3、“犹如停下,挖掘脚下微不足道却更柔软的事物。”
  •     是枝裕和导演所著的一本充满温情的随笔集,讲述了自己的家庭、与自己共事的演员们、自己在电影节和日常生活中与电影有关的所见所闻。这本随笔和他的电影一样,虽是些平常的小事,但在温暖人心的同时,却能引发人的不断思考。
  •     嘛,也不是每个人写起散文来都像村上春树那样的啦。(TVB语调(这是今年大年初三,和某人一起,在浦东图书馆台阶上看完的书。❤
  •     最喜欢《自家的车》小时候我也有好多照片是在车旁边照的,要摆酷酷的pose装作那辆车就是我家的。我和我发小一起。是枝裕和太细腻了,书里的一点一滴皆是他灵感的来源。“生命自有缺陷,需要他人来填满。”
  •     “创作时心里装着世界,就等于自己的作品被世界广泛认同了吗?当然不是。如果像这样关注和挖掘自己内在的体验与情感,就能达成某种普遍性,自然再好不过。”犹如走路的速度,一步一步记下生活的感受与记忆,才可能创作出来一部部看似是个人记忆却好像是每个人都似曾相识的感受吧。对世界与生活细腻地观察,思考与记录,好像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呢?
  •     跟电影作品一样记录的都是一些很琐碎日常的细节 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人阿。有篇讲到一对螃蟹为了守护配偶的遗骸而死的故事,故事最后是枝裕和写道:从此以后我再也吃不下螃蟹了应该是个完美结局,可请别见怪,螃蟹从来都是我最爱的食物。笑。也是我的最爱呀。
  •     有自己的情感和情怀,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都很平实和琐碎,就像他的电影一样,仿佛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人经历着再平常不过的事,不平常的是,这便是事实真相,没有藏着掖着。嗯,感觉语言碎应该是翻译的事吧。
  •     导演个人生活中细小片段,越是个体的经验,越具有普遍的动人感。《丧中明信片》中导演给去世的父亲服丧期间,收到了一封过去的父亲寄给现在的自己的信,信里交代,“请注意身体健康,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看了不禁泪流满面,外公弥留之际,牵着我的手,也说过同样的话。
  •     世界如此精彩,日常生活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     感谢赵景宜送我的书。生活很无聊,看书时间会过的快一点
  •     导演的随笔,关于电影与生活
  •     一个晚上就翻完了,挺可爱的。
  •     挺有意思,写了一点是枝的拍摄理念,更多的是描画是枝的内心状态和世界观,一些生活琐事真的是挺好的,挺有意思的随笔集自己吐槽自己,是枝导演真是太可爱了
  •     相比导演的电影作品,文字绝对算不上是精彩。但即便是短短的文字,也能看出导演个人的特色和真诚。你可以看到,这个人,是真的在生活、在创作,平实的语言叙述下,其实是扎实的积累。所有的短文罗列到一起,倒是应了这书名“有如走路的速度”,就像一只蜗牛,慢慢爬,但因为爬得认真、足够真诚,细细体会每一步的坚实,也便成就了一段精彩的旅途。
  •     谦逊而心思细腻的日本男人,他对电影很多看法与老塔倒是蛮契合的。
  •     他可真是个温柔的人啊 散文看似随意,却举重若轻 尤其喜欢《自家的车》《螃蟹》
  •     三观正
  •     没有什么修饰词,就那么自在的聊天对话,平和而有滋味
  •     文字很温和,有些生活细节看的很感动,而且喜欢。
  •     越平淡、越熟悉、越怀念。一本书亲切的像家族相册里面的老照片,随便翻到哪一张,思绪都会飘回旧时光,怀念离去的人却不会太过悲伤,感受现世的温暖用心记下来,接受遭遇的不自由当作有趣来看待,既不评价也不做判断,探索世界的复杂和生活的冷暖,走得慢但知道方向,他就是那个半生归来仍是的少年吧。
  •     想了想至今为止已经看过的电影,确实,是枝裕和把感受和思索交给了我们。有幸能知道内心世界的细碎,倒是给了不少感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