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卷-沙场秋点兵-小说月报-军旅小说

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部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0662175
作者:小说月报编辑部
页数:44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对这件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听他说,我们坐的是同一架班机,到现在为止,起飞时间还遥遥无期。我希望他讲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他摇摇头,“而且应该说是个悲哀的故事。反正时间还早,我可以讲。”他看看窗外,窗外依然飘着蒙蒙雨丝。 “一九七二年,”杨琪低声地缓慢地讲,“我们海军应越南政府的请求,派出扫雷专家去越南沿海清除水雷。当时美军在那里布了很多水雷。扫雷专家要确定如何扫雷,首先得知道水底究竟有些什么样的水雷。譬如说,是水压水雷,是磁性水雷,还是音响水雷?是定时水雷,还是定次水雷,等等。这需要把水雷捞上来,经过观察研究才能清楚。打捞水雷,需要潜水员,所以派出扫雷人员的同时,还派出了一个由三个人组成的潜水小组。组长是我们班长邓有贵,您应该见过的,很壮实,身板很宽……” 我记得邓有贵这个人,是一位憨厚的农民型的潜水员:“他不大爱说话,是不?” “对,就是他。我也是小组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是毕小青,也许您见过……” “毕小青?”我思索着。 “他原来在东北沿海工作过,”杨琪提醒我,“高中毕业,人很腼腆,像个姑娘……” “等一等……”我想起来了,在我记忆的屏幕上,闪现出一位峻拔的水兵:无檐帽略向右歪斜地扣在头上,眼睛饱含着热情却又带点羞怯的神色;身躯很匀称,衣服总是非常整洁,披肩妥帖地披在肩头;皮肤白净,不太像潜水员。“他的睫毛很长……” “对!就是他。”杨琪赞叹地说,“他不但模样好,也很聪明,心灵手巧。水下作业,干净、利落、漂亮,绕钢缆能绕出花儿来,谁也比不了……” 杨琪顿住了,眼眶是湿润的。我默默地等待着他往下讲。 “我们三个人的任务很艰巨,”他又接着讲下去,“在水下捞水雷,谈何容易。这一点,您清楚,外界的物体,甚至于声波、磁力线、水压,都可以引起它爆炸。何况去捞它,要把它弄出水面,运到目的地。这就等于和死神拥抱……” 这我当然清楚,执行这种任务,是要有牺牲精神的。 杨琪回想着当时的情景:“在那个年代,我们对越南人民的感情多么深厚啊!我们把他们争取自由、独立的事业看作自己的事业。胡志明同志在我们心中,不仅仅是位伟人,更多的是位慈祥的长辈。虽然是两个国家,但他们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所以,当时我们是怀着庄严、豪迈的心情去的。 “我们执行任务的地点,是在海防附近,一条江的出口处的荒洲上。我们进入荒洲是在夜间。那时候,正是美国空军实行地毯式饱和轰炸时期。陆地和江面没有一丝灯光,又赶上个阴沉沉的黑夜,没有月光,也没有星辉。探照灯群时而吐出光柱,触到黑色的低云,使夜晚更显得阴森。越南海军用一艘小木船将我们送上荒洲,他们的一位联络军官带领我们朝荒洲中间走。我们背着背包和武器——轻潜水装具,还扛着氧气瓶。我们进入了一座黑黝黝的亚热带灌木林,听到有几位妇女在低声欢叫,仔细分辨后,方知说的是不熟练的汉语‘欢迎,兄弟!欢迎,兄弟!……’接着,有三个妇女的身影向我们跑过来,很快从我们身上取走背包、轻潜水装具等。黑夜中,我们无法看清她们的容貌,只能看到穿着三婆衣的纤细身材的轮廓。她们兴奋地向我们低声细语,语言大部分听不懂,只能从语气和节奏中,感觉出是在表达欢迎、问候、关切的心意。那位联络军官向我们说:‘她们三个人是照顾你们生活的,有什么需要就找她们,请别客气。“把我们当作姐妹!’这是她们中的一位热情地说。她讲的是带有广东味的汉语,还能听懂。她还自我介绍,‘我叫玉女。’指着另外俩,‘这是阿霞,她叫小贝。’那时候,看不清模样,也无法对上号……”

前言

军事文学的魅力    《小说月报》编辑部编纂了三卷四册的“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丛书,编辑朋友嘱我在卷首缀以片言。近几年来我曾多次痛下决心,摒绝他人的命题作文。怎奈《小说月报》对我厚爱有加,曾五度不吝篇幅选载过我的作品,加之为军事文学鼓呼又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乃欣然应允。    三卷本的“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丛书分为八十年代卷之《沙场秋点兵》、九十年代卷之《梦回吹角连营》、新世纪卷之《醉里挑灯看剑》,计一百四十余万字。入选作家中既有我崇敬的师长,也有我钦佩的侪辈,还有大显圭角的后起之秀。他们或铜钹铁板,唱大河东去;或烟雨楼台,吟西风瘦马;或写英雄气短,或说儿女情长;或纵向于传统文化的大山里探骊得珠,或横向从西方文学的海湾里采珊拾贝。这些作品,或豪放或浑厚或缠绵或委婉;或直面人生,入木三分;或功候深藏,秀丽内含;或洗尽铅华,真纯毕现;或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或信笔写来,风致自显。可谓各有灵苗,各擅胜场。    新时期以来,军旅作家在三条战线——历史战争、当代战争、和平军营的领域里联手作战,剑锋所指,不断将当代军事文学从勃发推向鼎盛,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誉满文坛的力作。优秀小说的基本品格应是:感觉的敏锐,情感的丰沛,人物形象的丰满和心灵的丰富。从“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丛书中可不难窥见,这些作品,无论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上,在探测军人心灵和展示文化底蕴上,还是在表现技巧和手法创新上,较之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军事文学,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甚至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是寄托在阅读上的。军事文学能最大限度地展示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又能在特定氛围中袒示人的各种情感。情感,恰是人的道德、信念、原则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骨肉。正因如此,才有那么多的读者钟情于军事文学。    自人类伊始,英雄主义就已存在并被人类所崇尚。最初,它仅是源于生命的艰难和对生存的渴望,因为命运总是格外眷顾那些勇敢和充满生命张力的个体和群体。英雄主义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是在人类建立了有序且动荡的社会体系,尤其是国家和领土的概念出现之后。莎士比亚说:“勇敢是世人公认的最大美德,有勇的人是最值得崇敬的。”他还说:“感发人心的忠勇,可以使一根纺线竿变成一柄长枪。”英雄主义历来是人类文明和人的精神的主旋律之一。当人类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英雄主义的时候,它已经以集体记忆中的一份组成,而被编码溶进人类生命的基因中了。    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内涵当然不会完全一样。但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倡导他们的军队和人民,去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就拿以现代科技虎视并称霸世界的美国军队来说,在当今战争中追求的是零伤亡,但他们在酷似实战的日常训练中,每年却都有数千名士兵献出生命。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始终是我国军事文学创作最绚丽夺目的“主题词”。这是由军事文学尤其是战争文学的特性所决定的。血与火的战争中,常常能把人生最严肃的命题,诸如国与家、群与己、誉与毁、理与欲、浮与沉、生与死……统统集中摆放在你的面前,让你做出抉择。血与火的战场上,常把人生的经历最大限度地浓缩在一起,爱与恨、喜与悲、无畏与恐惧、高尚与卑劣等人类的一切情感,也无一不在战争这一特定环境下被大大强化。这些情感,有的人在十年、五十年甚至在一生中都不见得能全部经历,而在战场上,人们只需要几天,甚至几小时几分钟内就把这些情感全部体味了。正义的战争也常使人的情感在瞬间发生“核裂变”,而这些情感的“爆片”上,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泽。    意志和毅力是衡量人灵魂的天平。自制力是人的美德的保障与支柱。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很难实现有价值的人生。作为一支人民的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它必然要求所有的成员具有超出常人的意志、毅力和自制力。即使在和平环境中,军队也须以铁的纪律和艰苦的磨炼,去不断向人的意志、毅力和自制力的极限去挑战。军队是性格、爱好、见解不同的人们组成的集合体,但有一种比性格更强烈、比爱好更深刻、比见解更广泛的精神纽带,将这个集合体统一起来。人民军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征服环境;无论出现在何处,都能赢得人心。狂风突来,他们是汹涌澎湃的大海;暴雨骤至,他们是巍峨矗立的高山。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军事文学的风骨。失却了这样的风骨,也便失却了军事文学的魅力。    一个没有哲学巨子的民族,是个精神瘫痪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伟大英雄的民族,也只是患有“软骨症”的毫无出息的生物之群。“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丛书告诉我们,军旅小说家们饱吮着自己的心血,在作品中留下的军人的风骨和血肉,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丛书中的作品,都是从《小说月报》中选出的,经历过读者和时间的拣选,我也大都拜读过。这些优中选优的作品的结集出版,显示出选家严谨的识力和作风。开卷摩挲,令我枨触无端。直如旧梦套着新梦,新梦连着旧梦,欲说还休,欲休还说。这套丛书是对三十余年来军旅小说的蹑迹追踪,是对新时期以来军事文学的高度浓缩,是对军旅文化的“切片”的高倍“透视”,也是对老、中、青军旅小说家的一次盛大的检阅。    《小说月报》是改革开放后创办的全国第一家遴选优秀中、短篇小说的选刊。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军旅作家结下不解之缘。毫不夸张地说,《小说月报》既是新时期以来我国中、短篇小说的编年史,也是军旅中、短篇小说的编年史。值此书业维艰的当下,《小说月报》能不惜人力、物力,出版这套洋洋大观的丛书,无疑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豪举。    请允许我以一个老兵的身份,代表军旅作家,向《小说月报》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军礼!    2012年9月28日于济南

后记

作为一份矢志于忠实记录当代小说发展轨迹的文学选刊,《小说月报》自1980年创刊以来,始终关注军旅作家的小说创作以及反映军事题材和军营生活的优秀作品,与军旅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众所周知,军旅小说是当代文学版图上极为引人瞩目的板块,从新时期之初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特别是在中短篇小说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力作,造成了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众多优秀的小说作者自军营起步,一鸣惊人,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在几代作家的携手努力下,当代军旅小说创作在题材的广度、思想的深度与艺术的力度上均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小说月报》有幸见证了这一过程,并记录下军旅小说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有鉴于此,《小说月报》编辑部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选载的军旅题材中短篇小说佳作加以全面梳理总结,编辑了这套“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丛书。本丛书所收录的作品或再现革命战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或表现建国以来我军官兵保卫边疆、建设祖国的英雄事迹,或展现和平时代军营生活与当代军入的风采,均为经历时间淬炼、广受读者好评的经典之作。如著名作家李存葆先生撰写的序言中所说:“这套丛书是对三十余年来军旅小说的蹑迹追踪,是对新时期以来军事文学的高度浓缩,是对军旅文化的‘切片’的高倍‘透视’,也是对老、中、青军旅小说家的一次盛大的检阅。”从中可以读到,“军旅小说家们饱吮着自己的心血,在作品中留下的军人的风骨和血肉,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由于军旅小说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创作阵容的更新换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新世纪以来,呈现出题材、风格的不同特色,这套丛书也以时代为序,分为三卷:《沙场秋点兵——小说月报军旅小说·八十年代卷》、《梦回吹角连营——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九十年代卷》、《醉里挑灯看剑——小说月报军旅小说·新世纪卷》。三卷的标题均取自辛弃疾《破阵子》中的词句,我们希望以此尝试性地概括军旅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主旋律。    和我们过去编选的“小说月报三十年”丛书一样,这套“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丛书也是基于当年选刊篇目的二度筛选,从策划立意、制定标准到确定篇目,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推敲。编选中力图兼顾小说艺术的普遍尺度与军旅题材的特殊规律,既收录了艺术魅力历久弥新的名篇,也选入了那些保留鲜明时代色彩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知名军旅作家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有一些非军旅作家表现军事题材、反映军人生活的优秀作品。因容量所限,我们只能选入每位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品;还有多篇作品因篇幅过长,不得不暂列为“存目”,所幸读者也可从我们编选的“小说月报三十年”丛书、“小说月报百花奖获奖作品集”等书中找到这些作品。    本丛书每一卷中收录的作品基本按《小说月报》选载时间先后为序(《梦回吹角连营》一卷因需分为上下册,略有调整)。编辑所有作品,均以当年《小说月报》的版本为底本,因为三十年中出版物依据的文字与标点使用规范有所不同,为求统一,在不影响原文的情况下略加整理,其中个别表述与提法带有明显时代特点,为保存原貌亦未加改动。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承蒙各位作者的大力协助,值此机会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先生在百忙之中专门撰写序言,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军旅小说的文化价值,令这套丛书增色不少,在此特别鸣谢。虽经多方联络,但仍有个别作者或版权继承人我们未能及时取得联系,在此深表歉意,万望见书后及时与本刊联系,我们将寄送样书、稿酬。感谢各界朋友多年来对本刊始终如一的厚爱与支持,真诚期望您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小说月报》编辑部    2012年12月

书籍目录

总序:军事文学的魅力 西线轶事 印有金锚的飘带 天山深处的“大兵” 最后一个军礼 阮氏丁香 她们的路 岔路口 设有靶标的小岛 射天狼 高山下的花环 三个副师长 丰碑 兵车行 张团长轶事 人生何处不相逢 秋雪湖之恋 有这样一个小女兵 远方的夜 凯旋在子夜 将军的泪 一江黑水向东流 断手 走廊 去意徊徨 新兵连 洁白的玉 热障 编后语

编辑推荐

《小说月报军旅小说•八十年代卷:沙场秋点兵》全面梳理总结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小说月报》所选载的军旅题材中短篇小说佳作27篇。这些作品主要再现了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均为经历时间淬炼、广受读者好评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小说月报军旅小说•八十年代卷:沙场秋点兵》收录了《小说月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选载的军旅小说27篇,包括:《西线轶事》、《有这样一个小女兵》、《洁白的玉》等。这些作品,或豪放或浑厚或缠绵或委婉;或直面人生,入木三分;或功候深藏,秀丽内含;或洗尽铅华,真纯毕现;或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或信笔写来,风致自显。可谓各有灵苗,各擅胜场。


 八十年代卷-沙场秋点兵-小说月报-军旅小说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八十年代伴随部队的是转型的阵痛,是战争的血腥和战后的伤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